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大全简单

古诗配画大全简单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2、各不同:各不相同。

3、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4、侧:侧面。

5、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6、咏竹(傅庞如)

7、坚劲:坚韧、刚劲。

8、【译文】

9、扩展资料:

10、这两首是题他自作的竹石画的配画诗。第一首原题《竹石》;第二首,原无题目,是新版《郑板桥集》的补遗诗。

11、这副《墨竹图》创作于乾隆乙酉春,也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春,正是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驻跸扬州之时。时年郑板桥已73岁,就在十二月十二日,郑板桥于老家兴化与世长辞,因此此作品意义非凡,可谓其重要作品之一。

12、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

13、细品题画诗,我们不难看出,画家想表现的是在恶劣天气之下依旧傲然挺立的劲竹,表达出“虚怀若谷,历经磨炼,方成英雄”的宽宏大量之胸怀。在他眼中,竹石能代表人坚贞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品格高洁等品性,因而其画托物言志,意境深远。

14、缘:因为;由于。

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6、立根:扎根,生根。

17、磨:折磨,挫折。

18、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19、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20、【注释】

2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2、这首诗其一是三年级学的。

2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26、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7、竹石(清.郑燮)

28、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29、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0、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1、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32、原:本来,原本。

33、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34、咬定:咬紧

35、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36、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7、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尤擅画兰竹。(《兰竹石》)图,以石为脉,兰竹相间,为郑燮兰竹石中的精品。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为

清代书画,构图简洁,用笔劲健,以石为脉,兰竹疏密得当,浓淡相宜,为板桥兰竹精品。

38、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39、破岩:破裂的岩石。

40、:郑燮

41、《竹石图》题画诗云:“西风昨夜动窗竹,一枕秋寒睡不足。未便呼僮尽斫之,石畔还留数枝竹”。板桥匠心独运,石旁修竹数竿,长枝瘦挺,寒夜稀疏,层次分明,配合“秋寒”、“西风”的主题。石用淡墨折皴勾出,略以干笔横擦甚见精神。

42、【诗人简介】

43、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44、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45、任:任凭。尔:你们。【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46、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47、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48、这些诗,文字通俗畅脱,不须多作诠释就会明白。诗人是借竹子的不畏风寒,不嫌贫瘠,巍然挺立苍峰破岩之间的可敬英姿、可佩精神激励人们,也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与为人准则。

49、《兰竹图》以半幅面作一巨大的倾斜峭壁,有拔地顶天、横空出世之势。峭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在碧空迎风摇曳。《兰竹图》的布局十分严谨,画面石、兰、竹三者组织安排得和谐。以石为龙脉,把一丛丛分散的兰竹有机地统贯一气,显得既严整而又富于变化。三者不分主次,浑然天成。

50、竹(宋.苏东坡)

51、《竹石》这首古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53、郑板桥的《兰竹图》是以石为脉,兰竹相间的。

54、竹枝石块两相宜,群卉群芳尽弃之。

55、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6、击:打击。

57、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

竹。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58、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59、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60、这是一首题画诗,原题《竹石》,是郑板桥题自己画的竹石图的。

61、画面绘几丛修竹立于岩石之前,下有兰蕙映衬,恰如天成,呈自然之趣。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石间题有一诗:“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两者之间浑然的搭配,让画作有了非凡的气势。此外,款识间板桥语:“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正所谓:“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对诗书画的态度,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

62、石筍擎天,琳琅数竿,有冲霄凌云之势,抚风弄月之态。板桥写此,以为闲中闷中之伴,诗中酒中之友。自称“不必以千金万金造园,”只须石筍数尺,修竹数竿,便可赏风中雨中之声,日中月中之影,“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以此消遣,以此寄情,郑板桥就此写出了他的这幅精品。

63、题识: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

弥新乎?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板桥老人郑燮。

64、《兰竹石》图,以石为脉竹石相间。

65、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古诗配画大全简单 1

★ 10句很精辟的感悟人生经典句子(图文)

★ 给朋友的暖心文案精选54条

★ 2022年写一段优美的句子20个字--51细雨网

★ 霸气英语短句(70条)(图文)

★ 经典房地产广告语(精选50句)

★ 抖音最火闺蜜句子(精选50句)

水调歌头等15首诗配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文案

文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文案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 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文案

古诗配画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满江的凄风苦雨趁着黑夜笼罩着吴地,在这样的清晨送别友人,感觉自己就像那楚山一样孤苦无依。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就请告诉他们说,我的心还像玉壶里的冰一样坚贞纯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 友了。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着船将要远行,忽听到岸边上有踏歌声。呵,这桃花潭的水 呀能深有千尺,也不如你汪伦---为我送别的那片实意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与老朋友在黄鹤楼告别,孤单的小船好像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能看见长江在滚滚翻动。

别董大二首(其一)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六翮飘飖私自怜, 北风吹雁雪纷纷。一离京洛十余年。 莫愁前路无知己,丈夫贫贱应未足, 天下谁人不识君。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古诗文名句配画(一)

古诗文名句配画(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长歌行》)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潜《饮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林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古诗配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下曲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杜鹃带血归。 示儿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初春殷常青简单古诗配画

初春殷常青简单古诗配画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让人喜欢的季节,明媚的阳光,鲜花盛开,草木回春,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伟大的古代诗人,常常用惊人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丽。他们用唯美的诗句和伟大的想象力呈现出春天的盎然和欣喜。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殷常青的《初春》,这首诗以其清新朴素、简练而脍炙人口。作者笔下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从早春凛冽的气息轻轻跃过来,如湖边的小鸟缓缓划过天空,如荷塘上的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初春寒,气先时,草木知春日。” 这句话是殷常青《初春》的开头,它抒发出初春时气温依然寒冷的感受。即使气候依然寒冷,草木依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它提示人们,春天已经悄悄地到来,万物复苏,即使还无法看到它,也能感受到。 “促膝桃花微笑开,一雨闲风任时来。” 殷常青用这句诗来描述桃花,桃花是春天的代表性花卉,深得人们的喜爱。桃花开放于春天,不扰民间纷杂的活动,静候是来的岁月。当阳光和雨水落在它上面时,桃花在风中微笑着怀抱初春的温暖气息。

“疏星雨余晖未尽,孤鹭岸边立鸣蛙。” 这是一句描述自然之美的诗句,作者用白天余晖和夜晚星星的疏散, 来描绘出春天自然的和谐美。古井中的青蛙,彷佛独自一个人坐在一 边欣赏晚霞和荷塘边的风景,感叹春天向来如此美丽与缠绵。即使只 是在湖边看一天过去,也足以让人沉醉。 诗歌与画作是有相通之处的艺术,有了画作来配合殷常青的简单古诗,自然能更加突出古诗所表达的形象。画笔中的美丽春天,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古代文人雅士的境界,都让人感悟到生命之美和人生的意义。 一幅画作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境地,画作中的山、水、花儿、鸟儿、龙虎,都在春天盛装出席的草木之间显明。这些自然元素的融入,清静淳朴、自然而然扑面而来。配图的春意盎然,让人不能自禁 地流连忘返,心灵得到了沉静与愉悦。 总之,殷常青的《初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优美的春天世界,让人不 禁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之处。配上逼真、真实的画面,该诗便更加妙趣 横生,令人沉醉,使本就喜欢春天的人更加钟情于春天。正是因为有 这样的古诗作为抚慰心灵的“灵丹妙药”,才能让人在生命的边缘感受 到真正的幸福。

春季和冬季的古诗配画

春季和冬季的古诗配画 春季和冬季是中国四季之中最为鲜明对比的两个时期。春季暖阳和煦,万物复苏;而冬季则寒风刺骨,大地冰封。古代诗人常常以春季和冬季为创作题材,配以描绘绘画,将自然的美妙和人情的感慨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本文将分别探讨春季和冬季的古诗配画。 一、春季古诗配画 1、《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是一首讴歌春雨的诗歌。诗人通过写自然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诗歌配画:此诗可配画白天的春雨,画面呈现出一片绿色,无声的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复苏,小溪里流淌的清水与树叶构成了自然的音乐。 2、《望岳》 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望岳》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和崇山峻岭的景观,表达了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 诗歌配画:在画面中,可以描绘黄山的壮美景观,山巅上可描绘插云观景、迎客松等景观,而下方的云海更能体现诗人所描

绘出的豪迈之情。 3、《江南春》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是一首面向春季的诗歌。诗人以江南的春景美丽、生机勃勃来表达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也蕴涵了对生命和未来的希望。 诗歌配画:画面应该选择江南水乡为背景,表现出春天江南的万物复苏,绿的山水、蓝的水面、红的梅花等颜色的鲜明对比,呈现出一幅如画的春日风光。 二、冬季古诗配画 1、《寒食》 《寒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一首表达人们对亲友离别思念之情的诗歌。 诗歌配画:画面应该选择白雪覆盖的山丘,表现出诗歌中冬季的寒冷和寂寞。人物可以分别是旅客、家人和异地亲友等,以表现出一个季节里的人情事。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大雪纷飞的严寒天气中离家出门,遭到一系列困境,但仍然不受阻挡,最终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故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