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考点分析之 《艾青诗选》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三、《艾青诗选》(2017)

【教材出处】统编九年级(上)“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这首诗时第一次使用了笔名“艾青”。

【作品主题】强烈的爱国主义。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写作特色】①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光明和土地;②具有忧郁的诗绪;③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主要作品】

时期篇目名称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大堰河——

我的保姆》

全诗分为四部分。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

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

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北方》

诗人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

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

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

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

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

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

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

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倾

吐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

望。

《我爱这土地》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被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

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假如我是一只

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

的歌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一句更能表现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

况。

抗战时期,诗歌《向太阳》这首诗借助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

—1 —

—2 —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重要考点梳理、习题演练(含答案)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阅读规划建议: 《艾青诗选》建议大家用4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以及“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中的内容。何时进行阅读,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可以因人而异。只要安排合理,都是可行的。 (一)下面的阅读规划供同学们参考: 时间第一周 周一至周五 阅读一九三二年至 一九三七年的诗歌 周末 完成“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阅读一九三八年至 第二周完成“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 一九三九年的诗歌 第三周阅读一九四〇年的诗歌完成“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 阅读一九四一年至 第四周完成“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 一九七八年的诗歌 (二)初次阅读时,建议同学们完成以下四件事: 1.随手做一些圈点勾画。勾画出诗歌的中心意象、表现作者情感以及构思奇妙之句,记录下你读诗时的感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时,梳理并体会诗人在同一创作时间里,其情感的表达、诗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异同。 3.按照阅读进度完成四个“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同步测评自己的阅读效果。 4.可以背诵全诗或某些精辟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中等地主家庭。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1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编《诗刊》。1945年任华北联合

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1957年后先后在北大荒、新疆劳动。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艾青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诗论《诗论》,长篇小说《绿洲 笔记》等。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闻一多、郭沫若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产生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三、名家评赏 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这在体制上使我联想到《学徒苦》。可是两诗比较,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这问题当然不在两诗人才力之高下,而在两人不同的生活经验等等。 ——茅盾(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艾青,就正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他的诗的外表自然是极知识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质和力量却建筑在农村青年式的真挚、深沉,和爱的固执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 ——冯雪峰(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他的悲哀的追索,使他看见雪怎样的带了“寒冷”降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是从美的耽爱得到了对于健康的新人类的卓秀的狂喜。他爱着大堰河,讴歌了北方的憨直,他从修饰里扬弃了修饰,获得了运用的技巧。他始终是朴质的作家里而的一个: 从他的作品里所撷取战斗的果实,是控诉,是告发,是谴责。

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考点分析之 《艾青诗选》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三、《艾青诗选》(2017) 【教材出处】统编九年级(上)“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这首诗时第一次使用了笔名“艾青”。 【作品主题】强烈的爱国主义。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写作特色】①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光明和土地;②具有忧郁的诗绪;③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主要作品】 时期篇目名称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大堰河—— 我的保姆》 全诗分为四部分。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 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 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北方》 诗人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 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 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 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 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 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 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 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倾 吐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 望。 《我爱这土地》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被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 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假如我是一只 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 的歌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一句更能表现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 况。 抗战时期,诗歌《向太阳》这首诗借助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 —1 —

2020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专题17《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含答案)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 1.艾青简介: 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人物小传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诗论《诗论》,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艾青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艾青诗选》名著阅读知识点 考题考点大全 (排版 带答案)

《艾青诗选》名著阅读知识点考题考点大全(带答案) 说明:本资料已排好版面,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也可以重新编辑使用。 《艾青诗选》知识点 一、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二、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三、主要作品及特征 (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照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其实,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的追求。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

《艾青诗选》-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艾青诗选》常考题型练习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 【知识点】水浒;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艾青诗选》;《水浒传》 【解析】【分析】 ABD.正确。C.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而不是明末清初的小说家,选项表述不正确。故答案为:C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了。“我”不再是假设的“鸟”,而是真实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艾青诗选》知识点归纳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中考在即: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恒者能胜! 《艾青诗选》知识点(一)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光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初中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训练及答案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 20 世纪30 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九年级《艾青诗选名著阅读》 知识点 重点 难点 易错点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艾青诗选名著阅读》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1.阅读艾青的小诗《树》,让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你的感悟。(150字左右)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2.艾青是太阳的歌者。请根据给出的诗句,写出诗作的名称,概括这些诗歌中关于“太阳”这一意象的共同作用。 3.名著阅读 《镜子》 (写于1979年)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配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以《镜子》为例,作简要鉴赏。 4.艾青早年学画,因此他的诗歌具备了绘画美的某些特质。请阅读《手推车》一诗,结合主要意象分析这一特征。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5.阅读下列名著选文,按文后要求做题。 初升的太阳 照在我们头上 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 不曾抬起过得头上 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 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峦…… (1)以上诗歌节选自《向太阳》,这首诗收录在《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_,其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阅读《向太阳》就要注意把握__________这一意象,理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以下篇目中选择至少两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歌,(只写序号即可)写出其象征意义、再任选一首结合原诗语句进行具体分析。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我爱这土地》③《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④《黎明的通知》⑤《太阳》⑥《向太阳》⑦《火把》 7.好的封面插图,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书中人物风采,或展示作品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体悟,为《艾青诗选》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插图,并简述理由。

名著导读考点梳理《艾青诗选》

中考必读名著《艾青诗选》导读考点梳理 【作者其人】 艾青(1910 年03 月27 日—1996 年05 月05 日),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1985 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诗歌风格】 艾青的诗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和 1978 年以后。 1.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 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其中,《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其中,《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光的赞歌》赞美“光”的神奇,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诗歌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其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 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初三考点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初三考点 一、艾青与其作品概述 艾青(1921-1996),原名蔡智堂,江苏阜宁人,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评论家。他的作品以真实、深邃的感情表达和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揭示而著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艾青的诗选 艾青的诗选是初三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他的诗选以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社会现实、揭示人生哲理为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1.《将军罢战归来》 这是艾青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将军罢战归来的形象,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和疾苦,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 2.《望你久久》 这首诗歌作品表达了艾青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歌颂了亲情的伟大和珍贵,让人们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3.《青年是人民的主人》 这首诗歌作品强调了青年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艾青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青年的期望与鼓励,激励青年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4.《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作品以全新的视角,讴歌了祖国的美丽与宏伟的山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艾青诗选的艺术特点 艾青的诗选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他独具一格的风格。 1.真实感情的表达 艾青的诗歌作品以真实感情的表达为核心,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对人民、对亲情、对祖国的真挚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2.关注社会现实 艾青的诗选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他通过诗歌揭示社会不公、战争的痛苦、人民的奋斗,唤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哲理的探索 艾青的诗作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4.独特的艺术语言 艾青的诗选中,他运用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比喻、犀利的对比等手法,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命力,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四、艾青诗选的教育意义 艾青的诗选对初三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通过学习和阅读他的诗歌作品来得到启发和教育。 1.培养情感与思考 艾青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艾青的诗歌作品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艾青诗选》考点

《艾青诗选》考点 一、主要作品及特征 20世纪30年代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

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照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1978年以后 写作背景: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如《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

《艾青诗选》考点整理+近三年中考题

《艾青诗选》考点整理+近三年中考题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艾青诗选中考知识点整理

艾青诗选中考知识点整理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考点解读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考点解读及练习题 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 ◆考点剖析 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 (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 (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 (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 (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填空类题。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具体应做到: 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回目或梗概。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 考试题型: (1)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艾青诗选》(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全覆盖与全面练(部编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答案】C 【解析】A.抓住“大堰河”三个字,联系艾青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知,此项评论的是艾青的诗歌。B.根据艾青诗歌的特点,可以确定此项是对艾青诗歌的评论。C.抓住“儿童的新月之国”等内容,再结合艾青诗歌的描写对象可知,“儿童”不是艾青诗歌常用的描写对象,此项是郑振铎对泰戈尔《新月集》的评论。D.抓住“土地”二字,这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可以看出此项是对艾青诗歌的评论。 2.下列关于《艾青诗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而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成名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B.“卢沟桥事变”后,艾青的诗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如《镜子》。 C.1978年后,艾青“归来”,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整齐、深沉、警策,如《鱼化石》。 D.擅长绘画的艾青,在创作中还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简练、凝重,如《刈草的孩子》。 【答案】B 【解析】《镜子》写于1978年以后,不是抗战时期。《镜子》一方面赞扬了敢于直言的勇士的品格,另一方面又刻画了不敢面对现实的种种丑恶现象。寥寥数行诗,却寓意深刻。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士人形象,他们奔走于科举道路上,大多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作者对其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B.《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居在舅妈家,她性格倔强,不讨舅妈喜欢,后来被送进寄宿学校。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重要考点梳理、习题演练(含答案)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重要考点梳理、习题演练(含答案)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阅读规划建议: 《艾青诗选》建议大家用4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以及“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中的内容。何时进行阅读,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可以因人而异。只要安排合理,都是可行的。 (二)初次阅读时,建议同学们完成以下四件事: 1.随手做一些圈点勾画。勾画出诗歌的中心意象、表现作者情感以及构思奇妙之句,记录下你读诗时的感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时,梳理并体会诗人在同一创作时间里,其情感的表达、诗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异同。 3.按照阅读进度完成四个“阅读规划进度及自我测评”,同步测评自己的阅读效果。 4.可以背诵全诗或某些精辟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中等地主家庭。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1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编《诗刊》。1945年任华北联合 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1957年后先后在北大荒、新疆劳动。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艾青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著有诗集《大堰河》

[全]中考《艾青诗选》语段考点训练及答案

中考《艾青诗选》语段考点训练及答案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1]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二.情节梳理 【精彩章节】 (一)《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鱼化石》节选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四)《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