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谱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合成的明胶酶活性

酶谱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合成的明胶酶活性

王晓丹;时晓明;曲显俊;程艳娜;史桂云;高允生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肝星状细胞(HSC)合成的明胶酶(MMP-2,MMP-9)活性的方法.方法用含SDS-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酶谱法,检测体外培养的HSC所合成的明胶酶活性.结果酶谱法能灵敏地检测到HSC分泌到培养基中的MMP-2和MMP-9,培养基中MMP-2活性高于MMP-9,并观察到药物作用以后酶活性的改变.结论酶谱法是研究HSC调节肝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有效手段.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7

【总页数】2页(P513-514)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明胶酶;酶谱法

【作者】王晓丹;时晓明;曲显俊;程艳娜;史桂云;高允生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

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1]。近年的研究[2]表明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HSC从静止转化为激活状态可合成肝脏几乎全部 ECM,因此 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同时合成大量 ECM,并通过其合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调节 ECM降解。为了研究 HSC在ECM降解中的作用及用 HSC研究具有促进 ECM降解的药物,我们尝试了 HSC明胶酶谱的测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明胶酶(gelatinase,17104-019,美国 Gibco BRL公司产

品);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胺(amnonium persulfate,AP,A-6761)均为美国 Sigma公司产品;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丙烯酰胺(acrylamide),甲叉双丙烯酰胺(bisacrylamide)均为美国 Bio.Basic.Inc.BBI 公司产品 ;Triton X-100、SDS等,美国SERVA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试剂配制 1%明胶:称 1.0 g明胶溶于 100 ml蒸馏水,37℃溶解,4℃保存。样品缓冲液:0.25 mol/L Tris-HCl(pH 6.8),10%SDS,4%蔗糖,0.1%溴酚蓝。电泳缓冲液:0.025 mol/L Tris,0.192 mol/L甘氨酸(pH 8.5),0.1%SDS。洗脱缓冲液:

2.5%Triton X-100。明胶酶缓冲液:50 mmol/L Tris,10 mmol/L CaCl2,200 mmol/L NaCl,1μmol/L ZnCl2。染色液:0.25%考马斯亮蓝 R-250(溶于 1︰4.5︰ 4.5的冰乙酸、甲醇和 H2 O中)。脱色液:冰乙酸︰甲醇︰ H2O=1︰ 4.5︰4.5。

1.3 细胞培养 HSC细胞株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生物检测中心细胞库,生长于 DMEM培养基(Gibco BRL,Rockville,MD,USA)+15%胎牛血清(含 2 mM L-glutamine,penicillin and streptomycin)中 ,置37°C(5%CO2 ~ 95%air)培养箱生长,以0.05%EDTA-PBS分散成为单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

1.4 明胶酶的酶谱法测定

1.4.1 制胶与普通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胶过程相同,只在分离胶中加入 1%的明胶,使明胶的终浓度为 0.1%。

1.4.2 样品制备 HSC培养 24 h后的细胞培养基离心后以 2︰ 1与样品缓冲液混匀,取15μl上样电泳。

1.4.3 电泳于 BIO-RAD电泳槽中,常温 80 V电压电泳 30 min,100 V电压电泳1.5 h。

1.4.4 洗脱将胶置于洗脱缓冲液中,脱色摇床上洗脱 15 min,蒸馏水中漂洗 3次,充分除去 SDS。

1.4.5 反应将胶置于反应缓冲液中37℃反应过夜。

1.4.6 染色及脱色将胶自反应液中取出,三蒸水漂洗 2次,染色液中常温染色 4 h,蒸馏水漂洗 2次,置脱色液中常温脱色 15 min,照相、记录。

2 结果

2.1 培养的 HSC 图 1显示培养 10d的 HSC,细胞呈星形、多边形、棱形,有很长的细胞突起。细胞复苏以后传代培养,此时的 HSC是研究 ECM合成与降解的良好材料。

图1 培养 10d的HSC(×400)

2.2 酶谱法检测到的 MMPs活性条带此方法能够灵敏地检测到 HSC分泌到细胞外的 MM--2和MMP-9,并且 MMP-2的活性高于 MMP-9(图 2)。当A3处理

24h以后,培养基中的 MMPs活性发生了改变,培养基中检测到 MMP-9和 MMP-2并且 MMP-2活性增加(图 3)。

图2 酶谱法检测到MMPs

图3 A3处理 24h后 MMPs活性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脏 ECM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所造成的不良结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HSC在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既参与 ECM合成,也

调节其降解,是造成 ECM在细胞外过度堆积的重要原因。酶谱法为研究 HSC MMPs基因表达差异,内源及外源性激活条件,酶活性的调节,从而研究肝纤维化的

病理生理机制和研究具有促进肝纤维化过程中ECM降解的药物和方法有重要意义。用含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酶谱法,能够检测到 HSC细胞内和培养基中的 MMP-2和 MMP-9,并且培养基中 MMP-2活性高于MMP-9,这与文献报道

的 HSC较高的表达 MMP-2 mRNA相一致[3]。当药物作用后,培养基中 MMP-2

显著增加,表明 MMPs的表达发生了改变,或者酶被激活。目前,常用于检测 MMPs 的方法主要是ELISA和放免法,这些方法只能检测其含量,不能检测其活性。而MMPs活性受到 TIMPs调节,TIMPs通过与 MMPs非共价结合,从而抑制 MMPs

的活性和 ECM降解,MMPs的数量不反应其对 ECM的降解能力,因此,测定 MMPs 活性更有意义[4]。酶谱法不影响 TIMPs与 MMPs的结合,能够测定 MMPs的活性,反映其在 ECM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此方法经济、简便、重复性好。

参考文献:

[1] 高润平,齐晓艳.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2006,14(23):2263-2269.

[2] 赵稳兴,.梁崇礼.酶谱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合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18(2):56-58.

[3] Lichtinghagen R,Breitenstein K,Arndt B,et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9225105.html,paris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cirrhotic human

liver[J].Virchows Arch,1998,432:153-158.

[4] Herron GS,Banda MJ,Clart E J,et al.Secretions of metelloproteinase by

stimulated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J].JBiol Chem,1986,261:2814-2818.

明胶酶谱法

明胶酶谱法 原理:酶谱法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样品进行SDS-聚丙烯酰胺(SDS-PAGE,含0.1%明胶)电泳分离,然后在有二价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系统中使样品中的MMP-2和MMP-9恢复活性,在各自的迁移位置水解凝胶里的明胶,最后用考马斯亮蓝将凝胶染色,再脱色,在蓝色背景下可出现白色条带,条带的强弱与MMP-2和MMP-9活性成正比。 复性原理:在电泳过程中,SDS与样品中的MMPs结合(当然是可逆性结合),破坏其氢键、疏水键而使MMPs不能发挥其分解明胶的作用,而只有当将胶置Trition中洗脱(最好是放在摇床上摇,30min/次,做2次或15min/次,4次。静置于Trition中是不妥的。)时,由于SDS被Trition结合而去除,从而使MMPs 恢复了活性。 Mmp-2 72kd mmp-9 92kd 实验步骤 1.取对数期的癌细胞在的C。 2.次日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移入离心管中2000rpm 离心10min,-70℃储存备用。 3.根据细胞计数调整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浓度(或者测定蛋白浓度调整使所上蛋白总量一致)。与5×上样缓冲液混合,13ul样本+4ul上样缓冲液。(不要用枪用力吹打,防止出现过多气泡) 4.配制分离胶和浓缩胶,16ul/孔上样(根据表达强度和蛋白浓度确定上样量),4℃进行SDS-PAGE 电泳100v约1.5小时(电泳时在周围敷上冰,有利于使条带跑直)。 5.电泳结束后,将凝胶置于洗脱液(2.5% Triton X-100,50mmol/L Tris -HCl ,5mmol/L CaCl2,pH7. 6) 中振荡洗脱2次,每次40分钟,然后用漂洗液(除不含Triton X - 100 外其余同洗脱液) 漂洗2次,每次20分钟,接着,将凝胶置于孵育液( 50mmol/L Tris - HCl , 5mmol/ CaCl2 , 0. 02% Brij-35 ,pH7.6) 中37℃孵育42h。 6.孵育结束后经染色液(0.05% Coomassic 亮蓝、30%甲醇、10%乙酸) 染色3h,及脱色液A、B、C(甲醇浓度分别为30%、20%、10 % ,乙酸浓度分别为10 %、10 %、5%) 分别脱色0.5、1、2h后,显示出MMP-2(72KD)和MMP -9(92 KD)为位于蓝色背景上的透亮带,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读取条带面积,宽度和灰度值,做统计分析。 注意事项: 1.制备聚丙烯酰胺时应注意排除气泡。 2.明胶酶谱的活性受钙离子,锌离子,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缓冲液配制应严格准确,尽量用超纯水,孵育温度也掌握好。 3.用大梳子 4.孵育液的PH最好在7.5-7.6,复性的TRITON时间长了会有絮状物,所以实验时尽量使用新鲜配置的。

肝星状细胞详解

肝星状细胞 肝脏星状细胞占肝脏固有细胞总数的15%,占非实质细胞的30%左右。HSC存在于Disse腔中,呈梭形或多边形,胞浆内有多个富含维生素A的脂滴,其细长的突起向外延伸环绕在血窦内皮细胞外面,是体内储存视黄醛衍生物的首要部位。在正常肝脏中,星状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活性低,合成胶原能力低,其主要功能是贮存视黄醛类。 中文名肝星状细胞外文名hepatic stellate cell,HSC 科室肝胆外科 简介 肝星状细胞是ECM的主要来源,HSC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FC),各种致纤维化因素均把HSC 作为最终靶细胞。肝星状细胞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FC),各种致纤维化因素均把HSC作为最终靶细胞,正常情况下肝星状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当肝脏受到炎症或机械刺激等损伤时,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其表型由静止型转变为激活型。激活的肝星状细胞一方面通过增生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肝内结构的重建,另一方面通过细胞收缩使肝窦内压升高。 背景 早在1876年,德国CarlvonKupffer在使用氯化金染色法研究肝脏的神经系统时无意中发现肝血窦周围有呈星状形态的细胞,将其命名为星状细胞(sternzellen)。1898年,Kupffer用印度墨水对兔肝进行染色时,观察到能吞噬墨水颗粒的肝巨噬细胞,也就是后来人们为纪念Kupffer而命名的Kupffer细胞。因为同样为星状形态,Kupffer 误把肝巨噬细胞和星状细胞混为一谈,认为星状细胞就是肝巨噬细胞。这种观点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直到1951年,日本学者ToshioIto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人的肝窦周围有一种富含脂质小滴、并且有网状纤维包绕的细胞,并将之命名为伊东细胞(ItoCel1s)或贮脂细胞(fat-storingcells)。1958年,Suzuki用银染色法在Disse腔内观察到这种星芒状的细胞,发现其突起与肝脏内的自主神经末梢相连系,他认为这种细胞能将来自肝内自主神经的冲动传递给肝实质细胞,并将其称为“间质细胞”;1966年,Bronfenmajor证实了伊东细胞的发现,又给该细胞起新名叫脂细胞(1ipocytes);1971年,KenjiroWake采用电镜,结合氯化金染色法和苏丹红染色法发现Ito所描述的伊东细胞和Kupffer所发现的星状细胞原来是同一类型的细胞,并指出上述细胞既不同于肝窦内皮细胞,也不

酶谱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合成的明胶酶活性

酶谱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合成的明胶酶活性 王晓丹;时晓明;曲显俊;程艳娜;史桂云;高允生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肝星状细胞(HSC)合成的明胶酶(MMP-2,MMP-9)活性的方法.方法用含SDS-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基础的酶谱法,检测体外培养的HSC所合成的明胶酶活性.结果酶谱法能灵敏地检测到HSC分泌到培养基中的MMP-2和MMP-9,培养基中MMP-2活性高于MMP-9,并观察到药物作用以后酶活性的改变.结论酶谱法是研究HSC调节肝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有效手段.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7 【总页数】2页(P513-514)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明胶酶;酶谱法 【作者】王晓丹;时晓明;曲显俊;程艳娜;史桂云;高允生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

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1]。近年的研究[2]表明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HSC从静止转化为激活状态可合成肝脏几乎全部 ECM,因此 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同时合成大量 ECM,并通过其合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调节 ECM降解。为了研究 HSC在ECM降解中的作用及用 HSC研究具有促进 ECM降解的药物,我们尝试了 HSC明胶酶谱的测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明胶酶(gelatinase,17104-019,美国 Gibco BRL公司产 品);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胺(amnonium persulfate,AP,A-6761)均为美国 Sigma公司产品;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丙烯酰胺(acrylamide),甲叉双丙烯酰胺(bisacrylamide)均为美国 Bio.Basic.Inc.BBI 公司产品 ;Triton X-100、SDS等,美国SERVA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试剂配制 1%明胶:称 1.0 g明胶溶于 100 ml蒸馏水,37℃溶解,4℃保存。样品缓冲液:0.25 mol/L Tris-HCl(pH 6.8),10%SDS,4%蔗糖,0.1%溴酚蓝。电泳缓冲液:0.025 mol/L Tris,0.192 mol/L甘氨酸(pH 8.5),0.1%SDS。洗脱缓冲液: 2.5%Triton X-100。明胶酶缓冲液:50 mmol/L Tris,10 mmol/L CaCl2,200 mmol/L NaCl,1μmol/L ZnCl2。染色液:0.25%考马斯亮蓝 R-250(溶于 1︰4.5︰ 4.5的冰乙酸、甲醇和 H2 O中)。脱色液:冰乙酸︰甲醇︰ H2O=1︰ 4.5︰4.5。 1.3 细胞培养 HSC细胞株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生物检测中心细胞库,生长于 DMEM培养基(Gibco BRL,Rockville,MD,USA)+15%胎牛血清(含 2 mM L-glutamine,penicillin and streptomycin)中 ,置37°C(5%CO2 ~ 95%air)培养箱生长,以0.05%EDTA-PBS分散成为单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

酶学第三章酶活性的测定及分离纯化

第三章酶活性的测定及分离纯化 在酶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以及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时,都要遇到对酶的活性、纯度及含量进行经常的、大量的测定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检查酶的含量及存在,通常是用该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速度,即酶的活性来表示。 3.1 酶活性单位 酶活性指的是酶制剂催化能力的大小,它既与酶蛋白的浓度有关,又与酶分子的催化能力大小有关。酶活性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酶制剂所含的酶单位来表示,即u/ml或u/mg。 3.1.1 实用单位 不同的酶采用不同的标准。如DNA聚合酶Ⅰ以在特定反应条件下,30分钟内催化10nmol dNTP合成为TCA(三氯乙酸)不溶物所需的酶量;又如T4 DNA连接酶的单位定义为:在20μl反应体积中,16℃,30分钟内,将50%的HindⅢ酶切的λDNA片段重新连接起来所需的酶量。ACC合成酶的单位是:30℃,1小时转化SAM生成1nmol ACC所需的酶量。 3.1.2 国际酶活性单位 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为酶活性单位规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即在特定的条件下,1分钟转化1μmol底物,或转化1μN底物有关基团所需的酶量为1个单位(u)。这是酶活性的国际单位。 3.1.3 Katal 1972年,国际酶学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新的酶活单位,叫katal(kat),katal是一个很大的酶活单位,1 katal是指1秒钟转化1mol底物,或转化1N底物有关基团所需的酶量。1 katal=6×10u。 3.1.4 转换数 在标准条件下,每摩尔单体酶或每摩尔催化中心在1分钟内转换底物成产物的μmol数,可 表示为: 1/Kp称为一个催化循环,单位为分钟。 3.1.5 比活性 酶的纯度往往用比活性来表示,比活性是用同一酶制剂的酶活性除以蛋白质的质量,即单位

益气活血方对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益气活血方对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马力天;李洁;张毅;任秦有;丁井永;赵参军;杜江河;李佩;毛立挺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方”(Yiqihuoxue prescription)对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LX-2,浓度分别为 1.125, 2.228, 3.31, 4.37, 5.41 mg/ml益气活血方作用于LX-2细胞24h,48h,然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选取合适的益气活血药物浓度 (1.125,2.228,6.432 mg/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益气活血药作用24 h后对LX-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益气活血方用于LX-2细胞24h和48h后,能够抑制LX-2细胞增殖(P<0.05),24h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48 h时,当药物浓度达到3.31 mg/ml后,其抑制作用不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②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益气活血方(浓度分别为1.125,2.228,6.432 mg/ml),可明显促进LX-2细胞凋亡.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抑制LX-2细胞的增殖,促进LX-2细胞凋亡,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46)006 【总页数】4页(P528-531) 【关键词】益气活血方;LX-2细胞;增殖;凋亡 【作者】马力天;李洁;张毅;任秦有;丁井永;赵参军;杜江河;李佩;毛立挺 【作者单位】解放军68222部队营卫生所,陇西748000;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解放军451医院内分泌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第四军医

明胶酶谱法

明胶酶谱法 明胶酶谱法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它可以提供准确准确的蛋白质质量分析和分子量分析结果。明胶酶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测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糖基化激酶的活性。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复合物构成的聚合物,结合相关的酶诱发反应,来分析蛋白质的质量和分子量。这些复合物可以在单独的氨基酸片段中用来测量激酶反应,从而识别活性位点,反映了蛋白质质量和分子量分析的结果。 明胶酶谱法的原理是基于胶质酶结合物,它由多种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复合物组成,使用酶诱发反应来分析蛋白质的质量和分子量。该方法由激酶和聚合物组成,它们分别催化了激酶和聚合物的反应,从而产生了激酶的活性。此外,该方法还能够测量氨基酸片段的活性,这将有助于评估蛋白质的质量和分子量。 明胶酶谱法的应用可以追踪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的变化,从而发现蛋白质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结合位点分布、激动酶及蛋白质与酶类分子识别蛋白质、以及酶促反应的参与者等,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改善蛋白质的性能,这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有效防止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 明胶酶谱法在蛋白质质量和分子量分析方面具有优越性。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活性位点,由此提供了精确的蛋白质质量和分子量的分析结果。同时,该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可以评估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它还可以用来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的代谢,改善药物的性

能和安全性,以及有效防止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明胶酶谱法已成为药物研究和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明胶酶谱法的应用可以提供准确的蛋白质质量和分子量分析结果,从而有助于研究者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并改善药物的性能和安全性。明胶酶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的、有精度的、具有易操作性的蛋白质质量和分子量分析方法,因此它已经成为药物研究和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酶活性检测

④分光光度法利用底物和产物光吸收性质的不同,可直接测定反应混合物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几乎所有的氧化还原酶都使用该法测定。如还原型辅酶Ⅰ(NADH2)和辅酶Ⅱ(NADPH2)在340nm有吸收,而NAD和NADP在该波长下无吸收,脱氢酶类可用该法测定。该法测定迅速简便,自动扫描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对酶活力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提供的极大的方便。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酶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加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酶制剂,使其作用充分发挥;消极作用我们要尽量避免,可以通过加热等方法将酶灭活,消除其不利影响。 为了将酶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研究酶的性质是十分必要的。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研究酶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我们来介绍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的具体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 1. β一半乳糖苷酶 β一半乳糖苷酶,又称乳糖酶(Lactase)。能水解乳糖来降低乳制品的乳糖含量,从而提高乳制品的可消化性,用于低乳糖牛奶和非结晶型浓缩牛奶的生产及奶酪风味的改变,同时还可用于生产低聚半乳糖。 【酶活测定】以ONPG为底物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力。 【酶活定义】以ONPG为底物,37℃保温酶解,每分钟释放lμmol/L邻硝基酚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 2.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体防止氧化损伤的酶类,是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清除剂,保护细胞免受损伤。SOD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所有好氧微生物细胞中都含有SOD。自1969年Mccord等人首次发现了SOD 生物活性后,医学界对其医疗作用做了许多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抗缺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被专家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药用酶。欧美国家已开始将其应用于医疗、食品、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酶活测定】在25℃4.5ml 50mmol/L pH8.3的K2HPO4- KH2PO4缓冲液中加入待测SOD样液,再加入10ul 50mmol/L的连苯三酚,迅速摇匀,倒人光径lcm 的比色杯,在325nm波长下每隔30s测一次A值。同时测定Sigma公司的SOD标准品,对所测样品SOD 活性进行校正。 【酶活定义】在lml反应液中,每分钟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达50%时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即325nm 0.035OD/min为一个酶活单位。 3. 多酚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PPO)是一类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含铜质体的金属酶,其作用机理在于铜的氧化-还原作用。大麦中的多酚物质经过PPO的催化氧化后,具有单宁性质,易和蛋白质起交联作用而沉淀出来,进而影响啤酒的色泽、泡沫、风味和非生物稳定性。大

肝星状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试验方案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分离培养及鉴定的试验方案 【试验原理】 在用循环灌注法去除肝胶原组织后,根据HSC内含富含脂滴,密度较轻,它与肝脏内其它细胞在不同密度的离心液中有不同的浮密度的原理,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使HSC存在于一高度提纯的区带中而得以分离。【试验动物】 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sey大鼠(购自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体重400~500g,常规饲料喂养,正常饮水,在分离HSCs前2周每天Vitamin A以200IU/100g灌胃。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 Ⅳ型胶原酶、链霉蛋白酶(Pronase E)、Nycodenz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DNA酶I(Dnase I)、DMEM培养干粉(高糖型)为Gibco公司产品,鼠抗人Desmin 抗体SP试剂盒为福州迈新生物工程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主要仪器设备 蠕动恒流泵、超净工作台(2台)、电子分析天平、超速低温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多功能动物手术台等。 【试验方法】 1、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制备 1)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采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大鼠术前禁食12~16h,自由饮水。 2)用1%戊巴比妥钠40mg/kg 腹腔内注射麻醉大鼠。 3)胸腹部皮肤消毒,移入超净工作台中。沿腹部正中线剪开腹腔,分离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在门静脉距肝外10mm处用眼科剪斜形剪一小口,迅速插入自制血管插管,结扎固定。 4)接通恒流蠕动泵,灌注预热37℃的D-Hank’s肝脏灌流液,剪开下腔静脉,此时可见灌流液自下腔静脉流出,肝脏逐渐饱满,由紫红色逐渐变成淡黄白 色。 5)游离肝脏,保留下门静脉血管插管及下腔静脉的标志缝线。将游离之肝脏置于平皿中,灌注预热37℃的含酶Hank’s液I(含0.05%的胶原酶、0.1%链霉蛋白酶溶液并调PH 7.35),并将灌注系统进液端放入平皿中,使流出的酶液可进行循环灌流,可见肝脏变软无弹性,肝包膜下出现小液泡。 6)倒除灌流液,撕去肝脏外膜,撕碎或剪碎肝组织,加入预热37℃的含酶Hank’S液Ⅱ(含0.05%的胶原酶、0.02%链霉蛋白酶、0.01%DNA酶I溶液并调PH 7.35),再次消化20min。 7)经200目滤网过滤,用磨锤轻轻研磨,并用4℃的Hank’S液冲冼。 8)将烧杯内细胞悬液分装入2只50 ml的刻度离心管,550r/min 离心8min;吸除上清入2只50 ml的刻度离心管,1750 r/min 离心8min。去上清,用4℃的Hank’S液冲冼重悬,2管合1定容至10 ml。 9)加入20 ml的18% Nycodenz,将细胞悬液分装入6只10 ml带盖的刻度离心管中,每管液面覆盖2~3 ml的Hank’S液,3200 r/min 离心15 min。吸取中间细胞悬液层入50 ml刻度离心管,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液至50 ml,550 r/min 离心8 min,取沉淀。 10)加入预热37℃的含血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至10ml。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后果,在肝细胞性功能障碍和门静脉性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直接作用。同时,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对于肝穿刺,利用血清学指标评价肝纤维化具有无创、无风险、可多次测定降低偶然误差等优点。目前血清学指标包括间接指标,如临床最常应用的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直接指标,如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其裂解物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等。综合多项有价值的无创指标构建诊断模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本节主要介绍直接指标的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直接指标检测法均是基于免疫学技术,包括单抗原抗体包被和酶标记抗体的三步法、双表位抗体酶免一步法、时间分辨和放免法等方法。由于环境的污染和辐射损伤,放免法基本被淘汰;时间分辨方法需专门的仪器;酶免多步法由于采用单表位抗体包被与标记,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双抗原表位抗体的一步法没有优势,并且操作步骤复杂,故本文只介绍酶免一步法。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一)原理

用纯化的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制备抗血清,包被反应板,在加入样本后,样本中PCⅢ与抗血清结合,洗板后加入指示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显色深浅程度,测定血清中PCⅢ浓度。 (二)试剂组成 PCⅢ包被板;PCⅢ标准品(2000ng/ml)及其稀释液;PCⅢ酶结合物;洗涤缓冲液10ml,使用前用蒸馏水20倍稀释;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缓冲液;反应终止液。 (三)操作步骤 1.试剂准备 按样本数量需求,提前半小时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平衡至室温使用。 2.标准品 在酶标板孔中按A1~A8或A1~H1的顺序加入标准品稀释液100μl,取100μl标准品,按照酶标仪定量格式要求自高到低依次进行倍比稀释。 3.加样 取100μl血清或血浆标本加入酶标板孔中。 4.加入酶结合物 在标准品和标本孔中依次加入酶结合物10μl,在板式振荡器振

依托泊苷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研究

依托泊苷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研究 背景和目的:肝纤维化是各类损伤因素累及肝脏后的一种损伤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能否成功逆转是目前纤维化研究领域的焦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静息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后获得成纤维细胞表型,大量增殖并分泌过量的胶原,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因此,清除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成为逆转纤维化的关键。 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活化的星状细胞的去向主要包括凋亡、衰老及转换为静息表型,其中诱导活化的星状细胞凋亡被证实可减弱乃至逆转纤维化。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是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在诸多肿瘤中可以表达出抗癌作用,然而其对肝星状细胞及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尚不明确。 我们的实验旨在探索依托泊苷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依托泊苷处理LX-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水平,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RNA的表达水平。 依托泊苷单独或联合caspase抑制剂、JNK抑制剂预处理LX-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将正常肝细胞株LO-2和QSG-7701处以相同浓度的依托泊苷,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 结果:依托泊苷明显抑制LX-2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且导致高水平的细胞凋亡。依托泊苷是通过抑制ERK通路发挥其抗增殖作用的,且其

酶活性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酶活性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酶活性测量是评估酶在特定条件下,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酶特性和底物/产物的特性,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测量酶的活性。以下是常见的酶活性测量方法: 1. 比色法:比色法是最常用的测量酶活性的方法之一。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之后,产生的有色化合物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其吸光度。比色法适用于各种酶的测量,包括氧化还原酶、氨基酸酶等。 2. 荧光法:荧光法是利用酶底物转化为产物之后所产生的荧光来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荧光染料,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酶活性。荧光法对于具有较高灵敏度要求的酶活性测量非常有用,例如蛋白酶、DNA酶等。 3. 发光法:发光法是利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后所产生的光来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发光底物或荧光染料,通过测量其发光强度来测量酶活性。发光法对于对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的酶活性测量非常有用,例如ATP酶、NADH酶等。 4. 放射性法:放射性法是利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后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强度来定量酶活性。放射性法对于具有极高灵敏度要求的酶活性测量非常有

用,例如DNA聚合酶、RNA酶等。 5.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后所产生的电流来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可反应的电活性物质,通过测量电流来定量酶活性。电化学法对于某些具有电催化酶活性的酶测量非常有用,例如葡萄糖氧化酶、酒精脱氢酶等。 6. 色谱法:色谱法是利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后所产生的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分离来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特定的标记物质,通过测量标记物质在色谱图谱上的峰面积或峰高度来定量酶活性。色谱法对于某些底物或产物具有特定的分离性质的酶活性测量非常有用,例如激酶、酮糖酶等。 7.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后所产生的细胞或颗粒的特性在流式细胞仪中测量酶活性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底物或产物中引入与细胞或颗粒特性相关的荧光染料或抗体,通过测量细胞或颗粒的荧光强度或特定抗体的结合来定量酶活性。流式细胞术对于酶活性与细胞或颗粒数量、大小相关的测量非常有用,例如细胞酶、细胞膜酶等。 除了上述列举的常见酶活性测量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酶活性测量方法,例如质谱法、中心法、定位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实验需求和酶特性上有其

以纤连蛋白(FN)细胞结合片段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FN受体表达及调控

以纤连蛋白(FN)细胞结合片段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FN受体 表达及调控 赵瑞皎;张锦生;李文才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年(卷),期】2000(9)4 【摘要】应用亲和层析、凝胶过滤法以及X型蛋白酶消化结合制备电泳分别提取 纯化大鼠FN及FN细胞结合片段(120 KDa FN-f),后者经生物素标记后,用 亲和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FN受体(FNR)表达及调控。结果显示,生物素标记的120KDa FN-f与FNR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原代培养5d、7d的正常大鼠HSC表达FNR较培养1d、3d的明显增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可上调大鼠HSC表达FNR,全反 式维甲酸(atRA)则下调细胞因子再激活的HSC表达FNR,并呈剂量依赖性。 本文建立了检测FNR的一种新方法,即配体(120KDa FN-f)-受体(FNR)亲和细胞化学方法,该方法能反映FNR的总体水平及活性状态。同时初步探讨了影 响大鼠HSC表达FNR的因素,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1页(P400) 【作者】赵瑞皎;张锦生;李文才 【作者单位】上海肿瘤研究所生化室;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02

【相关文献】 1.IL-6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TWEAK受体Fn14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J], 胡沛;曾秋棠;李欣;许臣洪;谢进 2.胆汁酸膜受体 TGR5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FN、TGF-β1的调控作用 [J], 熊凤霄;杨志英;王少贵;陈诚;黄河清 3.骨髓充质干细胞调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及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宁琳;姜海行;覃山羽;张君红;杨文;孟云超 4.骨髓充质干细胞调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及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宁琳;姜海行;覃山羽;张君红;杨文;孟云超 5.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及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 [J], 许小兵;朱人敏;杨妙芳;吴文娟;季洪赞;张晓华;李敏利;郭婧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活性测定方法

酶活性测定方法 磷酸酶是一类涉及重要生命过程的酶,研究它们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及其调 控机制对了解细胞代谢,发育和信号转导的重要意义。 磷酸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测定其反应中形成的产物的数量来评价。该测定可以为研究它 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活性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因此,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对于生物学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 磷酸酶活性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完成,其中,最常用的色谱法、光度法、EC法等。 一、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测定磷酸酶活性的常用方法,它采用磷酸酶催化把被测物质(典型的指 磷酸核苷等)水解后形成可见的特异物质,其吸光度可以被检测和测定。 实施此方法的具体流程是: (1)振荡:将磷酸酶、被测样本、受体者和调节剂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在离 心管中,在一定温度下振荡混匀; (2)定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取样经过色谱检测,测定经磷酸酶催化水解后形 成的特异物质的吸光度,以计算出磷酸酶活性; (3)统计处理:比较样本和标准曲线,对测定磷酸酶活性做出统计处理,得出最终 结果。 二、光度法 光度法是直接测定磷酸酶反应中受体者的吸光度来计算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其具体原 理是:当受体者发生磷酸酶催化水解反应时,会形成有明显吸光度的特定产物,其吸光度 及得数可以用来计算磷酸酶活性。 三、EC法 EC法是用电导率检测磷酸酶引起受体物质离子化的方法,它是一种快速精确、方便有效的测量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其原理是:当受体物质在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发生时,电导 率会发生显著增加,根据其程度及电导率值变化程度,可以直接由测试数据计算磷酸酶的 活性。 以上就是磷酸酶活性测定的三种常用分析方法,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实验者 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从而更直观的分析和了解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脂多糖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抑制研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脂多糖诱导的肝星 状细胞活化的抑制研究 李里明;蒋留留;祝源;严永敏;叶惠慧;贾浩源;薛建国;朱伟;许文荣 【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的外体(exosomes,hucMSC-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系LX2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X2细胞,分别设PBS对照组、LPS组(100 ng/mL)及hucMSC-Ex组(LPS+ 150 μg/mL hucMSC-Ex),48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相应的RNA及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LX2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α1及TGF-β1蛋白)和凋亡指标(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α-SMA mRNA表达水平;MTT法分析hucMSC-Ex对LX2细胞活化后增殖的影响.结果 LPS可刺激LX2细胞活化,活化后的LX2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状向成纤维细胞样改变,并高表达α-SMA、ColⅠα1及TGF-β1蛋白,其灰度值分别上升约2.45、2.34、2.77倍(P均<0.05);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LX2增殖能力增强;经hucMSC-Ex处理后,细胞形态由细长向不规则形态转变,α-SMA、CollⅠα1及TGF-β1蛋白表达减弱,高表达Bax及caspase3蛋白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且细胞增殖减少(F=23.44,P<0.05).结论hucMSC-Ex能够抑制LPS诱导的LX2细胞活化,降低其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14(032)004 【总页数】4页(P291-294)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体;脂多糖;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酶活测定方法

酶活测定方法 还原法 酶与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酶可以促使底物释放出还原性的基团。在此反应体系中添加 化学试剂,酶促反应的产物可与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在特定的波长下 比色,即可求出还原产物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 色原底物法 通过底物与特定的可溶性生色基团物质结合,合成人工底物。该底物与酶发生反应后,生色基团可被释放出来,用分光光度法即可测定颜色的深浅,在与已知标准酶所做的曲线比较后,即可求出待测酶的活力。 粘度法 该法常用于测定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活力。木聚糖和β-葡聚糖溶液通常 情况下可形成极高的粘度,当酶作用于粘性底物时木聚糖和β-葡聚糖会被切割成较小的分子 使其粘度大为降低。基于Poiseuille定律我们知道,只要测定一定条件下溶剂和样品溶液的运动粘度,便可计算特性粘数,并以此来判断酶的活力。 高压液相色谱法 酶与其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从反应体系中提取溶液进行 色谱分析,认真记录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测量各个样的峰高和半峰高,计算出酶促反应生成物 的含量,从而换算出酶活力的数值。 免疫学方法 常用于酶活性分析的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电泳法、免疫凝胶扩散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酶与其抗体之间可发生特定的沉淀反应,通过待测酶和标准酶的比较,最终确定酶活力。 免疫学方法检侧度非常灵敏,可检侧出经过极度稀释后样品中的酶蛋白,但其缺点是不同厂 家生产的酶产品需要有不同特定的抗体发生反应。 琼脂凝胶扩散法 将酶作用的底物与琼脂混合熔融后,倒入培养皿中或载波片上制成琼脂平板。用打孔器在 琼脂平面上打出一个约4-5mm半径的小孔。在点加酶样并培养24h以后,用染色剂显色或用展开剂展开显出水解区,利用水解直径和酶活力关系测定酶活力。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功能改变

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功能改变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细胞收缩 80年代初,Knook等[1]用胶原酶、链酶蛋白酶原位循环灌注法第一成功地分离了大鼠肝星状细胞(旧称贮脂细胞),从这人们开始了肝星状细胞的体外研究。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科学的进展和应用,人们对肝星状细胞的研究和熟悉不断深切。目前以为,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要紧来源细胞,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2,3],而肝星状细胞活化是一个形态、功能等改变的复杂进程。本文将最近几年来有关肝星状细胞活化的重要功能改变的研究进行综述。 1肝星状细胞活化 迄今,肝星状细胞活化尚无一个确切的概念。但它的要紧特点是维生素A脂滴减少乃至消失,粗面内质网增加,细胞增大,向肌成纤维样细胞转化,表达滑腻肌α-肌动蛋白,增殖明显,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等[4]。肝纤维化时,四氯化碳(CC14)诱导肝损伤3周后[5]及从正常人或其他动物分离的原代培育7天后的肝星状细胞或传代的肝星状细胞大体具有上述特点,这些细胞被以为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一样以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可分为两个步骤:(1)启动:对促增生和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反映增强。(2)后续活化:对细胞外微环境转变反映加重。由于炎症反映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最近

几年来有人将肝星状细胞活化分为炎症前期、炎症期、炎症后期[3]。很多因素参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剂,其中细胞因子起要紧作用。 2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功能改变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肝星状细胞活化的重要特点之一。Davis等[6]观看了原代培育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形,发觉新分离的细胞培育7天后才开始割裂、增殖,同时伴有维生素A脂滴减少,并发觉传代肝星状细胞增殖活跃。Shiratori等[7]分离了CC1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和正常大鼠的肝星状细胞,结果二者的细胞得率别离为(±)×106和(±)×106个/克肝组织,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星状细胞显著多于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机制不明,一些具有促割裂作用的细胞因子可能起重要作用。据报导,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能增进肝星状细胞增殖,其中PDGF是使肝星状细胞增殖最有效的细胞因子[8]。PDGF分为三个亚型,即PDGF-AA、PDGF-AB、PDGF-BB,而以PDGF-BB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其机制可能为,PDGF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磷脂酶C,增进磷脂肌醇二磷酸生成二酰甘油和1,4,5-二磷酸肌醇,二酰甘油激活蛋白激酶C,后者活化Na+/H+离子流互换,细胞内pH值升高,细胞内的碱性化是某些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的必要条件之一。蛋白激酶C还可使许多蛋白质磷酸化,从而实现对细胞增殖的调剂,而1,4,5-三磷酸肌醇可引发细胞内质网中Ca2+的释放,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加速细胞内DNA合成和有丝割裂,增进细胞从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活化 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HF),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是一类世界性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HF能否发生逆转一直是医学界有争议的问题,现已知HF是一个可逆性的病变,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1]。HF是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是ECM的主要来源,HSC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FLC),是HF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各种致纤维化因素均把HSC作为最终靶细胞,通过使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这一共同复杂的网络系统,参与HF的发生及进展[2]。在HF的恢复期,有与肝脏瘢痕降解一致的广泛的HSC凋亡[3],因此,诱导活化HSC的凋亡可使HF发生逆转。目前,活化HSC已被看作抗HF治疗的主要靶点。现就HSC与HF的关系作一综述。 1 HF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病因导致肝病的发病机制不同,但HF发生的最终共同途径均是HSC,当各种致病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时,通过复杂机制激活HSC。活化的HSC通过旁分泌与自分泌作用合成分泌多种ECM,同时合成、释放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抑制胶原酶、明胶酶等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减少ECM降解,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大于降解,最终过量积聚在肝内形成 HF 。 2 HSC活化的机制 2. 1 HSC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HSC又称储脂细胞、Ito细胞、维生素A 储存细胞等,是肝脏间质细胞之一,位于肝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之间的窦周隙(Disse间隙)内,是目前公认的HF形成中主要产生ECM的细胞。HSC正常时呈静止状态,形状不规则,胞体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伸出数个星状突起,胞浆中富含维生素A和甘油三酯的脂滴。除储存维生素A脂滴外,HSC还具有收缩功能,可调节血管功能和肝窦血流;此外,HSC也参加正常肝脏的ECM改建。当各种致病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时,通过复杂机制激活HSC。HSC的激活可人为地分为两个阶段,即启动阶段及持续活化阶段[5]。 2. 2 启动阶段 HSC活化的启动是邻近细胞(如肝细胞、Kupffer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血小板等)旁分泌作用的结果。肝损伤早期,肝窦内皮细胞(SEC)通过产生变异的纤维连接蛋白(LN)及使无活性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转化为具有促胶原合成活性的活化型TGF�拨�1 ,变性坏死的肝细胞通过产生脂质过氧化物,Kupffer细胞通过诱导HSC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的表达及使无

肝星形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星形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正常肝脏细胞含有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星形细胞(HSC)。在病毒性肝炎、铁铜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作用下,相关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这些细胞因子首先与 HSC膜上受体结合,然后通过不同或相同的胞内信号转导系统(JNK/MAPK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TGF-β和PDGF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等)传递,在某些转录因子的作用下,转导信号入核,从而启动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表达过程,实现 HSC活化、增殖、转型并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1,2,3]。其特点表现为: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最终致肝硬化。Safadi等[4]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在去除损伤因素后尚有逆转的可能。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HSC是肝脏合成ECM 的主要细胞[5],HSC的活化与增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6,7],该环节包括细胞增生并合成 ECM、释放胶原酶及其抑制物等过程。 1 HSC的一般性质和功能[8] 1876年德国Von Kupffer首次描述星形细胞,肝星形细胞又称肝贮脂细胞(fat-storing cells,FSCs)、脂细胞(1ipocyte)、维生素A贮存细胞(vitaminA-storing cells)、窦周细胞(pericyte)和伊东细胞(Ito cel1)等,是肝脏的一种非实质细胞,位于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间隙(Disse 间隙)内。正常情况下,HSC约占肝细胞总数的8%~13%,占非实质细胞的33%。其形态不规则,胞体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伸出数个树枝状突起包围窦壁,其星形伪足包绕5~6个肝细胞,因此得名为肝星形细胞。HSC胞质内有1~14个直径为 1 μm ~2μm的富含维生素 A和三酰甘油的脂滴。 正常情况下,HSC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储存脂肪,为肝细胞提供能源;2)储存和代谢维生素A,储存体内80%左右的维生素A,对体内维生素A 的稳定起着重要调节作用;3)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多糖、中间丝、结蛋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4)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5)调节肝窦内微循环。 2 HSC的活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