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 孔子论语

【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孔子论语

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

素手纤纤

对一个学习研究外国语的我来说,原本不喜欢读国粹经典,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喜欢上了《论语》。

那年夏天,我准备回家时,笨重的大行李箱卡在屋角出不来,我退后看个究竟,原来是俩本书卡住了大行李箱。我蹲下捡起这俩本书来:《丧家狗》、《去圣乃得真孔子》。这是李零读《论语》后写的俩本书。我随手翻了翻,头脑便被作者所描述的世界所占据。

《丧家狗》讲述的是孔子的一生。作者认为,孔子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传递古代文化、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一个逐梦者和追梦者。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朴朴风尘中,惶惶如丧家之狗。在作者看来,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李零的充满风趣的表达,读来饶有趣味。

《去圣乃得真孔子》,让你在会心一笑中,和一个脱去圣人外衣的真孔子,在《论语》中相逢。有血有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孔子,他的喜怒哀乐、凄凄惶惶、仰天长叹,捶胸顿足,在李零的解读下,也是那样清晰明了。

学者李零的某些观点我并非完全赞同,但却激发了我研读《论语》的兴致。我读完了钱穆的《论语》新解,再读《论语》原著,再读国学经典我读《论语》,当然不是梦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也没有李零那样的旷达和豁然。

我读《论语》,感悟的是孔子构逐的天道中国梦。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想是一面旗,在这面旗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光辉;它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它所产生的凝聚力消除了不同时空的人们的心里距离,并且不断地沉淀着、积攒着人类文化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璀璨的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我读《论语》,完全是被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情感所牵动,欲罢不能。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楷模,他的天道梦想中国之治,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孔子为天道追求一辈子、奔波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之精神为后世所敬仰

和推崇。它改变了我思索的轨迹,引导我完善了人格修养,使我明白了如何关心国家命运,如何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我读《论语》,感悟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诠释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无可否认,孔子的天道中国梦就是对周朝太平盛世的回望与向往,是克己复礼,但却时时照耀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孔子眼中的和谐社会,是人师与国师在道的指引下才能实现的。人师就是为国家培育天下英才,对英才仁爱。国师就是天下英才要辅佐国家领袖,施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孔子的道不仅是一套学说,也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方法,更是实现理想的政治与文明秩序的文明原理。所以孔子说:要是早上听说了道,晚上死掉也值啊!(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说,道是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那么,天就是孔子的信仰。孔子认为,天下所有的权威,都应由天子一个人掌握,这才是有道的社会。否则,天下就不稳,社会就会动荡。孔子的这些理念,成为历代统治者头脑中的本质元素。孔子热衷于君子学道则爱人,他期望用他所阐述的道让大家明白怎样去爱人,因为只有爱才能让这个世间出现和与和谐。人能弘道,而非道弘人,孔子认为,唯有依靠人才能实现并发扬光大道,而不是等待道来光大人。孔子一生奔波来传道,然而晚年却感到道之不传、自己人生的失败——原因是凤凰出现,神龟献图这样的传说情景没有出现,所以没有圣人出现,道也无法实施,天下得不到大治。(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由此看来,孔子为道而生,为信仰而活。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从知天命到耳顺,都是为实现天道而四处奔走,即使到生命的尽头,仍至死不渝。虽说孔子的道没有行于人世间,但他的天道中国梦的理想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动力而不断繁衍。在孔子看来,天是不会任由社会败坏下去的,因为人类不会在黑暗中迷狂;道是一定会重现人间的,因为道是古代圣王和灿烂文明的象征。但道的实施却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信念,因为道就像黑暗中的火焰,一直照耀着人类社会的前行。

孔子一生虽郁郁不得志,但他最可贵的最令人仰慕的就是他在一生中始终持有一种勇气和坚定、一种无悔的执着。这是在当今这个喧嚣与骚动的世界里,国人要实现中国梦,我的梦所缺乏的、或者说应该具有的品质。孔子身上具有的勇气,却是我们今天丢失了的东西。钱宁在完成新作《圣人》后如是说。虽然这是

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天道中国梦,但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果我们一昧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悬殊越来愈大的话,如果我们只追求经济发展,让社会无限度的自由开放而不顾道德教育的话,我们的明天将无法预料,构建和谐社会也无从说起。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是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迪呢?面对我们提倡国学,诵读经典,重塑传统文化的今天,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就是要让浩瀚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我们的头脑中扎根。作为中国人,血液是中华民族,思想基因应是中华文化。孔子是万世师表,《论语》是经典之经典。

诵读《论语》,以孔子为先驱,为中国梦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赞(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阅读《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五篇

阅读论语感悟心得体会范文一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样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

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就应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这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以前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必须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应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这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

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

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化原则等。下面是白话文的我为您带来的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挚友。 篇一:读论语的心得感悟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当我朗诵起《论语》时,都会感叹古人的才智。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经验过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书法、皮影、戏剧等,数不胜数。 《论语》是众多父母要求孩子阅读的书籍,可见《论语》多么受重视。当然,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三年级时,妈妈不辞辛苦地把我送到椒江去读《论语》,每天读,一天读六小时。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但我却慢慢喜爱上了《论语》,因为它能使我感觉到古人的才智。一句句论语,是孔子一生做人的道理,他告知我们“要像君子一样,不能和小人一样”;一句句论语,是孔子总结出来的学习道理,他告知我们“学

了的学问要巩固复习,这样也可以当老师了”;一句句论语,是孔子让我们明白做人要有礼貌的道理,“礼仪要能够斟酌损益最珍贵”……《论语》可以读得抑扬顿挫,也可以读得绘声绘色,总之,读《论语》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其中,我最喜爱“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宽敞坦然,而小人,也就是没有品德的人,却每日苦恼缠身。它告知我,要做君子不做小人,莫非有人想做每日苦恼缠身的人吗?不会有的。这也使我想起曾经验过的一件事。 一个中午,我们班邱同学当心翼翼地拿着水杯,放在我的桌子上,拧开杯盖。只见他将水倒进杯盖里,不知怎么就洒在了我的练习本上,湿了一大片。我一下子怒了,对他喊道:“你怎么这么不当心,毛手毛脚的。”等会儿练字时,墨水写到上面就会染开,根本看不清字迹,老师评等级时就会差一等。我心中的怒火越烧越猛,真想发泄一下。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觉了目标——邱同学!我想要好好“教训”他,于是,气概汹汹地向他走去,刚要向他开启“唠叨”模式时,心中却蹦出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不行,我要做君子,我要包涵他,不然《论语》就白读了。我渐渐压下心头怒火,回到了座位上。 如今,《唐诗》、《论语》、《高校》等这些中国经典著作已经流传到了国外,外国人很佩服中国古人的才智,有些国家甚

读《论语》:孔子的“中国梦”

读《论语》:孔子的“中国梦” 每逢佳节日的时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祝福语就是“祝你快乐”,比如情人节快乐,新年快乐,生日快乐,新婚快乐。我们在送给别人祝福的时候,只顾自己高兴的说着,仿佛圣诞老人的礼物,总要送出去了才肯走,却从不去问问别人是否真的因此快乐,或者真的需要快乐,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别人快乐,虽然自己也未必真快乐。快乐从字面上看,无非是告诉人们,那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论快乐·钱锺书》)。人生的岁月里,快乐时光只占据着微弱的比例,仿佛一片叶之于森林,可以忽略不计,可就是这短暂的快乐却赚取了人的一生光阴。因为生命里缺少快乐,所以祝人快乐才如此的受欢迎,张口就来。这当然是一份美好的愿望了,尽管更多的时候这仅仅就是一句无关痛痒的口头禅,对于实际没有多大用处,抵不上一个微笑,比不了半个馒头,当然更不如半沓纸币了。真要深究起来,“祝你快乐”这句话的功效恐怕也只仿佛是文言里的语气助词,无实质意义,说说而已。当然,后者可以调节音韵,前者当然可以调节气氛了。 不过,从这个简单惯用的祝福里,我们却看见了许多从前很少见到的东西,仿佛发现了魔术幕布背后的秘密,或者揭开了不可言传的真理,正是一滴水中看海洋,一粒沙里观世界。就比如祝福这件事,你祝福人健康,那他肯定正患着疾病,你祝福人幸福,那他多半是正经历着一段苦楚,你祝福人心想事成,不用说他现在的处境颇有些不得意的况味了。我们恍然明白,我们祝福别人的正是那个人所缺的——他若是不缺,也用不着我们抽签算卦,烧香拜佛的替他祈祷了——

祝愿终究是一种愿,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就是另一说了,反正口说无凭,也算不得数的,好比是舞台演员说鼓掌的观众今年都能发大财,台下的能拿这句话找他打官司么。这道理推而广之,就是老理说的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不能拥有的越觉得美好——就是丑陋的也要想方设法论证出美来。这样的事例我们见得还少吗?——这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圣如孔子也不能例外,比如他对周礼的挚爱和追求就是这通病的体现,而且他所患的这种妄想症相思病比一般人来的要严重得多。也许是物极必反的原因,这病非但没有折磨死他,反倒成就了他。 一代圣贤孔子怀揣着一个梦想,心系天下。这个梦想事关江山社稷,事关黎民苍生,事关人性至善,犹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谓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梦”。梦虽美好,不幸的是,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一生也没能过上几天周邦礼乐的好日子,可他偏偏是对周遭环境里不复存在的礼乐乐此不彼,终生挚爱,毕生推崇,推销员似的满世界宣贯推广。从古至今,从来没人夸赞孔子的市场开拓和业务营销的本事,真是历史评论的遗憾。 对复兴周礼极度渴望的孔子心甘情愿为此一生颠沛流离,托钵流浪,大半生过不上一天安稳日子。现实中周礼为未必如此美好,可是在孔子的想象里,周礼的天下才最美好。自我作祟的思想真是害死人,至少害苦了孔子。尽管孔子对周礼矢志不渝的精神可赞,但代价却是巨大和惨痛的,结果也是大不如人意。不得不说孔子一生奔波,作出了巨大牺牲,可谓是以一生光阴为代价却并未换来周礼的大行天下。在孔子73年的生命里,周游列国就占去了14年之久,直到64岁的

【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 孔子论语

【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孔子论语 读《论语》,感悟孔子的天道中国梦 素手纤纤 对一个学习研究外国语的我来说,原本不喜欢读国粹经典,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喜欢上了《论语》。 那年夏天,我准备回家时,笨重的大行李箱卡在屋角出不来,我退后看个究竟,原来是俩本书卡住了大行李箱。我蹲下捡起这俩本书来:《丧家狗》、《去圣乃得真孔子》。这是李零读《论语》后写的俩本书。我随手翻了翻,头脑便被作者所描述的世界所占据。 《丧家狗》讲述的是孔子的一生。作者认为,孔子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传递古代文化、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一个逐梦者和追梦者。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朴朴风尘中,惶惶如丧家之狗。在作者看来,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李零的充满风趣的表达,读来饶有趣味。 《去圣乃得真孔子》,让你在会心一笑中,和一个脱去圣人外衣的真孔子,在《论语》中相逢。有血有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孔子,他的喜怒哀乐、凄凄惶惶、仰天长叹,捶胸顿足,在李零的解读下,也是那样清晰明了。 学者李零的某些观点我并非完全赞同,但却激发了我研读《论语》的兴致。我读完了钱穆的《论语》新解,再读《论语》原著,再读国学经典我读《论语》,当然不是梦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也没有李零那样的旷达和豁然。 我读《论语》,感悟的是孔子构逐的天道中国梦。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想是一面旗,在这面旗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光辉;它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它所产生的凝聚力消除了不同时空的人们的心里距离,并且不断地沉淀着、积攒着人类文化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璀璨的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我读《论语》,完全是被孔子的天道中国梦情感所牵动,欲罢不能。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楷模,他的天道梦想中国之治,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孔子为天道追求一辈子、奔波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之精神为后世所敬仰

论语心得感悟5篇

论语心得感悟5篇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

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孔子《论语》读后感10篇

孔子《论语》读后感10篇 孔子,伟大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创作了一部有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论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语》读后感 五年级这一年,白老师让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世界的瑰宝,里面有许多条,值得我们小学生学的。 在这里我懂得了要尊敬长辈,爱护同学,还有老师,因为这里面孔子写的特别好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巧言令色,鲜亦仁。”等总之这本论语我一定要坚持背下来,那样做什么事就不会小鸡肚肠、埋怨别人了。 《论语》读后感 我们学校是经典古诗文诵读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文,比如说《弟子规》,《三字经》等,我们四年级读的是《论语》。 我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是:”贤贤易色;是父母,能竭气力;是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务必为之学以。“有一次,我到老家,和同学约好了,下午我去他家玩,我告诉奶奶:”三点的时候叫我,我要去朋友家玩,好吗?“奶奶说:”好的。“到了三点我起来一看,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焦是的,到了四点,太阳还是那么大,我想5点再去吧,奶奶对我说:”赶快去把你的朋友要等急了。你不是学过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正合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说:”现在就去。“我立马跑向他家。 如果你现在来到我的学校,还能听见琅琅上口的读书声,我们要讲古诗文诵读进行到底。 论语读后感陈航 前几天,爸爸在书店给我买了一本《论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

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靠勤奋敏捷寻求得来的啊!”这里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讲的是:西汉经学家匡衡小时候非常勤奋好学。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因为买不起蜡烛,他只有在墙上凿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了过来,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把家中所有的书全部读完。 我要学习匡衡那好学的精神。 《论语》读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抄十则则《论语》,并且让同学绐我们讲意思,再提单个字的意思。 其中我最有感悟的两个句子是,子曰:“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教诲仲由知与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子的你才是最聪明的。我非常喜欢孔子说的这句话,学习在于自己,而不是给老师学的,不懂装懂才是最笨的学生,这样你就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还有一句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小时候学过的知识你还可以发现新的知识时,你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这句话我也有深的感悟,如果你以前学的知识都掌握了,那么在去看时以前的书你又能发现新的知识,那你就可以给学习较差的人当小老师了。 孔子和徒弟曾子写的十则论语都是关于学习的,这十则里的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改进、去努力。如果你学习了,你将成为像孔子一样的文学家。 论语读后感 前几天,我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最有意义的一本书就是《论语》了。 论语第一篇的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这篇论语的意思是:孔子说:“一直不断的学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开心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怨恨别人,不是一位君子的做法吗?”

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儒家思想《论语》1000字精选3篇 《论语》1000字1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假设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忧、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可以按照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

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根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那么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那么。前一那么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教师的人;后一那么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宏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挤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假设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擅长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读后感(优秀9篇)

论语读后感(优秀9篇) 论语读后感篇一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十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则。是说:“教导你的话明白了么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好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此刻社会上有很多闲杂人员整日靠骗人过日子。就那算命来说,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着糊涂装明白,愣要给你的一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可笑至极。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 让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于人于己都诚实的人吧! 《论语》读后感篇二 说到国学,博大精深。以各学派思想为中心的书籍也是甚多。学派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学;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学……而《论语》中所谓的国学是狭义的国学,侧重儒学。 《论语》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典籍,读书人一直将它列为必读之书。它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的编汇,共二十篇。《论语》的“论”字包含了讨论、编次的意思。 要了解儒学和《论语》,就要了解孔子这个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

孔子《论语》读后感5篇

孔子《论语》读后感5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孔子《论语》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孔子《论语》读后感1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论语》精华摘抄 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精华摘抄感悟孔子思想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论语》精华摘抄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 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下面是带来的读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一: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 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 1/ 6

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二: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 2/ 6

《论语》精华摘抄 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精华摘抄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

孔子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 孔子论语读后感200字篇1 《论语》是孔子写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个大人物,他是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分为奉道、尊礼、崇仁、重孝、尚德。 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了又常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还有就是”见贤思齐“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齐,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学习。 读了《论语》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识。我以后要多读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将来更好的卫祖国做贡献。孔子论语读后感200字篇2 论语里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从第一句诗里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应该像上面的那句诗一样,在每个小测验的时候都应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级来。“ 从第二句诗里我感受到了:”复习过知识的时候,我会感到很高兴,有和我一样的人来了,我也很快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不怪他(她)们,不也是好人吗?“ 从第三句话里我感受到了:”为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力呢?和朋友有没有诚实呢?每天有没有复习功课呢?“ 从这几句诗里我想我们每天都应该好好学习功课。 孔子论语读后感200字篇3 在这个假期里,老师又上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书,再次走进论语,给我的感受有很多···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圣人。 《论语》教会我如何学习,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又教会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

读孔子论语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孔子论语心得体会范文5篇 a;《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孔子论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论语心得体会1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治国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

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 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1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 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但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身的心灵。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重视学习。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身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身动过脑筋自身思考。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 会陷于困境中。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调整了自身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我和一个相处得不错的朋友闹起了矛盾,彼此之间相互指责,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后来,因为不想再争执下去,我主动向她明确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却还是愤愤不平,不能释怀。也许她也是如此,于是我们之间又进行了不约而同的“冷战”。但,她的家长一直在调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与我重归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们之间的友谊,便趁着学习之余主动来找我互动。时间一长,我的心竟有些被触动了,就要被她坚持不懈地关怀所感化,却又碍于自身的面子,无法释怀往事。这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雪中送炭,帮助我去解决这

《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论语》读后感篇1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语》被一代代的人们诵读、诠释、感悟、借鉴…….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论语》。远离了电脑电视游戏,感受着《论语》的无穷智慧和思想哲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论语》的字里行间,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与做人的道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平?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平?”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当然读书至关重要,其中自然也有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什么理呢?首先要明白人伦之道,懂得做人的道理。读书修身,成为君子,这是读书的终极目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它就像一面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见到比自己有能 力的人,应该要虚心学习对方的优点,以他(她)为榜样,不应该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见了没有才德的人,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她)一样的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自身,强化修养,取长补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人都面对不同的压力,产生不尽的烦恼,因而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自己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回家有没有跟家人问好?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温习?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每天都会不断进步。 同学们,去读读《论语》吧,它是国学的经典,是智慧与思想的精华,它可以带你去领略经典的美妙,它会让你终身受益! 因为文字年代久远的原因,我在初接触这本书时,也觉得十分枯燥乏味,一个小学生怎会喜欢这种东西呢?但随着逐渐的接触,我发现那是一座多么丰富的宝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先贤的智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催你上进,给你启迪,让你拓宽思想的视野,

读论语的感悟

关于《论语》的感悟(精选13篇) 《论语》的感悟篇1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论语》的感悟篇2 先看最明显的: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贡问说:“师和商这两个人哪个更贤?”孔子回答说“师做得过了,商又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师更好些?”孔子说:“做得过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不好)”。 的确,人的一生,也就是处理各种矛盾的一生。对于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也不“不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论语》里面就列举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第五) 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决”和“慎”是一对矛盾。而太过“决”就会成武断,太过“慎”则是优柔寡断,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可取。闻而行之则太武断,易犯错,三思后行则太优柔寡断。所以面对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说:再思之,可矣。 《论语》的感悟篇3 暑假里,我把《论语》第二十章读完了。在《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孔子。孔子头戴一顶帽子,长头发中有一两根银丝,直直地垂下;孔子的脑袋非常大,能装下许多知识;孔子身穿青色的汉服,好一个“美男子”! 孔子共有三千多位学生,其中,七十二名特别优秀,被誉为“贤人”。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指导并予以评价的.“清晰可辨”的弟子有很多个,包括“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其中,子路勇敢、坚强,是孔子的学霸。子贡家里非常富有,但他仍然勤奋好学。 我最喜欢孔子和自己儿子孔鲤的对话:尝独立,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礼》不以立。鲤退而学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孔鲤独自一个人站在花园,孔子走过来说:“你学会《诗》了吗?”孔鲤说:“没有。”孔鲤就去读《诗》。孔鲤又来到了花园,孔子又说你学会了《礼》了吗?孔鲤说:“没有。”回去又读了《礼》。

读《论语》心得感悟15篇

读《论语》心得感悟15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