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禄:心电图分析五步法

王祖禄:心电图分析五步法

读图5步法:

1. 计算心率;

2. 看P波、定心律;

3. 看qRs波;

4. 看ST-T;

5. 测量2个间期(P-R,Q-T)等。

第一步:计算心率(心房率/心室率)

心电图机通常的走速为25mm/s。心电图纸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40ms),每1大格=0.2s。下图为心电图纸的定标电压和时间计量。

因此,心率=300÷大格个数,或=60000ms ÷(40ms×小格数)。例如,R-R间距为3个大格,心率=300÷3=100次/分。

第二步:找“P”波,定心律

需要关注以下5个要点:

①找有没有“P”波,即是否存在?

②如有“P”波,是否按规律出现?频率如何?

③“P”波波型特点是否正常?正常P波表现为:Ⅰ、Ⅱ、aVF、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随便。

④“P”波时间应﹤0.12s。

⑤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Ptfv1>-

0.04mm·s。

常见异常心电图

1.窦性静止

如果窦房结一次或多次没有发生冲动,在心电图上将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较长间歇,在此长间歇内P-QRS-T波不出现,或在心电图上见不到窦性P波,可诊断为窦性静止。

2.房早和房速

心房任何部位的提前激动夺获了窦房结的节律,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或者较早的P波重合于前面的T波之上,且不能下传心室,可诊断为房性早搏。房速的频率明显快于窦性心率,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

3.房室交界性早搏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交界性早搏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发出之前,房室交接区提前发生的一次激动。可提前出现的QRS波,或有房性融合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节律规则,P波通常倒置,也可能提前、落后或融合于QRS波中。

4.房扑和房颤

房扑是一种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出现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F波,心房率可达到250次/min以上。房颤发生时,ECG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f波频率往往更快且不规则,频率可达300~600次/min,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第三步:看qRs波

需要关注以下4个方面:

①看qRs波有没有、是否存在?如有qRs波,是否按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关系如何,是否恒定?

②波型特点是否符合正常?肢导联主要看心电轴是否正常,有无左偏或右偏。胸导联主要看V1、V2的rS型,V5、V6的qRs型以及有无异常Q波。

③时间:qRs波正常时间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④振幅:aVR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I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 的R波小于1.2mV,aVF的R波小于2.0mV。

常见异常心电图

1.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CG表现为:QRS≥0.12s,V1、V2导联呈rsR′型或宽大而有切迹的R波,V5、V6导联呈qRS或RS型,S波深宽,QRS时限大于0.12s。

2.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ECG表现为:QRS≥0.12s,I、V5、V6导联q波减小或消失,V1、V2导联常呈QS形,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3. WPW预激综合征A型

ECG表现为:PR间期<0.12s,QRS波>0.10s,起始部有△波,V1~V6导联△波和QRS主波向上。

4. WPW预激综合征B型

ECG表现为:PR间期<0.12s,QRS波>0.10s,起始部有△波,V1~V3导联QRS主波向下,V4~V6导联△波和QRS主波都向上。

5.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可以“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为定位标准。

第四步:看ST-T(ST段、 T波)

ST段,从QRS波终点至T波起点,代表左、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到快速复极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动作电位2时相是形成ST段的电生理基础。T波,为心室的复极波,心室动作电位曲线中的 3时相(快速复极末期)是形成T波的电生理基础。

首先,要判断ST段是否正常:①ST有否偏移?正常ST段多为一

等电位线;②正常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V3<0.5mV,其他导联<0.1mV。超过此范围为ST段抬高。③如ST段振幅<0.05mV,为ST压低。

常见异常心电图

1.心肌缺血

ST段水平型下移>0.5mV,强力提示心肌缺血;下斜型ST段下移提示心肌缺血的可靠性相对下降;而上斜型ST段下移则大多为生理性的。下图为缺血型ST段下移。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可以“ST段抬高”出现的导联为定位标准,示意如下:

(1)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V1-V3导联R波振幅明显减低,呈rS型或r型,伴ST段显著抬高。

(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V1、V3、V4导联呈QS型,V1~V5导联ST段抬高。

(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主要在II、III、aVF导联上出现病理性Q波和ST-T改变,一般III 导联的Q波≥0.04s、深度大于R波的1/4,aVF导联Q波应≥0.02s,II导联也应有肯定的q波。

其次,判断T波是否正常。①T波形态:正常T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前支较缓慢,后支较陡峭,顶端较圆钝。

②T波方向,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倒置,在Ⅲ、aVL、aVF、V1、V2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在V3导联多为直立。若V1导联T波向上,则V2~V6导联T波也向上。

③振幅:多>1/10 R。

ST-T段改变的病因可分为心脏因素和非心脏因素。

第五步:测量2个间期(PR和QT)

PR间期和QT间期正常值分别为PR=0.12-0.20s;QTc=0.32-0.44s。

PR间期和QT间期异常多见于房室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室传导时间延长,PR间期>0.20-0.22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没有QRS波出现,为II 度I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无变化,P波形态正常,

但不是所有的P波都能传到心室,部分P波后可无QRS波,为II度II 型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无序,心房率在正常范围内,心室率较慢,属于完全性房室分离。

QT间期延长心电图分为I、II、III型,见下图。

心电图信号分析与分类

心电图信号分析与分类 一、绪论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测量心脏电信 号变化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ECG信号分析与分类是ECG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它的目的是将ECG信号根据 特定的规律分类,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供医生诊断与治疗。 ECG信号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基线漂移、噪声、运动伪影和心电图 复合波分离等几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ECG信号的分析与分类。 二、ECG信号形态特征分析 ECG信号的形态特征分析是ECG信号分类的基础,其主要的 目的是解析ECG信号的重要成分。ECG信号的形态特征包含以下 三个方面: 1.基本波形 ECG信号中的基本波形是心脏电活动的直接反映,主要反映了 心脏的起搏和传导过程。常见的基本波形有P波、QRS波和T波,其中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QRS波代表心室的收缩,而T波则代 表心室的复极。 2.心律

ECG信号中的心律反映了心脏的节律和节拍,是ECG信号分类的重要依据。常见的心律包括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和室性心律等。 3.心率 ECG信号中的心率反映了心跳的频率,通常用每分钟心跳次数来描述。心率是ECG信号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因为心率异常往往意味着心脏病或其他疾病。 三、ECG信号分类 ECG信号分类是将ECG信号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ECG信号分类依据的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信号形态特征的分类,包括基线漂移、噪声、运动伪影和心电图复合波分离等;另一类是基于心律和心率的分类,包括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和室性心律等。 1.基于信号形态特征的分类 (1)基线漂移 ECG信号中常出现基线漂移现象,它是由于肌肉运动等因素造成的,会对ECG信号的形态特征造成干扰。为克服基线漂移的影响,一般需进行基线漂移滤波处理。 (2)噪声

心电图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

心电图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 脏健康状况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心电图数据分析是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在进行心电图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心电图数据。心电图数据可以通过 心电图仪器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然后保存为数字化的数据文件。获取到心电图数据后,还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和伪差等。 2. R峰检测 R峰是心电图中QRS波群的最高峰,它代表心脏收缩的发生。R峰检测是心电图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确定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常用的R峰检测方 法包括基于阈值的方法、基于波峰和波谷的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自动识别R峰,并计算心率和心律的指标。 3. 心律分析 心律分析是对心电图信号中不同类型心律的鉴别和分析。通过心律分析,可以 检测出心脏异常节律,如心房颤动、心室早搏等。常见的心律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通过计算RR间期、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来评估心律的稳定 性和变异性。频域分析则通过将心电信号转换到频域,计算功率谱密度和频带能量等指标来评估心律的频率分布和能量分布。 4. ST段分析

ST段是心电图中QRS波群和T波之间的水平线段,它反映了心肌缺血或损伤 的情况。ST段分析是心电图数据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诊断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等疾病。常见的ST段分析方法包括ST段抬高/压低的检测、ST段斜率的计算、以及ST段变异性的评估。这些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ST段的形态和变化, 从而提供有关心肌缺血和损伤的信息。 5. 波形分析 除了上述的基本分析方法外,心电图数据还可以进行波形分析,以获取更详细 的心脏信息。波形分析可以对心电图信号中的P波、QRS波群和T波等进行特征 提取和分类。通过波形分析,可以检测出心脏异常的电活动,如心房扑动、束支传导阻滞等。常见的波形分析方法包括峰值检测、波形变异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等。 心电图数据分析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医学知识和信号处理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心电图数据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未来,心电图数据分析有望成为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完整word版)★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分析

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分析 王立群教授的的幻灯 心脏的冠脉供血概述 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左冠脉主干很短,发出后很快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部分人还发出对角支。左室血供的80%源于左冠脉。 (1)前降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室间隔的前2/3,以及左、右束支和左前分及支右室前壁.左室血供的50%来自前降支。 (2)回旋支分布于左房、左室前壁、侧壁、后壁,甚至可达后乳头肌,一般人群中,约40%的窦房结血供来自回旋支。 (3)对角支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 2.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侧壁和后壁,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后1/3,左后分支以及房室结和窦房结等,左室血供的20%来源于右冠脉。 动脉

判断梗死与缺血相关冠脉的心电图指标 冠心病急性心梗的病理生理基本过程是:冠脉突然发生闭塞或次闭塞,引起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严重的缺血,甚至坏死,进而在心电图相关导联出现心肌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表现:T波倒置,ST段改变及病理性Q波等。而判断心肌梗死或缺血相关冠脉的过程与上述完全相反,即根据心电图相关导联出现的心肌缺血与坏死的心电图表现,反向推测可能是哪支相关冠脉发生病变. 反推相关冠脉病变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 1。急性心肌梗死时,主要依靠ST段的改变,ST段可表现为上抬或压低,其出现的导联对罪犯动脉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2.慢性或急性期心肌梗死时,主要依靠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 3。非Q波性心肌梗死时,主要依靠有演变过程的T波改变及ST段改变。 应当强调:这些心电图指标应当有动态的变化除此,还应区分心肌缺血的对应导联的改变,此时某些导联的ST段下移是同一份心电图某些导联ST段显著升高的镜像性或对应性改变,不能因对应导联出现的心电图改变而扩大相关动脉的范围. 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 1.间隔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 胸前V1、V2导联面对左室间隔的前部,该部位还含有希氏束和束支。由冠脉左前降支的间隔支供血如果梗死部位局限在间隔前部,则心电图改变只表现在V1、V2导联,梗死相关动脉为间隔支(图1点),如果整个左室前壁都受累,则心电图的改变将扩大到V3、V4导联,梗死相关动脉是前降支的间隔支发出之前(图1B点)。间隔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

基于深度信号分析的心电图信号分类与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信号分析的心电图信号分类与识别 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电信号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心电图信号(Electrocardiograms,简称E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 一种检测方法。ECG信号的形态、频率和幅度等特征都能够反映人体心脏的生理 和病理状态。因此,在医学诊断和研究中,ECG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变得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基于深度信号分析的ECG信号分类与识别技术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ECG信号的分类与识别 ECG信号分类与识别指的是将收集到的ECG信号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并根 据异常类型进行识别。因此,它是ECG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CG信号 的分类和识别是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传统的ECG信号处理方法通常是基于人工提取ECG信号的各种特征参数,然 后使用一些分类器对这些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限制,例如特征提取的准确度和精度不高等问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ECG信号,获得了更加准确的结果。 第二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ECG信号分类与识别技术 深度学习是一种通过模拟人一样的学习方式来识别和分类数据的机器学习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ECG信号分类和识别技术以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而备受关注。基于 深度学习的ECG信号分类和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它是一种常见 的神经网络结构,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ECG信号的特征。它可以通过卷积层和池 化层分别提取ECG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从而实现ECG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在ECG信号分类和识别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Matlab中的心电图分析与生理信号处理技术

Matlab中的心电图分析与生理信号处理技术 心电图(ECG)是测量人体心脏活动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心电图数据,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心电图分析与生理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将介绍Matlab中的心电图处理工具和方法,以及它们 在心脏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而得到的,它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变,判断心脏健康状况。Matlab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计算环境和编程语言,被广泛应 用于心电图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Matlab中,有许多用于心电图处理的工具箱和 函数,如BioSig、EEGLAB和WFDB等。这些工具可用于读取心电图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号处理等操作。 首先,读取心电图数据是进行心电图分析的第一步。在Matlab中,可以使用wfdb库函数读取和解析MIT-BIH心电图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个数据库是心电图研 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标准数据集,包含多种心脏病变的记录。通过使用wfdb库函数,可以方便地获取这些数据并进行后续处理。 在读取数据之后,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通常,心电图数据中会包含各种 噪音和干扰,如基线漂移、肌电干扰和电源干扰等。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需要对这些噪音进行滤波和去除。在Matlab中,可以使用滤波器函数对心电图信号进行滤 波处理。常用的滤波方法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带通滤波等。滤波操作可以提高信号质量,并减少噪音对后续分析的影响。 除了滤波,特征提取也是心电图分析的关键环节。心电图信号中包含了许多与 心脏活动相关的特征信息,如QRS波群、P波和T波等。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分析 心脏节律和诊断心脏疾病。在Matlab中,可以使用各种函数和算法来提取这些特征。例如,利用Matlab中的内置函数,可以计算QRS波群的峰值、峰宽和波形面 积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定义的算法来提取其他特征,如RR间期、ST段抬高 和QT间期等。

最新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1. 将各导联按Ⅰ. Ⅱ. Ⅲ.aVR. aVL.aVF.及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为差,和交流电干扰。 2. 根据P波有无,方向与形态,顺序,与QRS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分析心律,首先要认出P波,QRS-T波群,应将P波清晰的导联如Ⅱ(或V1)导联描记得相应长一些,然后根据P波的特点,决定基本心律。 例如,P 波符合窦性条件,诊断为窦性心律; P波是逆行型的,P′-R﹤0.12s ,为交界性心律;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不规则的“f”波,是心房颤动在某些导联中出现早搏或逸搏等,都是附加异位节律,必须加以说明。 例如,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有很清楚的P波,但同时又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项目栏上应记录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 基本心律是房颤,而又可以合并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等。 3.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RS波群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选择适当的导联,测量P-P或R-R间距

以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在每一个P波后面均有QRS波群者,心房率等于心室率,只要计算心室率即可。而有明显心律不齐,心房率和心室率不相等者,则应分别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 测量P-R间期应注意,在心率过快或P-R间期延长的病例中,P 波常和前面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相互重叠,或者完全被掩盖而不能看出,或者在T波的下降支部位形成一个切凹而被误认为是U波,故应仔细核对,以免误诊。没有P-R间期的如心房颤动,或者P与QRS 无固定关系者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一栏可以空者不填写。P-R间期有规律性改变的,如文氏现象,可以将最短和最长的注出,例如0.18-0.36s。 测量Q-T间期应注意勿将异常明显的U波误计算在内。有时各个导联T波平坦或者很低小,不易看出其终点,应加以说明。 4.测定平均心电轴,可以用目测法观察其是否转移,如有左移或右移时应用查表法写出电轴的偏移度数。 5.观测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等以及S-T段有无移位。 应在每个导联内仔细检查P、QRS、S-T、T波等,先是从胸导联开始,判断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将不正常的特征一一分析描述。例如V1、V5的QRS波群分别为何种形态?QRS是否属室上性(窦性、房性、房室交界区或房室束分叉以上的激动)下传心室抑或心室内异位激动所产生?有无提前或推迟出现的QRS波群?R与S波电压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Q波?QRS与P波的关系如何?S-T段是否有移

心电图五步分析法

心电图五步分析法

心电图五步分析法及应用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春雨 1、第一步观察P波判断心律 P波代表心房除极波 1.1分析观察P波方向,通过观察P波,可以确认基本心率是窦性还是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图1)(P波方向的产生原因是心房在除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动力即心房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故电极位于心房右上方的avR 导联所记录的P波是倒置,即除极方向指向的导联出现正向波,背向的导联出现负向波)。若P 波avR直立,Ⅰ、Ⅱ、avF倒置,称逆行P波,表示激动起自房室交界区。

图1 心房、心室示意图 1.2.分析观察P波时限 正常﹤0.12s,形态直立圆凸。(P波的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除极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除极所产生。(图2)。 1.2.1若P波时间超过0.12秒,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1.2.1.1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图3) ①P波增宽≥0.12s,常出现在Ⅰ、Ⅱ、avL导联

③QRS波群增宽。 ④继发性ST-T改变。 1.5分析观察,有无窦性P波,心电图中如果没有窦性P波,说明没有窦性心律,而是异位心律。异位心律有多种心电图改变,现列举常见的几种: 1.5.1心房颤动(AF)是一种快速的主动性异位心律,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人。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心房颤动心电图:(图7) ①P波消失,代之形态、间距、振幅不等的“f”波,“f”波频率350-600。 ②P-R间期绝对不整 ③Q RS波群时间和形态多数正常。 心房颤动时测量心率,适用计数法,计数6s以内的QRS波群个数X10=每分钟心室率。

心电图信号分析中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心电图信号分析中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引言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心电图记录了心脏在一个心跳周期内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可以提供有关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医生提前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和病理异常。本文将探讨心电图信号分析中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以及该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的意义和挑战 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监测和分析心电图信号,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心脏疾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然而,心电图信号具有复杂的特征和噪声,使得异常检测算法的设计变得具有挑战性。 首先,心电图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复杂多样。正常心电图信号具有明显的周期 性和规律性,而异常信号则可能具有各种形式的非线性和非周期性特征。因此,设计一种有效的异常检测算法需要考虑不同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次,心电图信号存在各种类型的噪声污染。这些噪声源包括肌电干扰、基线 漂移、电极失配等。有效的异常检测算法应该具备抑制噪声、保留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 最后,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需要满足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 医生需要尽快获得异常检测结果,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因此,算法应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检测出异常信号。 二、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的方法和技术 在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的研究中,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以下是 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基于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数学模型描述心电图信号的生成过程,并通 过与已知模型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常见的模型包括自回归模型(AR)、高斯混合模型(GMM)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需要事先估计模型参数,对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有一定要求。 2. 基于特征工程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提取心电图信号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 征进行异常检测。常用的特征包括时间域特征、频域特征、小波变换特征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需要事先确定哪些特征对异常检测最有用。 3.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分类和 异常检测。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随机森林(RF)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学习特征和模式,但 需要大量标注好的数据用于训练模型。 三、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的应用 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心脏疾病诊断:通过监测心电图信号并应用异常检测算法,可以提前发现心 脏疾病的病理异常。例如,心电图异常检测算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运动心电图监测:异常检测算法可用于运动心电图监测。在运动期间,心脏 的工作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心电图信号也会相应变化。异常检测算法可以判断运动状态下心电图信号是否正常,并帮助监测者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3. 无损心电图监测: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无损心电图监测。传统的心电图监 测需要使用电极与皮肤接触,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便和不适。而无损心电图监测通过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心电图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检测。 结论

医用心电图分析软件的操作流程

医用心电图分析软件的操作流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医用心电图分析软件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辅助医生对心电图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本文将介绍医用心电图分析软件的操作流程。 1. 软件安装与启动 首先,根据提供的软件安装包,将医用心电图分析软件安装在个人电脑或医院的工作站上。安装完成后,双击软件图标启动软件。 2. 患者信息录入 在软件的主界面上,点击“患者信息”或类似的选项,进入患者信息录入页面。在此页面中,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同时,还可以录入其他辅助信息,如病历号、病史等。输入完成后,点击“保存”或类似的按钮,将患者信息保存至软件数据库中。 3. 心电图导入 在软件的主界面上,点击“心电图导入”或类似的选项,进入心电图导入页面。在此页面中,用户可以选择从心电图仪器导出的心电图文件,通过点击“浏览”或类似的按钮,选择心电图文件所在的路径。选定心电图文件后,点击“导入”或类似的按钮,将心电图文件导入到软件中。 4. 心电图预处理

在心电图导入成功后,软件将自动进行心电图的预处理工作。预处 理包括滤波、放大缩小、基线校正等操作,以提高心电图的清晰度和 可读性。用户可以在主界面上查看心电图的预处理结果,对不满意的 部分进行调整。 5. 心电图分析 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心电图分析”或类似的选项,进入心电图分析页面。在此页面中,软件将自动识别和定位心脏电活动中的各个波形和 间期,并计算出相应的测量数据。例如,软件可识别P波、QRS波群 和T波,并测量它们的振幅、间期、斜率等参数。此外,软件还能够 检测异常波形、心律失常和心脏缺血等疾病迹象,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6. 分析结果显示 软件将分析结果以图像和数据的方式呈现在分析页面上。用户可以 通过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来查看心电图的细节。同时,软件还会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输出,方便用户复制或打印。 7. 保存和导出 在分析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保存或导出心电图分析结果。点击“保存”按钮,将分析结果保存至软件数据库中,方便以后查询和比对。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以常见的文件格式(如PDF、JPEG)导 出到指定路径,以便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或病历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 总结:

心电图分析软件

心电图分析软件 心电图分析软件:简介、功能和应用 一、简介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诊断工具,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传统的心电图记录需要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心电图分析软件的出现使得心电图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更加快捷和准确。 心电图分析软件是一类专门设计用于处理和分析心电图数据的应用程序。它具备自动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方式显示和解读心电图数据。此外,心电图分析软件还能够生成详细的心电图报告,以及将数据与其他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 二、功能 1. 心电信号采集和记录:心电图分析软件可以接收、记录和存储来自心电图仪的电信号。它支持多种常见的心电图设备,并能够实时监测心电图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2. 自动分析和解读:心电图分析软件内置了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能 够自动检测和分析心脏的电活动。它可以识别心率、R-R间期、心 电图的形态特征等,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心脏的状态和功能。 3. 异常检测和警报:心电图分析软件能够自动检测心电图中的异常 信号,并及时向医生发出警报。这些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室肥厚等,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软件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做出诊 断和治疗决策。 4. 数据可视化和报告生成:心电图分析软件能够以多种方式展示和 呈现心电图数据。它可以生成清晰易读的心电图波形,并根据不同 的参数和指标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和统计图。此外,软件还可以生成 详细的心电图报告,包括诊断结论、建议治疗方案等,以供医生参 考和记录。 5. 数据管理和共享:心电图分析软件拥有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可 以将心电图数据与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和存储。此外,软件还 支持数据的云端备份和共享,有助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和协作。 三、应用 1. 临床诊断和治疗:心电图分析软件在临床诊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它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分析和解读心电图,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出现心电图异常亦相当常见。本文收集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做临床分析,以供参考,从而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脏损害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其中男68例,女58例,年龄40~84岁,平均68.2±5.3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且做1分钟节律描记。 结果 心电图正常者64例,异常者62例,其中出现ST-T段缺血样改变者41例(32.5%),心律失常者32例,包括心房纤颤者9例(7.1%),窦性心动过缓者8例(6.3%),窦性心动过速者5例(3.9%),房性早搏者4例(3.2%),室性早搏者4例(3.2%),房室传导阻滞者2例(1.5%)。 讨论 心脑血管病已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梗死与心肌梗死的关系一直受到临床学者的关注。除外心脑血管本身同时受累引起病变外,急性脑梗死时,脑功能的变化而引起或加重心肌损害更应值得研究。本文显示过半患者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心肌缺血损伤改变41例(32.5%),心律失常32例(25.4%),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以及病变位于脑干下丘脑网状系统,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而直接对心肌产生毒性作用有关,从而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病变在岛叶的梗死对心脏自主活动有特异性的影响,因为此部位参与心脏植物神经的调节,更易发生心律失常。所以,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我们在积极治疗本身病变的同时,亦应给予心脏保护治疗。目前认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是急性脑梗死心肌损害者的标准保护用药。希望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分析而引起对心脏的损害的重视。

利用云计算进行心电图分析

利用云计算进行心电图分析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资源从本地服务器迁移到云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集中管理。心电图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应用,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利用云计算进行心电图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心电图作为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并对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然而,传统的心电图分析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解读、时间成本较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云计算进行心电图分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云计算在心电图分析中的意义 1. 高效便捷:将心电图数据上传至云端,可以实时获取分析结果,节省了人工解读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误诊率。 2. 数据共享:利用云计算平台,心电图数据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研究团队共享,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相互合作。 3. 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可以对大量心电图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的规律和特征。 三、利用云计算进行心电图分析的方法

1. 数据采集:通过心电仪器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采集并上传至云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噪声过滤、滤波等预处 理操作,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特征提取:通过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从心电图中提取出心率、心电波形、ST段等重要特征。 4. 分析算法:利用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对心电图特征 进行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分析,实现心脏疾病的自动化诊断和预测。 5.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医生和患者,方便 他们理解和判断。 四、云计算心电图分析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数据隐私与安全:心电图数据属于敏感信息,如何保护数据的隐 私和安全是云计算心电图分析的一大挑战。采取数据加密、权限控制 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 算法优化与改进:云计算平台需要不断优化算法,提高心电图分 析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等新的分析方法,提高自动 化诊断的效果。 3. 医疗资源不均衡:云计算心电图分析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和专业 人才,但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通过建立云计算心电图分析 中心,实现资源的集中共享,解决资源不均衡问题。

房颤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房颤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情况,总结房 颤心电学的显示特征,为日后诊断与治疗房颤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 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将90例患者的 24小时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异常现象。结果:90例心房颤动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有51例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异常,异常的检出率为56.66%;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有12例患者为阵发 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3.33%,其中室性早搏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原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测心房颤动对异常的发现情况较好,同时易能检 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具体位置。 【关键词】心房颤动;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40-02 心房颤动又称心房纤维颤动,青年人的发病机率较低[1]。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脑补缺氧、 四肢乏力、心率不齐等,房颤的患者心跳频率高于正常健康的人类,并且伴有心率不齐,心 脏的收缩功能呈退化状态。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并发肺栓塞、猝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了 患者的生命健康[2]。有相关学者表示:年龄与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正相关,75岁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就高达10%以上。本文主要研究房颤患者在动态心电图的各种异常表现,为保证此次临床观察的顺利进行,我院心血管科特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 心房颤动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房颤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 心电图检测。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 为(54.2±7.4)岁;其中高血压患者55例;肺炎患者5例;冠心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糖尿病例16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②均出现心率不齐,心跳过快的临床症状。 ③均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排除 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等。 1.3 使用仪器 90例心房颤动患者均运用(DMS公司(美国)生产的)型号:300-4;国食药监械(进)字 2014第 2211172号,的动态心电图仪器进行检查。 1.4 方法 90例患者运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检查,连续观察患者24小时的心电图情况,并运 用DMS为监测导联,将收集到患者24小时心电图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进行系统 性的分析与处理,并提供患者24小时内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报告。 1.5 观察指标 观察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及心电图的异常显示情况。 2.结果 2.1 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显示 在患者房颤发作时,心电图的P波会逐渐消失,在心电图上可明显看出波形不一;间隔 不等的情况出现,相应F波也会出现不规则的颤动,如果颤动的波形大于>0.10mV,则表示 患者的心房颤动较为激烈,如果波形≤0.10mV,说明是细微的房颤。 2.2 9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90例患者在监测期间有12例患者是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 颤动的发生几率为13.33%;其余78例患者均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几率为86.55%;90例

生物医学中的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

生物医学中的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 方法,可用于诊断心脏病、评估心脏病的病情、制定治疗计划等。传统的心电图记录是通过贴附电极在身体表面记录患者体内的电 信号,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比如不能记录心脏深层部位的 电活动,不能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在不断研究创新,在新型生物医学中发展了很多新型心 电图分析方法。 其中一种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叫做心电图成像(Electrocardiographic Imaging,ECGI),这种方法可以从全身表 面的多个电极处获得心脏的三维电信号图像,以更精准地分析心 脏电活动。ECGI可以获得高度分辨率的心脏电活动分布图,并能 够准确地显示心脏电各区域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评估 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另一种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叫做合成心电图(Synthetic Electrocardiogram,sECG),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多种模型和 算法,将多个来源的心电信号进行合成,以实现对特定病变的准 确测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变。sECG可以用于评估

心律失常、病理性QRS波群和ST段抬高等,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叫做非侵入性电生物学映像(Noninvasive Electrophysiological Imaging,NEI),这种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从心脏表面的多个电极处获取心脏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心脏电信号进行分析,并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电活动图像。NEI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和分辨能力,能够准确地分析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在评估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和心肌病时,NEI可以提供非常有力的辅助诊断信息。 总之,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的出现,为心电图分析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手段,也为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使得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科学、规范、高效。预计在今后,新型心电图分析方法还将持续发展,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分析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检查以及分析总结。结果心电图检查异常35例(74.5%)。心电图表现为6类,主要包括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T波高尖、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分别占比25.5%、40.4%、17.0%、8.5%、4.3%、2.1%、2.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心电图检查异常患者复查时,窦性心动过速表现消失19例,ST-T改变恢复正常4例,T波高尖、低电压、房室传导阻均消失,房性期前收缩未改变。结论心电图改变可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电图;病情评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源于高酮血症、高血糖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改变所致,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大脑、心肌、肾脏损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2]。研究中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后续治疗有效性,本研究中以47例患者为例,主要探讨心电图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2±5.1)岁;病程5天~6个月,平均病程(3.3±1.4)个月;合并症:高血压18例,冠心病15例,高脂血症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初高中28例,小学及文盲4例;职业:农民工17例,企业职员20例,清洁工6例,退休人员4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全身免疫系统等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具体方法:首先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查,查看电源以及电压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指导患者在检查床上保持仰卧位躺平,并暴露需要检查的部位,连接患者与心电图机各导联按放位置,检查心电图机是否接好地线;打开电源,将患者的信息输入设备,观察心电波形是否出现明显干扰,然后打开低开关开始记录。 选择科室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记录的心电图信息进行分析,意见一致后给出结论,如果意见不一致可进行讨论,请科室专家给予意见,最后做出诊断

胆心综合征40例心电图分析

胆心综合征40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以提高对胆心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4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ST-T改变、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变化,随胆系疾病好转或痊愈,多数心电图可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胆心综合征可引起多种心电图改变,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等有利于鉴别诊断。 标签:胆心综合征;心电图描记术;心电图 近几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其中部分以胆心综合征为表现的患者就诊于心内科,以致延误了诊治。胆心综合征(gallbladder cardiac syndrome,GCS)是指胆道系统疾患(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或胆囊结石等)急性发作时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脏电活动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并且随着胆道系统疾病的痊愈,心电图可恢复正常[1]。为提高对胆心综合症诊治特点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40例GCS 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确诊为胆心综合征患者40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男21例,女19例,年龄31~49岁,平均40岁。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9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13例,胆总管结石7例,结石嵌顿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阻塞性黄疸4例。病程最短为6 h,最长为2年。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心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前区不适、胸痛或心悸等,部分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曾出现心前区剧痛或心绞痛;(2)心电图存在各种异常改变;(3)腹部彩超检查证实胆囊或胆管存在明显病变;(4)实验室检查结果:TBIL、DBIL增高或正常,ALT 稍增高,肌钙蛋白I或心肌酶谱基本正常;(5)排除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瓣膜病心脏病等疾病。 1.3 仪器与方法 采用HPMP 170型心电图机器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于入院后24 h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有胸闷、心悸、胸痛等心脏症状者随时复查心电图,出院前再复查心电图。

36例TV1-TV5\V6综合征心电图分析

36例TV1>TV5\V6综合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TV1>TV5、V6在正常人群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体检人群心电图分析。结果TV1>TV5、V6者占全部体检人数的070%。全部为男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6(44%),且均为50岁以上者。TV1>TV5、V6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及心电图正常组(P<001)。结论心电图TV1>TV5、V6者,与高血压、冠心病呈密切相关性,并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 标签:健康体检;心电图;TV1>TV5、V6综合征 为了探讨心电图TV1>TV5、V6在正常人群发生率及临床意义,2008年12月~2009年5月笔者对5119例健康体检者中,筛选出心电图仅有TV1>TV5、V6而无其他异常者36人,记录其血压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09年5月份共体检5119人。心电图TV1>TV5、V6者仅36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3~59(41±18)岁。<50岁18人,>50岁18人。心电图正常组3854人,男2885人,女969人,年龄21~82岁。 12方法常规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记录血压。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正常人群发生率与性别TV1>TV5、V6者36人,占全部体检人数的070%。全部为男性。 22高血压与年龄36人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6(44%),且均为50岁以上者。 23TV1>TV5、V6与正常人群、心电图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见表1。

TV1>TV5、V6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及心电图正常组(P<001)。 表1高血压发生率 组别人数高血压例数(%) 正常人群5119614(12) TV1>TV5、V63616(44) 心电图正常组3854197(51) 3讨论 本文资料TV1>TV5、V6者在正常人群的发生率为070%,低于其他文献 报道,可能与本资料及人员均为健康体检者有关。本文心电图TV1>TV5、V6者全部为男性,这是因为女性T环偏后,TV1多为倒置为主,而男性TV1多直立所致。心电图TV1>TV5、V6者伴高血压者占44%,高于正常人群和我国人群高 血压118%的发生率,且多为50岁以上男性,因此本文资料提示TV1>TV5、V6与高血压成密切相关性,这与李氏[1]观点一致。Leo.schamrath[2]指出, 心电图TV1>TV5、V6综合征可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唯一表现。Leo.schamrath 认为,正常情况下胸前导联V6的T波大于V1的T波,在某些早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T波向量由左侧逐渐向右侧偏移,表现在胸前导联上T波在V6逐渐降低,终至倒置,而V1导联上T波进行性增高。当T波向量一旦与V1导联电极相平行时,TV1将大于TV5、V6。自Leo.schamrath之后,国内学者也对心电图TV1>TV5、V6的临床意义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学者资料显示,TV1>TV5、V6是心肌缺血或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早期诊断指标。可能是冠心病的最早表现,这些观点支持Leo.schamrath观点。也有人提示不同意见,如国内宁氏[3]对飞行员心电图TV1>TV5、V6综合征进行临床评价,认为多见于瘦长型年轻飞行员,属于正常变异。钱氏[4]对心电图TV1>TV5、V6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发 现其冠状动脉病变上占154%,但将其结果与我国人群中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646%相比,显然具有显著差异。李氏[1]资料还显示,心电图TV1>TV5、V6于冠心病呈密切相关性。 高血压可使全身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狭窄,粥样硬化,心,脑等靶器官缺血损伤,并出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衰及猝死。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甚至高血压前期,在无左室肥厚,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时,也会因微动脉血管壁增厚,官腔变小,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和顺序性下降,左室功能受损,心

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结果分析

心电图:“零基础”到有序阅读 一.各波段含义(从P开始,依照字母顺序向后排,QRS T U) 1.P波:心房除极 【Ta波:心房复极,通常看不到,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 2.PR段(实为PQ段):心房复极、房室传导 3.QRS波群:心室除极

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不是说最高的波是R波),R波左边为Q波,右边为S波。出现两个向上的波则第二个记为R’。若无向上的波记为QS波 超过0.5mV(竖5小格)大写,低于0.5mV小写 4.ST段:心室早期缓慢复极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 5.T波:心室晚期快速复极 6.U波:产生机制未明 7.PR间期: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的过程 8.QT间期: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过程 【“间期”包括了“波”和“段”】 【横小格为0.04s,横中格为0.2s,竖小格为0.1mV,竖中格为0.5mV】 二.导联 1.肢体导联:

右臂(R)、左臂(L)、腿(F)组成了Ⅰ、Ⅱ、Ⅲ、aVR、aVL、aVF (aVR反映右心室,其余左心室) 【aVF夹在Ⅱ、Ⅲ中间,因此图像介于Ⅱ、Ⅲ】 2.胸导联: “红黄绿棕黑紫”的顺序,组成V1~V6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平乳头)(右心室)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右心室) V3:V2和V4的中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7:左腋后线与V4水平(后壁) V8:左肩胛线与V4水平(后壁) V9:左脊旁线与V4水平(后壁) V3R~V6R:V3~V6的右侧对称处(用于小儿右心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