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學平衡

§2-1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一. 疋義:

⑴在一密閉系中,由於反應所生之產物不能逃逸,造成生成物亦會相互反應產生原反應物,像這種在

同一條件時,正逆反應能同時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在可逆反應中當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則達到了化學平衡。

⑵平衡的條件:密閉系、定溫。

⑶平衡的結果:外觀無淨變化,各物濃度不變,熱量不再有變化為一種動態平衡。

二. 平衡狀態的達成:

§2-2化學反應式與平衡狀

物系可自兩端達平衡

(1)100 C 時 N 2O 4(g) = 2NO 2(g)之平衡實驗

實驗編號

起始濃度(M)

平衡濃度(M)

[N 2O 4] :NO 2] [N 2O 4] [NO 2]

1 1.0 0 0.8 : 0.4 d

2 0 2.0 0.8

0.4 3 1.0 0.5 1.02 0.46 4 0.5 1.0 0.8 0.4

⑵結論:在同一溫度下,假设全部變為反應物,而其莫耳數相等,或全部變為生成 物時,其莫耳數

相等,則平衡時濃度也會相等。

.平衡常數與速率常數的關係:

對一平衡方程式aA+bB 二cC+dD 而言其平衡常數表示法為:

k

假设反應為一步完成,K c =」(k i :正反應速率常數;k 2:逆反應速率常數) k 2 各步正反應速率常數的乘積 各步逆反應速率常數的乘積

假设平衡系為氣態物質也可用氣體分壓來表示平衡常數,女口: N 2O 4(g) = 2NO 2(g) 三. 平衡常數表示法的簡化:

(1)假设有純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於它們的濃度由其密度而定,而一種純固體或 純液體之密度為一定值,即濃度為一常數,故可併入平衡常數中

⑵對一溶液而言,因溶質量少,水量多,造成水的濃度變化極微,故水之濃度也 可視為一常數而併入K 中

如:CaCO 3(S) = CaO (s )+CO 2(g ) K c = [CO 2]或 K p = P C o 2

CH 3COOH 〔aq 〕 + H 2 O 〔i 〕 = CH 3COO 〔;q 〕 +H 3O 〔a q 〕

但 CH 3COOH 〔i 〕+C 2H 5OH 〔i 〕 = CH 3COOC 2H 5〔I 〕+H 2O 〔I 〕

c d

KC(

平衡常數)=器器 -------- 平衡定律式

假设反應為多步完成,

K C 〔或 K 〕=

[NO ?]2

[N 2O 4]

K c =

[CH 3COOFH 3O ]

[CH 3COOH]

K P =

井#練習題##

1.

定溫下,以下那幾組達到方程式2NH 3(g)二N 2(g)+3H 2(g)之平衡,其平衡狀態完全 相同?

組別 (A) (B) (C) (D) (E) [NH 3]初 0.5M %M

0 0.3M 0.4M [N 2]初 0 %6M

0.25M 0.1M 0.06M [H 2]初

%6M

0.75M

0.3M

0.15M

今任取CO (g),NO 2(g),CO 2(g)或NO (g)在TK 時,充入真空密閉瓶內,則共有幾種 不同取法可建立 CO (g ) + NO 2(g) = CO 2(g)+NO (g)的平衡? (A)5 (B)6 (C)7 (D)8

於 2NH 3(g) = N 2(g)+3H 2(g)之平衡系中,假设平衡濃度恰[N 2] = [H 2] = [NH 3] = 1M 則右列那些是原來

初濃度的可能值?

[NH 3]初

[N 2]初

[H 2]初 (A) 1 0 0 (B) 2 0 3 (C) 1.2 0.9 0.7 (D) 0 1.0 3.0 (E)

1.5

2.5

反應2SO 2 + O 2 = 2SO 3達到平衡後,再向反應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18O 的氧 氣,經過一段時間

後,:O 原子存在於何種物質中(A)O 2 (B)SO 3 (C)O 2和SO 3 (D)O 2、SO 2 和 SO 3。

平衡系N 2(g) + 2H 2(g) = 2NH 3(g) + 92kJ ,在無物質進出的狀況時,以下敘述何者永 遠正確? (A)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B)全系壓力維持不變(C)氮、氫、氨 的莫耳比維持不變(D)平衡常數維持不

變。 Ans : 1.ABCD 2.C 3.CE 4.D 5.BE 6.B 7.D 8.A

2.

3. 4. 5.

6. 平衡系:2A (g)+B (g)= C (g)假设此平衡是由等莫耳B 和C 無A 開始的,則平衡時: (A)[A]=[B] (B)[B]=[C] (C)[A]V[C] (D)[B]>[C] (E)[A]>[C]

以下各組皆可達CO + NO 2 = CO 2 + NO 的平衡。達平衡時,各組的[CO]平衡濃 度的大小順序,正確者為何?(設最初每組中的各物質皆各取1mol ,於同一體 積的容器中,且溫度一樣)(甲)CO + NO 2;(乙)CO + CO 2 + NO ;(丙)CO 2 + NO 2 + CO ; ( 丁 ) NO 2+ CO 2 + NO 。 (A)甲 > 乙 > 丙(B)乙 > 甲 > 丁 (C) 丁 > 丙 >

甲(D)丙 > 甲 > 乙(E)乙 > 丙 > 甲。

定溫下,PCl 5(g)之解離平衡如下:PCl 5(g) 密閉器中,達成平衡的圖示為以下何者: (A) -

— PCl 3(g) + Cl 2(g), 今將PCI 5置入一定容

(C)

7. 8. (B) 濃

時 間

(D)

§2-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當一化學反應達到平衡後,假设改變某一因素(例如:濃度、壓力或溫度)於此 平衡系中,而造成瞬間正逆雙方速率不同,則 平衡狀態會發生變化,發生平衡移 動以便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一. 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狀態:

催化劑對正、逆 反應速率之影響是相等的,故 催化劑不影響平衡之移動,平 衡常 數不變。 二. 勒沙特列原理:

加一影響平衡的因素(如:濃度、壓力、溫度)於一平衡系,則平衡會向減少此 一因素的方向移動

如:2 C rO 4(aq) +2 H (aq) = Cr 2O 7(aq) +H 2O()

参加 Na 2CrO 4(s ) 参加 BaCI 2(s ) 通入 NH 3(g)

参加 HCI (aq)

三■濃度的影響(平衡常數不變):

【原則】(1)增加反應物濃度或減少生成物濃度,則平衡向右移動 ⑵體積變大則向係數大的方向移

(3)参加平衡系的固態物種,因沒有影響濃度,故平衡不移動 【圖示】:平衡系aA (aq) + bB (aq)= CC (a q)

(1)参加A ,使A 濃度增加再達新平衡:

⑵加水,使再達新平衡之相關圖示:

以下為有關平衡移動的例題,請答复當参加影響平衡的因素後,平衡向何方移動? 並討論當到達新平衡

後各物種之濃度、mol 與原平衡比較應為變大?變小?或不變?

6. AgCl (S) = Ag (;q )+Cl (;q )之平衡系,参加少量 AgCl (S) 8.

FeSCN (7q )= Fe^ + SCN (a q )参加少量水

9. CaC0 3(s )= CaO (S )+C02(g )加 入少量 CO 2(g )

四. 壓力的影響(平衡常數不變)

判別法和濃度因素相似(定溫下,氣體的分壓與其濃度成正比) 10. N 2(g)+3H 2(g) = 2NH 3(g)之平衡系中加壓,則平衡 ____________ 移

濃度:

2 +

2

] 1

7. BaSO 4( S) = Ba (aq) + SO 4(aq)参加少量 Na 2SO 4(S)

[A] |

[Bl [C]

参加A 再乎衡 反應時間

(1)a + b = c

⑵a+b > c ⑶a+b v c

五. 溫度的影響(平衡常數改變):

【原則]:(1)溫度升高正、逆雙方速率___________ (不論放熱或吸熱)

⑵溫度升高往—熱的方向移動,溫度下

降往—熱的方向移動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溫度因素造成平衡右移,則

K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溫度因素造成平衡左移,則K值____________

16.

N 2(g)+3H 2(g) = 2NH 3(g )+22Kcal 之平衡系中,加熱,則平衡 _______________

濃度: mol :

17.

某反應正向反應為放熱,達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分別為R i 及R 2,假设溫 度驟然下降之瞬間R i 變為mR i ,R 2變為nR 2,則:

(A) m v 1, n > 1, m > n (B)m v 1, n v 1, m v n (C)m v 1, n v 1, m > n (D)m > 1, n v 1, m > n

六. 綜合討論:

18.

平衡系N 2O 4(g)二2NO 2(g)定溫下,擴大容器體積使成為原來二倍,則達新 平衡時:(1)[NO

2]變小⑵總莫耳數增加

(3)壓力變為原來一半(4)PV 乘積變大⑸[N 204]變小⑹混合氣體平均

分子量變大

⑺[N 2O 4] / [NO 2]變小(8)解離度變小(9)K c 變大(10)混合氣體的密度 變小(11)紅棕色

變淡

19.

-

^]00atn

平衡系:aX+bY cZ+dW(a,b,c,d 表係數;X,Y,Z,W 表氣體分子)

縱軸:Z 之體積百分率;橫軸:溫度 則:

(A) 甲圖: a+b

c+d( > ,: =,v )

, 熱反應(放或吸) (B) 乙圖: a+b c+d( > ,= =,v ), 熱反應(放或吸) (C) 丙圖: a+b c+d( > ,= =,v ), 熱反應(放或吸) (D) 丁圖: a+b c+d(

> ,: =,v ),

熱反應(放或吸) (E)戊圖:

a+b

c+d( > ,= ,v ),

熱反應(放或吸)

非#練習題##

1. 在PbS04(S)+H (aq )= Pb 2aq)+HSO 4(aq )平衡系中,参加何項措施不會產生平衡移動?

(A) 加 PbS04(s )(B)参加 HCI(g) (C) 加 NH 3(aq )(D)参加 Pb(NO 3)2(s ) 2. BaCrO 4(s )= Ba :aq)+CrO 4&)何項措施可使平衡右移?

10at«

I atm *

10a tin lOOattt

ICOata "JOat» lata

(A) 参加BaCr 2O7(s)(B)参加NaOH(S)(C)参加BaCrO 4(s)(D)参加HC1 (g)

3. 在CaF2(s尸Ca2aq)+2 F(;q)之平衡系中,以下何者不影響平衡移動?

(A) 加水(B)加Na2CO3(S) (C)加AgCl(S)(D)加NaF(s)。

4. 在CrO;(;q)與62。7亦)的水溶液平衡系中,参加以下何者,可使黃色離子莫耳數增加? (A)参加

NaC1 (S) (B)通入氨氣(C)通入HCI (g) (D)通入CO2(g)。

5. 在Fe3++SCN「二FeSCN 2+平衡系中,假设加水沖稀後,即有:

(A) 平衡向左移[Fe3+]和[SCN「]變大(B)平衡向右移[FeSCN 2+]變大(C)平衡向左移Fe3+之

莫耳數變大,SCN「之莫耳數亦變大(D)平衡向右移動,FeSCN2+離子數變多。

6. 以下各物系已達平衡,参加以下試藥,何者平衡右移?

1 +

(A)SO 2(g)+ O2(g) = SO3(g)参加SO3(g) (B)Ag 2CrO 4(S) 2Ag + + CrO2_参加HNO 3

(C) Cu(2aq)+4NH 3 = C U(NH3)2参加HCl (D)H 2O(l) H2O(g)参加NaCl

7. 常溫下有關BaCrO 4(s)= Ba faq)+CrO話①之平衡系,以下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A)BaCrO 4(s)為黃

色沉澱物(B)参加NaOH (s)可增加BaCrO 4(s)之溶解度(C)参加NaOH (s)後可使溶液變為橙紅色(D)参加BaC12(s)可以增加[CrO 4&)] (E)参加HCI 可增加BaCrO 4( s)之溶解度

8. 在N2O4(g)= 2NO2(g)平衡系中,以下那些方法可使平衡系之顏色加深? (A)升高溫度(B)定容下参加

NO2(g)(C)定壓下通入He (D)壓縮體積

(E)定容下通入He

9. 以下各項措施,何者可使2CrO:(;q)+H(aq)= 2Cr2O2(;q)+H2O(l)平衡左移,且[CrO4(;q)]減小

(A)参加NaOH (S) (B)参加aCr2O7(s)(C)参加HCl(g,)(D)参加Ba(NO 3)2(aq)

10. 参加以下何物質會使平衡系2CrO2(;q) + H(aq)= 2 Cr2O2(;q)+H2O(D中[CrO2(;q)]平衡濃度減

小?(A)加水(B)加BaCl 2(S) (C)加濃HNO 3 (D)加NaOH (S) (E)加K2CrO 4(s)

11. 在平衡系Fe:aq)+SCN(;q)= FeSC^aq)內,以下何者正確?(A)加純水,平衡向左移

動(B)参加NaOH固體•對平衡無影響(C)参加Fe(NO 3)3晶體,溶液之紅色加深(D) 参加KSCN晶體,溶液之顏色加深(E)参加純水,Fe:aq)和SCN&)之莫耳數增加

12. N2O4(g) = 2NO 2(g)之反應,在0 C 達平衡時[NO 2]: [N2O4]=1 : 59 在25 C 時[NO 2]:

[N2O4]=l : 1.77,以下何者錯誤?

1

(A) 上述之右向反應為吸熱(B)0 C時,K C=

(C)在0 C時K=59 (D)增加壓力有

59 利於NO2之生成(E)升高溫度[NO 2 ]增

13. 於常溫下,分別從貼有標籤為NO2及CO2的兩鋼瓶中吸入等體積氣體於A及B 兩注射筒內。兩注

射筒的壓力,一直保持與外界壓力一樣。以下之敘述何者正確?

(A)於常溫下A內NO 2的分子數等於B內CO2的分子數(B)於冰水中,A內氣體的體積大於B內氣

體的體積(C)於熱水中,A內氣體的體積小於B內氣體的體積

(D) 將A由熱水中移至冰水中,其顏色由濃轉淡

14. 平衡系A(g)+2B(g) = C(g)+D(g),△ H V 0,當溫度不變時,僅C的濃度增加,則下列何敘述為錯

誤?

(A)D的濃度減少,逆向速率常數不變,平衡常數減少(B)D的濃度不變,逆向速率常數變少,平衡

常數不變(C)D的濃度不變,逆向速率常數不變,平衡常數減少(D)D的濃度減少,逆向速率常數不變,平衡常數不變(E)正、逆方向之活化能均不變。

15. 有關反應:2A(g)+B(g)= C(g)+D(g) +Q Kj(Q > 0)之敘述何者為真?

(A)溫度升高時,反應利於左邊,平衡常數變小,但反應速率變快(B)定溫下壓力增大時,反應利於

右邊.平衡常數變大,反應速率亦變大(C)定溫下,参加C 氣體,則平衡向左移,但平衡常數不變

(D)定溫定容下加Ar (g)平衡不移動,平衡常數亦不變(E)定溫定壓下参加Ar (g)平衡向左移,平衡常

數減小。

16. 欲使平衡系N2O4(g) = 2NO 2(g)之顏色加深,可使用以下何措施?

(A)升高溫度(B)定溫定容下参加NO2(g)(C)定溫下壓縮體積(D)定溫定壓下通入He(g)(E)参加催化劑

17. CO與CI2,反應形成COCl 2、是一種放熱反應。問以下各項措施中,何者將會減少COCl 2,在平

衡時的存在量?

(A) 参加CO (B)移去Cl 2 (C)增大體積(D)增高溫度(E)参加催化劑。

18. 於以下各平衡系中,参加右列因子,可使生成物的莫耳數增多但濃度減小的是:

(A) COCl ( g) = CO ( g) +Cl 2(g );参加等莫耳的氦,保持溫壓不變

(B) Cu ( S) +2 Ag(aq)= Cu(a q)+Ag (S);参加等體積的水

(C) 2CO (g)+O2(g) = 2CO2(g);定容下加熱

(D) 2NO 2(g) = N2O4(g)

(E) 定溫下,加大系統之總壓力

19. 定溫下,下列何種反應當参加催化劑及減小容器體積時,其正逆二反應速率皆增大,但平衡狀態

並末改變者為

(A)PCl 3(g) +Cl 2(g) = PCl 5(g ) (B)CoO (S)+H 2(g) = Co (S)+H 2O(g ) (C)C (S)+H 2O(g )= CO(g)+H 2(g) (D) H

2(g)+I 2(g) = 2HI (g) (E)CaCO 3(S)= CaO(S)+CO 2(g)

20. 以下各項乃為有關CrO2(;q)與C「2O7(;q)之實驗敘述,試指出何者與事實相符?

(A) CrO2(;q)中参加酸時,溶液之顏色由黃色變為橙色(B) C「2O7(;q)中参加鹼時,溶液顏色會

變淺(C) C「2O2(;q)中先参加HCl(aq)呈酸性,然後参加Ba(NO 3)2(aq)時即生成沉澱(D) CrO2(;q)中先参加NaOH(aq),又参加Ba(NO 3)2(aq)時會有黃色沉澱生成(E) CrO4(;q)與C「2O7(;q)在溶液中形成平衡狀態

Ans:1.A 2.D 3.C 4.B 5.C 6.B 7.AE 8.ABD 9.D 10.ABC 11.ACDE 12.BCD 13.D 14.ABC

15. A CD 16.ABC 17.BCD 18.A 19.BD 20.ABDE

七. 平衡的應用:哈柏法製氨

N 2(g )+3H 2(g ) 2NH 3(g )+22Kcal

依勒沙特列原理:取過量N 2(g)及H 2(g),並在高壓,低溫下最有利於氨的合成 實際操作的困難: 溫度方面:低溫雖然利於氨的生成,但低溫時反應速率極慢。欲取得氨,需要很 長的時間 壓力方面:高壓時雖有利氨的生成,但高壓時,耐壓容器的設備費昂貴。 哈柏法製氨:

於350atm ,500 C 下以鐵粉作為催化劑,K 2O ,AI 2O 3為助催化劑。在此情況下有 30 %之原料變為氨。將所生成之氨液化(此時,N 2(g)及H 2(g)尚為氣體),即可使之 與氣態N 2(g)及H 2(g)分離,如此將為化合之N 2(g )及H 2(g)反覆操作,即可增加氨的 產量。此方法稱為 哈柏法(Haber process)。

§2-4平衡常數

一.平衡常數(K)的性質

(1) .平衡方程式之係數假设乘以n 倍,則平衡常數K 之值變為K n (2) .方程式假设逆寫,則平衡常數K 變為1K (3) .二方程式相加,則平衡常數相乘 (4) .平衡常數隨 ______________ 及 _______ 而變

(5) .平衡常數值愈大表示反應完成的程度愈大,但與反應速率的快慢無關 (6) .平衡常數值的大小須由實驗決定 .由濃度商(Q)預言反應之方向:

(a) 假设Q > Kc ……未平衡,反應向 _______ ,至達平衡為止 (b) 假设Q=Kc ……達平衡

(c) 假设Q v Kc ……未平衡,反應向 _______ ,至達平衡為止 ■ Kc 與Kp 的關係:

# #練習題# #

1.

Fe (s) C0

2(g) 二

Fe0

(s)

C0

(g) (A) K A K B

T C Fe (s) H 20(g) =Fe0(s) H

2(g) (B) 1.47 2.38 973 C C0

2(g)

' H 2(g)

=CO (g )

H 20(g)

(C)

1.81

2.00 1073 C (A)、(B)、(C)之平衡常數分別為

2.48

1.49

1273 C

aA+bB = cC+dD

[Cf[D] [A]a [B]

d b

(濃度商)

K A 、K B 、K C 。 K A 與K B 隨溫度變化之數據如右:則

(A)反應(C)為吸熱反應(B)973 C 時 Kc=0.62 (C)1027 C 時 Kc > 0.62 (D) 2C0(g )

2H 2O (g )= 2CO 2(g ) 2H 2(g )在 1273 C 時 Kc=0.361

(E) 將物系體積變大Kc 值亦變大

2.

假设反應:2N0(g )* 02(g) = 2NO 2(g)之平衡常數為K i ,反應熱為Q i

1 一

C0(g) 2 02(g) - C02(g)之平衡常數為K 2 ,反應熱為Q 2

則反應:C0(g) * N0 2(g)二C02(g)

N0(g)之平衡常數及反應熱應為

1X 1 1

2K 2

2Q 2 12

1-

K 2

(A)

K

2-2K i

; Q 2-2Q 1 (B)= ; = (C) K 12 K 2; Q

^ - Q 1 (D) 12

2 2 K 1

Q 1

2

K 丫2

3. 以下的反應中,何者的平衡常數和濃度單位有關?

(A) Fe 304(s) 4H

2(g )二 3Fe (s )

4 H 20

( g)

(B)

2 N0

(g) N

2(g )

2(g)

(C)

H

2(g)

' I

2(g)

=

2

HI (g)

(D) AgC (S) Ag (aq) + Cl (aq)

(E)

2 N0

(g)

02(g)

二 2 N02(g)

Ans : 1.ABCD 2.D 3.DE 四.平衡計算:

【解題根本步驟】: (1)列出適宜的反應方程式

⑵依題目之敘述,將條件套入方程式中 (3)列出平衡狀態 ⑷代入平衡常數

【題型一】K 值與濃度

【題型二】平衡破壞後再達新平衡(最重要的計算觀念!)

# #練習題##

1. 在某溫度時,平衡系H2O(g) + CO(g) = H2(g) + CO2(g)之平衡常數為16,今將1.0 mol CO(g), 1.0 mol

H 2O(g)和2.0 mol CO 2(g),2.0 mol H 2(g)混合於一只2 升的容器內,當反應達平衡時CO的濃度為

假设干?

2. SO2(g ) + NO 2(g) = SO3(g ) + NO ( g)的平衡系統中,1升中含有0.6莫耳SO3,0.4莫耳NO,0.8莫

耳SO2,0.1莫耳NO 2,於此平衡系中参加1莫耳NO,溫度及體積維持一定,試問再達新平衡時[NO]為假设干?

3. 假设12(g) = 21(g)在1000 C時Kc=8,則在1.0升容器中將

4.0mol的碘加熱至1000 C則此時尚餘多

少克的碘未分解?(1=127)

(A)127 克(B)254 克(C)381 克(D)508 克

4. 500K時把A、B各1莫耳置於10升容器中,依2A(g)+ B(g)= 2C(g)反應,平衡時C 的濃度為

0.08M,則平衡常數

(A)Kc=267 (B)Kp=Kc X41 (C)Kc=Kp X41 (D)Kc=6.5 (E)Kp v Kc

5. 250 C 時PCl 5(g) = PCl3(g) + Cl 2(g)在1 升的容器中達平衡,分析得PCl 5 1mol,PCl 3 及Cl2各

0.2mol ,在250 C時使體積變為2升時再達平衡後含Cl 2:

(A)0.928 (B)0.276 (C)0.464 (D)0.138 mol

6. 將COCl 2氣體置於一2升容器中,加熱使之分解為CO及Cl 2,達平衡時,COCl 2 之濃度為4莫耳/

升。假设再添加COCl 2氣體於容器中並使再度達到新平衡時,測得COCl 2之濃度為16莫耳/升,問再度達平衡時之CO濃度與首次平衡時之CO 濃度比較有何變化?

(A)減為三分之一(B)不變(C)增為二倍(D)增為四倍

Ans : 1.0.3M 2. 1.3M 3. D 4.ACE 5.B 6.C

【題型三】解離度(a )的列式法:

(A)定溫下將PCI 5(g)置入一密閉容器中,依PCI 5(g) = PCI 3(g) + Cl 2(g)之反應而達平衡後測得總壓為P

atm,假设PCI 5(g)之解離度為a ,求Kp

(B) 定溫下將N 20 4(g)置入一密閉容器中,依N2O4(g) = 2NO 2(g)之反應而達平衡後測得總壓為P atm ,

假设N2O4(g)之分解百分率為a,求Kp

⑷千萬別忘了PV=nRT及Kp二Kc(RT) n

下圖中A、B兩球體積相同,而溫度保持不變,答复11〜13題:

# #練習題##

1. 氣態NO2會形成雙體(N2O4),其平衡常數在300K為6.00 atm4,在此溫度下,升

容器內假设参加1.00 atm 的NO2 ,則達平衡後,總壓為假设干atm ?

2. 體積24.6升的真空容器中参加定量的NO2 ,當於300 K達成N2O4(g)= 2NO2(g)的

平衡時,此時容器中氣體的壓力為1.2 atm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76.6 ,則原先置入NO 2 假设干莫耳?(A)1.0 (B)1.2 (C)2.0 (D)2.4 mol

3. 反應PCl5(g) = PCl 3(g) + Cl2(g)在某溫度下置入PCl 5 4mol ,達平衡時得Cl2(g) 2mol , 總壓為3 atm ,

今在溫度不變下,將體積擴大為2倍,則要参加Cl 2(g)假设干莫耳,才能使新平衡時之總壓仍為3 atm ?

4. AB 2(g)解離反應如下:AB 2(g)=AB (g) + B(g)當起始壓力為300mmHg時平衡壓力為400mmHg ,設體

積恆定,則其Kp = (A)10 (B)1.33 (C)0.75 (D)200 (E)50mmHg

5. PCl 5(g) = PCl 3(g) + Cl 2(g)在某溫度,某體積下置入PCl 5 ,達平衡時PCl 5(g)有50 %解

離,今同溫但將體積增為原來的兩倍,則PCl 5(g)有假设干莫耳解離?C5-2.24)

6. 100 C, 2atm下將N2O4(g)置入一真空容器中達N2O4(g)=2NO 2(g)平衡時,容器內密度為4.00 g L,求

Kc。

7. 將N 2O 4(g )n 莫耳置入V 升容器中,達 平衡時總壓為P atm ,解離度為a 同溫下假设 將容器壓縮至總壓為2P atm 時,此時之解離度為B ,則a 、B 之關係式為何?

8. 10. 127 °C 、1atm 下N 2O 4(g) =2NO 2(g)之平衡系中,N 2O 4(g)之分解百分率為a,則I 」

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JRp 4a 2

(A) (B) Kp 二 q (C) Kp 2 和:4 十 Kp 1 — a 1 - a

2

-

OC

(D) Kc

厂 ' 7

8. 2(1 - a 2)

+ 8. 2Kc (E): ' 7

8. 2Kc

9.將A (g )1mol 放入一定容積的容器內,當溫度一定時A

有20 %依下式解離而達平

衡:2A (g)=B (g) + C (g),今欲使A 解離維持10 %,則須参加B 假设干mol ? (A)0.1 (B)0.2 (C)0.3 (D)0.4

5 20

… a

Ans : 1. —atm 2.C 3. mol 4.E

5. 62 %

6.0.087

7.— ------------ 8.ACD 9.B

83

2「2

【題型四】非均勻系的平衡問題:

【題型五】二式同時平衡時:

# #練習題##

1

1. 727 C 時 CaCO 3(s )=CO 2(g )+ CaO (S) Kc= M ,今將 8 克的 CaCO 3(s )置於 4.1 升的 82

真空容器內使之分解達平衡,則容器內:(Ca=40)

(A)有 CO 2 0.05mol (B)有 CaO 2.8 克 (C)CaCO 3 有 5 克 (D)總壓力為 1 atm

1 (E) Kp= atm

2. 某反應2A(s)• 3B2aq)=2A:a q) •3B(S)之平衡常數Kc=10,今將A之固體参加只含B]旳之

溶液中,攪拌使達平衡,此時B^q)為0.10 M ,則最初[B备戶? M

3. 1mol固體NH4CI於容器中受熱,依NH4CI(s)=NH 3(g)+ HCI (g)而平衡,假设HCI (g)之分壓為

2atm,今將容器體積縮小50 %再達平衡時則:

2

(A)Kp=16 atm (B) P HCI = 4atm (C) P NH3二2atm (D)總壓為8atm (E) P HCI = 2atm

4. 於LaCI 3(s) + H2O(g)=LaCIO (s) + 2HCI (g)的平衡系中,再参加更多的水氣使達新平衡時P H2O之壓力

加倍,但溫度及容器體積均保持不變,則HCI的分壓變為原來的多少倍?

Ans : 1.ABD 2.0.25 3.CE

【題型六】K值極大或極小時的處理法

# #練習題##

1. 假设M(aq),2L(aq)=ML2(aq)的平衡常數極大,今將[M ]=0.04M 10 滴與[L]=0.04M 10

滴混合,達平衡時[M ]約為:(A)0 (B)0.03 (C)0.02 (D)0.01 (E)0.04 M 2. N2(g) + O2(g)=2NO (g)在1500 C之Kc= 1.0 10-4,現於真空密閉容器中放入空氣

(N2,O2之莫耳分率依次為0.8,0.2),則在1500 C,1atm時NO的平衡濃度為

假设干ppm (N=14) ?

3. 100 C時取1moICO,2moICI 2混合放入1升真空密閉容器內,達CO(g) + Cl2(g)

9

COCI 2(g) Kc =5.0 10的平衡,求平衡時各物的濃度

10

Ans : 1.D 2.約4000ppm 3.[CO]= 2 10 一,[Cl 2]二[COCI 2]二1M

§2-5溶解度積常數(Ksp)

定義:難溶性鹽在水中溶解成飽和狀態而達平衡,此時的平衡常數稱為Ksp 二・討論:對AnBm(s)= nA maq)+m B(aq)而言,假设最初溶液中之

(a) [A m*]n[B n-]m v Ksp稱為________________ 容液,此時假设AnBm(s)存在則_____________

(b) [A m T[B n—]m二Ksp 稱為_______________ 溶液。

(c) [A m*]n[B n—]m> Ksp 稱為_______________ 容液,將生 ___________ 至___________ 。

※由上之討論可知:有沉澱必達平衡狀態。三■難溶性鹽在水中的溶解度(S)與Ksp的關係:

四.Ksp的計算:如同K值極小的情形

【題型一】溶解度與Ksp

5. AB(1),A 2B(2),AB 2(3),A 2B2⑷等四種沉澱的Ksp值相等時,各沉澱的溶

解度各以S m01L表示,四者之關係正確者為:(A)S 1=S2=S3=S4

(B) S 1>S2>S3>S4 (C)S 4=2S 1 (D)S 2=S3 (E)S 4>S3 且S2>S l

# #練習題##

1. 在常溫時以下四種離子固體之Ksp為:(甲)BaCrO4 :

2.4 10」°

(乙)Ag2CrO4 : 9.0 10 J2(丙)PbCrO4:1.8 10 J4(丁)AI(OH)3:3.7 10-15則四者溶解度由小至大次序依

次為:(A)( 丁)>(丙)>(乙)>(甲)(B)(甲)>(丙)>(丁)>(乙)

(C) (丙)>(丁)>(甲)>(乙)(D)(乙)>(丁)>(甲)>(丙)

2. 將過量的重鉻酸銀投入純水中,取其飽和溶液100mL(A).今將擦亮的銅絲24.01克放入(A)中,待反

應CU( s) -2Ag(aq) > Cu:aq)• 2Ag(s)完全後,取出銅絲秤其重量為23.99 克,則重鉻酸銀的Ksp應為假设

干?(Cu=64)

3. 以下四種化合物具有相同的Ksp欲將各0.1mol此化合物完全溶解所需水量最多者為: (A)AB (B)A

2B (C)AB 2 (D)AB 3

4. 假设La2(C2O4)3飽和溶液的溶解度為1.1 10〞M則該化合物的溶解度積常數為何?

(A) 1.2 10J2(B) 1.6 10“ (C) 1.6 10〞4(D) 1.7 10血

5. 欲溶解等莫耳的以下鹽類,何者需水最多? (3 1.75 1.2,5 7.4^ 1.5, 4 3.7 = 1.4)

7 9 _43

(A) NiCO a(Ksp -1 10 ) (B) MgF2(Ksp = 7 10 ) (C) Pb3(POj2(Ksp =8 10_ )

(D) Ag 3AsO4(Ksp =1 10,2)

Ans: 1.D 2.1.22 10 3.A 4.D 5.C

【題型二】有關沉澱條件的問題:

【題型三】兩溶液混合:

非#練習題##

1. 取0.1 BaCI 2水溶液10mL與0.02M Na 2SO4水溶液40mL混合,則濾液中[Ba2] 及[SO:—]各為

何?(BaSO 4 之Ksp= 10J0)

2. 將0.2M 之KX 溶液600mL與0.1M 之M(NO 3)2溶液400mL 混合可以得到MX 2 沉澱0.02mol則

MX 2之Ksp值約為:

(A) 2.6 10J(B) 2.0 10^ (C) 2.0 10’ (D) 1.3 10J

3. CaSO4之Ksp= 2.0 10,將0.02MCaCI 2 30mL 與0.1M Na 2SO4 10mL 相混合則最終溶液中[Cl

-]=?M;可生成CaSO4?克

4. 假设醋酸銀之Ksp= 5 10’則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假设混合100mL 0.02M 硝酸銀與100mL 0.02M CH 3COONa後溶液中[Ag ] =2 10^M,

[CH3COO-]=2 10,M

(B) 醋酸銀飽和溶液中[Ag ]約為0.07M (C)在(A)中並無醋酸銀晶體析出

(D) 假设混合100mL 0.1M 硝酸銀與100mL 0.1M CH 3COONa,此時因

[Ag ][CH3COO T =10^ > 5 10’ ,故有沉澱生成

(E) 上項溶液中,因[Ag ][CH3COO-] =2.5 10「:5 10」故無沉澱發生

5. 欲使100mL 之0.01M KSCN 溶液中SCN濃度減到0.001M,須参加1M AgNO 3 假设干mL?設體積

無變化AgSCN 之Ksp= 10」2

6. 混合50mL 0.1M AgNO 3溶液及50mL 0.1M BaCl 2溶液,則生成的AgCl在此溶液中之溶解度

為:(AgCl之Ksp= 1.0 10“ )

(A) 2 10~ (B) 3 10~ (C) 4 10’ (D) 5 10亠M

Ans : 1.[ Ba2]= 4.0 10‘M ; [ S O4_]= 2.5 10>M 2.D 3.[ Cl ~}= 3.0 10,, 0.0272 克

4. BCE

5.0.9mL

6.A

【題型四】同離子效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CaF2之溶解度為0.02%,求:(CaF 2=78)

(A)CaF 2之Ksp? (B)CaF 2在0.1M 之NaF溶液中的溶解度?

結論:難溶性鹽的溶解度,因相同離子的存在而減少,故洗滌沉澱時,應使用含

共同離子的可溶性鹽溶液,以減少沉澱因洗滌而被溶解的量

1. 將 Ca(OH) 2(Ksp= 5 10冷置於 100mL,1M NaOH(aq) 中達平衡後:

(A)再参加Ca(OH) 2(s)則[Ca 2 ]不變(B)再加100mL 之純水又達平衡後[Ca 2J 較原平衡小(C)再加100mL 之純水又達平衡後[Ca 2 ]為2 10,M (D)再加 100mL,1M NaOH 又達平衡時,[Ca 2 ]= 5

10»M(E)再力卩 100mL 2M NaOH 又達平 衡時[Ca 2 ]= 2.2 10 &M

2. 在25 C 時Mg(OH) 2(s )溶在1升的0.2M NaOH (aq)中達飽和時,[Mg 2 ]的最大濃度 為2.25

10」°M,假设 参加水9升使NaOH (aq)稀釋成0.02M,此 時尚有Mg(OH) 2(s )存 在,則[Mg 2 ]將增

加為

(A) 4.5 1010 (B) 2.25 10* (C) 3.0 10川(D) 9.0 10」2 (E) 9.0 10_1°

3. 在1升之0.1M NaI 溶液中参加0.1mol 之TII 結晶,當到達平衡時,測得:

[TI ] =9 10 J M , [Na 〕=0.1M ,假设在此溶液再中参加9升的純水,則溶液中[TI ]=?

4. 混合 0.1M 100mL AgNO 3 及 0.1M 100mL BaCI 2(aq )則 生成的 AgCI (S)在此溶液中 的溶解度為:

(AgCI 之Ksp= 1.82 10")

_5 _5 _9 Q

(A) 1.35 10 (B) 2.7 10 (C) 1.82 10 (D) 3.64 10 M

5. 氫氧化鋇溶於1M NaOH 中製成飽和溶液後,取其甲:澄清液乙:混濁液(氫氧 化鋇之Ksp= 5.4 10

冷,則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甲與同體積4M 的NaOH 溶液相混合[Ba 2 ]二14Ksp (B)甲與同體積水混合 [Ba 2 ]二12Ksp (C)乙與同體積水混合平衡時[Ba 2 ]二4Ksp (D)

甲、乙二液[Ba 2 ] 二 5.4 10“M 亠 6

Ans:1.ACDE 2.B 3. [TI ] =9 10 M 4.D

5.A

【題型五】圖形問題

【題型六】多沉澱共存時:

A n+ 0 100

200 mL B m 一 250

150

50 mL

14. 25 C 時Mg(OH) 2之Ksp 為K i ; Ca(OH) 2之Ksp 為 a 今將上述之二種氫氧 化物置入純水中,

而達成飽和溶液則溶液中之[OH -]為?

非非練習題##

m+

1. 甲溶液中含A m 離子濃度為0.10M ,數 乙溶液含

B n-離子濃度為0.35M ,取 不同體積之甲、乙兩溶液混合得沉澱 之毫莫耳數如圖所示: (A) 沉澱的化學式為何? (B) 該沉澱物的溶解度為假设干M? (C) 此沉澱物的Ksp 為假设干

2. 溶液中A 和B 產生AnBm 的沉澱n,m 是1至3的整數。在初值總濃度([A]+[B])

化學式可能為: (A)AB (B)A 2B 3 (C)AB 2 (D)A 2 B

3. 25 C 時PbCI 2及PbBr 2之Ksp 依次為K 1、K a 今於一升水中同時参加PbCI 2及PbBr 2 晶體,溶解達

平衡時,求混合液中的[Pb 2 ] =?

4. 設PbCl 2及AgCl 之Ksp 分別為a b 假设兩者同存於水中達平衡時[Ag]=cM ,則 [Pb 2 ] =?

5. 將PbSO 4及SrSO 4固體各一莫耳溶於1升水中待溶解達平衡後測得溶液中之 [Pb 2 ] = 3.1 10』M

[Sr 2 ] =5.1 10*M 求 PbSO 4 之 Ksp?

6. 次溴酸銀(AgBrO)及AgBr 對水的溶解度依次為8 10’M, 7 10^M 今在此二鹽類混 合之飽和溶液中 (A)

[Ag ]>[BrOn >[Br _] (B) [Br T> [BrO ^ > [Ag ]

(C) [Ag ] = [BrO T| + [Br T| (D) [Ag ] = [BrO T>[Br (E) [Ag ] =8.9 10^M

A

j 0 J K 1 十寸 K 2 23 ac _s

Ans : 1.(a)A 2B 3 (b) 4 10 M (c) 1.1 10 2.B 3. ( 1 2) 3

4. r

5. 1.68 10

6.AC 2 b

【題型七】選擇沉澱

15. 1升溶 液中含0.0001mol Cl -及 0.1mol CrO ;一逐滴滴入0.1M AgNO s 溶液則下 列敘述何者正

確?

(A)首先沉澱的是AgCl (B)當滴入0.1mL 時有沉澱生成(C)白色沉澱生成 時[Ag+]=1.2心0^M (D)紅色沉澱生成時[Ag+]=4"0」M (E)紅色沉澱出現時 液中[C 门=3汉10“M ( AgCl Ksp= 2心0"10Ag 2CrO 4 Ksp= 1.6 汇10^2)

16. Ag 2CrO 4 AgIO 3 之 Ksp 依次為 5 10‘2, 1 10“今於某溶液內含 0.001M KIO 3 及0.001M K 2CrO 4

参加Ag ■直到20%CrO ;一已沉澱時IO,尚留下?%在溶液中

17. AgCI , AgBr , Agl 之 Ksp 依次為 1 X 10-0 , 5汇10」6, 2.^<10-7 今於均為 0.1M 的Nal ,

0 20 40 60 80 100 甲 之 m L 100 80

60

40

20

乙 之 m L

定的條件下作沉澱量測定時,假设於血

= 0.4時測得最高沉澱量

則沉澱物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 olB同时消耗了p 但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点

第二节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化,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 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

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一】 (2018?长春一模)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升高温度反应速加快; C、升温平衡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 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习题二】 (2018春?双流区校级月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反应CO(g)+NO2(g)①CO2(g)+NO(g)△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章 化学平衡 一.填空题 1.反应C(s) + H 2O(g)CO(g) + H 2(g) ,Δr H θm =134 kJ·mol -1,当提高温度时,标准平衡常数K θ将__ ___ __,平衡将向___ __反应方向移动;通入水蒸汽,平衡将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标准平衡常数K θ将___ ___;增加压力,平衡向____ _ 反应方向移动,标准平衡常数K θ将___ ____;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加入N 2(g),平衡将___ ____移动;加入催化剂,平衡___ ___移动,标准平衡常数K θ将__ _____。 2.在373K 时,反应AB(g) A(g)+B(g)的平衡常数 K c =0.21,则标准平衡常数 K θ的值为____________。 3.反应:2NO(g) N 2(g)+O 2(g)的K c 与K p 值___________。 4.某一温度时,反应C(s)+2N 2O (g) CO 2 (g) + 2N 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 K θ= 4.0 ; 则反应 2C(s) + 4N 2O (g) 2CO 2 (g) + 4N 2 (g) 的K θ = ____________; 反应CO 2 (g) + 2N 2 (g) C(s) + 2N 2O (g) 的K θ = ____________。 5.反应:Fe(s) + CO 2(g) FeO(s) + CO(g) K 1 = 1.47 FeO(s) + H 2(g) Fe(s) + H 2O(g) K 2 = 0.42 则反应CO 2(g) + H 2(g)CO(g) + H 2O(g) 的K = ___________ 6.某温度下,反应SO 2(g) + 21O 2 (g) SO 3 (g)的平衡常数K θ=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 (g) 2SO 2(g) + O 2 (g) 的K θ值应为___________。 反应2HI (g) H 2(g) + I 2 (g) =____________,HI 的解离率为___________。 7.某放热反应,在600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θ,在800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θ,则K 1θ______ K 2θ。 8.CO 2(g)+H 2(g) CO(g) + H 2O(g)在673K 和873K 时的K c 分别是0.08和0.41, 则该反应是_____热反应。 9.在298K 时,反应BaCl 2·H 2O(s) BaCl 2(s)+H 2O(g)达平衡时,p (H 2O) = 330 Pa 。则反应的Δr G θm 为___________ kJ·mol -1。 二.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使CO 2(g) 和H 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 2(g) + H 2(g) CO(g) + H 2O(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C )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2.在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O 和Cl 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

第二节化学平衡 ●从容说课 本节介绍了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掌握化学平衡建立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学中应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接着再以一可逆反应为例,如 CO+H2O(g) CO2+H2,说明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组织好本节的史实讨论。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用建筑高大的高炉来减少高炉气中CO含量的错误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 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 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节化学平衡 [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板书]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师]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板书]二、化学平衡的建立

第二章 重难点七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v-t图象): (1)浓度: a.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b.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2)温度: 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 ①增大压强,反应朝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 ②减小压强,反应朝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 ③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 (4)催化剂:催化剂同倍数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不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概念的理解: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情况,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 杂; ③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

定量角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重难点点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对比分析: 注意: ①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只是增加幅度不同,因此平衡发生移动; ②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 【重难点指数】★★★★ 【重难点考向一】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例1】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条件下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用符号表示。 2.特征: (1)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条件是。 (2)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 (3)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 (4)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为。 例1:判断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①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②氮气和氢气的化合③水的电解④可燃物的燃烧⑤氨气溶于水 ⑥氯气溶于水⑦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⑧三氧化硫和水的反应⑨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⑩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 例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B.X2为0.2 mol·L-1 C.Y2为0.4 mol·L-1D.c(X2)+c(Y2)+c(Z)=0.55 mol·L-1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在200 ℃时,将1 mol H2(g)和2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 2HI(g) (1)反应刚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最大,而__________最小(为零)。 (2)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____________,而v逆____________。 (3)某一时刻,当反应进行到_______________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和相等,反应物与 生成物时的状态。 例3: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必须为反应。 :平衡时反应没有停止,是。 := ≠。 :不改变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保持不变。 :改变时,平衡就有可能被破坏,直至建立新的平衡。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①各物质的百分含量。 间接标志:。 例4: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练习题 1、可逆反应:在___________下,既能向________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_______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此类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不能实现完全转化,用“”表示。请列举三例你学过的可逆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平衡的建立,以CO+H 2O (g )CO 2+H 2 反应为例,在一定条件下,将0.01molCO 和0.01molH 2O (g )通入1L 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 ⑴ 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为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为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 ⑵ 反应进行中,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___,正反应速率逐渐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___,逆反应速率逐渐_________。 ⑶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__,此时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也______________。 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知识回顾 学习目标 1、掌握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完成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 t O v

3、对于反应N 2+3H 2 催化剂高温、高压 2NH 3 ,欲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 A .减小NH 3的浓度 B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C .增大N 2或H 2的浓度 D .缩小容器体积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表明反应:A(s)+2B(g) C(g)+D(g) 已达平衡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D .A 、B 、C 、D 物质的量比为1﹕2﹕1﹕1 思考题: 1、什么是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对于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如何影响? 一、化学平衡状态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①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 化学平衡状态有什么特征?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动: 等: 定: 变: 操作 现象 新知要点 实验探究

第二章 第3节 化学平衡带答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约定采用“ ”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为 逆反应。例如:SO 2与H 2O 反应可表示为SO 2+H 2O H 2SO 3。 (3)特征:可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 2.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号表示。例如:Ba 2+ +SO 2- 4===BaSO 4↓。 1.判断正误: (1)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2)Cl 2与水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3)NH 3和HCl 生成NH 4Cl 与NH 4Cl 分解生成NH 3和HCl 互为可逆反应。(×) (4)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能达到100%。(×) [探究释疑] 可逆反应的特征 (1)双向性: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2)双同性:正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是同时进行的。 (3)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于同一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4)能量转化类型相反;若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 (5)完全不可逆的反应没有,只是某些反应中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太小而忽略。 例1、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C ①2H 2+O 2=====点燃 2H 2O 与2H 2O=====电解 2H 2↑+O 2↑ ②H 2SO 4(浓)+2HBr===2H 2O +Br 2+SO 2↑与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 ③2NO 2===N 2O 4与N 2O 4===2NO 2 ④2SO 2+O 2 2SO 3与2SO 3 2SO 2+O 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學平衡 §2-1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一. 疋義: ⑴在一密閉系中,由於反應所生之產物不能逃逸,造成生成物亦會相互反應產生原反應物,像這種在 同一條件時,正逆反應能同時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在可逆反應中當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則達到了化學平衡。 ⑵平衡的條件:密閉系、定溫。 ⑶平衡的結果:外觀無淨變化,各物濃度不變,熱量不再有變化為一種動態平衡。 二. 平衡狀態的達成:

§2-2化學反應式與平衡狀 態 物系可自兩端達平衡 (1)100 C 時 N 2O 4(g) = 2NO 2(g)之平衡實驗 實驗編號 起始濃度(M) 平衡濃度(M) [N 2O 4] :NO 2] [N 2O 4] [NO 2] 1 1.0 0 0.8 : 0.4 d 2 0 2.0 0.8 0.4 3 1.0 0.5 1.02 0.46 4 0.5 1.0 0.8 0.4 ⑵結論:在同一溫度下,假设全部變為反應物,而其莫耳數相等,或全部變為生成 物時,其莫耳數 相等,則平衡時濃度也會相等。 .平衡常數與速率常數的關係: 對一平衡方程式aA+bB 二cC+dD 而言其平衡常數表示法為: k 假设反應為一步完成,K c =」(k i :正反應速率常數;k 2:逆反應速率常數) k 2 各步正反應速率常數的乘積 各步逆反應速率常數的乘積 假设平衡系為氣態物質也可用氣體分壓來表示平衡常數,女口: N 2O 4(g) = 2NO 2(g) 三. 平衡常數表示法的簡化: (1)假设有純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於它們的濃度由其密度而定,而一種純固體或 純液體之密度為一定值,即濃度為一常數,故可併入平衡常數中 ⑵對一溶液而言,因溶質量少,水量多,造成水的濃度變化極微,故水之濃度也 可視為一常數而併入K 中 如:CaCO 3(S) = CaO (s )+CO 2(g ) K c = [CO 2]或 K p = P C o 2 CH 3COOH 〔aq 〕 + H 2 O 〔i 〕 = CH 3COO 〔;q 〕 +H 3O 〔a q 〕 但 CH 3COOH 〔i 〕+C 2H 5OH 〔i 〕 = CH 3COOC 2H 5〔I 〕+H 2O 〔I 〕 c d KC( 平衡常數)=器器 -------- 平衡定律式 假设反應為多步完成, K C 〔或 K 〕= [NO ?]2 [N 2O 4] K c = [CH 3COOFH 3O ] [CH 3COOH] K P =

第二章化学平衡-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_精品课程网站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目的要求: 1. 应用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º,了解K º与Kp 、Ky 、Kn 、K c的关系。 3.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概念,掌握运用ΔrG m º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 5. 能应用范特霍夫恒压方程式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6. 理解温度、压力、惰性组分和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重点: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运用ΔrG m º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 难点:ΔrGm º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1.1 反应进度 参加反应的任意物质用B 来表示, 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B 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那么一般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对化学反应 则有: 定义 对有限量的变化 B γB B B ∑=γ0M G B A M G B A γγγγ+→--M M G G B B A A dn dn dn dn γγγγ==-=-B B dn d γξ= B B n γξ∆= ∆

式子中的 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单位为mol 2.1.2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1、物系的吉布斯自由能: 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且物系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则上式变为: 所以: 记: 称为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 2、将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吉布斯自由能判据相结合,可得: 上式为在任意指定得物系状态及恒温恒压物系不做非体积功得条件下,化学反应得方向与限度的判据。 3、化学反应的条件为: 即有: ξξ μγγd dp sdT dG B B ∑++-=ξμγd dG B B ∑=B B p T G μγξ∑=⎪⎪⎭⎫ ⎝⎛∂∂,m r p T G G ∆= ⎪⎪⎭⎫ ⎝⎛∂∂,ξm r G ∆B B B m r G μγ∑=∆<0 反应正向自动进行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0 反应逆向自动进行 ==∆∑B B B m r G μγ()() 产物反应物=B B B B B B μγμγ ∑∑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 (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3.温度

(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 (1) 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下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变量控制法。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化学平衡重点难点考点

第二章化学平衡重点难点考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如每秒、每分或每小时等)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理解化学法应速率概念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⑴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其大小只取正值不取负值。 ⑵固体物质的浓度常视为一常数,它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变化,因此,一般不用固体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⑶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变化,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只是代表平均速度,不代表瞬时速度。 ⑷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种物质作标准。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可以相互换算的,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⑴内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一般是不同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⑵外因:同一化学反应,外界条件不同时,反应速率也不相同,即同一反应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外因(外界条件),主要由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一般地,温度每升高10°C,速率就增大到原来的2~4倍。但有些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才能加快。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增大或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本来不会发生的反应变为可能。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只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3、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如:N2 + 3H22NH3。理解可逆反应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⑴必须在“同一条件下”:如2H2 +O22H2O, 2H2O 2H2↑+O2 ↑,因反应条件不同,H2和O2 作用生成H2O的反应不叫可逆反应,后者也不叫前者的逆反应。 ⑵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它存在平衡状态,其平衡体系中始终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即可逆反应里,不可能只有反应物而没有生成物,也不可能只有生成物而没有反应物。但物质在变化时仍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发生反应。 4、化学平衡状态 ⑴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⑵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 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O2(g)⇌2NO2(g)的△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实线部分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先向右移动,然后再向左移动 答案:A 【详解】 A.根据图知,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NO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正确; B.图中X点是该温度下的平衡状态,此时仅延长时间NO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Y点为该温度下的平衡点,增大反应物O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NO转化率,故C错误; D.图示可知反应最初随着温度升高,主要是正向进行,NO转化率逐渐增大,而到达X点时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T1时,10 L的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 M(g)+N(g)⇌2P(g)+Q(g) △H>0.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t/min n(M)/mol n(N)/mol 0 6.0 3.0 5 4.0 1.0 10 4.0 1.0 A.该反应在第8min时,v(正)>v(逆)

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s) C.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变为T2时,平衡时测得N的浓度为0.08 mol/L,则T1>T2 D.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M、N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B 【详解】 A.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反应在5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第8min时也是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不符合题意; B. (6-4)mol v(M)==0.04mol/(L s) 10L?5min ,B项符合题意; C.T1→T2时,N的平衡浓度由1mol =0.1mol/L 10L 降低到0.08mol/L,说明N消耗的更多, 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T2>T1,C项不符合题意; D. 6-41 α(M)== 63 , 3-12 α(N)== 33 ,两者转化率不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B 3.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SO3为2mol B.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放出197kJ的热量 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 D.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 答案:C 【详解】 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生成SO3一定小于2mol,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而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不能完全转化,则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197kJ,故B错误; C.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故C正确; D.平衡时浓度不变,但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不一定为2∶1∶2,故D错误; 故选C。 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示,正确的是 A.B.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会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2.尝试用定量试验进行探究,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有效碰撞理论。 重点难点: 1.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有效碰撞理论。 3.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并掌握原因和结论。 知识梳理 一、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的减少或增加来表示。 2.定义式:t c v ∆∆= 3.单位:mol•L -1 •s -1 、mol•L -1 •min -1 、mol•L -1 •h -1 或 mol/(L•s)、mol/(L•min)、mol/ (L•h) 【注意】 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反应速率均取正值,即0>v 。 ②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及物质的量浓 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此时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反应速率。 ③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物质,同一个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 能会不同,但意义相同,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相应反应物计量数之比。 ④ 比较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大小,要折算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例题1】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用N 2、H 2、NH 3分别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点总结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单位为。 对于Δc(反应物)=c(初)-c(末), 对于Δc(生成物)=c(末)—c(初)。Δt表示反应所需时间,单位为等。 3。单位一般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对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往往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 .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求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一般按以下步骤: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 nB pC 起始浓度(mol/L) a b c 转化浓度(mol/L) x 某时刻浓度(mol/L) a—x (1)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但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通过转化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bB==pY+qZ ,即 比较与若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大。 (3)注意反应速率单位的一致性。 (4)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在反应A+3B 2C+2D中,若某条件下v(A)=0.15 mol/ (L·min) ,则此时用v(B)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B)= _________ ;若起始条件下,物质C的物质的量为0,经过5秒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则用v(C)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三)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按图安装两套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和 40 mL 4 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 mL H 2 所用的时间. 实验现象:两套装置中加入H 2SO 4 溶液后都立即产生气泡,但加入1 mol/L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 速率较_________,收集10 mL H 2 用的时间较_________;加入4 mol/L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较_________,收集10 mL H 2 用的时间较_________。 要点二、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及其应用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及其应用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容器中,X、Y、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进行如下计算: (1)某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率, 如:V(X)=( n1— n3)/vt3 mol/(L·s), Y的转化率= (n2—n3)/n2×100%.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 ①、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是可以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以表示. ②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的平均速率,而不是速率。 因为大部分反应不等速进行,随着各组分浓度的变化,反应速率也会变。开始时,速率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会减慢.所以我们在表示反应速率使用的是平均速度,我们定义也是平均速率。 ③不能用体和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它们表示速率.但固态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即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化学反应速率用值表示。 ⑤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表示时,其比一定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例如:N 2 +3H 2 =2NH 3 中,υ(N 2 ):υ(H 2 ): υ(NH 3 )= 要点三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的碰撞。 (2)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备:①;②。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3)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但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4)活化能:. 【重点】化学反应的快慢本质上是由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 ...........决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则慢。 注:在其他条件具备时,若一反应较难进行,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较低;②单位时间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少;③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小. 要点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2,得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影响的?并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 结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反应的速率. 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量,有效碰撞的频率,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注意: 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的浓度,与的浓度关系不大 ....(填反应物或产物) 2.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瞬时,随着反应是进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 课时)大纲人教版 ●从容说课 本节介绍了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掌握化学平衡建立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学中应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接着再以一可逆反应为例,如 CO+H2O(g) CO2+H2,说明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组织好本节的史实讨论。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用建筑高大的高炉来减少高炉气中CO含量的错误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 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 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二节化学平衡 [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板书]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