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导学过程】

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

活。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

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2)网络促进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

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

挥着重要作用。(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基于互联网的—

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

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

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

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

息,造成恶劣影响。(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

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

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

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

和(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

(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答案提示:(1)、交友、听歌、看视频、购物等等,答案多元。(2)让学生大胆想像,

说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二:材料分析: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微信、QQ等无处不在,它正悄无声息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与远地的亲人朋友瞬间相连、互相信息。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

往。

探究三:看图思考,出示移动支付图片

思考问题:(1)、这些人正在利用网络做什么?(用手机进行消费

支付。)

(2)网络如何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答案提示: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知识模块二网络推进社会进步

探究四:分组讨论教材P12探究与分享答案提示: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探究五:探究与分享

材料: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其发明之一共享单车并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其背后有着卫星定位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诸多科技成果支撑。中国创业者在全球率先将这些科技元素结合到一起,开发出共享单车模式,最近已开始进军新加坡、英国等海外市场。

思考:共享单车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知识模块三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探究六:教材P14探究与分享

答案提示: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还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还会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也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并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探究七:教材P16探究与分享,学生读书讨论交流

1、你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人信息?答案提示:学生交流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案例,交

流保护自己信息的方法和心得。

二、辩论展示生成新知小组辨论:正方:新媒体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利大于弊。

反方:新媒体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弊大于利学生分组,准备资料,讨论交流组成辩论小组,进行辩论。

知识点小结:

网络改变世界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网络推动社会生活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三)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结交网友,网上求助,浏览网络新闻,漫步黄金书屋,享受网上娱乐,体验网上购物,决胜网上炒股,实现网上求学、网上求职、网上招生、网上献爱心……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速度、节奏、方式,网络使我们过上了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这说明()

A、网络是万能的

B、网络改变了世界

C、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有网络就足够了

D、网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2、2017年5月,湖北省宜昌市商务局专程致函一亩田公司,感谢一亩田电商平台为该市所辖当阳市群益村莴笋滞销问题施以援手。仅用3天时间,有700万斤莴笋滞销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一亩田电商平台利用网络解决莴笋滞销问题说明()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④、网络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不论天涯与歧尺,一线相连随人思。无须多虑风与雨,天下之事尽皆知。”

这首诗告诉我们()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②、我们的人际交往有网络就足够了③、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④、网络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比例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7年7月,《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共接受网民举报24231条,解答网民咨询11062条。经逐条核实,梳理有效举报7798条,其中涉嫌淫秽色情3834条,占49.2%;网络赌博2460条,占31.5%;网络诈骗934条,占12.0%;销售危险品285条,占3.7%;网络盗窃和计算机破坏71条,占0.9%。这一组数据告诉我们()

A、网络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网络为打击犯罪提供了便利,推进了社会进步

C、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D、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5、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③网络促进

民主政治的进步④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做法属于健康利用网络的是()

①小明的家庭作业不会做直接在网上搜答案②小利生了原因不明的病,将症状发到网上进行求助③小吴为报私仇,故意在网上散布对公司经理的谣言④小亮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中印

军事对峙的最新消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家住安宁的赵丽夫妻俩都是上班族,这不,孩子快开学了,夫妻俩却一直忙于工作还没有给孩子置办开学装备。不着急!下班回家,赵丽打开电脑,先订了美团外卖,点了孩子爱吃的汉堡、薯条,自己和老公喜欢的盖浇饭,约定一小时送到。之后又与孩子一起淘宝,还不到半小时就全部搞定了孩子上学需要的衣服、鞋子。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又给孩子报了精英网校网上一对一在校辅导。

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互联网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现代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电话和短信的骚扰,随之衍生的电信诈骗也是频频得逞,究其原因大多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近日,衡水冀州区公安局刑侦一中队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度经营,成功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王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个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区、买卖信息达400多万条,涉案金额达30万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成功告破。公安机关再次发布获警示要警惕网络陷阱。

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警惕哪些网络陷阱?

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B2、A3、D4、B5、D6、C

二、材料分析题

1,冏坏丰云我『1旳口帮生沽・网坏让肢f门匚帯生活中吠信.巳毋送和洱死变得右便m圧冏络和破T I耳纸人环咚汪讪吋vrr.ti.[匸卅丁入吓•加+<网络:IK ii」的咔活您得吏融使利」相丰宙岁彩”倍助旦罚屈.用用卅吟并顿、哉M.就口S加衣.查阖迪恃-半划荻如r购买怖品-寻电冋药-1木闲蛭环,.長口夭乂法勺.「应本.惺高丁:辿宰。•

2、(1)网络信息良萎不齐。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

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利益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四、教学反思

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

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2.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2.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10分钟)

二、自主学习P17-P20(15分钟)

(一)自读课文,找到书中你认为重点的题写在题板上。(二)根据学习提纲,完成本课重点难点。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需要我们怎样做?

1.我们要提高,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和—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

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更不可,要学会。

3.我们要学会辨析,让—止于—,自觉抵制—、—、—等不良信

息。

4.恪守—遵守—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和—,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⑵怎样正确利用网络平台?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

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

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⑶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

善的,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三、小组合作探究(5分钟)探究活动:教材19页1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⑵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小雨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十二点以后才睡觉。对于小雨的做法你认为()

①影响学习和生活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④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①关注官方信息②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③辨别信息内容④注意信息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在上网时应该()

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③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暴力信息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我国的网民队伍庞大,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遵守网络规则,争做好网民,是每一个网民的共同责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网络规则的是()

A.制造和传播谣言

B.泄露他人隐私

C.恶意攻击他人

D.诚信友好交流

5.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优质课教案_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网络。 2.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能力目标 1.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2.能够并乐于进行网络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有关教学内容视频、手机等。 2、学生预习课文,歌曲排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 播放视频关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说明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引出本课“网络改变世界”的话

题 二、新课讲解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之后又是怎样的? 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互联网出现前后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请学生回答并在课本中标出,教师作出总结。 (1)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和迅捷。 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网络方便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通过演示网上购物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过渡:提问题:想一想,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拓展空间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

第2课教学案网络生活新空间

八上《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1.知识目标:(1)认识网络应用的利与弊。(2)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3)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具有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的分辨能力。(2)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1.重点: (1)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2)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难点: 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各国领导人合影,提问:是什么让这些人走到了一起? 2.教师简介此次大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举办的互联网盛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本次峰会的出席嘉宾中,国外嘉宾约占一半,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 3.教师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国领导人齐聚乌镇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出示课题:网络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课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公开课教案_1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2、能力目标 能够分辨网络的利与弊,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 服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生活、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学习重点:网络发展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 学习难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网络是把双刃剑。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举例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网络生活》 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变化,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如此的变化?(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课: 师:在网络出现前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围绕信息传递、人际交往、查阅资料、购物、出行等方面回答师:通过同学们的发现,我们感受到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师: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了我们新疆的面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新疆小馕走向世界的故事。(播放视频) 师:新疆小馕是如何走向世界的?网络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此

外,对政治、文化、科技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进入到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合作探究一:新疆小馕走向世界,看边陲小镇如何玩转电商 1、如果你是阿克苏普乡乡长,你会鼓励村民使用微商吗?为什么?生:答:我会鼓励村民使用微商。因为微商①扩大了销售范围。②降低了村民的成本。③增加了就业率。④增加了村民收入。⑤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①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 ②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还会产生哪些其他方面的影响?生:视频中新疆的美景、美食会吸引中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朋友到新疆旅游,这对新疆的文化也是一种传播。 师:可见,网络为文化的传播也搭建了平台。 政府不仅利用网络发展经济,还通过网络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巴州人民政府网的首页,就设置了“州长信箱”一栏,市民们可以直接向州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参政议政。 合作探究二:巴州“州长信箱”-----民情高速路 1、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生:①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②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州长信箱”连着千万家,遇到困难就想到它。请你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向“州长信箱”反映。(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继续看巴州的新鲜事,在今年5月,共享单车进驻库尔勒市,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大家知道么?共享单车的研发有赖于网络科研平台的帮助。网络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生:①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②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1.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很深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2、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3、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够理智对待网络,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4、通过学生活动,从而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能够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智对待网络,提高辨别能力,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三、教学过程: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 师:(出示游戏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个吗?这是什么? 生:这是网络游戏。(齐答) 师:看样子你们玩过网络游戏吧? 生:我玩过。 生:我以前玩过,玩着玩着就上瘾了,后来老师发现了,就没再玩过了。 生:玩游戏不能沉迷游戏,要有节制,不然的话上瘾了就会影响学习的。 生:网络游戏上瘾了,不仅影响学习,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生:网络游戏上瘾了,不仅损害身心健康,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生:我也玩网络游戏呀,但我会在妈妈的监护下玩一会儿,我认为适当的网络游戏,会愉悦身心,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通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只要合理分配时间,游戏会愉悦身心,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之,就会损害身心健康,

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师:事实上,网络的作用很大。你们看,我在百度上搜索“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就有大约330万个结果供参考。 活动二 师:我们利用网络在做些什么呢? 生:用手机QQ聊天。 生:我用手机微信聊天。 生:我在网上看电影。 生:我利用手机软件搜题,不懂的题目很容易弄懂了。 生:我在微信群里看信息。也看到了很多不文明的信息。 生:我经常在微信上转发信息。 师:说到转发信息,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出示图片),我立即上网一搜,发现是谣言后及时制止转发了。 活动三 师:如何利用好网络,我们来支招。(小组讨论) 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甚至可以安排人监护。 生:要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要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生:利用网络加强联系与沟通。 生:要抵制不良信息。 生: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在网络上的言行要负责任。 生:多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比方说多运动、多看书。不要总想到去上网。 师:确实,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网络谣言,有网络暴力,有网络色情,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良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请看视频《提升全民网络素养已是当务之急》。 师:如何理性参与网络,可以总结如下几点。(学生齐读)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活动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知识目标 1.知道网络对我们个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2.了解网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提高全面看待网络正面或积极作用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其中一点或几点。 2.网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提高对社会领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利用网络积极作用的观念,从而培养自己爱好网络,利用网络为我服务的意识。 2.开拓自己的眼界,与时代、与世界接轨,用互联网思维认识世界,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 重点 1.网络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2.网络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难点 1.对网络积极作用认识、分析的方法。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教师准备:有关网络利民便民的图片,提前做好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了解网络的作用。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有人说:“互联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为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要想解开这个谜底,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二课下的引文读一遍。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请同学思考第10页的“运用你的经验”下的两个问题,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网络的作用: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便、快捷。具体表现在: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作用。 提问:(1)在互联网出现前后,知识和信息通过什么传递?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导学过程】 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 活。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 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2)网络促进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 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 挥着重要作用。(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基于互联网的— 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 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 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 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 息,造成恶劣影响。(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 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 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 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 和(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 (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答案提示:(1)、交友、听歌、看视频、购物等等,答案多元。(2)让学生大胆想像, 说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二:材料分析: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微信、QQ等无处不在,它正悄无声息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与远地的亲人朋友瞬间相连、互相信息。这说明了什么?

2017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知识目标 1.知道网络的弊病及如何预防。 2.传播网络正能量。 能力目标 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知道网络利用有利有弊,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网络的利弊。 2.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和优势,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网络要正确看待,有利有弊,趋利避害。 2.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要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重点 1.正确认识网络的弊病及如何预防。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难点 1.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方法及意义。 教师准备:搜集沉迷网络危害健康、荒废学业的事例。 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清明惨案】在中国,如果你问家长最憎恨哪个地方?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网吧!如果你问家长最怕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最怕娃娃沉迷网络! 近十年来,网游就像幽灵一样,在孩子们身边游荡。它让孩子们失魂落魄,沉迷其中却无力自拔!而因娃娃沉迷网络,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屡见报端。但是,没有哪一条新闻,像这条新闻那样令人揪心:2014年4月4日清明小长假开始,就读于广元市实验中学的16岁明明(化名)放学后并没有回家。当晚10时许,妈妈在网吧里找到他,两人发生口角。母亲哭喊着:“你上网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这位悲愤的母亲投入嘉陵江,试图唤醒沉迷网络的儿子。 悲剧并没有停止!父亲赶到河边怒踢儿子,这名16岁的少年也随即投江失踪。 场面还原: 绝望的母亲 她哭着松开儿子的衣服,她探出一只脚站在江中,松开抓着儿子衣服的手哭喊道:“你还上网,我这就跳河这就死。”她快速往江中冲了几步,一个暗流涌来,她一个趔趄倒在江中,不见踪影。 绝望的儿子 他从施救者手中挣脱,他望了望父亲,又望了望江边,突然冲了过去。施救民警说:他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教学目标】 1.感受网络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认识到网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通过网络对我们日常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以及网络的负面作用,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 【学习重点】 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学习难点】 体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回答。 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网络改变世界》。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活动(一)网络改变生活 材料一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存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流动、共享。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流通。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 材料二晚饭后,小明一家坐在一起谈论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小明爷爷说:“我们那个时代与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信,有时一封信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真急人呀!”爸爸说:“到我们这一代,写信变得越来越少,有事就打固定电话,很快但就是不方便。”小明接过话头说:“我们现在可方便了,QQ、微信、移动电话,真方便呀!” 材料三网络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近4.67亿。

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及答案

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导学案 八级思品课型:新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的主人。 [课内探究] 探究一: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近年来,无人驾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项汽车技术,不少国家已经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2018年全国“两会”上,无人驾驶技术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2018年3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要点提出,尽快启动汽车网联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我国多地已经获批自动驾驶路试牌照,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无人驾驶技术所带来的全新变革,将改变汽车行业近百年来所沿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问题探究: 1.上述材料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 2.日常生活中,网络还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探究二: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的快速发展加上社交平台的便利,使得信息传播速度目益加快。不过,便捷的网络平台也成为一些谣言高发地,尤其是我们在刷朋友圈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危言耸听的消息。2018年1月31日,微信官方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对外公布了2018年1月份朋友圈十大谣言,健康失实占大部分内容,包括房间放洋葱可以防流感、喝白酒能抗癌、火腿肠都是由各种牲畜死尸制作而成的等。 问题探究: 1.从网络信息的角度分析“朋友圈十大谣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试分析网络谣言有何危害。 3.防范网络谣言,你有什么高招? [课后拓展] 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比尔盖茨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2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合理利用网络》优质课教案_13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给予我们更多的视角和平台。本框针对目前 中学生网络利用的状况,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展开讨论。提出了媒介素养和信 息节食两个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完善自我,学会遵守网络道 德与法律,并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以此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学情分析 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带来了益处,另一方面光怪 陆离的网络世界也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很多学生沉迷其中,有的甚至网络成瘾。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显得十分必要和 迫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能够积极适应信 息化社会,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 能力目标: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辨别网络陷阱,利用网络充实自己。 知识目标:明确网络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智对待网络,提高辨别能力,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上网,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黑板中绘制 “ 1. 想到了什么? 2. 点开这个图标我们就可以做什么? 活动一:中学生刘洋的故事教师提问: 1. 间,你利用网络做 了什么? 2. 事将会怎样? 3. 网络了吗? 4. 活动二:快问快答 1. 么? 2. 有多长时间? 有没有经历因为上 网而达到“忘我” 的状态? 3. 哪些信息? 4. 络是自由的,想说 什么说什么,想做 什么就做什么。请 谈谈你的观点。 5. 络做过有意义的事 情 活动三:合作探究结合快问快答,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过程与方法】 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视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如何正确地让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各种媒介信息,如何选择、理解和评判,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媒介素养,进而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学生讨论回答)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军之所以这么忙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学会“信息节食”。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3.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4.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问题?当时的心理感受怎么样?怎样避免再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要学会自主掌握和分配时间,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一、知识目标 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 2.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2.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 3.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 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师准备:搜集沉迷网络危害健康、荒废学业的事例。 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 图片导入:观察图片(展示下面图片),说说图片表达了什么信息? 图一图二图三 点拨提示:图一是有人在网吧沉迷网络游戏数天;图二是网络诈骗;图三是在网上污蔑他人。 教师总结:在上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网络利弊并存。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活动一:材料呈现 八年级学生小磊对电脑编程有着深厚的兴趣,他渴望成为编程高手,父母也很支持他。于是,他经常在家上网学习编程的技巧,并得到了不少高手的指点,他很有信心能在来年的计算机竞赛中夺冠。一次,小磊试着玩了一会儿网络游戏,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与网上高手打擂台,一玩就是几小时,早就把编程的事抛诸脑后。后来,他觉得在家里玩不过瘾,便到网吧去玩,钱不够就从家长那里骗,学习成绩一再下降。

思考问题:(1)小磊经历了什么? 点拨提示:对电脑编程感兴趣—上网学习编程技巧—玩网络游戏—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一再下降。 思考问题:(2)小磊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点拨提示:互联网提供学习平台,但如果不合理利用,就会沉溺其中,祸害无穷。 教师总结: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切不可沉迷网络,毁了自己。 教学活动二:材料呈现 自从有了网络,小俊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动漫视频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道法”知识很好,收藏起来;古代诗词、精美图片、名人故事、百科知识……都要收藏。在小俊的生活中,网络“收藏”成了主要方式,甚至严重成瘾。他经常忘记去打最喜欢的篮球,很少认真看书和写作业了。 思考问题:(1)小俊的忙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点拨提示:不加筛选地收藏网络信息影响了他的生活。 思考问题:(2)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我们应怎样做? 点拨提示:筛选、鉴别有用的信息,合理利用网络。 教师总结: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过渡语:生活中网络传播的信息多种多样,我们必须学会筛选、辨析,不应在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被不良信息所左右而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学活动三:材料呈现 教师展示下面材料,小组讨论: “谣言”来了 某日,微博上不少大V转发了标题为“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倒,男子竟在游泳池中按着小孩打”的视频。网络流传的监控视频显示,当天19时44分,看到妻子安某在游泳池内与人发生“碰撞”后,丈夫迅速游过去,抓住一名男孩摁入水中,等男孩露出水面后,他又打了男孩一巴掌。简短的视频、完整的事件还原、明显的立场,让此事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不了解事件完整过程的网友被带路“一边倒”选择支持被打男孩。事件经警方当天调查调解后暂告一段落。令网友们意想不到的是,安某的同事介绍,次日涉事男孩家人到安某的单位大吵大闹,并让单位的领导把她开除,原来网络上的视频是男孩家长经过剪辑后放出来的。5天后,安某不堪其扰,选择了自杀。 思考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与材料类似的新闻,与同学分享。看完这些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2)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3)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点拨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我们要学会辨别分析,让谣言止于智者等。 (3)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教学活动四:阅读教材P19“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第2偏轴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2.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 3.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二、能力目标 1.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2.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 3.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三、知识目标 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2.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网络的正面作用; 2,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觉得天气预报很有趣,他把网页收藏在收藏夹中, 觉得有些小学的知识很好•,他也把网页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占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 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示: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 活动二:“谣言”来了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提示:在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有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总结:我们要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一不行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意识。 2、法治观念:知道网络的利与弊,遵守网络规则,维护自己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做到绿色上网。 3、健全人格: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4、责任意识:不沉迷网络,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和遵守网络公约。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法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互联网时代》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介绍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网络存在哪些弊端? 三、新课学习 运用你的经验:P10 问题:在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如果没有互联网,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回答,通过学生自己运用互联网的经验,感受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相关链接:P11 学生阅读,通过信息传递的时代变化,引导学生明白网络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方式的时代演变

通过图片生动的诠释人际交往方式的时代演变,体会互联网对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便捷的网上网购:播放视频《阿里巴巴无人超市亮相》 通过例举互联网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阐述生活因互联网变得丰富和精彩多样的网络交友,出行更方便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播放视频:快递分拣机器人,中国黑科技震惊世界 问题:根据你和家人的快递收发经历,谈谈你快递分拣机器人的感受?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探究与分享:P12“我向总理说句话” 问题: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探究与分享:P13物联网应用 通过物联网的介绍和支付、交通等物联网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影响。 (三)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P22探究与分享: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李某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刑事拘留。经公开审理,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主导功能;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学案新

合理利用网络课题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 课型新授课主备 人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2.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学习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学习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二、学习新知 第一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阅读第1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有没有参与过右图中的问题?网络还给你带来那些困扰? 阅读第19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如果你是林小妹,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网络水军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思考:我们在上网时要遵守什么? 主问题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第二目:传播网络正能量 阅读课本第20页探究与分享 小组合作探究: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师分享: 主问题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课后完成20页拓展空间的问卷调查。 三、当堂练习 1、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在上网时应该()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③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暴力信息④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期末复习学案)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期末复习学案) 一、知识梳理 二、基本问题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 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三)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 (四)传播网络正能量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一、选择题 1.在网上同陌生人聊天时,错误的是() A.尽量满足对方要求 B.不轻易信任对方 C.不随意泄漏自己的个人信息 D.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对方的虚假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