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文献综述

音乐系文献综述写法

音乐系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基本内容 文献综述的写作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论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以2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撰写文献综述之前至少阅读五本专著,并载入参考文献。 2、格式要求(与论文模版一致) (1)页面设置,见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 (2)引注 (3)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六条: (1)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 (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

(3)针对性强。 (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5)适当使用谱例。 (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 4、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式 一般情况下,文献综述由五个步骤环节组成。 第一步,确定综述的选题。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三步,整理文献。 第四步,撰写综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文诗 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 2014年3月10日 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

前言 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大部分人拍摄人像时,都会将被摄对象简单的放在取景画面中,最终得到的画面效果往往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而有些人拍摄的照片总是赏心悦目,能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摄影构图的神奇作用。好的容和思想要通过具体的形式结构来呈现,然而摄影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大量人像摄影构图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了人像摄影构图的构图形式和方法,以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通过广泛的访问调研和不断的摄影实践,总结了普通拍摄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详细分析人像摄影构图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在了解基本构图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阐述影响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景别、画幅、角度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因素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拍摄容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以提升照片效果的建议,最后基于对文献和摄影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在实际拍摄中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一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摄影家们对摄影构图高度非常重视。如被誉为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2]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对拍摄画面的布局非常敏感,他看似轻松随意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严谨的画面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和法则,国外的摄影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他们非常看重摄影的临场感。摄影时,拍摄者必须根据拍摄容环境和创作意图等进行灵活的处理。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也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这里分享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一: [1]黄莹.中国近代女子受教育权的产生[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付婧.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契丹(辽)音乐史学研究及其思考[D].沈阳音乐学院2014 [3]娄新艺.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3(05) [4]滕斐.宋辽时期琵琶音乐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5]段志坚.云南近代教会学校的历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6]段润涵.抗战时期重庆市民众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 [7]刘洋.二十世纪内蒙古赤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8]廉天雪.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D].沈阳音乐学院2010 [9]刘楠.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服务与改造[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胡睿.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1]陈曙光.论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3(57) [12]胡礼妃.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2012(43) [13]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05) [14]雷冠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成才之路.2010(15) [15]林莉.当代大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解析[J].大舞台.2010(03) [16]任宇虹.抗战时期西迁高校对西南地区新文学基础教育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4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 分必要的,以下是搜集的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xx [2]王扬扬.唐代教坊考述[D].河南师范大学xx [3]王珣.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河南师范大学xx [4]汪怡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D].中央音乐学院xx [5]张倩.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河南师范大学xx [6]杜化丽.《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7]刘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贵州 师范大学xx [8]李建荣.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9]桑玉婷.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xx [10]王婷.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师 范大学xx [11]王越.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xx

[12]陈兆君.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xx [13]柴森.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河北大学xx [14]孙近钧.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15]陈晓静.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河南师范大学xx [16]王哲.临清时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17]徐忠奎.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18]栗晓洋.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19]于琼芳.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xx 参考文献二: [1]王聚伍.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xx [2]辛颖.“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xx [3]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xx

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从音乐的本质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人的创造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情动力是整个系统中起着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

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当前音乐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音乐课缺乏创新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政法与历史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聚英学校王艳 通过这次省级培训可以说使我茅塞顿开,面对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多元化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养: 一、教学态度:敬业爱岗,责任感强,具有学习研究的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于教学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取决于他的态度。敬业爱岗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音乐教师的工作特点往往直接成为教育对象的表率和楷模,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会因为他的失败,将会扼杀许多儿童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感,具有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是一辈子都要重视和修炼的课题。 二、教学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1. 关于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一定是有所设计的,正如我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所感受的那样:有对比,有起伏,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听者赏心悦目,欣然接受。

2. 关于组织教学:教师能否有效、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这不仅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素养既有无责任心的体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条件。 3. 关于自弹自唱:自弹自唱是音乐教师的专项基本功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手段。作为音乐教师歌唱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拥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水平是其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教师只有懂得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歌唱要素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学生向着正确的艺术方向发展。歌声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的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拨动学生的情思。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器乐演奏方面,音乐课堂中教师准确恰当的运用乐器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钢琴是音乐教师必会的乐器之一,当然音乐教师出来钢琴之王对其他乐器也应该有所了解,甚至可以要掌握其中一两种乐器那就更好,这样有时会给你的课堂锦上添花。乐器的范奏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学生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会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范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的气质,

音乐社会学文献综述

现阶段,作为一门研究人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音乐的科学,音乐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迅猛异常,但在国内学界,纵然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着实为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我们目前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仍处于译介国外研究成果阶段,深入不够。所以如此,在于学科规训不明、学科定位亟待廓清,导致研究难以为继。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操作机制 一、音乐社会学发展现状 国际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在1980年推出的第六版和2001年发行的新一版中,对“音乐社会学”[Sociology of music]条目的论述,变化极大。无论从撰写者的更迭,还是在篇幅内容扩充上,第七版的条目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远大于前面一版。这一简单的变化即可看出,近年来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迅猛。 在欧洲,社会学[Sociology]这一概念系由法国哲学家孔德[A. Comte]首度提出。在创立之初,社会学被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建构的科学。随后,涂尔干[E. Durkheim]于20世纪初期在他的理论中确立和发展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涂尔干的理论中,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个过程,成长的个体学会了他们各自文化的规范、价值和信仰);另一方面强调了内在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种内在化过程,这些规范、价值和信仰变成了个体的内在部分)。通过对上述两个过程的作用的理解,可以提供保证社会顺利运转的手段。 就在孔德和涂尔干的理论问世之后,音乐社会学逐渐在西方露出端倪,但一般倾向于对于音乐社会史[Social History of Music]的研究,时在20世纪20年代初。 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活动的正式启动,一般认为是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Weber]的著作《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出版之以后,时在1921年。这部著作集中论述了近代欧洲音乐的和声体系和乐队建制的起源及进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20世纪30年代以后,音乐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内涵也逐渐深化,出现了实证–经验性质倾向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西伯尔曼[A. Silbermann]和恩格尔[H. Engel]等,这一派侧重于对社会音乐生活、音乐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体研究方面,力图描述和揭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及其规律。另有一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著名哲学家阿多诺[T. W. Adorno]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历史–哲学思辨性质研究学派。在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中,基本上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音乐哲学问题,“始终将音乐放在与社会的特定关系中来揭示音乐的本质”,其间“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历史感。”[1]奥地利社会学家布劳考普夫[K. Blaukopf]则继承了韦伯的思路,在他的研究中声称“音乐社会学力求把握住在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联系中创造和再现音乐。”把音乐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来解释和探索这种行为过程的社会原因和和整个音乐实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演变。 [2]德国学者伯默[K. Boehmer]认为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3]在苏联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最具影响力的要属索哈尔[A. Sochor]的见解,他认为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音乐生活,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文化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诸多流派林立,为音乐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界开始的关于文化和知识之间的争论,使得音乐社会学研究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分界,其主要标志是首先体现在民族音乐学方面。在美国,在1955年前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科右前旗古迹小学:祝凤宇 【内容提要】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 《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文献综述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文献综述 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专业 2008 级 08音乐学1班 学号 080185027 学生佘旭光指导教师郭溢洋 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一)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 文献综述是对我们写作毕业论文的某一项专题搜集大量资料后进行的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性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新建议,它往往能够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查找文献资料和写文献综述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为我们今后的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还提高了自身对文献的独到见解。 (二)文献的范围 是从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做法。 (三)正文标题 河南长垣县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佘家中心校、佘家乡二中、佘家乡三中 (四)基本内容提要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演唱、演奏、欣赏等方面的水平。在音乐新课改大力推广实施的今天,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对绥化市周边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音乐情况现状展开了调查,旨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农村音乐师资情况、学生音乐素质情况以及对

音乐教育的认识等方面。并且结合农村音乐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农村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及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以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二正文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形势大有改善,各级各部门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师资缺乏、设备落后等状态积极的改造利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条件艰 苦的情况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在他们的努力下,音乐教育这把“金钥匙”已逐渐成为提高学生智力、道德观念、审美能力的启迪良友。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受到全民的关注,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及全社会都已重视起来,形成了自发、自由的学习氛围,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势头。 在赵光年《从新型农民的视角探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民也逐渐从政府指令——农民服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解放"出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由于体制政策、资源条件等多种原因,农民的专业化生产还不普遍,兼业化经营仍占主导地位; 农民人力资本知识含量普遍较低且不均衡。 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提到: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陷入“两难”困境,其矛盾集中于“离农教育”还是“务农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等两个焦点。笔者分析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因素和提出了确定农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有的价值取向,批判了“‘面向三农’是农村教育定位的严重误区”的观点。

文献综述: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 一、新世纪全球化音乐教育观念转变 新世纪,以文化为主题的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音乐和文化都作为人的音乐和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必然带来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的具体实践特征。新世纪的观念也是20世纪观念的延伸,世界多元文化的引出,主要就是长期以西方体系为主,将西方音乐作为全球的主流音乐,而缺少世界不同文化的声音。没有对自己本民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如何理解他国的音乐和文化;其次,审美观念在20世纪末受到实践观念的质疑,审美观念体现的是人对音乐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对客体作品的审美深陷与主体对音乐关注的范式局限中”,由此并不利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而音乐又是人的音乐,在音乐教育中,以人与人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和沟通便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正因为20世纪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新世纪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音乐教育必将以人以及文化为主作为音乐教育观念,并由此带来具体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行为。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在新世纪下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转变,从满足生存的需要转向对自我要求的提高,说明了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新和提升。 现代以来,我国一直强调“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验稿)》,把审美列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核心,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审美教育观在《标准》的内容中也有清晰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写道:“《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整个课程标准中,都始终围绕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在制定各项条目,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docx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营销策略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针对线上与线下的营销模式的研究,张旭兰,姚蕾(2016)认为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应该形成一个闭环,跨境电商企业要在全渠道进行营销。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渗透发展,充分利用多渠道营销的全方位优势进行发展模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梁欣萌(2016)也认为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探索线下营销,再与线上推广做好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产品销量。在国外设立体验店就是一种形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合的体验店来进行营销推广。但孙维潇(2016)认为只需专注于线上营销即可。基于电子商务技术,企业通过B2C网络平台可以直接准确地搜寻客户,即不需再花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漫长的贸易磋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交成本,因此要充分利用线上营销带来的成本优势。 品牌营销方面,刘安华(2015)认为现阶段的许多跨境电商都将业务重心放在销售方面,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但是品牌营销和境外接洽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品牌营销人才,形成以品牌和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形成周全的服务体系,为企业积累人气和口碑,逐渐提高市场影响力。谢海玲(2015)也指出跨境电商平台应重视其品牌营销。以往外国顾客喜欢购买中国商品的原因大多在于国内产品物美价廉,与传统销售相似。许多跨境电商仍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取市场,平台售价仅为国内售价的基础上添加运费,以搬运工的形式赚取利润,品牌意识弱。陈环,谢兴伟(2015)则分析了跨境电商实施自主品牌营销的优势,与传统外贸相比,它既能给电商带来价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音乐教师随笔篇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 师范大学 20xx [2] 刘育锋. 东莞农民工子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20xx [3] 陈志圣. 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 南京师范 大学 20xx [4] 张云鹏. 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措施[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xx [5] 王莹. 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xx [6] 綦琳娜. 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 黑龙江大学20xx [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 卫生学 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20xx [8] 张丽. 天津西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现状研究 [D]. 天津师范大学 20xx [9] 罗杰. 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xx

[10] 何芳. 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xx [11] 蒙桂生. 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 基础教育研究. 20xx(14) [12] 马婧. 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xx(06) [13] 范子泉.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xx [14] 何宇鹏. 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xx [15] 韩晓娜. 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xx [16] 朱亚楠. 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xx [17] 刘沛着.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般工业技术论文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18] 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9] 扎西娜姆.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xx(06) [20] 程红红. 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 20xx(30)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

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儿童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低年级的《西游记》《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级的《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这些乐曲小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三号宋体加粗) 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四号宋体加粗)音乐系2003级2班邓敏指导教师:周文林(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空一行) 在《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一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杨丽萍舞蹈人生的介绍和对《云南映象》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论述来剖析《云南映象》的艺术成就及杨丽萍对民族舞蹈的贡献。这样使更多的人热爱我国民族舞蹈,以达到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目的。此文的完成参考了大量有关杨丽萍及《云南映象》的文献资料。如:杨丽萍所著的《我与云南映象》,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语言》,慕羽所著的《“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等等。借助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使论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论文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有关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的贡献,第二个方面是有关《云南映象》的创作及成功之处。本文将着重对这两方面的文献进行论述。 《云南映象》是舞蹈家杨丽萍的精心之作,她兼任这部歌舞集的艺术总监、总编导及主要领舞。2003年,在《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之时,杨丽萍在《中国民族》上发表了她的文章《我与云南映象》。在文章中,杨丽萍说到:“小时侯我的奶奶告诉我,跳舞很简单,跳舞就是为了和天地沟通,和神灵对话。每当我展开双臂起舞时,就感觉到臂膀在无限延伸,这时神会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觉到我的灵魂从我的身体里飘荡开来。这种美妙的感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最清净的安抚。”[1]杨丽萍热爱民族舞蹈,她是我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1980年杨丽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不参加单位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她认为那不属于民族舞的训练方式。民族舞出自人的生活,是具有人性光辉的舞蹈,那样的舞蹈固有它自身的情感与能量,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而芭蕾舞的舞姿及严格规范的手位脚位束缚了自由也禁锢了思想,更缺乏杨丽萍舞蹈的“灵”与“魂”。它让观众赞叹的很多,感动的却很少。杨丽萍还说到:“我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块土地上,我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舞蹈文化博物馆’。我是一个民间艺人,我是一个‘嬖摩’,这就是我的工作”。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杨丽萍对家乡这片沃土不仅热爱,而是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吸吮着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作为一个“嬖摩”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拂去,让世人看到它的光彩。《我与云南映象》中杨丽萍的艺术理念、审美价值及趋向获得给笔者完成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论文当中,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所凭借的依据和创作目的等观点都受到了此文的影响。 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傣族舞蹈的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傣族舞蹈的种类与风格,第三部分是傣族舞蹈欣赏。在第三部分的傣族舞蹈精品《雀之灵》一小节当中,作者精略地概述了《雀之灵》的编导及表演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对民族舞蹈的热爱。《雀之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