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doc

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doc
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doc

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是失业保险正常运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失业保险发挥保障作用的前提条件,它始终是失业保险工作永久不变的主要课题。

目前,失业保险扩面征缴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比较复杂的客观环境,制约着失业保险的发展和保障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一、当前失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1、法制力度对参保个人影响比较弱

目前的失业保险政策,规定的对应参保单位不登记、不申报的制约性规定,主要是对企业法人的制裁措施,对职工个人的影响基本没有。同时,失业保险的管理也是相对落后,只是管理到参保单位,没有管理到参保职工。对不登记、不申报、不缴费的处罚由有处罚权利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而不登记、不申报、不缴费的收缴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样,处罚的主体不是收缴主体,时效性就很不好,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没有由法制得到充分的保障。

2、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参保失业保险的问题

《失业保险条例》要求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扩面确实是解决目前失业保险基金困

难,完善失业保险的有力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运作也不尽理想。由于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是按完全财政拨款、部分财政拨款、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来划分的。这样,就将事业单位的缴费能力基本划为二类:一类是财政拨款单位,其性质类似政府行政部门;一类是不完全性的,非财政拨款,其性质似企业。前一类受当地财政的影响,当地财政部门有钱,则缴纳失业保险费,无钱就不愿意缴纳失业保险费。在事业单位人员尚未完全市场配置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下,这样的事业单位人员从自身的角度比照政府行政部门,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如医院的医护人员、学校的教师等,是不完全自愿缴费的。后一类的事业单位如同非公有企业一样,更为复杂。其复杂的主要因素是,目前的失业保险在法律制度上是属于强制性的,应当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法则。然而,目前我国可以说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即有市场经济的一面,也有计划经济(主要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一面。在失业保险实际工作中,失业保险基金的自身利益趋动作用尚不显现,主要是企业在缴纳失业保险费后,不同于养老、医疗保险,企业职工个人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益。例如养老保险,是职工退休后能够得到,也是由原企业支付退休金转变为社会统筹支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转移支付”。而失业保险就不同,当企业有缴费能力时,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是法制力度作用的结果,不影响企业和所在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当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时,是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也不影响企业和在职职工的利益。这样的失业保险,

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参保积极性。失业保险在只管理到企业,没有管理到个人的情况下,企业就有可能只考虑企业及在岗职工的利益有能力缴费变为不自愿缴费或不缴费。法制的制裁力度也很难发挥促其参保缴费作用。同时,私营、民营、三资企业还有劳动合同不健全的问题,在市场调节配制劳动力的情况下,这些职工寻找工作心切,企业用工形式灵活,口头劳务合同较多,只有工资协议,没有失业保险内容,流动性较大,企业职工自愿缴费的积极性很难发挥作用。这样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也很难开展。

5、垄断行业参保问题

在我国的垄断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在各地参保缴费普遍困难,也是失业保险工作的难点之一。它们凭借其垄断地位,职工依靠企业的垄断作用和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不参保不缴费。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企业的改革尚没有进行到位,职工的流动性较弱,从而使从企业到职工的缴费积极性都不能发挥作用。法制的图谋对这些处在垄断地位的行业变得相对弱化,在加上地方保护主义至使行业参保缴费更为困难。

6、宣传不到位,维权跟不上,影响社会保险扩面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保险扩面的工作重点。调查中发现,由于宣传不到位,多数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对社会保险知之甚少,或存在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将社会保险混同于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缺乏认识,以员工不愿参加为由搪塞扩面工作;攀比、观望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参加社会保险

加重企业负担,推卸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社会责任。部分从业人员只顾眼前利益,存在侥幸心理,参保积极性不高。尤其在目前就业难的背景下,由于维权跟不上,担心“上了保险,丢了饭碗”,不敢对社会保险有所“奢求”。

7、劳动保障部门管理服务工作欠缺,有关部门的配合不够

一些社会保险意识较强的劳动者,会主动地到有关部门缴纳保险费,但在咨询、缴费直到发放和享受待遇等过程中却遇到重重障碍,从而打击其参保积极性。另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不参加失业保险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劳动者等处罚力度不够,工商税务部门也不愿意参与强制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这些因素都给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困难在于:一是法制力度没有触及参保职工个人利益。对不参保不缴费的制裁相对弱化。二是失业保险的管理方面,存在着政策不细致、不连贯。缺少可操作性。管理没有到个人,基数难以确定。三是参保单位,如事业单位、银行金融单位的人员市场化配置推进不彻底,落后于失业保险扩面的要求。四是失业保险的改革没有紧跟参保单位的改革。如企业改制后,失业保险如何应付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二、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几点建议

1、按统计数据进行征缴

具体方法是: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计算出人均工资总额,再按人均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进行征缴,一年

确定一次。其理由是:(1)国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失业保险收缴指标是如此确定的,省对市县也是如此。(2)按照目前的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缴费的多少不影响失业保险待遇的计发,影响失业保险待遇的只是缴费年限。(3)符合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可以做到谁缴费谁受益。(4)便于掌握扩面的实际进度,适应企业类型多样化、劳动用工多样化的要求,使失业保险的管理从参保单位变为参保职工。(5)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在进行失业金的发放时,便于对申领失业金人员进行审核。(6)失业保险数据简单,也便于管理。实行这样的管理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失业保险的管理必须实行微机管理,方能管理到人。

2、加大财政部门对失业保险的投入

对原固定工转为失业职工的,由于失业保险开展前的劳动都上缴计划经济时的国家财政,此时失业,国家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补助,可以从再就业资金中按应领取失业金的比例进行补助。

3、加大宣传力度,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连续、持久地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政策,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压力,使失业保险知识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失业保险对建立公正、公平社会,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企业经营者懂得参加失业保险是国家法律规定应尽的社会责任,使更多的劳动者认识到参加失业保险是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

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他们自觉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大失业保险的法制力度

重点是完善失业保险政策,强化对不参保不缴费单位、职工个人的制裁,尤其是变收缴主体和处罚主体为一个机构。同时,加大社会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失业意识和失业保险意识,使失业保险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和社会主义调拨经济的普遍法则。

总之,从失业保险的自身运作优势到失业保险的管理,从失业保险法制建设到舆论宣传,从参保单位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改革和失业保险的相互适应等不同方面共同推进,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状况和劳动力流动状况,符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险制度。

(金融保险)失业保险案例分析题

(金融保险)失业保险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1、华侨张某2004年回故乡河北某地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益事业。由于技术引进和革新滞后,当地失业率逐年上升,失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即使运用调剂金和财政补贴,仍然不能满足当地失业人员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张某打算直接与政府合作,捐赠资金给失业保险基金,有系统、有规范地用于当地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问题:失业保险基金能否接受张某的捐赠? 2、某县级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经当地政府统计,近年来,该地区失业率长期走低。在失业保险费缴纳额度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申领额度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面对失业保险基金“资源过剩”的局面,该劳动与就业服务中心抽调了部分基金作为当年度中心福利发放给失业保险经办人员。请问:该劳动与就业服务中心将失业保险基金用作机构福利的做法是否合法? 第三章案例分析 1、韩某2007年到某机床厂工作,2010年3月合同期满后,韩某离开机床厂。至今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机床厂为他缴纳了失业保险,但是韩某没有意识到可以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半年后,经朋友提醒,韩某才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询问。他认为,自己是忘记了申领,而不是主动放弃,法律没有规定失业保险金不能延期申领,,自己应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问题:韩某忘记申报失业保险,是否可以不受申报期限制? 2、小玲2003年到某印刷厂工作,个人和单位当年都参加了失业保险。2007年6月,印刷厂与她解除了劳动关系。她去登记了失业人员,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但失业保险经办人员核查单位缴费记录后告诉她,因为该印刷厂3个月来一直欠缴失业保险费,小玲的缴费近期缴费时间不足一年,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问题:欠缴失业保险费企业的失业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赵某2005年来到A省甲地工作,与单位签订了三年期合同。单位为其参加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2007年,单位由于经营结构调整,缩减非技术人员,与赵某协商解除劳动关系。随后,赵某在B省乙地找到新工作。赵某不知道此前的社会保险关系能否转移到新的工作地,于是多方咨询。有人认为,社会保险区域统筹,不同地区有独立的财政,失业保险基金也是一样,B省乙地的基金不会给A省甲地的职工失业买单。赵某认为自己此前的社会保险参加记录,不应该毫无作用,为此咨询专家。 问题:赵某在职期间转移工作地,失业保险关系可否跨统筹地区接续? 第六章案例分析 1、杨某是浙江人。老乡在山东开办一家服装厂,杨某在那工作已经有五年时间。有一次去书店看书,看到了黄律师的《员工维权实战兵法》,才知道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回去后,杨某与老乡提出要求补缴失业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课程名称: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姓名:朱小伟 班级:14物流一班 学号:20141886

摘要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依法筹集失业社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给予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员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显现出许多不仅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领取标准、促进就业的效果等方面,期待尽快立法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关键字:失业保险就业制度问题与改善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收入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为失业者提供基本保障,并通过转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形式积极促进再就业。失业保险既具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内地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失业救济制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面对新一轮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实现了“三条基本保障线”,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意义重大。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和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成为现行制度内容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地保险制度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失业问题还相当严峻,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强化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使其成为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 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省级政府还可以决定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范围。城镇企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当参加失业保险。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1、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正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2、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3、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与社会筹集,有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保险费,部分来源与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三)失业保险资金来源 失业保险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职工按照本人工资收入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基金不足使用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省级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调整本地的费率。 (四)失业保险金标准 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待遇期限的具体标准是: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领取期间就业的,尚未领取的期限可以保留。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后,失业保险工作取得较快发展。参保人数从1998年(即《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前)的7928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11645万

2019年浅析我县失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县失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失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投保劳动者由于超出其本人所控制的各种社会、经济原因造成失业,在待业期间给予的一种多方面的物质帮助制度。失业保险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制度,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就业、保护劳动力、扩充劳动队伍,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 XX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扩大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强调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作为失业保险制度核心内容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担负着整个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保障任务,其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显而易见。因此,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待遇支付和管理工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促进和扩大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XX县失业保险基本情况及做法 XX县企业单位失业保险始于XX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始于XX年1月。截至XX年底,全县失业保险参保568家单位25300人,征收失业保险金118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30万元,年有295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做法是:

(一)失业保险的征缴 XX县失业保险征缴实行就业中心审核,地税部门统征。即由缴费单位财会人员到XX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业务处申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业务人员审核并开出缴费单据,然后由缴费单位财会人员到XX县地税局缴纳失业保险金,地税部门将征收凭证传递给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二)失业保险金待遇支付 XX县失业保险金待遇支付严格执行《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业务人员对失业人员资格审查,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用人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累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且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持用人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办理失业登记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从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按月计发失业保险金。 (三)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XX县失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每月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把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名单送交发放失业保险金的银行,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人员每月到银行领取。多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参保认识不足。从企业角度看,一些民营企业主认为参加失业

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常识

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常识 一、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 出现交通事故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报案。出了交通事故除了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外,还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一方面让保险公司知道投保人出了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保险公司咨询如何处理、保护现场,保险公司会教车友如何向对方索要事故证明等。车主在理赔时的基本流程:(1)出示保险单证。(2)出示行驶证。(3)出示驾驶证。(4)出示被保险人身份证。(5)出示保险单。(6)填写出险报案表。(7)详细填写出险经过。(8)详细填写报案人、驾驶员和联系电话。(9)检查车辆外观,拍照定损。(10)理赔员带领车主进行车辆外观检查。(11)根据车主填写的报案内容拍照核损。(12)理赔员提醒车主车辆上有无贵重物品。(13)交付维修站修理。(14)理赔员开具任务委托单确定维修项目及维修时间。(15)车主签字认可。(16)车主将车辆交于维修站维修。 以上是车主和保险公司理赔员必须要做的。事实胜于雄辨,车主一定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避免事后理赔时麻烦被动。 其次要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车主要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完成对车辆查勘、照相以及定损等必要工作。结案前应向交管部门了解事故中自己应负多大的责任、损失多少和伤者的赔偿费用等情况,然后再向保险公司询问哪些情况能赔哪些情况不能赔,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车主在找救援公司拖车以及找修理厂修车时,关于价格问题要与保险公司及时沟通,避免救援公司或者修理厂的开价与保险公司的赔偿价格相差太大。对于定损时没有发现的车辆损失,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进行二次查勘定损,这笔额外的损失就不用车主自己掏钱了。因为保险事故受损或造成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尽量修复。修理前被保险人须会同保险公司检验,确定修理项目、修理

失业保险案例解析

更多资料请访问.(.....)

案例分析: 1、华侨张某2004年回故乡河北某地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益事业。由于技术引进和革新滞后,当地失业率逐年上升,失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即使运用调剂金和财政补贴,仍然不能满足当地失业人员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张某打算直接与政府合作,捐赠资金给失业保险基金,有系统、有规范地用于当地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问题:失业保险基金能否接受张某的捐赠? 2、某县级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经当地政府统计,近年来,该地区失业率长期走低。在失业保险费缴纳额度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申领额度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面对失业保险基金“资源过剩”的局面,该劳动与就业服务中心抽调了部分基金作为当年度中心福利发放给失业保险经办人员。请问:该劳动与就业服务中心将失业保险基金用作机构福利的做法是否合法?

第三章案例分析 1、韩某2007年到某机床厂工作,2010年3月合同期满后,韩某离开机床厂。至今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机床厂为他缴纳了失业保险,但是韩某没有意识到可以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半年后,经朋友提醒,韩某才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询问。他认为,自己是忘记了申领,而不是主动放弃,法律没有规定失业保险金不能延期申领,,自己应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问题:韩某忘记申报失业保险,是否可以不受申报期限制? 2、小玲2003年到某印刷厂工作,个人和单位当年都参加了失业保险。2007年6月,印刷厂与她解除了劳动关系。她去登记了失业人员,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但失业保险经办人员核查单位缴费记录后告诉她,因为该印刷厂3个月来一直欠缴失业保险费,小玲的缴费近期缴费时间不足一年,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问题:欠缴失业保险费企业的失业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赵某2005年来到A省甲地工作,与单位签订了三年期合同。单位为其参加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2007年,单位由于经营结构调整,缩减非技术人员,与赵某协商解除劳动关系。随后,赵某在B省乙地找到新工作。赵某不知道此前的社会保险关系能否转移到新的工作地,于是多方咨

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

浅谈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是失业保险正常运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失业保险发挥保障作用的前提条件,它始终是失业保险工作永久不变的主要课题。 目前,失业保险扩面征缴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比较复杂的客观环境,制约着失业保险的发展和保障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一、当前失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1、法制力度对参保个人影响比较弱 目前的失业保险政策,规定的对应参保单位不登记、不申报的制约性规定,主要是对企业法人的制裁措施,对职工个人的影响基本没有。同时,失业保险的管理也是相对落后,只是管理到参保单位,没有管理到参保职工。对不登记、不申报、不缴费的处罚由有处罚权利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而不登记、不申报、不缴费的收缴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样,处罚的主体不是收缴主体,时效性就很不好,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没有由法制得到充分的保障。 2、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参保失业保险的问题 《失业保险条例》要求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扩面确实是解决目前失业保险基金困

难,完善失业保险的有力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运作也不尽理想。由于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是按完全财政拨款、部分财政拨款、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来划分的。这样,就将事业单位的缴费能力基本划为二类:一类是财政拨款单位,其性质类似政府行政部门;一类是不完全性的,非财政拨款,其性质似企业。前一类受当地财政的影响,当地财政部门有钱,则缴纳失业保险费,无钱就不愿意缴纳失业保险费。在事业单位人员尚未完全市场配置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下,这样的事业单位人员从自身的角度比照政府行政部门,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如医院的医护人员、学校的教师等,是不完全自愿缴费的。后一类的事业单位如同非公有企业一样,更为复杂。其复杂的主要因素是,目前的失业保险在法律制度上是属于强制性的,应当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法则。然而,目前我国可以说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即有市场经济的一面,也有计划经济(主要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一面。在失业保险实际工作中,失业保险基金的自身利益趋动作用尚不显现,主要是企业在缴纳失业保险费后,不同于养老、医疗保险,企业职工个人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益。例如养老保险,是职工退休后能够得到,也是由原企业支付退休金转变为社会统筹支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转移支付”。而失业保险就不同,当企业有缴费能力时,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是法制力度作用的结果,不影响企业和所在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当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时,是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也不影响企业和在职职工的利益。这样的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浅析及启示

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浅析及启示 [摘要]就业、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是相互联系并且可以相互影响的,本文着重阐述了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还是包括失业保险金支付条件、支付水平、支付期限等在内的实施内容,甚至制度实施的变化都会对就业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严格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条件、将支付水平与缴费年限挂钩等几项有利于发挥失业保险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失业失业保险启示 就业是一种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状态,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失业是与就业相对的、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太多是消极的,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的失业还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为了减轻失业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失业保险制度成了很多国家采用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化解失业风险,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障的能力。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也成为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一些工业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由于支付水平较高、支付时间较长等原因,反而降低了失业者的就业积极性。产生了失业率上升等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不良结果。可见就业、失业与失业保险制度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就业状况决定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框架和实施效果,反之也一样,失业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也对就业有着或好或坏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围绕后者,即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问题进行阐述。 一、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对就业的影响 从总的制度设计看来,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为企业解除了裁员的后顾之忧,可以优化企业配置,提高企业的用工效率和生产效率,并可以由此带来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使就业——失业——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同时失业保险制度也为个人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使失业者可以通过职业培训等途经提高寻求更佳工作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人员的素质,改善了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也可能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过高的缴费标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导致企业裁员、过高的支付水平和过长的支付时间会引发道德风险而降低失业者的就业积极性等,类似现象已经得到了一些国家事实的印证。关于这一层面的道理很容易理解而且较为空泛,在此不再赘述。

汽车保险与理赔重点知识

《汽车保险与理赔》重点知识 1、基本概念:保险利益;近因原则;交强险;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关系(经济利害关系) 近因原则:就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 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一种。 机动车损失险; 第三者责任险:1.受害人受害人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 2.第三者 排除四种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之外的与事故相关的其他人员或者车辆。 3.损失 直接损失指保险财产在遭受火灾、爆炸、雷击、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破坏性地震、地面突然塌陷、崖崩、突发性滑起、雪灾、冰凌、泥石流以及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直接损毁的经济损失,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人对保险财产的直接损失负责赔偿。 2、汽车保险合同的特征 1、是双方有偿合同 2、是一种最大诚信合同 3、是一种射幸合同(机会性合同) 4、是一种附和合同 5、是一种不要式合同 3、汽车保险产品种类 (一)交强险 (二)商业保险 1、基本险 (1)车辆损失险(2)第三者责任险(3)盗抢险(4)车上座位责任险 2、附加险 (1)玻璃单独破碎险(2)自燃损失险(3)无过失责任险(4)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5)车辆停驶损失险(6)车身划痕险(7)新增设备损失险(8)不计免赔特约险。 4、汽车保险合同不能漏掉的内容 1、必读条款:细则 2、保险责任:承保范围;给付时间、条件、金额 3、责任免除: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任何情况 4、客户义务:如实告知义务;及时缴费;退保。 5、汽车保险的基本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 近因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 6、保险利益构成的条件 (1)必须是法律上认可的利益 (2)必须是经济上可确定的利益 (3)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利益 7、保险利益的意义 (1)消除投保人利用保险进行赌博的可能性 (2)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3)限制保险补偿的程度 8、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 (1)告知:双方当事人就标的物的有关重要事实如实通告对方。 (2)保证:保证是指双方当事人对某种事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允诺,或担保某一事项的真实性,可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 (3)弃权和禁止反言 弃权: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放弃他在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7b4637309.html,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摘要:在对我国失业保险的变迁进行描述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认为导致目前失业保险面临巨大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失业保险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必须以失业保险的特点为依据,在失业保险资金筹集、支付、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 关键词:失业保险;变迁;困境;创新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 1951年2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作了具体规定,初步确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遗属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当时理论界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失业问题,因此,失业保险便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直到1986年,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暂行规定》以当时国营企业的四类职工,即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企业的精简人员、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企业辞退的职工为实施对象;规定保险基金只由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救济金按本人标准工资的 50%-75%发放,最长享受期为24个月。可见,《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支付标准、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保障待遇低,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暂行规定》。但是与《暂行规定》相比,《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的不同之处仅仅表现在:(1)享受对象增加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消、解散的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减的职工两类。(2)重新规定失业救济金按当地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金的120%-150%发放。(3)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县统筹,省可集中部分基金调剂使用。可见,《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

人身保险理赔专业知识科目题库(中保协初级理赔)

一、单选题 1.《道标》,即《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由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于(A)实施。 A2002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2年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是(B)。 A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B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C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D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3.下列关于各标准的伤残等级划分依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国际卫生组织在ICIDH中已经明确指出伤残的容包括精神的、生理的、解剖结构的以及能力低下和社会不利 B关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伤残等级划分依据是劳动能力的丧失 C关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为治疗后临床稳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丧失程度以及对医疗和护理的依赖程度,并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D关于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为生理功能障碍、结构异常、性别、职业 4.下列关于几个标准对同一技术容的说法或要求不完全一致时的处理原则中,错误的是(C)。 A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时以国家标准为准 B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以强制性标准为准 C综合性标准与专项标准不协调时以综合标准为准 D同一标准的几个版本以发布时间最晚的为准 5.某在一次事故中两种器官损伤,之后分别被鉴定为六级、七级伤残,那么根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某应被评定的伤残等级为(A)。

A六级 B七级 C八级 D九级 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损伤案件的倒签单案件一般特点的是(D)。 A受害人不配合调查 B保单的起保时间和损伤的发生时间临近 C熟悉保险和公司的产品特征,保险公司的部人员参与作假 D后期的损伤容易发现其倒签单中特征,早期越来越难以发现 7.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应以(D)为依据,分析伤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实事地评定。 A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受伤害状况 B意外事故发生前的伤残状况 C未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伤残状况 D意外事故人体伤害后治疗效果 8.下列多等级伤残计算类型中,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所采用的是(A)。 A晋级原则 B累计法 C相加原则 D提升原则 9.下列不属于国家规性文件的是(D)。 A《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B《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10.根据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一位67周岁的农村居民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残疾,则自定残之日起,应按照多少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赔偿(B)。 A20 B13 C18 D17 1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于(D)年实施。 A2002 B2008 C2013 D2014 12.下列对《工标》和《道标》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问题文献综述

浅析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问题 摘要: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但它的存在又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因而如何进一步创新、完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全面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就是当前必须立即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建议对策 一、前言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普遍性、强制性和互济性是失业保险的主要特征。建立健全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和谐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应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 1、保障的范围 1986年,配合劳动合同制的实行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我国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它只适用于职工中很小的一部分,仅限于国有企业四类人员。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对《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进行了调整,将保障对象扩大到国有企业的7类9种人员,并规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应依照执行。1999年新的《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出台,将各类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中来。这里的城镇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城镇其他企业。到2010年12月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164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58万人。” 2、享受保障的条件 按照《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其中特别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是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必经程序。在认定失业人员是否有求职要求时,应以其是否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求职,并参加求职活动为标志。 3、保障的水平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86年的“暂行规定”中还称之为“待业救济金”,按本人标准工资的50%一75%发放;1993年将“待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改为当地社会救济金的120%一150%。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挂钩,规定失业保险金要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保障的内容 根据《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必须首先用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支出,包括支付失业保险金,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失业保险基金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可部分用于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费用补贴。

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序言 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失业保险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指标分析 (3) 一、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同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山东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占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东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山东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9)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4篇精选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4篇精选 保险行业是非常需要口才和服务质量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保险理赔工作总结,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一一、围绕目标,落实计划,紧抓业务工作 1、计划落实早、措施实 2020年初,我司经理室就针对xx地区保险市场变化及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上级公司下达我司的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把计划分解成月计划,月月盘点、月月落实,有效的保证了对计划落实情况及时的进行监控和调整。 在制定全年任务时充分考虑险种结构优化和业务承保质量,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办法,把综合赔付率作为年终测评的重要数据。 2、抢占车险市场,加大新工程、新项目的拓展力度,坚决的丢弃“垃圾保费” 今年来,我们把稳固车险和企业财产保险,拓展新车市场和新工程新项目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业务数量的基础上,坚决的丢弃屡保屡亏的“垃圾”业务 一是确保续保业务及时回笼,我们要求各业务部门按月上报续保业务台帐,由经理室督促考核,并要求提前介入公关。一旦出现脱报,马上在全司公布,其他人员可以参与竞争,从而巩固了原有业务,大大减少了业务的流失,保证了主要险种的市场份额占有率 。二是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网络,提前获悉新上项目、新上工程名录,并和交警部门、汽车销售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请他们帮助我们收集、提供新车信息,对潜在的新业务、新市场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把握市场主动,填补了因竞争等客观原因带来的业务不稳定因素。 三是已失业务不放弃。我们不仅对2020年业务台账做到笔笔清晰,并要求业务内勤把2020年展业过程中流失的业务列出明细,并分解到相关部门,要求加大公关力度,找出脱保原因,确属停产企业、转卖报废车辆的,由经办人提供确切证明;属竞争流失的,我们决不消极退出,而是主动进攻,上门听取意见和建议,改善服

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总体而言产生重大调整。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失业率居高不下,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失业保险、使用效率、筹集水平、监管、保险范围 正文: 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部分,为了保证社会安定与正常运行,失业保险制度需进行深入改革。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的发展历程 (1)50年代初的失业救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急剧变化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中央政府为缓解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颁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1952年颁布《关于处理失业工人的办法》,减少新增失业人员,安置已失业人员并努力为其创造就业机会。在此过程的保险制度大体为救济与安置相结合,保险金由政府拨款、在业工人实际工资的1%、大众捐助的救济金构成,失业人员可以在登记后领取保险金。除了领取保险金外,政府正对失业人员还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如以工代赈、专业训练等。这套失业救济制度为缓解当时的失业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 (2)80年代中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90年代初的发展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为了配合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国营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救济金按职工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由各级劳动部门统一管理。由于此项制度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当时社会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此项失业保险制度并未发挥其预期的效果。 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9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 保险理赔这个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属于理赔流程中最后一个关口,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保险理赔工作总结,感谢您的阅读! 保险理赔工作总结1:2020年是XX保险XX中心支公司理赔部紧跟市公司战略部署、把握主动、明确目标、扎实措施、合力攻坚、强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华保险XX中心支公司理赔部全体员工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文明服务,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公司和公司总经理室交付的各项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我部共处理各类赔案xxx件,支付赔款近xxx万元,有利地保障了全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一、2020年全年工作总结 ⑴围绕目标,落实,狠抓本职工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95585专线岗共受理各类报案xx件,较上年同期增长xx%;其中:机动车辆险xx件(交强险xx件,商业险xx件)、意外险xx件、企财险xx件、公众责任险xx件、雇主责任险xx件、货运险xx件、家财险xx件、校园方责任险xx件、产品质量保证保险xx件、医疗责任保险xx件、承运人责任险xx 件、建工险xx件,其中,委托外地xx件、代勘xx件、投诉xx件、电话回访xx 件,客户满意度达xx。第一现场调派率xx%。 查勘定损岗共处理案件xx件,较上年同期增长xx%;其中:机动车辆险xx件,较上年同期增长xx%,人险xx件,企财险xx件,货运险xx件,责任险xx件,家财险xx件。 理算岗共理算各类赔案xx件,较上年同期增长xx%,注销xx件、拒赔xx件;其中机动车辆现场赔案xx件、金额xx万元,件数占总赔案件数的xx%;预付赔案xx 件xx万元;诉讼赔案xx件,起诉金额xx万元,整体结案率为xx%。 针对伤人案件,我部特聘请了专业医师对机动车伤人赔案和各类人险、责任险赔案中医疗费用进行审核,截止2020年12月31日,已审核各类赔案xx件、金额

失业保险制度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名词解释 1、资源:是指某种可被以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 2、人力资源:是指一定围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总和,也称“人类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劳动资源”。 3、人力资源运动:是指人力资源的经济运动。 4、人力资源数量定义:指的是构成劳动力人口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其单位是“个”或“人”。 5、劳动力人口定义: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6、人力资源数量定义: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7、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人口总量及再生产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迁移 8、人口迁移定义:即人口的地区间流动。 9、人力资源总量定义:是数量与质量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劳动人口数量×质量,出于计量的需要,可采用下列公式:人力资源总量=求和符号:某等级劳动人口数量×某等级劳动人口质量,或者:人力资源总量=劳动人口数量×劳动人口平均质量。 10、人力投资收益定义: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使之形成或者强化劳动能力而取得的经济回报。 11、人力资源供给定义:是指就经济运动而言,已经开发的、马上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者与正在谋职者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2、人力资源需求定义:即一定围的用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所指出的需求。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需一种派生需求,也称为“引致需求”,它是由人的消费所引起的、所派生出来的。 13、劳动者权益定义:即劳工权利或劳动者权利,简称“劳权”,它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利的总称。 14、劳动立法的定义:是立法机关制定、修改或废止有关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规活动的总称。 15、人力资源关系定义,是居于一定组织之中的员工,与组织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各种工作关系。这一关系也成为劳动关系、人事关系、劳资关系、员工关系、雇佣关系、劳动管理关系等。 16、人口定义:指的是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 17、人口的数量定义:是指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的数目 18、人口的质量定义:包括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它们一般可以通过人力体质水平、患病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和平均教育程度等表现出来,它无疑对人的经济效能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人口与人力资源有着极为密切的在联系。总的来说,人口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人力资源是人口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是体现在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上的经济资源,它是以人口为存在的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①第一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初建期(1986~1992) a.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1950年我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暂行办法》; b.1957年我国就宣布消灭了失业,失去了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基础和要求; c.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标志着对我国传统体制所形成的行政配置劳动力和终身就业制度的变革。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意味着失业问题将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 d.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工作的开始。 ②第二阶段,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1993~1998)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与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相比较,在制度规定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均有了较大的进步。 a.实施范围扩大了,由1986年的4类职工扩大到1993年的7类职工作为待业保险的实施对象; b.企业缴纳失业保险金的基数不同

由1986年的按企业全部职工标准工资的1%缴纳保险费,改为按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从而保证了保险基金的来源。 c.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不同 1993年失业保险金的支出标准规定为相当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济金额的120%~150%。这符合失业保险金应该高于社会救助标准的国际惯例。 d.失业保险金的统筹层次有所不同 1993年的《规定》中提出待业保险基金可以实行市、县统筹,省、市、自治区可以集中部分待业保险基金调剂使用,直辖市可以根据需要统筹使用全部或部分待业保险基金。 e.管理机构的不同 1993年的《规定》确定了失业保险管理机构为地方待业保险机构。虽然仍隶属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但已有失业保险管理事务社会化的迹象。 ③第三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完善期(1999年以来) 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失业保险条例》,在1993年《规定》的基础上,对原制度框架的若干重要方面作了大量修正,表现在:a.将保险制度正式称为“失业保险”。对失业保险待遇的定义,也由1986年开始一直沿用的“待业救济金”正式改为“失业保险金”; b.扩大了失业保险覆盖面; c.扩大了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了缴费比例和统筹层次; d.把农民合同工纳入了失业保险体系中;

浅谈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浅谈提高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以XX省为例 摘要:自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治理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上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改革和修订,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基本完善。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向其他国家学习经验,我国失业保险逐渐重视在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发挥其促进就业功能。在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果,在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上仍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因此本文以XX省为例以该省的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实际运作的出现的问题和可完善之处,为更好的发挥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的功能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发展建议 一、相关综述 1、国外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发展 失业保险制度是随着失业现象产生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失业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1905 的法国,建立初期旨在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同时对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持经济秩序具有积极作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失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福利国家,慷慨的失业保险制度抑制了人们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作用。7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进入了滞涨时期,高标准的失业 津贴更是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因此,西方国家纷纷开始改革,改革的方向使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促进失业者再就业。198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促进 就业和失业保护公约》和《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建议书》,倡导把失业保护措施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运用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已经成为各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提出发挥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功能的要求 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不仅已是国际保险制度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国内也产生了发挥其促进就业功能的需要和条件。自我国1986年颁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开始,我国失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失业保险的作用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为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提供了制度支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为力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建立了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大大促进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2006年,我国将东部7个省市作为扩大失业保险金支出试点,几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国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提供了宝贵经验。1999 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后,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缴纳的失业保险金越来越多,我国失业保险金收入从1998年的62.4亿元猛增至1999年的125.2亿元,增长率为83.04%,从1999年开始以年均18.12%增长率至2013失业保险金收入增至1288.9亿元。我国失业保险金的 累积结余从1999年的159.9亿元增至2013年的3685.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12%(数据来源:有关国家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不包括港澳台)。如此一来,为发挥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营企业改革趋于平缓,我国失业情况相对稳定。但是据统计2014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52万人,再加上农村多余劳动力,我国面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及失业基金大量结余的前提下,为了解决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必须加强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失业保险在促进方面的主要问题----以XX省为例 1、促进就业支出较少。根据《XX省失业保险办法》,失业保险金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失业 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期间的医疗补助金,领取失业金期间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职业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