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遵谭镇总体规划说明

海口市遵谭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调整背景

根据2009年3月13日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由于“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部分项目位于遵谭镇域范围内,其职能和内容应纳入到《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因此需要对已批复的《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提高规划调整编制效率,海口市龙华区建设局委托我院进行调整《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总体规划》,由于“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位于遵谭镇镇域的北部,没有涉及到遵谭镇镇区,因此本次总体规划调整仅限于遵谭镇域范围。

二、2005年版的《海口市总体规划》对遵谭镇的定位

2005年《海口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确定遵谭镇为海口市域范围内的一般城镇,属于三级镇。由于遵谭镇自身经济、基础设施等其它综合条件较差,加上不在海口总体规划的主要发展轴上,故对其用地及人口规模的发展有所限制。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

1、以《海口市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实施海口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与深化遵谭镇的职能与地位。

2、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不断优化城镇土地资源与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城镇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以因地制宜、求实创新为指导。在区域范围内全面分析城镇自身优势和劣势,力求克服劣势,充分发挥优势,以求创造城镇的特色,加速城镇的发展。

四、规划原则

(一)宏观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强调人文关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人类生存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构筑具有一定乡土及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模式。

2、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从城镇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现状出发,综合分析遵谭镇在龙华区乃至海口市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遵谭镇的区域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谋求实现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布点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有机整合。

3、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对镇域范围内的土地、水系、景观等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规划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和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规划技术原则

1、用地功能布局合理原则。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建设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布局。

2、灵活性原则。注重适应性,加大规划弹性,预留发展余地。

3、集约性原则。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集约化发展。

4、连续性原则。尊重历史,尊重现状,近远期结合,滚动发展。

5、可操作性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

五、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规划依据

1、《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2、《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海口市规划局关于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5、《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

6、《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年)。

7、《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二)参考资料

1、“十一五”期间遵谭镇发展思路

2、遵谭镇基本农田保护分布图(1997-2010年)。

3、遵谭镇统计年报等材料。

六、规划内容

遵谭镇属于建制镇,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包括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建设规划两部分。其内容符合建设部颁布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强制性内容要求。

1、镇域总体规划内容

落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分析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确定村镇体系职能分工、规模等级、用地标准及空间布局,预测人口发展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统一配置镇域工程设施、公共设施的内容与标准,明确防灾内容,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调整、指导镇域村镇体系的合理发展,指导村镇规划的编制。

2、镇区建设规划内容

根据镇域总体规划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内镇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结构形态、用地布局和各项公用工程设施的综合部署,为调控、指导城镇建设和发展,安排近期建设项目和实施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七、规划期限

为了使近期规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定近期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

为了与省、市、区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保持规划的阶段性、同步性,确定远期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八、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以遵谭镇行政管辖区范围为准,辖区面积为55.1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镇区规划范围以现状镇政府所在地为基点向东约380米,向西约720米,向北约490米,向南约410米。详见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

第二章遵谭镇镇域总体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遵谭镇位于海口市西南部,东邻龙泉镇、新坡镇,西南与东山镇接壤,北接龙泉镇、永兴镇,辖区总面积为55.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遵谭圩,距府城约34公里。遵谭圩俗称美万铺,因1961年人民公社社址设在遵谭乡而命名为遵谭公社,公社驻地美万铺也因此改称遵谭圩。

(二)历史沿革

1933年,遵谭镇属第三区;1938年称为二遵乡;1939~1950年4月属第二区;1951年属第八区,遵谭、东谭、西谭、新谭、咸谅、咸东等6个乡;1957年属遵谭大乡;1958年划归龙塘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永兴人民公社;1961年从永兴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遵谭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区公社;1987年3月改设遵谭镇。1990年,镇人民政府下辖遵谭、东谭、新谭、谭东、咸谅、群力、龙合等7个管区,有自然村庄93个,经济合作社73个。1990年,总户数为3644户,总人口为18947,其中非农业人口832人。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土壤

遵谭镇地处羊山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博丫岭海拔95米。北有昌炳山、儒盈山,东有卜创山、那五山,西有儒万山、咸统山、那化山、那骂山,以及西南面的上山山。西边的新谭坡、龙坡属红壤土,其余均是石砾土,多石头,土层浅薄,水源奇缺。

2、水资源

遵谭镇管辖范围内有一桥亭(昌旺)水库(是遵谭镇在永兴镇域内的插花地),面积约300亩,水库的常年最高水位8米,最低水位1米,最大洪水位13米。该镇地质属火山岩石地质,是较缺水的地区,不仅地表水源缺乏且地下水含量匮乏,由于近年来周边区域的村庄大量开挖地下深水井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另松涛水库二级渠道横穿遵谭镇,镇境内总长15公里,但松涛水库常年放水较少,一年就3、4次,农业生产缺水状况没能得到有效改善。

3、气候条件

遵谭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区内,属热带海洋气候。气候特点是春季天气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台风暴雨频繁、气候湿凉,冬季干冷转湿冷。年均日照量在2000.0小时以上,占可照时数的50%。累年平均气温23.3℃~23.8℃。最热月为5~8月,每年气温变化有规律地从2月份起逐月上升,到7月最高值;又从8月份起逐月下降,到1月达最低值。

风向随季节而转换,冬半年(10月至次年2月),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劲吹偏北季风,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夏半年(4月至8月),受低纬度暖气流影响,盛行偏南季风,风向以东南风为主;3月~9月是东北风和东南风接换时期,风向不稳定。全年风向还是以东北风为最多,西风和西南风为最少。

4、矿产资源

遵谭镇地处羊山地区,火山石储量丰富,开采价值较高。

(四)交通条件

遵谭镇地处海口市西南部,东线高速公路及海榆中线公路分别从镇域东、西两侧擦边而过。镇域对外交通有三条初级公路,一条是罗经盘革命烈士亭至遵谭镇政府,长约5公里;另一条是龙泉高速路口至东山高尔夫球场,全长约14公里;还有一条是遵谭镇政府至新坡镇,长约6公里。

(五)镇域土地利用情况

遵谭镇土地面积55.1平方公里。村镇土地资源当中有耕地面积28350亩,其中:水田2286亩,旱田3446亩,旱地22618亩;粮食作物9062亩,瓜菜5219亩,水果5541亩,其它杂果3011亩。

(六)旅游资源

遵谭镇上有三处古井。一处位于遵谭镇中部儒和村东侧附近,该古井有176台阶的古井,叫丹发古井。这口古井掘于明代,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原只有一条极窄的通道供挑水人上下,若两人上下相会,上井人张开双脚让下井人从其垮下钻过,故又称“裤裆井”。战争时期该井是革命同志唯一的饮水井,水井的台阶是60年代才开始建设的,现成“之”字形,共有176个台阶才到井面。另一处古井在美盈村附近,叫美叠丹古井,共有108个台阶才到井面。第三处古井在卜创村附近,叫养晶古井。

位于遵谭镇东谭村附近有一座珠崖郡治遗址,是一处汉代遗址,属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珠崖郡治是中央政府在海南岛建立的第一个政府机构。据载,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兵十万征讨南越,于元鼎六年冬平定南越,设置南海、交趾等九郡,而珠崖郡治即在此地。现仍有珠崖神岭、珠崖古井和珠崖古庙可见。

在镇区东南侧涌谭村附近有一处牌坊群,由于历史久远保存的不太完整。

(七)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状况

遵谭镇辖区面积55.1平方公里,镇域范围内有7个行政村委会,87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七个村委会分别是:遵谭、新谭、咸谅、咸东、群力、龙合、东谭,其中遵谭墟镇为镇政府所在地。

2005年末全镇域现状人口为222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人,农业人口21082人,镇区人口4860人。全镇总户数4761户,其中镇区住户843户,

村庄住户3918户。

2、经济状况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296.8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4982.2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431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883.61万元。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为68:6:26,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

历年来遵谭镇的国民生产值如下:

历年来遵谭镇三大产业结构如下:

由此可看出遵谭镇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成下降趋势,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成上升趋势,但三大产业比重变化幅度不明显。整体上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低。

(八)公共及基础设施现状

文化教育:遵谭镇现有一所中学在镇区上,有20个班级,在校生1483人,教职员工66人。有十所小学,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医疗卫生:遵谭镇现有一所卫生院,位于遵谭镇区,占地面积约0.5公顷,现有医护人员33人,病床20张。在其余六个村委会所在村分别建有一处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的卫生室,各有一名医护人员。

集市贸易:全镇域内有三处市场。一处是遵谭墟农贸市场,面积2000平方米,设施简陋,配套不齐全,排水不畅,脏乱差严重,市场规模较小不适应小城镇建设需要。另一处是新谭农贸市场,面积约600平方米,设施简单且规模较小。还有一处是咸谅墟市场,市场小,以街道为集市。

基础设施:由于镇域范围内地表水严重缺乏,全镇从镇区到自然村都是靠打深水井取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镇区现有三个50~150吨的水塔,其余村庄用水都是几个村合用一个20~30吨的水塔。全镇的用电由苍英110KV变电站供电,共有40个变电器,其中有两个在镇区上。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优势条件

1、交通条件相对便利

遵谭镇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方向,属于海口市的近郊城镇,处于海口市经济辐射圈范围内,其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都与海口有着紧密的联系。东线高速公路及海榆中线国道分别从镇域东侧及西侧擦边而过,对外交通比较便利。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城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土地资源优势

全镇总面积55.1平方公里,总人口22278人,人口密度为404人/平方公里,与周边乡镇相比人口密度较低。总耕地面积28350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34.3%。镇域范围内有较多的荒地及灌木林地,种植业及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旅游资源有特色

遵谭镇地处羊山地区,具有羊山地区特有的火山岩石风貌。镇域内现有的古井及珠崖郡治遗址做为海口历史的见证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在海口市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大背景下,本镇的旅游产业可做为海口历史见证一日游的一部分。

(二)制约因素

1、城镇经济结构单一

遵谭镇的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2005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了68.0%,第二产业仅占6.0%,第三产业占26.0%,三个产业构成比例为68:6:26,显

现出“一三二”(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格局。从历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虽都有发展趋势,但发展地较缓慢,近期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由于第二产业较弱,削弱了城镇中心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降低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和容纳能力。

2、乡镇财政收入低

目前,遵谭镇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较低的地方财政收入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3、城镇基础设施滞后

海口市主要的两条对外交通道路(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中线)都只从镇域外围擦边而过。镇内除了有三条初级道路外其它的路均为各村庄相通的土路。全镇的水、电设施落后,供应能力较低。

4、城镇化水平低

遵谭镇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海口市其它乡镇的水平。城镇化水平起点低,任务艰巨。

5、水资源缺乏

由于遵谭镇地处于羊山地区,地表水资源比较缺乏,镇域范围内没有水库或河流,地下水资源也不算丰富。水资源的缺乏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期末遵谭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30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6.7%。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第一产业9844万元;第二产业2316万元;第三产业7142万元;产业结构调整至51:12:37。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市农村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化事业、社会文明与经济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良。

1、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3、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乡村公路建设为重点,逐步改善全镇交通、水利、供电、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基本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看病难等问题。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规划期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建立健全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建立农业科技服务110,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

5、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各类市场。

(二)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遵谭镇产业发展条件,将产业布局为“三片、一带”的空间布局形态。

“三片”:指三片经济发展区。根据全镇的空间格局、现状各中心村的人口规模、耕地面积、种植类型,结合“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对镇域未来发展影响,把全镇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片区,即: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由遵谭、东谭、咸谅、咸东四个中心村构成,以木瓜、橄榄、莲雾、菠萝种植为主,适当发展畜牧养殖业。

——无公害畜牧养殖区:由新谭、群力、龙合三个中心村构成,以养羊、

养鸡、养猪等无公害畜牧业为主,适当种植地瓜、木薯等耐旱经济作物。

——休闲体育区:根据“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布局,在镇域北部规划面积约235公顷的休闲体育产业,该区以体育绿地、度假居住为主要功能。其中一类居住用地约12公顷,二类居住用地约1公顷。

“一带”:指一条旅游带。结合古井、珠崖郡治遗址等景点,在遵谭区北部规划一条生态旅游专线。借助区位和交通优势,发挥远郊城镇的作用,依托木瓜等其它水果产业基地优势,发展观光农业项目。将镇区北部一带规划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区。

(三)三大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1、第一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⑴现状情况

2005年遵谭镇第一产业产值为4982.2万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68﹪。农作物主要为传统种植业,农作物的总用地面积为22833亩,其中粮食作物9062亩,瓜菜5219亩,水果5541亩,其它杂果3011亩。

就农业内部产值而言,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林业和渔业产值极低。种植业为3781.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9%;林业为134万元,占总产值的2.7%;畜牧业为9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0%;渔业为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种植业和畜牧业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95.9%,林业和渔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4.1%。

遵谭镇2005年农业总产值构成

⑵发展规划与布局

根据海南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实意见》提出“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城乡互动”以及“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的战略思想,对第一产业规划如下:

①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发展热带水果和热带经济作物。重点发展荔枝、橄榄、莲雾、木瓜、香蕉、木薯、地瓜等。

·利用政府对羊山地区政策上的扶持,打好“无疫区”牌子,发展畜牧业生产。利用荒山多的优势重点发展黑山羊养殖;利用本地茨类资源大力发展养猪业,到达人均一头,启动1.5万头生猪饲养项目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以发展养殖业为主如饲养蜜蜂、鸡、山羊、乳鸽和特种动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壮大林业产业,抓好路边林工程,特别是海榆中线遵谭至东山段、美谭公路、遵谭至罗经纵深50米绿化和荒山造林。同时抓好1000亩残次林地改造,更新上花梨木、沉香等优质林木和荔枝、龙眼、石榴、杨桃等果树。

③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工程。把好基地和市场两个关,加

强动物疫病、基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监控与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④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目标,实现“一村一品,一品一业”的目标。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和农民参与的办法创办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带动辐射全镇,在荒山大力发展橄榄种植。

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实施科技兴镇战略,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服务领导,完善科技110服务站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

⑥做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加快农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实现农业基地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依据各村的自然资源以及产业的发展态势,规划建设瓜菜、水果、橄榄和畜牧养殖等专业基地:

·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龙坡、昌旺洋、龙匹顶、冯圮一带;

·水果种植基地:东谭村、美凤坡一带;

·橄榄种植基地:卜创山、大桥山一带;

·畜牧养殖基地:美顶村一带。

2、第二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⑴现状情况

2005年遵谭镇第二产业产值为431万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5.9%,第二产业基础非常薄弱,仅有几家小型家庭式作坊企业,均为简单的石材加工厂及榨油厂,没有大、中型的乡镇企业。现有的企业分布零乱,缺乏规划布置,基本上没有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没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历年的发展态势来看,第二产业没有较大的增长。

⑵发展规划与布局

①根据遵谭镇的资源特点和现状工业发展态势,立足“依托农业、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互动”的理念,规划期内遵谭镇的第二产业主要有:食品加工业、淀粉加工业和石材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依靠无公害优质绿色蔬菜发展瓜菜加工业;第二依托橄榄果进行深加工,生产一系列橄榄果下游产品,如橄榄酒、橄榄油、橄榄饮料等;第三依托优势的木瓜创办木瓜酶加工厂。

·淀粉加工业。木薯是遵谭镇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充分利用当地的木薯种植资源创办淀粉加工厂。

·石材加工业。遵谭镇现状石材加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处于“小、乱、散”的自然生产状态。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乱开采山石,规划整合现状石材加工业,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本地资源,开辟石料加工。

②加大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工作力度,狠抓软环境建设,筑巢引凤,努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市场为向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引进两个龙头企业,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

③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鼓励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流通大户发展。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按“功能齐全、服务统一、配送快捷、灵活开放”的方针为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寻找出路。

3、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⑴现状情况

2005年遵谭镇第三产业产值为1883.6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就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而言,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小商品和农产品交易比较活跃。但就其第三产业内部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第三产业的层次比较低,这制约了遵谭镇第三产业向更高层次的推进。

⑵发展规划与布局

①商贸业:在原有商业网点的基础上改造不合理的商业布局,形成等级分布有序、功能齐全的网状商业布局。依靠镇域东西两侧的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中线这两条对外交通条件,加大流通业发展的力度。加大咸谅、新谭、群力、咸东四个中心村的商业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咸谅及咸东村委会所在地离“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较近,加大两村的商业服务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更好地为“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建设配套服务。

②旅游业:旅游业不仅能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遵谭镇域内的古井、珠崖郡治遗址与周边镇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联系起来,做为海口历史见证一日游景点之一。另将古井周边环境整治后做为海口中小学生“饮水思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基地。同时根据“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布局,在镇域北部规划面积约235公顷的休闲体育产业区。该项目将带动羊山地区的旅游发展。

(四)发展战略与措施

1、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2、狠抓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着重抓好美顶养猪示范村、东谭水果基地、美凤坡香蕉基地,龙坡、昌旺洋、龙匹顶、冯圮无公害瓜菜基地建设以及卜创山、大桥山橄榄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及时总结农民增收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并适时加以推广,充分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3、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启动适用技术培训计划,从本镇实际出发,建立农民科技培训长效机制,重点推广动植物品种选育,水资源高效利用、坡地改造与利用,热带农业集约化种养、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进实用技术和种子种苗选优工程。

4、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①加大原有水利渠道防渗、维修和田洋整治力度。

②加大投入,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彻底解决饮水难问题,普及全镇农村卫生自来水的供给。

③推进镇、村道路建设,分期分批建设好通往各村的公路。重点推进遵谭至新坡、罗经至咸东等6条村镇道路改建扩建。

④实施农村气网建设,依靠国债资金,开展“一池三改”工作和“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菜”能源生态模式,整合农业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⑤在抓好生活用电电网改造的同时,重视生产用电电网建设,为治坡打井,提水灌溉提供电力支持。

5、合理规划,搞好小城镇建设。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农业人口向镇区转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抓好文明生态村庄的建设。

四、村镇规模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1、镇域现状总人口

根据统计材料,2005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2278人,总户数4761户,其中农业人口21082人,非农业人口2327人。镇区总人口为4860人,城镇化现状水平为21.8%。

2、镇域总人口发展预测

采用人口综合分析法推算,根据镇域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来确定总人口规模。其计算公式为P n=P0(1+K)n+Q:

其中:P n---规划期末人口规模;

P0---现状镇域常住人口规模;

K---规划期间内常住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n---规划年限;

Q---规划期内常住人口机械增长数。

分析遵谭镇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及其趋势,年自然增长率从12.9‰至9.8‰,呈递减的趋势。综合本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构想,确定规划期内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近期为10‰,远期按9‰计算。

由于遵谭镇的第二产业较为落后,镇域剩余劳动力大都涌入经济发达的地区,导致近年来镇域机械增长为负值。随着“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镇政府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扶持,预测规划期内镇域的人口机械增长可能为零或近值取零。同时由于“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布局,在镇域北部规划一定面积的休闲体育绿地及度假居住用地,预计远期该项目将带来2050人的机械增长。

根据以上的计算:

2010年全镇人口为:22278×(1+10‰)5=23414,取23500人;

2020年全镇人口为:23414×(1+9‰)10+2050 =27658,取27650人。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现状城镇化水平为21.8﹪。通过对现状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的调查,可知遵谭镇镇区人口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趋势外推法;二是城镇人口增长法。

1、趋势外推法—按城镇化发展速度测算

遵谭镇2003年至2005年城镇化平均增长速度为0.4%,预测近期城镇化每年增长0.6%,远期每年增长0.5%。按此预测可推出遵谭镇域的城镇化水平为:2010年城镇化水平= 21.8% + 0.6%×5 = 24.8%

2020年城镇化水平= 24.8% + 0.5%×10 = 29.8%

2、城镇人口增长法

根据历年镇域城镇人口增长及镇域总人口,确定城镇化水平率。其计算公式为:城镇化水平(﹪)= P0(1+Y)n/ Q n

其中:P0---现状城镇人口规模;

Q0---规划期镇域人口规模;

Y---规划期间内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

n---规划年限。

现状城镇人口为4860人。近期2010年规划镇域人口为23500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6﹪;远期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为25600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5﹪,根据公式可算出:

2010年城镇化水平=4860×(1+6﹪)5/23500×100=27.7﹪

2020年城镇化水平=6510×(1+3﹪)10/25600×100=34.2﹪

3、根据上述二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列表如下:

未来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表

综合比较二种结果,加上”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引进对镇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可得:

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25.8﹪;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32.6﹪。

五、村镇体系规划

(一)村镇体系发展的现状特点

目前镇域范围内有7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22278人,镇区人口为4860人。除了镇区上的遵谭村委会人口较集中外,其余的6个村委会人口分布较均匀。个村委会职能基本类同,都是以农业为主。现状村镇体系为三级,即“一般镇(镇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村)—自然村”。

2005年遵谭镇村镇体系现状一览表

(二)村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遵谭镇现状用地情况、各村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村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为:

1、坚持以增长极核理论为指导思想,加强镇区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地位,整合零星分布的自然村,建立有序的组团结构,明确村镇等级规模结构及空间结构。

2、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镇域村镇体系现状,并对规划期内

村镇体系的可能发展过程度作出科学的判断。

3、依托现有的公路作为全镇的发展轴线,同时完善镇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中心村之间的联系。

(三)城镇职能

根据《海口市总体规划》,遵谭镇为海口市域范围内的一般城镇,主要以热带农业生产为主。从遵谭镇的区位来看,遵谭镇不在海口市主要发展轴上,处于城市南郊东西向城镇联系轴上。从镇域产业发展条件来看,除了农业生产以外,还适合发展郊区旅游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

综上所述遵谭镇的职能为农产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及城郊体育休闲旅游。

(四)空间结构规划

根据镇域“十一五”发展战略、发展条件、城镇化水平预测及目前的城镇空间布局态势,确定了全镇的空间发展格局为“一个中心、两条发展轴、两片经济发展区”。全镇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空间发展形态。从而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个中心:就是镇区为全镇的中心。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镇的发动机、推动器,是全镇经济增长的增长极核。逐步强化镇区的地位和作用,全方位带动镇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两条发展轴:包括一条主要发展轴,一条次要发展轴。

——主要发展轴。依托美谭和罗遵这两条县级公路东西向发展。由东向西该轴将带动和辐射东谭村、遵谭镇区、群力村、新谭村,全镇的物流、信息流等通过这一发展轴进行集中和扩散。

——次要发展轴。依托罗经至咸东这条公路发展,自西向东该轴线将引导咸谅村、咸东村的经济发展。

三片经济发展区:根据全镇的空间格局、现状各中心村的人口规模、耕地面积、种植类型,结合“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对镇域未来发展影响,把全镇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片区,即: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由遵谭、东谭、咸谅、咸东四个中心村构成,以木瓜、橄榄、莲雾、菠萝种植为主,适当发展畜牧养殖业。

——无公害畜牧养殖区:由新谭、群力、龙合三个中心村构成,以养羊、养鸡、养猪等无公害畜牧业为主,适当种植地瓜、木薯等耐旱经济作物。

——休闲体育区:根据“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布局,在镇域北部规划面积约235公顷的休闲体育产业,该区以体育绿地、度假居住为主要功能。

(五)村镇体系等级、规模及职能规划

1、村镇体系等级规划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的规定,并根据遵谭镇的实际情况,把遵谭镇村镇体系划分为“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

①一般镇:即遵谭镇区,是遵谭镇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村镇体系当中的龙头,是规划期内城镇人口的主要聚居地。镇区除了包括城镇建设用地拓展纳入的自然村外,还包括吸引周边村庄大部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人口。

②中心村:中心村是村镇中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工业活动的较大的居民点。它拥有为本村庄和附近村庄服务的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文化设施等。根据交通的可达性、经济发展的潜力、现状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确定了遵谭镇的六个中心村。分别是新谭村、群力村、东谭村、龙合村、咸谅村和咸东村。

③基层村:即一般的自然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是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村民聚居地。基层村的主要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条件和提高村民日常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2、村镇体系规模规划

根据各村委会现状人口的总数、自然增长率、耕地面积、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预测规划期末各中心村的人口规模,具体详见下表。

3、根据村镇体系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按照村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以及空间格局的构想,明确各级村镇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将其纳入统一协调的村镇职能体系中,将各中心村的职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具体详见下表。

05—2020年遵谭镇各中心村规模、等级、职能表

六、镇域空间协调与管制

遵谭镇空间协调与管制是对遵谭镇的发展规律、特征研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一方面突出发展主题,为未来建设发展作好用地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准备;另一方面强调以生态保育、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和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构筑引导遵谭镇域全面、健康发展的空间体系,使其经济结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资源利用等更趋合理。对镇域土地利用实行不同的开发控制策略,具体分类和开发控制如下:

(一)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包括海岸带,河湖湿地;源头水,地表水源地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地下水源保护区;坡度大于25﹪的山体;基本农田;特殊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核心区;大型基础设施的控制带等。遵谭镇域范围内除了基本农田为禁止建设范围外,还有古井及珠崖郡治遗址周边的用地也为禁止建设范围。

禁止建设区应该在三区图上明确标出、并在现场设立明确的地界标志线或告示牌。规划期内禁止建设区必须保持土地的原有用途,除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设施外,严禁在区内进行任何类型的开发建设活动。

(二)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包括镇中心区、乡村居民点等全部非农建设用地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协调区。

规划应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用地安排需要,确定适宜建设区的范围。适宜建设区内可以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适宜建设区应在总体规划图上明确标出,并在规划建设中具体落实其界线。

(三)限制建设区

其范围内除适宜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外的地域为限制建设区,一般为远景发展建设备用地、资源环境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限制建设区内应该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非经原规划批准部门的同意,不得在限制建设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的开发。

非农建设需占用限制发展区用地的,必须同时从适应建设区中划出同样数量土地还于限制建设区;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需要征用的建设用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解决。占用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中心镇用地须按照总体规划修编程序重新报原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七、镇域公共及基础设施规划

(一)镇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全镇有两个等级的公路通往下属6个中心村和四邻乡镇。东线高速公路与海榆中线分别从镇域外围东、西两侧擦边而过。各村之间均有乡村土路相连。在不改变镇域现有道路格局的基础上,对主要道路进行扩建、整改。

另在镇区北部规划一条生态旅游专线道路。

规划期内,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在镇区上修建一处长途客运站;

2、拓宽取直美谭公路、罗遵公路;

3、对遵谭至新坡、罗经至咸东等6条村镇道路的改建、扩建;

4、在镇区北侧外围修建一条旅游专线公路。

(二)公共设施规划

保留各村上原有的小学及卫生室公共设施。将镇区小学从中学用地中搬迁出来,在各中心村各设置一所幼儿园。在遵谭镇区上规划建设全镇域的文化娱乐中心,在其它个6村委会分别设置文化室。咸谅及新谭村上的市场其规模较小,规划要求对其进行整改,另在群力村增设一处市场。在新谭村委会设置一处邮电代办所。群力及龙合村委会分别规划一处休闲健身绿地,用地面积分别为1500亩。在龙合村委会所在的卜裔山上设一处公墓。

(三)给水工程规划

遵谭镇镇区现状居民供水水源为打井开采地下水源。

镇区规划近期内仍以开采地下水资源为主,完善供水管网,实现城镇环网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由于全镇地表水资源严重缺乏,远期将从10公里外的东山镇水厂引水,作为镇区居民及沿途村民的生活饮用水。

其它居民点近远期都以地下水为水源,加强以村为单位的小型供水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基层单位的自来水化。

(四)排水工程规划

镇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后排入新规划的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低洼处。

其它居民点的雨水在各中心村和基层村分别经雨水沟管收集后就近排入沟渠、池塘等水体。生活污水则采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各村或各户分别设置。不设集中的污水处理站。建议各村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养猪养禽等家庭副业情况,建若干个沼气池,将生活污水、养畜污水废水集中至沼气池,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规划期内排水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1、完成镇区排水管网的建设,应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送至规划的污水处理站处理;

2、在各中心村和基层村推广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建设。

(五)电力工程规划

遵谭镇区现状用电由苍英110KV变电站供电,近、远期由苍英110KV变电站和在群力村委会规划的35KV变电站联合供电。

全镇截面小、损耗高、老化严重的线路大多得到更换。全镇绝大多数用户已通电。

规划期内电力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1、完善遵谭镇域35KV电网,实现环网供电;

2、增加各居民点变压器布点,缩小低压配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

3、加强对供电线路、变压器等电网设施的维护,保证供电安全。

(六)电信工程规划

全镇域范围内都没设有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规划将这两个支局设在镇区上,在新谭村委会上设代办点。

规划期内电信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1、在镇区设立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

2、远期实现村村通电话,全镇的电话普及率达到50﹪以上;

3、完善移动基站网点的建设,消除信号盲区;

4、在新谭村委会设邮电代办点,满足居民日常电信、邮寄的要求。

(七)环卫工程规划

在除遵谭村委会外的其它6个村委会分别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站,将遵谭镇区西北侧原垃圾填埋站规划为垃圾转运站,全镇域的垃圾经收集后,由此转运站统一运到颜春岭进行处理。

村镇公共建筑项目配置一览表

注:表中●—应设的项目

八、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遵谭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城镇的发展应立足于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镇区和中心村等各级居民点的建设应避免占用农田,填平水塘、砍伐成片树林,应利用旱地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用地进行建设。在撤并搬迁出来的原有村落用地上,通过种植树林或果林,改善原有的生态条件。沿交通干线的天然、人工林带,应予保护,并通过植树造林的手段使之与沿河绿化带形成网络,形成镇域内的生态绿化屏障,改善村镇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

(二)旅游资源规划

1、旅游资源规划

遵谭镇上共有三处古井。一处位于遵谭镇中部儒和村东侧附近,该古井有176台阶的古井,叫丹发古井。这口古井掘于明代,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原只有一条极窄的通道供挑水人上下,若两人上下相会,上井人张开双脚让下井人从其垮下钻过,故又称“裤裆井”。战争时期该井是革命同志唯一的饮水井,水井的台阶是60年代才开始建设的,现成“之”字形,共有176个台阶才到井面。另一处古井在美盈村附近,叫美叠丹古井,共有108个台阶才到井面。第三处古井在卜创村附近,叫养晶古井。

位于遵谭镇东谭村附近有一座珠崖郡治遗址,是一处汉代遗址,属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珠崖郡治是中央政府在海南岛建立的第一个政府机构。据载,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兵十万征讨南越,于元鼎六年冬平定南越,设置南海、交趾等九郡,而珠崖郡治即在此地。现仍有珠崖神岭、珠崖古井和珠崖古庙可见。

沿东线高速公路两侧分布有许多海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了遵谭镇域范围内的珠崖郡治遗址,它们都是海口的历史见证。可将这些文物单位串成一条海口历史一日游的旅游路线。

另外从海口方向到东山野生动物园景区的主要交通之一通过遵谭镇区,通过东山野生动物园景点的知名度可吸引部分游客到遵谭镇的古井参观。将古井周边环境整治后可做为海口市中小学生“饮水思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基地。

同时根据“土地整理、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布局,在镇域北部规划面积约235公顷的休闲体育产业区。

借助区位和交通相对便利的优势,发挥远郊城镇的作用,依托木瓜等其它水果产业基地优势,发展观光农业项目。在遵谭区北部规划一条生态旅游专线,结合古井、六神庙(珠崖郡治遗址)等景点将镇区北部一带规划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区。

2、旅游资源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各个文物保护单位按规定划分不同等级的控制地带,执行不同等级的保护规定。珠崖郡治遗址属于海口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其的保护范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文物保护范围)、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级。各级的保护范围划定分别为:重点保护区是指文物古迹本身的围墙外不少于6米的保护范围、尽量考虑预留4米的防火通道;一般保护区是重点保护区向外延伸不少于10米距离范围、其范围的确定根据文物的性质、视线分析结果和防火要求确定;环境协调区是一般保护区向外延伸不少于50米距离范围、其范围的确定根据文物的性质、视线分析结果确定。

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一)规划目标

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要求,实现遵谭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把遵谭镇基本建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功能齐备、人居环境友好优美、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村容村貌格调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到达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

(二)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点为主,相对集中;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三)规划内容

遵谭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

1、经济建设

⑴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严禁盲目开发土地,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用地规模,集中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⑶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

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排涝工程、抗旱节水设施、农村电气化工程等,确保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2、政治建设

⑴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健全农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

⑵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文化建设

⑴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普及科学技术,推广职业技术。

从青少年抓起,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降低文盲率,保证青少年都有学上。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种植技术。结合“三下乡”工作,遵谭初中采取“一校挂两牌,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方式,围绕改变观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进城务工技能进行培训,启动适用技术培训计划,造就新型农民。

⑵丰富当地农村文化生活。

为了打破农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改变农民落后的文化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结合镇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及各中心村的文化站建设,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构建遵谭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各村规划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结合农业特点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民健身运动;鼓励地方开展内容丰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当地农民多样的文化生活需要。

4、社会建设

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⑵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初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

⑶做好绿化景观规划,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

充分挖掘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结合周边自然绿色空间和村内文化,布置公共活动绿色空间,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⑷加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⑸村民住宅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村民住宅建设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建设,住宅不宜超过三层,尽量使用本地的建筑材料。房前屋后广植树木,使住宅掩映在绿树丛中。

第三章遵谭镇镇区建设规划

一、城镇概况

(一)位置、人口现状

遵谭镇区位于遵谭镇的东南部,距东线高速公路约5.8公里。现状镇区人口为4860人(包括儒楼村、伸千村),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5.3公顷,现状平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72.6米2/人。

(二)土地使用现状

镇区现状土地使用呈不规则,城镇发展沿着美谭、罗遵两条公路方向延伸。核心部分为农贸市场至镇政府一带,中小学位于镇区北部,镇政府办公、农贸市场、卫生院位于南部。现状商业沿美谭公路呈带状分布。镇区西侧和南侧为旱地及灌木,东侧为经济作物,北侧为经济作物及灌木。在镇区南侧有一条宽4米的二级水利渠东西向蜿蜒穿过。

(三)地形地势现状

镇区现状用地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54~58米之间,局部有些低洼地。东侧地势相对较高。

(四)建筑质量现状

除了政府办公、中小学、农贸市场、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外,镇区建筑大部分为民宅。农贸市场附近的民宅为新建的建筑,建筑质量较好,整体上来看镇区建筑质量一般,建筑环境一般至差,无公共绿地。

(五)公共及基础设施现状

镇区上有中小学各一所,位于镇区北部。现状中小学用地合在一起,总用地约2.2公顷。中学为20班,教职工66人,在校生1483人;小学为14班,教职工49人,在校生690人。另外有三所私人开的幼儿园,规模都较小。镇区南部有一所卫生院,用地约0.5公顷,有床位20张,医护人员33人。农贸市场一处,用地约0.1公顷,其规模及质量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另有一处电影院,用地约0.3公顷。

(六)道路交通现状

镇区以美谭、罗遵公路成“十”字形构成主要道路框架,另有三条道路在美谭公路南侧并垂直美谭公路。美谭、罗遵公路两侧均种有行道树,路面质量较好。由于美谭公路是通往东山野生动物景区的主要道路之一,不少旅游车辆从镇区通过,而美谭公路两侧又是镇区的商业街,因此过境的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镇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七)现状存在问题

1、全镇公共设施布局不完善,市政设施基础薄弱,镇区主要道路只是硬化路面,相配套的排水系统没有建成,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环卫设施没有完善配套。

2、现有道路系统不太完善,城镇只是沿着几条道路发展,纵深地带由于没有次一级的路网,居民出入不太方便。

3、商业布局相对集中,这对遵谭这样规模的城镇来说基本合理,但商业设施水平低,重复而单一,用地比例偏小,缺乏合理的配套。

4、镇区内部基本没有公共绿地。

琼府2009年41号文

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 一、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是以市、县行政区域为单位划分不同区片,综合考虑被征收土地类型、质量、等级、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以及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制订并经省政府批准公布的法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包括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二、凡在海南省范围内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均按本标准执行(具体标准见附件),其中征收农村宅基地、农村企业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照所在区片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评估补偿。依法有偿收回国有农、林、盐场土地使用权的,参照本标准执行。 三、本标准测算基准日为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各市、县政府应对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进行定期更新,原则上2—3年更新一次,更新标准经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各市、县政府公布实施。 四、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法定最高综合补偿倍数(30倍)乘以所在区片年产值执行。 五、同一市、县行政区域内一个建设项目涉及不同区片征地的,按照从高的原则统一确定其征地补偿标准。 六、本标准公布实施前已依法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其征地补偿仍按双方约定的补偿标准执行。 七、在本标准公布实施前已依法办理用地报批但尚未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按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方案进行补偿。 八、本标准公布实施后,各市、县政府应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从本市、县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资金,建立征地补偿安置统筹基金,专项用于解决征地补偿遗留问题。 九、本标准公布实施后,各类新建项目经依法批准征收土地的,必须按照本标准执行。 十、经依法批准征收土地的,各市、县政府必须按本标准及时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不得拖欠、截留、挪用。 十一、本标准自省政府批准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海口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2、三亚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3、儋州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4、文昌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5、琼海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6、万宁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7、陵水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8、东方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9、澄迈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0、临高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1、昌江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2、乐东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3、五指山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4、定安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5、屯昌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6、保亭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7、琼中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18、白沙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

海南海口市小学初中学区划分划片情况一览表

海南海口市小学初中学区划分划片情况一览表 1.市直属学校招生范围划分 小学招生范围 海口市滨海滨海大道北侧(至海边),港进路和港集路以东,世贸北路以西。 第九小学 海口市滨海永万路以西至长安路以东,海盛路(永万路路口至长天路路口)以北,美林路延伸路段(规划路)以北。 第九小学 (西海岸校区) 海府二十五小海府路单号(从1号至省府大院东边围墙止),海府路双号(从8号至50号蓝天路路口,42号、44号、46号除外),和平南路单号(25-37号)、和平南路双号(38号、40号、42号、54号),红坎坡1-64号。海甸二十五小海顺路以西,海甸六西路以南、人民大道以西、怡心一横路以北,安民路(全段)以西,甸昆路(海甸岛段)以西。 白驹学校东至凤翔路口与东线高速公路交叉口,沿东线高速公路与椰海大道交叉口以西;西至美舍河与凤翔路路口交叉处,沿凤翔路以南至丁村路口,直至兰鹰石化有限公司以东;南至兰鹰石化有限公司与货运干道交叉口,沿椰海大道以北直至与东线高速公路交叉口处;北至凤翔路与东线高速公路交叉口处,沿凤翔路以南,至凡华宾馆交叉路口处,顺沿大道至省疗养院旁(不含省疗院)与美舍河交叉口,顺沿美舍河以南与凤翔路交叉口。 (小学部) 港湾小学滨海大道以北到海边(东至滨海眼科医院,西至玉兰路);国贸路以北(东至龙昆北路,北至滨海大道,西至玉沙路止)。 五源河学校滨海大道(从长安路路口至长滨路路口段);长滨路以西,长滨东五街、西五街(直线延伸至粤海大道)以北(至海边),粤海大道以东。 (小学部) 初中招生范围 海南侨中永万路以西至长安路以东,海盛路(永万路路口至长天路路口)以北,美林路延伸路段(规划路)以北。 初中部 市一中龙华路双号从8号起至滨河路叉口以北、省人民医院至盐灶路八灶路口以南、八灶路以东、滨河路以东一片;大同路2号至大同二横路口以西、大同二横以北、龙华路单号新时代广场至玉河天桥以南一片(含沿街门牌);龙华路单号从得胜沙路口至龙华路29号(以门牌号为准)。

海南概况

海南概况

海南概况--经济发展概况 【简述】 【农业】 【工业】 【旅游业】 【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对外经济贸易】 【财政、金融、保险】【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简述】 2002年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当年国内生产总值6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95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09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 海南省行政区划简表 (以2002年末为准)

(省民政厅提供)

增加值249.85亿元,增长8.1%。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2%,第二产业26.5%,第三产业37.3%。从产业结构变化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6.6%,上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23.3%上升至23.4%,其中工业由16.3%上升到16.7%;第三产业由41.1%下降到40%。全省经济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其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为113.65,比上年下降1.99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平均为113.96,上升1.28点。 当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农业方面,由于坚持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工业方面,由于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优先发展汽车、医药、油气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且工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在旅游业方面,《海南省旅游条例》正式施行,《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同时开展一系列旅游市场整治行动,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服务质量也有明显提高。二是重点工程和基础高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继续提高,投资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热带高效农业、现代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强度,海文高速公路、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海南马自达总装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农业】 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科技、订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省农业增加值2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9.1%。种植业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了效益。全年粮食产量203.33万吨,减少2.1%;糖蔗产量374.79万吨,增长10%;水果139.08万吨,减少3.2%,其中香蕉85.37万吨,减少6.5%;瓜菜323.07万吨,增长1.1%;油料10.04 万吨,减少2.5%。水果、瓜菜的平均价格好于上年,种植业的综合效益有所提高。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年末生猪存栏量334.27万头,增长1.5%;牛存栏量149.47万头,减少0.5%;羊存栏量94.81万只,减少2.2%。肉类总产量49.68万吨,增长12.3%,其中猪牛羊肉32.27万吨,增长10.3%;禽蛋产量3.11万吨,减少0.8%。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109.3万吨,增长14.4%。其中,淡水产品17.44万吨,增长8.9%;海水产品91.86万吨,增长15.5%。水产养殖面积6.19万公顷,增长2%。热带作物稳步发展。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48.14万公顷,增长0.6%。在主要热带作物中,橡胶干胶产量30.31万吨,增长8.6%;椰子2.26亿个,增长3.6%;胡椒2.51万吨,增长15.7%;槟榔4.98万吨,增长18.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10.24万千瓦,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3.2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58台,小型拖拉机2.77万台,农用载重汽车5931辆。化肥施用量(折纯)28.96万吨,增长7.3%。农村用电量2.27亿千瓦时,增长29%。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8.8万公顷,增长4%。 【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104.54亿元,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24亿元,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0%,股份制企业增长19.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2.1%,集体企业减少3.4%。工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

海口市概况

自然地理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海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地理】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 ~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与文昌市相邻,南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邻澄迈县。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拔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 【地势】海口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 【气候】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土地】海口市现有陆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175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3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153平方公里。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9万公顷,含水旱田4.1万公顷,旱地3.8万公顷;林地面积3.4万公顷;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0.2万公顷、山塘水库0.42万公顷。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砖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滨海盐土、滨海沙土7个土类,12亚类,29个土属,54个土种。 【水系】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约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升/秒、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米~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海滩】海口市北面临海,海域面积83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1公里。海水平均水温25℃,最高34 ℃,最低17.2℃。透明度1米,最大达2米。浅海盐度29.6%~31.8%。大部分海底平缓,以软泥为主,泥沙次之;靠近沙滩海岸一带海底以细沙为主。近海水质富含有机物质和无机盐。60米~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上百平方公里。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沙岸带沙细洁白,有热带海洋世界、假日海滩、西秀海滩、粤海铁路通道南站码头海滩、白沙门海滩、东寨港海滨海滩、桂

海口市龙桥镇至羊山水库引水工程1:1000数字化地形测量

海口市龙桥镇至羊山水库 引水工程1:1000数字化地形测量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海口市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规划是海口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解决该地区“三农”问题为契机,及时组织编制了“海口市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于2006年2月22日由海南省水务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中共海口市委于2007年9月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羊山地区发展》的工作意见,决定投入巨额资金,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问题,以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口市水务局于2008年2月17日委托我方负责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关键词: 控制测量; RTK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任务情况 (1) 1.2、项目建设的依据 (1)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4、项目建设的任务 (3) 1.5、技术依据 (3) 1.6、已有资料情况 (3) 第二章技术设计方案 (4) 2.1、平面控制测量 (4) 2.2、高程控制测量 (5) 2.3、地形测图和纵横断面测量 (6) 第三章实施计划 (6) 3.1、外业测量实施计划 (6) 3.2、内业制图实施计划 (7) 第四章质量控制 (7) 4.1、外业测量质量控制 (8) 4.2、内业成图质量控制 (8) 第五章检查验收 (8) 第六章上交资料清单 (9) 第七章技术总结 (9) 第八章实习收获 (10) 第九章附录 (12)

海口市龙桥镇至羊山水库引水工程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述 1.1、任务情况 海口市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规划是海口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解决该地区“三农”问题为契机,及时组织编制了“海口市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于2006年2月22日由海南省水务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中共海口市委于2007年9月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羊山地区发展》的工作意见,决定投入巨额资金,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火山岩地区农业用水问题,以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口市水务局于2008年2月17日委托我方负责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 1.2 项目建设的依据 (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海口市的西南部,包括三个行政区: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共十三个镇,即长流镇、西秀镇、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城西镇、龙桥镇、龙泉镇、遵谭镇、新坡镇、龙塘镇、府城镇、旧州镇。村委会共有87个。项目范围土地总面积141.4万亩。东西宽约30km,南北长约40km。农业人口2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0.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3亩,现有灌溉面积10万亩,人均0.45亩。 (2)水资源现状 1)地表水资源概况 南渡江西岸除旧州镇以外的十二个镇虽然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750mm,与周边地区没有多少差别,但该地区分布有火山岩和松散~半固结岩类,降雨通过“天窗”形成微承压层和承压含水量,故地表渗漏非常严重,降雨几乎没有形成地表径流,区内除南面溪外没有常年淌水的河沟。 从周边流过的南渡江干流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72m3/s,P=90%年径流量99.8m3/s,最小流量2.2m3/s。 2)地下水资源概况 根据前人地下水勘察和开采的地质资料,区内已查明的地下水有潜水、微承压水和承压水三大类。主要赋存在第四纪松散地层、火山喷出岩和第三纪沉积的固结~半固结的松散地层中。地下水为降雨补给。该地区地下水水量较丰富,水质较好,但是,可用于农业灌溉的地下水估计应以不超过10万m3/d为宜。(3)现有水利设施及存在问题

海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海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自2018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以后,海南经济稳步提升。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被收购开发建设为小区、会所、度假酒店、别墅等,其开发和运营虽然也是以“原生态”为口号,但是原住居民们则失去了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土地,家园和生活环境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海南各地仍保持着许多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被开发的问题,寻找传统村落合适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海南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海南省目前现有传统村落的利用现状的分析,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建设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区,以及研究如何拓展其更加丰富的旅游功能。 关键词:海南传统;传统村落;保护;开发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面临着传统村落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更新和换代。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要和优势产业相结合,以传统农业为例子,虽然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来提高效率。但是它的根本,还是要和优势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出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特色的资源,从而实现传统村落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随着海南省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对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很多传统古村落也在面临着被拆毁,保护传统村落也就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中国文化消失在时间长河之中,本文针对海南传统村落利用现状,找出符合海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式。对海南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艺术文化深入的发掘,相结合到优势产业中形成符合海南特有的发展模式,凸显出海南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把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相结合,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休闲基地和举办农业节和其他方式展示出传统村落内涵文化,让更旅游者体验到传统村落独特文化的魅力所在。 1 传统村落概述 中国传统村落,以前称为古村落,是指民国之前建造的村落。它们拥有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是具有很高历史研究,文化和经济价值的传统村落。在2012年9月的第一次会议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决定将“古村落”的习惯名称改为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传统农

海南海口羊山休闲公园项目招商规划建议书

海南海口羊山休闲公园项目招商规划建议书 一、龙桥: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的心脏 2021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为了打造省会城市中心强区,海口市龙华区将“围绕羊山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项目,培育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连片开 发户外有氧运动组团、体育公园组团,打造龙桥、龙泉世界级运动休闲娱乐胜地和生态养 生宜居胜地。”――这是2021年2月1日召开的龙华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的决定。 上述三大组团,户外有氧运动组团即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791工程)位于海南 东线高速公路以西、绕城高速公路以南(该度假区在龙桥拥有3个高球场,会所及酒店设 在龙桥镇永东村);体育公园组团是青龙湖体育公园,位于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以东、海口 绕城高速公路以南,靠近龙桥镇政府所在地龙桥墟;龙桥、龙泉世界级运动休闲娱乐胜地 和生态养生宜居胜地组团是羊山休闲公园(海口火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域),位于海南东 线高速公路以西、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以南,与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接壤。 上述三大组团是龙华区构建“龙桥国际旅游小镇”最大的本钱。因此,海口市政协副 主席、龙华区委书记黄礼忠在接受海口晚报记者采访时高调宣称: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改善 羊山地区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重大机遇,龙华区将把握好这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 依托羊山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项目(即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项目),培育发展农家乐 乡村休闲旅游,在新坡、龙桥建设两个国际旅游小镇,打造龙桥、龙泉世界级运动休闲娱 乐胜地和生态养生宜居胜地。 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的会所与酒店设在龙桥镇永东村,该度假区在龙华区龙桥镇 拥有3个高尔夫球场,2021年3月18日开业迎宾。当天上午,由海口市人民政府和骏豪 集团主办,以“全球化高尔夫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主题的博鳌国际旅游论坛2021 海口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在景色宜人的海口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开幕。海南省委副 书记、省长罗保铭面对中外嘉自豪地宣布:“在国务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昭 示下,在骏豪团队和海口市政府历时3年矢志不渝的打拼下,在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高尔 夫文化的点化下,一个世界级的火山岩特色高尔夫休闲度假区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沉睡 在海口羊山地区的万年火山岩地,开始洋溢出健康、阳光、超越自我的文化魅力,焕发出 产业发展、财富创造的活力。” 此次论坛共邀请500多位高球产业界代表和专家学者到会,并特邀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的国际高尔夫及旅游组织领袖出席并做主旨发言。论坛开幕当天发布了高球产业界的“海口宣言”――《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海口高尔夫与旅游发展宣言》。在高球产业界极具 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大白鲨企业主席兼总裁格・诺曼、国际高尔夫旅游经理人协会首席执行

海口市小升初招生方案

为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政策,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现将方案发布如下: (一)坚持户籍优先,免试就近划片入学。 (二)小学秋季招收一年级新生的年龄须满 6 周岁(即xx 年8 月 31 日以前出生)。 (三)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承受义务教育。 (一)城区学校 1.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及少年就读 (1)父母(法定监护人,下同)在城区自有住房居住的, (有多处住房的,以现居住地为准),由划片对口学校接收入学。假设该住所(套)已有适龄儿童少年(一户一辈子,同一法定监护人不受此限制,下同)在划片对口学校就读的,由市、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2)父母租房居住的,应是入学新生与父母在本市的惟一合法稳定住所,且连续居住满二年,所租的住所(套)没有适龄儿童少年在划片对口学校就读的由划片对口学校接收入学。假设该住房(套)已有适龄儿童少年在划片对口学校就读的,由市、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租房居住未满 2 年的,根据所在片区学校学位空缺情况,由市、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3)与父母随祖辈(直系亲属)同户口簿同居住的,且在本市无第二处住所的,参照本条第(1)或者(2)项执行。 2.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1)随迁子女父母在城区购房并入住的,以父母购房居住地为准(有多处住房的,以现居住地为准,提供网格登记、水电费记录等为

参考),由划片对口学校接收入学。假设该住所(套)已有适龄儿童少年在划片对口学校就读的,由市、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2)随迁子女父母租房居住的,应是本人与父母在本市的惟一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居住满二年,且该住所(套)没有适龄儿童少年在划片对口学校就读,由划片对口学校接收入学,假设片区人数超过划片对口学校学位数,由市、区招生办根据划片对口学校和周边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3.入学登记所需材料 (1)本市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所需材料: ①父、母及入学新生的居民户口簿; ②出生证(申请小学学位者提供); ③房产证(购房协议或者缴款发票等有关证票)或者房管部门开具的房屋租赁证(租赁证落款时间应为 xx 年8 月 31 日前); ④海口市小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报告书(申请初中学位者提供)。 (2)本市乡镇(指海口市主城区外围 17 个乡镇,即永兴镇、石山镇、东山镇、龙桥镇、龙泉镇、新坡镇、遵谭镇、大坡镇、甲子镇、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旧州镇、演丰镇、大致坡镇、三江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所需材料: ①父、母及入学新生的居民户口簿; ②出生证(申请小学学位者提供); ③房产证(购房协议或者缴款发票等有关证票)或者房管部门开具的房屋租赁证(租赁证落款时间应为 xx 年8 月 31 日前); ④父母一方在本市工作的劳动合同和劳开工资单或者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等证明;参加我市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在我市

2022年海南省海口市高考地理诊断试卷(4月份)

2022年海南省海口市高考地理诊断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店面租金较低B.茶品包装精美 C.顾客错时消费D.茶叶利润较高 A.顾客现场炒制茶叶B.陪同顾客烧制茶具 C.品茶聊天商谈生意D.生产茶叶类副食品 A.繁华商业中心B.工业园区附近 C.大型医院附近D.中小学校附近

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3~35题。 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 A.受台风影响小B.海拔高 C.锋面雨带北移D.距海较远

马尔维纳斯群岛(如图)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城。近年来,马尔维纳斯群岛注重对风能的开 发和利用,在首府阿根廷港建设了一个风力发电场,成为目前岛上重要的电力来源。据此完成7~8题。 A.分层丰富B.高大稠密C.稀疏零落D.低矮茂盛 A.偏东方B.偏西方C.东北方D.东南方

题。 A.气候干旱B.经济欠发达C.人口稠密D.资源匮乏 A.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B.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C.执行严格的生育政策 D.严格限制矿产资源开发

A.游学资源丰富B.气候宜人 C.政府政策支持D.交通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壤月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单位:℃)。据此完成13~15题。 A.永久冻土的埋藏深度小于1米 B.深度越大土壤温度年内变化越大 C.春季土壤温度垂直变化最小 D.季节冻土冻结时间短于3个月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源区 A.土层深厚B.质地粗

海口市龙华区概况

海口市龙华区简况 龙华区地处海口市中心繁华地带,享有“椰海明珠”之美誉。它东接美兰区、琼山区,西面与秀英区相邻,北临琼州海峡,南依定安县。区域交通发达,公路网络覆盖全区,东线高速公路纵贯五镇;绕城高速公路横挂其腰,联通东、西、海文三条高速公路;东环轻轨铁路穿梭城区。 传说海口是龙腾之地,龙华区的取名也缘于历史传说,辖区内以龙命名的镇、街道、村、沟渠等处处皆是,历史沿革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从汉代起,属广西。唐代公元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明代公元年,划归广东。年月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山市和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原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的行政区划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龙华区辖海口市原新华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的龙桥镇、龙泉镇、新坡镇、遵谭镇以海榆中线公路为界的东侧地区以及府城镇的薛村、大样村。全区土地面积为平方公里。现辖个镇(城西镇、龙桥镇、新坡镇、遵谭镇、龙泉镇)、个街道(中山街道、滨海街道、金贸街道、大同街道、海垦街道、金宇街道)以及个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个自然村。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辖区有汉族、黎族、瑶族、苗族、满族、土家族、回族等民族,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城镇化率达。近年来,龙华区先后荣获“全

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制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区”、“全国优秀基层检察院”、“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区”、“全国民政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继年获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年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后,又荣获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实现了“三连冠”,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国家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以及“海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海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海南省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年获得“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全民健身运动全国优秀组织”、“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活动全国先进单位”、“海南省禁毒优秀市县(区)”、“海南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龙华区北面临海,海岸线长约公里。地处台地和平原,地势平缓,西部、东南部较高,中部、北部低平,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M以下,地形略呈长心形。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大面积分布,全区地貌基本分为北部以滨海台阶

2023年关于住建局工作计划四篇

2023年关于住建局工作计划四篇 住建局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总结 过去的,是住房建设局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抓改革,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全面完成6项市政府重点工作、9项民生实事,住房和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攻坚克难,完成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分配任务 一是住房保障方面。克服土地整备、规划调整、征地拆迁、项目变动等因素影响,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全年新开工及筹集6.2万套,竣工5.1万套、供应4.2万套,均为上年的2倍以上。加强日常监管,核查租户信息12253户,上门核查12502套。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轮候与租售办法》《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保障性住房轮候和租售规范、公平、有序。推进市人才安居集团组建,以确保完成今后我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和供应任务。 二是人才安居方面。出台《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制定《深圳市人才住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监管办法》《深圳市人才住房租金定价细则》《深圳市人才住房供应和分配办法》等,为实施人才安居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面向全市2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定向配租套,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约1.55亿元,为我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做出贡献。 三是住房公积金方面。新增开户单位3.13万户,新增开户个人123.85万人,新增归集资金418.92亿元;新增提取住房公积金382.81万笔,提取金额约226.30亿元。联合腾讯公司打造全国首个公积金城市服务主页,公积金公众号粉丝量突破60万。“公积金余额查询”被“中国互联网+峰会”评为“用户最喜

海南省所辖市县乡镇

海南省 海口市(辖4个市辖区。共17个街道、24个镇) 龙华区(辖6个街道、5个镇) 中山街道滨海街道金贸街道大同街道海垦街道金宇街道城西镇龙桥镇新坡镇遵谭镇龙泉镇 秀英区(辖2个街道、6个镇) 秀英街道海秀街道长流镇西秀镇海秀镇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 琼山区(辖1个街道、8个镇) 国兴街道府城镇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大坡镇甲子镇旧州镇 美兰区(辖8个街道、5个镇) 府街道蓝天街道博爱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路街道白龙街道和平南街道白沙街道新埠镇灵山镇演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 三亚市(设2个管理区,辖6个镇) 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 文昌市(辖16个镇) 文城镇重兴镇蓬莱镇会文镇东路镇潭牛镇东阁镇文教镇东郊镇龙楼镇昌洒镇翁田镇抱罗镇冯坡镇锦山镇铺前镇 琼海市(辖12个镇) 嘉积镇万泉镇石壁镇中原镇博鳌镇阳江镇龙江镇潭门镇塔洋镇长坡镇大路镇会山镇 万宁市(辖12个镇) 万城镇龙滚镇山根镇和乐镇后安镇大茂镇东澳镇礼纪镇长丰镇北大镇南桥镇三更罗镇 东方市(辖8个镇、2个乡) 八所镇东河镇大田镇感城镇板桥镇三家镇四更镇新龙镇天安乡江边乡 儋州市(辖17个镇) 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 临高县(辖11个镇) 临城镇波莲镇东英镇博厚镇皇桐镇多文镇和舍镇南宝镇新盈镇调楼镇加来镇澄迈县(辖10个镇) 金江镇老城镇瑞溪镇永发镇加乐镇文儒镇中兴镇仁兴镇福山镇桥头镇

定安县(辖10个镇) 定城镇新竹镇龙湖镇黄竹镇雷鸣镇龙门镇龙河镇岭口镇翰林镇富文镇 屯昌县(辖8个镇) 屯城镇新兴镇枫木镇乌坡镇南吕镇南坤镇坡心镇西昌镇 五指山市(辖4个镇、3个乡) 冲山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畅好乡毛道乡水满乡 昌江黎族自治县(辖7个镇) 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 白沙黎族自治县(辖4个镇、7个乡) 牙叉镇七坊镇邦溪镇打安镇细水乡元门乡南开乡阜龙乡青松乡金波乡荣邦乡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3个乡) 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 陵水黎族自治县(辖9个镇、2个乡) 椰林镇光坡镇三才镇英州镇隆广镇文罗镇本号镇新村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6个镇、3个乡) 保城镇什玲镇加茂镇响水镇新政镇三道镇六弓乡南林乡毛感乡 乐东黎族自治县(辖11个镇) 抱由镇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利国镇黄流镇佛罗镇尖峰镇莺歌海镇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