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综述

黄芪

黄芪,是常用补气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和敛疮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力、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灌注、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多种作用。

1.黄芪的成分

黄芪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芪黄酮、氨基酸、亚麻酸、亚油酸、谷甾醇、叶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硒等。其中黄芪皂苷、多糖、黄酮是主要的药理有效成分群而被广泛研究。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抗肿瘤等作用。黄芪甲苷具有抗炎、镇痛、降压、镇静等药理作用。黄芪黄酮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体液免疫、抗心肌缺血、防护肝损伤等药理作用。

1.1 黄芪多糖

黄芪多糖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成分,其结构与活性研究较为广泛。目前研究报道的黄芪多糖的单糖种类主要包括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L-木糖、D-核糖、L-核糖、D-半乳糖、D-葡萄糖和D-甘露糖等。

1.2 黄芪皂苷

1.2.1 黄芪总皂苷

目前,从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黄芪皂苷、异黄芪皂苷、乙酰基黄芪皂苷、大豆皂苷四大类。

1.2.2 黄芪甲苷

黄芪皂苷中活性研究较系统的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V),其在黄芪中含量最高。

1.3 黄芪黄酮

黄芪总黄酮是黄芪的又一活性部位,主要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糖苷等成分。

2.相关药理作用

2.1 黄芪(水提物)

保护中枢系统作用。中药黄芪对神经元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Tohda等研究发现黄芪能够使神经突已经萎缩的神经元轴突再生,减少细胞凋亡,表明黄芪具有促进神经轴突重建的作用,另外,黄芪还能降低HIF-la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对间歇低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2.1 多糖相关的药理作用

多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功能,目前报道,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病毒、治疗代谢性紊乱、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抗衰老等,同时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其中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报道最多,被认为与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直接相关,是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起初认为它只可激活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生,对T细胞无明显作用。近来,最新研究利用微波提取、膜过滤、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凝胶色谱等分离鉴定了一多糖成分MAPS-5,药理实验表明,其仅具有诱导T 细胞增生,而对B细胞无明显作用。在对巨噬细胞的活性试验中,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产生GM-CSF,TNF-α,NO 等细胞因子,增加NF-κB

蛋白水平。由此可见,黄芪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成分,发挥着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这些免疫调节作用使之一方面可以用于炎症治疗,如它可抑制脂多糖引发的TNF-α和IL-8的产生,因此对肠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促使其另一主要药理活性为降血糖作用。黄芪多糖的降糖机制多数还是与其对骨骼肌的影响有关,它降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的表达,调节骨骼肌内PKB/GLUT4信号通路,进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种降血糖作用的同时,黄芪多糖还可以通过影响肾皮质内NF-κB,IκB的mRNA 表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变症状。另外,它可以减少肝内质网应激并维持糖稳态发挥降血糖作用。

Y Tian的研究中,认为黄芪多糖对胃癌可以起到较为有效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促进DC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YM Wu等的研究探讨黄芪多糖对肺癌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增殖、分化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肺癌微环境中BMSCs 的细胞形态、增殖特性发生异常改变,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的状态。

2.2 黄芪总皂苷

黄芪皂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抗病毒、多脏器保护等作用。在对多脏器保护作用研究中,发现黄芪总苷可保护冲击波诱发的肾氧化损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Kupffer肝细胞内TNF-α和TGF-β 的产生,缓解肝纤维化进程;通过减少心肌细胞钙离子外流,增强自由基的迁移,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等途径防治心肌的损伤。以上抗氧化机制使之同样具有延缓衰老等作用。

在对脑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中发现,黄芪总苷具有抑制胸腺细胞、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凋亡作用,同时抑制脑内APP及其mRNA、β-分泌酶mRNA的表达,促进α-分泌酶mRNA的表达,最终发挥对记忆损伤保护的作用。

Ito 等研究发现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中的炎症介质可以诱导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的表达增强,而且病毒感染后激活的免疫系统能增加CAR 的表达。黄芪总苷通过降低其表达阻止病毒侵入细胞。

2.3 黄芪甲苷

2.3.1 缺血保护性作用目前明确黄芪甲苷在心肌损伤、低氧-复氧造心肌损伤、缺血大鼠等模型中,可缓解肌浆网,并影响肌浆网内Ca-ATP酶,从而调节钙的转运过程,影响心脏功能。通过上调超氧歧化酶-1的水平、干预PI3-K / Akt通路,刺激血管生成和提高缺氧诱导因子α1的积累,最终对心肌缺血、脑缺血模型,甚至是原位肝移植模型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在对脑损伤引发的神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除对缺血模型有保护作用外,黄芪甲苷心肌有保护性作用,如缓解大鼠的心衰。对抗抑制压力过载型心肌肥厚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过度激活,逆转左室肥厚。另外,黄芪甲苷可调节高半胱氨酸诱导的急性期内皮功能异常; 对代谢综合症及内皮功能障碍、衰退型疾病等都有保护作用。从基因水平上分析,发现黄

芪甲苷对促血管生成、心肌发育、增强心肌功能等基因有上调作用。

2.3.2 抗氧化作用LL Cao等通过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黄芪甲苷能够降低胞内ROS产生,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从而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2.3.3 抗病毒方面在抗病毒方面,有报道称黄芪甲苷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在人肺腺癌细胞中可抑制腺病毒的复制和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上调干扰素-γ 发挥抗柯萨奇B3 病毒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诱发心肌细胞的凋亡,缓解由该病毒引发的心肌炎患者心肌细胞成纤维化进程。

2.3.4 降糖方面降糖方面,在对3T3-L1脂肪细胞研究中,黄芪皂苷IV可通过诱导TNF-α分泌,降低脂解作用,改善胰岛的耐受作用。此外,它可以作用于肝糖调节酶,从而发挥降糖作用。对肝星胶质细胞以及猪血诱导的肝纤维化等都有保护作用。

2.3.5 免疫调节方面免疫方面,黄芪甲苷对T,B 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等都有影响。通过抑制NF-κB 活性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X Zhou等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可通过调节TLR4、NF-κB及TNF-α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研究发现黄芪甲苷还可通过上调干扰素发挥抗柯萨奇B3的作用。

2.4 其他皂苷单体

除黄芪甲苷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外,最新报道的,其余齐墩果烷型和环菠萝烷型皂苷也多具有调节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Macrophyllosaponin B和黄芪皂苷VII,两种黄芪皂苷类成分可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发挥免疫调节活性。黄芪皂苷I,II,III 对不同癌细胞显示了不同的细胞毒作用。

2.5 黄芪黄酮

具有免疫调节、抗损伤、抗突变、抗肿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活性。如有学者发现甘肃黄芪黄酮类化合物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II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相关。在抗肿瘤方面,黄芪总黄酮及毛蕊异黄酮等都具有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 细胞增殖的作用,可将细胞停滞在G0/ G1期,同时降低细胞内Cyclin D1 m RNA水平。

抗氧化作用。氧化应激主要表现为ROS产生增多或/和清除减少,导致其在

体内蓄积,从而引起的分子、细胞和机体的一种损伤现象。黄芪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尤其是毛蕊异黄酮(从黄芪中分离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最强。黄芪能够显著降低活性氧自由基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抗病毒作用。研究报道,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有治疗作用,主要与以下机制有关:一方面黄芪总黄酮可以增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幅值,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心肌组织连接蛋白43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亦有研究证实黄芪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对失衡的细胞因子有改善作用。

心肌保护作用。GN Liu等在研究黄芪总黄酮(TFA)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时发现TFA组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TFA 组与对照组比较,L-型钙电流(L-ICa)明显增加。因此可知TFA可以明显改善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血流动力学,TFA 可增加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心室肌细胞L-ICa 的幅值。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学术性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XX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DU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咳喘气短、表虚自汗,中气下陷所致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脾虚水湿失运导致的尿少水肿,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疮内陷、脓成不溃及久溃不敛,内热消渴,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现代医学分析黄芪所含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黄芪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氧化,抗病DU、抗肿瘤作用、降血糖和双向调节血压及多种脏器保护等多种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 1.1黄芪多糖 近年来对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AP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黄芪多糖主要有葡聚糖和杂多糖。其中葡聚糖又分为水溶性葡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分别是α(1→4)(1→6)葡聚糖和α(1→4)葡聚糖。黄芪中所含的杂多糖多为水溶性酸性杂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少量含有糖醛酸,由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而有些杂多糖仅由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感染活性,还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特性发挥抗肿瘤作用。1.2黄酮类化合

物黄酮类化合物(AstragalusFlavonoids,AFS)是黄芪的又一活性部分,多达30种余。迄今已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黄酮(5种)、异黄酮(12种)、异黄烷(12种)和紫檀烷(4种)、二氢异黄酮、紫檀烯等6大类,主要有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异柠檬素、熊竹素、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二甲氧基异黄酮、异黄烷苷、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红芪木脂素、异甘草素、二甲氧基异黄烷、二异戌烯基异黄酮等30多种。李瑞芬等还首次从蒙古黄芪属中分离得到5,7,4’-三羟基异黄酮和4,2’,4’,-三羟基查尔酮。黄芪黄酮类物质主要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辐射损伤、增强免疫等作用,对病DU性心肌炎亦有较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1.3皂苷类化合物 皂苷类化合物(AstragalusMembrana-ceusSaponins,AMS)是黄芪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随着分离提取、结构鉴定技术的发展,已经先后从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黄芪皂苷I-Ⅷ、乙酰基黄芪皂苷、异黄芪皂苷I-Ⅳ、大豆皂苷等四大类。黄芪皂苷Ⅳ(亦称黄芪甲苷)是AMS主要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因此黄芪甲苷常作为黄芪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目前已分离出的黄芪皂苷除So-yasaponinⅠ,AstragalosideⅧ以及大豆皂苷元(Soyasapo-genol)B为苷元之外,其余均以9,19-环羊毛甾烷型的四环三萜为苷元。黄芪皂苷具有强心、降胆固醇、抗抑郁、抑菌作用以及免疫调节活性。 1.4其他成分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摘要:黄芪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多药理作用,而且在临床医学 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本文简单分析了黄芪的药 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 黄芪来自于草本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根部。将根部与根须除去洗净,再将其晒干、切片后就可以制成黄芪。黄芪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有黄酮、多糖和氨基酸等。黄芪是我国一种 传统的中药材,历史悠久,而且它味甘、性质微温,能够有效的消肿、利水、补气,还能够 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具有多种功效。 1、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作用 ⑴有利于增强机体体液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具有抗体生成的作用,血清中含有的抗体 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⑵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在细胞免疫时,其中分化 出来的效应细胞会消灭靶细胞,或者利用生成的一定数量的细胞因子来发挥效应;⑶有利于 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人体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的数量会在黄芪的药理作用下明显 的增多,从而会提升机体内血清溶血素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机体中巨噬细胞和某些中性粒细 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提高;⑷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黄芪中含有的多糖成分, 能能够调节其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细胞表层粘附分子的表达,辅助淋 巴细胞实现再循环。 2、对泌尿系统产生的作用 黄芪能够维持肾小球血管内部的皮细胞结构,保证它的完整,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它的功能;黄芪还能够除去过量的氧自由基,避免肾组织受到一定的损害;除此之外,黄芪还能够 利尿。 3、黄芪的抗衰老作用 科学调查显示,黄芪能够通过抗氧化的作用来限制生成自由基,而且还可以消除机体内 过量的自由基,放缓和减少脂质过氧化,以此可以延长细胞的寿命。 4、对血糖的作用 黄芪中含有的多糖能够增强糖原合成的酶活性,以此来达到抵抗糖尿病的目的。同时, 多糖成分会有效的改善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现象,促使血清中HDL的含量增加。 5、对血液系统产生的作用 黄芪能够有效地抑制住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促使机体中血小板的含量升高,同时还有利 于抑制血小板的结合。这样有利于改善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促使血细胞的回升。黄芪还有利 于造血高细胞的分化、增值等。 6、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作用 ⑴有效的调节血压。黄芪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黄芪能够利用利尿的作用来扩张周围阻 力血管,以此来减轻肺动脉压,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除此之外,黄芪也可以利用心搏出量 的增度,或者血管的扩张,实现血压的升高或者降低。血压下降的多少与黄芪的用药量有关系,二者之间呈正比。用药量越大,血压的下降幅度会越大; ⑵有利于防护病毒性心肌炎疾病。黄芪有利于抑制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发生。因为黄芪 能够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力。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用药三个月后,体内的NK 细胞的活性会大幅度地增加,而且可溶性IL-2受体的水平会大幅度降低;⑶具有强心的功能。大多数的实验证明黄芪的正性肌力作用非常显著。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药物中毒引起的心肌 缺血、缺氧等。另外,黄芪可以通过增大心脏收缩振幅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室的收缩与舒 张功能;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缓解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炎症产生 的不良反应,而黄芪可以明显降低炎症递质水平,因此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延缓机体靶 器官损害方面作用明显。⑸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黄芪在细胞外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 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药物预先作用于心肌细胞48h后, 均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 病毒的敏感性。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 cDNA 探针杂交方法, 结果发现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钙拮抗作用有关。早期使用药物可改善感染细胞的

黄芪综述

黄芪 黄芪,是常用补气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和敛疮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力、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灌注、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多种作用。 1.黄芪的成分 黄芪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芪黄酮、氨基酸、亚麻酸、亚油酸、谷甾醇、叶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硒等。其中黄芪皂苷、多糖、黄酮是主要的药理有效成分群而被广泛研究。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抗肿瘤等作用。黄芪甲苷具有抗炎、镇痛、降压、镇静等药理作用。黄芪黄酮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体液免疫、抗心肌缺血、防护肝损伤等药理作用。 1.1 黄芪多糖 黄芪多糖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成分,其结构与活性研究较为广泛。目前研究报道的黄芪多糖的单糖种类主要包括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L-木糖、D-核糖、L-核糖、D-半乳糖、D-葡萄糖和D-甘露糖等。 1.2 黄芪皂苷 1.2.1 黄芪总皂苷 目前,从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黄芪皂苷、异黄芪皂苷、乙酰基黄芪皂苷、大豆皂苷四大类。 1.2.2 黄芪甲苷 黄芪皂苷中活性研究较系统的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V),其在黄芪中含量最高。 1.3 黄芪黄酮 黄芪总黄酮是黄芪的又一活性部位,主要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糖苷等成分。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资料

摘要 近年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等;其药理作用为提高免疫功能, 增强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癌作用, 保护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和肺脏作用, 保护脑细胞、提高记忆力, 舒张血管平滑肌, 激素样作用, 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 降血脂、降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等;临床上黄芪广泛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未见明显肝肾毒性,但有妊娠晚期误用致难产, 静滴黄芪制剂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等临床报道。文中对近年来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Abstract Recent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nclude Radixastragali polysaccharide, saponin categories and amino acids.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can imp- rove immune function; enhance resist an cetooxidation; exertanti-radiation and antic- ancer effects; protect cardiovascular, liver, kidney, lung, and braincells; improve me- mory; relax blood vessel smooth muscle; possess the hormone-lik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effects; exert thehypolipidemic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And reduce comp- 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clinic,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ci- rculation, nerve, digestion, respiration, endocrine and blood diseases. Astragalus me- mbranaceus shows noobvious liver and kidney toxicity, butoccasionally causes dysto- cia after misuse in late pregnancy, and mild allergic reactions due to application of the intravenous for mula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Key words;Astragalus membranaceu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

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黄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日益深入,为其药理作用机制的阐明及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对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黄芪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黄芪中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皂苷、多糖等。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其中,溶剂提取法主要包括水煎煮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适用于提取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可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 黄芪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研究发现,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黄芪多糖则具有抗炎活性,可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黄芪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黄芪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意义 黄芪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产生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黄芪与不同中药材配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药理作用。例如,黄芪与丹参配伍后,其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单用黄芪,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这为黄芪临床应用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芪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其药理作用机制的阐明及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黄芪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仍有待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对黄芪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究,以阐明其作用靶点和机制。黄芪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发掘新的药物组合和疗法。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尿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保健品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黄芪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综述黄芪的研究背景、生物学研究进展、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以及研究前景,以期为相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摘要 黄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临床应用;结论黄芪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黄芪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主要用于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方面。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逐渐被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对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1.有效成分 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皂苷、黄酮、多糖等。其中,皂苷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黄芪总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此外,黄芪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等,具有抗氧

化、抗炎等作用。多糖也是黄芪的重要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2.药理作用 (1)免疫调节: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2)抗炎:黄芪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 (3)抗肿瘤: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4)心血管系统保护:黄芪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 (5)其他:黄芪还具有抗氧化、利尿、抗疲劳、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3.临床应用 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综述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综述 分别从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免疫调节、强心、抗病毒等方面对黄芪被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总结。提示:黄芪作用显著,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黄芪;病毒性心肌炎;综述 据文献统计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为2.3%~5%[1]。其发病率较前十年有明显增高。现代医学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包括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免疫病理损伤作用和多种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介导的心肌损害[2-3]。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黄芪越来越被重视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目前,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黄芪总苷对柯萨奇B3病毒的抑制作用[4]。黄芪可阻止病毒侵入细胞,黄芪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黄芪改善心功能及抗细胞凋亡作用[5]。本文将依次阐述黄芪在这些方面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在为今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有益的帮助。 1 黄芪对CVB病毒有抑制作用 1.1 黄芪在培养心肌细胞中能有效地抑制CVB3-RNA的复制。在郭棋等[6]人研究中发现:在心肌细胞总RNA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病毒加黄芪组阳性杂交信号反射峰面积显著小于病毒对照组,可见黄芪在培养心肌细胞中能有效地抑制CVB3-RNA的复制。 1.2 黄芪对CVB3-RNA的抑制作用的机制如下:黄芪可以抑制病毒RNA复制,其保护作用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彭华等[7]人在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的实验中有以下结论:(1)在浓度为100、300、500、700 mg/L的细胞形态和搏动均未受影响。(2)不同浓度黄芪组中P-STAT3表达不同,浓度越高表达越低。(3)黄芪浓度越大CVB3mRNA的表达越弱。(4)不同浓度黄芪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时,100 mg/L 时细胞存活率为80%,700 mg/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为96%。实验认为,黄芪可抑制STAT3信号转导通路,而且黄芪通过该机制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不影响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 黄芪对α、γ-IFN的诱生并不是其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机制。在以往的许多报道中,黄芪具有对干扰素系统(γ-IFN,α-IFN)有激活作用[8]。但是,在彭天庆等[9]人关于黄芪对柯萨奇B3病毒核糖核酸作用的研究及机理探讨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培养大鼠心肌细胞中接种CVB前、后加黄芪注射液,其结果截然不同:接种CVB后加黄芪有保护作用,接种前加黄芪无作用,可见黄芪的直接抗病毒作用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无关;而使用α-IFN,β-IFN在接种CVB前、后均有保护作用,而γ-IFN对此作用则不明显[10-11]。在古平等人黄芪总苷治疗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黄芪总苷总能较好的抑制柯萨奇B3的复制,停止核酸合成,并且能在体外较好

综述-黄芪

黄芪 二临营养学邵秋艳055312113 黄芪,又名黄耆。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产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有分布。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黄芪的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黄芪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黄芪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

黄芪研究进展综述

中药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 周春竹 【摘要】黄芪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的根。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现代研兜分析发现其舍有苷类、黄嗣、多糖、氧基酸、亚油酸、生物碱和胆碱等多种有效成分。本文就黄芪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作出综述。【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综述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毒生肌的功效[2]。黄芪用途广泛,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症[3]。 多年来人们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黄芪新的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主要针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对心脏器官的作用 1.1改善心功能 1.1.1 增强心肌收缩力黄芪对改善心功能具有肯定的作用。黄芪皂苷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不但对正常犬和心功能受抑制犬左室表现正性肌力作用,且对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而不增加心肌耗氧[4]。王氏等[5]采用B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诱发麻醉犬体内急性心衰模型的方法,通过血流动力学测定,观察到黄芪注射液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的作用。 1.1.2 减轻心脏负荷研究表明[6],黄芪扩血管作用和组胺释放或肾上腺素d、B受体无关,而可能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产生,促进NO产生,继而激活血

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导致血管扩张。 1.2保护心肌细胞 1.2.1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彭氏等[7]利用培养的心肌细胞造成缺氧模型,发现缺氧30分钟时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细胞显著增高,109/L黄芪对缺血心肌无保护作用,1009/L、10009/L的黄芪使凋亡率分别降低34.96%、37.02%,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黄芪可能抑制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但作用并非与浓度呈正相关,且缺氧心肌细胞中TNF-otmRNA的水平和凋亡率都增高,提示TNF.a可能参与诱导缺氧心肌细胞凋亡。 1.2.2稳定细胞膜李氏等[8]观察到一定浓度的黄芪可提高SOD活性,使MDA、CK水平降低,但未恢复正常,该作用并非与浓度呈正相关,提示黄芪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稳定细胞膜来防止细胞受损。 1.3 心脏的保护作用采用体外兔心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从器官和细胞2个水平,运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记、RT—PCR、生化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发现该药物具有调节抗再灌注损伤的MAPK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很可能是其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并且特异性抑制剂并不能减弱黄芪作用,说明黄芪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9]。 1.4对血压的影响黄芪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大鼠体外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上[10],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去除内皮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1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结合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来发挥效应。朱培成[11]等观察到斑秃患者给服黄芪多糖后可显著下调Thl型细胞因子(IFN-y,IL-12)及转录因子T-bet基因表达,逆转斑秃患者Thl型反应,提示APS可抑制斑秃患者转录因子T-bet及Thl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逆转Thl型反应,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IO基因表达,逆转Thl型反应,使之向Th2型漂移。蔡小燕[12]通过研究黄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发现黄芪治

黄芪的研究现状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毕业论文黄芪的研究现状 专业:生物制药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摘要 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黄芪属内蒙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传统中医多配以不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之中。在中药生产中运用超微粉碎技术、先进的逆渗浸提、超滤膜浓缩精制技术及原理,有效解决中药工业化生产中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间长,药效损失大的问题,形成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工艺技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这些都与黄芪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有关。黄芪所含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皂甙和黄酮等。本文就黄芪近期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关键词:黄芪;黄芪多糖;免疫调节;抗肿瘤

目录 1引言 (1) 1.1药理作用 (2) 1.1.1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3) 1.1.2免疫调节作用 (4) 1.1.3抗糖尿病作用 (5) 1.1.4抗肿瘤作用 (6) 2 临床应用 (7) 2.1收缩性心力衰竭(CHF) (8) 2.2病毒性心肌 (9) 2.3脑血管疾病 (3) 2.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2.5肾脏疾病 (3) 2.6恶性肿瘤 (3) 3黄芪在心血管系统反方面的应用 (3) 4黄芪在消化系统方面的应用 (2) 5黄芪在呼吸系统方面的应用 (2) 6其他应用 (2)

引言 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主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别名绵芪或绵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微温,味甘,具补气固表,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苦味酸、胆碱、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黄芪的药理研究一般采用黄芪水煎液或是黄芪的单体成分,单体中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研究较多

黄芪的研究进展

山西中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综述 黄芪药材的研究进展 毕业生:孙芮芮 专业:中药学(临床方向) 班级:2013级中药临床2班 指导老师:裴妙荣 二0一七年七月

黄芪药材的研究进展 学生:孙芮芮指导老师:裴妙荣 (山西中医学院中药学院030619) 摘要:黄芪,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称黄芪为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至《纲目》始称黄芪。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黄芪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综述立足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从黄芪的历史沿革研究、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黄芪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黄芪: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测定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本品味甘,微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本文从黄芪的历史沿革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以后黄芪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黄芪历史沿革的研究 1.黄芪炮制的历史沿革概况 1.1净制 关于黄芪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但仅有性味功效的阐述,未见有炮制方面的介绍。关于净制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方论》 [1],其要求黄芪“去芦”。其他关于净制的记载还包括南北朝《雷公炮炙论》 [2]中要求“须去头上皱皮”,宋朝时提出“洗净”,明朝又有“刮皮”后入药的记载。 1.2切制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综合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以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一、黄芪的营养成分 黄芪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挥发油和微量元素等。 1.多糖类 黄芪中多糖类最为丰富,其主要成分是糖类分子,包括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等。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 2.黄酮类 黄芪中黄酮类主要成分有黄芪苷、芍药苷等。这些化合物都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扩张血管、抗炎等作用。 3.皂苷类 黄芪中皂苷类主要成分为当归皂苷和元宝皂苷等。皂苷是一类复杂的二萜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降血脂等作用。 4.氨基酸 黄芪中富含氨基酸,包括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对肝脏、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5.挥发油 黄芪中挥发油的种类较多,包括挥发性酮、挥发性萜类等。这些挥发油具有调节血管张力、镇静作用等。 6.微量元素 黄芪中富含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成分构成了黄芪的营养基础,也为其药理作用提供了充分的

物质基础。 二、黄芪的药理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是免疫调节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免疫系统 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多糖类可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激 活免疫细胞,提高其活性,促进吞噬作用,增强人体抵抗力。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2.抗氧化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黄酮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不受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研究 表明,黄芪苷和芍药苷是黄芪中的两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对有氧代谢 及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3.抗疲劳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调节人体能量代谢,提高肝糖原的含量,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从而发挥抗疲劳的作用。研究表明, 黄芪多糖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预防运动性疲劳发生。 4.降血糖作用 黄芪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影响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和胰 岛素敏感性,从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促进 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5.抗肿瘤作用 黄芪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 凋亡等途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此外,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也 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等。 6.保护心血管作用 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供血量,降 低血压,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增加全身动 脉的内皮细胞数量,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以上药理作用说明了黄芪在保健和治疗多种疾病上的广泛应用价值。

黄芪及其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黄芪及其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概述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HF) 是一种被定义为心脏不能满足 身体需要的状态,其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水肿等,其病因因人而异, 而且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等因素。近年来,选择黄芪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综述 黄芪及其制剂在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并讨 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黄芪的简介 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称黄耆,是一种在中国流 行的中药植物。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地为中国北部地 区和内蒙古。其根部是该植物的重要部分,因为它被广泛地用于制药 或作为草药。黄芪的药用价值已被广泛认可,尤其在心脏和肺部疾病 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黄芪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黄酮类、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甾体类和生物碱等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 (例如黄芪苷、天门冬素等)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并且被认为是其治 疗功效的主要来源。 黄芪及其制剂的治疗作用 黄芪及其制剂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心脏衰竭 (Heart Failure, HF) 的治疗。HF 是由心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主 要症状为呼吸急促、水肿和疲劳等。HF 的基本治疗是药物治疗和改变 生活方式。然而,现有的药物治疗的局限之处是,它们仅能减轻症状 而不治疗病因,同时这些药物也常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新的治 疗手段是必要的,黄芪可能是其中一个治疗选择。 黄芪及其制剂在心脏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如一项对108名心衰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黄芪 胶囊12周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心功能指数、左心室收缩功能等方面 都有所改善,并且没有显著不良反应。另据一项系统评价,尽管这些

药象体会--黄芪

药象体会--黄芪 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

关于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参考文献

关于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参考文献 《黄芪多糖在治疗肺癌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引言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常用中药,被广泛用于中医的治疗实践中。近年来,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癌症的治疗有潜在的效果。本文将对黄芪多糖在治疗肺癌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黄芪多糖的提取与鉴定 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其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提取法等。其中,超声波提取法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黄芪多糖的鉴定主要采用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纤维素层析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黄芪多糖。 三、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包括抗肿瘤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通过以下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干扰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信号通路,减少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此外,黄芪多糖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细胞凋亡通路来实现。 四、黄芪多糖对肺癌的治疗作用 黄芪多糖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并且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因此,黄芪多糖在肺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减轻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黄芪多糖还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黄芪多糖还可以增强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五、结论 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在治疗肺癌方面,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因此,黄芪多糖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并且相对较为安全。然而,目前的研究仍然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光, 李雷. 黄芪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2(11):741-745. 2. 郑京苹, 黄瑞原. 黄芪多糖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14, 36(10):1970-1972. 3. 徐振军. 黄芪多糖的提取与鉴定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D].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4. 姚晓欣, 杨秀秀, 苏龙. 黄芪多糖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副作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副作用 养生堂:这就是中医4 黄芪(下)--罗大伦(2010.02.25下午)黄芪属于豆科植物,本名“黄耆”,从字意上看,文中所说的“耆”指的就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此药是我国的特产。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黄芪的功效主要有: 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四是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黄氏的作用主要有: 1 、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着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黄芪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同样有明显作用。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黄芪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复作用,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逆转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

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功效及现代制剂的研究进展

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功效及现代制剂的研究进展 黄芪是临床常用中药材,有着十分悠久的入药历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价值,本文主要从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功效及现代制剂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黄芪进行进一步阐述,以期为黄芪临床的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标签:黄芪;生物学特征;功效;现代制剂;研究进展 1.前言 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黄芪主要产自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氨基酸、黄芪多糖和黄酮类、生物碱等许多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降压、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保肝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应用较为广泛,被应用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多个全身系统疾病治疗中。近年来,各种以黄芪研发的新药取得了突破,黄芪用量也不断的增加,使得黄芪供不应求。通过大量考察发现,古今医学家在黄芪的功效认识、应用和主治认识方面既有差异性也有承接性。现就黄芪具体生物学特征、临床功效和现代制剂作进一步综述。 2.黄芪的生物学特征介绍 生物学特征指的是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各生长周期的具体性状表现,一般包括种子萌芽、逐渐发育为幼苗和幼树、直至开花结果和衰老、死亡。黄芪的整体生物学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木质、主根肥沃、灰白色、高50-100cm、上部分枝多、有白色柔毛等。黄芪包含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多糖类等主要的化学成分。下面主要从黄芪5个生长时期进行黄芪生物学特征详细介绍:①第一个生长期为黄芪幼苗的生长期。在这个时期蒙古黄芪当年播种是不开花和结果的,部分的膜荚黄芪则可开花,8月中旬为始花期;处于幼苗生长期的黄芪,其根系水分以及养分的供应不断的增加,且叶片面积、光合作用也在扩大、增强,加快了幼苗的生长速度[1]。②第二个生长期为枯萎越冬。主要是指黄芪从部分枯萎和死亡一直到次年植物返青的时间,这个时期通常开始于9月下旬,黄芪的叶片慢慢的变黄,接近地面部位枯萎,而位于低下部位的根头开始形成越冬芽。 ③黄芪返青期。春天开始返青,黄芪在这个生长时期根部的越冬芽会长出对面,丛生芽开始长出,接着分化黄芪的茎和枝叶,最终形成植株。在返青初期,由于受到水分和温度的影响,黄芪生长速度通常都较慢。④孕蕾和开花期。黄芪形成叶腋花到出现果实前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花芽通常出现于6月初,之后逐渐膨大、抽出花梗,并逐渐形成花蕾,最后于7月初黄芪的花蕾开放,通常为25天的花期[2]。⑤结果种熟生长期。这段时期主要是开花授粉直至果实成熟的时期,一般是8月中旬后一个月内,若遇干旱则会提前,黄芪种子确实率较高,因此,播种之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改变种皮不透性,这样能够使出苗率得以提高。注:黄芪通常在秋季采收,且采收3年上的根。 3.黄芪的主要功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