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核心素养

生物核心素养

1. 基本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 细胞结构和功能:学生应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等。

- 遗传学:学生应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因遗传和性状传递的基本原理。

- 进化论:学生应了解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证据,理解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过程。

- 生态学:学生应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多样性:学生应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理解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基础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基础能力:

- 实验技能:学生应具备进行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能力。

- 观察和描述能力:学生应培养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能够用准确的术语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生应具备获取生物学相关信息的能力,并能从中筛选出有效和可靠的信息。

- 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应培养解决生物学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

3. 核心思维

学生在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以下核心思维能力:

- 科学思维:学生应培养科学思维,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推理和验证等科学方法。

- 创新思维:学生应培养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探索思维:学生应具备探索思维,能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生物学中的未知领域。

- 跨学科思维:学生应培养跨学科思维,将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和应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具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1.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局部与整体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中,逐步加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4.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教科书编写、课堂教学以及考试评价中。 1. 高度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所涵盖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较以往生物学课程更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要求,需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培养形成。教师在制订每个单元、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计划时,都要全面考虑核心素养任务的针对性落实和有效完成。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落实核心素养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在科学技术

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

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 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这两个阶段的核心素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 一、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基本概念与技能: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对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学生需要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的多样性等。 2.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现象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关注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生物学相关问题的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知识深度与广度: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初中基础上,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系统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发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2.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高中阶段强调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创新设计能力。学生需要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生物学研究,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3.科学伦理与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生物伦理观念,关注生物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理性看待生物学相关议题。 三、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 1.知识层面:初中生物学科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而高中生物学科在此基础上,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探究能力:初中阶段侧重于基本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而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强调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态度与价值观:初中阶段关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高中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强调科学伦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层面、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完善版)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完善版)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四个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包括对生命的起源、发展、结构、功能、分类、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认识。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主要包括观察、提出 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和评价等环节。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在生物学科领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生物信息,认识和揭示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过程。生物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研 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对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在生物学 科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 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重视概念教学,培养生命观念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生命观念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的本质,形成系统的生命观念。 3. 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 关注社会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1. 知识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这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重要生物学内容。通过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生物学问题,从而更好地应用生物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技能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设计和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掌握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运用适当的科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态度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学生需要具备积极的研究态度,对生物学持有浓厚的兴趣,并保持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学生还需要培养勇于探究和质疑的精神,追求科学真理,不断创新和思考。这样的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实践能力。 4. 科学素养和生活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素养。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能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同时,学生还需要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科技进展和社会问题,培养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培养科学素养和生活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结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完整版)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要求是具备扎实的 知识储备。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广泛,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个领 域的基本知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和重要性。 认真研究课本:仔细阅读教材,并做好笔记,以便加深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记忆。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将重点放在各个领域的关 键知识上。 多种研究资源: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额外的研究 资料,拓宽知识广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培养实验技能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实验课程: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实验课,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和科学规范。 尝试独立实验:在老师指导下,选取简单的实验项目进行独立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开展生物学实验,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科研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参与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科研项目,研究科研的方法和技巧。 科学论文阅读:阅读生物学领域的科学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对科学问题的洞察力。 科研大赛参与:参加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大赛,锻炼科研报告和演讲的能力。 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培养跨学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探究交叉学科领域:了解生物学与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学科整合项目:参与跨学科整合项目,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物学问题。 教师引导:与老师交流,争取在教学中引入跨学科思维的问题和案例。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5篇)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5篇)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策略(5篇)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策略范文第1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和整个时代的进步对于作为新一代高中生的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从高中生如何能够适应将来社会进展的需要动身,确立学科阅读、识记、理解、表达和应用这五种基础力量,对高中生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力量的内涵进行挖掘和界定以及对其培育策略的引领探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1.核心素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修养。素养具有肯定的稳定性,但可以随着个体学习的积累而得到不断地改善和进展,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品质和涵养,往往外化于个体的行为之中。在素养当中起到最关键作用,居于核心地位的被称为“核心素养”,它是学问、力量、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一个分类培育,循序渐进的过程。 2.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一般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指出:“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是提高高中生熟悉、参加当代社会生活力量

的课程;是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因此,从思想政治课教育价值取向看,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应是:高中生在学习该课程各个模块学问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学科力量。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应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参加等方面。 3.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力量 学科力量是高中生依据自身的学问储备和己有阅历来解决涉及与本学科相关问题时的一种心理特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学科,它专注于高中生的社会性进展、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呈现与熟悉等。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力量主要包括阅读力量、识记力量、理解力量、表达力量和应用力量等核心力量。 一是阅读力量: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力量中,阅读是高中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观看、分析、思维等活动都在阅读活动中进行。阅读力量是高中生最基础的学习力量,识记、理解、分析等力量的培育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力量为基础,与阅读力量的培育和运用密不行分。要具备高层次的观看、分析等思维力量,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力量。 二是识记力量:众所周知,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首先应当强调高中生对政治理论基础的熟悉和把握,这其中不能离开对基础学问的大量识记,这也就涉及对高中生识记力量的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是让高中生理解和把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学问点。然而有许多的学问点需要高中生进行坚固记忆,在记忆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这是一个双向促进,对学问进行学问动态把握的过程。

生物必修三核心素养

生物必修三核心素养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特质,这种特质也可以认为是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到生物课来讲,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包含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 生命观念,是希望学生通过生物学中生命传承、生物繁衍、生命死亡或者诞生等现象的认知来形成一种正确的生命观念,是一种能够对生物学现象行为等进行理解和解读的品格和能力。譬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都是生命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思维,这也是生物学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在探究或者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时候,必须要有科学、理性的思维和判断。比如我们要观察一个生物种群的生活习性,如果观察的过程不严谨,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不科学、不准确,甚至可能白费力气。这就是思维不够科学,做事不够严谨,是缺乏学科素养的表现。 科学探究,这体现了我们做学习、做研究的科学性。具体到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探究和活学活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认知也是在递进的,过去的认识未必就不会被取代。常常怀着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不断追求科学真理、探究事实真相,这是生物学科进步的关键,也是学生应有的一种态度。比如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了解生物学现象,通过实验来研究生物学原理,通过科学的论证完善更新自己的认知等,这都是科学探究素养的具体表现。 社会责任,这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目的性和学科的社会价值。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开展生物学教学,是希望培养优秀的人才,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这就要求学生自身具备社会责任感,愿意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需要,为学科的发展、行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需要学生有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珍惜健康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教育需要找准切入点,而不是单纯地进行口头宣教。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年龄已经接近成年,在思想观念方面也有自己的主见。如果只是空洞乏味的做宣教,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明确主题,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接入点,这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 在关于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与“基因”有关的知识点,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部分科学家主张对人体进行遗传基因改造这件事? ”在这里面,考虑到学生对事情的认识和考虑可能不够全面,老师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基本的思路指导。比如在遗传基因改造的功能效用方面,老师指出基因改造在医学上可以用来防止遗传病的出现,降低畸形儿或者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但这种技术也同样可以用在生化武器的研发方面,有可能变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基因改造也可能对增强体质有极佳的效果,能够提高人类的寿命;但同样的如果遗传基因改造真的可以延长寿命,也或许会对社会养老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通过老师的啟发,让学生在思维的拓展中逐渐地形成一种生命观念。最后,同学们共同的观点是:可以支持发展基因改造技术,但一定要在安全稳妥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应该全球性的达成共识,避免基因改造技术用于武器研发和战争之中。这就体现了学生的生命观的塑造。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对生命的感知和体悟。生物学科是充满生命力量的学科,处处都体现着生命现象和规律。学生在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知生命的奇妙。例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这一章节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的游动,那种兴奋和激动对年幼孩子心中的积极性的冲击和带来的那种生命科学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学科活动感知到生命科学是“活的”,从探究活动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让学生慢慢感悟到生命的奇迹和伟大。 2.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曾经,我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物体表面爬得快”这节课上问了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陌生人仗着你比他小很多,就强迫着你去给他干一天重活。晚上结束的时候他狠狠地打了你几巴掌,然后骂你滚蛋。你会是什么反应?”学生们惊呼:“哪有这样差劲的人?!简直是混蛋嘛!”我说:“对啊,我也觉得这个人是混蛋。那我问你,当你结束今天实验以后,你怎么处置自己手中的蚯蚓?”课堂瞬间静了下来。这时一位男孩说:“如果,我把蚯蚓无情地杀害了,我觉得自己比那个混蛋更混蛋!”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却纷纷点头称是。这个场景给我的触动很大。我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应该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缺少这一

环节注定是不合格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每一位“小公民”都很重要,是必备的核心素养。 3.对自然的认识与珍惜。对自然的认识是不同于对生命的认识的。因为自然不仅包括生命物体,还包括非生命物体。生态学概念中阐述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完整的系统。单一地去认识生命现象和探究生命规律,而忽视了另一部分是不够科学的。生命现象是建立在非生命物质基础之上的。作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对自然的完整、科学、系统的认识是显得十分有必要的。翻了国内外部分的《普通生物学》教材,也不难发现其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之前都是从普通的非生命物质介绍起来的。万事万物本是同源。另外一点,就是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对自然的珍惜这种价值观显得十分的重要,也是提升了生物学科教学品味的一个重要的体现。随着工业社会向前发展,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4.对生命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探究实践。生命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去探究的学科。有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甚至认为生物学科是“文科”,不是“理科”,这是极其荒谬的观点。其实,细想不能责怪孩子本身,而是极少部分的教师在教授这门学科的时候,没有按照理科的标准来实施教学活动。甚至,在某些地区的学校初中阶段都完全没有开设过一节实验课,学生也从来没有走进过生物实验室的大门。这种现象是十分可怕的。学生纯

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3篇

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3篇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1 摘要: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物教育教学,作为一首农村高中向初中转型学校的生物教师,应该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普及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形成理性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思路和方法,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并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一、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人们对观察到的生命的整体认识和看法,是对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指人的生命,还包括人类生存的整个空间里的所有生命。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命观念是必须的。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生命的神奇,尊重生命。比如人的生殖一课,教师结合图片等引导学生明确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多媒体动画给学生演示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从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细胞分裂、分化逐渐形成胚胎,然后由胚胎再到胎儿,十月怀胎,最后分娩。 其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生命的现象,敬畏生命。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比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野外”,在实践活动中懂得自然生命的规律,培养生命和谐的理念。 最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珍惜生命。教学应该紧紧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相似熟悉的、关注的生活开始,向学生渗透生命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生命无贵贱之分。 人文情怀 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二、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议题。 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四、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涉及生物学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