《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承担单位( )

制定( )制定日期( )

审核( )审核日期( )

批准( )批准日期( )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之一。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导游员、旅行社计调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岗位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及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心理适应力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后续课程有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计调。

2 .学习目标

总目标:旅游心理学是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原理;掌握旅游消费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和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用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体而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2)掌握旅游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3)掌握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

(4)掌握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旅游的影响;

(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

(6)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7)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8)掌握导游服务心理和导游素质要求。

能力目标:

(1)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

(2)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

(3)激发旅游者旅游需要和动机的能力;

(4)转变旅游者态度的能力;

(5)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7)旅游工作者压力和挫折的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4)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18个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合作选取5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学习情境;根据旅游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4、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建议:采取任务驱动方式,通过小组观察法、调查法来实现

5 .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

1、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

2、出勤率占总成绩的10%;

3、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

4、期末试卷占总成绩的70%。

(2)考核标准:采用百分制打分,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程度,(20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旅游服务及旅游管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力(30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水平(30分);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20分)。

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与相对应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旅行社计调员资格证书相对接。

6 .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

本专业现有6个实习实训基地,包括5个校内实训室(旅游综合实训室、草原风情实训室、校史展览实训室、形体礼仪训练室、酒店多功能实训室)和1个校园文化旅游实习实训基地。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签订正式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13家,能够满足学生所有的校外实习实训需求。(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席力图召、蒙古人圣地、蒙古人度假村、内蒙古蓝天航空国际旅行社、内蒙古招商国际旅行社、内蒙古中国国际旅行社、内蒙古海外旅行社、内蒙古饭店、内蒙古新城宾馆、鄂尔多斯皇冠假日大酒店、鄂尔多斯亿利奥斯特大酒店、鄂尔多斯博源豪生大酒店)(2)师资队伍

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毕业于与本课程相关的专业,且从事过旅游行业,带过旅游团队,并具备导游员资格证书,有导游证。

(3)本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主教材:《旅游心理学》,邓军华、任宣羽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版,

参考书:

1、《基础旅游学》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版;

2、《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保继刚、王宁、马波、肖洪根、谢彦君著,旅

游教育出版社,2013版;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和2018年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设计思想。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文字表述要求。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8 六、课时安排。。。。8 七、考核方式。。。。8 八、参考教材。。。。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学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

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对象:高星级饭店管理与运营(高铁方向) 总学时:36 讲授学时:30 课内实践学时:6 独立实践学时:4 先修课程:《心理学原理》《旅游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旅游心理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配套教学用书,是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 旅游心理学包括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技高一筹---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我的心理健康我做主---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与“上帝”打交道---如何与旅游者交往以及服务;从“心”开始---旅游服务心理。这本书经过修订后采用了更为活泼生动的体例,更新了许多案例,补充了新知识,更加适应时代

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心理活动的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去理解书本上的心理学原理。其次来联系旅游服务工作实际,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本课程介绍了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从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社会心理与旅游、及服务心理等方面介绍和分析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且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基本技能要求: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职业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认识旅游心理 主要教学内容: 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心理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学。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要求:

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旅游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从旅游公共关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旅游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加以系统学习和训练,倡导“学于课堂,用于实践”,“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注重融知识培养与素质培养为一体,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必备的现代公关意识和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将对《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电子商务》、《饭店管理务》、《旅游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进行前后衔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也从根本上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公共关系实务中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借助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对其它课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公共关系公司、旅行社、酒店公共关系部门、公共关系协会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旅行社、酒店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涉及的公关调研、公关策划、传播实施为主线,以公共关系部门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公关员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工作活动流程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模拟、虚实结合、工学结合、项目制团队实战、校企互动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制定具体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报告、文案策划书、企业内部刊物、危机管理预案、CIS策划等10项目技能,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公共关系部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层次和工作流程分解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来进行的。积极与旅行社、酒店公关部经理、

(完整版)《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餐饮服务与管理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分:4学分 计划学时:76学时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饭店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岗位能力 课程。 本课程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也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饭店服务员”和“高素质的饭店管理人员”,以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长期以来,本课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理论知识足够、职业技能熟练、综合能力较强,具有应变、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适应餐饮主要岗位的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本课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前导课程是《饭店管理概论》、《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公关与服务业礼仪》、《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为《餐饮连锁管理》、《饭店英语》、《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会计》、《旅游营销学》、《高级餐饮服务技能(考证培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职业性——知识与能力并重 本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以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活动为主线,系统、全面地讲授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餐饮服务

与管理的内容,掌握餐饮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学会处理和解决餐饮服务与管理中的一般性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实践性——过程与方法角色化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统一,并采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示范法、实地操练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养成必须的职业素养。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注重工学结合的完善:学生除了利用业余时间到酒店或餐饮企业顶岗实习外,还与酒店合作,实行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技能后,让学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技能及时地在实际的岗位中得到应用和提高,并发现问题和不足。 (三)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服务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以及严谨的工作习惯。 1.2.2理论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培养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程内容,从餐饮服务技能入手,循序渐进地导入餐饮服务与管理知识,并结合目前各大知名酒店的餐饮服务与管理案例,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实战型的管理能力。注重课程理论知识的知识性、职业性、适应性与开放性,体现现代教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标准

山东协和学院 课程标准(旅游管理专业) 山东协和学院教务处二○一六年九月

目录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标准 (2) 《旅游资源学》课程标准 (7)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14)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18) 《旅游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24) 《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标准 (30) 《旅行社管理》课程标准 (36) 《会展旅游与管理》课程标准 (44) 《社交礼仪》课程标准 (50) 《调酒与茶艺》课程标准 (58)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编号:290311001 课程负责人:郭庆慧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酒店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酒店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及良好的酒店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 后续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住宿管理》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着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其设计理念是:以当前酒店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方法,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首先根据市场、企业、行业对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确定了酒店管理人员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酒店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订课程标准,然后进行主教材、教师指导书、学生指导书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培养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酒店管理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悉酒店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了解酒店各大核心营业部门的运营与服务;掌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核心内容的基础理论,具备运用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依据: 本课程设计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依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购买、消费等心理活动过程以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计内容: (见课程标准) (3).课程设计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分析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情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素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习惯于分析旅游者的购物心理、消费心理。 ○4、社会能力目标: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建议考取心理咨询师。 二、课程总标准

课程总标准

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 第一章旅游者的个性倾向分析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基本内容,认识兴趣是促进旅游动机形成的特殊的认识倾向,了解人们为什么会有旅游消费需求。 教学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教学难点 理解有钱和有闲不一定引起旅游行为,动机才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教学内容 §1.旅游者的需求 §1.1人的一般需要 §1.2消费需求 §1.3旅游消费需求 §1.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旅游者动机 §2.1旅游者的兴趣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者的心理行为,掌握旅游服务中应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技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解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掌握旅游者心理行为特征,包括旅游决策、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等; 3、掌握旅游服务心理策略,包括沟通技巧、情绪管理、个性化服务等; 4、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职业道德精神。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

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旅游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3、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第二章旅游者心理行为特征 1、旅游决策心理,包括旅游动机、信息搜索和决策过程; 2、旅游体验心理,包括审美体验、文化体验和社交体验; 3、旅游满意度心理,包括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第三章旅游服务心理策略 1、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 2、情绪管理,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 3、个性化服务,包括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沟通和个性化解决方案。第四章旅游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 1、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职业理想;

2、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行业道德规范; 3、服务意识和职业形象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将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期中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当今社会,心理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这两者之间的交叉学科——旅游心理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旅游者的认知、情感、动机、社会交往、个性等多个方面。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旅游心理学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建议学时】 72学时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旅游心理学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学习、态度和个性五个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2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 - 1 -

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服务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服务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⑴了解心理学与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从业人员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⑵掌握旅游服务的工作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 ⑶掌握旅游行业所应具备的各种技能以及如何有效训练和提升技能; ⑷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 ⑸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⑹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2.2能力目标 ⑴具有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 ⑵能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 ⑶会总结对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⑷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转变旅游者态度; ⑸会调整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 2 -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目录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 六、课时安排 (8) 七、考核方式 (8) 八、参考教材 (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学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本课程与《旅游心理学》、《前厅与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基本体系。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旅游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概 念、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特点、旅游 的类型。了解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旅行社业务》课程标准

《旅行社业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旅行社业务》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旅行社业务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网络公司、旅游度假公司等)客户接待的流程和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旅游各部门业务,特别是门市接待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本课程涵盖旅游景区(点)服务中接待服务的相关内容。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 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旅行社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门市接待业务流程为线索,包括咨询服务、登记客户、推介产品、接受预订、接受委托、登记投诉等六个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旅游门市接待岗位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旅游门市接待的业务流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工学结合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调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72学时。 2、课程教育目标 2.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旅游旅行社接待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掌握门市接待服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大纲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酒店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了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与前景,详细介绍了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并能针对我国海外主要客源国具体情况,能够撰写出细分市场的市场开拓计划书。 前修课程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 (二)设计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景区助理管理员、领队、酒店服务管理员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对国外客源开拓能力和合理接待能力,所以学生需对国外客源有一全面认识和把握。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领队、酒店和景区助理管理员工作涉及接待海外游客,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国际旅游业格局、亚洲旅游客源区、欧洲旅游客源区、非洲旅游区、美洲旅游区、大羊洲旅游区,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六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以真实的客源开拓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亚洲客源国中,采用由近及远、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型,通过对各客源来华旅游需求分析,使学生具备分析研究对象旅游动机能力,并能够对典型潜在细分市场进行挖掘,使学生初步形成开发海外客源市场能力。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较短时间内无错误的完成任务,“准确”指没有任何错误,“基本”指在没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不经过旁人提示,能无错误的完成任务。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标准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策划实务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旅游策划实务》是旅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关于旅游策划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引导学生探索、体验销售和策划旅游产品的实战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前导课程有《旅游概论》、《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等课程,平行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等,后续教学活动主要为顶岗实习。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设计遵行〃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产教结合〃的课程观。重点培养学生在旅行社(计调岗位、外联岗位)、景区(市 场部外联岗位)等旅游企业外联岗位上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主 要包括策划能力、销售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该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策划一项旅游产品并进行销售〃进行,实施〃学教 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关于旅游策划的概念、基本原则、程序、方法、技巧等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策划旅游产品的能力、销售旅游产品的能力、开拓管理客户的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教学项目的选定以市场需求为主,兼顾能力培养和教学需要,或来源于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任务需求,或根据相关产业信息分析出的行业热点问题,或师生自主创意设计。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一)教材编写 可选用王平、王昆强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策划实务》,沈刚、吴雪飞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策划实务》作为教辅资料,这两本教材深入浅出,实践性强,很适合高职学生使用。 对于项目教学资料的安排,也可结合自身教学需要和地域特色,与企业专家合作,多方引入最新案例,同时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特色 鲜明的〃旅游策划实务实训1〃的实训指导手册。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职业技能: 1)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动机,提供相应的服务2)能够应对旅游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能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4)能够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程序和流程要点,提供专业的导游讲解 5)能够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6)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为旅游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知觉和社会知觉 2)旅游需要和动机 3)态度的构成和转变 4)性格和气质对旅游的影响 5)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6)压力和挫折的处理办法 7)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8)导游服务心理和导游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3)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旅游服务场景,让学生实践相关技能 4)心理测试法: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提高心理素质 七、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 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践表现:包括模拟导游、心理辅导等实践表现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实践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 任务一:心理健康与旅游工作 在旅游工作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本任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并掌握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同时,学生需要具备分析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和寻找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的能力。 活动设计:本任务采用模拟情景、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模拟旅游工作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 任务二:旅游知觉

休闲旅游课程标准

《休闲旅游》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休闲旅游 英文名称:Leisure tourism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1讲课学时:36实训学时:15 学分:3 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休闲旅游》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职业拓展课,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概述、休闲环境、休闲旅游的需求分析、休闲供给分析、休闲产品和服务设计及管理、休闲旅游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前景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旅游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旅游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旅游体验、休闲旅游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对休闲旅游产业有正确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休闲旅游项目与活动的经营管理有基本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2、任务驱动型教学结合多媒体展示。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休闲旅游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趋势,了解旅游者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感受旅游者通过情感的无拘无束的体验来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将旅游行为与旅游感受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以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思想和知识基础。。 二、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休闲旅游的成因,分析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2、能够根据现阶段休闲旅游的具体形式,分析休闲旅游市场,总结休闲旅游的需求和供给。 3、能够根据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特点,进行休闲旅游产品设计和管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讨论和分析。 2、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观点有充分的自信。 3、认真地参与课内、外实训和课程设计。 4、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5、能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获益。 6、培养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3、培养学生为企业其他员工服务的意识。 4、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热爱旅游行业。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下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前位课程为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后位课程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等。 2课程任务 课程开设依据为旅游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与08旅游类教学计划。本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及较高的心理素质为主线,以传授一定的旅游心理知识为辅线,再配之于相应的心理素质测试和心理辅导。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以旅游服务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教学,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以旅游心理知识的应用为基础设计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2)掌握旅游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3)掌握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 (4)掌握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旅游的影响 (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 (6)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7)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8)掌握导游服务心理和导游素质要求

2.职业技能目标: (1)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 (2)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 (3)激发旅游者旅游需要和动机的能力 (4)转变旅游者态度的能力 (5)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7)旅游工作者压力和挫折的处理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4)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参考学时: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2学分 (五)课程的技能列项及检测标准

完整版课程标准旅游心理学

课程标准《旅游心理学》 拟定: 审定: 拟定时间: 一、课程性质 旅游心理学是大学旅游与酒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 也是旅游专业学生进入社会指导旅游实践的一门必修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适用于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将这些理论在旅游实践工作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和影响旅游者行为的诸因素。 2.熟悉旅游心理学的概念、任务和研究方法;熟悉有关知觉的心理学原理,理解这些原理是如何影响人们对各种旅游现象产生知觉的,理解旅游者的学习过程、旅游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方向及动机的冲突。 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旅游动机的多源性、改变旅游者态度的方法、个性是如何左右并影响旅游行为的,分析家庭、社会阶层、文化及亚文化等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员工个体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的关系。 2.能了解如何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对待受挫员工、在旅游企业内部对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进行协调的方式、人际关系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信息沟通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会运用掌握领导理论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组织形式与组织管理的心理原则。 4.能够掌握导游服务的主要心理策略、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培养学生旅游饭店服务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一名合格旅游工作者。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使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合格的传播者。 4.加强学生爱国热情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内容一旅游心理学概述 【理论教学】 1.了解休闲与旅游、旅游业与旅游科学。 2.熟悉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3.掌握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内容二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理论教学】 1.了解常规决策与广泛性决策。 2.熟悉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3.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 【实践教学】 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 内容三旅游消费知觉 【理论教学】 1.了解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2.熟悉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3.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及旅游交通的知觉。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执笔人:金矿 参与人:夏凯生 企业人员:刘凯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JQKC008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时数:72学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景观设计与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 课程性质:本专业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 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策 划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策划手段与方法,具备独立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策划、创业策划、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节庆策划、广告策划及营销策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 理专业的核心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策划理念、掌握实用的 旅游策划手段与方法,具备独立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企业的发展 战略策划、创业策划、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节庆策划、广告策划及营销 策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知识目标( Knowledge) 2.1.1 基础知识 A1:了解策划的基本概念;

A2:学习策划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案; A3:熟悉策划方案的流程体系; 2.1.2 专业知识 B1:掌握旅游策划的原则和技巧等; B2:熟悉旅游战略策划的流程及重要关注点;B3:掌握旅游创意策划的知识体系; B4:掌握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和方法; B5:熟悉旅游形象策划的原理和方法; B6:掌握旅游营销策划的方法和原理; B7:了解旅游演艺策划的过程与关注点; B8:掌握旅游节庆策划的内涵与体系; B9:掌握旅游广告策划的原理和方法; B10:认识旅游公共关系策划的流程体系;2.2 能力目标( Ability) 2.2.1 专业能力 C1:独立策划能力 C2:组织协调能力 C3:创新创意能力 C4:方案设计能力 2.2.2 方法能力 D1:信息搜集整理能力 D2:策划案创作能力 2.2.3 社会能力 E1:人际交往能力 2.3 素质目标( Quality ) 2.3.1 思想政治素质 F1: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承担单位〔〕 制定〔〕制定日期〔〕 审核〔〕审核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1)课程性质:《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点,了解环境分析及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掌握并应用市场营销的核心技能即4P策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对提高企业业绩、提升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心理学》《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有《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市场营销》 2.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旅游的本质,旅游市场的概念和什么是营销,使学生在对旅游市场进行营销时,首先熟悉和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运用理论分析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企业营销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运用营销4P策略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提或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为: 2.1.能力目标: (1)能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营销活动做出比较专业的分析; (2)能根据消费者心理和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3)能根据企业实际正确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4)会使用产品整体概念及层次构成知识分析产品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5)能正确运用产品组合策略、品牌策略和包装策略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6)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7)能根据企业情况正确确定营销定价目标; (8)能正确运用定价方法、定价策略去占领目标市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9)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正确设计和管理分销渠道; (10)能为企业进行基本的促销活动策划,并能写出比较规范的促销策划书;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总11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之一,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知识与技能。 专业课程参考:课程是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理论课。 基础课程参考:课程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二)课程定位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课程对于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都会起到一种基础作用,并用对于学生实践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前导课程:旅游经济学等 后续课程:旅游心理学、旅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等(三)课程设计思路 对不断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以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分析判断能力为重点,以塑造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熟练旅游技能、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旅游从业者为目

的,构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旅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本课程涉及大量旅游学基础理论,它为分析旅游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基础理论部分不强调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基础理论部分占30%左右。 2、以旅游实践中的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旅游实践案例,分析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的旅游行为、服务行为、管理行为的规律及其根源,使学生逐步掌握旅游学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案例分析的内容占60%左右。 4、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旅游从业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教学中,以旅游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以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师来校结合他们的丰富经验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专业课程参考: (一)学习情境设计思想 《旅游学概论》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首先是通过深入周边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对旅游企业岗位群各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行动领域归纳和学习领域转换,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学概论》就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基础课程参考: 该课程以“旅游学原理”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掌握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首先和遵纪守法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