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中考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中考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中考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中考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展望】

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以解答题为主.归纳猜想型问题在中考中越来越被命题者所注重.

这类题要求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或者数字,分析归纳,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以此体现出猜想的实际意义.

【方法点拨】

观察、归纳猜想型问题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经常以填空等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相对而言,猜想结论型问题的难度较大些,具体题目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都能用到.

考查知识分为两类:①是数字或字母规律探索型问题;②是几何图形中规律探索型问题.

1.数式归纳

题型特点: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然后观察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归纳出用某一字母表示的能揭示其规律的代数式或按某些规律写出后面某一项的数或式子.

解题策略:一般是先写出数或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2.图形变化归纳

题型特点:观察给定图形的摆放特点或变化规律,归纳出下一个图形的摆放特点或变化规律,或者能用某一字母的代数式揭示出图形变化的个数、面积、周长等规律特点.

解题策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得出图形个数、面积、周长等的通项,再分别取n=1,2,3…代入验证,都符合时即为正确结论.

【典型例题】

类型一、数式归纳

1.试观察下列各式的规律,然后填空:

2

-+=-;

(1)(1)1

x x x

23

x x x x

-++=-;

(1)(1)1

324

-+++=-;

(1)(1)1

x x x x x

…;

则109(1)(x x x -++…1)x ++=________.

【思路点拨】

根据前几个等式的规律,不难得出1(1)(n n x x x

--++…11)1n x x +++=-. 【答案与解析】

答案:111x -.

【总结升华】

此题归纳方法很多,注意每行数字的变化规律和符号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1】观察下列各式:

(x -1)(x +1)=x 2-1;

(x -1)(x 2+x +1)=x 3-1;

(x -1)(x 3+x 2+x +1)=x 4-1;

… … …

(1)根据规律填空 (x -1)(x n +x n -1+…+x +1)=__ __________.

(2)根据规律计算 2100+299+298+297+…+22+2 +1= .

【答案】(1) x n +1-1 ; (2) 2101-1.

【观察、归纳型问题 例1】

【变式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14916,,,

,,3579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5个

数是 ,第n 个数是 . 【答案】2

25n ;.112n+1

类型二、图形变化归纳

2.(招远市期末)如图是一个装饰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四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第2012次闪烁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思路点拨】从所给四个图形中可以得出每旋转一次的度数,根据阴影所处的位置的规律即可算出2012次之后的图形.

【答案与解析】

解:易得每旋转一次,旋转角为90°,即每4次旋转一周,

∵2012÷4=503,

即第2012次与第4次的图案相同.

故选B.

【总结升华】找到图形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今年元宵花灯展中一款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下一个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A. B. C. D.

【答案】A.

3.(2015?海宁市模拟)操作:将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如图1)的每一边三等分,以居中那条线段为底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所作的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得到一个六角星(如图2),称为第一次分形.接着对每个等边三角形凸出的部分继续上述过程,即在每条边三等分后的中段向外画等边三角形,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如图3),称为第二次分形.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就能得到雪花曲线.

问题:

(1)从图形的对称性观察,图4是图形(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形)

(2)图2的周长为;

(3)试猜想第n次分形后所得图形的周长为.

【思路点拨】

(1)根据图形变化规律,图4仍然关于原三角形的对称轴成轴对称,关于对称中心成中心对称;(2)分形后,三角形的边长增加,变为原来的,再乘以3就是周长;

(3)每一次分形后,边长都变为原来的,第n次分形后边长就变为原来的()n倍,再乘以3就是周

长.

【答案与解析】

解:(1)图4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根据题意,边长为×4=,

周长为×3=4;

(3)n次分形,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

周长为3×()n×1=3×()n.

故答案为: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4,3×()n.

【总结升华】

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类型三、数值、数量结果归纳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0,4),点B 是x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找出点B的横坐标与△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m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

当点B在(3,0)点或(4,0)点时,△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为(1,1)(1,2)(2,1),共三个点,所以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3或4;

因为△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点B的横坐标-1)×(点A的纵坐标-1)-3]÷2,

所以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4n-1)×(4-1)-3]÷2=6n-3;

故答案为:3或4,6n-3.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找出点B的横坐标与△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m之间的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观察、归纳型问题 例2】

【变式】(2016秋?宝应县期中)我们常常用火柴棒搭几何图形探究其中的数学规律,如图是用火柴棒搭几何图形的学习实践活动,请根据几何图形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填表:

(2)搭第n 个这样的图形需要 根火柴棒;

(3)如果小红现有123根火柴棒,用它可搭出 个图1大小的梯形. 【答案】

(1)图1有5根火柴棒,图2有9根火柴棒,图3有13根火柴棒;

(2)搭第n 个这样的图形需要5n ﹣(n ﹣1)=1+4n 根火柴棒,故答案为:1+4n ;

(3)设小红现有123根火柴棒可搭出n 个图1大小的梯形,则1+4n=123,解得:n=30,

即小红现有123根火柴棒可搭出30个图1大小的梯形,故答案为:30.

类型四、数形归纳

5.在一平直河岸l 同侧有A ,B 两个村庄,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3 km 和2 km ,AB =a km(a >1).现计划在河岸l 上建一抽水站P ,用输水管向两个村庄供水.

方案设计

某班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铺设管道方案:如图①所示是方案一的示意图,设该方案中管道长度为d 1 (km),且1d PB BA =+(km)(其中BP ⊥l 于点P);如图②所示是方案二的示意图,设该方案中管道长度为d 2,且2d PA PB =+(km)(其中点A ′与点A 关于l 对称,A ′B 与l 交于点P).

观察计算

(1)在方案一中,d 1=________km(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在方案二中,组长小宇为了计算d 2的长,作了如图③所示的辅助线,请你按小宇同学的思路计算,d 2=________km(用含a 的式子表示).

探索归纳

(1)①当a =4时,比较大小:d 1________d 2(填“>”、“=”或“<”);

②当a =6时,比较大小:d 1________d 2(填“>”、“=”或“<”);

(2)请你参考方框中的方法指导,就a(当a >1时)的所有取值情况进行分析,要使铺设的管道长度较短,应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

【思路点拨】 观察计算:

(1)由题意可以得知管道长度为d 1=PB+BA (km ),根据BP ⊥l 于点P 得出PB=2,故可以得出d 1的值为a+2.

(2)由条件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KB 的值,由轴对称可以求出′K 的值,在Rt △KBA ′由勾股定理可

探索归纳:

(2)分类进行讨论当d 1>d 2,d 1=d 2,d 1<d 2时就可以分别求出a 的范围,从而确定选择方案. 【答案与解析】

解:观察计算

(1)a+2;.

探索归纳

(1)①<;②>.

(2)2222

12(2)420d d a a -=+-=-.

①当4a-20>0,即a >5时,22120d d ->, ∴120d d ->.∴12d d >;

②当4a-20=0,即a =5时,22120d d -=,

∴120d d -=.∴d 1=d 2;

③当4200a -<,即a <5时,22120d d -<,

∴120d d -<.∴12d d <.

综上可知:当a >5时,选方案二;

当a =5时,选方案一或方案二;

当l <a <5时,选方案一.

【总结升华】

本题根据课本中所熟知的背景,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开展探究性学习,最后通过科学的计算,推导出新的结论,即当1<a <5时选方案一,体现了平时教学中,学生开展课题学习,培养质疑精神的可贵.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xKb1.C om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苏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中考总复习:函数综合--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苏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函数综合—知识讲解(基础) 【考纲要求】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求点关于坐标轴、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求线段的长度,几何图形的面积,求某些点的坐标等; 2.函数的有关概念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值、函数的图象、函数的表示方法; 3.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常见的题目是确定图象的位置,利用函数的图象确定某些字母的取值,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说明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又能反过来判定函数图象的位置; 4.函数的解析式 求函数的解析式,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求某些字母或代数式的值.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常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边角关系、圆的切线、圆的有关线段组成综合题.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相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象限 (3)点的坐标 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3.特殊位置点的坐标 (1)坐标轴上的点 (2)一三或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 (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4)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4.距离 (1)平面上一点到x轴、y轴、原点的距离 (2)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3)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5.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利用坐标表示平移 要点诠释: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 考点二、函数及其图象 1.变量与常量 2.函数的概念 3.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函数值 5.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6.函数图象 要点诠释: 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考点三、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一次函数的意义 3.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 4.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5.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 ;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b kx y +=(k ≠0)中的常数k 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考点四、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诠释: 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图像上任一点),(y x 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垂足为M 、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y x k = ∴||k S k xy ==,.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每个单元2套,共18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每题3分,共15分) 1. 2. 3. 4. 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同一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B.任何物体,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不可能相同 C.一个立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搭成这个立体的只有4块 2.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这个物体是()。3.下列立体中,()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4.一个立体,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摆这个立体至少用()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A.9 B.5 C.6 5.给右图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使它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不同的添加方法。

A.3 B.4 C.5 三、连一连。(3分) 四、画一画。(8分) 将三个立体如图摆放,下面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请你分别画出从上面、前面看到的形状。 五、想一想,填一填。(每题4分,共20分)

1.从右面看是的有。 2.从左面看是的有。 3.从前面看是的有。 4.从前面看是的有。 5.从上面看是的有。 六、看图,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12分) 1.数一数每个立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 2.哪个立体从左面看是? 3.立体(2)从前面看到的形状与哪个立体从右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七、解决问题。(1题6分,其余每题7分,共27分) 1.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左面看是。这个物体最少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摆成? 2.再添上一个,使所组成的立体从左面看是,共有几种不同的添法? 3.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和左面看都是。这个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 、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压轴题 1.对于实数x ,若231a x ≤+,则符合条件的a 中最大的正数为X 的內数,例如:8的内数是5;7的内数是4. (1)1的内数是______,20的內数是______,6的內数是______; (2)若3是x 的內数,求x 的取值范围; (3)一动点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按如图1所示的方向前进,经过t 秒后,动点经过的格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中能围成的最大实心正方形的格点数(包括正方形边界与内部的格点)为n ,例如当1t =时,4n =,如图2①……;当4t =时, 9n =,如图2②,③;…… ①用n 表示t 的內数; ②当t 的內数为9时,符合条件的最大实心正方形有多少个,在这些实心正方形的格点中,直接写出离原点最远的格点的坐标.(若有多点并列最远,全部写出) 2.如图1所示,直线:5L 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求点A 坐标及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17AM =,求B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接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3.问:当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

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4.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解答. (模型建立)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A作AD⊥ED于点D,过B作BE⊥ED于点E.求证:△BEC≌△CDA. (模型应用) 应用1: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D=6,CD=8,BC=10,AB2=200.求线段BD的长. 应用2: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纸片△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O=QP,P(4,m),点Q始终在直线OP的上方. (1)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当m=2时,求Q点的坐标和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 (2)若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 式. 5.在等腰△ABC与等腰△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概念知识点

第1~3单元概念公式1、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用字母表示:C=2(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S=a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C=4a 3、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4、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5、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 换律。 a+b=b+a 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或先加后两个数,和相等。这叫 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7、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8、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 做乘法结合律。(a×b)×c=a×(b×c) 9、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这叫乘法分配律。(a+b)×c=a×c+b×c 10、积的变化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第4单元概念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度 6、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9、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10、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1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 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3、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互相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 对边互相平行并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互相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 14、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6、在梯形中分别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较短的边叫做上 底,较长的边叫做下底。)另外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 17、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梯形的高。 18、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 19、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20、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 第5单元概念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 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P180 1、看图填空. 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统计图 1)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纵轴上1个单位长度表示( ). 3)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 4)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是上升的. 2、下面是张老师测量刘鹏跑400米前后的心跳情况统计表. 测量 时间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心跳 (次) 75 90 130 120 90 88 78 心跳(次) 140 测试时间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跟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刘鹏心跳最多是多少次? 2)刘鹏心跳在哪个阶段上升的最快?在哪个阶段下降的最快? 3)跑完后每隔几分钟测量一次?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小刚8时到10时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跟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小刚骑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情况统计图

跟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小刚在途中停留了吗?停留了多长时间? 3)小刚在最后30分钟行驶了多少千米?这一段路程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4、跟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0 80 90 100 130 150 140 160 220 200 100 80 降水量 (mm)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降水量(mm) 230 210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P185 1、下面是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量情况统计图. 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情况统计图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2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 2.当x=3时,函数y= 3.当x=-1时,函数的值为的值为1.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 2x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25.抛物线y=4(x-3)-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3 2.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1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5.cos60°+ sin30°= 1.

中考数学总复习全部导学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教师用) 目录 1、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2) 2、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 .. (4) 3、第3课时整式与分解因式....................................................................... (6) 4、第4课时分式与分式方程....................................................................... (8) 5、第5课时二次根式....................................................................... (10) 6、第6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 (组) (12) 7、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14) 8、第8课时方程的应用(一)...................................................................

(16) 9、第9课时方程的应用(二)................................................................... (18) 10、第10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 11、第1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图 像 (22) 12、第12课时一次函数图像及性 质 (24) 13、第13课时一次函数应用....................................................................... (26) 14、第14课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 质 (28) 15、第15课时二次函数图像和性 质 (30) 16、第16课时二次函数应用....................................................................... (32)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这时又 该静下心来把这学期的工作总结一下了,这样既对这学期的辛劳有个交代,也将为下学期的开学做个准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充实的氛围中度过。从 总体上来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使我受益匪浅。为了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 兴趣,更好地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气氛,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对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详细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果和经历 1.我首先用德律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 刻苦研究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学问,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 真坦诚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怀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既教书又育人,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我每天坚持按时签到,不旷课,不耽 误学生的学习,能认真地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工作。 2.用心教学。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别和年龄特性,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注重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入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使练习方 式多样化,增强了练习效果。从不同角度创设了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整体上使每一位学生对学问、学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置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开展为本,激起学生 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认知构造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完成了如下学问教学目标:认识并会读、会写小数;认识三角形的角、内 角和、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太于第三 边;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统计。课中,我认真研究 教材、教学用书、力图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图抓住重点,打破难点。从学生实践动身,留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思想。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数与运算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 (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 二、实数 1.内容要目 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 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二次项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6)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法则。 说明 ①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不涉及繁难的计算;②不涉及繁难的整式运算,多项式除法中的除式限为单项式;③在因式分解中,被分解的多项式不超过四项,不涉及添项、拆项等技巧;④不涉及繁复的分式运算。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整式与分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因式分解及代数式的混合运算。 4.知识结构

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总分100分(含卷面5分) 时间90分钟 卷面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字迹清晰,占5分。 一、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4, -3, 23,-20, 375中,正数有( )个,负数有( )个。 2.=?251( ),=÷25 1( )。 3.8的倒数是( ),47 和( )互为倒数。 4.x 的3倍加上5的和是50,求x ,列方程是( ),方程的解是x =( )。 5.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使等式成立。 12x =20 8x =26 12x -7=20 x =26 6.85千克的103是( )千克,( )米的43等于10 3米。 7.盒子里有红、白两种球,其中红球有20个,占总数的5 2 ,那么白球有 ( )个。 8.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它长6厘米,宽4厘米,高是( )厘米。 9.许家营村要修一条150米的河堤,河堤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 上底5米,下底12.5米,高4米,修这段河堤需要( )立方米土石。 10.下图的木块分成两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 ) 平

方厘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6分) 1.等式一定是方程。…………………………………………………… ( ) 2.-1500米的深渊比-1200米的深渊深。………………………………( ) 3.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在一周内的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4.a 2 一定大于a 。…………………………………………………………( ) 5.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水槽,它的占地面积是120立方分米。…………………………………………………………………………( ) 6.一张大饼,小红、小永各吃了41,妈妈吃了剩下的2 1 ,妈妈吃得多。(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3>0 B 、-4<-21 C 、49>-50 2.一堆石子有4m 3,第一次用去41 m 3,第二次用去全长的4 1 ,两次共用去( )。 A 、42 m 3 B 、42 C 、4 5 m 3 3.下面各数中,( )是负整数。 A 、-20 B 、+102 C 、-15.3 4.下面的分数中,( )不是最简分数。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完整版)深圳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a n n n b a b a =) (p p b a a b )()(=-32a n a n a am bm a b a b a b a b -=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 ④( ab )n =a n b n ;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归纳.doc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 辅导讲座 (五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 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在《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第三,在利用学生熟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 整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中考数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中考数学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 3x2+5x-2=0的常数项是-2.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 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

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sin260°+ cos260°= 1.3.2sin30°+ tan45°= 2.4.tan45°= 1.5.cos60°+ sin30°= 1.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