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期中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期中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期中试卷

100 0

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温度℃

20 40 60 80 甲

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36分)

1.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如图6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

3.“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如图1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

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4.完全燃烧0.3kg 氢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J ,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使500kg 、20℃的水温度升高 ℃(氢气的热值q=1.4×108J/kg )

5.(6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 ; ②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 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7.常见汽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内燃机是把内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内燃机的效率较低,它在工作过程中,能量大部分以 能的形式耗散掉。 8.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 ,该汽油机每秒 钟内完成

个冲程,做功 次。 二.选择题(27分)

9.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

的是( )

10.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1.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1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物质 比热容/J ·kg ―1

·℃―1

物质 比热容/J ·kg ―1

·℃―1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水

4.2×103

2.1×103

A .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 .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 .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13.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 .在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14.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15、8.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7. 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C.用热水袋取暖D.冬天站在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暖和

三.实验题(15分)

18.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____________,所以海波是晶体。19.(5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BC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

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

......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

328 1740

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

......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0.(5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

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四.计算题(22分)

21.加热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铝块的温度升高了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铝=0.9×103焦/(千克·℃)] (5分)

22.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50克,放入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放出156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求此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7分)

23.(10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走进家庭。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所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密度为0.7×103kg/m3,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这辆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点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与凝固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如冰化成水 3.晶体熔化:A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B 特点:(1)吸收热量(2)温度不变。 C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铁水变成铁棒 5.晶体凝固:A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B特点:①放出热量;②温度不变。 5. ℃℃℃℃ min min min min 晶体熔化晶体凝固非晶体熔化非晶体凝固 三.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医用酒精消毒时感到手凉) (2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如雾、露水、各种“白气”。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试 题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题(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含10分卷面分) 学校________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手中拿一根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从未发现金属棒有带电现象,这是因为: A .金属棒的原子核把电子紧紧地束缚着 B .经摩擦后,金属棒所带上的电荷很快通过手传到大地上去 C .毛皮只有跟橡胶棒摩擦时才有电 D .金属棒中没有自由电荷 2、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 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A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 .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 .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 .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 .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4、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用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接线柱,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3A B .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C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D .不能用来测量电流,谈不上量程 5、如图2所示,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是: A .0.44A B .0.44A C .2.2A D .2.2A 6、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用电 器的电流为4A ,则此时用电器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家用电冰箱 B .日光灯 C .家用空调机 D .电风扇 7、下面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前都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 .测量前要估计测量值的范围,以选定量程 图1 图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在生活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2.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冰的熔点。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水的沸点,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的100。C。 3.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固体属于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由硬变软再变成可流动的液体的是非晶体,晶体可直接由硬的固体变成流动的液体。 4.在利用熔化图像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时,持续上升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呈阶梯式上升的是晶体的熔化图像。 5.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沸点也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低的地方液体的沸点低。 6.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够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条:(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7.对于同一种液体而言,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8.物质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的物态变化叫做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9.使液体沸腾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2)液体能够继续吸热。 10.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1)—————————————————————————————————————(2)——————————————————————————————(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制冷”和“致冷”不是一回事,注意不要写错字。 11.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共有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结)和凝华需要放热。 12.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都要放热。 13.在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 14.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注意开源节流,避免水危机的出现。水体可以自净,也可以进行人工净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以下说法最符合事实的是:( ) A.家里电冰箱的功率约为800W B.我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80V C.教室里一只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D.12月份主城区的平均气温可达2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能增加,木板能减少 D.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确的是( )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D.三脚插头的“长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4.如图1所示的四个图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1 A.图甲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B.图乙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D.图丁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5.小明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可调节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压表)示数变大,在图2的电路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图2

2121R R R R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6.在图3(a )(b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若电流表A1、A3的示数相等,则电阻R 、R1、R2的大小关系是( ) A. R=R1+R2 B.RR2 D.R= 7、明同学为了探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他找来额定电压均为12V 的L 1、L 2两只灯泡。将两灯串联起来,按照图4所示的电路开始了实验探究,闭合开关后,看见灯L 2微微发光,灯L 1几乎不发光,则关于两灯的电阻R 1和R 2、两灯的额定功率P 1和P 2的大小关系成立的是(不考虑灯丝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 A .R 1>R 2,P 1>P 2 B .R 1<R 2,P 1<P 2 C .R 1>R 2,P 1<P 2 D .R 1<R 2,P 1>P 2 8.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 ;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 ,在15s 定值电阻R 1产生的热量为60J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10V B . R 1的阻值为18Ω C .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9Ω D .R 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 二、填空作图题(第14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围存在则磁场,第一个 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而英国物理学家 利 用逆向思维,通过十余年的探究,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6所示闭合开关,若导体ab 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 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10.“55度,一个幸福的温度”目前,“喝水神器”——神奇 的“55度杯”在朋友微信圈中非常盛行,这款水杯是高科技产 品,往杯里倒入热水或凉水再经一分钟的摇晃后,能变成55摄 氏度适宜饮用的温水。据介绍,该款杯子的物理原理是在不锈 钢夹层中贮存了一种传热材料,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 的固液转换。当水温高于55℃时,能够快速把热量传递到杯壁 并贮存起来,使水温降到55℃;当水温低于55℃时,该材料会缓慢释放热量,传热材料为纯物理相变(物态变化)环保材料。若杯有0.5 kg 温度为95 ℃的开水,小田同学摇晃了一分钟后便开始饮用。请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热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 11.如图8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 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 ,金 属箔开一定的角度, 金属箔开的瞬间电流向是

全套下载(共11份)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省优获奖全份教案汇总

(共11套)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省优获奖 教案汇总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课时:6—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归纳实验数据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密度初步概念,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密度概念的初步建立. 课程类型:新课 实验器材:较大体积的木块、规格一样的铝块和铜块、量筒、天平. 引入新课: 复习: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提问: (1)体积较大的木块和体积较小的铝快,你能比较出他们的轻重吗? 学生讨论: (2)如果不能,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6.1密度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卡》P.1 用手掂一下一块铁块和一块泡沫塑料,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这一结论基于什么条件? 日常生活中比较不同物质的轻重都是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进行的,否则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演示实验: 用天平称量:①相同体积的铜块和铝块;②体积相同的两个铝块.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总结出什么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板 ①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②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相同,不管其形状如何.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还与物体体积有关. 学生猜想: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演示实验: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铝块和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练习:1、《学习活动卡》P.2 / 2 根据实验数据作m—V图,图像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 2、根据实验数据完成表格第五列质量/体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密度的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九 年 级 物 理.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九年级物理 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题号12345678910 11 12 答案 1.如图1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 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 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图1 2.图2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图2 3.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地比水田的温度升高得快,主要是由于: A.沙地吸收的热量多 B.水田不容易吸收热量 C.水的比热大,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比沙地少,故水田温度升高得慢 D.沙地和水田的质量不一样 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5. 在去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电压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电流表将被烧坏 6.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 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 (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二.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 J/(Kg。℃)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全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诗仙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霜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2.图1是一种用来装饰节日的小彩灯,当一个灯坏了,其它 的灯也不会亮,则这些小彩灯的连接方式是 A .串联 B .并联 C .串联、并联都有 D .不能判断 3.图2中的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4.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做法是 A 绝缘皮破损 B 用绝缘棒挑开电线 C 电线上晾衣服 D 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5.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下面做法可取的是 A .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 B .让电视处于待机状态 C .夏天,空调的温度不宜太低 D .市内多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公共汽车 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 .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 .在-265℃时氮气是液态 D .-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 .热量 B .内能 C .比热容 D .热值 8 .图4中的设备,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 A 指南针 B 光盘 C 电话机 D 磁悬浮列车 9.家用冰箱的用电部分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 受温控 开关S 1的控制,照明灯泡L 受门控开关S 2的控制,要求它们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 图5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图1 A 电暖炉 B 电饭锅 C 电热水壶 D 电动自行车 图2 图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赵集一初中郭云 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学习欲望较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个别同学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更是值得推崇,学习较自觉,只有少部分同学较懒惰,但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很有希望带出好的成绩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掌握较模糊,基础不牢,导致一些简易的题型也无法答对,但这几班学习中还是有个别的尖子生有培养前途,其余大部分学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仍然有信心把他们带好,带出好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科成绩而不懈努力。 三、教材分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四、方法措施 1. 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处处为学生差想,特别是为差生着想,树立他们的信心,帮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和目标并能之奋斗,让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更能起到传道的作用。 2. 重视对实验的教学,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演示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实效;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3.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加强对各知识点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熟记于心并能快速地有效运用。 4、开展结队帮扶,重视培优辅差工作。采取老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的方法,着力差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的欲能的潜能,保持优生良好的进取态势,力争成绩的大面积极提高。 5、对学习进步较明显或长期有进步的学生实行奖励。同时也建议其余班级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3—15章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一、电是什么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二、让电灯发光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在理解电流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电流可能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电路的组成通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然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开路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或接线处松动,或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开路也叫断路。短路:从狭义讲就是电源“+”“-”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把“+”极和“-”极连接起来,短路由于电阻很小,电流会很大,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各支路互相不影响。 3、串、并连电路的判断方法:电流流向法、节点法、拆除法。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强弱叫做电流 2、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uA) 3、换算关系:1A=1000 mA,1 mA=1000 uA 4、公式:I=Q/t 5、电流表的使用①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同时弄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6、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7、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五、测量电压 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伏特(V),KV,mV。1 kV=1000 V,1 V=1000 mV。 3、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铅蓄电池电池每个2 V。 4、电压表的使用(一)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电压表。(二)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1)若用“+”(“-”)“3”两个接线柱,量程为3V,分度值0.1V。(2)若用“+”(“-”)“15”两个接线柱,量程为15V,分度值0.5V。(3)注意:先看量程(找接线柱)后确定分度值。

2018-2019年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上)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了九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方面 我结合课本和教参及导学案,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其重新进行审视,将其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做到精通教材、驾奴教材,为上课这个环节做最好的准备。 每节课,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我都觉得窗外满是阳光,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带给学生崭新的知识。与此相应的是,学生的听课热情有提高了,几乎没有人睡觉、聊天,但九二班学生学习动力不大,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差。当然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了解学生,第一要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第二,除了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外,还应该注意和学生沟通。我经常利用

课间休息或两饭时间和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聊天,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等,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而且都要备好、备精,只有这样才能上好课。 二、上课方面 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上课。如果说备课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那么上课就是“真枪实弹”了。备课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上课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以静致动”,这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素质。这学期,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与上学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同一班级,仍需根据课堂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十分必要的。我改变了以往崩者脸孔给学生上课的做法,带着微笑教学,它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求知的动力,调节课堂气氛。除此之外,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要进行反思,记录下每堂课的感受和感觉有遗憾的环节,注意下次上课时修正不妥的地方。总体上看,这学期在上课方面的收获很大,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