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1.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3.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

4.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5.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16年)

6.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7.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

8.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9.2015国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

10.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制定)

11.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2.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 年版)

13.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

14.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15.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16.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

17.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16

18.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2016

19.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

20.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 上海) 专家共识

2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

22.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 年北京修订)

23.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

24.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2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

26.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27.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

28.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

29.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建议

30.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 版)

31.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医脉通LOGO

32.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

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33.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34.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35.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

36.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37.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16年修订版)

38.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

39.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_激素敏感、复发_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

南(试行)

40.2010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二):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

行)

41.2010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

治指南

42.2010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四):原发性IgA肾病诊断治疗

指南

43.2010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肾炎诊疗指南

44.

4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

46.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47.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48.细胞移植治疗小儿严重脑损伤及神经残疾专家共识

49.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围产期管理专家共识

50.儿童治疗性药物监测专家共识

51.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5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53.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

54.中国Prader-W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15)

55.2015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56.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57.2015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58.2014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

59.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6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指南

61.2013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

62.2013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

63.2013 儿童心肌病遗传代谢性病因的诊断建议

64.2013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65.2013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专家共识

66.2013 儿童肺间质疾病诊断程序专家共识

67.2013 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

68.2013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69.2012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70.201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

71.2012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72.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2版)

73.2012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

74.2012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75.2012 儿童心肺复苏指南

76.201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少关节型)诊疗建议

77.2010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78.2011 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

79.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80.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81.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82.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_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制定)

83.2015 儿童肺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84.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4年制订)

85.2015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订)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已公开发表。因此,以此指南代替诊疗方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神经性尿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性尿频neurogenic urination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尿急,不伴有尿痛、遗尿、排尿困难、发热、浮肿等。 本病病因不一。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高级中枢对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控制功能较弱。膀胱容量小,舒缩调节功能欠佳。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导致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而引起尿频。此外,还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锌缺乏有关。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尿频”病证。 3 诊断[1-5] 3.1 病史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外伤史,可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 3.2 临床表现[3-6] 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有尿急,日间及入睡前排尿次数增加,轻重程度不一,分散注意力可减轻尿频症状,入睡后恢复正常。每次尿量较少,总尿量正常。无尿痛和排尿哭闹史,不伴有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热、腰痛、浮肿、血尿、多饮等。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泌尿系统B 超检查正常。 必要时可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3.4 需与神经性尿频鉴别的病种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 癫痫病学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委托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全国主要从事癫痫诊治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中医专家编写、审定的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全书共9章,分别介绍了癫痫病的定义、分类、诊断、药物治疗、外科治疗、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癫痫持续状态及特殊癫痫人群的诊治策略、预后、伴随的社会心理问题及中国传统医学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等。本书可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基层医师诊治癫痫时作为依据和参考。

序(1)(2) 前言 领导小组名单编辑委员会名单(按标准本)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 编写说明 为了规范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癫痫诊疗中的行为,提高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时兼顾到医疗保险对癫痫诊治的给付标准,2005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和卫生部有关司局委托中国抗癫痫协会编写“癫痫诊疗指南”。我们充分认识到指南的编写是一项极为严肃、重要的工作,在我国癫痫诊疗领域亦属首次。因此,我们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选出30余位学识高、造诣深、有较高知名度的癫痫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老、中、青结合的编写委员会,根据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对临床诊疗指南编写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数个权威性的指南文本,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况拟稿。内容和文字经过数次集体审阅、讨论和修改,最后又请国内癫痫学界权威专家进行了审阅并定稿。因此,本指南在学术水平、涵盖内容、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鉴于此次参与编写的人员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的专家成员,中华医学会所属该分会、学组同意与中国抗癫痫协会以“联合编写”的名义发布本指南。经请示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中华医学会,认为本指南符合《临床诊疗指南》丛书的编写要求和标准,在按中华医学会规定程序批准后,纳入《临床诊疗指南》丛书序列,作为“癫痫分册”出版。 本指南系首次出版,其中缺点、不足在所难免。热切希望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在施行中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待再版时予以改进,使之逐渐完善。 中国抗癫痫协会会长李世绰 2006 年 9 月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 3.1 病史[1-4] 3.1.1 家族史 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 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 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言语功能丧失;显著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癫痫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癫痫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癫痫的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科、儿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癫痫epilepsy 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性特点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 本病还有“痫证”、“痫病”、“痫疾”、“羊癫风”等名称表述。 3 诊断 3.1 既往史和家族史[1-4,7] 患儿既往可有宫内窘迫、早产难产、产伤、缺氧窒息等围产期脑损伤病史,新生儿惊厥史,热性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和脑外伤,颅内出血,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中毒史,神经皮肤综合征,遗传代谢病等病史。 家族中可有癫痫、热性惊厥、偏头痛、睡眠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史。 3.2 临床表现[2,7] 临床表现为卒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唇紫绀、口吐涎沫、喉中痰鸣、惊掣啼叫、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等,具有突发突止、时间短暂、自行缓解、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的特点。若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多次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期间意识不恢复者,为癫痫持续状态。 发作前可有头晕、胸闷、惊恐尖叫、恶心、腹部不适、心神不宁、幻听或幻视等先兆,也可无发作前兆;发作后可有朦胧、嗜睡、短暂瘫痪、头痛,或恢复正常等不同表现。部分患儿发作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如:发热、感染、精神高度紧张(如玩电子游戏)、疲劳、睡眠不足、过度换气、情感波动、饥饿或过饱,以及视听觉刺激、预防接种等。 患儿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精神、认知等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3.3 辅助检查[1,2,3,4-7] 脑电图:尤其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中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及多棘慢波等痫性放电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脑电图正常亦不能除外本病,必须结合临床是否有癫痫发作予以诊断。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鼻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鼻鼽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鼻鼽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小儿鼻鼽是常见的小儿鼻部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为特征。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哮喘、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出血、中耳炎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本病的发病具有以下特点:同年龄段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6~18岁儿童青少年中,年幼儿童发病率高于年长儿童;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更易罹患变应性鼻炎。本病还有鼽、鼽嚏等别名。本病包含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 3 诊断 3.1 病史[2,3] 本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冬三季多发。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 3.2 临床表现[3] 症状: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体征:在发作期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少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水样分泌物。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 3.3 实验室检查[2,3]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呈阳性,鼻腔分泌物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可呈阳性。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总IgE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4 需与小儿鼻鼽鉴别的病种[1,2,5] 伤风鼻塞,鼻窒,鼻渊,鼻息肉。 4 辨证[1,5-10] 4.1 肺气虚寒证

临床诊疗指南[1]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ISBN978一7一117一11969一6 1.临…汀。中…IH。①临床医学一指南②急诊一临床医学一指南IV。R4一62R459。7一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ZOQg)第09性340号 门户网:~·pmP几。闭1卫人网:,门即讯hrhexan、切m 出版物查询、网上书店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策划编辑: 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杜贤周春桃兰南文tj艳梅郭森李秋斋 姚冰刘盛刘艳梅陈敏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编著:中华医学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1于67616688)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邮编:100078 E一mall: 购书热线:010一67605754010一65264830 印刷: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787只10921’16印张:36.25 字数:670千字 版次:200!〕年9Jl第1版2009年9)】第1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吕一7一117一11969一6/R·11970定价:67。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一7613394(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都联系退换) 内容提要 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是一部权威性的急诊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书籍,是分会组织全国委员单位的专家通过近两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的作品。此分册分为院前急救,灾难医学,急诊症状,复苏,呼吸系统急危重病,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泌尿系统急危重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肿瘤急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病,代谢内分泌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童多动症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儿童多动症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4~18周岁人群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治疗及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本病是一种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心肝系疾病范畴。我国儿童发病率为4.9%~6.6%,常在12岁以前发病,以学龄儿童为多,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其表现与同龄儿童发育水平不相称,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三大核心症状。常伴学习或工作困难、情绪和行为方面障碍,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可有家族史[1-3]。本病西医病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主要病变在心、肝、脾、肾。西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与环境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诊断[4,5] 由于儿童多动症症状的非特异性,缺乏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支持诊断的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不明确,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可靠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检查,并对各种资料综合分析。 参考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公布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V)的ADHD诊断标准制订如下标准。 3.1 症状标准 3.1.1 多动/冲动下列症状存在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 (1)多动难静,不能自控; (2)坐立不安,常离座位; (3)不分场合,跑来跑去; (4)玩耍时过于兴奋,无法安静; (5)经常忙个不停; (6)多言多语,自说自话; (7)问话未完,抢着回答;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 早产儿管理 一、早产儿诊断 胎龄<37 周的新生儿;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二、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 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的日龄选择合适的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见表 1) . 表 1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 2、呼吸管理 ⑴氧疗: PaO2<50mmHg 或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0%~ 95%. 对有呼吸衰竭者的治疗,见我国制订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 呼吸暂停的处理 ⑵呼吸暂停的处理 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 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 ②刺激呼吸; 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 4~6mg/kg, 静滴,12 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 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 5-15μ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 ④频发的呼吸暂停可应用 CPAP 或机械通气治疗. 3、早产儿喂养问题 ⑴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

Kcal/kg/d. 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 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 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 ; ④休克,严重的酸中毒或缺氧时 ⑶喂养的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 (表 2) . 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 <750 0.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5-1.0 1-2 1001-1250 2.0 2 1251-1500 3.0 3 1551-1750 5.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 1751-2000 7.0 3 >2000 10.0 4 ⑷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 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 ⑸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 24 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的浓度从 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的速度,0.08-0.12g/kg/h. ⑹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 10~20g. 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 2.2mmol/L~7.0mmol/L; 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 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 6、纠正低蛋白血症; 7、黄疸的治疗; 8、输血指征: 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 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 Hb<125g/L(HCT<35%). 9、PDA 的治疗 ⑴限制液体入量 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 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 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 小时. ⑶布洛芬:首剂 10mg/kg,2,3 剂每次 5mg/kg,间隔 24 小时.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性尿频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神经性尿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性尿频neurogenic urination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尿急,不伴有尿痛、遗尿、排尿困难、发热、浮肿等。 本病病因不一。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高级中枢对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控制功能较弱。膀胱容量小,舒缩调节功能欠佳。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而引起尿频。此外,还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锌缺乏有关。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尿频”病证。 3 诊断[1-5] 3.1 病史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外伤史,可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 3.2 临床表现[3-6] 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有尿急,日间及入睡前排尿次数增加,轻重程度不一,分散注意力可减轻尿频症状,入睡后恢复正常。每次尿量较少,总尿量正常。无尿痛和排尿哭闹史,不伴有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热、腰痛、浮肿、血尿、多饮等。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泌尿系统B超检查正常。 必要时可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3.4 需与神经性尿频鉴别的病种 尿路感染,儿童前列腺炎,尿路畸形,尿崩症,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 4 辨证[4-5] 4.1 脾肾气虚证 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淋漓不尽,入睡自止,尿液清或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或自汗出,易外感,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或薄白,脉细弱。 4.2 肾虚湿热证 病程迁延,小便频数,尿意窘迫,余沥不尽,夜尿正常,尿黄浑浊,精神困惫,常伴有烦躁,口渴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手足口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手足口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传染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小儿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等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疱疹、溃疡,发热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肺、脑等的严重并发症。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疮疹”“疱疹”“温疫”等病证。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4、5、9、10型,B 组2、5、13型,以及埃可病毒11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其中普通病例多见为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16),重症病例多见为肠道病毒71型(EV 71)。 3 诊断 3.1 病史[1] 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5岁多见。 3.2 临床表现[1-2] 3.2.1 普通病例表现多突然起病,发热,口腔(咽、硬腭、颊部、齿龈、舌部、唇内)疱疹、溃疡,手、足部斑丘疹、疱疹,可波及臀部和臂、腿,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部分病例可伴有咳嗽、流涕、口痛、拒食等症状。一般可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3.2.2 重症病例表现可发生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3.3 实验室检查[2-3]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高。危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中Cox A16、EV 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可确诊。

《乔鸿儒先生临床医案指南小儿篇》梁汝文

《乔鸿儒先生临床医案指南--小儿篇》梁汝文 前言:吾师乔鸿儒先生,中医世家,幼承庭训,遍拜名家,医武并修。现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济南市名老中医,济南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济南市“医界楷模”。乔老师行医60余载,德高艺精,蜚声海内外;弟子众多,桃李满天下。乔老师在传统武术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武术八段,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全国著名武术家。 1.小儿感冒 一.临床医案: 刘某某,女,6岁,于2009年11月8日初诊。 鼻塞,打喷嚏,流涕5天。头痛,全身酸痛,体温37.8°C,乏力,怕风,咳嗽,有粘痰,色白,难咯,咽干,咽痛,咽喉壁红肿,有滤泡,扁桃体Ⅰ度肿大,双下颌淋巴结轻度肿大,呼吸音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感冒辩证类型:风热外感型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则: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处方: 金银花12克连翘6克黄芩6克射干6克苏叶6克杏仁6克陈皮6克半夏6克枳壳6克前胡6克浙贝6克知母6克僵蚕6克桔梗6克牛蒡子6克麦冬6

克芦根6克辛夷6克(包煎)甘草3克 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用 复诊:服药3剂后,诸症大减,体温降至36.8°C以下,鼻塞、头痛消失,咽痛基本消失,咽干,微咳,痰少,食少,呼吸音粗,舌红,咽微红,苔薄,脉浮数。处方:原方减去辛夷,加焦麦芽9克,余药不变,继服3剂则愈。 方解:金银花、连翘相须为用,清热解毒,适于一切热毒及热性病各期;“治肺不利咽喉非治也”,故用黄芩、射干、僵蚕、牛蒡子、甘草等清热解毒而利咽喉;芦根清热生津;知母、麦冬滋阴润肺利咽;陈皮、半夏、杏仁、川浙贝、前胡等止咳化痰;枳壳、桔梗宽胸理气;苏叶、辛夷解表疏风,通鼻窍;焦麦芽健脾胃,助运化。 辨证加减: 1. 高热加生石膏、鱼腥草等。 2. 高热惊风----酌加羚羊角粉、石决明、蝉衣等。 3.鼻塞重加苍耳子、辛夷等。 4.咽痛甚加木蝴蝶、锦灯笼、山豆根等。 5.咳嗽痰多加款冬花、紫苑等。 6.伴食积者----酌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或合用保和丸。二.讨论 小儿感冒是由于感受外邪,侵袭肌表而引起的呼吸道疾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呼吸系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咽部,以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多见,约占原发感染的90%,细菌占一、0%左右,其中部分为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感染。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占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50%以上,幼儿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婴幼儿上感易向邻近组织扩散,在部分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而迁延不愈。 二、诊断标准 1、一般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 ⑴轻症上感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可有发热,亦可有咽部不适或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多见于年长儿。 ⑵重症上感多见于婴幼儿。多急骤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或更高,发冷、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热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撅、腹痛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系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 ⑴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除咽部充血外,突出表现在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 ⑵咽结合膜热常发于春夏季节,突起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病程一、~2周。凡具有上述表现之一者,排除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口腔炎等,可诊断为相应类型上感。 3、区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正常或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并常有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咽拭子做细菌培养可阳性。 三、鉴别诊断 ⑴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心理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为特征,多数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以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交流交往障碍、少语、无语、喃喃自语、动作刻板重复、兴趣狭窄为主要表现[1-3]。 中医古籍未见孤独症谱系障碍之病名,但纵观古代医家的各种描述,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语迟”“童昏”“清狂”等疾病相关。 3 诊断 3.1 病史 3.1.1 家族史[1-3] 主要包括精神、神经疾病病史、智残病史,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性格怪癖、冷淡、刻板、敏感、焦虑、固执、缺乏语言交流、社会交往障碍或言语发育障碍者。 3.1.2 个人史[1-3] 主要指母亲高龄产、孕期病毒感染、脐带绕颈、羊水污染、早产、难产、产程过长、颅内出血、窒息史,有重大心理创伤和惊吓,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使用特殊药物,生长发育是否落后,如抬头、会笑、翻身、独坐、站立、独走、语言等。 3.2 临床表现[1-3] 社会交往障碍:目光回避,呼之不应,孤僻独行,缺乏主动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 交流障碍:非言语交流障碍,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语交流障碍,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言语发育迟缓,少语、无语,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模仿言语、喃喃自语、刻板重复,发声怪异。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错用,语调、语速、节律等异常,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鼻鼽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1-4]。 1.小儿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小儿鼻鼽是常见的鼻部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为特征,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哮喘、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出血、中耳炎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2.本病的发病特点同年龄段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6-18岁儿童青少年中,年幼儿童发病率高于年长儿童;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更易罹患本病。本病在古代文献中还有鼽、鼽嚏等别称。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诊断 1.病史本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冬三季多发。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部分患儿可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2-3]。 2.临床表现症状: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及2项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1h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3]。 体征:发作期常见鼻黏膜苍白、灰白或浅蓝色,水肿,少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水样分泌物。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 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3]。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呈阳性,鼻腔分泌物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可呈阳性。皮肤点刺试验、血清总IgE 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血清学过敏原抗体检测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2-3]。 4.需与小儿鼻鼽鉴别的病种伤风鼻塞,鼻窒,鼻渊,鼻息肉[1-2,5]。 辨证 本病常见证候主要有以下4种[1,5-10]。 1.肺气虚寒证鼻痒,喷嚏频频突发,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语声低怯,面色苍白,或见咳嗽痰稀,鼻黏膜淡红或苍白,下鼻甲肿大,鼻道水样分泌物。舌质偏淡或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1 说明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以“细菌性痢疾”“痢疾”“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5年2月,以“bacterial dysentery”“diagn osis”“Chinese medicine”“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 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 house,NGC)等,检索年限近25年内,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主要检索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相关中西医儿科教材、专著,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 在形成草案前,基于文献研究确定调查问卷,调查获得最终结果后,以问卷结果确定的方剂、中成药及其他疗法名称,再进行一次检索,以防止漏检,并获得高质量的证据。 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1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文献632篇。 1.2 文献评价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4 指南工作组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儿科专家指导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汪受传。副组长:马融、沈同、俞景茂。成员:艾军、丁樱、胡思源、李新民、李燕宁、王孟清、王素梅、闫慧敏、俞建、虞坚尔、虞舜、赵琼、赵霞。秘书:王雷。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起草人:丁樱。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2015年工作组组长:丁樱。秘书:闫永彬。成员:吴力群、冯晓纯、王俊宏、白玉华、程燕、秦艳虹、白晓红、吴敏、鲁艳芳、陈文霞、郑海涛、韩姗姗。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抽动障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抽动障碍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抽动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1]。好发年龄5~10岁[2],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3~5):1。少数患儿至青春期可自行缓解,有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属于中医“肝风”“慢惊风”“抽搐”“瘈疭”“筋惕肉瞤”等范畴。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3-6] 抽动障碍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临床核心症状。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可波及面部、颈部、肩部、躯干及四肢,具体表现为挤眉、眨眼、咧嘴、耸鼻、面肌抽动、仰头、甩头、扭肩、甩手、鼓腹、踢腿、跺脚等。 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异常的发音,如喉中吭吭、咯咯、吼叫声、呻吟声、秽语等。 抽动反复发作,有迅速、突发、刻板的特点,呈多发性、慢性、波动性,可受意志的暂时控制,也可因感受外邪、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久看电视或久玩电子游戏等因素而加重或反复。 有的还伴有情绪行为症状,如急躁易怒,胆小,任性,自伤或伤人,也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等。 3.2 辅助检查[5,7] 可选择进行脑电图、头颅MRI、血铅、抗链球菌溶血素O、铜蓝蛋白测定、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等以利于鉴别诊断。 可测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多发性抽动综合量表(TSGS)等以了解抽动病情轻重程度;必要时可进行多动症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学习困难量表、智商测定量表等测量以了解共患病情况。 3.3 诊断标准[8] 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本书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委托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全国主要从事癫痫诊治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中医专家编写、审定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全书共9章,分别介绍癫痫的定义、分类、诊断、药物治疗、外科治疗、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癫痫持续状态及特殊癫痫人群的诊治策略、预后、伴随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中国传统医学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等。本书可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基层医师诊治癫痫时作为依据和参考。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指南编写的背景 第二节指南编写的目的和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章癫痫的诊断 第一节癫痫的定义 第二节癫痫的分类 第三节癫痫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癫痫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癫痫的病因诊断 第六节癫痫诊断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癫痫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现状和总体评估

第二节抗癫痫药物介绍 第三节癫痫的药物治疗 第四节循证依据和推荐等级 第四章癫痫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条件要求与建议 第二节癫痫外科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三节癫痫外科的术前综合评估 第四节癫痫外科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相关问题 第五节癫痫外科手术后的综合治疗与评估 第五章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 第一节脑电图在癫痫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脑电图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第三节脑电图的导联设置 第四节脑电图描记程序 第五节脑电图的分析 第六节癫痫样放电与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 第七节脑电图判读标准 第八节新生儿脑电图特征的描述 第六章癫痫持续状态及特殊癫痫人群的诊治策略 第一节癫痫持续状态 第二节儿童癫痫的特点 第三节女性与癫痫 第四节老年人与癫痫 第五节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 第六节癫痫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 第七章癫痫的预后 第一节首次发作后再发的危险性 第二节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第三节癫痫综合征的预后 第八章癫痫伴随的社会心理问题 第一节心理评估 第二节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概述 第三节癫痫患者的学习、就业建议 第四节癫痫患者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导 第五节癫痫患者的随访 第六节癫痫患者的护理 第九章中国传统医学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原则 附录一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1981年) 附录二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1989年) 附录三癫痫发作的类型和反射性发作的诱发剌激(ILAE-Engel,2001)附录四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建议(2001,Engel) 附录五描述发作症状的术语(ILAE,2001)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846955392.html,/book/html/?763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