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马史诗》与《诗经》看中外民族个性

从《荷马史诗》与《诗经》看中外民族个性【摘要】:中国的《诗经》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他们都有对战争的叙述,也都有爱情故事的出现。在《伊利亚特》中得特洛伊之战中,为了海伦斯巴达的王找到阿伽门农联合阿基琉斯,用木马计攻破了坚强的特洛伊,并战胜了。然而在这场战争中,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基琉斯双双战亡。《诗经》里的战争也是那么惨烈,征夫怨,思妇泪,沮丧和绝望的哀伤弥漫其中。爱情观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的爱情故事也有很多的不同,希腊的私奔于中国的私奔,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结局。广阔富饶的平原里的农耕文化和狭窄贫瘠的小亚细亚半岛上得英雄文化,决定了如今不同发展的不同国家。

【关键词】:战争爱情文化民族个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不容置疑。然而古希腊的文化也与中国的文化一般,在另一个环境中茁壮成长,并成为与我国文化并列辉煌的海洋文明。在这样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同样经典的却代表不同区域与国家的不同文化,这就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的《诗经》。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的《诗经》,出自不同的国家,来源于不同的环境,反映的是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的事情,却同是经典,同被世人所推崇,到底是怎样的不同,才有了如今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才有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多彩民族文化。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了解。

一、首先是他们产生的时间和来历。在久远的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而在久远的中国大地上,也有一部历史长歌《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末叶至公元前771年)初年至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二、其次是他们所写的内容。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溪里愤恨统帅阿加米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英勇地与阿溪里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赛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赛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赛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的诗;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的。它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它不仅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述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它不仅描写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也反映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农牧发展的情况。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三、最后从他们所用手法以及表达的感情作比较。《诗经》采用的是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赋是铺陈直叙,比兴是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它以抒情诗为主,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是真实而具有触发感的。诗经善于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感情,增强节奏感。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却完全是叙事诗。通过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城市特洛伊的故事来表达希腊人崇尚自由的感情。

《诗经》中反映的是在足够的生存空间中生活的人们,追求的是和谐宁静的生活,而荷马史诗却是在狭窄生活空间的窘迫下,有着强烈向外部扩大生存空间的欲望。因此,我们看到诗经中战争是激昂和忧伤的,汉民族的军人是有德的君子,也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战争散发着浓烈的血腥气味,里面的英雄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仁厚德性。

如此相较可以看出,《荷马史诗》是以敘事为主的,篇幅较长的,塑造并歌颂英雄主义的,崇尚美的,重视神話的一篇历史故事。而《诗经》是以抒情为主的,篇幅较短小有精悍的,写一些世俗凡人,性格溫柔敦厚,赞美人性光辉的诗歌集子。他们似乎一个像火,一个像水,一个刚烈,一个柔美,刚烈的勇敢无畏,柔美的温柔纯美。

如《诗经》中国风得第一篇《周南。关雎》中所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一首关乎男女爱情的诗,所讲的无非是一男子热烈的在追求一名美丽的姑娘,他的热情唱成了一首情歌,后又被做成了诗,一直流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荷马史诗》中得《伊利亚特》中有这么一段:在故事的开始,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在酒宴上却对斯巴达的王妃一见钟情,并在酒宴中后时与美丽的王妃有染,他深深地迷恋上了美丽的海伦,并自私的决定带着她回到伊利昂城,他不顾哥哥的反对毅然带走了海伦。也正是因为这一有利的导火索,斯巴达的阿伽门农带着阿基琉斯来到了美丽的伊利昂城,并攻打这个富饶的地方,从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战争。

在《诗经》中,爱情诗被赞美的,当然在《荷马史诗》中也一样是被歌颂的,但我们可以从这简单的一点看出,中国人的爱情观是唯美而且软弱的,对于自己爱的东西,是讲究“两情相悦”并且需要世俗的认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结为连理,共享百年只好,而“私奔”却要被族人耻笑,要“侵猪笼”,甚至被火烧。可在西方,当可爱的小王子带着美丽的海伦这一有夫之妇回到伊利昂城后,他的城民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并致以崇高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他的父皇还接受了这个儿媳的存在。这也就是说,中国与西方在那个时候的爱情观就是不同的,中国信奉“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而西方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看《诗经》中讲战争的《大雅。大明》诗作于周王朝建立之初。刚刚成为统治者的周人以无比自豪的心情赞美王季、文王、武王率领周人发大兴旺的业绩,特别称颂了文王获得上帝的眷顾,以至于在武王时代,终于推翻了殷商王朝,入主中原的巨变。而《荷马史诗》中,当大木马被特洛伊的人们牵入城内,斯巴达的战士开始屠城,一切战争结束后,看着这场胜利的战争,他们欢呼的却是“我们活在这个英雄的时代”,他们骄傲的时“他们活在阿基琉斯的时代”。着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崇尚的时仁义君主,骄傲的是能生活在和平年代。而西方人崇尚的时英雄人物,他们所骄傲的是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有英雄的出现,有英雄的存在!

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区域中,生活的不同的人们,他们的个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个性,他们的思想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他们不同的一切都将影响着以后

的一切,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在《诗经》与《荷马史诗》他们都同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学,更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更记载着历史,但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东西。

首先看历史条件,《诗经》是从西周开始就收集诗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史记·货殖列传》)。①由此可知,周代已是一个农业社会。这里所讲的虞夏之贡虽不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这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来看,周族确是靠着农业而兴盛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才进入春秋时期。

《荷马史诗》是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初期的一次部落战争。当时的希腊正处在原始公社制过渡时期,奴隶制已经萌芽,古代的氏族组织已经开始瓦解,居民已经有贵族、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分了,不过奴隶制并不健全,氏族制还有相当的活力。住在这个时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成为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富的手段,几乎成为“一种正常的营生”(恩格斯语)特洛亚是小亚细亚西岸的一个城市,它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繁荣富庶。希腊人为了掠夺那里的奴隶和财富而发动的这次战争。战争以希腊人的胜利而结束。②

中国的古来居民居住在广阔富饶的土地上,长江、黄河、淮河、汉水流域巨大的生存空间使得他们安于农耕生活,失去了强烈的侵略欲望,而把生活的希望和幸福都寄托在土地的收获上。而生活的希腊半岛的希腊人民,耕地贫瘠有限,生存空间狭窄,生存空间的危机往往使一个部落、民族、国家走向战争的扩张。因为战争是强者获得土地、努力、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手段。

俄罗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指出:每一个民族的气质中,都保存着某些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可以由于适应社会环境而有几分改变,但是绝不因此完全消失。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不可磨灭的。③那我们就可以解释,在农耕文化下的《诗经》中,战争是被动的,正如《国风。东山》中的士卒所言: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东征归来的士卒,本一年就可以回家的,却打仗三年,当真正要回家的时候,心情却又十分复杂。他怀念自己的家乡、妻子和家人,对战争有着不满的心情。他们习惯乐安居乐业,对战争毫无兴趣,这都源于西周的统一和长治久安。课在古希腊,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必须靠掠夺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是尚武的,他们认为暴力掠夺是光荣的,勇敢是优秀的品德。

虽然对于战争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哀伤的情感,可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哀伤,《诗经》中对于战争,是厌倦的,是不满的,人民有的时对和平的向往,征夫怨、思妇哀成为哀伤的主要基调,战争的痛苦是沮丧和绝望,又有着理性的克制。而《荷马史诗》中,战争不断地夺走亲人朋友的生命,如:特洛伊的小王子夺走了斯巴

达的王后海伦,斯巴达向特洛伊发起了战争;赫克托尔误把阿基琉斯的朋友怕卓克斯杀死,阿基琉斯因此杀死了赫克托尔;当阿基琉斯爱上了赫克托尔的表妹,纯洁的阿波罗神殿的女祭司布里塞伊斯,为了找她而被小王子帕里斯用箭射死。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报复,是战争越来越激烈。失去亲人和朋友的心灵伤痛成为他们复仇的动力。在这里,哀伤是化为悲愤和力量的,而不是沮丧和绝望。

而从这种不同感情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就是,在古中国,西周的统治等级森严,家天下的管理制度下,亲子都是政治的工具,封建礼教的思想深入人心,伦理道德的观念形成,所以他们不允许帕克斯抢走海伦还敲锣打鼓的事情出现。每个朝代的统治都很严明,所以更不会有阿基琉斯这样的反抗者出现,人们都向往和平,而打破和平的人不是英雄,更不会被人们所推崇。因此也不会有人希望生活在阿基琉斯存在的年代!可是在希腊,如果人们不会守着贫瘠去向往和平,他们的好斗是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是必然的事情。因此才会有“赫克托尔大喊着冲过前线,铜装闪灿,有如赫菲斯托斯的永不熄灭的火焰”的比喻,有“赫克托尔思虑等待,阿基琉斯来到近前,如同埃倪阿利奥斯,头盔颤动的战士,那支佩利昂产的梣木枪在他的右肩骇人的晃动,浑身铜装光辉闪灿,如同一团烈火或出生的太阳的光辉”这样用一种崇拜的心情描写的场面。④

无论是《诗经》还是《荷马史诗》他们都有写到爱情,虽然都是在写爱情,却也有着各自的风采。

在《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中写到过两个不同的爱情故事。首先是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和斯巴达的美丽王妃海伦。小王子被斯巴达国王邀请去赴宴,却在宴会上,对斯巴达的王后一见倾心。海伦也爱上了这个英俊潇洒的王子,并与他暗生情愫,有了肌肤之亲。海伦不想呆在斯巴达,要求王子带她走,拒绝不了自己心爱的人的帕里斯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哥哥拒绝带海伦回去并告诉了帕里斯这样做的后果,但年轻的王子却在回国的时候把海伦藏在船舱里带回了特洛伊。他们回国后,被臣民们祝福,并得到了父亲的接受,甜蜜的他们在一起了。但特洛伊却因此迎来了一场浩大的战争。

其次是英雄阿基琉斯与特洛伊圣洁的阿波罗女祭司布里塞伊斯的爱情。阿基琉斯受到阿伽门农的邀请去打特洛伊,在第一次战争中,他得到了一个女奴,就是圣洁的布里塞伊斯,他爱上了这个倔强的女祭司,而当布里塞伊斯要偷袭阿基琉斯的时候,她却发现自己也爱上了这个传说中的英雄。在阿基琉斯前往特洛伊的时候,他曾得到神谕:如果在家里,他会得到一个妻子并且长寿的安度一生,晚年幸福;如果出征,他会在战场上获得巨大的荣誉,却因此英年早逝。他的选择,注定了他的爱情悲剧。

这两个爱情故事,是轰轰烈烈,但不得不承认的时,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帕里斯和海伦的爱情葬送了特洛伊的繁华,布里塞伊斯和阿基琉斯的爱情葬送了一代英雄。他们的感情是直白豪爽的,是火热的,就像他们的战争一样,是疯狂的,有代价的。

在《诗经》中有很多的爱情诗,主要集中在《国风》里,而《郑风》、《卫风》的情诗最为有名。但是,在中国,有许多爱情是受到压迫,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的: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在官方社会之外才有。忒俄克里托斯和莫斯赫曾歌颂其爱情的喜悦和痛苦的牧人,郎格的达夫尼斯和赫洛亚,全都是不参与国家事务,不参与自由民生活的努力。恩格斯的话是符合周代情况的。奴隶中得爱情关系的存在,事情时产生的基础。就如《郑风。将仲子》

所反映的自由恋爱受到封建礼教的限制: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女主人公由于怕“父母之言”而不敢和情人约会,说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的压力很大,其中也说明当时已存在一种反对恋爱自由的社会舆论。⑤

有如《王风。大车》中所写的一对私奔的恋人: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可是私奔的代价呢?虽然誓言可信,但人言可畏啊!

这是《荷马史诗》与《诗经》中的爱情,一个大胆开放,一个委婉哀怨。一个敢作敢当,一个却敢爱不敢言。他们都有追求爱情的资格,但在追求的过程中却遇见不同的阻碍。对古老的中国来说,私奔是一件被人所唾弃的事情,如果再像海伦那样是有夫之妇,就更被世人所唾弃了。因此,中国的文化是传统的,是不接受反传统的事情出现的。而古希腊的爱情却直率的,是自由是开放的,正如美国提倡自由恋爱比我过早的现象一样,这是有根源可循的。

战争和爱情,爱情是一个永不老去的话题,而战争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战争和爱情都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个性,无论是古希腊的好战,热烈的爱情,还是古中国被动的战争和唯美的爱情都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写照。《诗经》歌颂贤主、明君、勇将,诗中充满君权神授,恭城敬天的道德思想。《荷马史诗》歌颂英雄,赞美英雄,崇拜英雄,甚至认为英雄比神还要高尚。这种不同的思想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无论怎样,这样的经典还是为我们认识过去,看清历史,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为我们探讨民族问题,给与了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①.司马迁。《史记》

②.刘建军。外国文学作品选。荷马《伊利亚特》(节选)【M】。河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③.张仁福。大学语文。中西文化概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④.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五卷)。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⑤.周满江。《诗经》。爱情诗(反抗礼教压迫的情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

浅议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之比较 班级:10对外汉语 学号:100213050 作者: 杨斌 内容摘要: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发轫之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伊利亚特》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战争的杰作,《奥德修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命运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作品。它们以史诗的规模,全面而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有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出色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最早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虽然同样是记叙事件,但荷马史诗和《诗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诗言志”、《诗大序》的观点出发,解读、阐释《诗经》叙事诗和荷马史诗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中西方文学差异。 关键词:荷马史诗《诗经》叙事诗情节人物语言 正文 一、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创作手法

(一)荷马史诗的故事情节安排 ○1裁剪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叙事长诗。 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广泛地描写了希腊社会。但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高地集中的手法,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完整事件、一小段时间上,使众多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画面,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伊利亚特》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战争的结束,而是集中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2天内发生的战事——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此时,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骁将阿喀琉斯的战俘和心爱的女人,后者一怒(第一次)之下退出战斗,特洛伊人遂在主将赫克托耳的率领下大举反攻,希腊联军连连失利,不得不退回到船上。在特洛伊人火攻希腊联军时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冒充阿喀琉斯出战,却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此雷霆大怒(第二次),为此,他与阿伽门农和解,穿上他的辉煌铠甲,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向特洛伊人进攻。最后,杀死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老国王普里阿摩斯讨回儿子的尸身,特洛伊人隆重地殡葬了他们的英雄。有别于《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主要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10年海上历险经历和他重建家园的故事。 ○2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多种叙述手法并用 史诗在叙事上采取双线结构以及倒叙、插叙、顺叙的结合使用,使主要情节与插曲有序结合,从而文章在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凸显上宏伟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荷马史诗和诗经的比较

《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比较分析 《诗经》与荷马史诗的比较 诗经与荷马史诗可以说是同时期的东西方两部巨作,然而无论从表达方式还是它们分别对战争和爱情的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诗经采用的是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赋是铺陈直叙,比兴是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它以抒情诗为主,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是真实而具有触发感的。诗经善于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感情,增强节奏感。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通过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城市特洛伊的故事来表达希腊人崇尚自由的感情。 诗经中反映的是在足够的生存空间中生活的人们,追求的是和谐宁静的生活,而荷马史诗却是在狭窄生活空间的窘迫下,有着强烈向外部扩大生存空间的欲望。因此,我们看到诗经中战争是激昂和忧伤的,汉民族的军人是有德的君子,也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战争散发着浓烈的血腥气味,里面的英雄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仁厚德性。 《诗经》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将一种细腻的感情或详尽的事件表达得淋漓尽致;但《荷马史诗》作为一种思想开放的西方文化,在情感表达方面就相对的奔放,在言辞方面多通过直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因此,《诗经》是简而精,而《荷马史诗》则是细而腻。 两者对英雄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在《诗经》里体现了一种中华文化,对英雄的定义一般都是有智有谋,德才兼备。因此,对于《伊利亚特》所描写的“英雄”阿喀琉斯只不对是一位强悍残忍,野性十足,只懂在沙场上杀人而不赋仁厚之心的一介武夫。但在古希腊文化中,最健美的人不是最有智慧的人,而是体魄强壮、肌肉发达的人,正如其奥林匹克运动主旨也是以体现人的完美体态。在他们的字典里,勇敢和美德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式的,因此,在《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和赫无托耳便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而这一标准就是与中华文化的迥然不同。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的文学意义 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以古代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和部落所崇拜的英雄业绩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主要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而也由于史诗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一、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荷马史诗产生于古希腊文学史上神话传说与英雄故事繁荣兴盛的时期。整部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首先,规模宏大,剪裁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是荷马史诗的一大特色。两部史诗都以空前宏伟的规模广泛地描写了希腊社会,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但是史诗并不都是平铺直叙,采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来记述其全过程,而是采用了高度集中的手法,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完整事件和一小段时间上,使众多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画面组织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例如《伊利亚特》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51天的战事,重点描写的只有4天,概括了10年战争的面貌和精神。史诗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情节枢纽,第一次愤怒拉开了战争的帷幕,第二次愤怒使战机急转直下,突出了阿基琉斯在联军中的决定作用。而这段描写中倒叙、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手法并用,使得主要情节与插曲有序结合,宏伟丰满。 其次,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加之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使得诗歌富有表现力,具有立体感,增添了史诗的魅力。史诗中的比喻极为丰富,而这些比喻大都是直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如“飞毛腿阿基琉斯”、“像葡萄一样深色的大海”等。又如在对人的勇敢的比喻中写到:“在他的胸膛里种进了一个苍蝇的勇气”。诗中比喻极为丰富诗人用苍蝇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来形容一个军人在战场上的勇敢无畏。此外,史诗还运用了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如“聪明得太晚就是愚蠢到极点”、“人的天赋才能是各各不同的”、“狮子不跟人来讲条件,狼也不跟羊来分庭抗礼——它们始终是仇敌”、“坏事总没有好结果,迟钝的也能赶上快腿的”等等。同时,两篇史诗在语言上也有不同之处。《伊利亚特》的语言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读来有冗长之感;而《奥德赛》在叙事上相对成熟,克服了语言的冗长罗嗦,细节描写简洁生动。 第三,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是荷马史诗的另一大特色。史诗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来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也因此,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具有勇猛顽强、武艺高超的共性特征,而同时,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如狄俄墨得斯鲁莽,埃阿斯憨厚自信,赫克托耳沉着精明,阿伽门农刚愎自用,墨涅拉俄斯温柔敦厚等等。《伊利亚特》中的阿基琉斯是希腊联军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性格既有单纯执拗、暴躁易怒、英勇善战、重视个人荣誉的一面,又有不畏权势、宽厚仁慈、珍视友谊、富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而《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则是一个智多星的形象,他使用木马计战胜了特洛伊人。他智勇双全、聪明狡诈,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命运的意志力量,具有英勇、顽强、战斗不息且有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关于周民族史诗和荷马史诗的异同

关于周民族史诗和荷马史诗的异同 摘要:周民族史诗体现农耕文化、《伊利亚特》描绘战争、荷马史诗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周民族史诗更像是历史的记录 关键词:周民族、希腊、战争、英雄 黑格尔在他的代表作《美学》这部书的第三卷下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0页)。 对于这句话,很多人只能默默的表示认同。没有错,根据马克思的史诗七要素——歌谣、传说、神话、以及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的方式,中国确实找不出完全符合的“史诗”。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没有的是像荷马史诗那样的史诗,我们有自己的民族史诗。诗经中有五篇被视为周民族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民》。 从《生民》的周民族始祖后稷降生,建立周文明基础,到后稷的曾孙公刘迁族人到豳,建屋定居,再到后来周民族迁到崎下,建立国家,消灭夷人,再到后面的文王受命,最后武王伐纣。整个周民族史诗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化,这和古希腊的捕鱼文化相差较大。周民族史诗没有太多的战争场面,更多的是讲述了周民族领袖如何带领族人定居生活,从事农业,大兴祭祀。而我们看到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是整篇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战争结束前后几十天的事。还有《奥德赛》中的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战后归国途中十年遭遇无尽艰难,最终回到故土,并且杀死了那些逼迫他妻子的贵族子弟。史诗中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像阿喀琉斯,赫克托,阿伽门农,奥德修斯等人,他们无不体现了迈锡尼文明中的自由主义,他们无一不是现实的,但又是烂漫的。这些和周民族史诗都有巨大的差别。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周民族史诗和荷马史诗的不同之处,在《奥德赛》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神出场,他们参与到故事中去,他们有凡人的爱恨情仇,他们会嫉妒,会报复,他们有自己的私欲与恶念,在故事中衬托出了奥德修斯的光辉形象。而在周民族史诗中,只有《生民》中的后稷身上还有神话色彩,后面的公刘等人完全脱离了神,是一种历史的叙述。荷马史诗讽刺了神的邪恶,歌颂了英雄的勇敢和智慧,而周民族史诗则是描写首领们祭祀天神,祈求保佑。 但无论他们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异,我们都看到这些史诗是以民间传说为基础而写成的。他们都表达了人民对先祖的缅怀,对民族文化的歌颂。他们用一个一个故事或者人物穿成了一部民族的历史。 周民族史诗虽然不能符合西方对史诗的要求,但从其歌颂先祖,传承文明,叙述历史的角度来讲,史诗之名当之无愧。

诗经周民族史诗

诗经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 《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对于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 2 、《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3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 《诗经》的基本形式是四言体,这种四言诗的艺术形式一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样式之一。而且《诗经》的四言体也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楚辞、汉赋、骈文以及五七言诗都受了《诗经》四言的极大影响。同时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周民族史诗的认定

“史诗”这个概念,首先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先提出来的。“史 诗”一词原自希腊文,本意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1、认定:“五四”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一致认为《诗经》至少存在五大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其产生的年代大致也在西周初期。 2、标准:按马克思的标准,即具备歌谣、传说、神话、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七个要素的即应该是史诗了。 3、内容: [讨论所讨论的五首诗基本具备了上述七个要素] A、《生民》是一 篇带有神话色彩的诗篇,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开创祭礼的历史;诗中姜嫄无夫而孕说明是母系向父系过渡。、《公刘》记述了周人酋长公刘率领周人于夏末商初自邰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并B 发展农业,记录了周代统治者阶级的开国历史,是周人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开始分化的阶段。 C、《绵》叙述了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周人自豳迁至歧山 之南的周原,营建政治机构,创业兴国以及文王姬昌的开国历史,周人此时进入奴隶制。 以上三首史诗,叙述了周文王出现以前的周民族的历史,大概是西周初年王朝的史官和乐师利用民间传说写成的。 D、《皇矣》首先歌颂文王之祖,其伯太伯,其父王季的美德,然后重点叙述 文王伐崇、密,并克敌制胜的历史。 E、《大明》记叙文王、武王从开国到灭商的历史,对武王[由姜尚辅佐]与商 的“牧野之战”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

[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荷马史诗经典内容赏析

[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荷马 史诗经典内容赏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全面地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而《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产生,分别是中西方的文学巨作,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的对比中可以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某些差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的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即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文化即人化,其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努力。 二中西方文化思想内核 1 中国文化思想内核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群体意识,强调集体主义和义务本位。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产生原因是和地理因素分不开的。普列汉诺夫指出:每一民族的气质中,都保存着某些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可以由于适应社会环境而有几分改变,但是决不因此完全消失。中华文明是以农业为主的田园文明,汉民族长期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广阔的沃土上,地缘环境比较封闭,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汉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二十四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同时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了,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两部史诗都分成二十四卷,《伊利亚特》总共有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而《奥德赛》却总共有一万二千一百十行。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们的背诵流传。荷马如果确有其人的话,那么他应该是把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和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以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且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里的神秘恐惧。《荷马史诗》于是就成了“希腊的圣经”。 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希腊史被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个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六世纪才写成了文字。

《荷马史诗》鉴赏

《荷马史诗》鉴赏 摘要: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史诗是一条古代英雄形象的画廊,在一系列英雄形像中表现了希腊民族精神。 史诗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文学发展史上独特的概念。荷马史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的表达庄严崇高的思想内容。史诗的篇幅长,规模大,结构宏伟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为希腊民族谱写了一页光荣的开国历史。 荷马史诗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它的两部曲。伊利亚特把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众英雄形象鲜明、气质各异,其叙事结构宏大,气势浩荡。奥德赛则集中叙述了主人公奥德赛回家的经过与他的儿子帖雷马科的寻找父亲以及二人报仇的经过。史诗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阿基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挡;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 相比之下,赫克托尔更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身先士卒,最后血洒疆场。《伊利昂纪》中对于赫克托尔辞别妻子出战和阵亡后全城为其举哀的场面的描写加重了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奴隶主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人物。他是伊大卡王,又是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具有作为奴隶主的各种品质和才干。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他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毅,虽历尽磨难仍一心要返回家乡;他对爱情专一,抵制住了女神们的种种诱惑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他关心下属,同情奴隶,受人爱戴。同时,他也有虚伪狡诈的一面,对不忠的家奴也极其残忍。 由此可以看出,史诗在竭力渲染各个英雄人物高贵品质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有时甚至还是严厉的批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还把荷马史诗看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躯。 应该说,作为一部古希腊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形成的作品,史诗中的贵族化倾向是难以避免的。在当时,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贵族与平民日益分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个人财富不容侵犯逐渐被当作一种社会准则。贵族们为集团既得利益而奋勇作战更被看作是一种至高无尚的高德。史诗所着力刻画的一个个英雄形象也正是这些部落贵族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更代表着与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相匹配的社会道德规范。 比较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形象。前者着重体现了氏族社会的集体意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他负气退出了战斗,看重个人荣誉,但当希腊人节节败退,众将领集体向他赔罪,请他出战,他又重新参战,集体荣誉占了上风,个体意识没有超越集体意识。 奥德修斯着重体现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已不存在。他的海上漂泊表现了个人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他与求婚人的斗争表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强烈意愿。两部史诗两个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人类意识由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的趋向。 另外, 荷马两大史诗的艺术特色亦各有千秋。《伊利亚特》写战争刀光剑影, 有阳刚之美; 《奥德修纪》写家庭, 感情细腻, 有阴柔之美。《伊利亚特》写重大事件, 场面宏伟, 成为后来"史诗体"小说的源头, 《奥德修纪》有不少篇幅写主人公漂泊经历, 成为后来“史体诗”小说的发端。在创作手法上, 尽管两部史诗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但相对而言, 《伊利亚特》中现实主义的成份多了一点,而《奥德修纪》中的浪漫主义成分多了一些。即《伊利亚特》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 而《奥德修纪》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 这说明从第一部欧洲文学作品开始, 就产生了两种倾向创作方法的基本因素。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为两部互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各有所侧重。 《伊利亚特》重在写氏族之间的战争,以英雄业绩为中心,用大量篇幅描写英雄们的战斗,歌颂他们的勇敢忠诚,充满英雄主义气息。阿基琉斯作为一个将领,他的情感充满了人性的弱点,他的愤怒、不忍、悲恸、忠诚以及无畏等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造成了战争格局的变化。人性的一面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英雄,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他是西方的第一位传奇英雄。 《奥德赛》则着重描写人的苦难,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立面的包围之中。奥德修斯面对神的刁难、敌人的阻挠以及自然的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在苦难中残喘,在夹缝中求生,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奥德修斯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境况下坚持抗争的第一人。 然而,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史诗的全体都带着强烈的宿命论色彩。英雄们对于命运的认同体现了希腊人的宗教情感,那就是他们认为掌握着人的命运的是神的意志的肆意性与不可抵抗性。其实,希腊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就是来自于诸神的预谋;奥德修斯的十年归途与艰难也是因为触怒了海神而致,而他的每一个难关的突破也都离不开神的庇护。所以,诗中英雄们的生与死、磨难与脱险等等,全部取决于诸神的意志。英雄们虽然知道自己的命运,然而却没有抵抗也无法抵抗,他们的服从表现出对于神的意志的畏惧和认同。希腊人的宗教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荷马史诗里并没有关于诸神的起源和谱系的详细内容,主要是侧重描述神与人的关系、以及神的意志对于人类社会的

《诗经》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现实主义精神 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独特道路.。 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什么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 《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载辗转,脍灸人口之风情歌语仍散发出一股幽情馥郁的芳香。 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睢》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睢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尔后,诗人反复以特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 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朴实的现实主义《诗经》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制周王朝,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 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而《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

试论《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意识

试论《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意识 郭梦婕 【摘要】《诗经》与《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当,二者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上古时代东方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女性审美意识深受儒家礼乐文化中审美理想的影响,关注女性的内在美;《荷马史诗》体现了古希腊人理性主义下的审美意识,注重表现客观存在的美,即女性的形体美.以《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表现为例来探析东西方不同审美意识,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拓宽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6 【总页数】4页(P58-61) 【关键词】《诗经》;《荷马史诗》;审美表现;审美意识 【作者】郭梦婕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

统称,是诗人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许多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除了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给后世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诗经》与《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当,作为中国和欧洲两个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滥觞之作,此二者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上古时代东方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两种文化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亦有相近之处,东西方不同的审美意识对后来的中西民族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影响,它甚至规范了中西民族审美意识的发展轨迹。本文将重点讨论两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审美意识,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以求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以及不同文化的内涵。 一、《荷马史诗》的审美观及其表现 《荷马史诗》中主要塑造了以下两大类女性:一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女神赫拉、雅典娜、阿芙洛狄特、卡吕普索等;另一类是贵族妇女海伦、佩涅罗佩、瑙西卡娅等。但《荷马史诗》中,这些人物形象的个性色彩并不显著,不论是女神还是贵族女性,她们都有许许多多相似相近之处,相互间区的分度并不高,比如,她们无一例外都是貌美无比的。诗人将刻画人物形象的重点放在了女性的外形外貌之上,审美表现手段比较单一,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段,注重表现女性的外在美。诗中每提到某位女性首先是用一个直白的形容来描述她的外貌,不像《诗经》中那样会有许多丰富的字词或比喻来描绘女性之美。据笔者统计,史诗对赫拉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她的臂膀,诗中直接使用“白臂的”“臂膀雪白的”来形容女神赫拉共有18次;雅典娜的描写则主要集中在她的眼睛,共31次,多使用“灰蓝眼睛的”“目光炯炯 的”“闪亮明眸的”等定语。此外,《伊利亚特》第三卷引起特洛伊十年战争的贵族女性海伦出场,诗人赞美她是“美貌丰腴的海伦”“白臂膀的海伦”“美发的海伦”,当女神阿芙洛狄特化身老妇与海伦对话时,海伦一眼就认出了女神,因为女

赏析《荷马史诗-奥德赛》民族精神中人与神的寓意

赏析《荷马史诗-奥德赛》 民族精神中人与神的寓意 人与神的言辞、心志与行为发生交织与较量,神明的谋划下,智慧的凡人做出抉择,完成自己的归途。于是,神意与人意之间出现了某种含混不明、不可知的东西。把人类理想中的事物和人物涂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这是各大文明在其幼年时代常见的现象,也是神话产生的基础,表现出一种有趣而又相似的心理状态。神明与凡人的关系,这将指向英雄奥德修斯的性情、智慧与命运,但是,把永生的神和凡夫俗子杂糅在一起,共同构成一组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和宛转曲折的生活情景,却是“荷马史诗”的一大特色。 在“荷马史诗”中,《奥德赛》讲述了远征特洛伊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在回乡途中,历经艰难困苦,最后返回家园伊色嘉(hhaca),杀死向他妻子求婚的王侯们,又成为伊色嘉王的经历。这个故事讲的似乎是凡人之间的争斗,但却时时有神参与其间。奥德修斯回家途中,雅典娜女神不时给他以指点,而在《伊利亚特》中,以雅典娜女神为一方,阿波罗为另一方的诸神,不仅直接干预阿开亚人和特洛伊人的战事,而且在诸神之间还爆发了一场战争。诗中这样描绘:那些不死之神立刻就分成两个敌对的集团,动身前往那行动的场面了。赫拉和帕拉斯、稚典娜向阿开亚人的舰队出发。还有那绕地之神波塞冬,那幸运的赛送者和最巧妙的奇迹制造者赫耳墨斯,也都往那一边走。……向特洛伊人方面走的有戴着闪亮头盔的阿瑞斯、披着头发的福俄波

斯、女神阿尔.式弥斯、勒托、克珊托斯河神,以及爱欢笑的阿佛洛狄式。 群神的出战使得战争的局面大为改观,却并不能为故事本身增色。因为,不死之神之间是不会出现流血、惨死的悲壮场面的。因此,这样的描绘仅见一例。诗中描绘更多的是在诸神的授意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战。那种凶暴和残忍,那种疯狂和勇猛,体现了古代民族的战争生活,以及他们的人生观、英雄观、价值观。 然而,在“荷马史诗”中,神虽然不常直接参战,但却时时可见。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有神的形象出现。在阿开亚人与特洛伊人停战的时候,宙斯神对雅典娜说:去看看那些军队,并且想个法儿使得特洛伊人趁阿开亚人得胜的时候去攻击他们,从而破坏停战。 在战斗进行到不可开交的时候,人对神祷告,以求得神的帮助;在战败的时候,又在神的帮助下逃脱战场,躲避伤害。如阿佛洛狄戒救她儿子埃涅阿斯。总之,正如诗中所说:只消一刻儿工夫,神就可以使得一个勇敢的人吃败仗逃走,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唆使他去战斗了。 雅典娜的言辞中出现两次“父”的角色:神明之父宙斯、凡人之父奥德修斯,前者“享有至高的权威”、后者是“执掌权杖的国王”。两者具有身份地位的对应,甚至是“正义”的对应——宙斯也具有正义,即“神义”,这就体现在了后文中神明的谋划。表面上,雅典娜为奥德修斯的前程“亲自谋划,巧作安排”,实际上,却是宙斯命令赫尔墨斯“向美发的神女宣告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四篇 荷马史诗是对人性的描写,写得很华美,也很真实。可以看作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作深刻的写实。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荷马史诗读后感四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荷马史诗读后感】 最近在图书馆借了《荷马史诗》,读了这本书之后,发觉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欧洲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荷马是一位传说性的人物,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据说他是小亚细亚地方爱琴海一带的人。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背着古代的希腊七弦竖琴,四处漂泊,把自己的诗吟唱给人们听。他的诗在七弦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深得人们的推崇。古希腊流传最久远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是他的作品,因此,历史上称为“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长篇叙事史诗,是欧洲的“文学圣经”,是属于英雄的叙事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叙述宙斯爱上了海神的女儿忒提斯,但是他从预言中得知,他与忒提斯生的儿子会比他更强大。为了保住权力,宙斯放弃了忒提斯,并把她嫁给了凡音的一个英雄。奥林匹斯众神都去参加忒提斯的婚礼,只有纷争女神没有受到邀请。为了报复,纷争女神在婚宴中扔下一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芙罗狄忒都认为自己最美,自己应该得到金苹果。宙斯将裁判权交给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三位女神为了得到金苹果,纷纷向帕里斯许愿。美神阿芙罗狄忒许诺道:如果我得到了金苹果,我将把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送给你做妻子。于是,帕里斯最后决定将金苹果送给美神阿芙罗狄忒。得到了金苹果的美神,也如约帮助帕里斯拐走了希腊的绝世美女——海伦。于是希腊人推选阿伽门农作为联军统帅,前往攻打特洛伊。战争进行了十年,众神各助一方。最后,希腊人用著名的木马计战胜了特洛伊人,毁灭、洗劫了繁华的特洛伊。

《荷马史诗》体现的古希腊文明特点

《荷马史诗》体现的古希腊文明特点 作者:王郁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2期 摘要:古希腊在诗歌、神话寓言、戏剧等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中所表现的突出思想内容和特点进行解读与分析,探索古希腊文学特点和所反映的古希腊文明特征及民族精神。 关键词:《荷马史诗》古希腊文明特点民族精神 古希腊人在民主政治制度、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在前人有限的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了辉煌的人类文学艺术丰碑。古希腊在包括诗歌、神话寓言、戏剧在内的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古希腊早期作品《荷马史诗》深刻反映了古希腊人从原始氏族到奴隶制过渡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为我们探索古希腊文明特点提供了较好的材料和视角。本文重点对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所表现的突出思想内容和特点进行解读与分析,进而探索古希腊文学特点和所反映的古希腊文明特征及民族精神。 一、《荷马史诗》的形象塑造、语言特色和主题内容 《荷马史诗》是希腊文化早期的主要文子成就,它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构成。以《伊利亚特》为例,它集中叙述了特洛伊战争中发生在第十年里约五十天中发生的一段战事,对战争、人际间的对抗和各种强烈感情作了热烈的描述[1]。全诗主次人物皆个性鲜明,如阿喀琉斯的英武、埃阿斯的勇猛、狄俄墨得斯的暴烈、俄底修斯的智慧、赫克托耳的强悍、帕里斯的轻浮、阿伽门农的傲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荷马史诗》通篇充满了“荷马式的比喻”。例如,史诗中作者这样描写阿喀琉斯的盾牌:“然后他拿起了那面又大又厚的盾牌,远远的射出光芒,好像是月亮,又好像是水手们在海上被逆风从家乡飘进鱼游的大道去时回头望见的荒凉高原上农场的火光。”这些比喻多半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伊利亚特》是一部讴歌英雄的史诗。它对英雄的自由意志和抗争精神给予充分肯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和对现实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2]。尽管《伊利亚特》歌颂氏族英雄的伟大业绩和崇高美德,但并非将之塑造得完美无缺,而是指出了英雄也具有的弱点,这些弱点即为他们自身悲剧的根源。全诗笼罩苍凉悲壮的气氛。 二、《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古希腊文明特点 (一)对人与命运冲突的悲剧性的思考。

《荷马史诗》:西方文学优美的根源

《荷马史诗》:西方文学优美的根源 作者:马莉娜 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5期 [摘要]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对于优美的研究已经是古老的话题。在西方文学的“二希”源头中,《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彰显了古希腊人对伟大理想的坚持,对纯净的爱的向往,这让人产生了优美的审美情趣。本文试图通过对《荷马史诗》的深度挖掘,探讨西方文学源头中优美的根源。 [关键词]优美审美情趣《荷马史诗》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7-02 西方文学的源头我们通常认为是古希腊文化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化文学。在古希腊,柏拉图关于美的对话录,所依据的审美经验启示基本上未出优美审美形态范围。亚里士多德则把美的形式规定为“秩序、匀称与明确”。这仍然是指优美。 古罗马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洛丁虽然攻击亚里士多德把审美本质归于对象外观的作法,但同样把美理解为“整一性”。我们可以看出,在古希腊关于美的论述中,都是在优美的范畴内讨论美。 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也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因而呈现出来的是和谐的审美形态。作为西方文学一个重要源头的古希腊文明,是我们可以追溯到的“优美”形态的源头。“希腊”这一词语的本意就是典雅、优美。古希腊的神话是我们研究古希腊文化文学的重要资料,和其他民族早起的神话史诗相比,在古希腊神话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也就是外在形象是一样的,同时,内在性格也没有差别。这体现的是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因为他们塑造的神是有人性的,那么反过来,人也具有神性。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诗人荷马的两部史诗作品。荷马时代还没有文字,这两部作品是荷马根据口头流传在小亚细亚的史诗短歌综合而成的,所以又称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超过万行,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他们具有永恒的魅力。我们知道,希腊是典型的海洋国家,汹涌澎湃的大海孕育了古希腊人对于海洋的崇拜,他们外向好动,及其维护个人的尊严。笔者认为,《荷马史诗》突出彰显了古希腊民族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对优美的追求。 我们首先来看《伊里亚特》,这是《荷马史诗》中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一部史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历史上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希腊联军在奥德赛“木马计”的策略下攻进了特洛伊城,毁灭了这个国家。但在《伊里亚特》中,战争的根源却很简单:不和的金苹果,也就是美的选择。《伊里亚特》的故事源自大英雄阿克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的婚礼,遍邀奥林波斯山上

学习《诗经》心得体会8篇

学习《诗经》心得体会8篇 这是一首赞美舞师的诗歌。 “简”似乎是模拟鼓声的,类似于现在的“锵”。“锵锵锵锵”,鼓声雷动,舞师们踩着鼓点入场,在中午时分,于公侯的庭院之上开始了“万舞”表演。这群舞师,身材极其威武高大。他们先表演武舞,手执干戚,动作雄武威猛;然后又表演文舞,手里拿着籥(三孔笛)和翟(野鸡长尾),意气风发。表演完毕后,大贵族下令赐给他们酒,以表酬慰。 最后一段比较有意思了。前面都是在描述舞蹈,最后却用了一个“山有榛,隰有苓”的句式起兴。在《诗》里,这个句式一般是隐喻男女之爱的。谁和谁的男女之爱呢?后文说道,是某人思慕西方美人。结合前文,研究者们基本认定,说的是观看了舞蹈的女子。 万舞,是周代的公侯贵族们祭祀之时表演的舞蹈,大概脱胎于氏族部落时期的祭祀舞。它是礼乐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万舞的表演分武舞和文舞两部分,大概武舞是很能彰显男子气概的,文舞又能演绎出上流社会的风华雅致,因此大概观看舞蹈的女性会情不自禁引发情思。 我觉得最后这一段,大概是想通过对观看的女子们心动的描写,侧面进一步衬托出舞蹈本身的魅力。前三段从舞蹈开始到结束,虽然有很精彩的形容,但最终如果收尾于“公言锡爵”,似乎意犹未尽,有点虎头蛇尾,气氛好不容易烘上去了就戛然而止了。那么既然气氛烘到位了,怎么结尾才能把这种舞蹈带给观赏者的心灵震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呢?用女子对舞者的倾慕吧!就像现在观看了爱豆演唱会的女粉丝疯狂地呐喊“我要给你生猴子”是一个性质的…… 学习《诗经》心得体会(篇2) 《诗经》是我国古代五经之一。其中它按音乐划分为三个类别:风、雅、颂。而我最喜欢的一篇莫过于十五《国风》中的《蒹葭》。 《蒹葭》一诗虽然看似平常,宛如于《诗经》中三种表现手法中的“赋”(平铺直叙),但如果细细品读,会深感意味深长。它讲述的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美男在芦苇边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位楚楚动人的花季少女在湖中央,从而不顾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