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祥讲中医诊断舌诊内容+珍贵的舌诊图谱+中医舌诊辩治

李芳祥讲中医诊断舌诊内容+珍贵的舌诊图谱+中医舌诊辩治

望舌象(又名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也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从舌表现出来。望舌,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舌苔,是附着于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所谓“胃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正常舌相是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舌面有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写“淡红舌,薄白苔”舌的脏腑归属区划分:舌面长度平均分为三份:舌尖,舌中,舌根;再加上舌的两个侧面舌边;共分为4部分。舌尖主宰上焦,为心肺所属;舌中反应中焦,为脾胃所属;舌根为下焦,为肾所属;舌的两边,为肝胆所属。舌诊与望诊相同,都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要求患者自然的伸出舌头,充分暴漏舌体。

1.先看舌苔。按所属分区依次观看。力求迅速敏捷。

2.后看舌质另外需要注意区分,染苔情况如吃茄子等黑色食物,可使舌苔发黑吃黄色的食物如橙子,会使舌苔黄染长期吸烟会使舌苔发灰吃过烫的食物会使舌质发红

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的异常变化一望舌色: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白,红,绛和紫色四类。

(1)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症。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舌淡白而胖嫩,为阳虚内寒舌淡白而舌体瘦薄,为气血不足。

(2)红舌: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主热症。舌红少苔或无苔为虚热;舌红苔黄或起芒刺为实热。

(3)绛舌:较红舌更深的红色,称为绛舌------------主热盛(有外

感内伤之分)外感热病见此舌,多为邪热入于营血(火热迫血妄行可预兆或见到出血斑疹等)内伤杂病见此舌,多为阴虚火旺。舌面光滑如镜,犹如视可见人,为胃阴大伤;舌绛干枯,为肾阴已涸。另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瘀。

(4)紫舌:舌色青紫,称为紫舌---------------

主热症,寒症,血瘀证冠心病,肺心病等常见此舌,以后在临床可以多多观察,做好总结,并做好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二望舌形舌形是舌的形状,包括胖瘦,老嫩,裂纹等。

1.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胖大者为胖大舌。舌淡白而胖,属脾肾阳虚,痰湿内盛。舌胖大而深红,属心脾热盛。舌胖大两侧有齿痕、称为齿痕舌,属脾虚湿盛。

2.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为阴血不足,舌体不充导致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3.老嫩舌:舌质纹理粗糙,为老,多为实证;舌质纹理细腻为嫩,多为虚证老舌嫩舌

4.裂纹舌舌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裂沟,称为裂纹舌舌质红绛有裂纹,多为热盛伤阴舌淡白而有裂纹,多属气血不足

5.芒刺舌:舌面乳头增生,肥大,凸起如刺者,称为芒刺舌,多为血热内结。根据芒刺生长部位可以分辨所在脏腑。如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火炽盛,舌两边芒刺,多系肝胆热盛。今天就讲到这里配图,好好记忆一下(3)望舌态:主要观察舌体运动的状态强硬舌: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称为"舌强"。主病:见于外感热病为热入心包;见于内伤杂病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痰浊内阻)。因热盛者,舌质多见深红。因痰浊者,多舌胖而有厚腻苔。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颤动舌: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主虚损,动风久病舌颤,多属气血两虚或阳虚。外感热病见之,多属热极生风,或见于酒毒病人。歪斜舌:舌体偏于一侧,称“歪斜舌”。主中风或中风先兆。吐弄舌:舌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微露出

口,立即收回,在口中转动不停,叫作"弄舌"。二者多见于小儿,为心脾有热,或动风先兆,或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证候。舌淡短缩或青而湿润者,为寒凝筋脉;舌胖而苔粘腻而短缩者属痰浊内阻舌红绛而短缩者为热病伤津舌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叫"舌麻痹"(舌头麻木)。其主病是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挟痰。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

2.望舌苔:主要观察苔色和舌质的异常变化

(1)望苔色:即观察舌苔的颜色。一般舌苔有白黄灰黑四种颜色变化。1.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而润,多属风寒表证;苔薄白而舌质偏红,是风热表证;苔白腻,多为痰浊内停或食积。苔白如积粉,为暑湿秽浊之邪内蕴。黄苔:主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苔薄淡黄,也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灰苔:灰即浅黑色。主里热证,寒湿证灰苔可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苔灰而干,多属热病伤津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黑苔: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严重阶段。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2)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等变化。厚薄: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舌苔由薄变厚为病情加重舌苔由厚变薄为病情减轻但舌若无苔而逐渐有苔为胃气恢复若舌有苔,而突然无苔,为胃气大伤。(2)润燥:舌苔润燥是人体津液的盈亏和输布功能的反应。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象。若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舌苔润泽说明津液未伤滑苔多为阳虚湿盛望之干枯,扪之无津,此为“燥苔”。燥苔多为热盛伤津舌苔由润转燥,表示热势加重,病情进展舌苔由燥转润,表示热邪渐退,津液渐复,病

情好转。

(3)腐腻:舌苔腐腻反应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情况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腻苔属阳气被遏,多见于痰湿或食积。

(4)剥脱苔: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即前述之光滑舌,又叫镜面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 若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又称“地图舌”)--------- 多见于胃之气阴两伤另外小儿食积,消化不良或缺锌也可显示花剥苔附:望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络隐约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也无分枝和瘀点。若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多属肝郁失疏,瘀血阻络;若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其意义与青紫舌相似,或为痰热内阻,或为寒凝血瘀。总之,舌底络脉青紫曲张是气滞血瘀所致。舌诊内容全部讲完。今后为大家继续讲解中医诊断学相关内容。珍贵的舌诊图谱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

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煲汤服用。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

(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

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

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常见舌象见附图) 舌象图谱说明

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

呈地图状。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

米粉状。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意义:湿毒内盛。

3.舌诊的注意事项(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

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1)正常舌象: 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2)舌象的变化: 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

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

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中医舌诊辩治中医诊断里,望、闻、问、切中,望为首,切为末,闻问为辅,综合辩证施治,这是最基本的。而望中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望态。所以望诊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是舌诊,因为很多人看不懂中医的说法,所以现在讲解下舌诊,希望大家受益!正常舌象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疾病严重程度等。

一、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

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二、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胖大舌主病: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淡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味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之类,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肿片等。

三、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四、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1、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2、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3、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汤。

五、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1、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2、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3、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4、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5、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夹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

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六、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若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黄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因黄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常用的清热去火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丸、新清宁片、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

七、灰苔:舌上苔色呈现灰中带黑者,称“舌苔灰黑”。灰苔严格说,舌苔灰与舌苔黑之色泽、主病不尽相同。然苔色渐黑即为灰;苔色深灰则为黑,苔灰主病略轻,苔黑主病较重,随病情发展与转归,两者又密切相关。总之灰苔主病:灰苔干燥,主阳明腑实,阴液已伤,若腑实证在,治直苦寒攻下;若无腑实证候,脉细数,治宜苦寒救液。若灰苔粘腻,主痰湿内阻,温病兼挟痰湿之证,或伴其他险恶证候,还当细辨。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灰苔滑润,兼吐利脉细,主阳虚有寒之阴证,治宜温阳祛寒,如四逆,理中等。另外灰苔主病有寒、热、淡湿之不同,临床还需结合舌质、舌面润燥及其它证候审察辨证。

八、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黑苔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主里、上热极,主寒盛。

1、若黑灰滑腻苔,为寒湿浊邪停于胃肠之象,主寒饮痰湿。湿痰郁热,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

2、若黑苔分布于舌之左右,中为白苔,舌色正,干、润适中,为寒实证,为中焦虚弱,外袭之寒邪入于胃腑,致饮食停积不运;主病:中焦寒况;脾胃实热,当温中散寒。

九、暗紫舌苔:舌色暗紫,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

1、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主病:热邪入血,治宜凉血

散血。

2、素有瘀血,又感温热之邪热入于营分,血热瘀蕴,经脉阻滞,可伴腹内结块,胀痛,痛以刺痛为主,痛处不定,肌肤甲错,黑黯消瘦,主病:营热夹瘀,治宜清营破瘀。

3、温热夹湿兼瘀,湿与热并,瘀蕴不解,主病:血瘀湿热,治宜化瘀利湿。十、焦黄苔:舌象为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主病胃实热内结之象。若细分舌质辨,则分淡白舌,根焦黄苔,为舌体较大,舌质谈白,舌尖致舌根满布黄苔夹白,舌根部干而少津,呈焦黄色。黄苔乃胃热炽盛之象,多由病邪入里化热而发;亦或热邪直入阳明,温邪进入气分,根部焦黄乃胃、肾阴液大伤,故主病:阳明腑实证,脏腑三焦实热,或温热病后期,胃肾阴亏,及多种发热症及感染性疾病,治宜苦寒泻下,清热生津。又绛舌,焦黄苔,舌质红绛,两侧绛而发紫,舌根部焦黄色苔,燥而少津,为外感邪气,化火入里,灼伤营血,津液耗损,胃肠实热,肾阴亏损,从而使阴津不足。邪热与糟粕结于胃腑,津液日枯,令舌质由红到绛,令苔色由黄转焦而无津。主病:温热病邪入营血,或兼阳明燥实证,各种感染性疾病,各种长期发热不退。治宜清热通里,凉血解毒。十一、鲜红干燥舌:舌色鲜红或深红,舌面干而少津,鲜红干燥舌主病:热邪入里,营热津伤,治宜清营养阴;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心火独旺,治宜泻心火导热下行。总之凡因暴泻、消渴而致气阴俱伤,如脱水,电解质紊乱之鲜红干燥舌,均可立清热生津,滋阴降火之法。由于各型舌苔都是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临床各兼证。另外还要注意舌尖表心肺;舌中表脾胃;舌边表肝胆;舌根表肾、命门。所以在在诊断时要分清舌象,因为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静原本打算结合图片而讲解,但由于种种原因,所以只有纸上谈兵!以上便是小女子之见,如有不恰之处请各大师明指!愿好人一生平安、健康!

李芳祥讲中医诊断舌诊内容+珍贵的舌诊图谱+中医舌诊辩治

李芳祥讲中医诊断舌诊内容+珍贵的舌诊图谱+中医舌诊辩治 望舌象(又名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也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从舌表现出来。望舌,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舌苔,是附着于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所谓“胃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正常舌相是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舌面有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写“淡红舌,薄白苔”舌的脏腑归属区划分:舌面长度平均分为三份:舌尖,舌中,舌根;再加上舌的两个侧面舌边;共分为4部分。舌尖主宰上焦,为心肺所属;舌中反应中焦,为脾胃所属;舌根为下焦,为肾所属;舌的两边,为肝胆所属。舌诊与望诊相同,都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要求患者自然的伸出舌头,充分暴漏舌体。 1.先看舌苔。按所属分区依次观看。力求迅速敏捷。 2.后看舌质另外需要注意区分,染苔情况如吃茄子等黑色食物,可使舌苔发黑吃黄色的食物如橙子,会使舌苔黄染长期吸烟会使舌苔发灰吃过烫的食物会使舌质发红 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的异常变化一望舌色: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白,红,绛和紫色四类。 (1)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症。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舌淡白而胖嫩,为阳虚内寒舌淡白而舌体瘦薄,为气血不足。 (2)红舌: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主热症。舌红少苔或无苔为虚热;舌红苔黄或起芒刺为实热。 (3)绛舌:较红舌更深的红色,称为绛舌------------主热盛(有外

【经典收藏】望舌辨怀孕男女胎儿性别之独门绝技(附望舌辨别龙凤胎心法)

【经典收藏】望舌辨怀孕男女胎儿性别之独门绝技(附望舌 辨别龙凤胎心法) Dr.赵:我也挺关心怎么看男孩女孩看孕妇舌苔吗…正心诚意:同上,李芳祥:看舌我们独创的方法。正心诚意:舌根么?郭:按照李老师的理论,是不是男孩肾区应该多饱满也就是有凸起啊 李芳祥:简单来说一句话“盖有诸内,必形诸外”。 郭:就像男孩脉象,左尺脉多更滑动有力一样。Dr.赵:都先预习,看了你的文章 李芳祥:所以当孕妇怀孕后可以从脉上进行显示,从舌上自然也能显示。只不过前人没有发现过。我也是偶然机会发现和总结的。 Dr.赵:我觉得理论上完全同意,只是怎么去发现探索总结 李芳祥:根据舌的脏腑分区法,舌根应人体下焦,这是毋庸置疑的。舌就是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中间候中间,舌尖为上,舌根为下。怀孕后受精卵着床后在子宫内逐渐发育成胎儿,那么也是在舌根部靠近中间区域在假设的子宫反射区处查看。怀孕后会在舌根出现一个?〇圈形的纹路,是受精卵在舌象上的显示。随着月份增长,这个纹路会随之而改变,就像一个活B超。 郭:改天找个孕妇好好观察一下

李芳祥:单胎,双胎,龙凤胎,死胎都可以进行显示。我一会找些图可以发上来。我们知道中医里的几个词汇“同气相求”“援物比类”,民间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学习阴阳划分时知道男性为阳,女性为阴。男人要去男厕所,女人要去女厕所,这叫阴阳各归其位。舌体上面的阴阳如何划分呢?舌尖为上,为阳位,舌根为下,为阴位,左侧为阳,右侧为阴。所以怀孕之后,男女胎儿性别不同,阴阳属性不同,他就会向着各自的阴阳位置移动。 Dr.赵:男左女右? 李芳祥:就像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转动。所以男孩就会倾向于阳位,女孩就会倾向于阴位。郭:脉象是男左女右,舌象应该也是 Dr.赵: 舌左对应左脉 郭:其实大多数时候舌脉应该是相对应的吧 李芳祥:是的,原理是相同的。所以男孩“胎位”会靠近舌尖和左侧,女孩会靠近舌根和右侧。这样就会产生舌形的改变。大体来说舌根高凸的为女孩,舌根凹陷的为男孩。我分享一些舌象给大家看一下。李芳祥:这是孕男孩。舌根凹陷。 李芳祥:这个清晰一些,是个男孩【见截图内容】。德誉堂主人:昨天看了李老师的文章,现学现用. 李芳祥:你真棒郭:李老师你看男女是不是和脉象一样也要3 个月以后更准呢?

教你舌诊一看就明白

教你舌诊一看就明白 第一章望诊 - 第五节舌诊譬如北辰春草... 腻苔例图→第一章望诊主讲:顾红卫第一章望诊(舌诊)主讲:顾红卫第五节舌诊概述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一、舌诊概说1.舌的组织结构2.舌诊原理3.舌体分候脏腑理论4.方法和注意事项4.1舌诊的方法4.2注意事项5.舌诊的内容6.正常舌象7.舌象的生理变异1.舌诊概说——舌的组织结构舌的结构舌是口腔中一个重要的肌性器官,它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舌骨呈扁平而长形。舌两边称为舌边。舌色深红者,称为绛舌。 zhuang-jr—医疗养生保健—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养生修行图书... 舌淡红而有齿痕,老嫩适中。舌淡红偏暗,边有齿痕。淡红光莹舌(镜面舌)淡红光莹舌。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与黑点,色泽晦暗。舌淡红,边有许多红点,有齿痕。舌淡红,有齿痕。淡红瘀斑黑点舌白润略厚苔。舌淡红,有齿痕,中显淡紫瘀斑,有红黑小点。舌淡红,胖大而有齿痕,色泽晦暗而有青紫瘀斑。舌质淡红,舌尖略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淡红舌花剥苔(地图舌)舌质淡红。淡红舌白腻花剥苔(地图舌)舌质淡红,舌体左歪。 舌诊中脏腑对应的各部位分属图mbnnn001 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望舌的方法行OIO者 【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绛舌一般为红舌进一步发展所致。【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现青紫色,均称为青紫舌。【舌象特征】舌

李芳祥舌诊培训资料

李芳祥舌诊培训资料 舌诊是中医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形态以及舌质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李芳祥舌诊培训资料将为您介绍舌诊的基本原理、观察要点以及常见的舌象变化,帮助您掌握舌诊技巧。 一、舌诊的基本原理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中医理论,舌诊可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将舌象分为舌质、舌苔和舌体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1.舌质:舌质是指舌头的整体情况,主要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光泽以及湿润度。正常状态下,舌质应呈红色、光滑、湿润的状态。颜色的变化可能反映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形态和光泽的变化则可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异常。 2.舌苔:舌苔是指舌头上的白色或黄色覆盖物,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颜色以及质地。舌苔的变化可能与脏腑的功能紊乱、病理状态有关,例如舌苔厚薄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相关。 3.舌体:舌体是指舌头的大小、形态以及舌侧的变化。舌体的变化可能反映人体的阳气、阴气以及气血的异常情况。 二、舌诊的观察要点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观察要点:

1.舌苔的颜色和特点:正常情况下,舌苔应为薄白色或微黄色。如 果舌苔异常厚薄、颜色偏黄或者呈现其他颜色(如黑、紫等),可能 与病理状况有关。 2.舌质的颜色和特点:正常情况下,舌质应为淡红色,光滑湿润。 若舌质泛黄、泛白、泛紫等,可能与脏腑功能的异常有关。 3.舌体的形态和特点:正常情况下,舌体应呈现柔和、均匀的状态。若舌体偏胖、偏瘦、形状不规则等,可能与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有关。 三、常见的舌象变化及其意义 通过舌诊观察到的舌象变化可以提供诊断依据和指导治疗。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舌象变化及其意义: 1.舌苔厚薄与色泽: - 厚腻白苔:常见于脾胃湿滞,可伴随胃口不佳、口腔异味等症状。 - 薄白苔:正常舌象,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 - 黄燥苔:常见于内热亢盛,可能伴随口干、大便秘结等症状。 - 绛紫苔:常见于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可能伴随心悸、疲乏无力 等症状。 2.舌质的颜色和质地: - 红舌:常见于阴虚火旺,可能伴随口干燥热、失眠等症状。 - 淡白舌:常见于阳气不足,可能伴随乏力、胃口不振等症状。

再谈奇效舌诊之歪斜舌、三角舌、菱形舌、长条舌

再谈奇效舌诊之歪斜舌、三角舌、菱形舌、长条舌 主讲人:张景萍文字校对:李芳祥 又到了美好的十分钟学习时间了! 今天首先讲歪斜舌。 歪斜舌,不用多说,中风,一看就明了。 看这张图,舌歪斜了,但看下划的红色线与黄色线,红色线代表正常轮廓,黄色线处代表增生了,两侧属肝胆,他是肝脏占位,占了不该占的位置,就是肿瘤,表明他不仅中风且肝脏肿瘤。 正常舌轮廓是圆钝的,不应该有高凸或凹陷,有高凸是实症,有凹陷是虚证。 三角舌,舌尖高凸,肩膀部,形成三角形。 看图上文字,当我们看到三角舌时,把图上面的症状背下来,万无一失!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因为上肢区域凹陷了,所以会有颈肩痛,舌尖高凸,头痛失眠,眼睛干涩,胃胀,肝血不足,大肠也干燥,也会便秘,大便不畅。 女性三角舌还会月经量少,因为她肝血不足啊! 下面这位不但月经量少,还有胆囊炎。 下面是菱形舌。 菱形舌就是在三角舌的基础上,下肢也凹陷了,患者是三角舌有的症状菱形舌都有,而且还增加了些下肢的症状。 舌根部狭窄,下焦亏虚,会有腿软无力,腿痛的表现。 长条舌,肝血不足,所以舌瘦,这类患者易出现肝炎,女性会闭经或量极少,因为没有血来月经了! 到今天为止,李芳祥老师的舌诊之《舌形篇》的内容已经讲得差

不多了。感谢大家的聆听陪伴! 上述课程内容与图片摘自《奇效舌诊》舌形篇与舌苔篇 《奇效舌诊·舌形篇》主要内容: 舌尖【凸,凹陷,扁平的临床意义, 苹果舌,肩胛线,家族舌, 上肢反射区,下肢反射区, 舌象与乳腺,舌根与肿瘤, 舌象与甲状腺,舌象与脊椎, 舌边与肝胆,舌纹的特殊意义, 舌象与五官,舌象与呼吸系统, 三角舌,菱形舌,长条舌,歪斜舌, 舌象与性格,妊娠舌象辨男女胎等。 《奇效舌诊· 舌苔篇》主要内容: 舌苔构成,舌苔形成原理,正常舌标准,舌象拍照要求,舌反射区,舌诊与堪舆预测的认识(预测亡父,与家庭风水),苔色的演变过程,舌诊辨六经,舌诊辨温病,厚腻苔,黄灰黑苔,舌苔与子宫内膜,舌苔与消化道粘膜,剥脱苔(地图舌,镜面舌),舌根与宿便,舌苔之偏全,皮肤病的舌象特点(白癜风,牛皮癣,痤疮,湿疹,荨麻疹,色素沉着等),李氏止痒汤的应用,静脉曲张与痛风病的舌象诊断,综合案例,妊娠双胞胎的舌象诊断。

中医舌诊李芳祥李氏舌诊罗大伦李静郭志辰王彦晖胡超伟视频资料

中医舌诊李芳祥李氏舌诊罗大伦李静郭志辰王彦晖胡超伟视频 资料 舌诊,又称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察舌验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有人称它是观测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或检测人体各脏腑产生微妙变化的“寒暑表”。正如《辨舌指南》所说:“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现六淫之深浅。”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舌尖部分多反映上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舌尖部分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的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边(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据临床观察,如心火上炎多出现舌尖红赤或破碎;脾胃运化失常,湿浊、痰饮、食滞停积中焦,多见舌中厚腻苔;久病伤肾,肾阴不足,可见舌根苔剥;肝胆气滞血瘩常见舌的两侧出现紫色斑点或舌边青紫等。

舌象能客观地反应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应位的浅深,病情的进退,在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辨证和论治,是

诊治疾病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两部分。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对辨证的检验。 基于这种认识,所以说舌象的状况,也是临床立法用药的主要依据。举例来说:如风温初起,外邪袭表,舌苔薄白,为邪在卫分,可用辛凉宣透的银翘散治疗。如果舌苔转为黄色,为邪入气分,同时伴有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症状者,可清气分之热,用辛寒清气的白虎汤治疗。假如舌质颜色变成红绛,标志邪热深入营分,宜用清营透热的清营汤治疗。一旦舌质颜色变成深绛或紫绛,为邪热深入血分,就应该选用凉血散血的犀角地黄汤来治疗了。 内伤杂病,如脾胃虚寒,则舌白无苔而润,宜用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以健脾补气。心经有热,则舌尖红赤,宜用黄连、麦冬、竹叶以清心火。肝经有热,则舌边红赤,宜柴胡、栀子、丹皮等以清肝热。 胃有大热,则舌苔厚而黑燥,宜用石膏、知母等以清胃热。若肾阴虚较甚,则见舌质红绛而苔少,宜用熟地、天冬、麦冬等以滋补肾阴。

李芳祥《奇效舌诊舌形篇》高清完整版第一课

李芳祥《奇效舌诊舌形篇》高清完整版第一课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舌来诊断我们全身的疾病呢? 在《黄帝内经》中指出,我们人体是有机的一个整体,人体虽小,但有宇宙之象。所以《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一个概念。 所以提出了这种“司外揣内”,也就是“观其表,以知其内”。就像刚才史介生所讲的那样“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在《黄帝内经》中有关经络的描述,我们五脏六腑都有经络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连接着我们的舌头。 所以脏腑如果有问题,这种病理信息都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舌象上面,这就是舌诊的一个基本原理。 比如说: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 手少阴就是手少阴心经。 ”肝者,筋之合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肺手太阴之脉,达咽喉,与舌根相连;肾足少阴之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足太阳就是膀胱经);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手少阳就是三焦经)。” 所以我们从图中可以发现。 心、肝、脾、肺、肾以及任督二脉、三焦经等都有经脉直接或间接与舌相连。 那么我们为何要学习舌诊呢? 师曰:“生活之理,即中医之理。凡事之欲发者,必有其先兆之应。望月之盈缺,知潮之涨退;观云之浓淡,晓天之晴雨;占星斗之运转,明四时之吉凶;察人之气色与苔舌,可现脏腑之安恙,疾病之由来,是故人身诸病已发或欲发者,亦必有外应于人身也,盖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或舌、或脉、或人体诸部位,皆有应验之机,此一定之理也。” 我们的五脏六腑不能直接的观看,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五脏六腑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结构来说,他们大部分是由粘膜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我们的舌头也是肌肉与粘膜组织、结缔组织构成的,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的大部分脏器都分布在腔性的环境下。比如我们的脑,它属于“奇恒之腑”,它居于颅腔之中。我们的心肺呢?居于胸腔之中,我们的肝、胃、大肠、小肠、脾、肾、膀胱等等。 分布在腹腔之中。包括女子胞,都分布在腹腔之中。 也就是我们的脏腑都分布在腔性的环境之中。 那么我们的舌头分布在哪里呢?它分布在口腔之中。 也就是我们的舌头与五脏六腑的组织结构,居处环境都是非常相似的。 可以这样讲,舌头是我们唯一能够看得见的内脏器官。 他与我们的内脏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这是我们学习舌诊最重要的一个原理。

自学中医的正确顺序

自学中医的正确顺序 序:中医概况分类 我们准备开始学习一门学问以前,心里要有个大局观。因为中医的分类很复杂,但无论是为了养生还是治病,总体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 我先总结一下外治法的分类: 1.针灸(最常用) 2.刮痧拔罐(包括砭法) 3.艾灸 4.手法(正骨,点穴,拍打,按摩), 5.导引术(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瑜伽等,站桩静坐冥想(导引的静功))。 6.还有贴敷法,祝由术等等。 其实外治法很实用,很多疾病内外结合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大家有机会也可学习一下。 作者本文主要讨论的还是内治法的学习: 1.基础入门 2。经典的学习,3.诊断方法 4. 临床医案和历代著作学习 一。基础入门:都说学中医要看四大经典,但如果你开始就一头扎进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单是古文不通和各种注释就会把你弄得头晕了。所以我还是推荐看一些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以便提起你对中医的兴趣。 1.书籍: 《经典中医启蒙》:李辛老师通过对神气形三焦,气机,开阖,正邪,讲述中医整体世界观。 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元御《四圣心源》的简化版,传统中医入门最佳选择 《古代的中医》:罗大伦老师带你了解古代各路大家的经历 《人体使用手册》:睡眠专家吴清忠老师教你一式三招养正气

《思考中医》:刘力红教授全面阐述中医的学习方法以及认识三阴三阳治疗纲要 《中医人生》:娄绍昆老师一生的经方学习之路 《走近中医》:重新认识中医,洞悉疾病的本质 《名老中医之路》:近百位老中医回忆自己的求医之路学术成就临床经验等 《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第五版:经典大学教材 2.课程推荐: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音频:一字一句带你读懂黄帝内经 罗大伦的舌诊课:瞬间掌握一门实用诊断技能 李辛的中医基础课:让你从神气形三个层面了解中医,强调临证的大局观,整体的重要性。 张景明(或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 二。经典的学习。 1.推荐书籍 有了基础以后,我们开始真正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如果你是学院派或者只为了考试,请按照中医学院五年制教材学习即可。我觉得学中医还是要看名家经典著作,毕竟经典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经过各大医家验证推敲,学校课本大多用最枯燥的方式教学,无法感受到中医的魅力和古人的思维。所以我推荐先从四小经典开始,《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这三本书可以让你学习中药,方剂,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学三字经》先不用读。 然后可以先看这两本:李东垣先生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看人,看病,用药的辩证思想。 然后就可以真正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深入掌握六经辨证的方法。如果有疑问可以看郑钦安先生的《医法圆通》《医理真传》。 在学习的过程中,《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可以作为床头工具书,需要的时候随时翻看。黄帝内经是中医临床辩证的理论基础。

张景萍奇效舌诊之肩胛纹与肿瘤

张景萍奇效舌诊之肩胛纹与肿瘤 张景萍奇效舌诊の肩胛纹与肿瘤来自李氏奇效医学TCM 00:00 09:05 主讲人:张景萍文字整理:李芳祥 20180704 舌纹之肩胛纹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舌头上面的纹路,刚才发了几张图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等一下我们会讲。现在我们看第一张图片,它的右侧区域明显的有一个小缺口。那这个缺口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通过之前的分享,知道这个舌前、舌尖代表的是脑袋,那么脑袋两边就是两个肩膀(区域)。所以他那个缺口对应的是他的肩膀的位置,也就是说他的肩膀会不舒服,会有肩痛的现象。 然后第二张、第三张,看到他们对应上肢(肩膀)的位置,都会有小小的凹陷。他们也是一样的肩痛. 这个望舌形就是我们根据这个舌形来诊断,这个在传统的舌诊,传统的中医里面是没有的,这些都是李老师总结的全新的经验,为我们提供的很好的理论,而且经过了大量的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像这些通过舌形看上肢部位的疼痛,甚至可以对应到他的肘部、腕部、手指的部位,非常的准!非常的直观! 把这个图刚才发了我又撤了,为什么呢?因为想单独的说一说,因为跟前面几位相比,他的舌苔明显要白一些,他是一位类风湿的患

者,他的手和手腕儿是肿胀疼痛的。 这几张图的特征会表现的更明显一些,我们看在他们的舌上都有一个“倒八字”,能够看出来吗?李老师把这个倒八字纹命名为肩胛纹。就好像是一个人倒着躺在舌头上正好肩膀的位置,对应着这个地方,有一个倒八字纹。凡是有这种倒八字纹路的人,都会有肩胛痛的症状。 我们对照着下面这个反射图上面的这个人,再去对照上面那几张有倒八字纹的舌象。是不是很神奇?!这样子的话,大家一下就能记住。我相信大家以后遇到这种舌象也都会一眼就看出来——他是一个肩胛痛的人,李氏奇效舌诊就是这么神奇!当然前面几张舌象上面也还有其他的毛病。今天主要是讲这个肩胛纹,其他的以后我们慢慢再分享。谢谢大家! 主讲人:张景萍文字整理:李芳祥 20100706 舌象与肿瘤 早上好,我们今天复习一下那个舌象与肿瘤,主要是讲舌根这部分的肿瘤,和我们女性有很大的关系。

舌诊---下-精典

舌诊---下-精典 近日较忙碌,讲的内容少一些,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舌两侧不对称的舌象治疗方法。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42:20 前几天的课程中,我们说过了,舌两侧不对称是“肝郁”的表现之一。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42:57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43:16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44:36 这两个舌象,都是右半边比左半边要大、厚。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51:43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53:53 我们在“李氏全息汤”专业内容中的“全息体质论”里也提及了,现代人普遍存在“肝郁”现象,所以反应在舌象上也是相同的。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54:46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55:56 我们也讲过“舌脉相应”,这种右侧舌大的患者,他的右侧寸脉也是明显的瘀滞不通的。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0:58:34 中医里通常说“左肝右肺”,其实指的是二者的功能而言,是气的层面上的,所以是无形的,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01:41 二者之中,以肝为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升肺降,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工作,如果肺气不能降下去,肝气也就没办法升起来,肝气升不起来,肺气就没有力量降下去。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02:47 所以,凡是舌头右侧比较大的,就是右路降不下去了,相同的,如果舌头左侧比较大,就是左路升不起来导致的。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04:14 这些人的右脉摸着比较大,比较紧。治疗上就要加强右路的肃降作用。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06:26 根据临床观察统计,右侧舌头比左侧偏大的情况最多,因为左侧属阳,为气,相对的比较活泼流利,右侧属阴,相对的比较宁静,所以在右路发生瘀滞的时候多,而左侧发生瘀滞的时候偏少。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09:20 这是肝郁的表现,就要加强疏肝解郁行气的药物。 另外,也属于肺气不降的情况,所以也要加强降肺气的药物,如杏仁,桔梗,麻黄等药物宣降肺气。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12:19 李芳祥讲师(1104605286) 21:12:44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五)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五) (接上)李氏全息舌诊以其直观简明的观察方法,易学易懂易掌握,诊断准确率高,并且融合诊断、舌穴、用药治疗等为一体的独特医疗体系,一直备受人们的追捧和关注。经过了几天的舌相诊断的学习之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感受一下,李氏全息舌诊用药的特色吧。“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李芳祥语。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相就有什么样的证候,有什么样的证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所以换而言之,有什么样的舌象,也就用什么样的方药。这是我们李氏全息舌诊和用药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李氏全息舌诊不但在疾病诊断上面别出一格,就连看舌用药的疗效上面都是令人惊叹的。 我们经过了不少天的学习了,这张舌相有哪些问题,大家是否能够看得出来了?不管是否看得出来,那么就和下面对话里面的“答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诊断结果吧。

下面这个是我们一个学员学习李氏奇效汤和李氏全息舌诊及用药之后,临床应用病例的疗效反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治疗前后的舌相变化。 共治疗3日,黄圈内黄厚腻舌苔明显减少,绿圈内舌尖也松弛变宽(整个舌体也都有变宽,舒服自然),治疗前痰湿中阻,中下焦不通,所以心肾上下不能交通,导致上焦被郁,加之外寒收引,呈现出“治疗前”的舌相状态。治疗后,痰湿得化,能量得以流通,“大气一转,百病自散”,所以舌体的郁滞也就打开了,上焦的寒邪也开始消散,舌体也就开始舒张伸展了。这是一个很成功的病例,可见学习掌握李氏奇效汤与李氏全息舌诊及用药的疗效,答案不辨自明,事实

胜于雄辩。 这一个也是治疗3天的患者。从治疗前后的舌相来看,治疗后比治疗前舌苔也是明显减少变薄,治疗前舌面高凸的部分治疗后也逐渐变平,裂纹也开始变浅。

舌中与脾胃(李芳祥奇效舌诊)

舌中与脾胃(李芳祥奇效舌诊) X 今天我们学习中医藏象学说之脾胃。脾胃位于人体中焦,即横膈膜与肚脐之间的区域,但中医所说的脾胃并不完全等于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脾脏和胃脏。 中医的脾胃有两层意思,广义来说是指整个消化系统,其中也包括大小肠的部分功能。狭义来说就是指西医解剖学中说的胃,以及中医所说的脾。我们先来认识胃,胃为囊状的中空器官,泄而不藏故称其为腑(音义通府),庭府,院子,院子是用来通行的,人可在院子里短暂停留,但不可能长时间在院子里,人还是在室内的时间更多些,所以室内为藏(进而演化为臓,即内脏的脏之古体字),院子呢就是府,所以腑的特性是泄而不藏,通降为顺,就是胃内可以短暂的盛装

和腐熟食物,但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如果饮食停留时间过久就会导致食积,出现腹胀,腹痛,吞酸,恶心,甚至呕吐。 我们再来看中医的脾,根据古籍记载,大体有两种描述,《医学入门》中综合了这两种说法:脾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按此描述,扁似马蹄者是指的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西医归属于免疫淋巴器官,其有一定造血功能。 形如刀镰者,其实是指胰腺而言,胰腺分泌胰岛素、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通过胰腺管进入十二指肠用以消化糖、脂肪、蛋白质等。且胰腺色黄居中,从功能来说更接近于脾的功能,所以实际上中医的脾包含了脾脏和胰腺两个部分。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需要按时从饮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水谷精微),才能供人体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生理机能。饮食多少与胃相关,消化吸收与脾相关,所以脾胃如果功能正常则纳食香甜,消化吸收优

良,营养均衡,面色荣光,毛发润泽,神清气爽,肌肉有力,耳聪目明。若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纳食不香,消化不良,或食欲亢奋,但却无力消化,产生食积,以及倦怠神疲,健忘多思,睡眠不安(胃不和则卧不安),面色萎黄或苍白,免疫力弱,容易感冒,胃寒腹痛,便溏,甚则完谷不化等。 若中气下陷还会出现内脏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阴挺),引申其意,眼袋下垂(眼睑部位是脾的反射区),以及乳房下垂(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肾),以及臃肿赘肉(脾主肌肉)都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有关。这些也都可以通过补益脾胃,提升中气来达到调养目的。除了饮食药物之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脾胃功能,因为运动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全身肌肉是由脾所主管的,所以运动可以振奋脾阳,增加脾胃运化,所以每次运动完后我们都能多吃几碗饭呢!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控制好热量,脾胃强健后,多吃一些也不会变胖的。因为发胖不是因为你吃的多,而是因为你吃的方法不正确。胖子普遍是吃不多的,因为喝凉水都长肉,那些瘦子却怎么吃也不胖,这说明饮食并不是肥胖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以后再做详细讲解。

奇效舌诊秘传心法!一学就会!

奇效舌诊秘传心法!一学就会!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 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