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

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

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其他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人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人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主要成分

(1)血浆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

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贴士〗(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的计算。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构成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

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 参*考*答*案█ ▇▅▃▁:1.C 2.A 3.B

〖课堂小结〗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课后反思〗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

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

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其他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人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人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主要成分

(1)血浆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

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

4、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贴士〗(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的计算。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构成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

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 参*考*答*案█ ▇▅▃▁:1.C 2.A 3.B 〖课堂小结〗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课后反思〗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 示范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图1图2 指导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下面的问题。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3.若将图1 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生活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提示和补充:

1.血细胞和草履虫;血浆和水环境; 2.血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草履虫可以; 3.吸水涨破。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提示:草履虫通过胞口吸收外界环境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胞肛把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之中。 过渡: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 【新知讲解】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从简单的问题出发,《红楼梦》里有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那男人是不是水做的呢?学生容易答出男人也是水做的,因为在必修一学习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进而展示资料: 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内的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79%。 引出体液的概念。 1.体液: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组成 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者让学生记忆和背诵,而是设置更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体会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图1-1,思考问题: ①细胞内液多还是细胞外液多? ②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哪里? ③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哪里? 提示: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外液。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第一节《细 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通过问题探讨引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接着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如何有机联系构成内环境,使学生形成对内环境的初步认识;然后深人分析细胞外液成分并说明其理化性质,以加深学生对内环境的微观认识;最后说明细胞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加深学生对内环境媒介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的编写思路,不仅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也符合概念学习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内环境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知道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在细胞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同生命的系统观和稳态与平衡观,并以此指导分析生命现象。基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

环境实现物质交换的理解,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2.科学思维:本节教材的科学思维训练主要体现在“问题探讨”“思考•讨论”以及相关习题中。通过比较草履虫与血细胞生活环境的异同的实例体现了比较、分类、分析等思维方法。绘制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模式图,用简单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等任务,有利于发展学生建模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一、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学的基础知识。本册教材是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其理化性质。本模块的主题是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 ①通过提问:血液是体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血浆≠血液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 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其他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人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人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人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主要成分 (1)血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合作意识,并通过最后再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小组之间尝试构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草履虫和血细胞的图片,并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材中问题探讨的问题: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 2 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血

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若将血细胞放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吸水涨破) 2、新课讲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着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些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 【师】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女人都是水做的”其实无论男女老少,体内都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称为体液。 那么体液的成分和组成是什么?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生】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串看书,独立思考问题答案,必要的话可以上网搜答案。培养学生搜集,分类,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思考·讨论”,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下图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用箭头和文字) 3.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然后由学生上黑板完成“三者间的流向图”【师】拓展问题:如果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现问题,如生活中出现的组织水肿,大家试着用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原因? 【生】学生小组之间分工合作,有的上网搜集材料,有的汇总,大家共同讨论,合作研究得出小组结论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师】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新闻,医生把人体组织或者器官从供体拿出,

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过程与方法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间接的物

基础训练 1.关于渗透压说法不正确是 A.溶液渗透压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 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是人体内所有液体的统称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3.内环境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 A.2 B.4 C.6 D.8 4.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B.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5.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B液为_______,C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 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其中与 的成分最相似。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正常人B液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之间,肺气肿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的pH变_______,此时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缓冲物质。 (4)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A液、B液、C液、胰腺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病的发生。 拓展提升 7.(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C.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 D.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8.(多选)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过程是指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优质学案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的构成及理化性质。2.阐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基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物质交换的理解,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2.科学思维——模型建构:绘制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模式图,用简单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组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如图所示)。

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是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它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是体内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判断正误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2)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 (3)内环境即细胞内的环境() (4)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 〖答案〗(1)×(2)√(3)×(4)√ 关键点拨(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如图所示)。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2)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于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就是内环境。 (3)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细胞外液吗? 〖提示〗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汗液、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请写出人体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并完善表格。 体内细胞液体环境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优质学案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1)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梳理 1.体液的组成 2.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细胞外液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

4.内环境的定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5.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2)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 ①除蛋白质外,其他各种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提示〗: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血浆≠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 (3)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属于体液(×) 〖提示〗: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细胞内液,不属于体液。

〖应用示例〗(2021·安徽合肥期末改编)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1/3 C.细胞质基质是体液的一部分 D.人体体液包括细胞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答案〗 D 〖解析〗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B正确;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是体液的一部分,C正确;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体液,D错误。 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素养提升 科学思维——建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概念模型 阅读教材第3页“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构建一个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相互转换的概念图。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体液、细胞外液的组成,区分细胞内液和内环境; 2.建构思维导图阐释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3.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体液和细胞外液的组成;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区分不同细胞生活在不同内环境中。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新课 1.通过课本问题 探讨,分析草履虫和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 境。 2.提问:血细胞 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 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析比较草履虫 和血细胞直接生活的 环境异同。 创设问题引发学 生思考,领悟无论是 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 物,都有其特定的生 活环境,并与环境进 行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 体液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体 液的组成示意图,分 析体液的组成成分以 及各成分的含量。 观察体液的组成 示意图,分析体液的 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 的含量。 锻炼学生的识图 归纳能力,掌握体液 的组成及各成分含量 差异。 血浆 1.展示血液分层 图,提问每一层都是 什么。 2.提问血细胞生 活在什么环境中? 1.说出血液分层 后每一层含有的物质 名称。 2.说出血细胞直 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而不是血液。 区分血液和血 浆,理解血浆是血细 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和淋巴液 1.描述组织液和 淋巴液的定义。 2.引导学生分析 组织液和淋巴液分别 识记组织液和淋巴 液的定义,理解组织 细胞、淋巴细胞生活 的环境。 回归课本原文,掌 握基本概念。

2014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时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时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 教学目的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2.描述内环境的成分。 〔一〕导案 [自学指导] 〔回顾〕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最基本生命系统是: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定义:_____ ②体液的组成: 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 体液 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______ _______〔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_____〔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2〕内环境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比较复杂,以血浆为例〕 〔1〕血浆的成分: 〔约90%〕______ ________ 血浆〔约10%〕 _______ 血液运送的物质〔如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量多一些。 〔二〕讲案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图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体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以下物质中那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K+,呼吸酶,葡萄糖,生长激素,氨基酸,丙酮酸,尿素,CO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脂肪, HCO3-,葡萄糖,载体,消化酶。 3.列表比较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三〕练案 1.以下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十 B.过氧化氢酶、激素、H20 C.血浆蛋白、Ca2十、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 ........................... 3.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内环境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生命观念) 2.以氧气、二氧化碳、养料和废物为例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生命观念(生命观念) 3.通过对血浆成分表分析,对血浆和细胞外液本质有初步了解(科学思维) 4.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 系(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难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对人体的基本系统结构和功能有了基础性了解,但学习间隔时间长,记忆较为有模糊。教师需要创设情境,用图片等搭建桥梁帮学生回顾。其次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教师可以搭建一些供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四、教学过程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资料分析】红细胞在体外必须特定溶液中才能保持活性,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 教师引导分析:什么是渗透压?渗透压大小与什么物质有关? 除温度和渗透压外,内环境还有什么理化性质?介绍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正常范围和影响因

素 【资料分析】展示运动前后,血浆PH变化情况。分析:正常人血浆的PH范围,PH值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联系生活】解释生活实例:如输液时为什么用生理盐水?营养不良时人容易浮肿?腹泻时要补充淡盐水? 【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P6思考题 教师总结,重点分析:以动画形式展示营养物质、废物、氧气、二氧化碳等如何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同时辅助以人体系统结构模式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完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式图。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归纳完成物质交换模式图

高二生物教案:《细胞生活的环境》优秀教学设计(一)

高二生物教案:《细胞生活的环境》优秀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内环境的概念,并能与外界环境区分开。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以及成分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比较以及联系,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能够与健康联系起来,注意日常生活的防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内环境的概念,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比较以及联系。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难点】 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比较以及联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第一幅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第二幅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提问学生这两幅图中分别是什么细胞,并且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 引导得出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可以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并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 而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再次提问,血细胞又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明白了。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内环境概念以及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大家回忆生活中的实例,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思考水泡中的液体是什么? 其实水泡中的液体是体液中的一种。那么体液是什么?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思考血液是否为体液? 血液并不全是体液,体液包括细胞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王茹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用时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先请大家看两幅图片,(课件展示章图),无论是冰天雪地里巡逻的战士还是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他们的体温大概都是37℃度,这是为什么呢?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的水,这又是为什么? 生:…… 师:很好,当外界剧烈环境变化时,我们体内的环境总能保持相对稳定,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这也是我们第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1节,看一下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的。 [新课] 板书: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P2问题探讨,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生1: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2: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人教版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合作意识,并通过最后再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小组之间尝试构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草履虫和血细胞的图片,并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材中问题探讨的问题: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 2 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若将血细胞放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吸水涨破) 2、新课讲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着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些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 〖师〗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女人都是水做的”其实无论男女老少,体内都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称为体液。 那么体液的成分和组成是什么?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生〗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串看书,独立思考问题〖答案〗,必要的话可以上网搜〖答案〗。培养学生搜集,分类,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思考·讨论”,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下图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用箭头和文字) 3.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然后由学生上黑板完成“三者间的流向图”〖师〗拓展问题:如果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现问题,如生活中出现的组织水肿,大家试着用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原因? 〖生〗学生小组之间分工合作,有的上网搜集材料,有的汇总,大家共同讨论,合作研究得出小组结论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师〗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新闻,医生把人体组织或者器官从供体拿出,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它很快就死亡了,而在内环境中,体内细胞却能正常的生活,内环境里含有哪些成分呢?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主备人:闵锐课型:自主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2020.09.04 【生命观念】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科学思维】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_________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_____。 (1)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血浆是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运输_________,运输______、_______和体内产生的_________。 (2)组织液:存在于_______________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组织液是体内________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3)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由一部分_________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淋巴液是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 【思考·讨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3、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1.1细胞生活的环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 题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 教学分析教 材 分 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有利于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学习。 本课时主要进行“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和“细胞外液的成分”两个内容。教材的“问题探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创设情境。讨论将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的生活环境中将发生的变化,引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 这一主题。比较方法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内环境由三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有机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的基础。教材依托三者关系示意图,设计思考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三者关系。 重难点: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具有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脚有时候会浮肿,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排出代谢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构建内环境的概念。此外,有关细胞的生活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 1.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并能解释和说明其含义(生命观念)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它们之间的概念关系模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教学 方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翻页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等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生成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 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 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 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 C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一一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 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 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 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之小 船创作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知识梳理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01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 08血细胞外的液体。 ①血浆:血液中除□ 09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10细胞 ②组织液:存在于□ 间隙液。 ③淋巴:□11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也叫 □12淋巴。 (3)常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 (1)概念:由□18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主要由□19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内环境各成分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24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作用:是□ [问题思考] 1.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 提示: 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区别? 提示: 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 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 提示:不属于。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5.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 提示:不属于。因为它们不属于体内的液体,也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典题分析 题型一体液种类及其关系 [例1]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 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解题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即细胞外液,A正确;①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B正确;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只有②,C错误;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D正确。 [答案]C 规律总结 图示中内环境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1)线式图分析的突破点在于单向箭头 (2)模式图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细胞,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案 【篇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作者:蔡生娟 一、教学内容及内容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 1节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 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等四部分内容。该节内容是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 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如 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等概念 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在本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图表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设计归纳图、多媒体图像等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鲜明,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 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策略和技巧更 加完善,更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前面 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 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学习时间 跨度大,很多知识可能已经淡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引导。 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适时 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学生领会。三、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③.说明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通过内环境组成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事物间区别与联系的观点 2、教学 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

高中生物_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同时,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推理、分析、概括,发现生物学规律,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学会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不直接提出内环境概念,而是通过细胞生活的环境引出内环境的概念,进一步探讨稳态的含义。本章的知识可以说是学习本册的基础,由微观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延伸到个体生活的外环境,由内环境的稳态延伸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1的学习,对细胞的结构、生命历程等有了一定的掌握,细胞又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能自然接受到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概念图和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方法]诱导思考、合作讨论 [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 就像俗话说的“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一样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且依赖环境而存在,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结合“问题探讨”并思考讨论本栏两个讨论题。(多媒体展示)知道像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那么机体的其他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呢? 过程设计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板书) 首先让学生完成【思考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过渡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思考1】细胞本身有没有什么结构能反映细胞生活的环境?如果有,是什么,并作相应的解释。 (学生讨论交流)(有,细胞膜,因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磷脂是一种由亲水端和疏水端组成的,磷脂亲水端分别朝向细胞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