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加工过程检验规程

1检验步骤及放行要求

1.1首件检查:

1)操作工在完成首件后,自检合格后将记录填入《首检卡》,随同首件存放在工位上,向巡检员报检。巡检员确认不合格时,应向操作工指出不合格部位,操作工进行纠正或返工,直至首件合格,并再次经巡检员确认签字后,方可批量生产。

2)由于难以在同一时间内确认其负责的所有工位,巡检员应优先确认一些精度要求高或者品质不稳定的重要工位。巡检员未确认之前的加工件,操作工应隔离待检。

3)对更换工装、模具、夹具、机器故障修理、换操作工等,应由操作工完成首检后,向巡检员报检。

4)待该班生产完毕后,首件样品和该批工件一起转入下道工序。《首检卡》由组长保存。

5)对首检确认的数值记录于《巡检记录表(制程)》

1.2巡迴检查(工序检验)

A. 检查项目:按产品图纸上规定的质控点进行。此外,巡检员应根据工序的重要性适当增加。

B. 检查方法:按产品图纸上该检查项目中规定的检查方法,包括使用量具、试装配、目测表面

等。

C•抽检规定:除了对首检的确认外,应对其负责的工位巡迴检查,最低标准为:图纸规定有质控点的工位不少于3次/班,检查的数量不少于4个/次;图纸未规定有质控点的或者粗加工的工位不少于1次/班,检查的数量不少于4个/次。

D.检查结果:巡检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入《巡检记录表(制程)》,每班不少于1次。对

不良品记录描述明确:超差**、全检**、返工**、报废**。

2. 对巡检不合格品的处理:

1)质控点(图纸中打★处):每次巡检中发现不合格品超过2个,要求操作工立即停机,并对已做出的不合格品进行全检。并对其中不良品处置并记录。

2)一般点(图纸中不打★处):每次巡检中发现不合格品,由巡检组长判定是否影响后道加工,确保余量(必要时试装)符合要求,允许放行到下道工序。余量不保证则全检。

3)对批量的不合格品,按排现场进行返工,返工后按抽样规定进行检验,不能返工的实行请示批准回用、报废处理(请示品保科长)。

3. 零件完工检验

车间加工零件完工后,放在仓库待检区,由品检员进行完工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半成品库。

3.1检查项目:按产品加工工艺图纸上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测量。

3.2检查方法:按产品图纸上规定的检查方法,包括使用量具、试装配、目测表面等。

3.3

A类:对最终产品有功能或质量(环境)安全性能严重影响的外购或外协件。如原料:铝锭、铝棒、易切削钢、合金结构钢等

外协外购件:本体类、传动组(热处理)、汽缸组等

B类:对最终产品有影响但不至于立即丧失功能,并可采取弥补措施的外购件或外协件。各种档圈、螺丝、弹簧、垫圈、扳机、方向钮、密合垫等。

3.4特殊放行规定:对紧急件出现尺寸与图面不符时,经工程部签批确认:

1)试装配不影响工具性能

2)不影响下道工序加工。

可判定为回用。

3. 5不合格品处置规定:填写《零件检验记录表》转联单交采购。检验员在《入库单》上填写合

格、回用、退货、全检意见并确认《入库单》工废、料废、回仓等数量后入库。

加工过程检验规程

加工过程检验规程 适用于的塔机所有零部件的机械加工。 1、引用标准: 2、控制依据 2.1、图纸、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焊接过程工艺卡,装配过程工艺卡等 2.2、产品图纸 3、机加工过程检验 3.1、首件检验,按图纸和加工过程卡要求对零部件相应过程实施全参数检验。合格的盖首检章,只有首检合格的操作者方可进行下一件的加工。 3.2、加工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与加工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规定进行加工。 加工完毕后,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检,属于首件的应及时报检,不得遗漏。 3.3、加工过程中需要在车床上进行检验的,应及时通知检验人员进行检测,以免影响加工进度。 3.4、零部件加工前,由车间负责人填写《生产工序记录单》,交操作者保存。 3.5、加工完毕后,加工件责任人应做好相应的标识编号,并保证标识编号清晰唯一,便于追溯,由检验人员进行监督。 3.6、加工件责任人报检前必须保管好自己的加工件,检验人员只依据生产工序记录单的填写情况进行检验,如对填写的数量有偏差,按实际检验的数量填写生产工序记录单。 3.7、工件加工结束后操作者应及时报检,报检时应将自检尺寸一起交品质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及时的对已报检的工件进行检验,并对检验完成的工件作出结论及标识。对于不合格的工件要立即做出标志,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3.8、抽检(终检):抽检(终检)的零部件应按照《抽样检验规定》检验,检验人员对所检零部件作出结果标识外,要将所检情况如实记录在生产工序记录单上。记录要包括检验日期,受检件责任人以及工件的编号,检验员签字。 3.9 零部件的外协件由外协方提供检验记录,由我方进行验收,填写《外协加工件验收单》。

零件加工过程检验规程

1检验步骤及放行要求 1.1首件检查: 1)操作工在完成首件后,自检合格后将记录填入《首检卡》,随同首件存放在工位上,向巡检员报检。巡检员确认不合格时,应向操作工指出不合格部位,操作工进行纠正或返工,直至首件合格,并再次经巡检员确认签字后,方可批量生产。 2)由于难以在同一时间内确认其负责的所有工位,巡检员应优先确认一些精度要求高或者品质不稳定的重要工位。巡检员未确认之前的加工件,操作工应隔离待检。 3)对更换工装、模具、夹具、机器故障修理、换操作工等,应由操作工完成首检后,向巡检员报检。 4)待该班生产完毕后,首件样品和该批工件一起转入下道工序。《首检卡》由组长保存。 5)对首检确认的数值记录于《巡检记录表(制程)》 1.2巡迴检查(工序检验) A. 检查项目:按产品图纸上规定的质控点进行。此外,巡检员应根据工序的重要性适当增加。 B. 检查方法:按产品图纸上该检查项目中规定的检查方法,包括使用量具、试装配、目测表面 等。 C•抽检规定:除了对首检的确认外,应对其负责的工位巡迴检查,最低标准为:图纸规定有质控点的工位不少于3次/班,检查的数量不少于4个/次;图纸未规定有质控点的或者粗加工的工位不少于1次/班,检查的数量不少于4个/次。 D.检查结果:巡检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入《巡检记录表(制程)》,每班不少于1次。对 不良品记录描述明确:超差**、全检**、返工**、报废**。 2. 对巡检不合格品的处理: 1)质控点(图纸中打★处):每次巡检中发现不合格品超过2个,要求操作工立即停机,并对已做出的不合格品进行全检。并对其中不良品处置并记录。 2)一般点(图纸中不打★处):每次巡检中发现不合格品,由巡检组长判定是否影响后道加工,确保余量(必要时试装)符合要求,允许放行到下道工序。余量不保证则全检。 3)对批量的不合格品,按排现场进行返工,返工后按抽样规定进行检验,不能返工的实行请示批准回用、报废处理(请示品保科长)。 3. 零件完工检验

机械加工检验规程

机械加工检验规程 1 目的和范围: 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将检验工作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剔除不合格品,使其不能投入下序或出厂,从而达到工序控制的目的。 本检验程序适用于本厂所有自制产品零部件和分、总成在冷加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 2 检测依据: 过程检验的检测依据,按检验工艺卡执行。 3 检验类别、内容和要求: 3.1首件检验: 3.1.1在下述情况下,必须首件检验确认后,才能开始加工;a)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b)调换操作者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c)更换(调整)工艺装备或更换模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d)更换材料批(炉)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e)代用材料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3.1.2首件检验的依据:a)工艺图纸或工艺卡片;b)作业指导书(工序控制点) 3.1.3检验内容: 根据检验工艺规程的要求,核对首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

要求:对首件检验合格,批准生产加工。首件检验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生产,产品继续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3.1.4检验要求: a)对首件,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核实首件产品或工件(毛坯)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对首批检查的工件(毛坯),操作者必须做好自检和标识,在操作者缺乏检测手段时,也应对工件的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送检验员检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首件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或继续加工作业。 b)作好首检检验记录,要求按工件种类分类填写首检记录,以便于追溯。 c)检验状态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检后待定;产品标识要求填具“工件名称、规格、数量、尺寸、首检合格”要素,并放在料块的最顶端。 3.2巡回检验: 由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日常工艺纪律巡回监督检查,重点监控工序质量和工艺纪律。 a)根据检验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检验、核对巡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 b)若巡检件某质量特性值不合格,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同时,立即对本次巡检与上次巡检(或首检)间隔中生产的产品的不合格质量特性值逐件100%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过程检验规程

过程检验规程 过程检验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定过程检验的方式和标准,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控制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转入下道工序。适用于本公司过程加工的产品。 职责分工如下: 工序操作工: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自检。 过程检验员: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对加工过程进行首检、巡检和产品完工后的成品检。 定义如下: 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1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包括操作工自检、操作工互检和检验员首件确认。

巡回检验: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验。 半成品检:对全部加工活动结束的半成品零件进行的检验,包括验证前面各工序的检验是否已完成,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即对前面所有的检验数据进行复核。 运行程序如下: 操作工首检: 1.首次加工按图纸要求进行自检,确保合格。 2.向过程检验员报首检结果,并提交至少2件样件。 3.未经检验合格的首件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检验员首检:

1.过程检验员对首次加工样件,按照《工序检验标准》要 求进行首件检验。 2.首件检验合格后,过程检验员应对首件合格件打上确认 标识,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 3.首检过程如实记录于【生产过程首检、巡检质量记录表】中。 操作工自检: 1.首检合格后,过程加工可正式量产作业,操作工应在量 产中保持一定频次的自检(每0.5小时一次自检),以保证质 量的稳定。 2.个别装配难度大的零件或测量难度大的零件,首检按照 操作工→车间管理人员→检验员,三方确认原则执行。 巡检:

1.过程检验员应对量产过程进行巡检作业。 2.检验频次:2小时至少巡检1趟,每个机位产品最少抽 样3-5件。 3.检验标准参见《工序检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关键 特性、重要特性、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和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加强巡检频次。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半成品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半成品的检验中,需要根据检验项目的标准要求进行检查,包括加工面是否有毛刺、砂眼、气孔、裂纹、塌陷、搭层、拉丝、伤痕等。同时,对于螺纹也需要进行检查,确保无乱丝、乱牙不良。此外,还需要检查焊接部位是否存在焊杂、裂纹、塌陷、搭层、伤痕、变形不良等问题,同时也需要确保无假焊、虚焊不良。在进行半成品检验时,首检最少需要检查两件,巡检每次需要抽样3-5件,每2小时最少进行一次巡检。检验方式包 括机械加工工艺外观、质量检验卡、尺寸等。 车间完成加工的零件需要进行半成品完工检验,物流仓库需要开具报检单并向半成品完工检员报检。完工检验标准遵循

机加工件检验规范

机加工件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机加工件的检验确保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3检验规范 3.1机械加工零、部件~应满足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及本标准的规定。 3.2车床加工零、部件的锐边、尖角~除图样有特殊规定外~一般按0.5×45?倒角制作。 3.3经刨、铣、插、钻加工的零、部件~应除出锐边、尖角、毛刺和飞边。 3.4零、部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准有锈蚀、碰痕、划伤等缺陷。 3.5机加工后~零、部件表面所获得的粗糙度~最低不准低于图样要求的粗糙度一个等级~最高不限制。 3.6零、部件不允许有机加工引起的退火、烧损、龟裂缺陷。 3.7已加工完的零、部件~其未加工表面应无气孔、夹渣、飞边的缺陷。 3.8检验工作程序 3.8.1测量方法的选择 根据被测工件的结构、尺寸、精度特征,现有计量器具的条件,遵循保证测量精密度、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 3.9计量器具的选择 3.9.1小批量工件~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大批量工件~使用专用量具、检验夹具。 3.9.2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重量。轻小简单工件~可放在计量仪器上测 量,重大复杂工件~将计量器具放到工件上测量。

3.9.3根据尺寸大小和要求~确定计量器具的规格~其测量范围、示值范围、分度值等能满足测量要求。 3.9.4根据工件的尺寸公差~公差小~计量器具要求精度要高,公差大~计量器具要求精度应低。 3.10测量基本的选择 3.10.1 测量基面选择遵守基面统一原则。即测量基面与设计基面、工艺基面、装配基面一致。 3.11测量条件的控制 3.11.1 工作场地应清洁;擦干净量具、检验平台、被测工件的各检验部位。 3.11.2核查量具检定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严禁使用无证、无效量具 3.11.3正确使用量具。量爪面与测面平行,或垂直,~不准歪斜~避免用量具的使用不当影响测量准确性。 3.11.4 读数时量具应水平拿着朝向亮光~使视线尽可能与主副尺上所读数的刻度线垂直。避免因视线的歪斜而引起读数误差。 3.11.5 一个参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以减少测量误差。 3.12 验收极限的确定和检验资料的填写 3.12.1根据测数值与上、下验收根据值比较~作出质量判定。作检验状态标记。 3.12.2 不合格立即隔离放置~填写不合格通知单。 4相关记录

机械加工制程检验规程

机械加工制程检验规程 一、目的:根据公司在机械加工中批量生产的特点特制定此检验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自制零件各工序的检验。 三、具体检验项目如下: 1、落料(数控冲,数控剪,冲床,俗称展开图): ⑴确认其材质、板厚是否与图相符,我公司所使用的板材主要有冷轧钢板、镀锌钢板、 不锈钢板、热轧钢板、镀锌花纹板、铜板、以及铝板应注意其表面要求是雾面,镜面还是拉丝面,不可搞错。 ⑵外观 1)有无毛边毛刺,锐角,划碰伤,接刀痕,锈蚀; 2)面板类,板材在去除毛边时,要特别注意不可被打磨成斜面(四角); 3)如果此产品下道工序须作拉丝处理那么板材表面的划碰伤及毛刺只要不是很明显的 手感即可接收,如为镀锌、镀铬等不需喷塑的需保护; 4)在下料时还应注意其板材是否平直,不可有明显的波浪状及滚辊印痕。 ⑶尺寸检验 必须将其四周及孔的毛边毛刺,接刀痕去除于净,并且要产品校平后才能进行测量,否则会影响对产品尺寸的测量及判断。 ⑷摆放及保护是否合理 此方面主要依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执行检验,要求贴膜保护,用隔板隔离的一定要遵照执行,如果工件摆放过高,四角要用透明打包胶带包好,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倒塌及碰撞,损坏工件表面。 ⑸现场有无作自检记录,记录是否真实,写的是否规范等。 ⑹上述检验项目不可漏掉任何一项,当全部合格时方可下转。 2、数控折弯,冲床成型。 ⑴确认其材质,板厚是否与图相符; ⑵外观:表面有无明显之折痕,变形,折斜,划碰伤,接模痕等不良; ⑶角度:每一刀的角度依图面清楚进行检测,对于折弯角度较复杂要求较高的工件,可 做检具加以控制; ⑷方向:在看折弯方向时先弄清楚图面要求的是什么视图方法(第一角,第三角还是机 械视图)当发生折弯成型后毛边在正面一定要对折弯方向重新进行确认是否折反。 ⑸尺寸: 1)依图量测所有折弯尺寸; 2)重点尺寸(图纸提示,有特殊标注或标有公差的尺寸)应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那些不 易测量,客户有投诉过的重点尺寸一定要设计检具进行控制; 3)对不重要的尺寸如加强筋,工艺加强尺寸只要与图纸无太大的差别即可。

机加过程检验规程

机加过程检验规程及奖惩 为完善公司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机加零部件的加工管控工作;提高各操作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避免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报废;同时完善出入库的管理,尽量避免因质量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经过各工序的把关,多层次责任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一、检验总类 1、零件入库前均应进行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工序检验包括自检、 首件检验、巡检和监督检验。 2、检验员负责首件检验和巡回检验及完工检验。 二、工序检验 1、自检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应对加工的工件进行自检。自检必须每一件每一道工序进行。工件加工有异常现象(如工件颜色发生变化、切屑形状发生变化、设备运转状况发生变化等)应及时自检。自检发现制作不合格时,检验员确认或通过技术员确认可以使用的,操作工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2、首件检验 零件加工的每道工序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首件检验: (1) 每批零件加工开始时。 (2) 工序加工过程中更换操作者、调整工装、调整设备等工序条件发生变化。

应按工艺或其它技术文件的要求对“首件”进行检验。即对产品的检验同时对测量工具的确认。 在自检合格后或检验员确认工序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 、巡检 每道工序批量加工过程中,工序检验员应作巡回检验,时间间隔均匀;检查操作者执行工艺或技术文件、作业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遵守工艺纪律。发现不符合要求应责成其及时纠正;检查设备、工装、刀具、量具及工位器具等使用是否正确合理,精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发现不符合应叫停加工,并通知车间予以纠正。检出的不合格件应予隔离。 三、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主要项目按照图纸及技术参数逐项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或与图纸技术参数不符的应及时报告,经技术部工程师确认。不合格的予以隔离,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不合格品不得入库。 四、责任 操作工在制作过程中,未经检验员检验产生的报废,由操作工承担损失;自检合格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工序在完工检验时发现与图纸或技术参数不符合而产生的报废,由操作工与检验员共同承担因此产生的损失。 报废的零部件按公司的原材料进价及加工费的合计的百分之**进行赔偿。小零部件的损失扣除每月的考核表中的质量意识分1-2分。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精心整理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2.1总则 2.1.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先行产品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求。 2.1.2检验人员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检定周期内。 2.1.3检验人员验收产品前应熟读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了解零件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要点。 2.1.4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判定。 2.1.52.1.62.22.2.12.2.2态。 2.2.32.2.4 a b 2.32. 3.1a b c 差值。 2.3.1.2内径的测量 测量零件内径尺寸时,至少应在周向三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三次测量的接点连线交角应在50°-70°之间,最大与最小半径之差为该内径圆度误差。 b 、当同直径长度大于40mm 时,应作圆柱度检查,即在同直径长度方向范围内,分别取较大间隔两位置进行测量,方法同2.3.1.2a ,选取其中误差值较大的两组作记录,并计算圆柱度误差。 2.3.1.3长度测量 考虑到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在测量零件长度时,至少应在周向两个不同位置上进行测量并作记录,两次测量的切点连线交角应在60°-120°之间。 2.3.1.4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 图样或技术文件未注尺寸公差,按GB1804-C级,未注形位公称按GB1184-10级规定验收。 2.3.2螺纹测量 2.3.2.1外螺纹测量 a、外螺纹外径方法同2.3.1.1 a、c。 b、外螺纹中径用螺纹环规或三针测量。 c、外螺纹小径用螺纹环规(通规)检测。 2.3.2.2内螺纹测量 a、内螺纹外径用螺纹塞规(通规)检测。 b、内螺纹内径方法见2.3.1.2 a。 c、内螺纹中径用螺纹塞规检测。 a b 2.3.3 2.3.4 a b、将被测件在V形块上转一角度,按照2.3.4.3 a进行测量,如此重复若干次,取其中最大值为该零件的垂直度误差。 3.3. 4.4对称度误差检测 a、本体的闸板腔对称度检查,应以闸板移动腔侧面作为模拟基准,进行检测。 b、不重要部位对称度的测量,可直接通过厚薄法进行。 c、

机加件通用检验规程

机加件通用检验规程 HYJX/JY-03 一、目地:根据公司在机械加工中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制定本检验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自制零件各工序的检验。 三、主要检验项目 1、外观及表面粗糙度 ①外观:对外观不合格的产品不再往下检查。 要求:1、工件表面应无划伤、碰伤、夹伤等缺陷。 2、工件应清洁、无铁屑、无毛刺。 3、倒角处应符合图样要求。 方法:1、检验员接到工件后,应首先用目视的方法,按以上要求对工件进行检查。 2、对倒角处按图样要求用卡尺或R规检测,对有特殊要求的倒角应采用万能角度尺进行检测。 3、对外观不合格的产品不再往下检查。 ②表面粗糙度:对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的产品不再往下检查。 要求:已加工的表面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 器具:标准样块、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方法1:对比法:将已加工表面按图样要求与标准样块对比。 方法2:测量法:对要求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应采用仪器测量。测量范围: Ra0.4以上。方法3:触觉法:用手指或指甲抚摸工件表面,与标准样块进行比较,常用于内外表面的检测。测量范围:Ra0.8--Ra6.3。 2、外圆:检测前,检验员应对检测器具进行校对,合格后方可使用。 ①、根据图样要求参照下表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具。

②、对精度等级高于IT5以上的零件应外协,用测量仪检测。 ③、正确的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使用时两测量角应在一条水平面上,用平视目光读出正确的测量数据。 ④、零件数量较多时应用环规进行测量。 3、内孔:检测前,检验员应对检测器具进行校对,合格后方可使用。 ①、应按图样技术要求并参照下表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具。 ②、正确的使用内径量表、内径千分尺,读出正确的测量数据。 4、端面: ①、当需确定误差值的数值或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检测; H+0.01 )、 正确地读出测量值。 b)根据工件选择合适的钢球,用游标卡尺测量两钢球之间的距离;

机加工件检验规程

1.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铣削、镗削、刨削、孔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4.尺寸检验原则 4.1基本原则 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4.3最小变形原则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4.4最短尺寸链原则 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 4.5封闭原则 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其间隔偏差的总和为零,即是封闭原则。 4.6基准统一原则 测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保持一致。 4.7其他规定 4.7.1应与尺寸测量的结果和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综合考虑,确定工件是否合格。 4.7.2一般只按一次测量结果判断合格与否。 5.检验对环境的要求 5.1温度 5.1.2检验工作场所应避免阳光直照,防止暖气等热源和门窗处冷空气造成温度巨变。 5.2振动 工作台要稳固,远离大型机加工设备等振源。 6.外观检验

机械加工检验规程

机械加工检验规程 Classic and Good Materials

机械加工检验规程 1 总则 1.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现行产品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 求.. 1.2检验人员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周期内.. 1.3检验人员验收产品前应熟读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了解零件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要点..1.4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判定..1.5检验人员应对车间在制品按规定进行标识.. 1.6检验人员必须定期6个月最长1年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检测方法;以提 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目的和范围 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将检验工件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剔除不合格品;使其不能投入下序或出厂;从而达到工序控制目的..3检验依据: 过程检验的检测依据按检验工艺卡执行.. 4检验类别 4.1首件检验:

4.1.1在下述情况下;必须首件检验后;才能开始加工: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调换操作者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更换调整工艺装备或更换模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更换材料批炉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代用材料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4.1.2首件检验的依据:a工艺图纸或工艺卡片;b作业指导书工艺控制 点..4.1.3检验内容: 根据检验工艺规程的要求;核对首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对首 件检验 合格;批准生产加工;首件检验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生产;产品继续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4.1.4检验要求: 对首件;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核实首件产品或工件毛坯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对首批检查的工件毛坯;操作者必须做好自检和标识;在操作者缺乏检测手段时;也应对工件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送检验员检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首件检 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或继续加工作业.. 做好首件检验记录;要求按工件种类分类填写首件检验记录;以便追溯.. 检验状态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检后待定;产品标识要求填写“工件名称、规格、 数量、尺寸、首检合格”要素;并放在产品的最顶端.. 4.2巡回检验: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范围 本检验规程适用本公司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 2、检验依据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标准、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质量计划等 3、检验内容 3。1 尺寸的检验 3。1.1 基本原则 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3。1.2常用量具 钢直尺(钢板尺)、钢卷尺(盒尺)、塞尺(厚薄规)、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量块 3。1。3量具的选择 3.1。3.1量具的选择原则 A、保证测量精确度; B、保证测量的经济性,从计量器具成本、耐磨性、检验时间方便性等来考虑合理性; 3.1.3.2量具具体选择 A、根据零件的公差选用,取测量精度系数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B、根据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选用; C、根据零件的大小选用; D、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选用; E、根据零件的批量来选用; 3.1.3。3量具精度选择原则 A、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以上的原则确定以下量具精度具体的选用原则; B、公司现有量具精度表

3.1。4尺寸检测方法 ①轴径—-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②孔径—-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 ③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 ④表面粗糙度—— a.目测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地好,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不好时,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存在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视法检验判定。 b.比较检查——如果目视检查不能作出判定,可采用粗糙度比较样块用视觉和触觉法比较判定。 c.仪器测量-—使用粗糙度仪检测。 ⑤角度——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2 形位误差的检验: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范围 本检验规程适用本公司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 2、检验依据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标准、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质量计划等 3、检验内容 3.1 尺寸的检验 3.1.1 基本原则 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3.1.2常用量具 钢直尺钢板尺、钢卷尺盒尺、塞尺厚薄规、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量块 3.1.3量具的选择 3.1.3.1量具的选择原则 A、保证测量精确度; B、保证测量的经济性;从计量器具成本、耐磨性、检验时间方便性等来考虑合理性; 3.1.3.2量具具体选择 A、根据零件的公差选用;取测量精度系数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B、根据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选用; C、根据零件的大小选用; D、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选用; E、根据零件的批量来选用;

3.1.3.3量具精度选择原则 A、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以上的原则确定以下量具精度具体的选用原则; B、公司现有量具精度表 3.1.4尺寸检测方法 ①轴径——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②孔径——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

具、通用量仪;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 ③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 ④表面粗糙度—— a.目测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地好;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不好时;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存在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视法检验判定.. b.比较检查——如果目视检查不能作出判定;可采用粗糙度比较样块用视觉和触觉法比较判定.. c.仪器测量——使用粗糙度仪检测.. ⑤角度——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2 形位误差的检验: 3.2.1行位公差的符号 3.2.2行位公差带的形式 3.2.3形状误差和形状公差 3.2.4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

零件验收要求与检验步骤,外观检验方法及常见问题描述

零件验收要求 1.全检: 要求外观,颜色,光洁度,尺寸保持一致性. 2.抽检项: 可批量常规件可按照百分比抽检。 3.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工艺对应版本图纸,第二为通用检验规范。 4.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角度尺 塞尺大理石平台 5.检验步骤: (1).对比图纸要求对应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 (3).是否与实际图纸要求材料一致, (4).是否与实物相符, (5).审查技术说明。 注重: 1)是否有对称件 2)不同类型加工处理方式、光洁度等 3)对加工的要求的注解说明。 (6).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验方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7).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登记一次数据,不能漏检。 (8).检验完成后最好进行试装,保证没有装配问题 (9).检出不良品,填写不良品审理单,由工艺设计者、部门领导签字确认是否退厂返修或报废。 (10).检验完毕写好检验记录,工件按工艺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11).材料登记入库 六、外观检验方法注重事项: 1.审图时注重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对应版本。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审核所有材料,避开错料,混料。

3.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4.图纸非凡要求的需非凡注重检验,关注是否有多余物,毛刺,锈迹,穿孔,氧化变色,腐蚀等。 5.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打孔位置偏移等。 6.使用材料应符合有效版本图纸的要求,材料本身应无变形、划伤、氧化变色 7.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变形、锈蚀、裂纹、压折、夹渣、气孔等,预埋件、铆件应牢靠、无松动,螺纹无缺损、无腐蚀等:不答应有加工遗留物: 8.执处理方法应符合有效版本图纸要求,执处理后不应有过烧、氧化、脱碳、执裂、变形、斑点、翻曲、及表面品粒不均不良现象: 9.表面处理方法应符合有效版本图纸要求,处理后表面光滑平整、无斑点、烧焦起泡、水纹、镀层脱落、镀层不全以及电镀酸性渗渣物等 10.表面处理后,零件表面答应有不可避开的稍微夹具印痕和稍微的水印;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边棱角处答应有稍微的粗糙;非重要表面答应有稍微的水纹或个别的斑点。 11.去毛刺要求:用手沿零件加工边角的任何位置及方向触摸均无刮卡现象。 七、尺寸要求: 用相应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并记录数据 提示:标注公差尺寸检验按照实测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标准,未标注公差尺寸检验方法及标准按照符合通用工艺标准公差要求

机械零部件检验标准规范

机械零部件检查规范 指引QC部门寻常工作 工作分派: ●QC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详细分析工件检查难度,并结合QC工作经验加以考 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工件以往与否浮现过质量问题,提示QC 注意,以防止相似问题再次浮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行指引。 ●全检项:规定外观电镀色差相似,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核心件需全检。 ●检查根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查规范。

1)对照图纸规定之版本,与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规定之数量,与否与实际相符 3)辨认图纸规定之材料,与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阐明。留意: 与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热解决、光洁度等对加工规定。 5)审核图纸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规定、光洁度等,决定检查办法,合理选用 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顺序对工件进行检查,检完一种尺寸,作一种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与否返修,报废。 8)检查完毕订立检查记录,工件按规定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记。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与否模糊不清、与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与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规定热解决,氧化,关注与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攻牙加工等。 6)留意零件与图纸其他不符之处,例如方向相反等。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灯光:不不大于500LUX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 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客户看见某些(如:面壳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左右 侧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容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品。 ● 底面,内部零件表面)。此表面外观缺陷应合理并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此表面缺 陷合理,不能影响零件使用性能。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1、总则 1.1本规程是工厂编制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的依据之一。 1.2工厂承接的加工件,一般均根据本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如果顾主客户另有要求的,或另有标准的,则按顾主的要求或指定行业的标准进行检验。 1.3当工厂认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时,应事先进行协商,经用户同意, 也可按协商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1.4本规程引用标准的参考书目: a GB1298 b GB1299 c YB9-68 d YB27-77 e 机床零件热处理质量检查规程1964 f 机床专业金相检验图谱 g JB2046-79 h JB1255-72 i JB2849-79 j 北京齿轮厂汽车齿轮氰化金相检验标准 Z80054 1978 k 沪机艺 85 第007号 2、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的几点规定 2.1质管部门负责执行质量检验工作,在热处理各车间工段或小组设立检验站,进行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 2.2质检工作以专业检验员为主,与生产工人的自检、互检相结合。 2.3在承接业务时,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外观目测检验,有无裂纹、碰伤、锈蚀斑点。还应调查制件的原材料,预先热处理、铸造工艺是否恰当,制件尺寸及加工余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有变形要求的要检查来时的原始变形情况,经修复的模具堆焊、补焊、砂光等等制件应说明修复情况并检查登记备查。必要时应探伤等。 2.4检验人员应按照图纸技术条件、标准、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项目与方法等,进行首检、中间抽检、成品检验。应监督工艺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生成批不合格品与废品。 2.5生产工人对成批生产的制件必经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也应进行中间检验,防止发生问题。当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检验、当班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妥当的措施纠正。 3、检验内容及方法 3.1硬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