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本文从中国天道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入手,探讨海德格尔思想对中国天道观念形成的影响。首先,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中西方哲学各自具有不同的起源和特征。西方哲学是自近代开始形成,在经历了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之后,由基督教发展而来。中国哲学是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结果,因此,从古至今中国的哲学就呈现出宗教色彩。这样,中西哲学就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本质的差异。所以,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念并没有可比性。

其次,从社会环境与民族心理来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是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78年第2期的时代,所以,整个社会心理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而海德格尔的思想深受西方传统哲学影响,提倡绝对精神,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否定绝对主体的创造性意义,肯定事物作为存在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更多地强调尊重事物客观性的价值观念。因此,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在表面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是,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它们只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

从生态伦理学视角来说,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的“天人对立”的思想各有千秋。在中国,人们把“天”看做是一个和谐、圆满的统一体。“天”即天命或天道,乃万物变化之根据。道家哲学认为,“天”有五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圣人体天道而立地道。天人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天是天道的体现者,也是天道的享用者,

人则是天道的体现者和承受者。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了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文化、艺术和习俗,使中国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普遍信奉“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生态伦理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视角之一。因此,在研究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时,我们要关注各自的文化内涵,借鉴各自的智慧结晶,促进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繁荣。总之,海德格尔思想对于丰富中国哲学、科技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本文从中国天道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入手,探讨海德格尔思想对中国天道观念形成的影响。首先,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中西方哲学各自具有不同的起源和特征。西方哲学是自近代开始形成,在经历了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之后,由基督教发展而来。中国哲学是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结果,因此,从古至今中国的哲学就呈现出宗教色彩。这样,中西哲学就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本质的差异。所以,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念并没有可比性。 其次,从社会环境与民族心理来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是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78年第2期的时代,所以,整个社会心理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而海德格尔的思想深受西方传统哲学影响,提倡绝对精神,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否定绝对主体的创造性意义,肯定事物作为存在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更多地强调尊重事物客观性的价值观念。因此,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在表面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是,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它们只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 从生态伦理学视角来说,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的“天人对立”的思想各有千秋。在中国,人们把“天”看做是一个和谐、圆满的统一体。“天”即天命或天道,乃万物变化之根据。道家哲学认为,“天”有五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圣人体天道而立地道。天人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天是天道的体现者,也是天道的享用者,

人则是天道的体现者和承受者。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了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文化、艺术和习俗,使中国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普遍信奉“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生态伦理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视角之一。因此,在研究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时,我们要关注各自的文化内涵,借鉴各自的智慧结晶,促进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繁荣。总之,海德格尔思想对于丰富中国哲学、科技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第一部分 西方哲学始于古希腊人对于他们所关心的一系列终极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世界的原质、是(存在)之所以是(存在)的根据、如何获得真理、什么是美德的本质、人生的幸福何在、理想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等等。然而,这种思辨探讨所受到的最深刻的方法上的影响却是来自数学。 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已经积累了计算数量和面积的知识,但只限于实用的范围。到了古希腊人手里,按照西方人写的数学史的说法,这些知识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脱开了它们曾经赖以出现的经验环境和内容。比如,三角形和圆柱体不再只代表土地的平面形状和谷仓的形体,而是关于形状和形体的形式。希腊人看到,通过这种分离,人并没有丢掉任何本质的和有理性含义的东西,反而能够面对“三角形自身”、“长方形自身”,而非某种三角形或某种长方形。由于这种形式的发现,在经验层面上被遮蔽的众多微妙的几何和数字关系能够被更清晰地揭示出来。这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所从事和获得的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也更真实的知识,即关于“形式”或“自身”的、具有内在和谐关系的知识。他们不只是知道怎么去做(比如测量),而且越来越真切地理解了、明白了能进行这种测量的形式缘由。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比如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即数学不是一般的技巧,而是为他们开启一个更真实、更可理喻的世界的钥匙。无怪乎柏拉图在他的学院门口悬挂一字牌,禁止不懂几何学的学生入内。“形式”或“形状自身”不仅是不变的、永恒的,而且在可推演和相互牵连的意义上具有内在的生命与和谐。数学对于他们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更普适的理性手段而已。 因此,毫不奇怪,古希腊哲学家在数学知识那里看到了理性的终极含义。这不仅体现在毕达哥拉斯认“数”为万物的本原的比较狭隘的看法里,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了许多重要哲学家处理终极问题的方法识度中。巴曼尼德斯认为终极实在只是“存在”或“一”,柏拉图认现象的不变自身为“理式”,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就都是这方面的著名例子。这里的最关键处并非如一般哲学教科书上讲的,在于通过这些抽象,哲学家们可以从特殊达到普遍,或从变易的现象界上升到永恒的本质世界,而是在于纯数学的出现激发了这样一种信心,即通过“形式”,人才可以达到事物本身、存在本身,才能进入到一个可被理性切身理解的敞亮世界之中去。没有这种存在论意义上的开启力和演绎力,抽象化、形式化和体系化就只是叠床架屋之举而已。这种有改天换地之能的“形式”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技艺”(technē),或更严格地说,是由技艺衍生的传统西方的“格式塔形状”和“缝隙结构”(Gefuege)。所以,用后来西方哲学中流行的“概念”(Begriff,concept)、“范畴”来表示这种有发生力的形式就有丧失其中所包含的存在论识度的危险。黑格尔曾力图通过他的“辩证法”来恢复“概念”的丰富含义,但并不真正成功。 这种通过“形式”以及它的“概念”替身来处理终极问题或理解存在本身的做法最深切地塑造了整个传统西方哲学。而且,几乎从一开头,即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这形式在哲学中就没有具备它在其母胎——数学——中的那种纯构成的形态。在柏拉图的并不协调一致的对话集中,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论著中,确实能看到这两位“巨人”自己与自己乃至相互之间的思想争战。我们能真切地感到数学的“形式”和古典意义上的形式化方法(定义、推衍的逻辑)对于他们特别是柏拉图的源泉性的推动力,但又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哲学中提出的对应者(“理式”、“形式”、“范畴”、“定义”……)在追究终极问题时总是达不到“形式”在数学中的那种真纯地步。他们本身思想的不一致、多头绪和鱼龙混杂现象正是出于这种深刻的思想动机和牵强的方法移植之间的错综关系。其关键就在于,在某个学科中适当的和极为成功的方法,在处理终极问题时却往往会失掉其构成力,蜕化为一种对于现成者的建构方式。在数学中龙吟虎啸般的“形式”,在哲学中却成了呆板不育的“概念”和“范畴”。当然,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所属分类:人物哲学德国

编辑 ?埃德蒙·胡塞尔 马丁·海德格尔 目录[隐藏] ? 1 著作 ? 2 履历 ? 3 《存在与时间》 ? 4 基础存在论 ? 5 对中国的影响 ? 6 与纳粹德国 马丁·海德格尔-著作 Sein und Zeit (1927) 《存在与时间》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uterungen zu H?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t und Differenz (1955-57) 《身分与分别》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海德格尔的思想

建议合并此条目或章节到马丁·海德格尔。(讨论)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被修正为维基格式以符合质量标准。(2009年8月21 日) 请协助添加相关的内部链接来改善这篇条目。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出生于Me?kirch,在弗赖堡去世。他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受其老师胡塞尔的影响。海德格尔毕生致力于对西方哲学史的批判,试图发展出一种对于人和世界的新的理解。1927年他的第一本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出版,这本著作奠定了“基础存在论”哲学路向的基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所有至今的哲学蓝图都是对世界的单向度的理解,这种单向度他认为是所有形而上学的标志。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对世界的理解在现代“技术”中达到了顶峰。就如海德格尔的通常做法一样,“技术”这个概念他不仅理解成一种中性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他试图去展示:通过技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技术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地球。由于技术的全球性传播和毫无节制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海德格尔在技术中看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危险。 他把艺术看成是技术的对立面,并且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他根据荷尔德林的诗领会到了对于单纯的技术性的世界关联方式的替代方式。在1950年后的后期文章中他更强烈地关注语言问题。语言从历史中生长出的丰富的关联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的单向度。海德格尔试图不把人思考成世界的中心,而是认为人处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他把这种整体联系称为“四维体”。人应该在世界中作为将死的过客居住并且珍惜它,而不是操控地球。 由于他的理论及学说得到很广泛的接受,海德格尔成为了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虽然同时他的著作的内容被广泛争论着。特别是他对纳粹的参与直到今天还是敌对的争论的话题。 目录 [隐藏] ? 1 早期现象学:实事性的解释学(Hermeneutik der Faktizit?t) ? 2 《存在与时间》 o 2.1 存在问题 2.1.1 对于传统的存在学说的批判

无蔽的隐喻—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

无蔽的隐喻—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 无蔽的隐喻——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真理不是一种具有普适性和绝对性的概念,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性的情况,真理的本质是隐喻,是一种被动的呈现,不可控制,也不可计算。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强调了真理的局限性和无蔽性,他认为人们经常固守着错误的直觉,而不去发现真正的真理。 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哲学思潮,对于对 于学术研究和人文思考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接下来,本文将从海德格尔真理思想的角度,探讨真理的局限和隐喻特性,并举出具体例子论证。 一、真理的局限性 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中,真理是不可掌握的,不可预测的,不可计算的,是一种无法表达的存在状态。真理的局限性体现在两方面:语言的局限和理性的局限。 1.1 语言的局限 由于语言的局限性,真理的表达是不完整的,常常存在误差和伪装。言语是一种媒介,它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但语言的本质是机械的,它不能充分表达人的情感和感受。因此,我们很难说出真正的情感和真实的感受,人们往往使用一些与真相相差甚远的词汇来传达信息。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缺陷

使得人们对真实的生命体验无法直接捕捉,而只能通过符号或表象来表达。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我很开心”,但实际上这只是语言的表面之一,人们的内在情感和感受远比这更为复杂。真实的情感是无法通过言语来准确表达的,只能由心领神会,而这种认知是不可言说的。 1.2 理性的局限 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两种思维方式,但理性受到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逻辑思维局限。海德格尔认为,人以理性为基础去思考问题,却忽略了人的感性和直觉的作用。人们常常对真理不断地去寻找,并且只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工具,然而,这种观念使人的思考变得狭窄和过于理性化,忽略了感性和直觉在思考中的重要性。 例如,人们经常会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但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理性和语言的局限,因为语言无法全面表达问题的本质,而在提问时,这种局限性就被暴露了出来。 二、真理的隐喻特性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的本质是隐喻,它是被动的呈现,不可控制,也不可计算。真理的隐喻特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隐喻的创造性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 在现代哲学史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哲学思想集中在存在论上,被称为存在主义的奠基人。存在 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个体存在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想。海德 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而存在 的本质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存在是一种既个体化又关联化的概念。他认为,“存在”是人类个体内在的、强烈的、永恒的荣誉, 是人类的真正价值所在。对于这种存在,存在者是核心。他将人 类的存在分为两个要素,即“存在”和“存在状态”。存在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存在状态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通过 对存在状态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海德格尔的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世界”。他认为,世界是人类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存在状态的表现。这种环 境不仅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观念世界。世界与存 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是存在状态的一个缩影。在海德 格尔的哲学思想中,世界不是一个依附于人类存在的外部世界, 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 用的,人类的存在状态受到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世界。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核心概念,即“时间”。他认为,时间是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人的存在状态可以通过时间体现出来。时间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不是一种客观的、线性的时间,而是被视为一种“时间性”,是一种超越世俗时间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时间是人类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因为只有通过时间,才能真正体现出存在状态的转变和发展。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本质”。他认为,本质是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存在状态的实质和特征。本质不是一种外在的概念,而是在存在状态中体现出来的。通过对本质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疏离”。他认为,疏离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分离状态。这种状态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痛楚,使人类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疏离状态需要通过哲学思考和实践来克服。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类存在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他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存在为中心,将个体的痛苦与整个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存在和世界、时间、本

海德格尔 道德经

海德格尔道德经 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存在与时间》等著作掀起了一场思想的革命。而在其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他也不 忘研读中国的古典哲学经典——《道德经》。这本经典对他的哲学思 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他曾经说过:“我就是长期生活在《道德经》中。” 《道德经》是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经典。它包含了老 子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道和德的探索。道,是一种本原的存在,是万 物存在的本源;德,则是合乎道的行为和品德,是人们应当追求的目标。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人们 应该以自然的方式去生活,不强求,不追逐,不斗争,不争取,而是 保持内心的平和,淡泊名利,静心听取宇宙的声音。 海德格尔通过对《道德经》的深入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 本质,以及人类应该如何生活。他认为,人类作为一种存在,应该追 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在每个人 内心深处寻找到的,而不是外部世界的追逐和满足。 这种追求的方式,与《道德经》中所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的 思想是相似的。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应该以一种“叩问”的方式去面 对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这个“叩问”并不强求得出什么答案,而是在 内心深处保持一种平静的状态去领会和接受生命的真谛。

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生活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它可以让人们不追求权势和财富,不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和竞争,不失去自我的本质和特质,在生命的旅途中保持一种淡泊的态度,并在内心深处寻找到真正的生命价值。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因此,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探求,我们不妨借鉴和借助《道德经》中的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坚持追求内心的真谛,保持内心淡泊的态度,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宁静和悦意。让我们一同在生命的旅途中,探索“存在”的真谛,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海德格尔和中国传统思想的联系

海德格尔和中国传统思想的联系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视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思想界影响深远,但其实他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联系。 一、海德格尔对中国哲学的关注 海德格尔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体系有浓厚兴趣,多次发表关于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演讲和论文。在他的著作《寻根之路》(1962年)中,他提到道家、儒家和佛教思想,研究这些思想对人的生存和存在的影响。 海德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所关注的是如何保持人的内在和谐,以及如何超越二元对立中的一切问题。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带领人们走向超越现实和寻求宇宙真理的方向。 二、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的联系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有许多可以与道家思想相映成趣的地方。 首先,海德格尔的“存在”的问题可以与道家“道”的问题相比较。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就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和发现,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关键。类似地,道家的“道”也是一种认识和领悟,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

道家的“道”都强调超越性和统一性,是存在世界和自我认识相 互调和的过程。 其次,海德格尔的“宇宙凝视”(Himmelsschau)概念和道 家思想中的“观”也有相似点。道家思想中有许多“道观”、“天 人观”等思想,其核心是通过统观万物,达到心境的平衡和沉静。海德格尔的“宇宙凝视”概念强调对宇宙整体的关注,将人 的存在置于宇宙的视野中。这种关注也让人超越了单纯的自我意识和主观感受,达到一种超越性和统一性。 三、海德格尔与儒家思想的联系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儒家思想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首先,海德格尔强调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这也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儒家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通过为人处世来实现道义的追求。海德格尔也强调行动和存在的关联,认为人通过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与儒家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有相似之处。 其次,海德格尔强调人的存在和世界的联系,强调人作为存在者需要与世界相互作用。而儒家思想则强调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的自我完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这些思想都强调了人在存在中所需的沟通和联系,提倡与他人和社会相互理解和协作。 四、海德格尔与佛教思想的联系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和佛教思想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马丁海德格尔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海德格尔的生平、哲学思想以及其对现代哲学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介。 一、生平 马丁·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出生于德国梅辛根(Mekirch)一个天主教家庭。他在弗莱堡大学和马克斯·韦伯的指导下学习哲学,后来又到了马克斯·海廷的学校学习。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影响,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这本书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文本,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在书中提出了“存在”(Dasein)这个概念,认为存在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地前行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世界”(world)和“关怀”(care)这两个概念,认为存在是一个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关怀则是存在的本质。 二、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非常复杂,但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存在论。他认为存在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地前行的过程。存在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它

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不断地与世界相互作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存在形式,例如物体或者其他的生命体。 2.世界观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在他看来,世界是存在的一部分,而存在则是世界的一部分。他认为,世界是存在的背景和环境,而存在则是在这个背景和环境中前行的过程。他强调了人类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并且认为这种联系是存在的本质。 3.语言哲学 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不断地与世界相互作用。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与世界之间的桥梁,也是存在的一部分。 4.技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是他哲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存在形式。他认为,技术改变了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人类的存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技术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不断地与世界相互作用。 三、对现代哲学的贡献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语言哲学和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是20世纪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德格尔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存在本身”,并提出了存在哲学的概念。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存在哲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存在的本质、存在的历史和存在的现实。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是:存在的本质是时间、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和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 一、存在的本质是时间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本质是时间。他认为,时间不仅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是存在的方式。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维度,没有时间就没有存在。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特征,存在本身就是时间的存在。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时间是一个开放的维度,它不仅涵盖了过去和现在,还包括了未来。时间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未来是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体现。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他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是一个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

中存在着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是存在哲学的基础,也是西方哲学的根源。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一个存在的历史,它涉及到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和意义。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一个关于存在的历史,它反映了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和探索。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的历史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对存在的思考和探索的历史。 三、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他认为,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它对人类存在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和存在的本质,使得人类的生存和自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技术的危机是存在的危机,它涉及到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和探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远离存在的本质,使得人类对存在的基本问题和意义的认识和探索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总结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存在哲学的概念,并关注存在的基本问题和意义。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是:存在的本质是时间、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和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这些观点是海德格尔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也

试论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试论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试论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在现代西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自觉意识开始增强,人类企图开始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逐渐失去平衡,面对人性的异化和本真生存的丧失,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发展受到了科学发展的威胁,哲学应该把人从抽象的世界本质中解放出来,因此他提出了“克服形而上学”的呼吁,并且进行了“道”与“存在”的内涵的论述,以下将从自然之“道”、虚无主义、虚静淡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一、自然之“道”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道”是由道路引来的哲学范畴。海德格尔从四十年代开始就关注并研究老庄之道,“路这个字,也许是古代最早谈到人类心智的字,在老子诗意的思想中,这个关键的字就是道。而道正确的说,就是路。”路,作为人类探索与生存的证明,是能够被人具体感知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路包含着一切,“林是树木的古名,林中有许多路,这些路多半断绝在人迹不到之处,这些路叫林中路。”林中路是时间的先行者,在时间上是原始往古的,在空间上是整体的,任意的,人类只有找寻到原始的路,才不会迷路,生活在困顿迷失的状态中。路的整体性、原始往古性,其实就是海德格尔对自然的根本性描述,海德格尔以林中路来象征自然的整体性、终极性和不雕琢造作的特性。海德格尔描述的“路”都是原始往古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无形的“道”,这样一条终极的“道”,其实就是自然之“道”。 海德格尔的“存在”也具有相类似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并且都是要力求超越有限的束缚,达到无限的境地。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并不等同于“存在”,“存在”比“存在者”更为根本,“存在”是在动态的时间中不断生成,跟“存在者”不同,它是无限的。可以说某物是……但是不能说某物是xxx,这意味着物体在不同的条件约束下可以被称作很多种名称,但是不能把它归为某一种存在者,因为这样就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坚持以非理性主义抵制古典理性化的人本主义,反对人本主义过度抬高主体的地位,坚持自我存

略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

略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之中,语言是海德格尔后期思考的重点。他借用荷尔德林的诗作——“词语,口之花朵”——将语言的本质与花朵联系起来,认为语言作为气息来自于大地,具有命名、敞亮、生成万物的力量。而甲骨文中的“帝”字恰如一朵盛开的花朵,蕴含着创造万物的力量。通过解析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语言的本质。 标签:海德格尔语言花朵舌头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来看,“此在(人)”操劳着寓世而居,“此在”与世界始终有着“在之中”的结构。语言所揭示的就是以境域(Horizont)方式展示的世界的含义整体。因此,对语言所命名的“世内存在者”的含义,必须将其置于整体的互相关联的意蕴世界之中才能得以理解。对语言所表达的人的存在方式,也必须将其放回“自我绽出地生存”(Ex-istenz)所分解出来的含义整体之中。诗歌是最纯粹的语言,在诗歌中,这个互相关联的意蕴世界得以纯粹地呈现,使得我们本真地栖居。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能被理解为语言哲学,而要放回“此在”的生存之中。相对于索绪尔将语言区分为“语言”(language)与“言语”(Parole),海德格尔将语言区分为“语言”(Sprache)与“言谈”(Rede)。他认为,语言的存在论基础是“言谈”(Rede)。“话语”(Rede)是海德格尔对古希腊“逻格斯”(Logos)一词的翻译。 相对于“说”,更为本真的是“听”。海德格尔将巴门尼德残篇中的“Logos”理解为“言说”,而在《新约》中,“Logos”就是耶稣基督。对基督的信仰,首先是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者独立地认信和拒斥耶稣基督的上帝的选择。从“人意”的角度看,神学也的确属于人聆听上帝的话(神言)的产物。 “沉默”是言谈的另一种本质可能性。为了能够沉默,“此在”必须有话可说。“沉默”这种言谈方式以充分的力量说明了言谈对于“此在”存在的“先天性”。 海德格尔思想的出发点是“存在”与“时间”,要理解他的语言思想就必须先理解他的时间思想。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以时间性所展开的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他一生都在追问时间,他认为真实的时间乃是“曾在者之到达”。这“曾在者之到达”就是指太阳的离去与复归,而太阳的离去又是月亮的到来,日月交替所形成的时间观在他的思想中具有核心地位,这从他将康德的时间观解释为“天时”,将尼采的时间思想归纳为太阳、月亮交替的“永恒轮回”学说,在他对荷尔德林、特拉克尔等人诗歌的解读之中处处可以见出。在作于1966年的《赫拉克利特研讨》一书中,海德格尔和芬克(Eugen Fink)探讨了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永恒的活火”(π?ρ ?ε?ζωον),并指出这“永恒的活火”就是“尺度”,就是“带上前来的东西”(bring-force-to-appearance)。而“过去”“现在”“将来”的三维时间“?ν”“?στι”“?σται”(“was”“is”“will be”)就来自于“?ε?ζωον”(常在、永恒)①,

海德格尔思想

海德格尔思想 海德格尔思想是哲学的生命所在。它一方面超越了传统哲学在某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走向了对自由意志和存在意义的探索;另一方面,它又在坚持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体系,显示出了德国哲学深刻的思辨能力和丰富的理性内涵。正因为如此,我们说海德格尔是继黑格尔之后最伟大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许多著作中也都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观点:“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决定的”。我把这句话视为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这样看来,这应该是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从而使得他的哲学成为一个整体的思想体系。 海德格尔强调主体性、主动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一种存在者”而存在。海德格尔认为,主体性是西方社会自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逐渐丧失的东西,但却仍然是现代人所不能丢弃的东西。德国近代思想史告诉我们,德国人曾经拥有过不可磨灭的自信,甚至一度居于世界之先。然而,到了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令德国无法阻挡,当这种发展蔓延到欧洲各国的时候,即使是德国那样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国家也只能屈从于这种发展,而且再也不能产生德国式的自信了。 如果说德国文化是在悲剧中看到真实的话,那么现代德国人的悲剧可以说是丧失了自信。在西方社会里,“主体性”成为一个神圣的词汇,好像只有在“主体性”的名义下,人才能得到肯定,才有自我价值感。但海德格尔却用最悲哀的语言指出:“在海德格尔看来,不

仅是德国人的主体性受到了损害,而且是西方人的主体性,至少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人的主体性受到了伤害”。我觉得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正是“主体性”,海德格尔把整个西方文化引向了绝境。 既然主体性在西方社会中遭遇了如此不幸,那么究竟什么是主体性呢?如何才能使人获得自由意志呢? 另一种关于主体性的观点则是以德国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为代表的。他提出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现象学路线,试图通过追溯主体在其存在历程中的历史性地位,找回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且由此来恢复主体的自由。另一条是本质直观路线,也就是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

浅析论海德格尔的建筑伦理思想 诗意栖居 的伦理学解读

浅析论海德格尔的建筑伦理思想诗意栖 居的伦理学解读 论文关键词:海不.备尔;建筑伦理;诗意栖居 论文摘要:文章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为视角,探讨了“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以对“四位一体”和“四重保护”的分析揭示了“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以属人空间为关照阐释了“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 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通过对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 一、“此在本体论”:“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 海德格尔在其《筑·居·思》一文中指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也即让人“是其所是”地存在,而能够让人“是其所是”的建筑必定体现为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否则,人即使住在房子里,也同样会陷人无家可归的状态。由此,他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诗意栖居”是人之为人的“完全展开”状态,是切实的自由生存状态,是人与世界的一种诗性融合状态。这种栖居的境界就是要打破物的硬性规定,使其变为“柔性的”栖居。在这里,人的精神融人并自由穿梭于其中,人的素朴存在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人可以把素朴之心敞开,任随万物契人,按照本来的心性在世界之中生存。

在哲学的视域里,本体论是价值论的基础。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是以他的“此在本体论”作为哲学依据的。作为20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面向思的事情》一书中,提出了“哲学的终结”说。他认为,自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分析型思维方式,这种偏向分析的方法论过分看重对事物性质甚至是刻板范畴的研究,忽略了那些生成和显现着的事物本身。他说:“迄今为止的欧洲越来越清楚地被迫堕人的危险大概就在于,首先是欧洲的思想在逐渐展开的世界‘天命’的本质进程中落后了。”于是,海德格尔提出,哲学本体论要“走向事物本身”、“走向存在”,走向人(“此在”)本身。 在《存在与时间》中,他称自己的本体论为“此在本体论”。在这种本体论中,“此在”(人)比其他“在者”(如物质、精神等)拥有价值“优先”性,可以说,“此在”(人)本身就是“存在”。“此在”之“此”的展开包括“现身情态”、“领会”和“沉沦”三种状态。存在者之被揭示就是通过这些展开状态而成为可能的。而展开状态又是被“此在”的本质—操心,即“先行于自身的(将来)—已经在(一世界)中的(曾在)—作为寓于(世内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当下)—所决定的。海德格尔继续分析说,在存在论的视域内,“此在”是与其他人的共在。在本真的共在中,“此在”能发展出有解放作用的关心他人的能力,道德的权威不仅仅存在于进行选择的个人手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确定

论海德格尔的“无”

论海德格尔的“无”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运思的核心,虽然在所谓前、后期有名称和运思方式及境界的不同。“无”就“是从存在者方面被经验的存在。”(注:海德格尔:《论根据的本质》,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1996年版,(上卷),第154页。)非存在者,即空无,就是存在本身(注: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基础》,载《存在主义》(考夫曼编著),商务1987年版,第239页。)。对“无”的论究是海氏哲学的端口、前期运思的核心,也是后期“说不可说”的本旨和分析背景。 柏拉图说哲学是人的天性,用海氏的话就是“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第359页。)于此,海氏进而认为“哲学只有通过本己的存在之独特的一跃而入此在整体之各种根本可能形态中才动得起来,为此一跃,关键性的事情是:首先给在者整体以空间;其次解脱自身而入‘无’,也就是说,摆脱人人都有而且惯于暗中皈依的偶像;最后……终于一心回到此直逼‘无’本身处的形而上学基本问题中:为什么就是在者在而 ‘无’倒不在?”(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第359-360页。)这正是进入海氏哲学的三个步骤。前两个步骤,海氏归结为:“形而上学的追问,是必须就整体来进行的,并且必须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的处境中来进行的。”(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第342-343页。)整体性是所有哲学问题的本性:“此在的本性”已昭显了海氏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特色。最后一步,“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这一基本问题就直逼出海氏哲学核心与底蕴:存在。 “按照流行的见解,‘在的问题’就是对在者本身的追问(形而上学),但是从《存在与时间》的想法来说,‘在的问题’就是对在本身的追问。”(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0页。)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氏通过对此基本问题本身的解析展示了其旨趣所归:“这个句子包含‘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这一片断,问题赖此片断其实已经提出来了。”因而,似乎“而‘无’倒不在”只是“有所渲染的空乏词藻……违反了一切思维的基本原则,是无意义的命题,与虚无同流合污。”(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4页。)于此,海氏指出:“这种不理解就源出于一种愈来愈顽固的在的遗忘”(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5页。),“这附加的后半句就会防止我们直接只去追问那毫无疑问已摆出来的在者,而未必还追问已经进一步追求的在起来的根据。这样一来,这个在者就被以追问的方式推出去推到不在的可能性中去了。由此,这个‘为什么’就获得了与先前完全不同的威力和发问的紧迫性。”(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8页。)所以,海氏说:“这个‘而无倒不在?’决不是什么对于真正的问题的多余的附加,这个语气上的转折是整个问句本质上的成分,”(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9页。)“在”不是最普遍的概念,不是“气化为实在的最后一道青烟”(尼采语)(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36页。),海氏恰是要把对“在”的追问“复归到有待于源始的展开的在之威力中去”(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42页。),这决不是虚无,恰恰是要唤醒精神“向着在的本质的、源始地定调了的、有所知地决断”(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49页。);所以,与此相协同,这种对无的询问就“不仅

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在有重大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中,海德格尔几乎是唯一一位与中国的“道〞发生了 真实交流的思想家。而且,在各种东方思想中,“道〞是唯一一个被他公开地、认真 地讨论过的“主导词〞。更重要的是,他对于道的解释与他自己最根本的思想方式〔“开道〞和“缘构发生〞〕相一致,与他当时最关心的问题相配合,反映出这“道〞对于他的深远含义。以下就将依据公开发表的海德格尔著作中四次直接涉及道和老庄 的文字、以及有关的事实来讨论他是如何理解中国道的。 1、“道〞的原义是“道路〞 按照上一章的分析,情况应该是这样:1946年夏天,海德格尔与中国学者萧师毅 合作,要将?老子?或?道德经?译成德文。此次短暂合作以失败告终,但这场经历使他 对“道〞的字源义和衍申义有了直接的了解,促使这位已倾心于道家多年的思想家在 公开出版的著作中讨论“道〞的意义。下面是这些论道文字中很重要的一处中的第一 局部,出自“语言的本性〞〔1957-58年〕。 “道路〞〔eg〕很可能是一个语言中古老和原初的词,它向深思着的人发话。在 老子的诗化的〔dihtenden,诗意的〕思想之中,主导的词在原文里是“道〞〔ta〕。它的“原本的〞或“真正切身的〞〔eigentlih〕含义就是“道路〞。但是,因为人们将这道路轻率和浮浅地说成是连接两个地点的路径,他们就仓促地认为我们讲的“道路〞不适合于“道〞的含义。于是“道〞〔ta〕就被翻译为“理性〞、“精神〞、 “理智〞〔raisn〕、“意义〞或“逻各斯〞。[1] 海德格尔在这里认为“道〞的原义是“道路〞。从词源学角度上看,这种看法无 可指摘。但是,后来的绝大多数注释者和翻译者却不在这个原本的含义上,而是在它 的各种概念化、抽象化了的衍申义上来理解道。比方韩非的“万物之理〞、王弼的 “无名无形〞的“本〔体〕〞。近代人更是常常认道为“最普遍的原那么〞和“最终 的实体〞。在西方那一边,翻译家们出于类似的理由而将“道〞译为“理性〞、“精神〞、“[概念化了的]逻各斯〞、等等。总之,海德格尔和中西哲学家们都知晓“道〞是一个意味着“终极实在〞或“万物之所由〞的主导词;但是,由于他们对终极实在 的看法不同,对于“道〞的理解也就很不一样。大多数哲学家觉得“道路〞这个词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