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

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

一、英语从句关联词特征及分类

英语的从句是由关联词引导的,关联词不同则所引导的从句的属性也可能不同,因此英语从句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关联词处理的问题。Haiman(1985/见罗日新, 1995)提出:关联词是在句子与句子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特殊词语。同时,罗日新 (1995)还补充道:“它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由一部分连词,一部分副词,一部分代词,以及个别短语组成。它们集语义连接,逻辑连接关系于一身。”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不是一个统一的词类,而是涉及到若干个词类。此外,这些词类除了做关联词之外,还有其他的用法,处理起来非常复杂。薄冰(1990)把所有能够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分为七类:

1.从属连词:when,if,that,where,whether,how,while,unless,than,until等等。其中,that,whether,if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副词从句。

2.连接代词:which,who,whom,whose,what,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3.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4.关系代词:who,whom,whose,that,which,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5.关系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6.缩合连接代词:that,who,whatever,whoever,whichever,what。缩合连

接代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缩合而成。其中whatever,whoever,whichever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名词从句。

7.缩合连接副词:when,where,why,whenever,wherever,however。缩合连接副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副词缩合而成。其中when,where,why引导名词从句, whenever,wherever,howev er引导副词从句。

张道真(2002)的分类法只包括从属连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五类,缩合连接代词与缩合连接副词分别归结入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中。“that”不仅可以自身作为关联词,引导从句;它还可以同其他词组成词组充当关联词的作用,如:在George O.Curme著的《Syntax》一书中,except that,but that,save that,only that,in that等都是被当作复合从属连词来处理的。Quirk(1972)等人也把它们称作复合从属连词(见王益民,1987)。“th at”在句中的位置也很灵活,秦莉芬(1990)就认为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较少地处于主语地位置,而较多地因使用先行词“it”而被移至复合句地后部。同时,“that”由于其特殊性,在句中还常常省略。H.W.Fowler(1996/见吴国良,1999)和Paul Kiparsky(1992/见吴国良,1999)

等人均对“that”的省略情况做了详细的讲解。正因为省略的存在,才又增添了计算机理解从句类型的困难度。另外,虽然“how”在薄冰的语法书里出现在了从属连词中,引导副词从句,但在张道真的语法书中并未提到“how”可以引导副词从句。因此这也是两个语法学家观点不同的地方之一。

二、从句关联词的歧义现象分析

如果逐个考察上述关联词的用法,就会发现有的关联词可以引导两种甚至三种从句。例如依据薄冰(1990),“when”既可以是连接副词,也可以是关系副词,还可以是从属连词,而它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是不相同的:既可以做连接副词引导名词从句;也可以做关系副词引导形容词从句;还可以做从属连词引导副词从句。此外,“when”还可以引导特殊疑问句,故其用法非常复杂,对其处理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个关联词都是歧义的,可以引导两种乃至三种从句。“that”的用法更加复杂。它可以用作从属连词引导名词从句以及副词从句,也可以用作关系代词引导形容词从句。在引导从句时,关联词“that”还可以被省略。此外,它还可以是指示代词,指示形容词以及副词(李峥,2006)。请看例句:

(1)We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irs. (tha t做指示代词)

(2)I don’t like that book.(that做指示形容词)

(3)I cannot walk that far. (that做副词)

(4)The teacher told the student that was the best. (that在从句中做指示代词)

从例句中可以看到,由于“that”的用法繁多,对于相同的一个句子,会造成句法功能的多种理解,进而形成歧义句。可以说,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来看,“that”是用法最复杂的一个单词。

三、基于句法规则的从句关联词歧义消解

关联词都可以引导两种乃至三种从句,具有句法功能的歧义。它们的用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引导名形两种从句:which,who,whom,whose,why。

引导名副两种从句:if,whether,whichever,whoever,whatever。

引导名形副三种从句:that,when,where,how。

其中,when,where,how,why只在特殊条件下引导形容词从句。

虽然它们均可引导两种或者三种从句,然而在具体的句子结构中时,它们的用法往往是明确的,是没有歧义的。因此,理清各个关联词各种从句结构所起的作用,对于计算机加工处理各个关联词的句法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从句的结构非常多,我们目前只能选择出最主要的结构加

以研究。为了确定这些主要结构,我们搜寻出上述十四个关联词引导各种从句的所有例句,并按从句结构,关联词及关联词的句法功能进行了综合整理,得出了若干主要类型,有的类型还可以分为更小的类型。在划分更小类别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关联词的前相邻词的语义,根据我们处理的需要,将N划分成了:①表时间的词“N时间”,由于它既可以做宾语,也可以做状语,而不管是做宾语或是状语,均会引起关联词的歧义;②表人的词“N人”,由于它可以做双宾信息动词的间接宾语,因此也会引起关联词的歧义;③表物的词“N物”,由于它不能做双宾信息动词的间接宾语,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与“N人”相区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加工的效率,我们偏重关联词前面的结构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前面结构所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消解关联次的歧义时,才利用关联词后面结构的信息。总的来说,是利用了关联词上下文的各种句法信息解歧,但利用这些句法信息只能对其中一部分结构进行解歧。

3.1关联词+

关联词放到句首,可以引导名词从句和副词从句。若主句不完整,则从句为名词从句;若主句完整,从句为副词从句。这里N代表名词和代词的总和。

1.which,who,whom,whose,why只可引导名词从句:

a. Who did the work is unknown.

b. Which plan is better is clear now.

2.虽然that,how具有引导副词从句的用法,但在关联词句首的情况下也只引导名词从句:

a. That she should have walked three miles so early in the day, was almost incredib le to Mrs. Hurst and Miss Bingley.

b. How he did it doesn’t matter.

3.反之,if在这种结构中只引导副词从句,不引导名词从句:

a. If it rains tomorrow, the match will be cancelled.

b.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rub out your answer or put a cross.

4.when,where,whether,whichever,whoever,whatever的用法比较复杂,在后面的主句具有完整结构时引导副词从句:

a. When Martin got home, he bought some more drugs from his friend.

b.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way.

在后面的主句具有不完整结构时引导引导名词从句:

a. When he’ll be back depends much on the weather.

b. Where the exhibition opens is written in the announcement.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这种结构中,关联词的句法功能是明确的,其歧义的消解是比较容易的。

3.2 N+关联词+…+V

关联词位于名词之后且主句的动词之前,一般只引导形容词从句。但在关联词之前加上逗号,则除了引导形容词从句之外,也可引导作为插入语的形式出现的不规范的副词从句。

1.不论关联词前有无逗号,which,who,whom,whose均只引导形容词从句:

a. The First Union, which started in the field in 1993 followed the corporation's a cquisition of nine banks in the Washington area.

b. The girl whom he is courting is an actress.

2.that同样不论前面有无逗号,都只引导形容词从句,不引导副词从句:

a. Every idea that he had been brought forward was favorable to his character.

b. All the people that I wrote to agreed to come.

3.if,whether,whatever,whichever,whoever引导副词从句,且N与关联词之间有逗号:

a. The court, if it thinks fit so to do for any reason, may be in the case of any c ompany and with respect to any year.

b. All countries, whether they are big or small, should be equal.

4.作为一种特殊用法,when在先行词为时间名词,where在先行词为地点名词,why在先行词为原因名词,how在先行词为方式名词时引导形副有歧义从句:

a. The minute when he registered shall be deemed to be substituted for the correspo nding part of the memorandum.

b. The park where they enjoyed themselves after work is very beautiful and attracti ve.

否则,在关联词之前分别不为这些特殊词,且有逗号的情况下,它们只引导副词从句:

a. “Act”, when it was used with reference to an offence or civil wrong, includes a series of acts, an illegal omission and a series of illegal omissions.

b. “existing”, when used in relation to a pressurized fuel container, means a pre ssurized fuel container that is in use in Hong Kong at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day.

在这一结构中,关联词的句法功能同样是明确的,其歧义的消解是比较简单的。

英语歧义结构及其化解方法探析

英语歧义结构及其化解方法探析 1 歧义现象 在英语中,有时候一个句子往往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方法,这种现象就叫做歧义。英语中的歧义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词汇歧义,另一类是结构歧义。 2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一个单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词义,比如 "bank" 既可以指 "银行",也可以指 "河岸" 。在句子中如果使用了这些词汇,很容易导致歧义的出现。 3 结构歧义 结构歧义是指一个句子的结构形式使得这个句子有着两种或更多不同的意义,因为句子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这种歧义常常发生于复杂的句子结构,比如并列句、复合句和陈述句等。 4 例子分析:I saw the boy with the telescope. 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歧义。它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解释: 1) 我用望远镜看到了这个男孩。 2) 这个男孩拿着望远镜被我看到了。 这个例子突显了结构歧义带来的问题,因为同样的词语排列方式可能会导致含义截然不同的句子。

5 化解方法 如何避免这种结构歧义的出现呢?下面给出一些化解方法。 5.1 改变句子结构 更改句子的结构可以使我们意思更加明确。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可以改成 "I saw the boy using a telescope" ,这样句子就不会出现歧义。 5.2 使用标点符号 使用标点符号也是一种避免歧义的好方法。在上述例子中,可以使用逗号使句子变得清晰整洁:“I saw the boy, with the telescope.” 5.3 注意上下文环境 理解上下文环境也是避免歧义的关键。例如,如果句子后面出现了一个 "He was amazed." 那么我们就很清楚是第一个意思。 5.4 显式明确含义 最好的方法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可以更加明确的表达我们的意思,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写:“I used a telescope to see the boy” 和“With the telescope, I saw the boy who was waving at me.”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 1.引言 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 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是一种潜在歧义。因“一词多义”或“同 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

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句法歧义 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状语还是定语 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 不清而触发歧义,如: 1)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 a. 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b. 她回答了纸上所有的问题。 句1 为歧义句,介词短语on the paper 归属不清。若将它视为句子层面的成分,它是句子的地点状语,此句预设“所有的问题在纸上”。若视它为短语层面的成分,他归属名词questions ,是名词的后置修饰语,作定语,补充说明名词的临时特征,纸上的问题,“预设纸上有问题”。 3.2修饰哪个词的状语修饰前者还是后者句中修饰语修辞关系不确定,可视为修饰其前面的部分,也可以视为修饰其后面的部分,因而触发歧义。如: 2)W hat Dr. Johnson said finally had its far reaching effect. a. 约翰逊博士最后说的话产生了深远的影

浅谈英语歧义现象及其修辞作用

浅谈英语歧义现象及其修辞作用 摘要:歧义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分析英语歧义现象的四种类型,探讨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在比喻、双关、反语、委婉语中起到生动、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作用。 关键词:英语歧义;双关;反语;幽默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指一个表达方式模棱两可,可作两种或多种解释。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中经常出现歧义问题,歧义也的确给语言交际带来了麻烦。 从英语歧义的形成及功能来看,歧义可分为无意歧义和有意歧义。无意歧义,又称消极歧义,主要是由于语言的不完善或使用者的疏忽造成的,在人们的交流中起着消极的作用。有意歧义,是指人们为了收到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或语用目的而故意安排的。这种歧义如果运用恰当,不但不会引起误解、妨碍人们的交流,反而使语言生动活泼、充满魅力,所以又称为积极歧义。(李红英,2003)因此,在特定的情景中恰当地利用歧义,把歧义作为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有力手段,就给语言的使用增添出乎预料的色彩,使语言表达更丰富深刻。文章就英语歧义在比喻,双关,反语,委婉等方面的修辞作用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英语歧义分类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结构、语用都会出现歧义的现象。因此,总的来说,英语歧义现象大致分为四类:语音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用歧义。 (一)语音歧义 同形同音异义词,如:bank(河岸;银行);bark(树皮;吠);base(基础;卑鄙的);bear(忍受;熊);ear(耳朵;穗)等在交谈中会造成岐义。例如: They went to the bank last saturday. 此句可以理解为:他们上周六去了银行,或他们上周六去了河岸。 有时,不同的词或词组的连读、重读、语调、意群及停顿都是造成岐义不可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 摘要:歧义是英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英语词汇歧义容易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对英语词汇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提出了消除词汇歧义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英语歧义成因歧义消除 在英语教学与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歧义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探讨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1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 英语词汇歧义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 1.1同音异义词 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以上语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同音异义词包括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词。 同音同形异义词在缺乏具体语境时,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如:He heard a pop. pop一词有“流行歌曲”和“砰的一声”两种意思。在语境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他是听到了流行歌曲还是砰的一声。 同音异形异义词也会引起歧义。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这段话[1]。 “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 said the mouse, turning to Alice and sighing. “It is a long tail, certainly,” said Alice, looking down 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 “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 And she kept puzzling about it… 在上文中,tale和tail这对同音异形异义词让爱丽丝感到困惑。 1.2词义转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语的意思也随之转移。词义转移主要表现为旧词赋

浅谈英语歧义句

浅谈英语歧义句 济宁商业技校 大家知道,能传达一种以上的语义信息的同一语言形式称为歧义形式,包含歧义形式的句子就是歧义句。例如,the girls story 即可理解成“这女孩的经历”,又可理解成“这女孩所讲的故事”,这是歧义的形式。 歧义在各种自然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他与我们阅读、理解、翻译、表达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观察、辨别和避免歧义也是掌握外语的一个方面。那么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词汇和结构歧义。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异义(homonomy)和一词多义(ploysemy), 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于形态或结构的含混。对英语歧义句进行探讨,这对我们的阅读和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形形色色:一词多义,词类不同,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等都造成岐解。 例如: a criminal lawyer(一个刑事律师或一个犯了罪的律师) I went to the bank. (我去了银行/我去了河岸) The doctor saw the Indian dance. [形容词(印第安

人的)----名词(舞蹈)/名词(印度安人)----动词(跳舞)。] The man turned out an impostor.(那人赶走了一个骗子/那人原来是一个骗子)。 They passed the notice in the dark.(他们在暗中传递着通知/黑夜里他们在布告前通过). 有时,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而造成岐解,如: Jack saw the light.(Jack看见了那盏灯/Jack明白了). He lives very near,(他住在附近/他生活贫困)。 He is sweets salesman.(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等等这样的句子举不胜举。 二、结构歧义 结构歧义不仅产生于词语的排列顺序,而且还产生于词语的组合层次。语法结构造成的歧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1、状语中的歧义 由于英语中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不仅可能因状语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而且往往由此产生模棱两可的修饰关系。例如: He came to tell me you had been to see him after tea.(介词短语after tea是修饰主句中谓语动词came还是修饰不定式动词to see不清楚,造成句子歧义。排除歧义,就要对这个介词短语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he came after tea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歧义现象是很普遍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歧义结构中的词汇歧义,同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是引起词汇歧义的两个主要因素。词汇歧义通常会阻碍人们的交际,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有效方法。 标签:词汇歧义;积极作用;消除歧义 导论 词汇和词义之间的联系是随意的,在一个句子里同一词汇可能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说这种词汇具有歧义。造成词汇歧义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同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两种。词汇歧义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由于词汇歧义具有的特殊本质,它的使用既可使言语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又会阻碍人们的正常交际,使双方产生误解。我们可以通过语境的增加、词组结构的改变和句子的扩充来消除词汇歧义的现象。 1. 词汇歧义的界定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征,词汇歧义是具有偶然性的,并且通过某种方法是可以被消除的。 2. 词汇歧义的类型 英语词义的范围比较广,一个词汇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意思,在同一句子中有时也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词汇的这些特点在丰富人们的语言词库及增强言语表达效果的同时,又给人们的正常交际带来不必要的误解,阻碍其进程。词汇歧义主要有两种类型:同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两者都能利用相同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词义,因此较难分辨。 2.1 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包括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异音同形异义词,它们的读音和拼写形式通常相同,但词义间的联系却是明显不相关的。同形异义词在词典中一般被列入单独的词条中。当同一词汇在句子中被人们解释或理解为多种不同词义时,句子就产生了歧义。现代英语中含有大量的同形异义词,其引起的歧义复杂难辨。例如: They went to the bank last Monday. bank在句中可作“银行”和“河岸”两种不同的词义解释,因而全句也就有两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山东万杰医学院英语教研室李园园255213) 摘要: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析了应该如何理解英语歧义,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了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英语歧义、语音、词汇、语法、歧义理解、语用效果 一、概述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当一个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命题时,我们便称之为歧义。歧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歧义结构多种多样,歧义句举不胜举。那么在英语中,这些歧义具体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歧义句?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英语歧义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所以通常将歧义分为以下三类:1.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主要是由于两个或更多的词同音异义或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语音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这种歧义便自动消失。例如: There is no flow/floor in that building. a.那幢楼没有裂缝。 b.那幢楼没有地板。 2.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或同形异义等引起的歧义。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如: He went to the bank. a. 他去银行了。 b. 他去河边了。 (2)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如: 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 在句中的短语clean room,原为普通用词“一个干净的房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取得了新的意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意为“只有部分参观者被允许进入无尘室。”如果不了解这种含义,见到clean room这个词语,还以为它是指一个清洁卫生的房间呢。 (3)词类不同引起的歧义。如: We saw the Indian dance. a. 我们看见过那个印第安人跳舞(Indian, n; dance, v)。 b. 我们见过印第安人的舞蹈(Indian, adj; dance, n)。 (4)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差异,有些词在英美两国使用方法有别,而使句子产生歧义。如:The old man has a billion dollars. [(美)十亿/(英)万亿] 3.语法结构歧义

从语义学角度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为两种或多种解释。本文将从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歧义现象的一些特殊运用。 关键词: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迂说;语义双关;含意双关 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包含两种或多种释义,则出现歧义(ambiguity)。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歧义以有限的符号表达千变万化的内容,故在语言研究中备受注目。从语义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矛盾和语言发展规律来看,歧义的产生不但不可能避免,而且也不必要完全避免。如果没有歧义,语言就缺少丰富性,难以担负起传递社会信息的使命。近年来,随着语义学及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对歧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语义学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如何表明一个带有歧义的句子究竟可能表达几种意思,而语用学则要研究如何根据语境及其他因素来排除歧义,从而达到正确回收发话人的本意。因此探讨英语歧义的各种表现以及懂得造成这些歧义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歧义现象的一些特殊运用。 一、歧义现象的分类 (一)语义歧义(Semantic Ambiguity) 1、一词多义(policy)所引起的歧义。因一词多义而造成歧义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John went to the bank.Bank可指“银行”,也可指“河岸”。 The food isnt hot.Hot可表达“热”,也可表达“辣”。 Hes looking for his glasses.Glass可指“玻璃杯”或“眼镜”。 2、同形或同音异义词(homonymy)带来的歧义。 例如:The bill is large.从一词多义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至少可表示(1)账单的数目很大,(2)张贴的广告很大。从同音异义的角度分析,还可表示(3)鸟的啄很大。 3、参照(reference)不明确带来的歧义。英语中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等因所指不同可能造成歧义。 例如:John gave his book to Mary.His可指John本人的書也可能指另一男人的书。4、名词所有格作修饰语时,往往也会造成歧义。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论文关键词:英语歧义类型语法歧义词汇歧义语音歧义 论文摘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浅析。 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歧义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1.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change同样如此。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 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2)an English teacher 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Eng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Eng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g+名词 (3)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Flying是动名词。(2)正在驾驶的飞机会有危险。Fling是现在分词,作形容词用。 1.3带有’s的名词所有格 (4)This is his teacher’s book. 句子中teacher’s boo k可以是一个整体,即“教师用书”。但his teacher 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他的老师”。所以此句产生了两个意思:(1)这是他的教师用书。(2)这是他老师的书。 1.4不定式动词短语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 在语言交流中,常常有人会因为歧义现象而造成误解;也有人因为很好地利用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而妙语连珠。从句法学的角度按照歧义的类型对歧义举例进行句法分析,以避免误解,更好地发挥歧义的积极作用。 标签:英语歧义句;句法学 1 英语歧义的类型 在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以及特定的语法结构(structure)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来表达。因此,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歧义现象。 英语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歧义类型主要有五种: (1)一词多义:I went to the bank. (银行/河岸); (2)词类不同: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名词/动词); (3)层次不同:[beautiful (girl’s dress)]/ [(beautiful girl’s (dress)]; (4)语法关系不同: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定语—中心语/述语—宾语); (5)语义关系不同: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the hunters为shooting的施事/受事)。 歧义类型中的一词多义和不同的语义关系属于语义范畴,本文不作详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词类不同、层次不同、语法关系不同这三种歧义类型。 2 英语歧义的句法分析 2.1 词类不同的歧义类型 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叫兼类词。句子里有兼类词,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这是引起这种类型歧义的主要原因。例如: (1)They were relieved. 本例中relieved 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宽慰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救济”。因此,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翻译为:①“他们感到宽慰。”②“他们被救济。”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D

层面来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做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词汇层面上的歧义 1. 由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John I. Saeed 在他的著作Semantics(《语义学》)中指出: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y)或同音同形多义词(Polysemy)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人们有时很难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多义词,但词汇学家在编撰词典时,已经做了明显地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以单独的词条一一列出的,而同音同形多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列在同一词条之下的[2]。因此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不难判断例 1 是由于同音同形异义词(bank)而造成的歧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由于同音同形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3: 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 例4: He was seated by the chairman. 例3、例4 中的“marry” and “by” 都为同音同形多义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并结

合整句内容可知“marry” 为动词,并在同一词条下具有两层含义:(1) to get married to sb; to become the husband of sb(和谋人)结婚(2)to perform a ceremony in which a man and woman become husband and wife为⋯主持婚礼,操办婚礼[3] 因此例 3 便具有歧义:(1)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take Jane as a wife at the church. 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与简结婚。(2)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officiate Jane’s wedding at the church.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为简主持婚礼。 例4 中的介词“by” 也具有两层含义,根据牛津辞典并结合句子内容,“by” 在同一词条下意为:(1) near sb/sth; at the side of sb/sth; beside sb/ sth 靠近,在⋯旁边(2) used, usually after a passive verb, to show who or what does, creates or causes sth (通常置于表被动的动词后,表示使为者)[3]。因此例4 产生了歧义:(1)He was seated beside the chairman.他坐在主席旁边。(2)The chairman arranged a seat for him. 他被主席安排了座

关于英语语言歧义现象的研究

关于英语语言歧义现象的研究 关于英语语言歧义现象的研究 【摘要】英语语言普遍存在歧义现象,本文就对英语语言的歧义现象进行探讨,以便促进对英语语言的了解与掌握。 【关键词】英语语言;歧义;作用 1.英语语言歧义内涵的界定 语言不是依据于科学法那么而创造创造的,它仅仅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每一个词汇与它本身表达的含义之间没有存在一些必要的联系。因此,在语言当中,不同的词汇代表着一种相同含义或者同一词汇表达相异的含义均是十分正常而又普遍的事情,歧义通常是在阅读理解当中产生的【1】。 歧义作为人类语言当中一种相对复杂的而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种歧义现象指的是某一语言形式例如词语及句子等的清晰度不够明确,意义模棱两可,不好把握,一种语言形式可以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义解释,从而出现了语义理解出现不同看法的现象。产生歧义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等。有时候这种歧义现象会给语言增添许多意想不到的文采与幽默,然而这种歧义现象也极易给语言学习者带来很多判断上的难题。 2.英语语言歧义几个类型 2.1蓄意歧义与无意歧义 语言的蓄意歧义这事是说话者通过蓄意利用语言结构矛盾,采用一语双关的方式,表达了说话人的暗含的意图或者目的。无意歧义一般来说,是由于语言本身的结构矛盾而产生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语病与误解,而这些语病与误解如果在一个孤立的语境当中通常会出现歧义,只有将其放置在某一个特定的语境当中或者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表达时,这种无意歧义才会消除【2】。 2.2词汇歧义与结构歧义 按照歧义层次不同可以划分为词汇歧义与结构歧义。通常来说,英语词汇当中存在大量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以及同音词,这些均会造成词汇出现歧义。而语句结构的不同与形态的含混,加上语法规那么与结构框架的一些限制,通常会产生很大的结构歧义。例如,在这句I saw John in the classroom中,由于句子本身存在不同的内在句法联系,地点状语in the classroom存在很大的歧义,因而这句话就产生了结构歧义。此句可以这样理解,我看见约翰在教室里(主语“我〞不在教室里);也可以这样理解,我在教室里看见了约翰(约翰与“我〞都在教室里)。 3.英语语言歧义出现的原因 3.1语音原因 从语言的语音上来看,在英语当中诸多歧义都是词汇的相同发音而引起的,例如同音(形)异义词。而同音(形)异义词往往导致语音歧义的出现。例如: Where’re those stools? Where’re those tools?

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

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 一、英语从句关联词特征及分类 英语的从句是由关联词引导的,关联词不同则所引导的从句的属性也可能不同,因此英语从句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关联词处理的问题。Haiman(1985/见罗日新, 1995)提出:关联词是在句子与句子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特殊词语。同时,罗日新 (1995)还补充道:“它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由一部分连词,一部分副词,一部分代词,以及个别短语组成。它们集语义连接,逻辑连接关系于一身。”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不是一个统一的词类,而是涉及到若干个词类。此外,这些词类除了做关联词之外,还有其他的用法,处理起来非常复杂。薄冰(1990)把所有能够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分为七类: 1.从属连词:when,if,that,where,whether,how,while,unless,than,until等等。其中,that,whether,if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副词从句。 2.连接代词:which,who,whom,whose,what,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3.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4.关系代词:who,whom,whose,that,which,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5.关系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6.缩合连接代词:that,who,whatever,whoever,whichever,what。缩合连 接代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缩合而成。其中whatever,whoever,whichever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名词从句。 7.缩合连接副词:when,where,why,whenever,wherever,however。缩合连接副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副词缩合而成。其中when,where,why引导名词从句, whenever,wherever,howev er引导副词从句。 张道真(2002)的分类法只包括从属连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五类,缩合连接代词与缩合连接副词分别归结入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中。“that”不仅可以自身作为关联词,引导从句;它还可以同其他词组成词组充当关联词的作用,如:在George O.Curme著的《Syntax》一书中,except that,but that,save that,only that,in that等都是被当作复合从属连词来处理的。Quirk(1972)等人也把它们称作复合从属连词(见王益民,1987)。“th at”在句中的位置也很灵活,秦莉芬(1990)就认为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较少地处于主语地位置,而较多地因使用先行词“it”而被移至复合句地后部。同时,“that”由于其特殊性,在句中还常常省略。H.W.Fowler(1996/见吴国良,1999)和Paul Kiparsky(1992/见吴国良,1999)

结构歧义

英语中的句法结构歧义—三谈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不仅存在于词义和词类中,而且也存在于句法结构中。 如果一个语法可以把一个以上的剖析指派给同一个句子,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句子具有结构歧义。在上面的图中,为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排大帆船,又似乎看到了一连串的桥洞,又似乎看到了一排牙齿,它们的结构各异,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迷惘,这就是结构歧义。 英语中主要有三种结构歧义: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并列歧义(coordination ambiguity)和名词短语括号歧义(noun-phrase bracketing ambiguity)。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结构歧义,我们在这里也做简单的介绍。——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 a) PP附着歧义(PP attachment ambiguity) 介词短语(Preposition Phrase,简称PP,可能做句子中动词短语的修饰语,又可能做名词短语的修饰语,造成PP附着歧义。例如,如果我们有英语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和“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这两个句子是没有歧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改写成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on the ship”这个PP可以修饰动词made,也可以修饰名词report,就产生了PP附着歧义。我们可以把这种PP附着歧义写为如下形式: 1) 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 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 ->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 另外的例子还有: 2) They made a decision concerning the boat. On the boat, they made a decision. -> They made a decision on the boat. 3) He drove the car which was near the post office. Near the post office, he drove the car. -> He drove the car near the post office. 4)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park. In the park,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in the park. 5) He shot at the man who was with a gun. With a gun, he shot at the man. -> He shot at the man with a gun.

英语的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探究

英语的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探究 作者:狄小虎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0年第09期 【摘要】英语语言中存在着歧义现象,本文仅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来探究英语中的歧义所带来的问题,以阐明研究语言歧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语言;词汇;语法;歧义 【作者简介】狄小虎,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凯斯和荷勃(Joseph F·Kess & Ronald A·Hoppe)在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 一书中甚至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 英語自然也是一种含糊的语言(ambiguous language),我们需要凭借语境(context)才能明白其真正的含义。例如: 1.“The girl looked better than her roommate”, looked 到底是不及物动词还是连系动词?better到底是副词还是形容词?二者都可以解释得通。如果把looked better理解成不及物动词+副词,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那女孩比她室友看得更清楚”;如果把looked better理解成连系动词+形容词,那就可以理解为“那女孩比她室友看起来漂亮些”。 2.“The police were ordered to stop the demonstrators on the street”, on the street这个介词短语到底是修饰The police还是the demonstrators?二者都解释得通。如果看作是修饰The police,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警察在街上得到命令,要阻止示威者”;如果看作是修饰the demonstrators,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警察得到命令,要阻止街上的示威者”。 英语ambigu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其原意是双管齐下“acting both ways”或易变“shifting”。通常来说,一段话语或一个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含义,即一语多解,那就存在歧义。一般来说,语言学家把歧义分类为语音歧义(phonetic ambiguity)、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本文仅从词汇、语法两个方面来探究英语语言的歧义问题。 一、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复杂关系是自然语言的一大特征,相较于形式与意义一一对应的人工语言,自然语言往往是一个形式对应多个意义,这样就产生了词汇歧义。词汇歧义只局限在句子的个别词汇上,因此,可称为“局部歧义”。

英语双关歧义与可译度研究

英语双关歧义与可译度研究 [摘要] 英语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有着强烈的修辞表达效果,它被广泛应用于英语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双关进行探讨:定义、分类、构成要素、特点及汉译。其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英语双关的汉译被认为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探讨了几种实用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以及加注。 [关键词]双关定义分类构成要素特点及汉译 一、英语双关的定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中把英语双关(pun)解释为“humorous use of a word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different words that sound the same”。这个解释指出双关语利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或同音异义现象产生词语的诙谐用法。换言之,双关语运用一词多义﹑一语两义﹑同音或近音词现象表达双层语义,巧妙的利用双关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双重语境表达两层含意,不直接表露,言此意彼。 二、英语双关的分类 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引申双关。 1.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 谐音双关即语音双关,它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构成双关。它又可细分为同音双关和近音双关。英语中有许多同音词和近音词,在特定的语境巧妙的使用这些词语,能使词语或语义达到幽默、含蓄委婉的双关语效果。例如: 1)Your argument is sound,nothing but sound. 在此句中,巧妙利用“sound”一词来表示同音双关。第一个“sound”是形容词,意思是“合理的”,第二个“sound”是名词,意思“声音”。 2) A girl‟s best friend is her mutte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