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摘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外交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 孔子学院”则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活动。“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中国政府将他作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向海外传递友好意图的工具。孔子学院已经被提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多边外交; 孔子学院; 软实力

上世纪90年代多边外交在我国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而孔子学院作为文化多边外交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本世纪我国文化对外传媒的标志性活动。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来满足外国人渴望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更希望以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国和平发展之理念.

一、多边外交的内涵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的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条约、举行的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多边外交的展开主要有围绕国际组织的多边外交和围绕国际会议的多边外交等两种形式。国际会议在二战之前是多边外交的主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有了飞速发展。从内容上多边外交可分为: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从地域范围上看多边外交可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从形式上看,中国的多边外交可以分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军队外交、民间外交等。

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之所以更加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与30年前中国刚刚开始经济改革时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超过一万亿美元,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依赖更日益加深,相互关系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着眼于人类的和谐进步、还是从国家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国都需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出谋划策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多边外交正日益成为中国应对复杂形势,维护国家利益的自然选择,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稳定周边以及国际环境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的必由之路。

孔子学院与中国公共外交

孔子学院与中国公共外交 所谓公共外交,简单来说,就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手段,对其他国家的民众所开展的一种外交活动。通过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能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公共外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外交形式,公共外交也正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 在公共外交中,文化公共外交的地位不容忽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在对外交往中,文化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扩大合作的重要纽带。在当今世界,各国都竞相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等公共外交形式来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创办孔子学院就是我国公共外交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其宗旨和使命是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它是一个以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促进各国公众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认识与对话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具有公共外交的性质,从本质上可以讲,它就是公共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一种形式。杨洁篪曾指出,“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向外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各国共同繁荣的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同时,致力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也是公共外交的应有之义。”这与孔子学院的宗旨很相符合。 由于全球汉语热的推动,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仅美国就有81所,占全球孔子学院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仅2011年,美国孔子学院开设的汉语课程就有6127班次,注册学生近16万人。据中国国家“汉办”透露,目前尚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在排队等候同中方合作在本国开办孔子学院,以满足本国各界持续升温的汉语学习热情。短短7年多的时间,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亮丽的窗口,成为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推广中国文化的国际品牌。孔子学院致力于让更多的国家认可我们的华夏文化,培养更多的亲华人士,反制其他国家的文化入侵,为华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为民主的复兴开创性的疆土,它的成功开办和发展为我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然而,孔子学院这一公共外交形式在实施中并非一帆风顺,孔子学院的开办能有今天的成就,其发展过程不乏挫折和阻力。近几年来,孔子学院在海外数次遭遇“围剿”。2011年下半年,孔子学院在德国遭遇围堵,导致大量热衷学习汉语的德国学生被迫辍学。2012年5月,孔子学院在英国被发难,很多媒体援引不负责任学者的言论对孔子学院和中国的文化政策进行大肆攻击。在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打着“文化调查”的旗号,要求在美孔子学院提供与中国合作院校和“汉办”往来的财务报表;调看所有孔子学院与总部之间的往来邮件;审查所用教材中是否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价值观”等内容,但是,这种“地毯式”的调查并没有取得任何收获。2012年3月28日,美国国会外交事务监督与调查专门委员会就

学术英语 孔子学院 不仅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学术英语孔子学院不仅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成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然而对于目前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来说,不可能完全以儒家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工具,更切实可行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汉语教材,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汉语学习真领会中国文化。 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逆差。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594种,输出22种。文艺演出也有类似状况。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 在如此现状下,孔子学院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文化出口产品,虽然有我国政府的高度支持和巨大投入,但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英语文化的霸权统治地位,只是尽可能寻求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并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贡献。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

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摘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外交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 孔子学院”则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活动。“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中国政府将他作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向海外传递友好意图的工具。孔子学院已经被提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多边外交; 孔子学院; 软实力 上世纪90年代多边外交在我国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而孔子学院作为文化多边外交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本世纪我国文化对外传媒的标志性活动。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来满足外国人渴望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更希望以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国和平发展之理念. 一、多边外交的内涵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的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条约、举行的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多边外交的展开主要有围绕国际组织的多边外交和围绕国际会议的多边外交等两种形式。国际会议在二战之前是多边外交的主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有了飞速发展。从内容上多边外交可分为: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从地域范围上看多边外交可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从形式上看,中国的多边外交可以分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军队外交、民间外交等。 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之所以更加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与30年前中国刚刚开始经济改革时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超过一万亿美元,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依赖更日益加深,相互关系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着眼于人类的和谐进步、还是从国家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国都需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出谋划策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多边外交正日益成为中国应对复杂形势,维护国家利益的自然选择,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稳定周边以及国际环境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的必由之路。

从孔子学院看待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 一.孔子学堂的现状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开办,且增长速度迅速。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分别占总数30.85%,33.33%,10年分别占31.99%,32.61%,孔子学堂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占总数73.03%,14.11%,10年占65.04%,22.22%。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西方国家的数量远大于东方国家,可见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西方国家中传播汉语文化。 表一 孔子学院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28国70所15国21所11国87所29国94所2国10所85国282 所 10年10月30国81所16国21所12国103 所31国105 所 2国12所91国322 所 表二 孔子学堂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10国27所2国2所5国176所7国34所1国2所28国241 所 10年10月11国31所5国5所6国240所10国82所2国11所34国369 所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办引起了“汉语热”。中国官方估计全球非汉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共有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每三年都要调查大学中的外语学习情况。与2006年相比,2009年学习外语的学生增加了6.6%,其中学习韩语的人数增长19.1%,汉语增长18.2%,葡萄牙语增长10.8%,日语则增长10.3%。根据这份调查,2009年美国大学前十大热门外语依次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美国手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俄语。虽然汉语仅排第七名,但是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确比以往增加了

孔子学院

踏出青春的节拍,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动起来。全世界瞩目我们的精彩,记录最真实的大学时代。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欢迎大家在同一时间收听我们本期的校园的零距离节目。我是主播武思瑾,安鑫。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为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由于学习汉语热不断升温,国内外已有的汉语教学机构和资源储备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孔子学院从创办至今,9年有余。发展蓬勃之势, 已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观照孔子学院的目前发展,主播将在这里肤浅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的趋势及走向。 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孔子学院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眼前,零距离接触使外国受众在自己国家就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深入影响而在西方持续升温,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依然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可以称得上半个政治家。孔子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理想社会。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带着自己的理想奔走的,始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周游的9个年头里,孔子历尽艰难险阻,没有得到任何诸侯的任用,生命还受到威胁,可他从来没有退缩,仍然积极向上,坚持自己的志向。 纵观孔子,其理想就是实现大同世界,而这理想的实现归根结底在于教育。2000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就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给后人指明了方向,无愧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当然,虽经几次社会动荡,批孔反孔现象也曾出现,但今天的“孔子”最终还是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如今的“孔子”,快步走向了世界。 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 一、海外孔子学院分布特点 从2004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正式挂牌开张,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孔子学院也在海外开办了282所和241个孔子课堂(2009年底汉办统计报告),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产生一所孔子学院,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只要比对一下类似的机构就可知道。有人说,孔子学院的办学脱胎于德国歌德学院,那我们就拿孔子学院比对歌德学院。德国歌德学院始建立于1951年,目前共有国内外分支机构144个,从1所发展到144所,用了50多年,平均每年才3所;再如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创办于1991年,至今仅有30多所,平均每年2所。根据一项中长期操作目标研究,孔子学院开办数在全球预计最终可能达到1000所以上,并覆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近500个世界大城市。 二、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文化地理价值 孔子学院对地区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孔子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对其所在区域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 在传播先进文化, 促进区域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是深层次性。文化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前者是表层文化, 后者是深层文化, 通过一般的形式传播的文化是一种表层次的物质文化, 而通过文化教育所传播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 是一种核心层面的文化, 因而对地区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其二是高选择性。孔子学院通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等来选择适应当地社区发展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传播具有一种文化整合的效应, 传播的是一种不同特质文化的精华, 具有不同文化相互包容的特点。其三是系统性。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不同于偶然的、个别的文化传播,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是一种经常的交流, 进行的是稳定而长期的接触; 同时, 所传播的

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

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 摘要当前孔子学院在连续四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旨的孔子学院能否通过日常汉语教学较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反思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战略:首先,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明确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其次,分析当前国际文化格局和文化传播过程可能遭遇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再次,厘清如何传播,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进行文化传播;最后,密切跟踪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展开科学的效果评估。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传播 孔子学院是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大项目,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始,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4000多万人。孔子学院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主旨,经过短短四年的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妙出口品”,孔子学院能否通过日常的教学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摸善百头过河”的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又将遭遇什么样的挑战?这是孔子学院继规模扩张之后,实现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分解中国文化内涵。明确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孔子学院要向世界传播的当然是中国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既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髓,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同时又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具有显著差异之处,这是目前孔子学院,包括社会各界都需要思考清楚的问题。 孔子学院需要向世界传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具有世界价值和现代意义的内容。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为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仁者爱人、以德治国、道德教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动力,也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并不断产生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在当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国家间矛盾甚至战争危机四伏,人与人价值认同日趋多元的形势下,西方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思想难以解决这些矛盾,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等元素为寻求世界不同文明以及人与人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对目前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来说,不可能完全以儒家学说、儒家经典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更切实可行的是,将仁、德、和等儒家思想融合到汉语教材、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汉语学习者领会儒家文化。意大利那布勒斯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中国家庭俱乐部”,让汉语学习者亲身体验中国尊老爱

孔子学院

论孔子学院建设的必要性 科学与技术教育刘莹51150105083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向出资人和组织人员进行利益分配,而是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需要救助人群提供服务,主要提供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外的准公共产品,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独立组织。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地(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的主要社会功能包括1.面向社会各界人事开展汉语教学。有属于非学历教育的专门技能的汉语培训,例如开设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留华预备、岗前辅导、考前培训等)和针对各种技能(如翻译、旅游、商务、金融、中医)等的汉语课程,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开设的国内院校相衔接的中文学历教育课程。 2.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汉语教师培训包括大、中、小学的中文教师。提供的汉语教学资源指“长城汉语”等多媒体课件及总部授权使用的汉语教材、辅导教材、音箱材料和网络课程的使用权。 3.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即实施汉语水平考试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的认证考试。 4.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如可以提供赴华留学咨询,开放图书资料信息查询服务等。 兴办孔子学院,推动汉语教学,适应了各国人民要求学习汉语的大形势,是世界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交往日益广泛。汉语,作为了解中国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在许多国家学习汉语已经成为把握机会、掌控未来的必然选择。当地社会不仅把它作为学习汉语的场所,而且作为近距离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作为与我国进行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合作最前沿、最方便的平台。 兴办孔子学院,推动汉语教学,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强则语盛,汉语是中国向世界传播各类资讯的主要工具,汉语的国际地位越高,中国就越能被世界了解和认可,也就越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强汉语的推广和教育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发展和提高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手段。为了避免减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 新时代孔子学院是由中国国家汉办主管,国外高校和机构合作共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旨在传播和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一张名片,新时代孔子学院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责任,同时也具备着丰富的文化软实力特质,其发展也对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特质 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 孔子学院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涵,通过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等多种方式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给海外的民众。传授中文,传达中华文化,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 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孔子学院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展览、交流讲座等方式,使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让学生和当地居民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增进文明对话和交流。 3. 推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平等对话 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也必须尊重、包容和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平等对话。在传播中华文化的也要结合当地文化,使中外文化和谐共存,实现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 4. 为跨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孔子学院作为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中文演讲比赛、文学翻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机会。与此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解外国文化、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机会,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二、发展现状及趋势 1. 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

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意义

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对象,国家文化利益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文化外交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从孔子学院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DOC)

目要:21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但是相较于灸国子西方国家,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与愉出显得比较欠缺。2004年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办“孔于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任务,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其他文化沟通文流的桥梁。现以跨文化传播为研究重点,探讨“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位词:孔于学院;中华丈化;玲丈化传播 一、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I、巨大的文化逆差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国际问题上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有些西方国家就此制造“中国威胁论“,对很多不了解中国实际国情和中华文化的民众造成了中国的负面印象。究其根源,是我们的跨文化传播工作做得不够,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是西方媒体塑造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偏差的报道。据国务院新闻办介绍,近些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报道占报道总数的1/4左右,偏见报道约占1/3,平衡报道的比重占到四成。在倾向性上,3家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中性报道占多数.负面报道略多于正面报道。川撒切尔夫人前几年曾放言“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中国在世界上缺乏特有的文化产品符号,文化外交现状处于“人超”阶段,面对外来文化产品的大举“进攻”,导致我们的文化产品非常稀缺,没有像美国大片、日本漫画、韩国连续剧一样的“必杀”文化产品。在美国的青少年中,读过中国小说的人比例相当小,因为市面上没有什么中国读物可以选择。(2)除中国外.全球学习汉语的人不到一亿,而与之相比,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并能熟练运用的人已达45亿,全球3/4的邮件用英语书写,80%的电子信息用英语记录。 中国的国力增强了,经济话语权越来越多,但文化话语权却远远不够,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使得外面的世界不够了解中国。自晚清以来,在中国对外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中国文化始终处于劣势,西方文化的输人远远多于并且强于中国文化的输出。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汉学在西方还属于边缘学科,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而让普通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更可谓困难重重。中国在工业产品的贸易上一直保持顺差的优势,但在文化产品的贸易上,却长期逆差,文化大国面临“文化赤字”的尴尬。研究文化贸易的专家指出,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翰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逆差有所减小,但仍然是4000:24o[31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兢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犯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泰坦尼克号)、(2012)等都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但中国的电影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却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41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在崛起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伴随着一个文化小国的形象。乃至西方国家和民众误解中国仅仅是一个输出物质产品,没有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国家,而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与高科技发展相联系的就是教育力和文化力。从胡锦涛主席于2006年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到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的讲话,都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他提出“当今时代,文化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跨文化传播能力是构建“软实力”的墓础

新形势下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新形势下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作者:潘娜 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2021年第4期 文/ 潘娜(常州大学教务处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孔子学院的发展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文本探讨孔子学院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提出国际形势变化下孔子学院发展的策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跨文化传播力;调整优化布局,实现“一带一路”联动发展;创新课程设置,加快形成教育融合的共同体;提 升师资储备,反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华文教育文化传播 自2004 年建立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162 个国家和地区,一共建 立了541 所孔子学院和1170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 年)》明确指 出,“孔子学院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使命”,经过16 年的建设与发展,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 内已然形成了推广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氛围,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一、孔子学院面对的机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预计2020 年中国经济是全球 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异军突起是中国模式创造的奇迹,以 孔子学院为平台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可或缺。 (一)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随着中文使用需求的增长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孔子学院近十年中建立了541 所 孔子学院和1170 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亚洲(39 个国家或地区),非洲(46 个国家),欧洲(43 个国家或地区),美洲(27 个国家)和大洋洲(7 个国家)。截至2019 年,世界各地 的孔子学院已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7 万人,各类面授学员186 万人,网络注册学员81 万人,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达1300 万人。孔子学院发展迅速, 在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驱动下, 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规章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办学目标和组织形象愈发清晰, 运营机制日 益成熟, 办学规模持续增长, 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引擎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开展合作。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认识到,为了更好地与中国开展经 贸洽谈、联合科研、文化交流活动,语言的载体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越 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的一种自发行为,中文学习热的逐渐升温为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添柴加薪,只要中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劲头不灭,孔子学院在海外就有立足的根本,对外汉语传播 就有受众的需要。 (三)“一带一路”倡议是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推力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截至2020 年1月底,中国已经同138 个国家和30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经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中国至今已在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了430多个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全球性品牌。孔子学院的建立,不仅仅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到汉语,更意味着中国特有的、独特的汉语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对外形象。在对外传播方面,孔子学院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典范。 关键字:孔子学院对外传播文化 发展原因以及推动力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此后几年中,在世界各地相继都有新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起来,至今在全世界已有430多所,可以说,孔子学院发展之迅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为何孔子学院能在短时间内以如此快的速度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呢?首先,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它实际的定位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可以说是披着学校外衣的文化传播机构,而文化传播机构必然是得到国家的支持的,孔子学院能够提供非常正规、权威的汉语教材,其在汉语教育上是具有正统的专业性的,因此在传播中国正统文化上是具有权威的。孔子学院采取的是“大学对大学”的办学模式,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知名大学与所在国大学进行合作创办,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让孔子学院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并且贴近所在国的实情。而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办学形式也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学习,它采取的为非学历教育,具有多种形式的教育班,不仅仅有孔子学院,还有孔子课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等,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非本国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自由模式,能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不同的中国文化。 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力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背后却往往意味着文化的缺失。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人物,他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许多经典思想在当代社会也依然适用,在道德文化方面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国学文化在中国有复兴的趋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间接推动了孔子学院的产生与发展,这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重要的推动力。而孔子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在国外与其他著名西方思想家一样都广为人知,这也是孔子学院能够在国外生根发芽立足稳定必不可少的基础。 文化传播意义以及影响 孔子学院的产生对于国人来说是国学复兴的一个标示,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正规机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家之间所需求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交流,更多的则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亲睐和重视。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非常重要的标识,而文化外交也是一个国家外交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能够走出国门,才意味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品牌机构,其具有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它以中国最著名的儒家文化为传播

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外交关系

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外交关系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文化交流和外交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 非常重要的。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格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外交关系 方面,中国积极发展着与世界各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倡导和 平发展、公正合作,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 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文化交流和外交关系两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在 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传递文化、加深认识和促进交流的活动,是国际民 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的国家,一直以来就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从上 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就向世界各国派遣大量文艺团体和文化 代表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地举办中国文艺节、国际文化 交流年等活动,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好感。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践行着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各种文化形式的良性竞争和交流。例

如,中国积极推广汉语言和文化,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让 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在国际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随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 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注重文化交流,并希望与中国 加强合作,推动文化多元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是国家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 交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外交合作,倡导和平发展、公正合作、文明交流、共同 繁荣。2004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北京共同发表《中国 - 阿拉 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倡导建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为中阿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中国提 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当地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推进全球互利共赢的发展。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申请,成为一个国际性示范 项目。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合作, 为推动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建设,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制 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孔子学院主动适应这一形势需要,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使命,努力构建汉语言文化传播网络,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品牌项目广受欢迎,创造了中外合作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为推动汉语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1年底,已在105个国家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50万人。同时,目前孔子学院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球汉语学习需求,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适用教材短缺,办学质量有待提高,资源整合亟待加强。 在全球化环境下,文明多样性成为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世界的广泛重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华侨华人把学习祖(籍)国语言文化作为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全球要求学习汉语人数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为中外多领域合作共赢提供人才支撑;有助于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认同。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努力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论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理念X

论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理念X 一以孔子学院为载体,通过公共外交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主张,“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恰恰就是新时代条件下对这些思想主张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文明的交融不是取代与被取代,而是求同存异,通过平等的交流沟通,从不一样的文明中找到共同的理念,从而发扬光大,使之发展成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和价值体系。 在当今国际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的分散和弥漫、通讯技术的改进等导致权力日益分散,产生了大量的社会事务,如民间经贸交流、文化传播、信息互动、观念沟通等,国家在对外交流中,努力向世界推销自己,也越来越注重自己在外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开始加强对其他国家民众的信息交流和说服工作,于是“公共外交”应运而生。公共外交能够弥补政府外交的缺陷,以接受民众的兴趣爱好、心理情感为依托,在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下提高对中国的认可度,使其加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构建和谐世界。 公共外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萌芽,各个诸侯国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大肆地进行舆论宣传、蛊惑民心。如今的公共外交本质上并未发生太大改变,其核心仍是一国政府直接与他国的民众交流,目的在于影响他国民众的观念,最终左右他国政府的决策。公共外交除了由政府直接出面开展外交公关、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媒体外交之外,还可以依托公民个人、私营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体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早期的文化交流项目比较少,广为人知的有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利玛窦传播天主教等。 公共外交作为当今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在对外交往中举足轻重。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在世界各地刮起的一阵阵“中国潮”的“文化年”“文化节”,以及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院,都演变成中华民族品牌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代言。中国正不断地向世界传播优秀文

2021年打造中外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设、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教育机构。目前,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文化的和谐共处。但鉴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自身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孔子学院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孔子学院应在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中外合作机制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教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 【关键词】孔子学院;运行机制;本土化;差异化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 1113个孔子课堂。①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 (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优秀文化之间双向交流的“运输线”,也是不同 文化交汇、交融、共生、共荣的沃土。 与此同时,虽然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世界名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一 些具有代表性和持续性的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因此,着眼于未来发展,孔子学院应聚焦关键问题,找准着力点,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合作机制,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合理投入资源,循序渐进实现发展目标。 一、明确区分孔子学院的两个定位 孔子学院的身份属性和社会属性比较特殊既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名片,又是中外合作创办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汉语教学、文化交流、民间外交、信息互通等多重功能。为了保证孔子学院未来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区分两个定位。 (一)以教育促进中外合作与人民友谊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基本功能是汉语教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及中外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则是汉语教学。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流工具,也是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教育。因此,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应坚定围绕这一工作重心,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文化活动则应服务于汉语教学。 (二)以真诚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互学互鉴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但是在一些国家看来,孔子学院只代表着中国的利益,而且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这是文化交流的常态,對此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能消极回避,而是要以真诚之心做好孔子学院分内的事、对所在国有益的事。中国发展孔子学院是为了更好地向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软实力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软实力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而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文化魅力。孔子学院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平台,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宣传意义和现实价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改进的空间。 标签:孔子学院;文化;中国软实力 自创立以来,孔子学院便被赋予“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 的意义。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激发了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汉语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也开始凸现。孔子学院的设立不仅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孔子学院由国家汉办负责,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与各国相关机构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支持当地中文教学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它是最正规、最主要的渠道。 2004年第一个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①我国首家广播孔子学院于2007年12月6日在北京揭牌成立,它以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网络孔子学院也在2008年3月20日开通试运行。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着实惊人。如此惊人的速度让我们不禁担忧着高速扩张之下的隐患。其设立目标中“提供中国教育、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是它当初最引以为豪的,而在目前推广过程中却面临着发展速度和效果不成比例、海外不利舆论的冲击以及本身师资和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二、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间接使用实力的方法,即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政治价值观、政策亲和力和以自己的价值观、制度和偏好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②。其中,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利益的交融和依赖逐渐加深,加强国家的软实力建设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