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

简介

本文集为艾青的诗选文集,收录了他最经典的诗篇作品。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翻译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内容

本文集共包含以下诗歌作品:

1. 《恸歌》:这首诗歌表达了艾青深沉的悲痛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情。

2. 《红日》:艾青通过描绘太阳的炽热与光芒,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3. 《月夜》: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月夜,充满了

浓厚的哲思与禅意。

4. 《故乡》:艾青回忆起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

对乡愁的思考。

5. 《山水》:艾青借助山水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

6. 《思念》:这首诗歌通过描写离别和思念,表达了对亲人的

深深思念之情。

主题与风格

艾青的诗歌作品主题广泛,涉及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他的诗歌常常具备鲜明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在艺术风格方面,艾青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善于用朴素、直接的词语表达出深入人心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影响与意义

艾青的诗选文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续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表达了内心真挚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激励了无数人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公正。

结论

《艾青诗选文集》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艾青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作品触动人心,展示了诗歌的力量和灵性,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光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诗选》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诗人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精彩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点拨】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名着导读《艾青诗选》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光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文集名著导读 简介 本文集为艾青的诗选文集,收录了他最经典的诗篇作品。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翻译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内容 本文集共包含以下诗歌作品: 1. 《恸歌》:这首诗歌表达了艾青深沉的悲痛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情。 2. 《红日》:艾青通过描绘太阳的炽热与光芒,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3. 《月夜》: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月夜,充满了 浓厚的哲思与禅意。 4. 《故乡》:艾青回忆起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 对乡愁的思考。 5. 《山水》:艾青借助山水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 6. 《思念》:这首诗歌通过描写离别和思念,表达了对亲人的 深深思念之情。 主题与风格 艾青的诗歌作品主题广泛,涉及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他的诗歌常常具备鲜明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在艺术风格方面,艾青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善于用朴素、直接的词语表达出深入人心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影响与意义 艾青的诗选文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续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表达了内心真挚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激励了无数人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公正。 结论 《艾青诗选文集》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艾青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作品触动人心,展示了诗歌的力量和灵性,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附答案版)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一、知识汇总 (一)作者介绍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二)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三)诗歌意象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诗人因此被誉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土地—农民”的复活;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诗人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四)书评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四)代表作品(集) 抗战时期:《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愿春天早点来》《旷野》《他死在第二次》《刈草的孩子》(诗中有画)《吴满有》 建国以后:《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礁石》 (五)读书方法指导 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二、考题探究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艾青抗战时期诗歌作品的一项是( ) A.《愿春天早点来》 B.《旷野》 C.《他死在第二次》 D.《宝石的红星》 2.下列不属于艾青诗歌作品中的人物的是( ) A.李香香 B.大堰河 C.吴满有 D.巴勃罗 3.下面的诗节选自《艾青诗选》中的( )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A.《黎明的通知》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树》 D.《鱼化石》 4.艾青的《北方》主要体现新诗“三美”理论中的( ) A.建筑美 B.绘面美 C.音乐美 D.语言美 5.下列对艾青的《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艾青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1.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体会诗歌中蕴含深沉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六首诗歌,感受了诗作的魅力。那一行行的诗情与画意,那一句句的激情与怅惘,那一首首的轻吟与壮语……让我们回味无穷。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读诗呢?在这一单元的名著导读中,我们一起走进《<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看看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名著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补充学生预习时查阅有关作者资料的不足。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火把》《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三、名著学习,深入文本 介绍诗人诗歌的写作艺术特色。 1.具有独特的印象和主题。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方面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艾青作为“土地的诗人”,对于土地有着特有的生命感应,由此生发出别样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他曾经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

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他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他的“永恒主题”。 探究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广泛阅读艾青诗歌的基础上,寻找诗歌中典型意象及其蕴含的意义。(学生当堂展开讨论。) 预设:艾青的诗歌中最常见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太阳”。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爱,是艾青唱不尽的旋律。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大气的风格。 同学们,下面我们看一下,艾青笔下的土地是什么样子。 教师举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火把》 2.具有忧郁的诗绪。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具有忧郁的诗绪方面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它包含了三个层面:民族忧患感、自我压抑感和生命悲凉感。其中,民族忧患感处于显性状态,也最为引人注目。诗人生活的时代,是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反抗又最激烈、最悲壮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传达出了悲愤的倾诉、绝望的抗争和热烈的憧憬。这些感情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让他的诗歌获得了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教师举例:如《手推车》。 3.具有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诗人诗歌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去分析,大家要结合作品进行讨论。 预设:艾青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为了能抓住那种瞬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并用恰当的诗句描绘出来,他常常处在一种沉思的状态里。他反对那种将感觉还原于感觉,而是强调主观情感渗入感觉,二者融合,展开联想,从而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 探究二:分析诗人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广泛阅读艾青诗歌的基础上,去分析艾青诗歌中典型含的艺

1《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一、基础知识 1. 作者简介 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2. 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 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 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 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 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艺术特色 1.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每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中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观察和认识,和诗人的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2.具有忧郁的诗绪。 “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艾青的忧郁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来自于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特殊的时代。在抗日战争的炮山中,艾青辗转于北方,亲眼见识了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与我国古老民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因此,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信念。

九年级语文上册:《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点 《艾青诗选》内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 作者简介 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 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 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艺术特色 1.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每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中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独特

2023年中考语文《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 复习标签 斗争、反抗、正义、祖国、磨难、担当、奋斗、青年力量 名著概况 《艾青诗选》收纳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共49篇,所选作品内容广泛,艺术圆熟,是艾青诗歌"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诗人对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的深切哀鸣,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国家英勇斗争,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少年奋进。 作者概述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人物简析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写作特色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名著《艾青诗选》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从青年到晚年的诗歌,时间跨度近五十年,空间跨度从中国

《艾青诗选》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摘选字艾青的名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艾青诗选》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一、基础知识 1.作者情况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成书过程 1976年“___”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

(完整)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完整)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的全部内容。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光明”(太阳). 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名篇赏析—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艾青诗选名篇摘抄赏析 一、情感。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被誉为“吹芦笛的诗人”“太阳”“火把”诗人。 1、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对被侵占国土土地的热爱,常常借助土地这一意象得以表 现)。如《我爱这土地》,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2、热爱农民。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写出了中国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和对善良而不 幸的普通农民的颂歌。如《九百个》写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写出了他们的觉醒与反抗。 3、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期盼)(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如《向 太阳》歌颂了抗日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 二、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 三、诗歌赏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 赏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通过对乳母“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的回忆,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赞颂之情以及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大堰河善良、勤劳、淳朴、坚强,的确是个旧中国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她饱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得到的是“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清早,搭好灶火,操劳饭食;深夜,缝补儿子们被荆棘扯破的衣服。有时还要包好“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掐死“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尽管要做的事很多,但仍要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和理想,“她含着笑”洗衣、涤莱,“她含着笑”喂猪、晒豆晒麦,不畏艰难困苦,辛勤劳动,表现了她的坚强乐观的性格。 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在武汉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首先是风的出现,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聒着……”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 接着写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而赤诚的血泪,让诗、诗人与读者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紧紧联在一起。诗人的命运与整个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运是血肉相连的。接着又在雪的寒冷中,看见在战争中遭到蹂躏和杀戮的善良的妇女,还有年老的奔波在流亡道路上的母亲。……诗人深情地呼号:“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诗人最后在“没有灯光的晚上”痛苦而悲伤地诉说:“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 《北方》 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无垠的荒漠,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给人浓烈的沉重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私的博大的爱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赏析:1、象征手法的运用,使礁石人格化。 2、启示: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 个民族。 3、礁石:毫不畏惧巨浪冲击,依然满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精神: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析:1、在抗日救亡的最艰难的岁月。运用象征的手法,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其实是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情。“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知人论诗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中国网评 艾青,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8岁时,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回国后因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

姆》,表达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挚爱和无尽怀念,该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立刻轰动诗坛。 艾青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是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一段流浪,使他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这个时期的作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的同情,呈现出非常凝重、深厚、大气的风格。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诗人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朴素、自然,不拘于外形的束缚。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诗人在诗行中,尽情呼告、大肆

(名师整理)中考语文《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案

(名师整理)中考语文《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教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如何读诗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艾青及其相关文常知识,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 2.了解《艾青诗选》的主要篇目及其内容,把握不同诗歌的思想感情。 3.赏析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意象,感受语言风格,进行专题探究。 4.诵读《艾青诗选》中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过程与方法 1.将诵读、赏析、探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题,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

3.安排学生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在小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诗人艾青,感受其创造的文学艺术成就,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了解主要篇目及其内容,把握不同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意象,感受语言风格,进行专题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三则名言: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铁凝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翻开《艾青诗选》,走进他的诗歌世界,感受他的赤子情怀。 二、作品介绍 1.作者介绍 见第2课《我爱这土地》的“作者介绍”。 2.内容主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