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XXXXXX有限公司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和“着眼防范、关口前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工作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办法。

1.2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适用范围

2.1办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

物资供应部:全体岗位;

计划经营部:全体岗位;

财务部:基建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预算、费用报销、废旧物

资回收处理、销售结算、固定资产管理、出纳

岗位;

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管

理、会议接待岗位;

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管理岗位、薪酬管理;

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

生产技术部: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

2. 2 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2。3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监督责任

3.1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3.2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4。聘用管理

4.1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荐、考察和公司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4。2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荐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4。3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4.4 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关键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上下级关系.

5.关键岗位的管理

5.1 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要定期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应建立和完善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档案,记录关键岗位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对不再适合从事关键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5.2 对关键岗位人员应视其工作性质,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进行轮岗和交流,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或视本人情况,进行适时的轮岗、交流和淘汰。人力资源部每年负责对关键岗位人员轮岗交流情况进行清理;部门在本单位轮岗交流的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督促落实.

6。关键岗位的轮岗、交流

6。1关键岗位员工应定期进行轮岗、交流或对工作范围定期进行轮换。

6。2 下列关键岗位员工必须定期进行轮岗、交流:

6.2。1各部门涉及人、财、物、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

岗位员工;

6。2。2根据工作岗位设置变化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确定的需进行轮岗交流的员工。

以上岗位员工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原则上不超过4年,连续在同一岗位工作满6年,必须进行轮岗交流.

6。3关键岗位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轮岗、交流:6。3。1距离法定退休时间不足一个轮岗交流周期的员工(因岗位回避应进行轮岗交流的员工除外);

6。3.2孕期及哺乳期内的员工;

6。3。3其他原因不适合轮岗交流的员工.

6。4关键岗位轮岗交流可采取以下方式:

6。4。1公开竞聘、择优录用;

6。4.2在单位(部门)内实行轮岗;

6。4。3跨部门、跨专业交流;

6.6关键岗位员工轮岗、交流前,部门领导应与本人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并要求他们按时到新岗位工作。

6。7 轮岗、交流员工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决定,经教育仍拒不到新单位(岗位)报到的,作待岗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7关键岗位的回避原则

7.1关键岗位员工不得与近亲属及特定关系人形成直接上下级工作关系或风险较大的业务关联关系。

7。2关键岗位员工原则上不得与近亲属及特定关系人同时在同一部门、班组工作。

7。3 近亲属系指本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特定关系人系指与本人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8。监督与考核

8.1 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进行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8。1.1各部门领导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实施日常监督;业务主管部门对关键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实施专业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总经理(党委)工作部、各级党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关键环节实施关键监督.

8.1。2关键岗位人员在履行工作职权时,要主动接受各级

监督部门和组织的监督,在处理相关需要监督的工作时,要主动向监督部门和组织报送有关会审和备查资料,听取监督部门和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8.1。3监督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各级党组织要主动介入

对关键岗位人员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的监督,把握各类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流程,对不按有关规范操作的,要给予指出和纠正。

8。1。4被服务对象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办事效率、办事程序和办事纪律有监督责任,对关键岗位人员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权利和义务向其本人提出和上级监督部门、组织反映.

8。2 对关键岗位人员负责的重要事项必须实施过程监督,由纪检监察部负责。

8。3公司在各部门进行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并将考核结果与所在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挂钩。

8。4 各业务主管部门每年要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一次考核,作为对其进行轮岗和换岗的依据.

8。5纪检监察部、总经理(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要利用每年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机会,同时组织对部分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对反映问题较多、工作不称职、合格率达不到60%的关键岗位人员要按照有关程序进行轮岗、换岗、交流、淘汰和诫勉谈话。

9。附则

9.1各业务主管部门、车间要依据本办法,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形成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

9。2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负责解释。

10. 报告和记录

10.1 档案管理应形成以下记录:

10。1。1公司部门关键岗位人员变动审批表(见附录A)

10。1。2 档案管理记录由人力资源部保管,保管期限为永久

%%%%%%%%%%%%%%%%%%%%%%%%%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变

动审批表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定》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各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促使关键岗位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依据有关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关键岗位人员的界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关键岗位是指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关键岗位依据岗位职责、业务处理权限、业务流程环节、发生风险概率和可能发生的损失等因素认定。 第四条 本规定所指关键岗位人员为,经营接单、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管理、外包外协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人事管理人员;其他与本单位之外有钱、物等业务往来的有关人员。 第三章岗位轮换 第五条 岗位轮换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调换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安排。 第六条

岗位轮换期限 (一)定期轮换。关键岗位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时间达到轮换期限,须实施岗位轮换。依据岗位承担的风险责任和业务复杂程度等因素,轮换期限分为1年、2年、3年、4年、5年共5个档次。 第1页(共5页) 在同一职位任职满3年的中层正职原则上要进行轮岗交流,任职满5年的必须进行轮岗交流。 各办公室直接从事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3年的(特殊情况不超过5年),要进行轮岗交流。岗位交流轮换,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所在部门制定具体方案。 (二)不定期轮换。组织实施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安排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第七条岗位轮换方式 (一)本机构或本部门内轮换; (二)跨机构或跨部门轮换; (三)更换管理或服务对象; (四)其他方式。第八条岗位轮换流程 (一)制定轮换计划。各部门每年年初制定部门内人员的岗位轮换计划,并报人事行政部备案。轮换计划包括轮岗人员名单、轮换岗位、轮换方式、轮换时间等内容。 (二)宣布轮换决定。岗位轮换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轮岗人员并由其本人签收,轮岗人员应按通知要求及时到新岗位任职。

关键员工管理办法

关键员工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有效识别公司关键员工,加强对其管理和开发,降低关键人员流失带来的风险,保证公司稳定和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关键员工的识别和管理。 3 定义 关键人员:指在公司经营、管理、技术、质量、生产等方面,对公司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或掌握重要保密信息资源的人员。 4 职责 4.1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关键人才的引进,关键员工的识别和关键员工清单的建立,并定期分析统计关键员工的状况。 4.2人力资源部负责关键员工发展通道的建立,关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升。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关键员工的培养和管理,负责关键员工的储备和培养。 5 内容 5.1关键员工分类 5.1.1 第一大类:掌握公司各项资源分配权限,承担公司经营管理领导责任的人员,包括公司副科长及以上级别的行政干部。 5.1.2 第二大类:接触或掌握公司财务、采购、劳资、现金等保密信

息和资金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采购业务员、薪资管理员、总经理秘书等。 5.1.3 第三大类:能提高公司技术质量、生产物流、行政人事管理水平的骨干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①、大专学历,同行业同岗位工作经验5年以上,本公司工龄2年以上; ②、本科及以上学历,同行业同岗位工作经验4年以上,本公司工龄2年以上。 5.1.4 第四大类:能为公司创造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替换性弱的高技能人员。 ①、获得集团、省市、国家表彰或重大奖项,给公司带来积极社会影响的人员; ②、能积极创新,精益项目获奖人员、QC活动、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获得一等奖人员; ③、具备岗位相关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员; ④、具备3年以上经验且技能娴熟的喷漆工、调试工、模修工。 5.1.5第五大类:对公司产品质量直接、较大影响的人员,包括公司生产车间质量控制点操作人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关特设备操作人员。 5.2关键人员管理 5.2.1人力资源部根据上述标准建立和维护《关键人才清单》,并分析关键人才的动态,每月初向各部门部长和公司领导通报。

关键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规范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凝聚核心人才,引导员工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升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公司各类人才梯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关键岗位指公司副三总师(含纪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总法律顾问、安全总监)、本部部室及各区域联络办正副职;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书记助理、工区长、作业队长、技术主管、部室正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公司成立关键岗位任职资格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日常管理工作和对任职资格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决策。 组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组员:公司领导副职、机关各部室负责人 第四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干部部部长兼任,办公室设在党委干部部,负责任职资格管理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制定和修订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指导任职资格评价工作。

第三章职类职位划分 第五条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结合公司实际,将关键岗位的职类划分为公司副三总师级、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基层单位副三总师职级、基层单位部室正职五类。 公司副三总师职级: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纪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总法律顾问、安全总监。 中层正职:本部部室正职、区域联络办主任、项目经理(含常务副经理)、专业化分公司经理、党委(支部)书记。 中层副职:本部部室副职、区域联络办副主任、副经理、副书记、安全总监、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工委主任。 基层单位副三总师职级:书记助理、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作业队长、工区长、技术主管。 基层单位部室正职:工程部长、物机部长、工经部长、财务部长、安质部长、安环部长、试验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测量主管、商务部长(海外项目)等。 第四章任职资格标准 第六条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分为基本条件和任职条件两个部分。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表达能力等;任职条件包括学历、职称、资格证书、相关领域工作年限等。 第七条关键岗位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1000字 一、背景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若企业忽视关键岗位的重要性,并且对关键岗位的管理和培养不够重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业绩。因此,加强关键岗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在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方面的重点。 二、意义 1.提高员工的工作技术和能力水平 企业有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员工将会更加努力、刻苦去学习,提高技能和技巧水平,更好地为岗位服务,应对各种工作挑战。 2.加强组织的班级能力 关键人才的培养,可以为组织提供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人才选择。显然,无论是人员的工作经验,还是对组织的了解程度,对于组织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组织和员工的影响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将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3.有效控制组织经营风险 关键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缓解组织因关键岗位人才流失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最终提高组织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三、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1.建立人才层级制度 企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关键岗位,并在招聘过程中加强对关键岗位员工的选拔,同时注重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和评估,创造出一个既能发挥员工潜力,又能让企业有所促进的人才层级制度。 2.绩效管理和奖励机制 每个关键岗位人才都应该有一个界定清晰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考核、行为考核和结果考核指标,使一切工作都没有“盲点”。毫无疑问,仅仅设定这些考核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以符合员工实际的晋升机会、领导推荐机会、薪酬改善、奖励机制等利益激励要

素形成合理的激励体系,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关键岗位能干人才并 获得优化的人力资源共治。 3.培训和发展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人才, 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可不断提高岗位的工作效率和 质量,进而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 4.关键岗位风险分析和应急预案管理 对于企业最关键的员工,应开展关键岗位风险分析,制定关键岗位 人才应急预案,找到“后备军”,制定适当的保障措施,保障企业 的平稳运行。 5.关键岗位人才的跟踪管理 关键岗位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需要实行更全面的跟踪 管理,派遣特派员到员工的工作现场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处理可能 发生的问题,提供员工工作中必需但又常常难以取得的资源。此外,企业还需要对员工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发展进行全方位关注。 6.完善的员工离职交接和反馈机制 对于关键岗位员工的离职,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接和反馈机制, 必须确保离职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经验的顺畅传承,并为其后续 的工作和再就业提供全面帮助。同时,公司需要探讨离职员工的原因,发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同类问题的再出现。 四、总结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班级发展、组织经营风险控制、员工 技能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针 对关键岗位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办法,着力提升和培养 关键岗位人才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成功率和生产效率,保 证企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企业(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一)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制定本办法。 (二)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一)办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 物资管理部:采购组全员,库管班长,物流班长 计划管理部:主管 财务部:会计、出纳 总经理工作部: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管理、主管,食堂采购,食堂会计

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管理、社保公积金管理,薪酬绩效管理;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 质管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 各事业部:项目主设、项目经理 证券部:证券管理 研发部:主管,课题组组长 市场营销:主管 (二)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三)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监督责任 (一)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二)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第四条聘用管理 (一)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荐、考察和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二)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荐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三)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四)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关键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上下级关系。 第三章关键岗位的管理 第五条关键岗位的管理 (一)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要定期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应建立和完善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档案,记录关键岗位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对不再适合从事关键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对关键岗位人员应视其工作性质,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进行轮岗和交流,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或视本人情况,进行适时的轮岗、交流和淘汰。人力资源部每年负责对关键岗位人员轮岗交流情况进行整理;部门在本单位轮岗交流的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督促落实。 第六条关键岗位的轮岗、交流 (一)关键岗位员工应定期进行部门内部轮岗、交流或对工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重要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定稿)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重要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定稿)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重要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定稿)”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 的支持! 重要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识别重要岗位,明确重要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及其能力要求。确保公司四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

3.定义 3.1重要岗位: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的岗位。 4.职责 4.1企业管理部负责识别重要岗位,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设备管理部予以协助。 4.2人力资源部负责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办证、复审、技能考核工作。 4.3各单位负责重要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并协助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和技能考核工作。 5.管理规定 5.1重要岗位分类 5.1.1特种作业岗位

5.1.2关键岗位 a.从事影响产品质量与要求的符合性工作的关键性岗位。 b.其工作改进能带来环境效益的岗位。 c.其工作改进能带来职业健康安全效益的岗位。 d.从事计量管理及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关键性岗位。 5.1.3企业管理部在相关单位的协助下识别和评审重要岗位,并编制<重要岗位明细表>(见附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a.人力资源部识别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岗位; b.生产技术部识别各单位从事影响产品质量与要求的符合性工作的关键性岗位; c.安全环保部识别各单位其工作改进能带来环境效益或职业健康安全效益的岗位;

d.设备管理部识别各单位从事计量管理及检定(校准)工作的关键性岗位。 5.2重要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 5.2.1特种作业人员 a.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b.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5.2.2关键岗位人员 5.2.2.1影响产品质量与要求的符合性工作的关键性岗位人员 a.熟悉本岗位产品、工艺、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b.了解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掌握品质管理的基本知识。 c.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异常调查、分析和改进等能力。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定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定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各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促使关键岗位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依据有关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关键岗位人员的界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关键岗位是指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关键岗位依据岗位职责、业务处理权限、业务流程环节、发生风险概率和可能发生的损失等因素认定。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关键岗位人员为,经营接单、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管理、外包外协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人事管理人员;其他与本单位之外有钱、物等业务往来的有关人员。 第三章岗位轮换 第五条岗位轮换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调换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安排。 第六条岗位轮换期限 (一)定期轮换。关键岗位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时间达到轮换期限,须实施岗位轮换。依据岗位承担的风险责任和业务复杂程度等因素,轮换期限分为1年、2年、3年、4年、5年共5个档次。

在同一职位任职满3年的中层正职原则上要进行轮岗交流,任职满5年的必须进行轮岗交流。 各办公室直接从事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3年的(特殊情况不超过5 年),要进行轮岗交流。岗位交流轮换,由人力资源 部门组织所在部门制定具体方案。 (二)不定期轮换。组织实施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安排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第七条岗位轮换方式 (一)本机构或本部门内轮换; (二)跨机构或跨部门轮换; (三)更换管理或服务对象; (四)其他方式。 第八条岗位轮换流程 (一)制定轮换计划。各部门每年年初制定部门内人员的岗位轮换计划,并报人事行政部备案。轮换计划包括轮岗人员名单、轮换岗位、轮换方式、轮换时间等内容。 (二)宣布轮换决定。岗位轮换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轮岗人员并由其本人签收,轮岗人员应按通知要求及时到新岗位任职。 (三)落实交接手续。岗位轮换按有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并在主管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专人的监督下进行工作移交。 (四)变更劳动合同。实行岗位轮换的人员须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为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人员的管理与监督,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在去年已经下发《关于开展关键岗位梳理明确岗位红线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关键岗位定义,强化制度落实和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关键岗位反腐倡廉和廉洁从业的长效机制,现就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制定本办法: 一、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键岗位 (一)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掌握企业的重要信息和资源,具有一定职权,对企业经营和领导决策有较大影响,具有潜在影响廉洁从业风险的岗位。 (二)根据各单位业务特性及内控流程,岗位职责涉及工程、贸易等业务流程中具有“管人、管事、管钱”权限的岗位。 二、关键岗位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对企业忠诚,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 (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对自己要求严格,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敢于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三)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处事公平公正。 (四)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业务水平过硬。 (五)关键岗位人员必须为合同制员工(不含试用期合同制员工),其它用工形式人员不得从事关键岗位工作。

(六)因违纪违规受公司处分的员工,三年内不能安排到关键岗位上工作。 三、关键岗位人员确定及动态更新 (一)各单位依据关键岗位定义,确定本单位关键岗位目录及具体人员,经本单位审核确定后报备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纪检监察部。 (二)关键岗位及人员信息应根据业务情况和工作变化及时予以动态更新。 1、发生岗位或人员变化的,应在当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备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纪检监察部。 2、各单位应根据业务需要及内控管理要求,每年年末对本单位关键岗位及人员进行一次审核更新,并将更新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备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纪检监察部。 四、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 (一)各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廉洁从业教育和集体谈话,对经查有苗头性不廉洁行为的关键岗位人员,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二)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关键岗位人员日常廉洁从业教育,将其有机融入政治理论学习、政策和业务学习、岗位培训等工作中,并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五、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 (一)各单位要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对其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加强检查、及时沟通、经常提醒,对个人重大事项进行管理。

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1 培养目的 1.1 根据公司确立的“五个一”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挖掘各层次人才的潜质,以促进a服务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公司新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实现: 1.1.1 人才无断层:要保有一到二名的合适人选,当某个关键职位由于前任提升、退休或辞职等原因出现空缺时,可接替这个职位。 1.1.2 工作顺利交接:要保证连续性较强及较重要的工作,当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突然离开岗位时,后继的人选在短时间内能顺利交接工作。 1.1.3 形成人才磁场:要保障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吸引各类贤才的加盟,达到人才“蓄水池”的作用。 2 培养原则 2.1 领导问责培养原则。各级单位及部门负责人对人才培养工作负直接责任,人才培养的成效应纳入考核范畴。 2.2 滚动进出培养原则。不论资排辈,实行“赛马制”滚动培养,每年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调整人才梯队,选择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中,对实际工作中表现一般的人员淘汰出人才梯队。 2.3 个性化综合性原则。坚持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同步进行,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方向,设计针对性的发展通道和培养方法。 3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a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

4 管理职责 4.1 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负责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认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4.2 公司中层及以上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按中层干部管理办法,由综合办 。 作过程中关注、指导、开发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5.3 甄选方法 5.3.1 职业操守、知识技能、工作资历等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结合日常工作观察情况进行分析。 5.3.2 关键能力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条件具备的可借助专业机构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 5.4 甄选程序 5.4.1公司关键岗位的数量可按公司当前职位总数的30%之内进行评定,每个 关键岗位至少要选定1~2名后备人员。如果公司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特殊岗位,可考虑外部招聘。 5.4.2 后备人才由各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甄选原则及条件进行筛选确定,并报a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 5.4.3 确定的关键岗位一般应公开,但关键岗位后备人选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可在单位内部公开,也可只在单位领导班子范围内公开。

关键人才管理办法

关键人才管理办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建立和完善关键人才库,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关键人才的潜质,做好公司关键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为公司提供人力资源上的后备支持,为公司未来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关键人才的选、用、育、留等工作。 2、相关文件及术语 2.1 关键人才:拥有核心能力或技术与知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对企业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人. 2.2 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3、管理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公司关键人才的相关政策、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关键人才的评估、盘点工作,为用人部门提供专业支持。 3.2 各用人部门负责参与关键人才的确定,对关键人才进行指导与培养,随时关注关键人才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 3。3 关键人才要根据要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不断加强自我改进与提高,在公司内部发挥表率作用。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原则: 遵循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以内部培养为主,立足长远,建立适合公司状况的关键人才管理体系。 4.2 关键人才的选: 4.2.1 关键人才的标准 4.2。1。1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公司忠诚度高,在公司工作两年以上; 4.2。1。2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善于沟通合作,吃苦耐劳,有创新性思维; 4。2。1.3 拥有核心能力或技能与知识,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且对公司发展具有关键价值和影响的员工; 4。2。1.4 培养成本较高或外部招聘难度较大; 4。2.1。5 大专或以上学历,一线工人中技或以上学历。 4。2。1.6 上一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B及以上。 4。2。2 关键人才的分类: 4.2.2。1 领导干部,是指公司高级或部长级人员。 4.2.2.2 后备干部,是指处长级以上人员。 4.2。2。3 优秀人才,是指符合关键人才标准的一般员工,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4。2。3 原则上,人力资源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关键人才筛选工作。关键人才的数量控制在公司总人数的10%-15%左右. 4。2。4 优秀人才的确定: 各部门对照关键人才标准推荐优秀人才,人力资源部组织部长级人员、处长级人员、部分员

某某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第一条 某某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 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 面对公司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子公司除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的所有岗位。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的管理参照《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章关键岗位的确定 第四条组织机构 (一)设立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关键岗位管理工作。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人力资源部 成员:各业务部门领导 (二)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承担以下责任: 1、讨论修改、审核、审批公司关键岗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

管理制度; 2、监督和指导公司关键岗位管理系统运行,指导、监督关键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对关键岗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重大活动进行决策; 3、组织各个业务部门评审关键岗位并下发关键岗位清单。 4、根据工作需要,如有新增关键岗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更新关键岗位清单. (三)各业务部门承担以下职责: 1、配合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确定本部门关键岗位名称,提出并确定关键岗位职责、岗位标准、任职条件。 2、按照《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办法》,对拟聘用的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在岗的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出考核意见报人力资源部。 3、根据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关培训需求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将其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时培训需求,报培训中心和人力资源部。 4、按照经批准的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将相关培训记录及时归档。 第五条关键岗位识别 (一)由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组织各个业务部门评审关键

关键岗位管理方案

关键岗位管理方案 一、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关键岗位人员选拔、培养和管理,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充实后备人才和干部队伍奠定基础,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事业部,各事业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三、内容 (一)重点关注对象和关键岗位范围 关键岗位人员原则上从重点关注对象中选拔.重点关注对象范围包括: 1、事业部备案人员,包括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或有管理工作经验的,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 2、关键岗位范围由事业部综合评估现有岗位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按照不同关键岗位重要性、岗位干部培养潜在性大小划分档位,并与人力资源部共同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与胜任力模型。 3、关键岗位范围确定后,需新增加岗位的,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分管副总审批,人力资源部门备案。同时,用人单位提交岗位说明书,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二)上岗方式和程序 1、对岗位重要性和岗位干部培养潜在性较大、岗位排名在先的关键岗位,须选拔上岗;其余岗位可由事业部提名上岗,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2、选拔上岗 (1)提出申请:关键岗位人员缺位的,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人力资源部门。 (2)公布需求信息:人力资源部门公布需求信息,组织公开选拔. (3)报名人员考察 1)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报名人员进行基本素质考察,符合条件的予以确定.基本素质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①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自愿在公司长期工作; ②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且经考核成绩合格; ③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素养和卫生习惯; 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犯罪前科;

⑤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有胜任目标岗位的潜在能力; ⑥在公司连续工作二个月以上。 2)事业部结合岗位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考察。 (4)经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综合考察合格者,可上岗试用。 3、提名上岗 (1)事业部根据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的关键岗位说明书,通过调研及日常工作了解,从重点关注对象中选拔绩效指标高、工资水平高、威信较高、能力较强的员工,提名上岗。 (2)重点关注对象个人可自荐、重点关注对象所在部门可推荐,由事业部根据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的关键岗位说明书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可提名上岗。 (三)试用期管理 1、关键岗位人员试用期为1-3个月,具体岗位试用期限根据事业部实际情况确定。 2、关键岗位人员试用期结束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日常考核、业务考试、主管评价、民主测评。其中日常考核、业务考试和主管评价由事业部负责,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民主测评,并汇总综合考核结果。 3、关键岗位人员试用期综合考核合格者予以定岗,人力资源部门登记备案;考核不合格者退出岗位另行安排,该岗位重新选拔。 4、关键岗位人员试用期间工资待遇,原则上按现岗位工资的80%发放。 (四)日常管理 1、关键岗位日常考核:事业部制订对各关键岗位人员的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并实施考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督导考核情况。 2、关键岗位工资管理 (1)关键岗位实行岗位工资制度,事业部确定关键岗位工资标准,并结合考核情况确定关键岗位人员月基本工资,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2)人力资源部应当对集团公司各岗位工资的平衡性进行审查,对于明显失衡的岗位月工资额向事业部提出意见和整改建议,同时向董事会汇报。 (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关键岗位人员月基本工资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并对执行不力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提请事业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事业部结合关键岗位日常考核,每六个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关键岗位人员月基本工资。

某公司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全套

某公司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全套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培养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原则; 2、坚持〃循环式培养与滚动进出〃的原则。 四、职能分工 1、集团高层负责人才管理策略的制定及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工作,并在人才任用、选拔、考核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2、公司各单位及职能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并对人才考核、定薪、定

级提出建议; 3、人力资源部作为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甄选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确定和培养计划制定、绩效考核、定岗定薪定责、人才留持的统筹安排。 五、人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培养机制的建立; 3、人才的考核评价; 4、人才晋升与淘汰。 第二章后备人才的甄选 六、关键岗位及后备人才的定义 1、关键岗位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生产、技术等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在短期内无法通过企业内部置换和市场外部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人员总和。 2、后备人才:企业为适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在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生产、技术等方面具备培养潜质的人员总和。

七、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甄选的条件 公司界定的关键岗位分别为: 1.高层管理者:集团总经理、副总经理; 2、中层管理者:营销、生产、财务、行政所属部门经理、副经理、代经理; 3、基层管理者: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生产经理; 4、关键技术岗位:持有一建证或具有高级职称或通过校园招聘入职,内部担任主管级岗位的员工。 八、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的甄选工具 人才盘点 九.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的甄选程序 1、由各责任部门、各责任人员提报所负责梯队关键岗位后备 人才名单; 2、人力资源部通过人才盘点对后备人才进行访谈; 3、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关键岗位后备人才考核委员会〃,人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关键岗位人员聘用、监督考核规定

要害岗位人员治理办法 1.目的 1. 1为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的监督治理,促进要害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进展。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和“着眼防范、关口前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工作原则,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办法。 1.2规范和强化要害岗位人员治理,培育人才、防范风险,实现要害岗位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适用范围 2.1办法所称要害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治理等具有重要性、要害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 物资供给部:全体岗位; 计划经营部:全体岗位; 财务部:基建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预算、费用报销、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销售结算、固定资产治理、出纳岗位; 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治理、会议接待岗位; 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治理岗位、薪酬治理; 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

生产技术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 2. 2 其他具有重要性、要害性、风险性的岗位。 2. 3 岗位设置治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治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 监督责任 3. 1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治理部门对要害岗位人员的治理负主要责任。 3. 2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要害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4. 聘用治理 4. 1对要害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介绍、考察和公司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4. 2 对要害岗位人员的介绍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4. 3对要害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加实施。对要害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4. 4 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要害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要害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关键岗位人员聘用、监督考核规定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方法 1.目的 1. 1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进展。依据四川省电力公司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和“着眼防范、关口前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工作原则, 结合公司实际状况, 特制定本方法。 1.2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育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适用范围 2.1方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 物资供应部:全体岗位; 方案经营部:全体岗位; 财务部:基建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预算、费用报销、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销售结算、固定资产管理、出纳岗位; 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选购、车辆管理、会议接待岗位; 人力资源部:人事聘请管理岗位、薪酬管理; 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 生产技术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

2. 2 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2. 3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依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 监督责任 3. 1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3. 2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4. 聘用管理 4. 1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举、考察和公司办公会集体争辩打算的程序进行。 4. 2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举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4. 3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学问的考察,业务力量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力量的考察。 4. 4 在考察和集体争辩打算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需回避。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关键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上下级关系。 5.关键岗位的管理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1.目的 1. 1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和“着眼防范、关口前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工作原则,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办法。 1.2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适用范围 2.1办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 物资供应部:全体岗位; 计划经营部:全体岗位; 财务部:基建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预算、费用报销、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销售结算、固定资产管理、出纳岗位; 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管理、会议接待岗位;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管理岗位、薪酬管理; 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 生产技术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

2. 2 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2. 3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 监督责任 3. 1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3. 2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4. 聘用管理 4. 1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荐、考察和公司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4. 2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荐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4. 3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4. 4 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关键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上下级关系。 5.关键岗位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