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掺抗剥落剂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掺抗剥落剂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掺抗剥落剂的配合比计算主要涉及两个参数:抗剥落剂的添加量和沥青的质量。

抗剥落剂是用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黏附性和稳定性的一种添加剂,常见的有聚合物抗剥落剂、胶黏剂等。在计算配合比之前,需要先确定所需的抗剥落剂添加量。抗剥落剂的具体添加量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或试验结果确定。

假设抗剥落剂的添加量为A(kg/m³),沥青的质量为B

(kg/m³),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A:B。

例如,如果抗剥落剂的添加量为2%,沥青的质量为200 kg/m³,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2:200,即抗剥落剂的质量与沥青的

质量之比为1:100。这意味着每立方米的沥青混合料中,抗剥

落剂的质量为2 kg,沥青的质量为200 kg。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标准和试验方法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同时,抗剥落剂的添加量也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改性效果。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4月) AC-20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表一 级配类型 沥青混凝土集料级配通过方孔筛筛孔重量百分比(%)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0 100 90-100 80-90 66-76 55-65 33-43 23-33 18-18 12-20 7-15 4-12 3-7 6、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AC-20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项目类型规范要求 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次 空隙率(%)4-5 马歇尔稳定度(KN)≥10 流值(0.1mm)15-40 沥青饱和度(%)65-75 动稳定度(次/mm)≥3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比(%)≥90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5 矿料间隙率(%)≥13 二、沥青拌和楼热料仓试验 1、5#热料仓 ①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通过率(%)100 98.9 85.5 60.1 8.8 0.7 0.6 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804 表观相对密度:2.836 2、4#热料仓 ①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13.2 9.5 4.75 2.36 1.18 通过率(%)100 95.3 8.0 1.3 0.8 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96 表观相对密度:2.835 3、3#热料仓 ①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9.5 4.75 2.36 1.18 通过率(%)100 71.5 1.8 0.8 4、2#热料仓 ①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9.5 4.75 2.36 1.18 通过率(%)100 71.5 1.8 0.8 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72 表观相对密度:2.820 4、1#热料仓 ①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100 84.8 57.8 37.0 26.8 17.8 12.5 ②表观相对密度:2.768 毛体积相对密度:2.678 5、矿粉自产。矿粉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其技术指标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结果如下表: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一、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稳定性: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空隙率: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实性和耐水性。 3.含沥青量:保证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二、计算混合料配合比的步骤: 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 骨料配合比指的是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通常情况下,骨料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骨料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骨料配合比=(沥青含量÷骨料质量)×100% 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 沥青配合比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沥青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的总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沥青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沥青配合比=(沥青质量÷混合料总质量)×100% 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 添加剂配合比是指混合料中添加剂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沥青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添加剂配合比=(添加剂质量÷沥青质量)×100% 三、计算示例: 假设需要计算一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为5%,总质量为1000kg,添加剂的质量为50kg。 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 骨料配合比= (5kg ÷ 950kg) × 100% = 0.53% 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 沥青配合比= (5kg ÷ 1000kg) × 100% = 0.5% 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 添加剂配合比= (50kg ÷ 5kg) × 100% = 10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所需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骨料配合比 为0.53%,沥青配合比为0.5%,添加剂配合比为1000%。根据工程要求和 材料的特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根据道路工程的要求和材料的 特性来确定的。通过计算骨料配合比、沥青配合比、添加剂配合比等,可 以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合理配合比。这是工程师们在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 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 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3)确定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的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按要求将沥青和矿料拌制成沥青混合料,并按上节表8-7(现行规范要求)或表8-9(新规范要求)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操作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2)测定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 首先,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并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在测试沥青混合料密度时,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密实程度选择测试方法。在工程中,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较密实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表干法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等不能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应采用蜡封法测定;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可采用体积法测定。 随后,在马歇尔试验仪上,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3.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以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表示)为横坐标,以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关系曲线如图8-6。 (1)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 根据图8-6,取马歇尔稳定度和密度最大值相对应的沥青用量a1和a2,以及与设计要求空

沥青配合比

1 沥青混凝土设计要求 某道路工程位于非洲加纳。从起点11 + 425 至23 + 125 是双层沥青混凝土,设计路面宽度为14.0m。路面结构形式为6cm 粘结层+ 4cm 磨耗层,路面基层是规格为0~40mm 的级配碎石,碎石厚度为20cm。从23 + 125 至40 + 829 是双层沥青表面处置,设计宽度为7.0m。 该工程基层级配碎石、沥青表面处置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石料都是花岗岩,石料场距离该工程起点49km。沥青混凝土所用的沥青是从科特迪瓦进口的60/ 70 壳牌沥青。 该工程沥青混凝土粘结层和磨耗层的级配要求范围见表1。骨料最大粒径分别是20mm 和14mm ,相当于我国道路沥青混凝土的AC20 和AC13[1 ] ,但级配范围比我国的偏上,细料相对多一些。表1 粘结层和磨耗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 %) 现场沥青混凝土压实后的空隙率要求是6 %~8 %。按试验室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为4 %计算,现场的压实度应控制在96 %~98 %之间。 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道路施工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按照本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依据是美国沥青混凝土协会MS22 (第6 版本) [2 ]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共3 个阶段。 本文沥青混凝土粘结层0~20mm 是用 4 种不同规格的骨料合成,分别是0~5mm ,5~0mm ,10~14mm 和14~20mm。磨耗层0~14mm 是用3 种不同规格的骨料合成,分别是0~5mm、5~10mm、10~14mm。 表2 和图1 是粘结层4 种规格骨料的筛分结果和合成混合料的计算级配曲线。表3 和图2 是磨耗层3 种规格骨料的筛分结果和合成混合料的计算级配曲线。 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总 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才来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

沥青混合料常用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常用配合比 引言 沥青混合料是在公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由矿料、沥 青和填料组成,通过适当的配合比可以获得理想的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讨论常用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常用配合比类型 在沥青混合料中,常用的配合比类型有以下几种: 1. 传统配合比:这种配合比是最常见的,通常由矿料、填料和 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2. 高沥青含量配合比:这种配合比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需要较高 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道路。在配合比中,沥青的含量较高。 3. 低沥青含量配合比:这种配合比适用于低交通量和低速道路。在配合比中,沥青的含量较低,以减少成本。 配合比的选择原则

选择适当的配合比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至关重要。以下是选择配合比的一些原则: 1. 承载能力: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交通量合理选择矿料的含量和大小,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 耐久性:根据气候条件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沥青含量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3. 成本效益: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配合比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配合比的调试与优化 对于新的道路项目,配合比通常需要进行调试和优化。以下是一些调试和优化的建议: 1. 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矿料和沥青的性能,找到最佳的配合比。

2. 现场试验:在现场试验的过程中,观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耐久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追踪和监测:在道路使用的过程中,定期追踪和监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以及交通量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 结论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影响其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正确选择和优化配合比可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在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应考虑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同时,调试和优化配合比是确保道路质量的关键步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doc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1.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 面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引用标准 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4.一般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的施工实 践经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筛分矿料的标准筛应以方孔筛为准,当确有困难时,经主管部门同意也可使用圆 孔筛。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本指导书附录表 A 的要求。除已试验路段铺筑或实践证明附录表 A规定的级配范围不适于当地情况外,矿料级配范围不应变更。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沥青路面的上面层 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及车辙试验分别检验其水 稳性和抗车辙能力。对使用钢渣的沥青混合料尚应进行钢渣活性试

验。 表 1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高速公路、一级其他等级公行人道路 公路和城市快路与城市道 速路、主干道路击实次数沥青混凝土两面各 75 两面各 50 两面各 35 (次)沥青碎石抗滑表层两面各 50 两面各 50 两面各 35 稳定度①I 型沥青混凝土> > > (KN)II 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 - 流值I 型沥青混凝土20~40 20~45 20~50 ()II 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20~40 20~45 -空隙率②I 型沥青混凝土3~6 3~6 2~5(%)II 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4~10 4~10 - 沥青碎石>10 >10 -沥青饱和度I 型沥青混凝土70~85 70~85 75~90 (%)II 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60~75 60~75 - 沥青碎石40~60 40~60 -残留稳定度I 型沥青混凝土>75 >75 >75 (%)II 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70 >70 -注:①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②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 2%~ 6%;③沥 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 VMA)宜符合下表要求: 方孔筛 最大集料粒径 (mm)圆孔筛50 35或 40 30 25 20 15 10 5 VMA不小于(%)12 13 14 15 16 18 ④当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在 60℃水中浸泡即发生松散时,可不进行马歇尔试验,但 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⑤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 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 行测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应遵照现行试验操作规程执行。 混合料拌和必须模拟实际生产情况,采用试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 机进行。 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应进行马歇尔试验。经配合比设计得到的沥青

沥青配合比汇总

沥青配合比设计汇总 1.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9~31.5mm):21% 碎石(10~20mm):25% 碎石(5~10mm):18% 石屑:17%砂:14% 矿粉:5% 最佳油石比:3.4% 沥青砼密度:2.315 g/cm3 2.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9~31.5mm):22% 碎石(10~20mm):18% 碎石(5~10mm):20% 石屑:19% 砂:16% 矿粉:5% 最佳油石比:3.5% 沥青砼密度:2.301 g/cm3 3.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44% 碎石(5~10mm):17% 碎石(3~5mm):11%

碎石(0~3mm):7% 砂:16% 矿粉:5% 最佳油石比:4.2% 沥青砼密度:2.340 g/cm3 4.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6% 碎石(5~10mm):23% 碎石(3~5mm):21% 碎石(0~3mm):8% 砂:16% 矿粉:6% 最佳油石比:5.0% 沥青砼密度:2.311 g/cm3 5.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54% 碎石(5~10mm):12% 碎石(0~5mm):9% 砂:19% 矿粉:6% 最佳油石比:4.0% 沥青砼密度:2.362 g/cm3

6.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7% 碎石(5~10mm):33% 碎石(0~5mm):13% 砂:20% 矿粉:7% 最佳油石比:4.9% 沥青砼密度:2.295 g/cm3 7.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36% 碎石(5~10mm):16% 水洗砂:24% 石屑:18% 矿粉:6% 最佳沥青用量:4.6% 沥青砼密度:2.366g/cm3 8. AC-20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38% 碎石(5~10mm):23% 碎石(0~5mm):33% 矿粉:6% 最佳沥青用量:4.4%

PA-13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

PA-13 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 摘要:道路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安全防护服务功能优良,噪声低、抗滑性能好,雨天行驶安全性高,本文以正公路直管区段快速化改造项目运用PA-13排水 沥青混凝土为例,对原材料性能技术指标、从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应用 前言 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项目应用了一段时间,但总体上是一种较新的路面类型。排水沥青混凝土是整体系统稳定性和空隙率大 的典型骨架-空隙结构,配合比设计时应综合充分考虑整体系统排水功能与骨架 整体力学使用性能的平衡。为了有效提高排水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很大程度降低 系统的力学性能。相反要提高其力学性能,必须降低其空隙率,影响排水功能, 因此道路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满足设计使用的空隙率要求为标准,同时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抗飞散性等其他性能。 1工程概况: 正公路直管区段快速化改造项目长9442.76m,红线宽度60m(采用主6辅4)。主要工程内容为:旧路面主车道洗刨、铺筑调平层、同步碎石封层后,新 加铺一层4cm厚PA-13沥青混凝土,标准段横断面根据道路现状改造,主车道拓 宽至24.2m,侧分带按3.8m宽改造,路线主线起止点桩号K13+942.26- K23+376.29。路面排水采用透水混凝土盲沟和侧分带排水两种方式,按照城市道 路排水系统布置,设置雨水篦子,集水井收集路面水,通过地下管线排水。 2设计优点: 初期施工的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进行配合比设计,于2020年6月2日发布,2020年9月1日实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材料准备 按相关试验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法,取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沥青及矿料试样。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材料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各项性质,当检验不合格时,不得用于试验。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所处的结构层位选定。 (2)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 各国对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D)同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的关系均有规定,除前苏联规定矿料最大粒径分别为面层厚度的0.6倍与底基层厚度的0.7倍外,一般均规定为0.5借以下。我国研究表明:随h/D增大,耐疲劳性提高,但车辙量增大。相反h/D减小/车辙量也减小,但耐久性降低,特别是在h/D≤2时,疲劳耐久性急剧下降。为此建议结构层厚度人与最大粒径口之比应控制在h/D>2。尤其是在使用国产沥青时, h/D就更接近于2。例如最大粒径的30-35mm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7cm,D为20-25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5cm,D为1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最小结构厚度应为3cm。 只有控制了结构层厚度与最大粒径之比,才能拌和均匀,易于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3)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 (4)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 ①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析试验。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同时测出各组成材料的相对窃度”供计算物理常数备用。 ②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各组成材料的筛析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③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 a.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2.36和4.75删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限。 b.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一般道路、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c、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3.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得。但是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按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方法修正,因此理论方法只能得

沥青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设计高速公路沥青砼参考配合比共

目录 工程概况(华南沿海高速公路) (1) 第一章、高速公路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1) (一)原材料设计规定 (1) (二)设计环节 (1) 第二章、面层细粒式(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 (一)、原材料实验 (8) 1、沥青实验 (8) 2.集料实验 (8) 3.填料实验 (10) 4.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实验 (11) 第三章、无机结合料中水泥稳定混合料构成设计办法 (12) (一).材料构成设计 (12) (二)、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环节 (12) (三)、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 (13) 第四章、沥青混合料构成设计办法 (17) (一)上面层方案Ⅰ(AC-13) (17) (二)上面层方案Ⅱ(AC-13) (23)

(三)上面层方案Ⅲ(AC-13) (29) (四) AC(G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的配合比实验成果汇总表 (35) (五) AC(G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的配合比推荐方案 (36) 参照文献 (42)

工程概况(华南沿海高速公路) 沿线地处华南沿海暴雨区,降雨充沛,雨量集中,历时降雨强度大,近年年平均降水量1638.5mm,年最大降水量mm,雨季(3~9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81%,近年平均蒸发量1400~1600mm;同步依照本项目《工可报告》提供交通量预测,设计年限内一种车道上合计当量轴次为2.3×107次,属于重交通,将来重载超载对路面影响较大。 第一章、高速公路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一)原材料设计规定 1.该高速公路路面地处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厚为18cm,7 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规定值为4.0Mpa。 2.水泥规定强度级别为32.5Mpa(初凝时间规定3h以上,终凝时间规定6h以上)普通硅 酸盐水泥为宜;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碎石集料中不大于0.5mm颗粒材料液限不大于28%,塑性指数不大于9;碎石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规定;如表1.1 适当用水泥稳定颗粒构成范畴表1.1 注:集料中0.5mm如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不大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不大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3.施工时混合料采用厂拌,铺筑现场采用摊铺机摊铺,一层碾压成型,基层 压实度指标按98%控制。 (二)设计环节 1.原材料选定及检查 (1)水泥:采用铜陵水泥厂生产陵沪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级别为32.5Mpa,经检查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关于规范和图纸设计规定,可以采用。其重要技术指标实验成果列

沥青混凝土-SUP-13上面层

一、概述 本标段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4cm,采用玄武岩集料,Superpave-13结构,工程量为127375.9m2。 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与下面层相同 表1 Superpave13体积性质指标表 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0.8-1.6。 表2 Superpave13混合料马歇尔指标表 Superpave13设计方法混合料矿料级配限制区界限列于表3,级配控制点列于表4。 三、施工准备 与下面层施工相同。 四、材料 1、沥青 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5。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我公司中心试验室进行。 2、粗集料 (1)上面层玄武岩粗集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符合表6要求。 (2)粗集料有二个破碎面颗粒比例不少于75%,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3、细集料 (1)细集料可使用天然砂,天然砂的含量不宜大于集料总量的15%。

(2)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粉碎的机制砂。 使用的细集料洁净、干燥、无杂质,其质量符合表7要求。 表7 细集料主要技术指标 (3)集料质量从源头抓起,公司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细集料每200t检验一次。 4、矿粉 (1)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宜采用石灰石加工而得。 (2)矿粉干燥、洁净,其质量符合表8要求。

表8 矿粉主要技术指标 (3)不得将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作为矿粉使用。 (4)矿粉每200t检验一次。 5、抗剥离剂 上面层掺加抗剥落剂,抗剥落剂掺加量为沥青质量的0.4%。 五、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碾压成型、接缝、开放交通与下面层相同。

AC-16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高速沥青路面标 抗滑表面层AC-16C目标配合比报告 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段工地临时试验室 二○年月

高速沥青路面 抗滑表面层 AC-16C目标配合比报告 1、依据规范和要求 1.1、《双永高速路面设计图纸》;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混合料的类型 2.1、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级配类型采用AC-16C型,属于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3、表面层层位特点及设计重点 3.1、表面层是与行车直接接触的层面,因此,抗滑性要求表面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表面有 一定的粗糙性;但从微观上看,表面层还必须有一定的封水性能,防止水从路表面渗入下层造成水损害,这就要求表面层表面平整、密实。 在一定程度上,密水性与构造深度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在保证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同时保证构造深度与渗水满足设计要求,成为表面层配合比设计的重点之一;另外,本项目所处地区夏季温度较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冬季不太冷,并且有可能出现重载交通路段,如何提高抗滑表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也是上面层的设计重点。 4、原材料试验 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 该配合比通过测试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 4.1、沥青 通过对该区域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坏的情况分析,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是水损害问题,而改性沥青在提高与集料的粘附性、粘结力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本项目采用上海春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I-D级),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有

路面施工主要配合比

路面常用配合比汇总表 一、路面主体工程配合比 1.水稳底基层配合比 表1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 说明:①混合料压实密度=最大干密度*97%=2.30 g/cm 3 ;②碎石:石屑(机制砂)=68:32;③碎石(1#、2#、3#)松方干密度为1。5t/m 3 ,石粉(4#)1。6t/m 3 ,预算价格参照材料到场价. 2。水稳基层配合比 表2 水稳基层配合比 说明:①计算混合料时,混合料压实密度按照2.406*0.98=2.36t/m 3 计算,水泥剂量按照4%控制;②上、下基层之间之间,下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洒水泥浆,水泥用量1.5kg/m 2 ,按1.0kg/m 2 控制;③水稳基层混合料采用四档料控制,碎石(1#—3#):石屑(机制砂)=71:29;④碎石(1#、2#、3#)松方干密度为1.5t/m 3 ,石粉(4#)1.6t/m 3 ,预算价格参照材料到场价。 3。沥青下面层配合比 3。1 AC —25C 目标配合比 表3 AC —25C 目标配合比 3.2 AC —25C 生产配合比 表4 AC-25C 生产配合比 说明:①计算混合料时,混合料压实密度按照2。44*0.99=2.42t/m 3 计算,沥青油石比按照3。7%控制;

1 ②沥青下面层混合料采用五档料控制,碎石(1#-4#):机制砂=76:21,集料(1#—5#):矿粉(填隙料)=97:3③碎石(1#、2#、3#、4#)松方干密度为1.5t/m 3 ,机制砂(5#)1.6t/m 3 ,预算价格参照材料到场价;④计算混合料吨数及材料用量时以生产配合比为依据,因为目标配合比是冷料仓的冷料配合比,在进入热料仓前进行二次筛分,实际配料的配合比采用生产配合比,在计算材料用量时应充分考虑到溢料量。 4。沥青中面层配合比 4.1 AC —20C 目标配合比 表5 AC —25 目标配合比 4。2 AC —20 生产配合比 表6 AC —20 生产配合比 说明:①计算混合料时,混合料压实密度按照2.441*0。99=2.42t/m 3 计算,沥青油石比按照4.2%控制;②沥青中面层混合料采用四档料控制,碎石(1#-3#):机制砂=75.5:22,集料(1#—4#):矿粉(填隙料)=97。5:2。5③碎石(1#、2#、3#)松方干密度为1.5t/m 3 ,机制砂(4#)1.6t/m 3 ,预算价格参照材料到场价;④计算混合料吨数及材料用量时以生产配合比为依据,因为目标配合比是冷料仓的冷料配合比,在进入热料仓前进行二次筛分,实际配料的配合比采用生产配合比,在计算材料用量时应充分考虑到溢料量. 5。沥青上面层配合比 5.1 SMA —13目标配合比 表7 SMA —13 目标配合比 5 。2 SMA —13 生产配合比 表8 SMA-13 生产配合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