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学笔记——中医诊断学总结(舌诊)

【医学】医学笔记——中医诊断学总结(舌诊)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淡红舌舌色淡红润

泽、白中透红

常人,气血调和。病轻。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

淡,白色偏多

红色偏少

气血两虚、阳虚、寒实

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

枯白舌舌色白,几无

血色

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

红舌正常舌色红,

甚至呈鲜红

色。红舌可见

于整个舌体,

亦可只见于舌

尖、舌两边

主实热、阴虚

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

略红

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

③心火上炎:舌尖红

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

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

红光无苔

绛舌较红舌颜色更

深,或略带暗

红色

主热盛、阴虚火旺

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

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

紫舌①全紫舌:全

部紫色,或局

部青紫斑点

②淡紫舌:淡

而泛现青紫

③紫红舌:红

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

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

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

外伤

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

而泛现紫色

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

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

软,舌色较暗

实证

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

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

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

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

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

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

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

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

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

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

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

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

先天性齿痕舌

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

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热灼津伤舌绛而痿:阴亏已极

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

强硬舌热入心包高热

伤津

痰浊内阻阴亏

已极

舌强硬,色红绛少

邪热炽盛

舌强硬、胖大兼厚

腻苔

风痰阻络

舌强,语言蹇涩,

伴肢麻、眩晕

中风(先兆)

歪斜舌中风、喑痱、中风

颤动舌肝风内动(热

盛、阳亢、阴

亏、血虚)

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颤动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酒毒内蕴

吐弄舌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热甚动风先兆

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短缩舌寒凝筋脉气血

俱虚热极伤津

痰浊内阻

舌短缩,淡白或青

紫而湿润

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

舌短缩而胖,苔黄

脾虚,痰浊

舌短缩,红绛干燥热盛伤津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薄、厚苔邪正盛衰和邪气

深浅

薄苔正常舌苔

厚苔痰湿、食积、里热

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

由厚转薄: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

退。

骤然消退:正不胜邪,胃气暴绝。

润、燥苔津液的盈亏和输

润苔正常舌苔

滑苔痰饮、主湿

燥苔津液已伤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证

由润变燥:热重津伤,津失输布。

由燥变润:热退津复,饮邪始化。

腻、腐苔阳气与湿浊的消

(痰浊、食积;

脓腐苔主内痈)

腻苔【特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

【病机】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苔薄腻:食积,脾虚湿困。

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

黄腻苔:脾胃湿热

黄而厚腻:食积化热

腐苔【主病】食积、痰浊、肝痈、下疳

【病机】食积痰浊,阳热有余

腐苔:食积胃肠,痰浊内蕴。

脓腐苔:内痈,邪毒内结,邪盛病重。

无根苔: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为病久胃

气衰败。

剥(落)

苔主胃气不足,胃

阴枯竭或气血两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色红绛胃阴枯竭,阴虚重证

舌色晄白如镜,甚

毫无血色

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舌苔部分脱落,未

脱处仍有腻苔

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舌苔前剥:肺阴不足;中剥:胃阴不足;根

剥:肾阴枯竭

花剥苔胃气阴两虚

偏、全苔全苔(主邪气散

漫,湿痰阻

滞);

偏苔(舌所分候

脏腑有邪气停

聚)

偏于舌尖

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

已伤

偏于舌根外邪虽退,胃滞依然

仅见于舌中痰饮、食浊停滞中焦

偏左或偏右肝胆湿热

真、假苔辨别疾病轻重、

预后

病之初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

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胃气尚存

新病出现假苔,乃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

现假苔,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刮后却见已有

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舌诊(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白苔主表证、

寒证、湿

证,亦可

见于热证

健康人;风寒表证初起;里证无明显

热邪;阳虚内寒

干风热表证

滑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积粉苔外感秽浊,热毒内盛(瘟疫或内痈)

燥裂燥热伤津

黄苔主热证、

里证

薄黄苔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

黄滑苔

阳虚寒湿化热;痰饮聚久化热;气血

亏虚,复感湿热

黄燥苔

邪热伤津

黄瓣苔

焦黄苔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黄腻苔湿热、寒痰内蕴;食积化热

绛舌黄

白苔

气营两燔

绛舌黄

润苔

阴虚夹湿;血热夹湿;营热湿重;热

初入营

青舌黄

寒湿内盛(真寒假热)

灰黑苔主阴寒内

盛,或里

热炽盛

白腻灰黑苔

舌面湿润

阳虚寒湿内盛;痰饮内停

黄腻灰黑苔湿热内蕴日久

苔焦黑干燥

舌干裂起刺

热极津枯;阴虚火旺

苔黄黑(霉酱

苔)

湿浊宿食,积久化热

舌诊(危重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猪腰舌舌面无苔,如去膜的猪腰热病伤阴,胃气将绝,病危

镜面舌舌深绛无苔而光亮如镜胃气、胃阴枯竭

舌色晄白如镜,毫无血

色,也称晄白舌

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

破皮舌舌粗糙有刺,如沙鱼皮,

或干燥枯裂

津液枯竭,病危

干荔舌舌敛缩而无津,形如干荔

热极津枯,病危

火柿舌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干

晦如猪肝色

内脏败坏,病危

赭黑舌舌质色赭带黑肾阴将绝,病危雪花舌舌起白色如雪花片危候

瘦薄无苔舌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胃气将绝,难治囊缩卷舌舌体卷缩,兼阴囊缩入厥阴气绝,难治

舌强语謇舌体强直,转动不灵,且

语言謇涩

中风痰瘀阻络,难治

蓝舌而苔黑

或白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

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

点、糜点

病危重,难治

闻诊(音哑与失音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新病:音哑或失音

实证。“金实不鸣”

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痰湿壅肺久病:音哑或失音

虚证。“金破不鸣”

肺肾阴虚,阴虚火旺

突然音哑或失音气阴耗伤(暴怒喊叫、说唱或持续高声宣讲所致)

久病重病,突见语声嘶哑脏气将绝,危象

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妊娠失音(子喑)

表41–闻诊(鼻鼾、呻吟、惊呼、喷嚏、呵欠、太息的临床意义)

鼻鼾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候

呻吟新病:实证、剧痛;久病:虚证

惊呼剧痛或惊恐;小儿受惊;

小儿夜啼:过食生冷,脾寒腹痛,心脾有热,惊恐,食积、虫积

喷嚏表寒证

呵欠数欠:体虚阴盛阳衰太息肝气郁结

闻诊(五种病理性语声的表现、病机和主病)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

声高有力

热扰心神

热入心包证;阳明

腑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

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

心气大虚,精神散乱久病,重病

夺气语言低微,气短不续,

欲言不能复言

宗(中)气大虚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

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阴证:气郁痰阻,蒙

蔽心神

癫病、郁病

错语神识清楚,语言时有错

乱,语后自知言错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实证:痰湿、瘀血、

气滞阻碍心窍

久病,老年人

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

狂叫骂詈

痰火扰心狂病、伤寒蓄血证

言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

吐字困难,或吐字不

清;或病中言语謇涩,

每与舌强并见

风痰阻络

中风(先兆或后遗

症)

闻诊(病态呼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喘呼吸困

难,短促

急迫

发作急骤,呼吸深长,息粗声

高,呼出为快

实喘:风寒袭肺或痰

热壅肺,痰饮停肺,

水气凌心

病势缓慢,呼吸短浅,息微声

低,深吸为快

虚喘:肺肾亏虚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痰饮内伏,感邪诱发

短气自觉呼吸

短促不相

接续

声低息微,兼形瘦神疲、乏力、

自汗

肺气不足,元气大虚呼吸声粗,兼胸闷、胸腹胀满

痰饮、胃肠积滞、气

滞瘀阻

少气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诸脏气虚

闻诊(咳嗽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咳声紧闷寒湿咳嗽

咳声重浊,痰稀色白外感风寒

咳声低微无力肺气亏虚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热邪犯肺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痰湿阻肺

咳声清脆燥热

干咳无痰或少痰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顿咳】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

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咳终止时作“鹭鸶叫声”),并反复发作风邪痰热搏结,常见于【小儿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肺肾阴虚,疫毒攻喉,多见于【白喉】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出白沫,兼

有气促

肺虚

夜间咳甚肾水亏

天亮咳甚脾虚,寒湿在大肠闻诊(病室气味改变和临床意义)

臭气触人瘟疫

血腥味失血

腐臭气溃腐疮疡

尸臭味脏腑衰败,病情重笃尿臊气(氨气味)水肿晚期,肾衰烂苹果气味(酮体气味)消渴病危重期

蒜臭气味有机磷中毒

中医诊断学——舌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 细目一舌诊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 (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③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2.强硬舌: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①舌红绛少津而强硬:多因邪热炽盛。 ②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多见于风痰阻络。 ③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多为中风先兆。 3.歪斜舌: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颤动舌:肝风内动 ①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 ②新病舌绛而颤动:多属热极生风。 ③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 ④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5.吐弄舌: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6.短缩舌:危重证候的表现。 小结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四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 《灵枢》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素问》“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难经》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别的。这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 明清。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 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诀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 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149幅。 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清·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 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清·陈士铎《辨证录》分叙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七百于证,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 清·喻嘉言《寓意草》提出了极其具体的议病格式,喻氏的议病格式,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值得参考。 提倡先议病后用药,但更重要的是所谓议病用药,实质就是在诊察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 清·程国彭《医学心语》认为对疾病的诊察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辨证的切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分清的缘故。 明·张景岳指出,诊病有其总要,即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而已。 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 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立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并重视察舌、验齿等诊法在辨证上的意思。 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选用叶天士经验,创温病的三焦辨证法则。 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于热病之辨证颜舌,经验可贵。 以上记载了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出现了不少对于传染病诊疗的专著。 如明·卢之颐的《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专论白喉的著作有《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等; 《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璧》《麻证新书》《麻症集成》等,均为论述麻疹的专著; 王孟英的《霍乱论》、罗芝园的《鼠疫约编》,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辨证,均有较详论述。 近百年来,编撰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专著,如有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是集历代医家论舌于一书。上考《灵枢》《素问》,尽探各家,并附彩图122舌,墨图6舌,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陈泽霖的《舌诊研究》、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撰,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

中医诊断学笔记(详细)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 “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 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之中的望诊里面的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中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

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又说:“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总结

中医诊断学 一、望诊(除舌诊) 1、望神 A.神: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人生三宝)。 B.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在病中,正气未伤,轻证。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C.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病情严重阶段。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谵语(邪陷心包,阴阳 离绝)。 D.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E.神乱(神志异常):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 (1)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2)癫病——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3)狂病——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 明。 (4)痫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F.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表现】①精神不振,健忘,嗜睡;②倦怠乏力;③声低懒言;④动作迟缓。(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神气不旺。)(仅00年真题) 2、望色 A.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充盈,②脏腑功能正常。 【表现】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隐约微黄,含蓄不露;有神气——光明润泽。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 B.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表现】①晦暗枯槁,鲜明暴露;②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③某色独见。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与面——“气至”;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气不至”。

【医学】医学笔记——中医诊断学总结(舌诊)

【医学】医学笔记——中医诊断学总结(舌诊)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淡红舌舌色淡红润 泽、白中透红 常人,气血调和。病轻。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 淡,白色偏多 红色偏少 气血两虚、阳虚、寒实 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 枯白舌舌色白,几无 血色 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 红舌正常舌色红, 甚至呈鲜红 色。红舌可见 于整个舌体, 亦可只见于舌 尖、舌两边 主实热、阴虚 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 略红 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 ③心火上炎:舌尖红 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 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 红光无苔 绛舌较红舌颜色更 深,或略带暗 红色 主热盛、阴虚火旺 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 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 紫舌①全紫舌:全 部紫色,或局 部青紫斑点 ②淡紫舌:淡 而泛现青紫 ③紫红舌:红 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 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 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 外伤 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

而泛现紫色 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 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 软,舌色较暗 实证 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 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 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 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 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 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 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 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 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 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 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 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 痕 先天性齿痕舌 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1.中医四诊法: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也被称为四诊法。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观特征来 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与患 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 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2.脉诊: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 断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情况。根据脉搏的弦、滑、涩、散、数、微等特点,可以判定病症的轻重、病因的归属等信息。 3.舌诊:中医诊断中,舌诊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人体内脏的功能状 况可以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质地等来判断。例如,舌苔黄腻可能 表示消化不良,舌苔少津可能表示阴虚等。 4.望诊: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象等外观特征 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例如,面赤可能表示热病,面色苍白可能表示 气虚等。 5.问诊:中医的问诊过程中,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从而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发展。问诊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 6.切诊:中医的切诊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触摸来判断人体各脏腑功能的 状况。例如,肝脉代表肝的健康状况,脾脉代表脾的功能状况等。 7.病因学:中医诊断学中,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包括 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凉伤阳、病毒感染等。

8.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的学科。它包括了病机关系、病机转变、病机对证候等方面的内容。 9.辨证施治:中医诊断学中,辨证施治是根据疾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是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的医学,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辨证的方法包含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等。 总之,中医诊断学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脉诊、舌诊、望诊、问诊、切诊等手段,通过观察、听诊、嗅闻、问询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在于辨证施治,通过辨证来确定病因、病机、证候,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教你舌诊一看就明白

教你舌诊一看就明白 第一章望诊 - 第五节舌诊譬如北辰春草... 腻苔例图→第一章望诊主讲:顾红卫第一章望诊(舌诊)主讲:顾红卫第五节舌诊概述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一、舌诊概说1.舌的组织结构2.舌诊原理3.舌体分候脏腑理论4.方法和注意事项4.1舌诊的方法4.2注意事项5.舌诊的内容6.正常舌象7.舌象的生理变异1.舌诊概说——舌的组织结构舌的结构舌是口腔中一个重要的肌性器官,它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舌骨呈扁平而长形。舌两边称为舌边。舌色深红者,称为绛舌。 zhuang-jr—医疗养生保健—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养生修行图书... 舌淡红而有齿痕,老嫩适中。舌淡红偏暗,边有齿痕。淡红光莹舌(镜面舌)淡红光莹舌。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与黑点,色泽晦暗。舌淡红,边有许多红点,有齿痕。舌淡红,有齿痕。淡红瘀斑黑点舌白润略厚苔。舌淡红,有齿痕,中显淡紫瘀斑,有红黑小点。舌淡红,胖大而有齿痕,色泽晦暗而有青紫瘀斑。舌质淡红,舌尖略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淡红舌花剥苔(地图舌)舌质淡红。淡红舌白腻花剥苔(地图舌)舌质淡红,舌体左歪。 舌诊中脏腑对应的各部位分属图mbnnn001 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望舌的方法行OIO者 【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绛舌一般为红舌进一步发展所致。【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现青紫色,均称为青紫舌。【舌象特征】舌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一、舌诊 (1) 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 (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 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 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 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一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 预后较差。 2、舌色: 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 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 腻。 肿胀: 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一舌鲜红,伴疼痛,肿胀 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 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 a、红点一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痰斑:夕卜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下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 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 望舌苔: 1、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 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 2、苔质: 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 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 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 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滑苔:寒,湿。 腐苔: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如糜。 腻苔: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 ①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湿、湿温、食滞、湿痰内、腑气不利。 ②白滑腻:寒湿、湿浊。 ③白腻:脾虚湿重。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一、中医学基础概念 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3. 中医学的辩证施治 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情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基本理论 1. 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五脏六腑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经络与气血 经络与气血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诊断方法 1. 望闻问切 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 2. 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舌苔的颜色、厚薄、湿燥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脉诊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来判断其体质和病情。

四、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或灸灼来调整患者的气血,从而治疗疾病。 3.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来调整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五、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医学 1.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传统医学的价值 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舌诊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中医舌诊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中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医学传统,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式在 现代医学中也备受关注。其中,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舌诊。在中医临床诊断当中,舌象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医舌 诊通常从舌质、舌苔、舌体形态和舌面分析入手,通过研究这些 指标,来推断出患者体内的状况,是通过观察舌头上的变化,反 映身体内部的调节状态。 一、中医舌诊的重要性 中医舌诊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它可以帮助中医 医师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状况。舌头作为我们身体中的一个器官,它的状态能够很好地反映身体的内部状况,中医医生可以通 过观察舌头的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以及患者身体 的虚实、表里等状况。 中医舌诊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舌头可以反映患者的体质。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有阴阳、虚实、表里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质特点。中医舌诊

可以从舌质、舌苔等方面推断出患者的体质情况,帮助中医医生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舌头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疾病状况也可以从舌诊 中反映出来,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 者所患疾病的性质、程度等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 参考。 3、舌头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需要一个过程,通过 观察舌质、舌苔等变化,中医医生可以推断出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二、中医舌诊的方法及步骤 中医舌诊的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1、观察舌质。舌质是指舌头的颜色,它可以反映身体的阴阳、虚实和燥湿等情况。通过观察舌质的颜色,中医医生可以推断出 患者体内存在的一些疾病情况。

舌诊实验报告-舌诊实验报告总结(共14页)

舌诊实验报告|舌诊实验报告总结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探究味觉的实验报告 探究舌头与味觉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舌头与味觉的实验 要研究的问题:舌头各部位所最敏感的味道是什么? 实验准备: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和柠檬汁溶液各一杯、棉签少许 实验假设:舌尖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侧前对酸味最敏感;舌侧后对咸味最敏感。 实验设计:用棉签在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柠檬汁中吸食到同一饱和度,再拿它依次去触及舌尖、舌根、舌侧前和舌侧后, 仔细辨别。 实验步骤:用棉签在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柠檬汁中吸饱和,再拿它依次去触及舌尖、舌根、舌侧前和舌侧后, 仔细辨别。 实验结果:舌尖对食用糖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根对浓咖啡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侧前对食盐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侧后对

柠檬汁的味道最敏感。得出,舌尖对甜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舌侧前对酸最敏感,舌侧后对咸最敏感。篇二:《中医学》实验指导 《中医学》实验指导 实验名称:中医学学时:8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执笔人:李玉和潘丰满审定人:张德新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中医学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学实验课是中医系统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中医学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技巧,初步学会运用中药、方剂防治疾病,其目的是紧密结合临床,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水平,为今后临床工作、中西医结合、创新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医学诊疗技巧和有关的方剂、中药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临床运用能力。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气的推动作用 1 实验目的

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知识点精要总结

中医诊断学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 A.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等。 B.生活史(习惯):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等。 C.家族史:传染病、遗传病。 D.既往史: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中风;患有癫狂病者,常因精神刺激而复发。(问小儿:预防接种、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 E.起病 F.十问歌》(明·张景岳) G.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H.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I.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J.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K.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全过程(病变过程、诊治过程、现在症状)。 L. 2、现在症状(9):寒热、汗、疼痛、头身脘腹、耳目、饮食口味、睡眠、 二便、妇女。 A.问寒热 ①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②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③但寒不热: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特点:病人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近火可缓。

B.问汗: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者。 里证有汗——阳气虚,阴虚,里实热, 里证无汗——阳虚或津血亏虚。 亡阴、亡阳;

C.

D.问头身 (1)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 【头痛】 a.部位 ①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痛(面、额); ②侧头部,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少阳经头痛; ③后头部连项痛——太阳经头痛(头顶、后头、面颊); ④巅顶痛——厥阴经头痛; ⑤头痛连齿——(足)少阴经头痛;* ⑥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脾经头痛。* b.性质 I、实证: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外感。 ①风寒头痛:头痛连项,遇风加重(与中内联系记忆); ②风热头痛:头痛怕热、面红目赤; ③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羌活)。 II、虚证:发病慢、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内伤。 ①气虚头痛:头痛绵绵、过劳则甚; ②血虚头痛:头痛眩晕、面色苍白; ③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腰膝酸软。 【头晕】病人自觉头部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视物旋转、不能站立。 ①病人头晕胀痛,兼见面赤耳鸣,口苦咽干——肝阳上亢; ②头晕昏沉,兼胸闷呕恶痰——痰湿内阻; ③头晕眼花,过劳或突然起立则甚,兼面白舌淡、心悸失眠——气血两亏; ④头晕耳鸣、遗精健忘、腰膝酸软——肾精亏虚。 (2)周身:周身、四肢为十二经脉循行之处,脏腑气血所荣;又脾主肌肉、四肢,腰为肾之府。 【身痛】多见于外感风寒、风湿之邪的表证。* ①若外感暑湿疫毒,面赤发斑,身痛如被杖打——阳毒,湿热疫毒阻滞气血; ②若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疼痛——营血不足、气血不和。 【身重】头身困重,兼见脘闷苔腻、纳呆便溏——湿邪。 若身重嗜卧、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脾气亏虚。 【四肢痛】四肢关节疼痛,多见痹症——外感风寒湿邪。 ①行痹:关节游走窜痛——风邪; ②痛痹:疼痛剧烈——寒邪; ③着痹:痛处沉重不移——湿邪;

中医诊断学总结(下)

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辩证》考点精要 第八章八纲辨证 考点一:阴证的临床表现 1、阴证特点:①阴邪致病、②病势向内、③病势向下、④病情缓慢。(2004。122) 2、临床表现: (1)望诊面色苍白或黯淡,精神萎靡。 (2)闻诊语声低怯。 (3)问诊身重踡卧,畏冷肢凉,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4)舌脉舌淡胖嫩,(舌1995。23)脉沉迟、微弱、细。 考点二:阳证的临床表现 1、阳证特点:阳邪致病、病势向外、病势向上、病情急骤。 2、临床表现: (1)望诊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 (2)问诊恶寒发热,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 (3)闻诊呼吸气粗,语声高亢,喘促痰鸣。 (4)舌脉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考点三: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1、望诊形体消瘦,两颧潮红(2003.21),五心烦热(2007.22),低热潮热(午后和夜间低热)(1996。81 2003。21),盗汗。 2、问诊口燥咽干(2003。21),渴不多饮(2002.81),四肢温和,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3、舌脉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2003.21),脉细数。 4、辨证依据①病久体弱②五心烦热(典型表现2007.22)、尿黄便结、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考点四: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1、问诊形寒肢冷(2002.104),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 2、望诊面色晄白(2002。104)。 3、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细数)无力。 4、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2002.104)等气虚的表现。 5、辨证依据①病久体弱②形寒肢冷(典型表现2006.26)(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面白、舌淡等。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