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音乐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音乐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音乐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音乐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已经有六十几年了,音乐教育学是推动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动力之一。课程又是音乐教育实施的必要手段,所以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音乐课程在普及基础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也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对我国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小学音乐课程的特点。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我国小学音乐课程发展的特点。历史研究法:运用历史史料,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

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策对小学音乐课程研究发展的影响

总体来说,新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

(1957-1966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改革开放飞速发展时期(1991-200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期(2001年至今)。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事件、政策影响,这些都影响着音乐课程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很少用到音乐课程一词。我国教育界长期把年的八1956月至10年1949音乐课程看做是音乐这门学科。在.年间,国家先后颁布了多个小学教育计划。1952年3月18日,

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小学一至五年

级都开设音乐课,在总则中也第一次把美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方针,说明音乐课在这个时期一直受国家重视。(刘龙华,2013)经过

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我国课程大纲是照搬苏联大纲,提倡以音乐教师为主导,这个大纲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到自身国情、环境的不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论上。自从50年代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就一直停留在与

西方音乐教育相隔离的状态,除了苏联,东欧少许国家,对其他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理论、方法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我国没有科学性的音乐课堂设计理论,造成了课堂设计工作的混乱、落后,所以当时的音乐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

在1979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大纲中明确了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

段之一,这时期的音乐课程时以音乐知识为主,音乐知识的教授是启发式教学,这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张静星,2008)在1981年,教育部开始取消全国统编教材的办法,主张各省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编写音乐教材。这个时期,每个省都注入了有自己特色的歌曲、舞蹈等编入教材,出现了一批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这时的音乐课程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民族特色。.

1986年,美育重新出现在纲领性文件中,这一时期的音乐课

程内容越来越丰富,音乐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教学生们学习音乐技能和知识,要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美,由此可见,有国家的支持和保障,音乐教育的进步就会飞速发展。1988年5月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强调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

要性并论述了音乐教育与美育的关系,音乐课程不仅仅包括音乐学科及其教学内容与方式,音乐活动也是音乐课程的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音乐课程本质的内涵。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我国第一次专述了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1999年,《决定》又再一次明确美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大范畴,也基本确定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这一系列关于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下,音乐教育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二、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本质、课程基础、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发展

(一)、音乐改革大纲的颁布对小学音乐课程本质的影响

课程本质是研究课程论的逻辑起点,课程本质就是研究课程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课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课程究竟是什么?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回答,也就会有多少个课程的定义。因为课程本身的复杂性及每个定义背后都隐藏着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或许还有许多多元课精确的给出并为大家所认同的定义是不可能的程本质观的无奈,

也是不现实的。(李定仁,徐继存,2004)

在1992年我国颁布的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音乐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时的音乐课程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和国家,虽然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人,但是课程目标多从学生之外寻找。(王海洁,2003)教育部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更为全面和科学,更加强调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至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音乐感受力及其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新音乐课程的逻辑起点是学生,从1992年的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人而转变为自己的人',可以看出课程改革使音乐课程的本真回归,在学生人格养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思想形成。(王海洁,2003)音乐课程是从属教育的,它是人为,也是为人的。每次音乐课程标准的变化,都会让音乐课程的本质一点点的扩大,每个人的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又会发生改变。

(二)、综合性是小学音乐课程基础的核心特点

课程基础是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课程应然判断的一个标准。(李定仁,徐继存,2004)音乐课程基础也是如此,它是音乐课程的基石,也是音乐课程发展的关键环节。美国学者泰勒认为,有效的课程基础就是:社会、学生、知

识,这也是课程的三种目标来源。(李定仁,徐继存,2004)受

到课程论的影响,音乐课程也考虑了学科内容、学生、教师、环境以及这些要素在一起的关系。在20世纪初叶,音乐课程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到20世纪20年代,在唱歌的基础加上了识谱和乐理,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唱歌、识谱、乐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欣赏,在20世纪80年代,在以上的基础加入了器乐教学,而到了21世纪又增加了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使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的内容包含了四个领域。总而言之,从以上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小学音乐课程基础从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到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课程基础。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也体现了课程基础的制约因素: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力量、社会需求、世界潮流、教育制度和有关成员。(施良方,王建军,1996)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内容不断的增加和加强,也体现了音乐课程基础向不同层面的深入。第一,强调了音乐情感与价值观,第二,注重了课程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增加了知识与技能。这三点也相应的对照了英国学者泰罗和理查兹认为的哲学(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便是课程基础。

2001年至今,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音乐课程也进入了全面改革的阶段。中国音乐教学模式由最初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音乐课程基础也愈发的具有共同文化年代英国威廉斯和劳顿开展了60-80世纪20综合性。.

与共同课程为我们在音乐课程的设计上提供了帮助,让我们以文

化学、人类学为背景,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论、伦理学有机统一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参照模型。(李定仁,徐继存,2004)我们首先要了解音乐课程的本质,去探究音乐课到底是什么,再根据其特殊性设计音乐课程,无论是哲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本身都不能成为决定音乐课程的唯一基础。

(三)、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对小学音乐课程设计的影响

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一个桥梁,它包括了理论研究、应用和技术研究三个成分。课程设计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李定仁,徐继存,2004)

音乐课程设计从字面上来看,是对音乐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也是对音乐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内容。从图3我们看到,关于课程设计的论文占的比例是较大的,而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者设计活动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到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有论者把制约学校课程的归结为知识、儿童、社会三大因素,从而对于课程设计有了三个路径:学科中心派、儿童中心派、问题中心派。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也有人提出除三者之外,有无存在其他的重要的因素等观点,反映了研究者课程观、教育观的不同引导设计课程活动的价值取向不一,判断课程设计的标准的大不相同。

年至今,都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期,素质教育2001

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而美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

样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程也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者了一个规范性纲领,但是在教学上还是有少许问题出现。(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这些问题都要一步一步去解决,首先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综合能力,丰富音乐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接触音乐、走进音乐、爱上音乐。(郜锋,2006)总体

来说,音乐课程的内容、评价等越来越趋向科学化,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完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音乐课程也越来越丰富,具有综合性。

三、新时代的小学音乐课程:现实与展望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儿童的情感培养、审美价值观等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当今的小学音乐课程在学校音乐教育整天的变革中不断的完善,有着大的变化,但是不足和改善之处还很多。音乐课程是具有发展性和动态性的,它是由教师和学生经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共同完成的。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也为小学音乐课程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1、未来的小学音乐课程要提供给每个孩子更多的音乐空间,

照顾到每个孩子,因为音乐是属于每一名学生的。

2、未来的小学音乐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而开设,让学生方

法多使音乐课程达到内容多元化,可以自主选择课程的内容,

样的课程。

音乐系文献综述写法

音乐系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基本内容 文献综述的写作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论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以2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撰写文献综述之前至少阅读五本专著,并载入参考文献。 2、格式要求(与论文模版一致) (1)页面设置,见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 (2)引注 (3)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六条: (1)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 (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

(3)针对性强。 (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5)适当使用谱例。 (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 4、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式 一般情况下,文献综述由五个步骤环节组成。 第一步,确定综述的选题。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三步,整理文献。 第四步,撰写综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这里分享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一: [1]黄莹.中国近代女子受教育权的产生[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付婧.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契丹(辽)音乐史学研究及其思考[D].沈阳音乐学院2014 [3]娄新艺.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3(05) [4]滕斐.宋辽时期琵琶音乐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5]段志坚.云南近代教会学校的历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6]段润涵.抗战时期重庆市民众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 [7]刘洋.二十世纪内蒙古赤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8]廉天雪.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D].沈阳音乐学院2010 [9]刘楠.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服务与改造[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胡睿.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1]陈曙光.论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3(57) [12]胡礼妃.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2012(43) [13]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05) [14]雷冠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成才之路.2010(15) [15]林莉.当代大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解析[J].大舞台.2010(03) [16]任宇虹.抗战时期西迁高校对西南地区新文学基础教育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4

传播民族志

传播民族志 摘要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得益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推动。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总体说来,民族志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民族志研究方法未来有何转变,目前还没有一下定论,不过一部“好”的民族志应该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应该通过描写田野工作环境,解说日常生活的意义,关注微观过程来暗示人类学者“曾身历其境”;其次,它应该通过对异乡他族的文化和语言进行跨越界限的翻译,显示民族志作者的语言功底,并表现他对土著文化的意义和主体性的掌握;第三,它应该赋予文化以整体观的意义。关键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传播民族志研究方法Abstract:ethnographyisthemosttypicalexplanativeresearchmethod,anditwas benefitedbythepromotionfromcultureanthropologyresearch.Ethnog raphyofcommunicationisanewbranchofcommunicationevolvedfromcul tureanthropologyandsociallinguisticstudy.Theauthortriedtounde rstandthecommunicationmethodadaptedbyacertaincultureofgroupme mbers.Generallyspeaking,althoughethnographyresearchmethodhasb eenfocusedbyscholarsfrom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dy,itsti lldidnothaveanychanges.Althoughthereisnotacleardefinition,but aniceethnographyshouldcontainfollowingcharacteristics: first,itshoulddescribethefieldworkingenvironment,explaintheme aningofdailylife,focusonmicroprocesstohintanthropologyresearc herthattheyhavebeentherebythemselves.Second,itshouldshowtheli nguisticabilityofethnographywritersbytranslatingthelanguagean dcultureofanothernationandexpressedhismeaningtonativeculturea ndhiscontrollingtothemainbody.Third,itshouldendowcultureamean

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从音乐的本质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人的创造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情动力是整个系统中起着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

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当前音乐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音乐课缺乏创新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社会学文献综述

现阶段,作为一门研究人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音乐的科学,音乐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迅猛异常,但在国内学界,纵然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着实为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我们目前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仍处于译介国外研究成果阶段,深入不够。所以如此,在于学科规训不明、学科定位亟待廓清,导致研究难以为继。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操作机制 一、音乐社会学发展现状 国际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在1980年推出的第六版和2001年发行的新一版中,对“音乐社会学”[Sociology of music]条目的论述,变化极大。无论从撰写者的更迭,还是在篇幅内容扩充上,第七版的条目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远大于前面一版。这一简单的变化即可看出,近年来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迅猛。 在欧洲,社会学[Sociology]这一概念系由法国哲学家孔德[A. Comte]首度提出。在创立之初,社会学被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建构的科学。随后,涂尔干[E. Durkheim]于20世纪初期在他的理论中确立和发展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涂尔干的理论中,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个过程,成长的个体学会了他们各自文化的规范、价值和信仰);另一方面强调了内在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种内在化过程,这些规范、价值和信仰变成了个体的内在部分)。通过对上述两个过程的作用的理解,可以提供保证社会顺利运转的手段。 就在孔德和涂尔干的理论问世之后,音乐社会学逐渐在西方露出端倪,但一般倾向于对于音乐社会史[Social History of Music]的研究,时在20世纪20年代初。 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活动的正式启动,一般认为是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Weber]的著作《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出版之以后,时在1921年。这部著作集中论述了近代欧洲音乐的和声体系和乐队建制的起源及进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20世纪30年代以后,音乐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内涵也逐渐深化,出现了实证–经验性质倾向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西伯尔曼[A. Silbermann]和恩格尔[H. Engel]等,这一派侧重于对社会音乐生活、音乐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体研究方面,力图描述和揭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及其规律。另有一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著名哲学家阿多诺[T. W. Adorno]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历史–哲学思辨性质研究学派。在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中,基本上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音乐哲学问题,“始终将音乐放在与社会的特定关系中来揭示音乐的本质”,其间“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历史感。”[1]奥地利社会学家布劳考普夫[K. Blaukopf]则继承了韦伯的思路,在他的研究中声称“音乐社会学力求把握住在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联系中创造和再现音乐。”把音乐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来解释和探索这种行为过程的社会原因和和整个音乐实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演变。 [2]德国学者伯默[K. Boehmer]认为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3]在苏联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最具影响力的要属索哈尔[A. Sochor]的见解,他认为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音乐生活,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文化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诸多流派林立,为音乐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界开始的关于文化和知识之间的争论,使得音乐社会学研究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分界,其主要标志是首先体现在民族音乐学方面。在美国,在1955年前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陈卫星 当今西方,传播学日益渗透社会生活和职业领域,形成无所不在的象征权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很难追根溯源地考察传播学是一个自治的学术领域,因为它同时涉及到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和科技实践,哲学思考和职业操作的关系;第二,它要对应国家政府及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的需求;第三,它要伴随文化实践,社会心理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科学领域的划分,形成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嫁接现象。传播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新思想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和工业化社会的社会行动有紧密联系,包括管理策略、职业技巧、消费行为、文化的媒介化和知识传递等。第二,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科分类,能够把来自其它不同理论领域中的理论问题都统摄起来。如美国学者I.华勒斯坦所指出,传播学的问世是二次大战以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界线日益模糊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说,第一个传播技术是修辞学,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中国的韩非子都是这方面的先驱。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传播学是从本世纪开始的,它的基础学术流派是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形成的。这就是注重工具理性的控制论模式,以社会经验为内容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和阐释传播符号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论。这三大基础流派,形成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七十年代以后的各种新学术思潮在学术方法上扩展和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传播学的三个基础流派 控制论模式是由C.申农和W.韦弗在1949年问世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在象征化水平上和内容传递机制上表明传播同时是过程和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这种理论的背景是如何理解大众传播手段对时空的跨越所产生的多样化现象,并把真实情境的多样性引向一个典型的基础图形单元。这个图形就是发送者-通道-接受者,时空关系和形式移位得到象征性表现。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和共同符码的用法,从而允许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播,建立传播行动的分类。传播不是一个偶然性过程,而是涉及到信息,信息传递,编码,解码,再编码,冗余度等概念。 申农和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从熵到信息的定理。就是说,一个系统内的熵是测定系统复杂性和无序状态的。在所有的封闭系统中,熵是不可逆地增长,通过发送信息可以取消或减少熵。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接收信息可以成为减少不肯定性和无序性。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指这个信息是新的或者是这个信息包含着许多可以量化的新成分和不可预测的成分。 控制论这个词是从希腊文Knbernhtes而来,意思是导航。作为控制论创始人,数学家N.维纳在四十年代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传播人(Homo communicants)。这首先是一个没有内在性也没有躯体的存在;传播人生存在一个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完全为社会;他的存在是通过信息和交换信息,新的传播机器使社会变得透明。这三点在维纳的思想中不可分离。维纳认为信息是指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以测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程度,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性结果。“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按照维纳的传播乌托邦设想,信息的透明性,因信息开放而拒绝社会排斥,信息对市场逻辑的质询这三点是传播的本质功能。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科右前旗古迹小学:祝凤宇 【内容提要】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 《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文献综述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文献综述 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专业 2008 级 08音乐学1班 学号 080185027 学生佘旭光指导教师郭溢洋 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一)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 文献综述是对我们写作毕业论文的某一项专题搜集大量资料后进行的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性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新建议,它往往能够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查找文献资料和写文献综述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为我们今后的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还提高了自身对文献的独到见解。 (二)文献的范围 是从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做法。 (三)正文标题 河南长垣县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佘家中心校、佘家乡二中、佘家乡三中 (四)基本内容提要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演唱、演奏、欣赏等方面的水平。在音乐新课改大力推广实施的今天,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对绥化市周边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音乐情况现状展开了调查,旨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农村音乐师资情况、学生音乐素质情况以及对

音乐教育的认识等方面。并且结合农村音乐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农村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及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以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二正文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形势大有改善,各级各部门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师资缺乏、设备落后等状态积极的改造利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条件艰 苦的情况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在他们的努力下,音乐教育这把“金钥匙”已逐渐成为提高学生智力、道德观念、审美能力的启迪良友。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受到全民的关注,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及全社会都已重视起来,形成了自发、自由的学习氛围,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势头。 在赵光年《从新型农民的视角探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民也逐渐从政府指令——农民服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解放"出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由于体制政策、资源条件等多种原因,农民的专业化生产还不普遍,兼业化经营仍占主导地位; 农民人力资本知识含量普遍较低且不均衡。 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提到: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陷入“两难”困境,其矛盾集中于“离农教育”还是“务农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等两个焦点。笔者分析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因素和提出了确定农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有的价值取向,批判了“‘面向三农’是农村教育定位的严重误区”的观点。

文献综述: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 一、新世纪全球化音乐教育观念转变 新世纪,以文化为主题的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音乐和文化都作为人的音乐和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必然带来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的具体实践特征。新世纪的观念也是20世纪观念的延伸,世界多元文化的引出,主要就是长期以西方体系为主,将西方音乐作为全球的主流音乐,而缺少世界不同文化的声音。没有对自己本民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如何理解他国的音乐和文化;其次,审美观念在20世纪末受到实践观念的质疑,审美观念体现的是人对音乐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对客体作品的审美深陷与主体对音乐关注的范式局限中”,由此并不利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而音乐又是人的音乐,在音乐教育中,以人与人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和沟通便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正因为20世纪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新世纪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音乐教育必将以人以及文化为主作为音乐教育观念,并由此带来具体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行为。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在新世纪下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转变,从满足生存的需要转向对自我要求的提高,说明了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新和提升。 现代以来,我国一直强调“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验稿)》,把审美列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核心,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审美教育观在《标准》的内容中也有清晰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写道:“《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整个课程标准中,都始终围绕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在制定各项条目,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大众传播学方法导论复习资料

4、两种范式的不同点 假设问题实证主义解释性(人文主义)本体论真实的本质是什么?单一的、客观的多重的、互为主体的认识论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 之间是什么关系? 独立的相互依赖的 价值论在研究过程里,价值 扮演什么角色? 价值中立、无偏见有价值、有偏见 方法论研究过程是什么?演绎 寻找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者控制的环境 静止的设计 更多定量方法 研究者与研究工具分离 脱离情境的概括化 目的在于解释、预测、控制归纳 整体式的理解行为模式自认环境 灵活变化的设计 更多定性方法 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受到情境约束而发现结果目的在于理解社会变迁 修辞学研究报告的语言是什 么? 正式的、非个人化的语言非正式的、个人化的语言 5、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的区别 定量研究(是什么)定性研究(为什么) 理论基础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主、 客体分离,客体可以和能够通过工 具而认识。 以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为认识论基础, 主张主、客体互为主体,在互动中能被 重新建构。 研究目的和适用范围以探求共同性、规律性为主,适用 于判断性和宏观研究 以深度描述和分析为主,适用于微观研 究和过程研究 实施方法自上而下地提出理论和假设,通过 数据统计验证假设,强调随机抽样, 主张非参考性观察自下而上地提出理论和假设,假设可以不断修改,强调目的性抽样,主张参与性观察 数据分析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力求准确 性和广度 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力求深度 典型方法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内容分析观察法、访谈法、生命史方法和文本批 评法 6、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传播研究应用传播研究 问题的本质寻求确立关于传播现象的普遍法则寻求理解传播实际问题 研究的目的产生理论,能够简化和解释复杂或 相关传播过程提供能够被决策者(即传播问题的解决者)立即使用的知识,将令人不满的现状转变为更符合决策者需要的现实 指导性理论其他学者的理论观点任何观点,包括其他学者的理论或其他 的应用研究 适用的手段理论公式和模型、检验假设、抽样、 收集资料(直接观察、访谈、问卷、 量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验证 或推翻假设 观察或向行动者询问现状,对决策者想 得到的理想状况进行评价。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

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儿童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低年级的《西游记》《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级的《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这些乐曲小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三号宋体加粗) 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四号宋体加粗)音乐系2003级2班邓敏指导教师:周文林(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空一行) 在《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一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杨丽萍舞蹈人生的介绍和对《云南映象》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论述来剖析《云南映象》的艺术成就及杨丽萍对民族舞蹈的贡献。这样使更多的人热爱我国民族舞蹈,以达到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目的。此文的完成参考了大量有关杨丽萍及《云南映象》的文献资料。如:杨丽萍所著的《我与云南映象》,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语言》,慕羽所著的《“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等等。借助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使论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论文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有关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的贡献,第二个方面是有关《云南映象》的创作及成功之处。本文将着重对这两方面的文献进行论述。 《云南映象》是舞蹈家杨丽萍的精心之作,她兼任这部歌舞集的艺术总监、总编导及主要领舞。2003年,在《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之时,杨丽萍在《中国民族》上发表了她的文章《我与云南映象》。在文章中,杨丽萍说到:“小时侯我的奶奶告诉我,跳舞很简单,跳舞就是为了和天地沟通,和神灵对话。每当我展开双臂起舞时,就感觉到臂膀在无限延伸,这时神会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觉到我的灵魂从我的身体里飘荡开来。这种美妙的感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最清净的安抚。”[1]杨丽萍热爱民族舞蹈,她是我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1980年杨丽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不参加单位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她认为那不属于民族舞的训练方式。民族舞出自人的生活,是具有人性光辉的舞蹈,那样的舞蹈固有它自身的情感与能量,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而芭蕾舞的舞姿及严格规范的手位脚位束缚了自由也禁锢了思想,更缺乏杨丽萍舞蹈的“灵”与“魂”。它让观众赞叹的很多,感动的却很少。杨丽萍还说到:“我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块土地上,我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舞蹈文化博物馆’。我是一个民间艺人,我是一个‘嬖摩’,这就是我的工作”。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杨丽萍对家乡这片沃土不仅热爱,而是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吸吮着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作为一个“嬖摩”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拂去,让世人看到它的光彩。《我与云南映象》中杨丽萍的艺术理念、审美价值及趋向获得给笔者完成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论文当中,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所凭借的依据和创作目的等观点都受到了此文的影响。 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傣族舞蹈的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傣族舞蹈的种类与风格,第三部分是傣族舞蹈欣赏。在第三部分的傣族舞蹈精品《雀之灵》一小节当中,作者精略地概述了《雀之灵》的编导及表演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对民族舞蹈的热爱。《雀之灵》是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的形象塑造及演唱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审阅表(附表2)

文献综述 一、前言 高自萍这一反面角色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提炼出来的,这部作品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李英儒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的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表现力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研究《野火春风斗古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有关《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理论,完善相关体系,在实际意义上,通过课题的研究,重点分析本《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这一形象的塑造及演唱分析,可以进一步赏析歌剧中人物塑造的艺术魅力,同时研究咏叹调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巧妙运用,希望能给读者在中国民族歌剧中咏叹调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灵感。创作出新的歌剧作品,从而促进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郑恩航(2016)在《浅析中国民族歌剧对反面人物的塑造——以中国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例》中通过分析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这一角色的戏剧形象、音乐形象和舞台表演特点,深入探究了高自萍的性格特征,以及唱段分析及演唱处理的技巧。首先是对高自萍戏剧形象的阐述,郑恩航认为高自萍的形象设定摆脱了以往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形式,作者更注重的是高自萍变坏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和错位感,发人深省。然后是对音乐形象的阐述,《今朝有酒今朝醉》用重复的三段体结构表现了高自萍贪图享乐的性格弱点,用荒诞不羁的音乐和规定情境表现出戏剧的波澜起伏;《信仰是什么》是高自萍叛变后的自问,是对银环强烈感情的表达,也是他陷入疯狂和挣扎的表现。这部乐曲前后平静和激昂形成鲜明对比激昂高自萍的感情表达推向高潮。最后是对高自萍舞台形象的刻画,高自萍西装革履的富家子形象从一开始就暴露出他的一些性格缺陷。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过程中,作者总是把握的很充分,比如说高自萍总带着一条白色手帕以及经常扶一下眼镜等等将,这些细节将高自萍的家庭背景表现出啦。从而使得高自萍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同时郑恩航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中国民族歌剧咏叹调人物塑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塑造方法上强调更多的是人物内在的东西。 郭进和冯冲(2015)在《“唱”所欲言——从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终日黑暗惊慌>唱段本身分析如何驾驭“高自萍”》从自己带领学生排练歌舞剧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高自萍”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点。他们将如何把握高自萍形象精髓分成了三部,第一部分是通过对原著的细读,通过对原著的细读,揣摩出高自萍具有敏感、多疑、警惕、谨慎的性格特点,第二部分强调了念白与歌唱的结合,用这种极具渲染力的表达方式将高自萍的情感表达出来。文章中指出高自萍既有聪明洒脱的一面又有油滑软弱的一面,他的咏叹调《终日黑暗惊慌》通过演唱和动作的结合,通过表演和台词的巧妙融合将高子萍这个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他们指出在塑造人物形象除了表达技巧之外还与演员的自身条件有巨大关系,要结合每个演员的自身特点将高自萍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以及形象化,从而使得舞台表演更加具有人性化。在最后他们强调舞台上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是一种综合了表演和歌唱能力的艺术形式,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表达方式,要从原著中深度挖掘体验角色,然后在进行角色的塑造。 郭超(2015)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重唱部分的音乐浅析》提到要创作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蔡骐常燕荣 内容提要: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它被导入传播研究中后,对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在详述该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学派关于文化与传播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该学派把文化视为共享的意义体系为传播研究所提供的新视野,同时也展示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此外,本文还对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 民族志传播学(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德尔·海默思(Dell Hymes)被誉为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开创性研究(1964,1972)奠定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以后,格里·菲利普森(Gerry Philipsen)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所进行的研究(1975,1986,1992)把民族志传播学真正地导入到传播研究中来。更为可贵的是,他培养了诸多出色的弟子,他们在该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为传播学界所瞩目。这些弟子中较为知名的有查尔斯·布雷思韦特(Charles Braithwaite)、多纳尔·卡布(Donal Carbaugh)、克里斯汀·菲奇(Kristine Fitch)以及塔马·卡却(Tamar Katriel)。这些弟子目前多执教于美国著名学府,正在培养着该学派的第四代传人。值得注意的是,当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所有社会及人文科学时,在民族志传播学中也发生了一次所谓的后现代批判转折(a postmodern critical turn),这导致了在该学派内部形成了两个分支,即海默思传统的民族志传播学和批判民族志(critical ethnography)。批判民族志的代表性学者有康克古德(Conquergood, D.)、康都(Kondo, D)及罗萨都(Rosaldo,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分析力和审美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的内容是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摘要]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我们看到文化课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音乐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落后的地方,从调研中发现,音乐课教学严重存在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明确,音乐课不受重视,占课现象时有发生,教法落后,目标单一等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创新音乐教育的思想来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真正让学生去认知并喜爱音乐,学好音乐。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兴趣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 __深入素质教育的核心,革新我们以往的音乐教育模式。 [关键词] 创新教育认知音乐教学方法 确实需要改变了!——马克思在形容文艺复兴时期时说。今天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也确实需要改变了!音乐是“技术”也绝对不是技术,如果一个掌握了这门“技术”却从未学过自然,不能欣赏大自然美的人,他能写出《田园交响曲》吗?答案是绝对不可能的。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出火花。”人类精神境界的高低,决不是单纯技术训练的结果,必须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相当的科学知识

作为基础,必须有切实而充分的社会生活作背景。没听说音乐史上哪位大师是因为仅仅学习音乐而成为大师的。冼星海在巴黎勤工助学成绩突出而获奖,老师问他需要什么奖励,他说:“饭票。”这是他艰苦生活的印证。正因为他 __人民的悲惨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他才写出了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但是,如果没有音乐教育的启蒙,音乐基础的学习,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必须“技术”与素质完美的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纵观我们的音乐教育,走进音乐课讲堂,还是有很多与素质教育脱节的教育形式,教法,观念,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改变和创新的地方。 笔者通过几年的音乐教学的研究,总结出四条创新音乐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__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财富》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号召,音乐教育亦是如此。教育就是认识事物究其本质,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认知音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在讲堂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的是音乐基础知识,更多是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音乐,什么是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在学唱《春来了》这首歌曲时,教师告诉大家春天很美,把春天说的再好,学生不一定可以感受到,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青草蓝天的户外去感受春

小学音乐课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音乐课研究文献综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秦洪正 小学生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可塑性强,培养范围广,小学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课改的传达应用,德育教育贯穿小学教学始终,渗透于教学各个方面,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审美与情操的学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有美的旋律、感染心灵的词句、丰富的内涵,更有利于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品质道德的力量。小学生的年龄在 7?12岁之间,正 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生理素质看,7?12 岁的儿童,正是大脑机能发育的最佳阶段,良好的刺激有利于脑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也是儿童的骨骼和大小肌肉群迅速发育时期。骨骼的弹性较成人大,大肌肉群的发育先于小肌肉群,儿童手部的腕骨和小肌肉发展较迟缓。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动作的精确性和坚持性较差,进行纯知识技巧训练,容易疲劳。从心理上讲, 7 ?12 岁期间,是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也是儿童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发展、提高的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敏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记忆力好,正是学习知识和各科技能,开发潜能的黄金年龄。将“乐” 字引进音乐课的教学中,在减轻学生负担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日本小学的音乐教育 首先,日本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视儿童的参与 和兴趣的调动,通过多种手段加深儿童对音乐和相关事物的理解,并使其主动参与到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同时充分利用舞蹈、游戏、模仿、想象、描述、绘画、竞赛等多种手段,提高儿童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整体素质。这样,既可刺激儿童的好奇心,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也有助于儿童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巧妙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音乐理解、音乐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以使儿童对节奏和音高的认识形成一个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的音乐教学体系。第三,强调儿童个性的培养,启发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例如,在发声和歌唱学习方面,强调的不是科学的发声,更不是灌输给儿童某种理想的标准,所强调的是每一个儿童的独有的声音特征,无论他的声音多么嘶哑或暗淡,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这里所强调的是人世间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人声,这样可使学生为自己的独特的声音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儿童的自信心充分建 .、立 起来的基础上,再以科学的方法逐渐引导儿童的发声。而对于音乐的理解,绝对不追求同一化和凝固化,充分尊重儿童对音乐的独特解读和创造。 德国中学音乐课教学目的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使学生对创造性地从事音乐活动和对音乐欣赏活动产生兴趣。学生能即兴写出一些小曲, 也可以演唱、演奏, 培养他们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