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八镇痛作用

实验八镇痛作用

一、热板法

【目的和原理】

掌握用热板法测试镇痛药物的方法;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后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痛反应指标(痛阈值),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实验对象】小白鼠,雌性,体重18~22g

【实验药品】0.1%盐酸吗啡、生理盐水

【实验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热板

【实验方法】

1.取小鼠10只,编号、称量体重

2、将恒温水浴调节至55°C左右。将小鼠放于热板上,记录自放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痛阈值在10~30s之间为合格。取筛选合格的小鼠6只,随机分成两组,测定各小鼠的正常痛反应(舔后足)时间,各测2次,每次间隔时间5min,求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3、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0.15mg/10g(0.1%溶液0.15mL/10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5mL/10g。给药后15、30、45、69、90min分布测定痛反应时间。如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痛反应,应立即取出,按60s计。

【实验结果】填表计算出用药后不同时间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作纵坐标,给药后时间作横坐标,绘出各药镇痛作用的药-时曲线,加以分析讨论。

痛阈提高百分率=(用药后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X100%

【注意事项】1、热板法个体差异大,应筛选实验动物,对热刺激反应过敏、迟钝或跳跃者则剔除不用。

2、小白鼠以雌性为好,雌性小白鼠遇热时阴囊松弛,与热板接触而反应过敏(易致跳跃),常影响实验结果。

3、室温在13-18°C,实验动物对痛反应时间波动较小,实验时宜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甩尾法实验模型的制作。2、观察盐酸哌替啶和安乃近的镇痛作用。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3只小鼠 2、器材与药品:水浴锅(55℃)、天平、鼠笼、小鼠固定器、注射器(1ml)3支、注射针头、秒表、0.4%盐酸哌替啶溶液、3%安乃近溶液、生理盐水、0.5%苦味酸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筛选实验动物将小鼠装入小鼠固定器,暴露鼠尾,将鼠尾浸水浴锅1/3处,观察小鼠甩尾动作,记录出现甩尾动作的时间作为小鼠的疼痛阈值。选出3只小鼠在6s内出现甩尾动作的小鼠供实验用。 2、动物分组及给药将选出的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及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称重编号。将小鼠装入鼠笼,暴露并抓住鼠尾,测量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给药实验组1小鼠称重:28g,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0.28ml,实验组2小鼠称重30g,腹腔注射安乃近溶液0.3ml,对照组小鼠称重22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2ml。并于注射后5、15、30min分别再次测定小鼠痛阈值。 3、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痛阈改变百分率=用药前平均痛阈值 用药前痛阈值用药后痛阈值-×100% 四、实验结果 盐酸哌替啶、安乃近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给药前痛阈值 (s ) 5min 给药后痛阈值15min 30min 实验组1 4″ 6″42 2″82 19″29 实验组2 4″ 4″70 3″6 4″4 对照组 2″ 2″79 2″79 3″ 29 五、讨论与分析 镇痛药的原理:各种伤害引起的疼痛性刺激通过感觉纤维传入脊髓,最后达到大脑皮层感觉区而引起疼痛,中枢性镇痛药如吗啡等

和外周性镇痛药如水杨酸等,通过痛感觉中枢整合作用以及抑制和减少痛觉的传入而达到镇痛作用。 1、盐酸哌替啶的作用机制: 盐酸哌替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的人工合成,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作用和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到1/8。 其作用机理为:盐酸哌替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抑制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细胞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阻断神经冲动传递。 2、安乃近的作用机制:安乃近是一种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PG的合成,使局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引起的痛觉敏感性降低。 3、数据分析: ①实验组1注射盐酸哌替啶后给药后的痛阈值呈“V”字形变化。但平均痛阈值增大,异常数据:15min后小鼠的痛阈值下降,推测可能是时间测量有误差。 ②实验组2注射安乃近后小鼠平均痛阈值改变不大,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小鼠挣扎过度出现脱针现象,推测药物未注入小鼠体内。 ③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小鼠平均痛阈值无明显变化。 六、总结:参考其他组实验数据比较后得出:哌替啶、安乃近均有

药理学实验八镇痛作用

实验八镇痛作用 一、热板法 【目的和原理】 掌握用热板法测试镇痛药物的方法;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后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痛反应指标(痛阈值),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实验对象】小白鼠,雌性,体重18~22g 【实验药品】0.1%盐酸吗啡、生理盐水 【实验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热板 【实验方法】 1.取小鼠10只,编号、称量体重 2、将恒温水浴调节至55°C左右。将小鼠放于热板上,记录自放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痛阈值在10~30s之间为合格。取筛选合格的小鼠6只,随机分成两组,测定各小鼠的正常痛反应(舔后足)时间,各测2次,每次间隔时间5min,求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3、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0.15mg/10g(0.1%溶液0.15mL/10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5mL/10g。给药后15、30、45、69、90min分布测定痛反应时间。如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痛反应,应立即取出,按60s计。 【实验结果】填表计算出用药后不同时间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作纵坐标,给药后时间作横坐标,绘出各药镇痛作用的药-时曲线,加以分析讨论。 痛阈提高百分率=(用药后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X100%

【注意事项】1、热板法个体差异大,应筛选实验动物,对热刺激反应过敏、迟钝或跳跃者则剔除不用。 2、小白鼠以雌性为好,雌性小白鼠遇热时阴囊松弛,与热板接触而反应过敏(易致跳跃),常影响实验结果。 3、室温在13-18°C,实验动物对痛反应时间波动较小,实验时宜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得镇痛作用 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就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得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得一种刺激腹膜得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得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与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 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得: 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及特点 ; 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 3#,4#小鼠给安痛定,0。1ml/10g 5#,6#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得次数,每次持续得时间 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10 01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 0 2 0 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得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 著得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得阿片受体激动剂,就是一种临床应用得合成镇痛药,对人体得作用与机理与不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就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得退热、发热 时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得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得镇痛作用,但杜冷丁得镇痛作用更强大。篇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得镇痛作用 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 目得掌握镇痛药得实验法。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与非麻醉 性 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得镇痛效应。方法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得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得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就 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结果比较不同时间度冷丁、罗通定与对照组得痛阈提高百分率。度冷丁组、罗通定组、对照组得小鼠在注射药物前得痛阈值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5);15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63。1%,痛阈值为47±14。39 s,罗通定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0%,痛阈值为34±12、47s,两者得痛阈值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0.05);30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33、1%,痛阈值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得镇痛作用 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就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得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得一种刺激腹膜得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得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与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 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得: 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及特点; 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 3#,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 5#,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得次数,每次持续得时间 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10 0 1 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 020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得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得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得阿片受体激动剂,就是一种临床应用得合成镇痛药,对人体得作用与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就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得退热、发热时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得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得镇痛作用,但杜冷丁得镇痛作用更强大。篇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得镇痛作用 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目得掌握镇痛药得实验法.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与非麻醉性 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得镇痛效应。方法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得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得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 就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结果比较不同时间度冷丁、罗通定与对照组得痛阈提高百分率。度冷丁组、罗通定组、对照组得小鼠在注射药物前得痛阈值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gt;0、05);15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63、1%,痛阈值为47±14、39 s,罗通定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0%,痛阈值为34±12、47s,两者得痛阈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0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33、1%,痛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教案 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李生莹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了解镇痛药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热板刺激法:小鼠受到热刺激产生痛感而表现为舔后足,然后用镇痛药对抗。 2. 电刺激法:小鼠受到电刺激产生痛感而发出嘶叫声,然后用镇痛药对抗。 3. 化学刺激法(扭体法):应用一些化学刺激物注入小鼠腹腔内,引起深部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 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和后肢伸长,臀部高起。 4. 吗啡:阿片类镇痛药物,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的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从而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效,其中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由于其长期应用容易产生成瘾性,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三、实验对象:小白鼠 四、药品和器材 1. 药品:0.1%吗啡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2. 器材:1ml注射器、鼠罩、天平 五、实验方法 1. 每组抓取2只正常小白鼠,称重(g),标记(甲、乙)。 2. 实验组(甲鼠):腹腔注射0.1%吗啡溶液(0.1ml/10g) 对照组(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 给药30min后,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10min内发生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 六、计算:以实验室为整体统计结果,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 实验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对照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 药物镇痛百分率= ×100% 对照组扭体反应动物数 七、注意事项 1. 醋酸溶液应新鲜配制。 2. 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3. 给药组比对照组扭体发生率减少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篇一:镇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 号: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 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 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 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 1. 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 ; 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 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 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 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 4. 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 0 10 0 1 7 13 每 次持续时间(秒) 0 2 0 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 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 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 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 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 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篇 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动物模型,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愿反应的方式,探究不同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吗啡、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吗啡的镇痛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本实验为镇痛药物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镇痛药物;自我观察;自愿反应;动物模型 一、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药物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 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降低疼痛感。主要分为中枢作用和周围作用两种。 中枢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鸦片受体,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弱或消除疼痛感。 周围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干扰疼痛发生的原因,即抗炎、退热等,从而降低疼痛感。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小白鼠12只 吗啡、芬太尼、阿司匹林液体剂量分别为0.1mg/kg、0.1μg/kg和5mg/kg 注射器、针头、生理盐水 1)将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 3)待药物吸收5分钟后,利用热刺激法(将热台加热到52℃,将小白鼠的尾巴在热台上放置5秒钟),观察小白鼠的反应。如果小白鼠表现出舔脚、跃起等疼痛反应,即表示疼痛感强烈。 4)观察时间为30分钟,每5分钟一次,共记录6次。 4. 数据处理:

1)每组小白鼠反应次数和表现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数据。 2)将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药物的镇痛效果。 四、实验结果: 表1 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比较 药物反应次数(/3min)平均反应时间(s) 吗啡 1.3 1.0 芬太尼 2.7 2.2 阿司匹林 3.7 3.5 生理盐水 4.3 4.0 注:数据均为平均值,误差为标准差 五、实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吗啡、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依次递减。 3. 生理盐水组的疼痛反应次数和表现时间均最长,说明注射生理盐水并不会对疼痛产生抑制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功效存在差异,临床应用需根据病情和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化学刺激法)【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刺激镇痛实验方法。 2. 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 任何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均可引起动物特有的疼痛反应。许多刺激性化学物质(如醋酸、酒石酸锑钾、缓激肽、钾离子等)腹腔注射刺激腹膜,能使动物产生疼痛反应,可用作疼痛模型,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腹膜有广泛的感觉神经分布,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鼠很快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收缩内陷、腹壁下贴、臀部抬高或后肢伸展,通称扭体反应。 【实验对象】 小鼠4只,体重18-22 g,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 1. 药品 0.1%盐酸吗啡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2. 器材电子称,1 ml注射器,秒表,鼠罩。 【实验步骤】 1. 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只,标记,称重。 2. 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 3. 给药:甲、乙两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0.1 ml/10g及生理盐水0.1ml/10g(对照组)。

4. 给药后20 min ,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 ml/10g ,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20 min 内的两组出现扭体的鼠数和扭体次数。 【实验结果】 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填入表3-22中,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药物扭体抑制率: 表3-22 两组小鼠的扭体反应 组别 动物数 扭体鼠数 扭体次数 扭体抑制率(%) 甲(给药 组) 乙(对照 组) 【注意事项】 1. 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2. 醋酸溶液临用时配制,现配现用。 3. 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反应发生率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4. 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药物扭体抑制率 (%)= 对照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 ×100% 对照组扭体次数

河北医大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04基本实验项目-8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实验八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目的】了解热板法筛选镇痛药的实验方法;观察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原理】延胡索能活血行气止痛。热板法是筛选镇痛药的经典方法:小鼠的足部受热板刺激而产生疼痛时,就发生舔足的特殊反应。以接触热板到舔后足所需的时间作为痛阈值,以此为观察指标。 【器材】恒温水浴箱、大烧杯(500ml)、秒表、天平、注射器(ImI)、鼠 笼。 【药品】延胡索水溶液4g∕mk生理盐水、苦味酸。 【动物】雌性小白鼠。 【方法】调节热板仪温度,水温恒定在55±0.5o C o每次取小鼠2只,放入热板仪内。记录自放入热板仪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30s 内不出现舔后足者,弃之不用。依次测量各小鼠的痛阈值。取预选合格的小鼠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编号、再重测痛阈1次,将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的痛阈值。然后,第一组灌胃延胡索液0.2ml/:LOg,第二组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给药后的15、30、45、60、90min测定各鼠痛阈值。若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痛觉反应,应取出,按60s计。将结果记入表内,按不同时间测定的各鼠痛阈平均值计算用药后痛阈提高的百分率。 痛阈提高率二(给药后平均痛阈值-给药前平均痛阈值)/给药前平均痛阈值 XIO0% 【结果】按表进行记录。 延胡索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注意】 (1)室温以15~20。C为宜,过低则小鼠反应迟钝,过高则过于敏感,而引起跳跃,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2)正常小鼠一般放入烧杯后10~15s内出现不安,举前肢,踢后肢,跳跃等显现。这些动作均不作为疼痛指标,只有舔后足才作为疼痛的指标。 (3)一般不选用雄鼠,因雄鼠阴囊可触及烧杯底部,易呈现敏感反应,影响结果。【思考题】试述延胡索镇痛的有效成分及机理。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 2.研究镇痛剂的剂量对疼痛感受的影响。 实验原理 疼痛是生理现象,也是病理现象。静息状态下的人体产生持续的疼痛感觉,通常认为这是感知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传入路线(伤害感觉神经、交感神经或内脏神经)到达脊髓,并超越到脊髓背角。 一种致痛物质(如组胺、蛇毒)刺激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质介导机体的疼痛反应,包括组胺释放后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镇痛剂常被使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下,例如: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许多镇痛药物作用于脊髓感觉反射,而另一些作用于大脑。通过不断使用这些类型的药物,可以提高疼痛阈值,达到镇痛效果。 实验方法 材料 -实验动物(Rats)15只,重120~150克 -盐酸吗啡、硝酸吗啡、异丙酚、阿片样肽类药物 实验操作 实验动物被放置在通风的、干燥的实验室内,标记它们的体重和性别并随机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 每只老鼠注射盐酸吗啡0.1ml/100g,检测其疼痛程度。 分别测量实验动物在注射不同剂量的镇痛剂后的反应时间、掉尾反应和腹蹙反应,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

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在相同的剂量下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数据见下表: 处理组反应时间(s)掉尾反应(%)腹蹙反应(%) 盐酸吗啡8.50±1.50 95% 95% 硝酸吗啡7.20±1.50 92% 92% 异丙酚9.20±2.00 75% 85% 图表解释: 实验数据统计 从数据可以看出,相同剂量下,盐酸吗啡和硝酸吗啡对实验动物疼痛阈值的提高程度 基本相同,而异丙酚的镇痛效果不如吗啡剂量,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三种镇痛剂中,盐酸吗啡和硝酸吗啡对感官阈值的影响似乎是相同的。硝酸吗啡的 透过脑部镇痛作用可能更强,因此其镇痛效果更好。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可能比盐酸吗啡弱,但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结论 本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是不相同的。盐酸吗啡和硝酸 吗啡在相同剂量下的镇痛效果最强,而异丙酚的镇痛效果较弱。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镇痛 剂是非常关键的,应根据患者疼痛类型、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引言: 镇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其作用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感。在临床上,镇痛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后疼痛、创伤疼痛、慢性疼痛等病症的治疗。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所用的动物为实验室常用的小鼠。分别选取阿司匹林、吗啡和布洛芬作为镇痛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实验前,先对所有小鼠进行基础体温和体重的测量。然后,按照体重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或生理盐水。 实验过程: 首先,使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将小鼠放置在预热的热板上,记录小鼠的跳跃或抬脚反应时间。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热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 接着,使用热尾法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将小鼠的尾巴放置在预热的热板上,记录小鼠的尾巴反应时间。同样,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热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 最后,使用正电刺激法测定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将小鼠的后爪放置在电刺激装置上,逐渐增加电流强度,记录小鼠的跳跃或抬脚反应电流强度。同样,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机械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存在差异。阿司 匹林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但对热尾反应没有明显影响。吗啡对小鼠的热痛阈值、热尾反应和机械痛阈值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布洛芬 对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有显著提高的作用,但对热尾反应没有明显影响。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疼痛的镇痛作用具有差异。阿司匹 林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而吗啡则通过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减轻疼痛感。布洛芬则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 系统的疼痛传导来发挥镇痛作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疼痛刺激方式对镇痛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的改变程度比热尾反应更为明显,可能是因为热痛和机 械痛是更常见的疼痛类型,而热尾反应相对较少见。 总结: 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揭示了不同药物对疼痛 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差异。阿司匹林、吗啡和布洛芬在不同刺激方式下对小鼠的 镇痛作用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临床上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镇痛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工作报告之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篇一:镇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 级临七3 班姓名:廖梦宇 学号:2021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 药物所惹起的一种刺 激腹膜的长久性痛苦、且间歇发生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 歪扭和后肢伸展,呈一种特别姿势。本实验中采纳醋酸溶液腹腔注 射刺激腹膜惹起痛苦,从 而经过扭体反应察看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 二、实验目的: 1. 比较剖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成效及特色; 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 分组:取6 只小鼠,分为3 组。分别称重并标志编号。察看一般 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给药门路:皮下注射 15 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 3. 察看:20 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连续的时间 4. 动物最后所有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 10 0 1 7 13 每 次连续时间〔秒〕0 2 0 3 2 五、议论:

依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显然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 扭体反应;杜冷丁有 明显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 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 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像,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 治疗紧迫发热时的退热、 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 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 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因为操作失误, 3 号小鼠安痛定给药 缺少,因此也出现了几次 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 丁的镇痛作用更强盛。篇 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 [纲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察看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 〕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 〕的镇痛效应。 方法将小鼠置于必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 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 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 能否拥有镇痛作用。结果比较不一样时间度冷丁、罗通定和比较组的痛阈提升百分率。度冷丁 组、罗通定组、比较组的小鼠在注射药物前的痛阈值比较,没有显 著性差别〔p0.05 〕; 性差别〔p0.05 〕,此时是罗通定的痛阈提升百分率较大;30min 时,度冷丁组的小鼠的 丁或罗通定后痛阈值均增添。 1.资料和方法 1.1 动物:20~25 克左右雌性小鼠1.2 器械:数控超级恒温槽,金属罐 1.3 药品:0.25% 度冷丁、0.25% 罗通定、生理盐水1.4 热板温度:调理温度水浴恒定于 1.5 动物挑选:挑选合格小鼠3 只,30 秒内有舔后足反应者,并各 测定正常痛阈值一次,对躲避跳跃者弃之。 1.6 实验分组甲鼠腹腔 注射0.25% 度冷丁乙鼠腹腔注射0.25% 罗通定 丙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得镇痛作用 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就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得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得一种刺激腹膜得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得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与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得: 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及特点; 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 3#,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 5#,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得次数,每次持续得时间 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

10 0 1 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 020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得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得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得阿片受体激动剂,就是一种临床应用得合成镇痛药,对人体得作用与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就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得退热、发热时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得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得镇痛作用,但杜冷丁得镇痛作用更强大。篇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得镇痛作用 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目得掌握镇痛药得实验法.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 antin)与非麻醉性 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得镇痛效应。方法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得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得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 就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结果比较不同时间度冷丁、罗通定与对照组得痛阈提高百分率。度冷丁组、罗通定组、对照组得小鼠在注射药物前得痛阈值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gt;0、05);15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63、1%,痛阈值为47±14、39 s,罗通定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0%,痛阈值为34±12、47s,两者得痛阈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0min时,度冷丁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33、1%,痛 阈值为24±9、72 s,罗通定组得小鼠得痛阈提高百分率为93、8%,痛阈值为38±15、00 s,两者痛阈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此时就是罗通定得痛阈提高百分率较大;30min时,度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 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 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 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 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 1. 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 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 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 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 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 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 4. 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 0 10 0 1 7 13 每 次持续时间(秒) 0 2 0 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 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 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 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 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 扭体反应。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篇 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的镇痛效应。方法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 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 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结果比较不同时间度冷丁、罗通定和对照组的痛阈提高百分率。度冷丁 组、罗通定组、对照组的小鼠在注射药物前的痛阈值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5min时,度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63.1%,痛阈值为47±14.39 s,罗通定组的

镇痛实验报告doc

镇痛实验报告 篇一:镇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XX021320 一、实验原理: 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 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 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 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 1. 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 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 1. 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观察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 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

3. 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 4. 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 编号 2 3 4 5 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 0 10 0 1 7 13 每 次持续时间(秒) 0 2 0 3 2 五、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 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 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 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 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