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1环境及其组成:

1.1.1环境的概念:

★广义的环境概念:

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它总是作为环境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即与某一中心事物的背景。

中心事物与环境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中心事物是人类,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作为中心事物是人的环境,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保护法》中有关环境的定义(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1.2环境的分类

(1)分类原则

—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环境的功能

(2)具体分类

●按环境范围分类:

A.聚落环境

B.地理环境

C.地质环境

D.宇宙环境

●按环境要素分类:

A.大气环境

B.水环境

C.土壤环境

D.生物环境

●按环境性质分类:

A.物理环境

B.化学环境

C.生物环境

●按环境主体分类: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1.1.3环境的功能和特性

(1)环境具有下面的功能:

●环境的资源功能

●环境的调节功能

●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的文化功能

(2)环境的基本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

●环境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的资源性和价值性

既然环境是一种资源,所以环境的价值性也就显而易见了。最初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是有误区的。事实证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人类大肆攫取自然资源,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1.2.1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主要是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但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广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方面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与人类不明智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深度、广度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活动、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人口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耗的物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甚至造成物质资源的短缺与枯竭,最终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环境影响。

现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1.2.2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内容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

次生环境问题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等环境污染和干扰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干扰噪声、振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

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损害的,称之为原生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自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等。

(2)次生环境问题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污染。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次生环境问题可分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与干扰两种类型。

①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而引起的。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对象性质可分为:

A.生物环境破坏,如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等;

B.非生物环境破坏,如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

②环境污染与干扰

A.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常简称“污染”。其中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环境污染物,简称污染物。

B.环境干扰:所谓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这就是环境干扰。环境干扰包括噪声、振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环境干扰是由能量产生的,是物理问题。环境干扰一般是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当污染源停止作用后,污染也就立即消失。因此环境干扰的治理很快,只要停止排出能量,干扰就会立即消失。

1.2.3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并非是今天才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并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加剧。换句话说,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史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古老。所以,环境问题的延伸大体上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相适应。

第一阶段:采猎文明时期(在人类诞生初期),人类主要依赖利用环境,而不能有意识地改造环境。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局部环境,但此时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还远远未达到造成全球范围环境破坏的程度;这两个阶段统称为“环境问题早期破坏阶段”。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期(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1984年第一次发现“臭氧层空洞” )这一时期环境污染的特点是,由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发展;由点源污染向面源污染发展;由局部污染向区域污染和全球性污染发展;从而构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环境问题的浪潮——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国外八大公害事件一览

近20年来的重大公害事件

第四阶段:后工业时期(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臭氧空洞”至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又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使环境问题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更大、波及面更广。

我国的主要环境污染事件

☆1988年1月,长沙化工厂酸库闸门炸裂,800吨硫酸排入浏阳河中。

☆1993年8月,深圳市化学仓库爆炸,使2800吨有毒有害化学品危害环境。

☆1994年1月,广州市苯污染事件,致使空气中苯和甲苯严重超标。

☆1993年,青岛市某化工厂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大量白色带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氯气污染了空气。

☆1995年10月,安丘县某冷风库致冷用氨气泄漏,周围居民不堪忍受浓烈的恶臭与厂方发生激烈对峙。

☆1995年12月21日,济南某钢铁集团公司发生煤焦油气泄漏事故,含有苯、萘、酚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外泄,引起周围居民呕吐、晕倒、小便失禁等症状。

☆1995年,柳州市郊无机化工厂自备供水系统发生氯化锌污染事故,致使86人急性中毒。

☆2001年3月,浙江金华市饮用水受污染,80余人患菌痢,市防疫站站长、环保局长被就地免职。

☆2001年,宁夏中卫县载有七、八瓶液氯色罐的大型货车发生汇露事故,形成了一条宽约300m,长达2公里的污染带。

☆1997年10月,山西运城市天马造纸厂污水坑决口,污染了市北部城市供水系统,天马造纸厂厂长扬军武被判刑并罚款。

☆1991年---1995年,南海市乡镇企业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56次,其中废气污染27次,废水污染事故2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94万元。

☆1995年12月至1996年7月,长春市共发生4起水质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有2次造成菌痢的爆发。

☆1994---1997年,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总值为14.6亿。

☆1980---1996年,吉林省共了生饮用水污染事故42起,受影响人数127万余人。

☆安庆市高河纸厂对三牙寺湖水环境及湖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

☆1981---1989年,全国典型水污染事故达110起以上,其实际发生的事故远远大于此数字。

1.2.4 全球环境问题

国际社会目前最关心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或酸性降水、有害有毒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和扩散、生物多样性锐减、热带雨林减少、沙漠化、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贫困问题等,以及由上述问题带来的能源、资源、饮水、住房、灾害等一系列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所谓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问题、物种灭绝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全球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等等。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

问题之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问题之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问题之四:酸雨蔓延

问题之五:森林锐减

问题之六:土地荒漠化

问题之七:大气污染

问题之八:水污染

问题之九:海洋污染

问题之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150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空气中CO2含量的历史变化

世界各国在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斗争: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人均原则

☐发达国家提出的效率原则

2010年我国CO2排放量将增加到1990年2.3倍,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压力。

中国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挑战: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限制温室气体会议是一次取得重大成果的会议。设置了具有法律效益的减少排放目标和时间表。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比1990年减少5%,其中欧盟8%,美国7%,日本6%。如果附件中国家55%认可,他们的排放量占55%以上,京都会议文件才生效。

☐许多发达国家认为,中国作为第二大CO2排放国,却没有被要求承诺减少CO2排放量,是以搭便车形式获得利益而不履行义务。京都会议闭幕后,中国被列为今后一系列谈判的主要对象。

☐美国明确表示,让包括中国在内的重要发展中国家承担义务是美国最关心的主要问题。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

●调整能源利用方式,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控制能源消耗

规模;

●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是非化石能源的开发;

●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扩大绿地面积,增强气候的调节作用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臭氧层专指平流层中一个臭氧相对丰富的大气层,大约在15-25km高度,臭氧浓度为2-10ppm。如果把大气层中臭氧都集中到地面(1个大气压),臭氧的厚度仅有3mm厚,总质量为30亿吨。为研究方便,采用柱浓度法,即把大气垂直气柱内臭氧浓度定义为300D.U

(多布森单位)

臭氧层的作用:

☐平流层臭氧主要起太阳紫外辐射过滤器作用。

☐臭氧也是温室气体,对调节地球温度有一定作用,具有增加和降低地球温度双层作用。

☐低空臭氧大部分是平流层输送结果,对人体和生物有一定害处。人为排放也是来源之一。

臭氧层的破坏现象:

☐地球臭氧层浓度一直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各地分布不同,约从200D.U变化到450D.U,最大臭氧带在中纬度。大部分地区臭氧层浓度春季最大,秋季最小。最大臭氧带靠近极地。

☐1975-1985年在南极观察结果表明,10月份南极上空出现巨大空洞,总臭氧浓度减少30%,近15年研究表明,极地上空中心地带,95%臭氧受到破坏,目前情况还在恶化之中。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也出现类似情况。

臭氧层破坏原因:研究证实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化合物(氟里昂和哈龙)是造成南极臭氧层空洞的根本原因。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资源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壤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The Yellow River ---黄河,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如今水也成了稀有物质。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1.2.5 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2)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

➢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会议

➢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主要成果体现在两个会以文件上:

⏹58个国家提出的会议非正式报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宣言指出:

⏹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

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

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1972年会议后综合发展观的形成

☐198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委托法国学者写出《新发展观》一书。

☐1987年联合国委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产生了,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主要指导思想。

1972年会议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影响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解决社会主义中国有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会议后国务院颁布《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正式公布。

自此,中国开始了环境保护的事业。

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

里约环发大会是人类在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的一次飞跃。通过5个会议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

⏹关于所有类型森林问题的不具法律约束的权威性原则声明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世界环发大会对中国的影响

☐由传统发展模式开始主动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由单纯环境污染治理开始转向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建设

☐由局部工业结构调整进入到对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对城市和工业污染加大治理力度基础上,开展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治理

☐环境管理从传统的行政命令+计划,转向依法行政和管理(曲格平)

2002年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主要目的是推动里约会议所倡导的全球伙伴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两项最终成果:《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

☐主要成果是重申1992年环发大会的原则和进一步实施该原则需要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对消除贫困给与更大的关注。

绿色变革之路的核心

☐绿色变革之路的核心在于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为此,人类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绿色文明和新的循环经济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要向生态系统回归,全面改造现有的物质生产体系,建立起循环经济形态。其目标不是传统的GDP的增长,而是基本需求满足基础上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是伦理道德的改变,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的体系中去。崇尚简朴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世界观的转变,确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应与自然相分离。---曲格平

完成环保任务的关键是技术和人才

☐我国还没有掌握大型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整体设计和管理技术;

☐我国还缺乏有效的富营养化防治技术;

☐我国还缺乏面源污染控制有效技术

☐至今草浆造纸废水还缺乏有效治理技术;

☐入关后,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影响评价人才和环境管理人才将十分短缺;

☐环保产业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领军人物;

(3)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3~1978)

➢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1979~1992)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年以来)

1.3环境科学

1.3.1 环境科学的概念

环境科学是主要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科学。

1.3.2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调节与控制,利用与改造,其目的是要通过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保护、发展和建设环境,使环境永远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2)环境科学的任务

●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征、环境结

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

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

害的机理并对环境毒理学进行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3.3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科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结构与状态)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

环境科学的特点:

整体性: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常常不是一个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对环境的整体研究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特点。综合性: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面非常广泛,几乎关系到每一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解决某一个环境问题,必须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无论是环境破坏问题,还是环境污染问题,都要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密切联系,共同攻关,才能协调解决问题。所以,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1.3.4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概括的说,环境科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广泛领域。它的核心是环境学,自此而外形成一系列过渡性学科。

●理论环境学

●综合环境学

●部门环境学

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

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过快的最主要最关键因素。人口、环境化和资源是联系在一起的。

2.1 人口发展的历史

2.1.1地球人口发展的历史

(1)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阶段:

♠渔猎文明阶段(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

♠农业文明阶段(公元前1万年—18世纪)

♠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20世纪90年代)

♠生态(绿色)文明(20世纪90年代—)

图2-1 自公元前40000年开始的世界人口发展的估计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增长及分布不均衡

✦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据联合国人口司和美国人口咨询局的有关数据,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为30%,1977年为38%,1990年为43%,2000年为46%,2005年为48% )

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2.1.2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1)中国人口发展经历的历史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起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夏禹到秦统一中国

第二个时期是从西汉开始到明末清初

第三个时期是从康熙税赋改革到新中国成立

第四个时期是从解放后至今

(2)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及特点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速度快

➢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人口分布不均

•地理分布不平衡(高度集中在东南地区,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城乡分布不均衡(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8%)

(3)中国人口问题

•基数过大,低生育水平反弹压力巨大

—影响社会协调发展

•出生性别比失调

—影响社会安定

•出生缺陷、残疾人群、未富先老

— 加重社会负担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与1987年的5164万相比,增加了2132万人

2.2 人口与资源问题

(1)人口与土地资源

图2—2 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的比例

人口总量 剧增

人口总量变化与资源

对资源需求增长过快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使用

生态破坏 气候变化 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土地退化 物种灭绝 ······

图2-3 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

(2)人口与水资源 (3)人口与气候资源

(4)人口与生物资源 (5)人口与矿产资源 (6)人类发展与能源 2.3 人口与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口增长使得生产增长,不断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进入环境,是造成现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人口总量的变化与气候资源

改变气温

改变地面状况

改变降雨

释放大量气体

改变气温

改变降雨

例:修水库、围湖造田

例:温室效应、酸雨

(2)人口增长使得人类占据的生活空间增大,生活空间扩大的数量再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倍上升,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1970年,梅托斯提出了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口增长必然会导致下列三种危机同时发生:

(1)土地利用过度,造成土壤退化,因而不能继续使用,粮食产量下降;

(2)自然资源因人口稠密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也随之下降;

(3)环境污染严重,破坏惊人,从而使粮食加速减产,人类大量死亡,人口增长停止。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232012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其它非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人类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人类生态系统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阐述环境科学分支学科及其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分析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环境概念、环境基础理论、环境问题等基础知识; 2.环境基础学科、环境分支学科体系; 3.环境问题产生原理及防治途径与手段。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学与终身学习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重点讲述课程难点,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具有不断适应环境与发展的能力。 2.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主,课堂与课外结合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 3.适当聘请校外管理与技术人员开展环境保护讲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先修物理、化学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外查阅文献,学会循序渐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综合进行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并进行污染综合防治。 3.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0-50%,大作业占50-100%。 (七)参考书目 1.《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10; 2.《环境科学概论》,方淑荣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 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周敬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 4.《环境学导论》,王羽亭、井文涌、何强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 5.9;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Science Generality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坏境科学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 方法等方而的问题有一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而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农 内容学时 绪论6学时 |勺然环境3学时 社会环境3学时 环境污染与防治9学时 环境价值与经济6学时 环境管理3学时 环境理念与伦理观3学时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的基木概念 •、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的纽成与分类 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景 四、环境的功能与特征 第二节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三、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环境科学 一、环境科学的定义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七、环境科学的未来 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 第二章白然环境

第一节地球环境 一、地球的形成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纽成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 第三节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生物资源 六、能源 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 第三章社会环境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一、史前文明 二、农业文明 三、工业文明 四、生态文明 第二节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四、人口增长対环境的影响 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 第三节城市环境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化及英进程 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城市生态系统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 六、生态城市及英建设 第四节经济与环境 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艸、工业发展模式 第五节社会环境 一、政治与环境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与内容布局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与内容布局 作者:徐晓峰石兆勇王浩李亚娟常会庆 来源:《大学教育》 2018年第1期 [摘要]通过以最近30年的相关教材为资料基础,分析总结环境学教学中关于环境、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及其含义、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组织特点、变化趋势,可以为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 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8)01-0073-04 一、课程基本情况、各教材出版时间及版次情况 环境学是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它进入美国各大学,我国各院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设环境学类课程。随着环境学的快速发展,环境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环境学概论这一课程。为了满足 不同的教学需求,国内先后出现了20多种《环境学概论》的教材。这给教学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影响面广、多次再版的教材内容未能及时得到更新,版本太老,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上教材的版本过多,而且很多教材都是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学需求编撰的,这给其他院校选择教材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从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关键内容及其内部逻辑 性等方面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以便于教案的编写和教材的选用。为此,本文对几种常 用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对环境学概论这一课程的教材发展进行综述,并着重对几个概念进行 比较分析,旨在为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所收集的教材中,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以下简称“刘版”)1985年出版第一版,1995年出版第二版,至2009年共印刷21次。[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以下简称“何版”)1994年出版第二版,至2004年共印刷14次。[2]陈立民主编的《环境学原理》 (以下简称“陈版”)2003年出版。[3]郭怀成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教程》(以下简称“郭版”)2003年出版第二版,到2011年共印刷4次。[4]贾振邦主编的《环境学基础教程》(以 下简称“贾版”)1997年出版第一版,2004年出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5]杨志峰主编的 《环境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杨版”)2004年出版第一版。[6]赵景联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以下简称“赵版”)2005年出版第一版。[7]吴彩斌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以下简称“吴版”)2005年出版第一版。[8]莫祥银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以下简称“莫版”) 2009年出版第一版。[9]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以下简称“鞠版”)2010年出版第一版。[10]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以下简称“左版”)2002年出版第一版,2010年出版第二版。[11]方淑荣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方版”)2011年出版第一版。[12]左玉 辉主编的《环境学原理》(以下简称“左版”)2010年出版第一版。[13]Nathanson主编的 《环境技术基础》(以下简称“N版”)为清华大学影印版,2004年出版第一版。[14]Davis 主编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以下简称“D版”)为清华大学的汉译版,2007年出版第一版。[15]Enger主编的《环境科学-交叉关系的学科》(以下简称“E版”)为清华大学影印版,2011年出版第一版。[16]从版本与印次看,不少教材都进行了再版,其中以刘版、何版的印刷 次数较多,影响较大。 二、“环境”概念的定义与发展

《资源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80304011 学时:32学分学分:2分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科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王敬国主编,《资源与环境概论》(第2版),屮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彭补拙等编,《资源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 孙强编,《环境科学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资源环境科学概论》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资源环境科学将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原理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课程在本科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以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环发展为主线、以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屮物质与能力循环为重点,将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原理、自然资源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等。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环境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以便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专业阶段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掌握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原理、自然资源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 2.分析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课件】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总学时数:54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目的要求: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概要: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控制。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简要介绍了环境管理、ISO1400标准体系、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环境科学的性质;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大气环境,主要介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类型;污染物在

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的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第三章水环境,主要内容有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途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模型—简单河段水质氧垂曲线;河流的自净作用—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管理。 第四章土壤环境,主要内容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污染与净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作用。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主要内容有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方法。 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内容有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基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等。 第七章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有环境规划的意义及作用;环境规划的常用方法;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和管理程序等。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主要介绍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森林的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问题、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第九章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和内容;ISO14000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过程、基本内涵、实施办法等。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看幻灯片、录象片,于2001年开始多媒体教学。 实践性教学内容及安排: 在课程教学期间进行一次以兰州市环境状况考察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 1实践性教学内容 a 城市污水排放对黄河造成的污染;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环境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经济科学及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环境经济系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研究领域,熟悉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及主要政策的特点与实际应用,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讨论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问题以及污染控制和管理问题,为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环境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环境经济评价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环境经济政策。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实践中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以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2版)为基本教材,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注意以下问题: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3、正常的教学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

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三)教学方法 由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现实的环境经济问题,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系统地阐述、研究基本理论的同时,将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实际,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和环境系统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根据期末考核成绩(占60%)和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作业、平时表现及拓展训练,占40%)综合确定。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及热点问题,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培养21世纪环境专门人才应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对人类社会行为及其与自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处理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以杨志峰等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为基本教材,共四篇、二十一章,其中第七章(环境地学)和第八章(环境生态)合并讲解,重点讲解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第十二至第十五章),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第十六至第二十一章)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三)教学方法 以理论教学为主,讨论和学生自学为辅。适当增加案例教学、视频演示、“第二课堂” 等的比例,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占80%)和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勤情况、作业、课堂表现等,占20%)综合确定。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及环境的类型 2.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3.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 4.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说明和要求: (1)了解环境的定义及其类型; (2)了解环境科学及其发展、环境科学方法论; (3)掌握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自然环境 1.地球表层系统 2.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3.自然环境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4.自然环境的地带性规律 说明和要求:

《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法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环境法学是伴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新兴部门法学,对于我国构筑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很强的应用价值。它不仅涉及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三大诉讼法、国际法等传统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因此,环境法学与传统法学和环境科学均具有很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国际环境法,在此基础上提高运用能力,具有根据环境法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并达到如下目标: 1. 了解环境法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2. 掌握环境法的体系和立法; 3. 掌握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 4. 掌握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 5. 了解环境法的法律责任、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 本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环境保护和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思维与分析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如何考量环境利益的法律思维方式。同时,为有志于从事专门的环境法学研究和从事环境立法、环境行政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律师工作的学生,打下一定的研究和工作基础。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重点讲授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环境法的概念与特点、环境法基本原则、环境法基本制度、环境标准、环境法律责任、环境纠纷的解决等环境法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将分别讲授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等环境法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平时测验和期终考试等教学环节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另外,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注意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编码:0901XK047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 1.0 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16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课程简介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的学习,使学生弄清环境的范畴和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弄清环境污染及主要污染物,了解各种污染物的危害,熟悉环境科学的主要基本原理,了解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学习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其它课程打好专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发展现状,能针对专业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能与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2.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终身学习专业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堂研讨、课堂及课后习题三部分,课内理论教学16学时。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辅以视频学习、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前/后自学等。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讨论):20%; 考试成绩:80%。 六、参考教学资源 教材:徐慧,陈林.环境科学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参考书: [1]刘天齐、林肇信、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王羽亭、井文涌、何强编.环境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9. [3]殷维君.环境保护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9. [4]左玉辉.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强、井文涌、王翊亭主编. 环境学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8.

环境生态学 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50212Z10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先修课程要求:环境科学概论 适应专业:环境工程 1、盛连喜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设定的专业方向课程。《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识,能灵活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和工程中的机理问题,为后续涉及环境生态学内容的课程学习、培养解决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环境生态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打下良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环境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生态学的学科思维、学科视野和学科方法论知识,也为学生从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工程应用工作提供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环境生态学整合了生态学基础理论的内容,重点突出生态系统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实施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熟悉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技术,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及生态工程技术、具备基本的生态规划与生态风险评估技能。 能力和素质要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一门选修课,旨在介绍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应用、环境学科的内涵充实与外延拓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知识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了解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教学目标包括: 1. 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环境伦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帮助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 3. 使学生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本手段,它帮助学生较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保护环境和参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1.选取全球和我国的热点环境问题,当前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 2.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实施进展; 3. 选取基本的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 4. 了解环境跟各专业的交叉,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了解环境管理与文化方面的内容

5.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尽可能采取行动 (三)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采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案例教学 2.实践教学。安排1—2次现场参观实习,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感性认识。布置学生对周围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考核方式 考查。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查占70-80%;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占20-30%。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学科发展 2. 环境问题 3. 可持续发展 说明和要求: (1)主要了解环境的由来,环境学科各个部分的分类等基础知识以及环境学科的历史沿革。 (2)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环境问题,了解身边环境问题;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定义及内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1. 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 2.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初步具有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了解各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生产的必要性,掌握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以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为学生以后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有一定审核能力。 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关和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以奚旦立主编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基本教材,注意专业基础课中相关的知识和本课程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 以讲课和部分内容的自学、讨论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根据考勤、作业,平考综合确定。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展 2.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发展状况,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理解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二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1.资源、能源的分类 2.能源的清洁利用 3.资源、能源的再利用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资源和能源的定义和分类,世界主要资源和能源的储存、结构、消耗情况,掌握能源引起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正确认识能源清洁利用的重要性,了解能源清洁利用的主要技术;了解主要的新能源种类;充分认识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主要技术路线。 第三章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 2.清洁生产的工艺、清洁产品 3.清洁生产评价 4.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正确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政策的本质区别;了解典型的清洁原料、工艺和产品,了解代表性的环境标志;掌握清洁生产的指

《环境科学概论II》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II Gener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I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大气环境、生态学 教材:郑有飞主编,环境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1 开课单位:应用气象学院生态系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本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多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了城市环境﹑环境质量的评价﹑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因为是概论性的,故本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介绍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其中第一章集中讲解环境学基础理论,集中讲述环境规律、环境科学、环境学的基本概念,首次系统阐述了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四项基本原理和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第二到第十二章分别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全球环境、人口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体验、领悟环境学基本原理,加深和巩固对环境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绪论(2学时) (1)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 (2)熟悉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3)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 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环境科学的由来 难点:环境科学研究的组成和分支 第2章大气环境(5学时) (1)掌握大气的构成及主要组成;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2)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光化学特性;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化学转化;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教案

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明确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海洋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海洋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3、明确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学会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 二、教学内容 1、海洋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海洋中排放各种有害物质,导致海洋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海洋污染的特点是:分散性、累积性、毒性和难以处理。 2、海洋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海洋生物的杀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更对全球气候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海洋生态环境是维系地球生命的基础生态系统之一。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海洋生态环境还能够为人类提供许多重要的资源,如食品、药品和能源等。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4、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 保护海洋环境需要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对于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海域,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清洗、固化和修复等。 三、教学方法 1、授课法 通过讲授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实验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洋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讨论法 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展开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严重情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授课 讲授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概念、特点、危害和影响。 3、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洋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4、分组讨论

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教案标题: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2. 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环境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 3. 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环境科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 介绍环境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2. 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第三课时: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3. 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第四课时: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环境科学的内容;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地考察和调研,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科学的实践。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和提问,检查学生对环境科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报告,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资源: 1. 环境科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环境保护案例和实地考察的相关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涉及生态学、气象学、地理学、地球物 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于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质和环境保 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普遍存在知识点繁杂、理论与实践脱 节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探讨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 课程教学质量。 一、强化基础知识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应该重点突出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使学生在学习该课 程时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的一般性原理和基本概念。在课程教学中,教 师应该主动放弃一些枝节繁多的知识内容,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此外,为了使基础知识 更加深入人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讲解、习题课、场地实习、实验、讲 座等多样化的形式,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 础上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针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当以工作重点为中心,围绕实践操作开展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课程管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加紧密的 结合起来。 三、注重问答式教学 问答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讲解知识点时,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营造开放 性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回答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 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四、加强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加 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增加实践的比重。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该注重每个环节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操作原理和技巧,并注意安 全教育。 五、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尽可能提高课堂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测试、答题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50107Z10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冶金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杨志峰、刘静玲主编,《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22 2、仝川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1 3、方淑荣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1 4、莫祥银主编,《环境科学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1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之一,属于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对于冶金工程及新能源与器件专业的学生,该门课程是学习我校特色专业冶金环境工程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讲解过程密切结合有色冶金过程中含有重金属的废气、废水、废渣的产生、治理等工程实践,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注重冶金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污染物的高效治理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选修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持,以利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并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与社会、职业规划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本课程为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持,以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共分为4篇:第一篇:环境概述。论述了环境概念、类型和环境科学发展过程。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归纳和总结了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与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概述了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及近年来环境科学在新技术方法手段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重点论述了相关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能力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概要了解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理论和关键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发展和环境思想演变历程;环境科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应当以丰富的案例和实践为支撑,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更新和拓展课程内容,使其包括 更多现实中的环境问题、热点事件和前沿科技,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增强对环境保 护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课堂讲授应当与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尤其是在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深入 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 3. 增加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可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或者开展环保科普宣传,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强化跨学科融合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应当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优势,提供多元化 的知识视角。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学 科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而言,可以通过 建设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料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 环境科学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6. 强化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学 生的课程评价和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术能力、观念转化和实际应用 能力纳入评价范畴,以便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跨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改善。希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