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免疫学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注射了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而接种麻疹疫苗后,终生不再患麻疹?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异,这次注射的疫苗对变异后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而麻疹病毒虽然也是RNA病毒,它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的疫苗终身管用。

那么,什么是疫苗?有哪些种类?

(二)讲授新课

1、疫苗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型的传染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为此,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预防传染病,疫苗就这样诞生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即先后用接种“人痘”和“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此病毒已于1980年被人类消灭。法国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病疫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对外毒素进行减毒处理获得类毒素也是疫苗)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接种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本质上,疫苗是抗原。

(2)举例: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可口服,由“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成)、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DNA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NA本身不是抗原,是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是抗原。)

(4)特点: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又无感病危险。

(5)DNA疫苗如:预防亚型禽流感的疫苗、新型乙肝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1)百白破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2)疫苗作为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相对于灭活的病原体,减毒处理的病原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人会有发烧的症状。

(3)多联疫苗(预防不同的疾病,如百白破)、多价疫苗(预防同一种疾病的多个亚型或血清型,如流感三价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旁栏思考”

(1)疫苗不必用完整病原体,可以是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及其产物制备,此外DNA疫苗也逐步开始应用。

(2)接种疫苗前应保证身体健康,免疫力较强。患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应该注射减毒活疫苗。因为处理不当,会引起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2、器官移植

(1)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器官移植,目前可以移植心脏、肝脏、肾脏、肺等器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2)对器官移植的接受者来说,供体器官属于抗原,移植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最初的器官移植多不成功。

(3)配型:检查供体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只有供体与受体的HLA 有一半以上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4)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以使机体处于暂时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5)自体干细胞(脐带血)培养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较小。

(6)“免疫赦免”:将异体的组织器官移植到体内某些特定的部位(如眼角膜、大脑、软骨、子宫等),免疫排斥反应较弱,可长期存活,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眼角膜成功率100%,心脏47%),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从而使免疫细胞不产生抗体。眼角膜移植一般不需要配型。

(7)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

3、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分为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

(2)免疫诊断

根据抗原和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3)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免疫增强疗法(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免疫抑制疗法(针对免疫功能过强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使用免疫抑制剂)

六、板书设计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一、疫苗

(1)定义

(2)种类:灭活病原体、减毒病原体、DNA疫苗等

二、器官移植

(1)定义

(2)条件:配型(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

(3)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

三、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菌苗、疫苗、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

(2)免疫诊断

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

(3)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

免疫抑制疗法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免疫学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注射了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而接种麻疹疫苗后,终生不再患麻疹?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异,这次注射的疫苗对变异后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而麻疹病毒虽然也是RNA病毒,它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的疫苗终身管用。

那么,什么是疫苗?有哪些种类?

(二)讲授新课

1、疫苗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型的传染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为此,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预防传染病,疫苗就这样诞生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

家,即先后用接种“人痘”和“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此病毒已于1980年被人类消灭。法国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病疫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对外毒素进行减毒处理获得类毒素也是疫苗)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接种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本质上,疫苗是抗原。

(2)举例: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可口服,由“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成)、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DNA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NA本身不是抗原,是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是抗原。)

(4)特点: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又无感病危险。

(5)DNA疫苗如:预防亚型禽流感的疫苗、新型乙肝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1)百白破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2)疫苗作为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相对于灭活的病原体,减毒处理的病原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人会有发烧的症状。

(3)多联疫苗(预防不同的疾病,如百白破)、多价疫苗(预防同一种疾病的多个亚型或血清型,如流感三价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旁栏思考”

(1)疫苗不必用完整病原体,可以是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及其产物制备,此外DNA疫苗也逐步开始应用。

(2)接种疫苗前应保证身体健康,免疫力较强。患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应该注射减毒活疫苗。因为处理不当,会引起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2、器官移植

(1)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器官移植,目前可以移植心脏、肝脏、肾脏、肺等器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2)对器官移植的接受者来说,供体器官属于抗原,移植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因此最初的器官移植多不成功。

(3)配型:检查供体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只有供体与受体的HLA 有一半以上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4)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以使机体处于暂时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5)自体干细胞(脐带血)培养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较小。(6)“免疫赦免”:将异体的组织器官移植到体内某些特定的部位(如眼角膜、大脑、软骨、子宫等),免疫排斥反应较弱,可长期存活,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眼角膜成功率100%,心脏47%),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从而使免疫细胞不产生抗体。眼角膜移植一般不需要配型。

(7)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

3、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分为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

(2)免疫诊断

根据抗原和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3)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免疫增强疗法(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免疫抑制疗法(针对免疫功能过强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使用免疫抑制剂)

六、板书设计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一、疫苗

(1)定义

(2)种类:灭活病原体、减毒病原体、DNA疫苗等

二、器官移植

(1)定义

(2)条件:配型(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

(3)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

三、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菌苗、疫苗、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2)免疫诊断

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

(3)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

免疫抑制疗法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1: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免疫学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注射了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而接种麻疹疫苗后,终生不再患麻疹?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异,这次注射的疫苗对变异后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而麻疹病毒虽然也是RNA病毒,它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的疫苗终身管用。 那么,什么是疫苗?有哪些种类? (二)讲授新课 1、疫苗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型的传染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为此,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预防传染病,疫苗就这样诞生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即先后用接种“人痘”和“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此病毒已于1980年被人类消灭。法国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病疫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对外毒素进行减毒处理获得类毒素也是疫苗)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接种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本质上,疫苗是抗原。

(2)举例: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可口服,由“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成)、麻疹疫苗(预防麻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DNA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NA本身不是抗原,是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是抗原。) (4)特点: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又无感病危险。 (5)DNA疫苗如:预防亚型禽流感的疫苗、新型乙肝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1)百白破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2)疫苗作为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相对于灭活的病原体,减毒处理的病原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人会有发烧的症状。 (3)多联疫苗(预防不同的疾病,如百白破)、多价疫苗(预防同一种疾病的多个亚型或血清型,如流感三价疫苗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旁栏思考” (1)疫苗不必用完整病原体,可以是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及其产物制备,此外DNA疫苗也逐步开始应用。 (2)接种疫苗前应保证身体健康,免疫力较强。患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应该注射减毒活疫苗。因为处理不当,会引起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2、器官移植 (1)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器官移植,目前可以移植心脏、肝脏、肾脏、肺等器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讨论” (2)对器官移植的接受者来说,供体器官属于抗原,移植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最初的器官移植多不成功。 (3)配型:检查供体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只有供体与受体的HLA 有一半以上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4)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以使机体处于暂时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5)自体干细胞(脐带血)培养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较小。

【教案】 特异性免疫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四章《免疫调节》中第二节内容《特异性免疫》。前一节的内容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对免疫系统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但并不清楚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本节内容要重点介绍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特异性免疫,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支撑,并与前一节学习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同时对后续学习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对免疫的概念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学生对免疫有了许多亲身的经验,但学生还未深入学习过免疫的相关知识,在前一节内容中了解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但不清楚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有哪些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本节内容对学生认识特异性免疫过程和后续学习免疫学的应用和免疫失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本节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微观,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复杂性,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需要和学生亲身生活经验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是如何在人体发挥作用的,同时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建立、展示特异性免疫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三道防线及阅读教材内容,认识到免疫系统能够识别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生命观念) 2.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认识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了解参与体液免疫的相关细胞(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四、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优质课比赛教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优质课比赛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侧重渗透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担当需要重要概念及科学思维的支撑,因此,教材在每个黑体字标题下分别设计了一个“思考. 讨论”活动。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希望学生逐渐理解相关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意识,最终能理性地看待与此相关的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本节教学,突出了系统观,强调了免疫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取向。本节问题探讨、思考讨论、课后练习题、旁栏思考题“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批判性思维栏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这些都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素材。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创新的意识。 3.科学探究:本节内容与人体健康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问题探

讨”“思考●讨论”及“练习与应用”中都设置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社会热点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4.社会责任:本节结合具体内容,从生物相关政策认同、社会关爱、现代科技自信、传统文化弘扬等角度,有机地融人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有关各种疫苗与疾病等知识有助于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因而可以为健康中国助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教学难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免役的相关知识。本节教材是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免役应用知识。本课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相对容易,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五、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特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启发式、激趣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 六、教学准备。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生命观念——通过归纳法,梳理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2.社会责任——结合实例,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解释常见的免疫现象。 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①定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②实例:抗体、细胞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等。 3. 抗原与抗体

概念特性 抗原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反应的物质 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蛋白质特异性 (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4)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5)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6)进入生物体的外来物质都是抗原,抗原都是进入生物体的外来物质(×) (7)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都能呈递抗原(√) 1.(科学思维)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扁桃体和淋巴结都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需要大量的免疫细胞去与病毒体作斗争,而免疫器官就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科学思维)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Ⅰ: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 资料Ⅱ:当一个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B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分裂,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对入侵者作出反应。 (1)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在哪里?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2)资料Ⅱ中“非己”成分在免疫学中称为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分裂、分化,说明B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 1.归纳概括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 名称来源功能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 教案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课程标准素养要求 1.概述疫苗的作用,说出它能够发挥该作用的原因。 2.讨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1.生命观念:掌握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的生物学依据。 2.社会责任:正确理性地应用疫苗,以积极的心态捐献骨髓等,献爱心于人类。 一、疫苗 [提醒]与病原体相比,相同的是疫苗具有病原体的抗原特性,不同的是疫苗失去病原体的感染力。 二、器官移植

三、免疫学的应用 (1)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 (2)疫苗是含有少量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3)注射流感疫苗后,就不会再患流感。() (4)人类中不存在HLA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5)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使用免疫增强剂。() 答案:(1)√(2)×(3)×(4)×(5)× 知识点一疫苗 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和新型疫苗,各有优缺点。 (1)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使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如“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 (2)灭活的死疫苗 这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被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活疫苗,常需要多次强化免疫,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 (3)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温馨提示](1)疫苗并不都是抗原。疫苗可以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也可以由抗体制成,接种抗体类疫苗通常用于紧急预防。 (2)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作为抗原起作用,是大分子物质。 (3)疫苗不是只能注射。接种疫苗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注射(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和口服(如脊髓灰质炎疫苗)。 1.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新一代疫苗——DNA疫苗,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关于DNA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疫苗进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解析:选B。DNA疫苗进入人体,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正确,B错误;因“DNA疫苗,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故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C正确;人体内的抗体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2:4 4 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免疫学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难点: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景创设: 国家免费为儿童接种了哪些疫苗? 学生: 举例说出疫苗名称。 (二)授新 1.免疫的预防 观察讨论: 提供关于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白百破疫苗,九价HPV疫苗等谢资料引导学生讨论:生产疫苗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疫苗? 学生: 根据资料得出生产疫苗的方法,并讨论归纳疫苗的概念。 识图分析: 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说出你的依据。 能否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请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 根据上面提供的资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提问:

以接种卡介苗为例,分析归纳疫苗的应用原理。 你知道手臂上卡巴的来源吗? 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规定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之后,我们体内发生了什么反应?销售后接种的卡介苗长大了还有用吗? 学生: 根据上面提供的资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归纳: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疫苗。 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什么成分疫苗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起到预防作用呢? 学生: 讨论并回答问题。 提问: 根据疫苗的应用原理解释下列关于疫苗使用时的相关问题。 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它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患自身免疫缺陷病的病人,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为什么? 为何乙肝疫苗一般要注射三次? 归纳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基于上面讨论教师进一步说明疫苗自发明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四月的最后一周定为世界免疫周,师生一起归纳接种免免疫疫苗的意义。 疫苗的进展: 请根据课间查找的资料进行发言,如我国在疫苗研究上的贡献,唐婉爷爷,顾方舟院士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 学生: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获得疫苗研究方面的信息小组交流汇报,主要体现我国对疫苗研究的贡献。 2.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 提问: 什么是器官移植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免疫调节的最后一课,侧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社会责任的担当需要重要概念及科学思维的支撑,因此,教材在每一个标题下分别设计了一个“思考·讨论“活动。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意识,最终能理性的看待与此相关的问题。”问题探讨’给出的情境是很多学生都遇到过的,通过对设计的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明确基础知识,并消除一些负面新闻。正文“疫苗”和“器官移植”都是通过讨论问题,旁栏思考题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基础知识,避免单纯的说教。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生更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新冠病毒的疫苗问题、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开始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关注,给与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自已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同存异。 三、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了解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的生物学依据。 2、理性思维: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调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疫苗的种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4、社会责任: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教学难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学法 1、讲授法、讨论法 2、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向同学们介绍世界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和在与它斗争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天花疫苗,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接种牛痘后的小男孩不会感染天花? 这是因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成分类似,但是牛痘病毒的毒性非常弱感染人类只会出现红疹,通过接种牛痘疫苗后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接种过牛痘的患者就不会再感染天花,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是消灭天花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疫苗?疫苗有哪些种类? (二)讲授新课 1、疫苗 (1)概念:通常是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作用机理: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规律来设计的,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即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3)传统的疫苗种类: ①减毒疫苗:丧失治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常见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 ②灭活疫苗:强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常用的有伤寒疫苗、狂犬疫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免疫调节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回顾 见学用66页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①发生地,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脾:内含多种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各种白细胞,如②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指由③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指机体排除④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2)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清除⑥突变的细胞,防止⑦肿瘤发生的功能。 3.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Ⅰ.B细胞的活化需要⑧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⑨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⑩分裂、分化过程。 Ⅱ.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就将它们消灭。初次免疫浆细胞只来自B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浆细胞除来自B细胞的分化外,⑪记忆细胞也能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浆细胞。 (2)细胞免疫:当某些病原体(如⑫病毒、胞内寄生菌等)进入细胞内部后,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结果: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⑬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暴露出病原体,继而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项 目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 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 官等 免疫细主要是B细胞主要是T细胞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第8课时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的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考点一 免疫失调疾病 1.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3)病理: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4)特点 ①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 h 后才有症状。 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主要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实例 ①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②常见自身免疫病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 (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3)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如图HIV感染人体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年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与HIV 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随着HIV数量的增加,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2)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原因是什么?提示艾滋病病毒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所以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1.(不定项)(2023·辽宁沈阳高三模拟)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教学设计4:4-4-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阐述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3.认同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 2、教学难点 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利用课本问题探讨进行导入。 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 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原因。 2、新课讲授 一、疫苗 教师提供疫苗相关资料: 资料1: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种被称作“牛痘”的活体病毒,牛痘疫苗的发现大大遏制了天花病毒的发作,降低了死亡率。 资料2: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用于①肿瘤的辅助治疗;②预防结核病;③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及预防小儿感冒。也用于治疗膀胱原位癌和预防复发,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经尿道切除术后的复发。

资料3: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HPV预防性疫苗主要以具有天然空间结构的合成L1晚期蛋白病毒样颗粒作为靶抗原,诱发机体产生高滴度的血清中和性抗体,以中和病毒,并协助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疫苗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利用课件图片,对疫苗概念和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讲述。 二、器官移植 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图片资料,建立器官移植的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的资料,学生阅读后讨论相关问题: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给出问题〖答案〗 ①移植的器官对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斥(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②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③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和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④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84页文字内容,总结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和免疫排斥的解决措施。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针对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进行详细讲解,总结免疫排斥的解决措施。教师利用课件图片,讲解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有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免疫诊断包括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等,免疫治疗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 四、板书设计 4.4 免疫学的应用 一、疫苗 概念 发挥作用的机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习题含答案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1广东广雅中学高二期中)各国均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积极研发疫苗,目前我国已有几种灭活疫苗投入使用。人体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主要在组织液中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B.新冠疫苗进入机体后,迅速刺激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C.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性 D.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2.(2022山东潍坊高二期中)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A.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3.(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随着免疫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B.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用于病原体和肿瘤的临床诊断 C.外伤病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属于免疫治疗 D.对于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可应用免疫抑制疗法 4.将某种小鼠分成两组,甲组小鼠自体植皮,乙组小鼠异种植皮。3 d后,将乙组小鼠分为A、B两组,A 组小鼠每天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鼠每天注射一定浓度的环孢素A,每天检测植皮的成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免疫学的应用 教案

第3节免疫失调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社会责任——向家人和他人宣传艾滋病的知识,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接种各种类型疫苗,认同器官捐献。 一、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原因:由过敏原引起的。 3.机理:在接触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_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特点 (1)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主要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 2.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种类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3.典型实例:艾滋病 (1)原因: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②避免注射吸毒;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1)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器官移植: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2.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接触过敏原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入侵机体后破坏机体的某种结构引起的疾病。 () 3.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等不会使人感染HIV。() 4.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反应。() 5.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亲缘关系。()

新教材2022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4章-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 官捐献。 1.生命观念——掌握疫苗和器官移植的生物学依据。 2.科学思维——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不适宜注射减毒 活疫苗——批判性思维。 3 .社会责任 ——理性应用疫苗和器官移植。 知识点(一)| 疫苗 1.概念:通常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3.原理 (1)特异性: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 (2)记忆性: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4.应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有效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2)只能用灭活的病原体才可做成疫苗(×) (3)注射某种疫苗后,体内可能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 (4)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记忆性的特点(√) (5)疫苗必须包含完整的病原体(×) (6)注射疫苗就是向体内注射抗体(×) 1. (科学思维)2020年新冠病毒引发全球性的疫情,各国都在积极研发疫苗,疫苗实质是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疫苗实质是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其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2.(科学思维)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有哪些不同? 提示:灭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其灭活,丧失毒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而制成的活疫苗。 3.(生命观念)接种天花疫苗后,人体为何对天花病毒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提示:接种天花疫苗后,体内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其中记忆细胞对该病毒具有终生记忆能力。 4.(科学思维)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提示:接种流感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从而产生上述症状等。 人工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比较 人工免疫类型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物质疫苗(抗原物质) 血清(抗体) 作用效果免疫预防,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紧急预防和治疗,特异性结合、消 除病原体 产生时间较慢,一般接种后2~4周才产生很快 维持时间 较长(维持半年到数年,有的保持终 生) 较短(只有2~3周) 常用实例 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等 破伤风抗毒素、胎盘球蛋白、丙种 球蛋白等 1.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解析:选A接种某种疫苗引发的特异性免疫只针对这种特定的病原体,并不会对各种

4.4免疫学的应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教学难点 (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疫苗接种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疫苗作用机理 利用“问题探讨"提供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疫苗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原理。接种流感疫苗遇到的问题引发困惑,驱动学生讨论疫苗的种类及特性。 1.疫苗的概念 提供关于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九价HPV疫苗等的系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1)生产疫苗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减毒处理后的疫苗对人体不具伤害性) (2)什么是疫苗? 根据资料讨论回答得出生产疫苗的方法,并讨论、归纳疫苗的概念。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疫苗的作用及应用原理 以接种卡介苗为例,分析归纳疫苗的应用原理。 讨论: (1)你知道自己手臂上卡疤的来源吗? (2)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规定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3)接种卡介苗之后,我们体内发生了什么反应? (4)小时候接种的卡介苗,长大了还有用吗? 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1)疫苗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什么成分?疫苗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起到预防作用呢?

3.接种疫苗的意义 根据疫苗的应用原理解释下列关于疫苗使用时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 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2)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为什么? (3)为何乙肝疫苗一般要注射三次? 归纳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形成“疫苗的应用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的认识。 基于上面的讨论,进一步说明:疫苗自发明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世界免疫周。引导学生归纳接种疫苗的意义。 4.疫苗的研究进展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获得疫苗研究方面的信息,小组交流汇报我国对疫苗研究的贡献。 二、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 阅读教材第84页,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运用免疫学原理解释器官移植面临的免疫排斥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 每个人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溶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通过调查的数据,发现器官移植存在着器官短缺的问题,解决供体器官短缺有哪些途径?对于骨髓或器官捐赠的活动我提高认知了吗?运用免疫学原理分析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的优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二段,明确我国在分配捐献器官方面的措施。 三、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提供前沿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发展,其中免疫学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研究意向。

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4-4 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学生版含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课时作业】 11..44..44 免免疫疫学学的的应应用用 一、选择题 1.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 .病原体 B .抗原 C .抗体 D .免疫器官 2.(2021·吉林长春高二期末)某种致病细菌能产生由A 和B 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外毒素,其中A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B 亚单位发挥其毒性。研制疫苗时应选择( )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A 亚单位 ④外毒素B 亚单位 A .②或③ B .①或③ C .②或④ D .③或④ 3.(2021·浙江温州高二月考)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下列有关该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抗体具有两个与乙肝病毒抗原结合的位点 B .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C .可消灭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体细胞 D .可被胃蛋白酶水解 4.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这是因为接种牛痘后人体内将( ) A .产生抗原,获得免疫力 B .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C .产生大量的巨噬细胞,消灭天花病毒 D .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 5.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 .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使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 .免疫抑制剂只作用于B 细胞 6.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通过注射接种

卡介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卡介苗能刺激机体T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细胞毒性T细胞与卡介苗接触后使之裂解、死亡 C.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抗原,只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D.正常情况下,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相应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 7.(2021·天津河东区高二检测)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们研究了T细胞上“刹车”蛋白——CTLA-4和PD-1,当抑制这两种蛋白的功能,使T细胞的“刹车”被“松开”时,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加强,从而消灭肿瘤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T细胞的“刹车”蛋白可有效避免人患免疫缺陷病 B.被“松开”的T细胞可加速分泌细胞因子,进而加速B细胞的形成 C.通过该方法治疗肿瘤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会使患者患自身免疫病 D.进行器官移植时,可通过抑制“刹车”蛋白来提高成功率 8.(2021·湖南长沙高二月考)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制剂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机体对疾病产生恰当的免疫应答,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注射疫苗、抗体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以控制机体的免疫状态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B.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 C.免疫抑制剂能使T细胞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 D.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可以呈递抗原信息给其他淋巴细胞 9.武汉市民23岁小伙李某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在金银潭医院主动接受治疗,痊愈后,经过检测他体内已经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而且产生了大量的抗体,这种抗体是终结这场瘟疫的希望。他的父亲因为密切接触而在其痊愈后感染,在医生的积极治疗下得以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李某在感染后持续38 ℃高烧时,总产热量等于总散热量 B.猜测李某的父亲被治愈,原因是利用了其血清,这是一种被动免疫 C.李某的父亲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D.李某在治愈过程中,身体内的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10.(2021·湖北武汉高二月考)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

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4免疫学的应用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学的应用 一、选择题 1.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疫苗本质上属于( ) A.抗原B.抗体 C.细胞因子D.抗原受体 解析:选A 疫苗是将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注入生物体引起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可见,疫苗在本质上属于抗原。 2.18 世纪时,天花在欧洲流行了数十年,导致6 000万人死亡。英国医生琴纳发现了牛痘接种法帮助人类最终消灭了天花。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 A.牛痘与天花有相同的传播途径 B.牛痘与天花有相似的病症 C.牛痘与天花有相似的感染部位 D.牛痘与天花病毒表面有结构相似的抗原 解析:选D 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其原因就是牛痘与天花病毒表面有结构相似的抗原,接种的牛痘是经过处理后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抗天花病毒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清除抗原,记忆B细胞在人体内存留。当天花病毒第二次入侵时,机体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和天花病毒结合,导致天花病毒失去毒性,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将天花病毒清除。 3.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不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 A.器官移植病人B.SARS病人 C.AIDS病人D.结核病病人 解析:选A 使器官移植病人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而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以胸腺素不适宜用于器官移植病人,而SARS 病人、AIDS病人以及结核病病人使用胸腺素可增强其免疫能力。 4.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4.4 免疫学的应用 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4章免疫调节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导学案 主备人:闵锐课型:自主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2020.10.27 【生命观念】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社会责任】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教学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一、疫苗 公元16世纪,中国人首先用人痘疫苗预防天花,为后来Jenner发明牛痘疫苗奠定了基础。 1、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作用机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对________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3、传统疫苗种类 (1)________疫苗:经甲醛处理后丧失致病能力、________或________的活菌或病毒。常用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一般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 (2)________疫苗:将病原微生物________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________后制作而成。常用的有百日破疫苗、狂犬疫苗等。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需要多次接种。 【思考】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 【批判性思维】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为什么? 4、疫苗的发展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________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开创了科学地进行________的新时期。 (3)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人乳头瘤病毒(________)疫苗获得美国的批准。 (4)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________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这是新型的__________疫苗。 5、意义: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有效武器。目前已拓展到非传染病领域。 【思考·讨论·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 1.以某种你熟悉的疫苗为例,和同学们交流它的作用。 2.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