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读《文心雕龙·原道》

儒家之道

——读《文心雕龙·原道》

华师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俞明海

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因此,学习《文心雕龙》对于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及文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阐明了他创作这部书的目的和意义,其中有这么几句: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可见,《原道》极其重要,是《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接下来才是《征圣》、《宗经》等篇目。因此,要了解刘勰及《文心雕龙》的思想及文学观,就必须认真研读《原道》篇。

《原道》篇主要论述刘勰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文原于“道”。

刘勰首先指出,“文”是与天地同时产生的,“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天有日月,此为天“文”;地有山川,此为地“文”。人为“为五行之秀”,更应该有人“文”。何况龙、凤、虎、豹,或者云霞、草木,以及林籁、泉石等等,都包含“文”,那么人的“人”更必然会有“文”的了。

接下来,他叙述了“自然之道”中的人的“文”的发展史,特别推崇孔子的功绩,“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他推崇孔子的功绩,为《征圣》、《宗经》打下理论基础。

最后,他阐述了文和自然之道的关系。他认为自然之道,有赖于圣贤“原道心以敷文,研神理而设教”,有待于圣贤“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所以他在篇末中说“到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道”呢?初读此篇时,我认为文中的道应该为“自然之道”。刘勰在《原道》中,首先将道概括为天文地文人文三方面。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

之形:此盖道之文也。”这里的“道”,应该是“自然”之意。他所说的“道之文”,应是自然之文。在刘勰看来,这种自然之文,不只是明月山川才有,其他的“万品”“动植”,龙、凤、虎、豹、云霞、草木,以及林籁、泉石等“无识之物”一样具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既然宇宙间的一切都各有其文,作为“三才”之一的人,是“有心之器,自然也有文: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由此可见,刘勰所原之“道”是“自然之道”。

细读之下,才惊觉:这“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呢?查阅资料,发现,历代“龙学”研究者对于文中的“道”是儒学之道,还是佛学之道,抑或是道家之道,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在这里,我只是表达一下自己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我认为,“自然之道”,实质为“儒家之道”,“孔圣人之道”。因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交代“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是“文之枢纽”,即宣称以孔子为师,以经书为体制,在文采上酌取“纬书”,在变革上参照《离骚》。而且,从整本书来看,刘勰在《文心雕龙》首先提出《原道》,继而是《征圣》和《宗经》,圣是儒家之圣,首推孔子,经是儒家经典。所以,这个“自然知道”,应该是儒家之道。

儒家一贯重视“仁”和“仁”,刘勰在《原道》的赞中明确提出“炳耀仁孝”,与儒家思想相通。

儒家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然而然”之意。《荀子·正名》篇说,人的“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这句话中的“自然”,即天然、自然而然之意。《原道》所用的“自然”,正是这个意思。

在《原道》篇中,刘勰主张作品要写得自然,反对矫揉造作。他这样主张,是为了纠正当时矫揉造作、偏重形式的“讹滥”文风,即用有内容、尚自然的作品来反对追求形式、矫揉造作的文风。他这种主张,在今天,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不少学生作文,矫揉造作者,无病呻吟,滥用夸饰,看似华丽,实质

却没有实在的思想内容。

好文章,源于自然之道!我们作文为人,要本质自然,不要矫揉造作。

参考文献:

1.刘晟《文心雕龙选修教案》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3.贺绥世《文心雕龙今读》文心出版社1987年版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通用9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文心雕龙》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篇1 刘勰在上一篇《明诗》篇中主要论汉代两晋南北朝的四言诗和五言诗,而则这篇主要讲乐府。“乐府”最早指的是管理音乐的机构用以采集民歌,而这里所要论述的就是采自民间的乐府民歌以及魏晋时期文人创作的乐府诗。刘勰依然从“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四个维度把握乐府。首先论述乐府的含义、起源及作用,认为乐府来源于“钧天九奏”“葛天八阙”等三代之乐和“涂山歌”等四方之音,配乐的诗歌肇始于上古时,夏殷之世,产生四音。西汉的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但大多为俚俗之曲。《诗经》用来配乐,但先秦时代的雅正之曲在汉代乐府中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接着,刘勰论述两汉到魏晋时期乐府的发展史,秦汉之际,礼乐衰微,乐府产生。随后经历汉武帝立乐府、汉宣帝制雅诗、元成二帝广淫乐、东汉郊庙祭祀杂雅之章、曹魏三祖“宰割辞调”等阶段,到西晋达到“表里而相资”(即乐声和乐章互相配合)的境界。最后一部分,刘勰论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并指出另立此篇的原因。他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心在诗”,故“君子宜正其文”;并且指出“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刘勰论乐府的态度,基本上还是讲求符合儒家之雅正,并严格区分雅与郑。《赞》词曰:“《韶》响难追,郑声易启。”即看出他对当时(汉魏以来)风行的不雅之歌的鄙薄态度,而推崇先秦雅乐,文中他以“艳歌婉娈,怨志诀绝”称呼《碧玉歌》、《华山畿》等也可看出对通俗乐曲的贬低。刘勰的这一态度与“宗经”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宗经,所以以先王的雅乐来作为衡量音乐的标准。他提出“乐本心术”的观点,认为音乐对于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乐有雅声和溺音之分,

儒家之道——读《文心雕龙·原道》

儒家之道 ——读《文心雕龙·原道》 华师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俞明海 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因此,学习《文心雕龙》对于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及文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阐明了他创作这部书的目的和意义,其中有这么几句: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可见,《原道》极其重要,是《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接下来才是《征圣》、《宗经》等篇目。因此,要了解刘勰及《文心雕龙》的思想及文学观,就必须认真研读《原道》篇。 《原道》篇主要论述刘勰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文原于“道”。 刘勰首先指出,“文”是与天地同时产生的,“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天有日月,此为天“文”;地有山川,此为地“文”。人为“为五行之秀”,更应该有人“文”。何况龙、凤、虎、豹,或者云霞、草木,以及林籁、泉石等等,都包含“文”,那么人的“人”更必然会有“文”的了。 接下来,他叙述了“自然之道”中的人的“文”的发展史,特别推崇孔子的功绩,“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他推崇孔子的功绩,为《征圣》、《宗经》打下理论基础。 最后,他阐述了文和自然之道的关系。他认为自然之道,有赖于圣贤“原道心以敷文,研神理而设教”,有待于圣贤“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所以他在篇末中说“到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道”呢?初读此篇时,我认为文中的道应该为“自然之道”。刘勰在《原道》中,首先将道概括为天文地文人文三方面。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

文心雕龙读后感

读《文心雕龙》有感 《文心雕龙》一书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磨砺,到了今天仍然为我们所熟知,实在不可谓不经典。历代文人对它的评价也都很高,沈约评价道“深得文理,常陈于几案”,宋朝黄庭坚说:“所论虽未及高,然讥弹古人,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鲁迅曾说过:“东则有刘彦和(刘勰字)之《文心雕龙》,西则有亚里士孚德之《诗学》。”于是这个学期我研读了一下刘勰的这部经典之作,虽然没有完全读完,不过对于里面的内容以及思想都有些了解,而且此文为标准的骈文,有些词句朗朗上口,对自己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简要谈谈自己对于这部书的一些感想吧: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即写文章时的心思。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雕龙,即对文章的雕刻修饰。两个词合起来,就是说写文章的心思以及文章怎么写。这是我对此书到目前为止的一个初步认识。下面分三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体大思精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二、核心思想 《文心雕龙》中虽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纲领及核心的﹐则是儒家的思想。它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却认为在客观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这个“道”或“神”是决定客观世界一切变化的无形的﹑最终的依据。刘勰认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原道》)﹐正是圣人著述经典的根本原则。“神道设教”语出《易‧观‧彖》:“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把超自然的﹑人格化的“神”及其在现实中的代理人帝王,视作理所当然的最高权威。根据这一见解﹐《文心雕龙》不仅进一步发展了荀子﹑特别是扬雄以来的“原道”、“宗经”、“徵圣”的观点﹐并且将它贯穿到《文心雕龙》一书的一切重要方面﹐成为他立论的根本依据﹐给他的理论染上了一层经学色彩而且带来了许多局限性。 三、文学史观 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把已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刘勰也很重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在《通变》篇中﹐他根据扬雄关于“因”﹑“革”的见解所提出的“通变”﹐即文学创作上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他要求作家要大胆的创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只有不断的创新﹐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变”﹐文学创作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变则其(可)

《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欢迎大家阅读! 从这一篇开始,刘勰《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建构进入第二部分“文体论”,至《书记第二十五》共计二十篇,每篇大致论述一种或者两种文体。根据时人“文”“笔”之分,《明诗》至《谐隐》十篇更倾向于押韵之“文”,《史传》至《书记》十篇则为不押韵之“笔”。 文章的行文思路正如《序志》所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即介绍文体一般着眼于四个方面,论述源流,解释名称与含义,选定和评论部分作家作品,指出这一文体的写作规律和基本要求。《明诗》正是遵循以上四方面,从开篇至“有符焉尔”属于“释名以章义”,解释诗的含义;从“人禀七情”至“此近世之所竞也”论述诗 __于发展,为“原始以表末”,而提到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则属于“选文以定篇”;从“铺观列代”至文末,指出四言诗“正体”,五言为“流调”,风格为“雅润清丽”,便是“敷理以举统”。 读至“敷理以举统”部分,我对刘勰以“四言正体”“五言流调”的文学观有些疑问,毕竟当时作者所处时代,四言诗已经开始衰落,而五言诗大行其道,这样的观点看来有些保守。但仔细想来,刘勰的这一观念实则与《宗经》中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从刘勰《明诗》

篇所要阐明诗的范围来看,这里的“诗”不包括乐府诗,因为《文心雕龙》中另有《乐府》篇加以讨论。至于诗骚,也有专篇论述,像论述《诗经》的《宗经》,故着墨不多,也可不算作其中。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汉代两晋南北朝的四言诗和五言诗。所以,刘勰把四言诗视作“正体”,称五言为“流调”,实为“宗经”,并且符合时代的观念,而并非贬低之意。《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宗经之人,当然要以此为正体。然而当他“铺观列代”,考察后起诗人极力所推重的绝大多数仍然是属写作五言的人时,为了顺应时代,又要坚持《文心雕龙》理论上的完整性,所以作出此论以示协调。 进一步来说,刘勰这种观念的产生,也与两汉的学术背景有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开始确立,官方把《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还专门设立五经博士负责传授,《诗经》地位之高堪称“正体”。并且即使不被视为一种纯粹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依然是后世一切文学的源头,正如《宗经》中所说:“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后世诗赋类韵文都是从《诗经》中发展出来的,因此称之为“正体”。 在苏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文心雕龙》一书,不禁感慨万千。 据说作者之所以写下《文心雕龙》还有一段趣事:有一天刘勰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手捧丹漆礼器,跟着孔子南行……伟大的先圣竟然垂梦于他,刘勰觉得自己应该有所作为!刘勰最先想到的是要阐明圣人的思想,莫如替经典作注解了,可是过去马融、郑玄等学者已把圣人的思想阐发得够明白了,他就算有深入的见解,也未必能自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6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优秀6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一 文:文驰;通过仔细的阅读会发现,刘勰这篇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是《诗经》中的“正体”四言诗和发展历程比较缓慢的五言诗,而没有涉及楚辞(仅一笔带过)、乐府、民谣等其他诗体。我们今天虽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但在古人的概念中,乐府是歌,非诗。 首先,作者继承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对诗歌作用的定义。认为诗歌是抒发性情的通道,而《诗经》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规范了或者说划定了思想感情的范围,这个范围的进入标准就是以“思无邪”作为参照,也就是无邪之思才是诗歌所要呈现或者应该表达的内容。“诗者,持也”,持在这里有“端正,使之规范”的引申意义,那么就并不是任由思想感情的随意放纵,而是要扶正、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才是符合诗歌的含义的。但是今天我们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看来,孔子对“无邪”的定义范围甚宽,一切正常的真实的人类情感都是无邪的。 然后作者回顾了历代的诗歌作品,并进行了个人的挑选和点评。这大段类似于诗歌文学史纲的概括和提炼虽然带有明显的个人的主观选择,但也为后人进行梳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作者在不断的例举中反复对“诗言志”和“思无邪”进行佐证,繁举的大量事例中无不是围绕着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之七情与诗歌之间、内容与形式上要求对等的论述。 在最后的总结里,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进行了定调:“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这是和刘勰本人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认为每种文体的形式基本固定,能使相对应的内容最完美的呈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这就要凭借个人才能来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去选择最合适的文体形式。即所谓“华实异用,唯才所安。” 《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二 《乐府》篇在《文心雕龙》中序列第七,属于文体论。全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乐府的含义、起源和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讲乐府的产生及从汉到晋乐府诗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最后还说明诗人在《明诗》外另写《乐府》的原因。 我读《乐府》篇最大的收获便是知道乐府的定义。因为在此之前,对于乐府的定义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乐府既可以指汉魏六朝的宫廷音乐机关,又可以指称通过乐府歌唱而形成的诗体,还包括历代文人对这种诗体的拟作等。读完刘勰的《乐府》篇对于这一概念更加清晰一些,关于乐府是什么,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说的很详细,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说,刘勰在文章开头就指出:“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意为乐府包含了吟咏、歌唱、演奏等方面,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从《乐府》所在《文心雕龙》的篇次来看,它是属于文体论部分,且在《明诗》与《诠赋》之间,很显然刘勰认为乐府是介于诗、赋之间的很重要的文体。在论述乐府的起源之时,一方面他指出乐府来源于“钧天九奏”、“葛天八阕”等三代之乐,以及涂山歌于“候人”、有娀谣乎“飞燕”,来自于等方之音,同时他还说“讴吟土风,诗官采言”,可见乐府的来源不仅是礼乐,还有乐官从民间采集而来。他还提出“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即音乐本来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它能透入人的心灵深处。在第三部分他论述了音乐和诗歌的关系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只有“诗声供雅”才能符合礼制的需要。所以通过刘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心雕龙》中提及的乐府是个围绕宫廷祭祀礼仪而建立起来的关于音乐与文学的概念,所以刘勰关于乐府的定义是多角度的,既有本质的论述,也有政教作用的看法。 《文心雕龙》读后感篇三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翻译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文心雕龙》读后感作文800字

《文心雕龙》读后感作文800字 《文心雕龙》读后感作文800字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骚》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 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 《原道》开篇而谓:“文之为德也,大亦!”这既是《原道》的开篇语,更是《文心雕龙》的开卷语。它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上去至为平易,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整个“文”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文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承认“文”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面的文章打好了基础。也只有在这时,探讨“为文之用心”才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实。 刘勰在《宗经》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道理,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心灵和性情的美。从而刘勰得出了文章写作的原则和规律,他说:“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轨,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

原道

“原道”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原”是从崖边流下来的意思,“原”即使“源”;“道”,本意是“道路”的意思(《说文》:“所行道也。”),借作哲学术语,唯物论者用它来指事 物的普遍规律,唯心论者用它来指超物质的精神本原。我国古代理论家们研究问题,往往 追根求源,力求对物体作哲理性的说明,如《淮南子》,在全书开头就列示《原道训》, 企图说明万物产生的根源。高诱注《原道训》说:“原,本也,本道根真,包囊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 刘勰著《文心雕龙》,论“为文之用心”,而首先列示《原道》,为的 就是要先说清“文”(文章、文学)的根源问题。 谈“文”的根源问题而自称“原道”,便原则地显示了刘勰的根本观点:“文原于道”即“文”起源于“道”,“文”的根本是“道”。纪昀在《原道》篇开头,眉批说:“自汉以来,论文者罕 能及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又说:“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起本然。适其本乃不遂其末。”这也明白地告诉人们:《原道》篇谈的是“文”的根源问题。下面我们就听听刘勰是怎么讲的。 刘勰在开篇说:文章的之能显现“道”的,具体属性是极广大的,是与天地并生共长的。这话怎么讲呢?天地生成时就有了深清色和黄色一同呈现,就有了天方地圆的形体之分。 日头与月亮像重叠的璧玉,垂在天上,以显示其美化天空的形象;山岭与河流像灿烂的锦 绣铺在地上,以展示其条理大地的形象;这大概是自然的文章吧?仰观天空日月散射着光辉,俯瞰大地山河现着文彩;高低有了一定的位置,天地两仪就这样产生了;只有人与天 地合而为三,这就是所说的“三才”了。 要探索“文”的根源,岂能不谈“文”的起源?因而刘勰在《原道》中就此发表意见。刘 勰说:“人是…五行‟生成的灵秀,实在是天地的心灵,有了心灵,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文 章就随着明明白白地出现了,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刘勰又说:“推及至万物,动物植物都 有文彩: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祥瑞,虎豹以鲜明斑斓的纹理凝结成雄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的妙笔挥洒;草木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手。这些难道是外面加给的 修饰?(其实)只是自然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的声响,音调谐畅,像是吹竽弹瑟:泉 水激石的声音,清韵和谐,像是击磬敲钟:所以形成了形体就构成了文理,发出了声音, 就产生了韵律。那些无知的物体都有丰盛的文彩,有心灵思想的人怎么能没有文章呢!”

《文心雕龙》读后感(通用15篇)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通用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心雕龙》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心雕龙》读后感1 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觉得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然后就开始想了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今日决定研究国学,才开始认真去了解他,学习他。 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15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然的,他在文学批评,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这套理论在历放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此,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观点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前,从两汉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如桓谭、尹敏、王充、张衡等。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范缜的《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的,这正是儒家入世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关于文学的一般论述上,他的宇宙观虽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原道》中,刘勰认为美并不始于人为美,在人为美之外,先有客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伟大,

《文心雕龙·原道》中的美本原思想分析

《文心雕龙·原道》中的美本原思想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美本原论是关于美的根源和本质认识的学说。正确理解和认识《原道》和《文心雕龙》中的美本原思想,是把握刘勰美学和文学整体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古代体大思精的文论专著,也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上世纪就有缪俊杰的《文心雕龙美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和易中天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 等专著出版。张少康说: “我看刘勰不仅是文学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美学思想家、文化思想家。”但在研究《原道》和《文心雕龙》的美本原思想方面,多依据的是实践美学的本原论和西方现代的审美本体论,做出的是人创论和美源于心的偏颇性阐释。本文在考察学术界对《原道》之道与文( 美) 研究现状和学理关系的基础上,对《原道》所蕴涵的美本原思想进行一下大唯物史观的分析论述。 一、《原道》之道的新体认 不少龙学家认为《原道》在《文心雕龙》一书中

具有总论性质,对该书各篇的内容具有统领性的地位与作用。王元化甚至把该篇推崇到合于大衍、大易之数而不为文用的地位。( 大多数龙学家趋向认为属于大衍、大易之数而不为文用的一篇是《序志》) 李泽厚、刘纲纪认为: “了解刘勰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了解《原道》以及《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由于研究者所持的立论角度不同,加上刘勰在《原道》中用语杂糅,对“道”的理解和认识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各不相同的看法。 1、持儒家之道的有孔孟之道和汉儒古文派之道的分别。持孔孟之道的有林树标、杨鸿烈、子贤、陈耀南、李学保、周振甫、刘长恒、祖保泉、邱世友等,如林树标《书文心雕龙后》以为“文者,载道之器也”,故“原道微言”在推究圣人之道。持汉儒古文派之道的有范文澜、王元化、杨明照等。范文澜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立论完全站在儒学古文派的立场上”。王元化也说: “刘勰撰《文心雕龙》,基本上是站在儒学古文派的立场上的。”认为《文心雕龙》的思想是属于儒家思想体系。 2、持道家之道的有周振甫、黄侃、刘永济、皮朝纲、蔡锺翔、周汝昌、汤用彤、漆绪邦、姚汉荣等。漆绪邦认为: “以道为体,以儒为用,才是刘勰论文学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一)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一) 《文心雕龙》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融性,它对于各家学说中有利于说明文学问题的观点,都加以采纳。至于贯穿《文心》全书的主导思想,则不外儒道两家,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体用结合,这就是《文心》之道。 儒道互补:体用之道的文化渊源 《文心雕龙》是对齐梁以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总结,所以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来探讨它的主导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儒道哲学同源而异流,两家既双峰对峙、势如水火,又相互联系、相互呼应,从而构成支撑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 儒家哲学以学而不厌、身体力行著称,强调文质彬彬、以立德、立言、立功,参与社会政治为己任;道家哲学主张弃文就朴、探本究源,以明达万物之本,洞晓宇宙之体为理想。具体而言,道家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的本体,而对社会人生的物事则采取超然齐一的态度。故庄子说老聃的哲学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天下》)。唯其如此,才能灵府自由、天君和豫,而以艺术代人生,将人生艺术化、理性直觉化。庄周梦为蝴蝶而忘物我,庄周与惠子在濠梁辩论鱼乐等,皆以艺术心态对待人生。儒家哲学注重研究社会伦理问题,而对宇宙构成之类的道体问题则悬置不论,即庄子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他们以人生代艺术,将艺术人生化、直觉理性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皆以道德观点对待艺术。 儒道两家对自然、人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态度不同,因而,两家尽管都讲道,但各自所说的含义又有根本的区别。子产言:“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儒家尚实重用,故主“人道”,常从具体细微处入手,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以“修身为本”(《大学》);道家尚虚重玄,故究“天道”,常从抽象本体处悟入,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中,以道为本。 《周易·系辞》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儒道两家哲学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又能同归于自然之体,一致于人生之用。具体来说,儒家尚用而不舍体,言器而不弃道;道家则言体又讲用,主道又怀器。因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彻底摆脱人生,面对“人间世”,儒道两家分别本着实用和大用的态度来完善自我,追求理想。孔子认为,时可补,世可救,故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强调忠孝、名理、秩序,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一声“吾与点”的喟叹,又把儒家的人生哲学推向了艺术的境界。〔1〕老庄则认为,时不可补,世不可救,故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追求适性、自然、逍遥,提倡清静无为的处事态度,而一部《道德经》的实质,又分明是在为帝王“南面术”作哲学论证,这就把道家的艺术哲学推向了人生的顶峰。诚如张舜徽先生所述:“周秦诸子之言,起于救时之急,百家异趣,皆务为治。虽各自成一家,不相为谋;然亦有所见大合,殊途而同归者。”〔2〕 王弼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氏是有者也,故恒言其所不足。”(《王弼传》何劭撰)就是说圣人知道万物的本体(无)是不可以形诘的,故而对本体问题存而不论;而老子则尚未达到与道(无)玄同的境界,故而著书立说,寻道求本。这样,道家所讨论的本体问题,正是儒家无心说明的问题;儒家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又是道家不屑一顾的问题。两家学说各有所重,各有所长,只有儒道互补,才能兼道器而明体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兼采儒道,将人生——艺术、现象——本体的两极融为一体,构筑一个庞大而又周密的文学理论体系。郭绍虞先生说:《文心雕龙》的道有两种意义,“《原道篇》所说的道,是指自然之道”,“《宗经篇》所说的道,是指儒家之道。”〔3〕究其原因,是因为刘勰为文一方面要“寻根”、“索源”,探讨文学之本,故有道家自然之道;另一方面又要“致

文本于自然之道——论《文心雕龙·原道》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文本于自然之道——论《文心雕龙·原道》的主要内容和历史 贡献 摘要:《原道》篇位于《文心雕龙》一书之首,文之枢纽的位置上,是全书的 理论基础,对于理解《文心雕龙》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为,原道一篇旨在讲 述文的本原,这里的“道”指的是自然之道,即宇宙间万事万物内在的发展规律。 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文心雕龙;原道;自然 1.对于“原道”二字的理解 “原”是本的意思,《文心雕龙》要探讨的是文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原道”的 意思是文的来源是道。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没有异议。问题在于这个“道”究竟指 的是什么。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指出“所谓道者,即自然之道,亦即宗经篇所谓恒 久之至道。”但是这个论述是不完善的,因为《宗经》里说的是“‘经’也者,恒久之至道”,意思是,经书是历久长存,至高无上的道理。并没有侧重道的自然属性。马宏山在《<文心雕龙>之“道”辨》中指出“道”是佛教思想为主,兼及儒家思想, 是以佛统儒的思想。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认为“道”并不是一家之道,而是以 儒家为主兼及道家和佛家的“道”。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序志》篇云:‘《文心》之作也,本乎道。’案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数言自然…”即认为道是自然。陆侃如、牟世金继承了黄侃的想法,在《文心雕龙译注》 中指出,“道”就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于自然之道。所谓“自然之道”,刘 勰用以指宇宙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我非常赞同“道”指的是自然这一观点。《原道》开篇,刘勰就写天地日月的风景形色是道的表现。而道是什么呢?在儒释道 之前难道就没有天地日月了吗,显然不是的。因此,道是自然。“自然”一词,在《文心雕龙》中出现了九次(当然并非每次都是表达自然规律这一意义),其中《原道》两次、《明诗》一次、《诔碑》一次、《体性》一次、《定势》两次、《丽辞》一次、《隐秀》一次。可以说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而认为这个“道” 是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是佛家思想,则是过分“知人论世”,太过注重刘勰的 生活经历、思想状况而忽视了全书内容了。 2.《原道》的主要内容 明确了原道的内涵是“文本于自然之道”,我们就可以知道刘勰文学批评思想 的立足点。而原道这篇正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与发挥。 《原道》分为四段。前三段论述三个道理,最后一段“赞”是总结。 第一部分从“文之为德也大矣”到“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讲述的是自然之道。自然是有文采的,如日月的变化,山川的形态。而人作为有感情,有智慧的“三才”之一,当然也会有文采。而这文采就本于自然。 第二部分从“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到“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该 部分从原始的自然过渡到人。讲人类之“文”的开端(更准确的说,是华夏文明)。该部分侧重的是古代先贤哲人根据自然所做的“文”,而这些文,启发了世人的聪 明才智。 第三部分从“爰自风姓,暨于孔氏”到“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该部分承接上文,并予以总结,说圣人根据自然之道的精神来进行著作,通过文 章来阐明自然之道。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是因为他符合万事万物的发展

文心雕龙原道读后感浅议《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时代意义和“道”的内涵

文心雕龙原道读后感浅议《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时 代意义和“道”的内涵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被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标志。《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外部规律,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体观和创作论,它是对前世文学创作的一个总结,并对后世文学创作规范和风格的确立具有指导意义。 如果说《文心雕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指挥棒和方向标,那么其开宗之篇《原道》就可以说是《文心雕龙》的根本核心。刘勰在这一篇里首先明确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根本看法,意图阐明文学艺术的“本然”,以求得指导文艺创作的“道”的真谛。而后的49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论述的。《原道》篇的“道”字,所指的就是文学的本源。刘勰在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自己的观点:“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也就是说,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自然。那么,如何理解刘勰所提出的“自然”呢?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下面,我们就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对刘勰的观点加以阐释。 一内容上追求自然,强调文学的独立地位 任何一种文学观念都是在当时大的时代社会背景中形成的,刘勰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也不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文学的自觉意识加强。在秦汉时期,文学所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肖武本纪》载: “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立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这里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儒学。到南朝宋文帝时,就发展为

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代范晔《后汉书》中也将《文宛列传》单列和《儒林列传》等并立。这些都说明人们开始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对文学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文学作为一种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从而确立文学独立的地位。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转变:魏晋以后,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经学束缚,文学作品的政治教化功能被削弱,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的作品有了显著增加,汉代大赋转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文人抒发个性情感之作《古诗十九首》更是被后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文学独立地位的追求。刘勰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提出了他的“自然之道”,从“道”源于自然这个角度将文学从传统儒学中独立出来。 《原道》开篇就指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将文学之源一下子就推至太极,与天地并生,虽然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刘勰对文学起源的误解,但这恰恰体现出刘勰鲜明的观点――文学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天地同时诞生的,不是任何观念学说的附庸。接着刘勰进一步解释: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 从“形文”、“声文”推至“情文”,从自然之文进而推出人文之文,认为文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天地之文如此,与天地并为宇宙“三才”的人的创作也应如此,从而得出“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的结论。 刘勰在其文体论中,将各种文体归为两大类:“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在这种大的划分框架中,再分别介绍各自的行文特点和创作要求。这种对不同文体的划分是以文学本身的特性为依据,而非根据政治教化功用的不同,“文笔之分”正是刘勰肯定并重视文学独立性的具体体现。

《文心雕龙·原道》篇锥指

《文心雕龙原道》篇锥指 薛学财 【摘要】文章由辩正学界对<原道>篇中"文"、"道"、"德"、"自然"等基本概念的 不同意见八手,探索<原道>篇的精义.作者认为,刘勰在<原道>篇中所说的"文"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形象或符号组织,这比以往文论中本来就属于广义文学观的"文"的观 念外延更大.但由于刘勰将"文"与"道"结合起来思考,认为"文"是"道"所派生出来的万物的属性("德"),实际上便是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思考文学艺术的本体,体现出深刻的 反思意识.而刘勰立足于"文"、"道"、"德"三个基本概念的论述逻辑更是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尝试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集中体现了中国文论步入了自觉时代. 【期刊名称】《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2)003 【总页数】6页(P29-34)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作者】薛学财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刘勰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以原道起手论文的文论家,颇为后世学者所激赏。纪昀评《原道》篇:“自汉以来,论文者罕能及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首揭文

体之尊,所以截断众流。”①认为刘勰以颇具形而上色彩的《原道》篇作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之首篇,意义巨大。其贡献举世公认,但对此篇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所争议的又多是此篇的关节点所在,以至于使此篇成为《文心》一书最难解读的篇幅之一。 察众家之说,争论的要点在于对“文”、“德”、“道”及“自然”等词的训释。因此本文也将从对这些词的训释、辨正开始。 (一)辨“文” 《文心》一书中“文”的概念之外延伸缩自如,涵盖极广,或指天文,或指人文,或指一切由文字组成的篇幅,或指文章典籍,或指狭义的审美的文学,不一而足。《原道》篇提及“文”字凡十七处,此择其重要者列出如下:“文之为德也大矣”、“此盖道之文也”、“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动植皆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而文生矣”、“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逮及商周,文胜其质”,由这几次便可以看出,《原道》篇所涉及的“文”实为最广义的“文”,这一点诸家并无争议。此处只需辨明一点。首段提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这是认为万物之中皆有“文”的成分,而非认为万物皆文。玄黄必待色杂,方圆必待体分,方可谓之文;日月山川非文,必待其垂丽天之象,铺理地之形,方可谓之文。这个道理本来是很简单的,但常有论者将二者混为一谈。②《说文解字》解:“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是有一定秩序的符号或现象的组合之意。明白这一点对后面的“德”与“道”的训解将大有助益。(二)辨“文之为德也大矣” 对《原道》篇首“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一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于“德”字之训释争讼尤纷。对各家训释的优劣长短,罗宗强先生已辨之甚详。③罗先生最终赞同王元化先生的看法,认为刘勰之“德”本之于老子,是“道”所派

国学经典读物解读:《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国学经典读物解读:《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原道第一 【题解】 本篇探讨文的本原,指出文本于道,文是至高无上的道的体现。刘勰认为,文普遍存在于天地间和人类社会。天色玄,地色黄,天上日月垂光,地上山川焕采,都是文。人为万物之灵,发为语言文章,也有文采。以至龙凤虎豹草木等动植物均有文。文表现为形态色泽之美,也表现为音响声韵之美。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是道的体现。古代帝王和圣人制作的“六经”是人文的典范。古代帝王、圣人,秉承道心,取法天文地文,逐步制成“六经”。“六经”不但具有形态和声韵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在政治教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也是道的体现。刘勰指出,道通过圣人表现为“六经”之文,圣人依据“六经”之文来阐明道。在这里,刘勰把自然之道和圣人之道(儒家的一套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混合起来了。刘勰论文章创作,强调应以圣人的经书为依归;本篇阐述圣人之道即由自然之道演绎而成,这就把他的文学理论提到哲学的本体论高度。 本篇中天地间的各种文都本于道的看法,接受了《老子》的影响。《老子》有道为“万物之母”(第一章)等话。本篇认为,古代帝王取法天地之象制作经书,则本于《易传·系辞》。《老子》所讲的道,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系辞》所讲的天,则是有意志的,故本书《正纬》篇有“原夫图箓之见,乃昊天休命”的话。这里刘勰把道家自然之道和儒家上天意志混合在一起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糅合儒、道两家之说的玄学流行,它宗奉《老子》、《庄子》、《周易》三书为经典。玄学中有一个重要论题,名教与自然合一,即认为儒家所提倡的一套政治制度、伦理道德规范和道家所鼓吹的自然之道相一致。生活在齐梁时代的刘勰,接受玄学影响;本篇中圣人之道源出自然之道的言论,就是这一时代思潮的产物。 本篇所谓文,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指天地间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色泽和声韵之美;狭义的指人们用文字写作的文章(包括具有文学性的

解读《文心雕龙·原道》篇中“道”的意蕴

解读《文心雕龙·原道》篇中“道”的意蕴 作者:梁佳怡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7期 摘要:《原道》篇作为《文心雕龙》的首篇,亦是其枢纽三篇中的首篇,它的地位、意义自然不同凡响。因而,《原道》篇的理解、把握对于《文心雕龙》整部文学理论的深刻理解、把握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这其中“道”的理解、把握更应当放在首位。笔者将依据前人对《原道》篇之“道”的意蕴的研究、“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作者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出笔者对《原道》篇“道”的意蕴的具体探究。 关键词:道;起源与发展;时代背景;原道;意蕴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系统、严密、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成本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明珠,是第一部体系严密、“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这更使得刘勰以文显彰。其书共有10卷,50篇,包括四个重要部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即“文之纲领”、“论文叙笔”、“剖情析采”。 《原道》篇也称《原道(第一)》,由此可见其篇的重要性,当是为“文之纲领”的首论。因此《原道》篇的研究势必要推在首位,这般方能够为《文心雕龙》的研究开山拓路。而研究《原道》篇就不能不探讨“道”在篇中的意义和运用,理清了“道”在《原道》篇中富含的意蕴,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原道》以及《文心雕龙》整部书的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古典文学历程中“道”的起源与发展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中的一部不可缺少的论作,对其研究势必不能单独割裂于文学史之外。自然,对《原道》之“道”的研究探讨也应容纳于我国古典文学史当中,这样对其的研究探讨才能够经得起推敲。 “道”作为无形无体的哲学概念,提起多带有奥妙晦涩之感,难以对其做出确切地表述与形容,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但上溯其源,我们会发现,“道”在我国的文学历程中最先是因前人对宇宙物质的追求与探索而产生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于是,“道”便以形而上的方式出现于我国文学史当中。先人在实际的探求中又作《易》而保存这种关于宇宙物质的形而上的追寻。这一点朱熹在《周易序》中有所论述:“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如此,“道”通过《周易》这一初始载体,寄身于卦爻彖象当中,“凡十有八变而成卦,乃考其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并以形而上的存在方式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 《文心雕龙》之“道”的解析 摘要:本文致力于解析探索《文心雕龙》中“道”这一专门名词的内涵和外延,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道“的释义,一方面是从哲学本体上解析“道”的内涵,另一方面就是从“具体道”的外现上阐发“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的倾向性。 关键词:《文心雕龙》、“道”、本体道、具体道 关于人文学科中专门名词概念的界定,总是存在有同一名词的不同涵义的问题,就同一个专门名词而言,它可能不仅在属于不同流派的思想家那里时常具有截然异趣的意蕴,甚至就是在同一作家笔下也往往会出现不同涵义。在界定《文心雕龙》中“道”的涵义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理解的复杂局面。刘勰在《夸饰》篇中曾说:“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基本的范畴,“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是具有着各种各样的内涵,那么《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道”,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心雕龙》之“道”探讨很多。有认为是佛家之道的,有认为是道家之道的,有的说是佛道之道。在此基础之上,还有人提出了“道”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综合形式(这个观点也是现在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一种)。这些说法都是各家从各自心中所想出发,在文章中寻找依据,但确实也言之有理,确凿有据,对此我们似乎很难对其作出明确的断定,但若跳出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见解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预设好的,他们都只是就文章中的某些带有特定概念的词来推导他们心中预设的的“道”的涵义,而根据文章中具体语境的不同,具体指向的差异,同一个词语我们推导出的内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着眼点的差异自然会导致结论的各不相同。 《原道》篇居于《文心雕龙》之首,探求“原道”之“道”,不是说在文中寻找到概念词语就能够充分说明问题的,这种分析方式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