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

词汇因素对英语歧义现象的影响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错综复杂,原因众多。本文主要从词汇因素,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关键词:词汇;歧义

1. 引言

写作或阅读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句子,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不同,而可以解释成两个或多个意思,这些句子便

称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s)。而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有些听起来相同或看起来相同的话语,在字面上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石安石,1994:130)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像美国语言学家Kaplan(1966)所言:“‘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常见的感冒病一样……。”凯斯和荷勃(Kess, F. J.& Hoppe, A. R.),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还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 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这一点以我们熟悉的汉语和英语为例即可得到证实。如在汉语中有“拉长绳子”和“打死老虎”的短语,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呢?是“打/死老虎”还是“打死/老虎”呢?英语中如:The watch ran fast .到底是(be)fast

——表快了还是(runs) quickly ——表走得快呢?另一例如:to make the ship fast,是让船加速航行还是让船停泊靠岸?由此看来,语言的歧义现象确实很普遍。而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它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可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以便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我们要表达的内容,避免误解。前人对语法或结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已做过不少研究,而对于除语法之外的其它原因引起的歧义研究相对少一些。所以,本文准备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对该现象作一粗浅分析,使读者对英语歧义现象有更多的了解。

2.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词汇歧义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就词汇歧义而言,具体又可分为四种情况: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因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不同用法而引起的歧义;因词态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2.1 “一词多义”(polysemy)或“同形异义”(homonym)引起的歧义

所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在词典中列入同一个词条,如bachelor既可指“独身”,也可指“学士”;mad 既指“发疯”又指“生气”。同形异义是指那些拼写或发音相同而意

义不同的词,这种词词源不同,在词典中标上1、2等数字,并作为不同的词条排列,如:ball,兼有“舞会”与“球”的意思;bank 兼指“银行”和“河岸”。有时,“一词多义”与“同形异义”词是很难区分开的。由于“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产生的歧义句子如:

(1) 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 .

该句中,marry属一词多义现象,它有两种解释。第一:“与(某人)结婚”,这样全句的意思是:牧师Collins先生将在教堂和Jane结婚;第二:“给(某人)证婚”,该句又变为牧师Collins 先生将在教堂为Jane证婚(Jane和另一位男子结婚)。

(2) The tourists passed the port at midnight.

该句中port属同形异义现象,当“港口”讲时,全句的意思是:旅游者半夜里经过了港口。当“葡萄酒”讲时,句子的意思是:旅游者半夜里传葡萄酒。若没有上下文的提示,我们很难判断作者到底想指什么。

以上例子,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导致的歧义,该词的词性不变,只是意思不同。但在下面两例中,由于词性不同,同样导致了歧义。

(3)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4)I saw her duck.

例(3)中,dress兼有两个词性,当名词用时,该句的意思是:请尽快给她做衣服;当动词用时,全句的意思是:请让她快点穿衣服。同样,在例(4)中,duck由于词性不同,而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我看见了她的鸭子”和“我看见她正低头躲闪”。

2.2 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因为词是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客观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词义也随着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而变化。有些词,旧义消失了,产生了新义;有些词,新旧义并存;有些词,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了词义的转移,以上情况都可能引起句子的歧义。例如:Please give me a camel.“camel”原意是“骆驼”,可在本句中,其意义发生了“转移”,指“一支‘骆驼牌’香烟”。

2.3 由于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个别词汇差异而造成的歧义

这种情况并非少数。如:Tom, my neighbor, is an engineer.

句中,engineer有歧义。在美国英语中,engineer有“工程师”和“火车司机”两个意思,而在英国英语中,engineer 仅有“工程师”一个意思。所以读者难以判断Tom到底是工程师还是火车司机。

2.4 因词态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英语的形态变化是通过合成(compounding),词缀(affixation),重复(reduplication),形态内部变化(morpheme internal changes)以及异干互补(supplication)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有时对某种形态变化形式的理解不同便会产生歧义。如“unlockable”这个词,可能指“not able to be locked”,也可能指“able to be unlocked”。这是由于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s)有两种un-前缀。第一种与第一个形容词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形容词,意思是not ;第二种与一个动词相结合,组成一个新的动词,意思是to do the reverse of (做相反的事)。如

(1)表示“不”,所以unlockable 的意思是not able to be locked

(不能锁);

(2)表示“做相反的事”,所以unlockable又变为able to be unlocked(能够打开锁)。所以像这样的复合词往往容易产生歧义,其它的如unlearned(无文化的;不学而能的);unnameable(不能命名的;说不出名字的);unnumbered(数不清的;未编号的);unthinkable(难以想象的;不必加以考虑的)。为了求得语言的准确性,我们必须小心使用这些词。

3. 歧义的消除

歧义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对语言单位普遍存在的多义性和言语单位的单义性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而造成的。(袁威,1999 :29)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以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语言交际的目的来看,如果我们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就要努力消除或避免歧义。

3.1 词汇歧义的消除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要避免词汇可能产生的歧义,可通过加修饰语或用别的词替代来消除。例如,要消除John broke the record.中record可能引起的歧义,可在该词之前加上world或music;而要消除He is drawing a cart at the moment.中drawing一词可能引起的歧义,我们不妨用pulling替代drawing来表示“拉”。这样的话,两个句子的意义就明确无误了。又如:She didn’t take my tip.

句子中tip既可以理解为“小费”,又可理解为“告诫”,如果将“tip”用相应的同义词替换掉就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1)She didn't take my money.(她没有要我的钱。)

(2)She didn't take my advice.(她没有接受我的建议。)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两个层面探究分析了英语歧义产生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众所周知,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研究歧义不仅对语言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语言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王少杰,2006:124)因此,对语言歧义现象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奥秘。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是很复杂的,以上笔者只是分析了由于语音和词汇导致的英语歧义现象。这一领域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Kess, F. J. & Hoppe, A. R. 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M]. John Benjamins Pub Co., 1981.

Kaplan, R.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66.

石安石. 语义研究[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30.

王少杰. 英语歧义现象解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4.

袁威. 英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及消除方法[J]. 长春大学学报,1999(6):29

论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

论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语言本身的缺陷或语言使用者运用方式不当而形成的语言现象,对其加以研究,具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我们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英语词句的意义,掌握英语语音的音变规律,借助适当的语言环境或根据上文的关系,认真弄懂授话人的真义。采用正确的语法结构,以达到明确表达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歧义;心得 一、前言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非常广泛,并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产生各种不同的效应,引起说话者或者听者的误解。所以,作为一位学英语的人,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并运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英语中的歧义种类很多,但本文主要从英语词汇方面论述歧义现象。 二、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歧义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一种语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则被称为是歧义现象。产生歧义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由于一个词表示诸多意义,一个结构形式体现几种结构层次关系,一个言语表现不同的意图或含义,语法结构原则颠倒或顺序混乱产生的歧义。歧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学以及其他许多实用领域都有广泛而切实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作用。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教学、人工智能、词典编纂、翻译理论和实践、文学语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驾驭语言的准确性的目的。 三、英语中词汇歧义现象的种类 1.派生词歧义 派生词歧义是指在英语构词中,由于加上了前缀和后缀改变了词义或词性,所引歧义现象。英语中常用的前缀多半具有潜在的歧义,如anti-:a.反对、防止(antigen、antilogarithm),b.与通常形式不同的;dis-:a.否定,b.相反,c.剥夺;mis-:a.错,b.坏;un-:a.相反,夺去,c.由……取出,d.彻底;over- a.在……上,b.过多,c.外加;en-和em-:“使……能”,使原来的词性改变了,一般加在形容词的前面,使其变成了动词。如:enable,使……能做,embody,体现,展示。从上述这些词缀中可以看出,一个相同的前缀表达意思却常不相同,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场景,常常会产生误解。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分别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1)I don’t think of his underplay. a.我认为他粗糙的表演不怎么样。 b.我认为他搞暗中活动不怎么样。 (2)Gentlemen should overlook women’s bathe. a.君子不可注意女浴室。 b.君子应该监视女浴室。 和前缀一样,后缀在英语构词中也常常产生歧义现象,如在句子This hair restorer is a fraud.中,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a.这种生发剂是假货。 b.这个修复头发的人是个骗子。 后缀-er(-or)可以表示人或物,因而触发上述歧义。由于主语的制约,充当表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层出不穷,原因众多。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趣又有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产生歧义现象的一个方面――语音因素,进而了解该现象,力求更为准确地表达,减少或避免交流中的误会。 关键词:歧义;语音;同音异义;语调;谐音 作者简介:徐倩(1982-),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江苏苏州215104) 一、英语歧义现象 语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的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 个以上的的意义,于是便会使听者或读者产生不止一种理解。在我们熟悉的汉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拉长绳子”,读者可能会问,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英语中同样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对以下句子的理解“John did not come to the party because Mary was unhappy.”可以翻译为“因为玛丽不高兴,约翰没来参加晚会。”也可以理解为“约翰没来参加晚会,但并非是因为玛丽不高兴(由于其他原因)。”这些歧义一方面会造成语义混淆,闹笑话,另一方面人们会有意利用这些歧义来制造幽默,但有时一些歧义误会却会

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他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语音方面着手,对这一常见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使读者对该现象有更多的了解,进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各种英语听力材料,体会语音歧义所带来的幽默,同时也希望能够减少和避免交流中的理解错误,能更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 二、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多出现于口语中,是指借助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歧义。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除此之外,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不同语调包括不同的停顿、重音和升降,以及错误或不清晰的发音都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 1.同音异义词导致歧义 同音异义词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发音相同,但是拼写不同,单词的意思也不一样。在日常交流中、听力理解时,同音异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它的干扰性是非常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 1.引言 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 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是一种潜在歧义。因“一词多义”或“同 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

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句法歧义 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状语还是定语 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 不清而触发歧义,如: 1)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 a. 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b. 她回答了纸上所有的问题。 句1 为歧义句,介词短语on the paper 归属不清。若将它视为句子层面的成分,它是句子的地点状语,此句预设“所有的问题在纸上”。若视它为短语层面的成分,他归属名词questions ,是名词的后置修饰语,作定语,补充说明名词的临时特征,纸上的问题,“预设纸上有问题”。 3.2修饰哪个词的状语修饰前者还是后者句中修饰语修辞关系不确定,可视为修饰其前面的部分,也可以视为修饰其后面的部分,因而触发歧义。如: 2)W hat Dr. Johnson said finally had its far reaching effect. a. 约翰逊博士最后说的话产生了深远的影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 摘要:歧义是英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英语词汇歧义容易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对英语词汇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提出了消除词汇歧义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英语歧义成因歧义消除 在英语教学与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歧义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探讨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1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 英语词汇歧义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 1.1同音异义词 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以上语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同音异义词包括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词。 同音同形异义词在缺乏具体语境时,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如:He heard a pop. pop一词有“流行歌曲”和“砰的一声”两种意思。在语境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他是听到了流行歌曲还是砰的一声。 同音异形异义词也会引起歧义。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这段话[1]。 “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 said the mouse, turning to Alice and sighing. “It is a long tail, certainly,” said Alice, looking down 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 “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 And she kept puzzling about it… 在上文中,tale和tail这对同音异形异义词让爱丽丝感到困惑。 1.2词义转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语的意思也随之转移。词义转移主要表现为旧词赋

从语音学、词汇学等方面看英语歧义现象

摘要: 在有关歧义现象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等几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阐释,以期读者对歧义现象有一个较全面和理性的认识,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消除歧义的方法。 关键词: 歧义现象; 语音学; 词汇学; 句法学; 语用学 引言 歧义现象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使用中经常出现。不论是谈话,写作,阅读,还是和他人交流,都会发现有歧义现象的存在。因此对歧义的研究成了语言学家关注的课题,也成为语言学界一个热点问题。在许多语言学论著中都有对歧义现象的研究,如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Lyons, 2000:5456)、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Verschueren, 2000:75112)、英语词汇大全(汪榕 培,1997:152 153)等等。 从语言学概念上讲,歧义是指一个词、短语、句子或句群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张韵飞,1986:250)。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歧义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口语歧义,又叫语音歧义;另一种是书面歧义,通常又被分为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 语言学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范畴,它包括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由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构成。外部语言学则研究语言与社会、思维、历史、心理、人类的关系,从而由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构成。本文试图从内部语言学的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阐释,希望从语言学基础知识上对歧义现象做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解释,从而有利 于在这一课题上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从语言学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消除歧义的方法。作者认为如果对歧义现象没有全面的了解,则不可能有准确的交流,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1. 英语歧义现象的语言学阐释 歧义现象属于语义范畴,正如上文提到的,一个词、词组、句子或句群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就会产生歧义。造成歧义的因素是多样的,本文试图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1.1 语音歧义 一些词语、词组或句子用书面表达时没有歧义,但在语音表达时,则会产生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连读与省略 因为英语属于表音系统,它的连读和省略经常会造成歧义(王新,1999:64)。例如:the gray tape/ the great ape.当斜线后的词语“great”的/ t /与“ape”连读时则与斜线前词组的读音完全相同,从而造成同一读音有两个意义,形成歧义。又如a name/ an aim也是如此,当后一组的“an”与“aim”连读时,与前一组语音相同,造成歧义。 (2)标点符号的使用 在书面表达时,标点符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语音中,标点是不能被读出的,从而造成歧义。例如句子(a)They are my brother s keepers.(b) He said,“He will take the garbage out”.在(a)中,“brother s”和“brothers ”是同音,造成歧义。在(b)中,引号不能被读出,因此从句可能是直接引语,也可能是间接引语,歧义产生。 (3)同音异形异义 英语中有些词的拼写,意义不同,但读音相同,如“dear-deer”、“meat-meet-mete”、“there-their”,这些词容易造成歧义。例如“sowing”和“sewing”是同音异形异义词。当听到“They are /sэuíη/”,则不知道他们是在播种还是在缝纫。 (4)重读的使用 重读音节的不同也会造成歧义。如/bílэu/,如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则为单词“billow”,表示巨浪

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

词汇因素对英语歧义现象的影响 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错综复杂,原因众多。本文主要从词汇因素,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关键词:词汇;歧义 1. 引言 写作或阅读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句子,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不同,而可以解释成两个或多个意思,这些句子便 称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s)。而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有些听起来相同或看起来相同的话语,在字面上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石安石,1994:130)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像美国语言学家Kaplan(1966)所言:“‘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常见的感冒病一样……。”凯斯和荷勃(Kess, F. J.& Hoppe, A. R.),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还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 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这一点以我们熟悉的汉语和英语为例即可得到证实。如在汉语中有“拉长绳子”和“打死老虎”的短语,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呢?是“打/死老虎”还是“打死/老虎”呢?英语中如:The watch ran fast .到底是(be)fast

——表快了还是(runs) quickly ——表走得快呢?另一例如:to make the ship fast,是让船加速航行还是让船停泊靠岸?由此看来,语言的歧义现象确实很普遍。而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它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可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总是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以便使听者或读者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我们要表达的内容,避免误解。前人对语法或结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已做过不少研究,而对于除语法之外的其它原因引起的歧义研究相对少一些。所以,本文准备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对该现象作一粗浅分析,使读者对英语歧义现象有更多的了解。 2.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词汇歧义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就词汇歧义而言,具体又可分为四种情况: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因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不同用法而引起的歧义;因词态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2.1 “一词多义”(polysemy)或“同形异义”(homonym)引起的歧义 所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在词典中列入同一个词条,如bachelor既可指“独身”,也可指“学士”;mad 既指“发疯”又指“生气”。同形异义是指那些拼写或发音相同而意

英语歧义分类

英语歧义分类 语言中的歧义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歧 义实行种种不同的分类。如能够根据歧义是否是发话人有意造成的将 歧义分为有意歧义(在文学语言和广告中经常采用)和无意歧义;根 据语言信息载体的不同将歧义分为书面歧义和口头歧义;还可根据歧 义所表现的不同层次将歧义分为短语歧义、句子歧义、句群歧义等。 在语言学对歧义现象的研究中,通常是根据语言内在体系(语音、词义、语法、语用等)来将歧义分为语音歧义、语义歧义、语法歧义和 语用歧义;本文也主要是从这个点对歧义分类实行探讨,以其为英语 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语音歧义 英语语音的连读、重读,语调的升降以及读句中的停顿等都可能引起 歧义,从而导致听者误解。 1、语音连读引起的歧义现象 英语的语音规则往往要求一个词词尾辅音与其相邻的词首元音连读, 这样就使得词与词之间组成一些音节不分明的音素组合形式,以致于 听者(特别是初学英语者)在理解上容易造成误解。如以下句子所示:Wesawthemeat.此句连读后容易误解为:Wesawthemeat. 2、语音重读引起的歧义现象 同样一个句子,强调重音不同,其语义也会有所不同。如:HekickedTom.(他踢了汤姆),此句由“he”,“kicked”,“Tom”三 个词组成,如分别将重音加在这三个词上,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意思:是他(而不是别人)踢了汤姆;他踢(而不是手打等)了汤姆;他踢 的是汤姆(而不是别人)。 3、由语调的升降引起的歧义现象。如:Ibegyourpardon.(升调)请 再说一遍;(降调)对不起,请原谅。

4、读句中的停顿引起的歧义现象。如:Peterisashortstorywriter. 在此句中不同位置停顿时就有不同含义Peterisa/shortstory/writer.彼得是位短篇小说家。 除了以上因为英语特殊的发音规则导致歧义的产生外,英语中的同音 异形异义词 的使用在口语中也可能产生歧义。如当听到“Igottheflower/flour.”听者就会有两种理解:①我得到了花;②我得到了面粉。 二、语义歧义 语义歧义是因为人们对某些词汇意义的差异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无 论哪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过用现存的词汇来 表达新意。如英语词young,最初产生此词时的意思是形容词“正值青春年华的”,但随着使用的增多,young一词的使用面也逐步扩大了,从形容个人(ayoungman)到形容整代人(ayounggeneration),再到 形容事物(ayoungstate)。再随时间推移,大概是人们发现年轻人因 为阅历浅、无经验,于是又从精神角度赋予该词又一个意思“不成熟的、无经验的”,如此之类。原本一个词的词义从一个发展到多个, 词的表达力增强了,但同时也为歧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如英语 句子“Howyoungheis!”,到底是说他是多年轻呢还是说他是多么无知呢?当背景不明确时,要确切理解其含义是比较困难的。又如英语句 子“HeisanEnglishteacher.”此句因为对“English”一词的不同意 义(英语,英国的)的理解就会有以下两种解释:a)他是一个英语老 师(相当于“HeisateacherofEnglish.”)。b)他是一个英国老师。 除了上述一词多义现象可引起歧义外,英语中的同形同音异义词(通 常我们把此类词语看成是相互不同的词语)也常引起歧义现象。如下例: 1.Shecan’tbearchildren.此句因为对“bear”的不同意义的理解 就有以下解释:a)她不能生育。b)她不能忍受孩子们的调皮。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论文关键词:英语歧义类型语法歧义词汇歧义语音歧义 论文摘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浅析。 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歧义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1.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change同样如此。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 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2)an English teacher 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Eng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Eng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g+名词 (3)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Flying是动名词。(2)正在驾驶的飞机会有危险。Fling是现在分词,作形容词用。 1.3带有’s的名词所有格 (4)This is his teacher’s book. 句子中teacher’s boo k可以是一个整体,即“教师用书”。但his teacher 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他的老师”。所以此句产生了两个意思:(1)这是他的教师用书。(2)这是他老师的书。 1.4不定式动词短语

英汉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研究

英汉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研究 歧义现象通常是由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等因素所致。该现象是会话双方未能成功进行交际的重要原因,但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避免。本文在阐释英汉语言中歧义现象分类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消解无意歧义及更好地利用蓄意歧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话语意义研究和成功会话等有所助益。 标签:歧义成因消解利用 一、引言 歧义(ambiguity)是指一个词或句子意义不明确,模棱两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可能,换句话说,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歧义是人类语言不断丰富化、多样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在英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歧义现象往往容易造成误会,成为沟通的障碍。然而,歧义现象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需要辩证地加以分析和对待。本文拟通过对以何种方式消解无意歧义及有效利用蓄意歧义的分析,化解人们在沟通交往中的障碍,增强人们语言的使用效果,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歧义的分类 歧义现象的的分类标准有许多。根据会话双方意图的不同,可以将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 所谓无意歧义,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经意间造成的歧义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系列有限符号的结合,从而生成无限个语言形式。由于语义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矛盾客观存在,人们使用有限的语符系统去表达和界定主观事物时,在客观上必然导致承载某些所指意义的语义符号在语音或语法形式上的类同和相似。[1](P371-398)同时,由于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所拥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世界都不尽相同,信息接收者在将其接收的语符系统解码时所得语义并非总是与信息发出者所表达的语义等值[2](P81),进而导致歧义现象的产生,给交际双方带来未曾预料到的沟通障碍,降低沟通的效率。因此,这类歧义现象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 蓄意歧义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效应或目的,基于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的丰富性和模糊性刻意制造的歧义。与无意歧义不同的是,在蓄意歧义中,信息发出者往往已对“歧义”这一语言现象有所研究和了解,已经预测到其传出的语符系统在被信息接收者解码后会产生不止一种的语义效果,并且期待这种现象的出现。这种蓄意歧义如果运用得当,不仅不会造成误解,还会成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方式,使语言幽默风趣,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因此,蓄意歧义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D

层面来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做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词汇层面上的歧义 1. 由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John I. Saeed 在他的著作Semantics(《语义学》)中指出: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y)或同音同形多义词(Polysemy)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人们有时很难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多义词,但词汇学家在编撰词典时,已经做了明显地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以单独的词条一一列出的,而同音同形多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列在同一词条之下的[2]。因此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不难判断例 1 是由于同音同形异义词(bank)而造成的歧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由于同音同形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3: 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 例4: He was seated by the chairman. 例3、例4 中的“marry” and “by” 都为同音同形多义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并结

合整句内容可知“marry” 为动词,并在同一词条下具有两层含义:(1) to get married to sb; to become the husband of sb(和谋人)结婚(2)to perform a ceremony in which a man and woman become husband and wife为⋯主持婚礼,操办婚礼[3] 因此例 3 便具有歧义:(1)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take Jane as a wife at the church. 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与简结婚。(2)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officiate Jane’s wedding at the church.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为简主持婚礼。 例4 中的介词“by” 也具有两层含义,根据牛津辞典并结合句子内容,“by” 在同一词条下意为:(1) near sb/sth; at the side of sb/sth; beside sb/ sth 靠近,在⋯旁边(2) used, usually after a passive verb, to show who or what does, creates or causes sth (通常置于表被动的动词后,表示使为者)[3]。因此例4 产生了歧义:(1)He was seated beside the chairman.他坐在主席旁边。(2)The chairman arranged a seat for him. 他被主席安排了座

浅析英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英语 浅析英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1.历史背景 任何自然语言中都有歧义现象存在。“歧义现象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Kess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理论。引起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有许多。然而,了解了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等于就能避免歧义现象。要想使歧义句的意义变得清楚,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样的句子.惟有结合上下文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明确他们的语义。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它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歧义以有限的符号表达丰富的内涵,所以在语言研究中备受注目。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语言学家认势歧义是消极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我们认为歧义是语言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障碍,往往导致读者和听众对语言理解与原意不相吻合。在语言交际中,歧义常常妨碍交际顺利进行,成为交际双方互相理解的障碍。同时,虽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准确理解,增加了交际的难度,但歧义毕竟是语言本身的一种内在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交际、文学作业、商业广告、演讲、外交等各种场合。 2.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国内研究现状 王琼(2001)指出,结构歧义是一种主要的语言歧义现象。任何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所谓结构歧义 ,朱熙认为它是指句子的多义现象 ,一个句子不只一个意思就叫多义句 ,由此引发歧义。据Chomsky的理论 ,深层结构通过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 ;当多个深层结构转换为同一表层结构时 ,就会出现歧义。” 邱述德(1998)认为,歧义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习惯用语等。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歧义可作不同分类。就触发歧义的语言层面而言,歧义可分为:构词歧义、语音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其中以句法歧义现象最为复杂。 王少杰(2006)指出,说话人作为信息传递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进行编码,通

探析英语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探析英语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摘要: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各种场合,常会碰到一些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的语言现象,即所谓的英语歧义现象。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英语歧义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歧义现象;语音;词汇;语法;消除 秦胜利(1965—),男,陕西富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英语歧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英语歧义一方面可以引起幽默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交际,妨碍人们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因此,只有了解歧义现象,了解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类型,找到消除歧义的有效途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运用语言。 一、英语中歧义现象的表现 (一)语音、语调因素引起的歧义 语音造成的歧义是指在口语中,由于连续、失去爆破、同音异义词和句子重音位置不明确等原因,产生句意不明确,甚至出现了歧义。在英语交流中,语音的连读现象经常出现,其间因语速的加快而产生相邻音的音变,因此时常会造成句子的歧义;失去爆破会使发生失去爆破的词读音不完整,从而也会影响对听力的理解。此外,在英语中,同音字、近音字大量存在,在书面语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词的拼写形式,因此不会引起误解。但在口语中,同音词或谐音词混淆了语词音义的界面,在听力中最容易造成意义混淆。 (二)词汇因素引起的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词汇意义的差异而产生的歧义。英语词义灵活,涵义范围比较宽,这一特点一方面使人们在表达思想时语言表现得更丰富、更灵活,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歧义。词汇引起歧义较常见的有一词多义、同音同形异义词、同音异形异义词、同音同形反义词与异音同形异义词等。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并且这些意义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一词多义在造成词汇歧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因素 一、英语歧义现象 语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很多的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 上的的意义, 于是便会使听者或读者产生不止一种理解。在我们 熟悉的汉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拉长绳子”, 读者可能 会问, 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英语中 同样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比如对以下句子的理解“John did not come to the party because Mary was unhappy. ”可以翻译为 “因为玛丽不高兴, 约翰没来参加晚会。”也可以理解为“约翰 没来参加晚会, 但并非是因为玛丽不高兴(由于其他原因)。”这 些歧义一方面会造成语义混淆, 闹笑话, 另一方面人们会有意利 用这些歧义来制造幽默, 但有时一些歧义误会却会给人们带来很 大的麻烦。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 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

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 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释义, 则会出现歧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 就英语来讲 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英语同其他一些西方语言相比, 词汇量大, 词尾变化少, 同音词语成千成万, 语法灵活, 句法松散, 这就为英 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语音方面着手 对这一常见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使读者对该现象有更多的了解, 进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各种英语听力材料, 体会语音歧义所带 来的幽默, 同时也希望能够减少和避免交流中的理解错误, 能更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 二、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 多出现于口语中, 是指借助 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 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歧义。该 现象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除 此之外, 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