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异方性导电胶的分类、性能、特点、配方及制备方法

ACF异方性导电胶的分类、性能、特点、配方及制备方法:

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是一种基材A与基材B之间涂布贴合,限定电流只能由垂直轴Z方向流通于基材A、B之间的一种特殊涂布物质。目前ACF常用到的例如软式排线、FilmOnGlass(FOG)薄膜软板╱玻璃贴合制程等,不同材质的电极藉由ACF的黏合,同时限定电流只能从黏合方向(垂直方向)导通流动,可以解决一些以往连接器无法处理的细微导线连接问题。

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值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方性。

导通原理: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之目的。

产品分类:

1.异方性导电膏。

2.异方性导电膜。异方性导电膜(ACF)具有可以连续加工(Tape-on-Reel)极低材料损失的特性,因此成为目前较普遍使用的产品形式。

主要组成:主要包括树脂黏着剂、导电粒子两大部分。树脂黏着剂功能除了防湿气,接着,耐热及绝缘功能外主要为固定IC芯片与基板间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压迫力量已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

一般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材料主要具有低温接着,组装快速极容易重工之优点,但亦具有高热膨胀性和高吸湿性缺点,使其处于高温下易劣化,无法符合可靠性、信赖性之需求。而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oxy)、Polyimide等,则具有高温安定性且热膨胀性和吸湿性低等优点,但加工温度高且不易重工为其缺点,但其可靠性高的优点仍为目前采用最广泛之材料。

在导电粒子方面,异方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的充填率。虽然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率会随着导电粒子充填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也会提升导电粒子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机率。

另外,导电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分布均匀性亦会对异方导电特性有所影响。通常,导电粒子必须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性和真圆度,以确保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一致,维持相同的导通电阻,并同时避免部分电极未接触到导电粒子,导致开路的情形发生。常见的粒径范围在3~5μm之间,太大的导电粒子会降低每个电极接触的粒子数,同时也容易造成相邻电极导电粒子接触而短路的情形;太小的导电粒子容易行成粒子聚集的问题,造成粒子分布密度不平均。

目前在可靠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于塑料核心具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增加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通电阻;同时,塑料核心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较为接近,可以避免热循环和热冲击环境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导电粒子因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差异减少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导致导通电阻上升,甚至于开路失效的情形发生。

对导电性能要求

1)导电粒子的要求是粒子的均一性、低抵抗性、复原率、硬度等。(需根据电极的种类来选择最好的粒子)

2)TCP入力侧用的要求是硬度较高的金属粒子及较低的抵抗值。

3)COG制程的要求是随着LSI的高精密化,点与点间的距离也愈来愈小。

4)对于小面积的产品而言,ACF之中的粒子数有需要增加。若粒子数增加,则邻接端子间短路的防止是必要的.

5)对Binder材料而言,环氧基树脂的材料几乎都使用它。根据它的用途有低温接着性、低吸湿性、repair性、高耐温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依各种不同的要求,环氧基树脂的选择也会不同。

6)ACF电气的导通,基本上它是以导电粒子及电极的接触而产生。所以会要求很小的接触抵抗。因此、现今比碳纤维或金属粉更被常使用的是,粒子可固定的接着剂及热膨胀系数的差很小的产品。

7)因为电极表面会有酸化皮膜或产生硬化等的因素,所以有些场合希望使用金属粒子。各类型的选定之中,电极材质的考虑是有必要的。因此、一般而言,TTO电极里,金属电镀树脂粒子、酸化金属电极里金属粒子可说是最被喜爱使用的。

对工艺要求

1)机械强度要求

1.黏着强度;

2.可靠度要求;

2)电气性质要求

1.适用电压,电流大小;

2.绝缘阻抗;

3.接续阻抗

3)ACFthickness:15~45mm

4)Slittingwidth:1.5~3.5mm

5)Length:25,50,100m

ACF发展概况

ACF的组成主要包含导电粒子(微粒的金球)及绝缘胶材两部分,上下各有一层保护膜来保护主成分。金球按一定的比例分布在环氧树脂当中。金球的组成是这样的:金球的最里面是有机塑料球体,第二层是镍,第三层是金。也就是说金包着镍,镍包着塑料。通常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胶除了环氧树脂、金球以外其中还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催化剂混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它会加速反应,在短暂的时间内形成固态(化学反应当中产生一种氨气体)。所以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胶只能在特点的低温条件下保存。低温保存不是保证它不会化学反应而是延时反应时间而已。使用时先将上膜(CoverFilm)撕去,将ACF胶膜贴附至Substrate的电极上,再把另一层PET底膜(BaseFilm)也撕掉。在精准对位后将上方物件与下方板材压合,经加热及加压一段时间后使绝缘胶材固化,最后形成垂直导通、横向绝缘的稳定结构。

ACF主要应用在无法透过高温铅锡焊接的制程,如FPC、PlasticCard及LCD等之线路连接,其中尤以驱动IC相关应用为大宗。举凡TCP(驱动电路柔性引带)/COF封装时连接至LCD之OLB(OuterLeadBonding)以及驱动IC接着于TCP/COF载板的ILB(InnerLeadBonding)制程,亦或采COG封装时驱动IC与玻璃基板接合之制程,目前均以ACF导电胶膜为主流材料。

驱动IC脚距缩小---ACF架构须持续改良以提升横向绝缘之特性

ACF中之导电粒子扮演垂直导通的关键角色,胶材中导电粒子数目越多或导电粒子的体积越大,垂直方向的接触电阻越小,导通效果也就越好。然而,过多或过大的导电粒子可能会在压合的过程中,在横向的电极凸块间彼此接触连结,而造成横向导通的短路,使得电气功能不正常。

随着驱动IC的脚距(Pitch)持续微缩,横向脚位电极之凸块间距(Space)也越来越窄,大大地增加ACF在横向绝缘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ACF结构已陆续被提出,以下针对目前两大领导厂商的主要架构做介绍:

1.HitachiChemical的架构

为了降低横向导通的机率,Hitachi使用了两个方法,其一是导入两层式结构,两层式的ACF产品上层不含导电粒子而仅有绝缘胶材,下层则仍为传统ACF胶膜结构。透过双层结构的使用,可以降低导电粒子横向触碰的机率。然而,双层结构除了加工难度提高之外,由于下层ACF膜的厚度须减半,导电粒子的均匀化难度也提高。

目前,双层结构的ACF胶膜为HitachiChemical的专利。除了双层结构之外,Hitachi也使用绝缘粒子,将绝缘粒子散布在导电粒子周围。当脚位金凸块下压时,由于绝缘粒子的直径远小于导电粒子,因此绝缘粒子在垂直压合方向

不会影响导通;但在横向空间却有降低导电粒子碰触的机会。

2.SonyChemical的架构

SonyChemical的方法是在导电粒子的表层吸附一些细微颗粒之树脂,目的在使导电粒子的表面产生一层具绝缘功能的薄膜结构。此结构的特性是,粒子外围的绝缘薄膜在凸块接点热压合时将被破坏,使得垂直方向导通;至于横向空间的导电粒子绝缘膜则将持续存在,如此即可避免横向粒子直接碰触而造成短路的现象。

sony架构的缺点是,当导电粒子的绝缘薄膜在热压合时若破坏不完全,将使得垂直方向的接触电阻变大,就会影响ACF的垂直导通特性。目前该结构的专利属于SonyChemical。

除了上述以结构改良的方式来避免横向绝缘失效以外,透过导电粒子的直径缩小也可达成部分效果。导电粒子的直径已从过去12um一路缩小至目前的3um,主要就在配合FinePitch的要求。随着粒径的缩小,粒径及金凸块厚度的误差值也必须同步降低,目前粒径误差值已由过去的±1um降低至±0.2um。

随着驱动IC细脚距的要求,金凸块的最小间距也持续压低,目前凸块厂商已经可以做到20um左右的凸块脚距。20um的脚距已使ACF横向绝缘的特性备受挑战,FinePitch的技术瓶颈压力似乎已经落在ACF胶材的身上了。

驱动IC外型窄长化---ACF胶材之固化温度须持续降低以减少Warpage效应

当驱动IC以COG形式贴附在LCD玻璃基板上时,为避免占用太多LCD面板的额缘面积,并同时减少IC数目以降低成本,使得驱动IC持续朝多脚数及窄长型的趋势来发展。然而,LCD无碱玻璃的膨胀系数约4ppm/℃远高于IC 的3ppm/℃,当ACF胶材加热至固化温度反应后再降回室温时,IC与玻璃基板将因收缩比例不一致而使产生翘曲的情况,此即Warpage效应。Warpage效应将使ACF垂直导通的效果变差,严重时更将产生Mura。Mura即画面显示因亮度不均而出现各种亮暗区块的现象。

为降低Warpage效应,目前解决方案主要仍朝降低ACF的固化温度来着手。以膨胀系数的单位ppm/℃来看,假使ACF固化温度与室温的差距降低,作业过程中IC及玻璃基板产生热胀冷缩的差距比就会越小,Warpage效应也将降低。

ACF固化温度之特性主要受到绝缘胶材的成分所影响。绝缘胶材成分目前以B-Stage(胶态)之环氧树脂加上硬化剂为主流,惟各家配方仍多有差异。在胶材成分方面虽然较无专利侵权的问题,但种类及成分对产品之特性影响重大,故各家厂商均视配方为机密。ACF的许多规格如硬化速度、黏度流变性、接着强度乃至于ACF固化温度等,莫不受到绝缘胶材的成分所决定。目前在诸多特性之中,降低ACF固化温度已成为各家厂商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此特性也是关乎厂商技术高低的重要指标。

各向异性导电胶黏剂(ACF)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1)原材料与配方(单位:质量份)丙烯酸酯橡胶70~80可交联预聚物20~30Au/Ni聚合物导电微球(5um)40~60其他助剂适量

(2)制备方法

①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及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复合乳化剂、适量去离子水和部分单体2一EHA、MMA、AN、HEMA,充分搅拌均匀,得预乳化液。向预乳化液中滴加1/3的引发剂溶液并加热至80~85℃,待乳液出现蓝光时,开始滴加剩余的单体和引发剂溶液,3h内滴完,然后保温1h,降至室温,调节pH值为7~8,制得共聚胶乳。向胶乳中加入电解质凝聚,洗涤,脱水,干燥,得到丙烯酸酯橡胶。

②可交联预聚物的制备a.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将环氧树脂、阻聚剂按计量比加人到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通少量N2保护,加热至80℃,开始滴加一定量的AA和催化剂的混合液一,调节滴加速率,1h内滴完,然后升温至90~110℃,反应过程中不断检测酸值,直到酸值<5mgKOH/g时停止反应降温出料,得到环氧丙烯酸树脂。b.可交联预聚物的合成将上述合成的环氧丙烯酸树脂搅拌加热至80℃,按计

量比滴加自制的羧基化聚丙烯酸酯溶液,3h内滴完,然后升温至90~110℃,反应过程中每隔_段时间检测酸值1次,当酸值接近理论酸值时停止反应,降温出料,即得可交联预聚物。

③ACF的制备将丙烯酸酯橡胶和可交联预聚物各自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计量的固化剂,偶联剂、增黏剂和Au/Ni聚合物导电微球,均匀分散后,在SC-1型匀胶机上甩制成膜,处理后制成长10mm、宽2mm、厚20~30um的ACF。

导电胶

异方性导电膜 异方性导电膜ACF,ACF胶,ACF胶带上海常祥实业有限公司作为3M和SONY顶级合作伙伴,全面代理3M和SONY异方性导电胶膜、ACF、异方性导电胶带、ACF胶带。 上海常祥优势代理SONY以下型号的ACF,ACF胶带,异方性导电膜:6920F,6920F3,9742KS,9142,9420,9920,9731SB,9731S9等各种型号。 其中6920系列用于中小型液晶面板的COG; 9731SB,9731S9用于中小型液晶面板的FOG; 9742KS用于等离子面板的FOG; 9420,9920用于大型液晶面板的FOG。 上海常祥实业同时代理3M异方性导 电胶膜、光学透明胶带、各种胶带、胶粘剂、绝缘粉末、氟材料等;Uninwell导电银胶、导电银浆、贴片红胶、底部填充胶、TUFFY胶、LCM密封胶、UV胶、异方性导电胶ACP、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等系列电子胶粘剂。可以为触摸屏行业、太阳能电池行业、RFID射频识别、LED行业、EL冷光片行业、LCM行业、集成电路封装等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的为尊崇的您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在深圳、北京、成都、苏州等地有设有分支机构。 3M导电胶带,异方性导电胶膜,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的型号包括有:9703、9705、9706、9708、9709、9709SL、9712、9713、9719、7761、7763、7765、7805、7303、5303、7393、7376、7371、7378、8794、5363、7313、7396、5552R 等最新型号的ACF导电胶膜、异方性导电胶膜、异方性导电胶带、ACF胶带。 其中7303、5363用于软板连接到PCB 上,及电极与电线间的连接,主要是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等数码产品装配用,用于替代锡焊和连接器等;异方性导电胶 异方性导电胶简述: Uninwell international导电胶性能优异。适用于LED、大功率LED、LED数码管、LCD、TR、IC、COB、PCBA、FPC、FC、LCD、EL冷光片、显示屏、压电晶体、晶振、谐振器、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蜂鸣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各种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封装以及粘结等。应用范围涉及电子元器件、电子组件、电路板组装、显示及照明工业、通讯、汽车电子、智能卡、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等领域。 Uninwell International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跨国集团,是全球导电浆料导电银浆产品线最齐全的企业,其公司的BQ-异方性导电胶ACP―6996、6997、6998系列是全球顶尖的多位专家耗时多年开发出的。 异方性导电胶ACP可以广泛用于触摸屏、CSP、FPC、FPC/ITO glass、PET/ITO glass、PET/PET、倒装芯片(Flip chip)、液晶显示(LCD)、TP、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薄膜开关、EL backlight terminals等领域。 Uninwell International的 Breakover-quick-异方性导电胶ACA、ACP―6996、6997、6998是全球顶尖的多位专家耗时多年开发出的。其中6996系列为加热加压固化型;6997系列为加热低温固化型;6998系列为UV紫外线光固化型。 二异方性导电胶(ACA)简述 异方性导电胶又叫异向导电胶、ACA、ACP等。 ACA代表了聚合物键合剂的第一个主要分支,导电胶的各向异性使得材料在垂直于Z轴的方向具有单一导电方向。这个方向电导率是通过使用相对较低容量的 导电填充材料(5%-20%范围)来达到的,这里容量相对较低的结果导致晶粒间的 接触不充分,使得导电胶在x-y平面内导电性变差,而Z轴的粘胶、无论是以薄膜形式还是以粘胶形式,在待连接表面之间

ACF胶带压榨设备操作说明书

ACF Bonder操作说明书 目录 一、设备概要 二、设备图例 三、名词解析 四、设备说明 五、操作说明 六、注意事项

一、设备概要 这个设备是为了将电极和软性线路板(FPC)等进行贴合的媒介体,是将 ACF(导电胶)贴附在软性线路板(FPC)面上的设备。 二、设备图例 三、名词解析 ACF 导电胶: 定义:具有单向导电和粘合固定功能的导电胶,是将SMT生产中的各 类液晶模块与FPC连接使用。 Conductive Film;ACF) 组成:导电胶的组成主要分为导电粒子和绝缘胶料。

导电原理:导电胶的导电激励在于导电性填料之间的接触,这种填料与填料的相互接触式在粘料固化干燥后形成的,在粘料固化干燥前,粘料和溶剂中的导电性填料是分别独立存在的,相互间不呈现连续接触,故处于绝缘状态。经加热及加压一段时间后,由于溶剂蒸发和粘料固化,导电填料相互间连接成锁链状,最后形成垂直导通,横向绝缘的稳定结构。 图例: 四、设备说明

四、设备说明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0

五、操作说明 首先确认需要检测型号的ACF 压榨部(OLB 部)的宽度,标准要求在平稳的桌子上测量。 确认压力: 0.170mpa 确认时间: 3s 确认温度: 120℃ 点击开启自动模式 除加热开关在“上 位”外,均在“下位” 测定OLB 的宽度 依据测定的数值调整导电胶的长度。 要求: 1、导电胶的长度可比OLB 长度+1,不能比OLB 的长度短。 2、OLB 长度大于40mm 的制品,因玻璃板只有40mm 长,因此只能设定40mm,对制品多余部分进行裁剪

ACF异方性导电胶的分类、性能、特点、配方及制备方法

ACF异方性导电胶的分类、性能、特点、配方及制备方法: 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是一种基材A与基材B之间涂布贴合,限定电流只能由垂直轴Z方向流通于基材A、B之间的一种特殊涂布物质。目前ACF常用到的例如软式排线、FilmOnGlass(FOG)薄膜软板╱玻璃贴合制程等,不同材质的电极藉由ACF的黏合,同时限定电流只能从黏合方向(垂直方向)导通流动,可以解决一些以往连接器无法处理的细微导线连接问题。 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值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方性。 导通原理: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之目的。 产品分类: 1.异方性导电膏。 2.异方性导电膜。异方性导电膜(ACF)具有可以连续加工(Tape-on-Reel)极低材料损失的特性,因此成为目前较普遍使用的产品形式。 主要组成:主要包括树脂黏着剂、导电粒子两大部分。树脂黏着剂功能除了防湿气,接着,耐热及绝缘功能外主要为固定IC芯片与基板间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压迫力量已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 一般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材料主要具有低温接着,组装快速极容易重工之优点,但亦具有高热膨胀性和高吸湿性缺点,使其处于高温下易劣化,无法符合可靠性、信赖性之需求。而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oxy)、Polyimide等,则具有高温安定性且热膨胀性和吸湿性低等优点,但加工温度高且不易重工为其缺点,但其可靠性高的优点仍为目前采用最广泛之材料。 在导电粒子方面,异方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的充填率。虽然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率会随着导电粒子充填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也会提升导电粒子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机率。 另外,导电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分布均匀性亦会对异方导电特性有所影响。通常,导电粒子必须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性和真圆度,以确保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一致,维持相同的导通电阻,并同时避免部分电极未接触到导电粒子,导致开路的情形发生。常见的粒径范围在3~5μm之间,太大的导电粒子会降低每个电极接触的粒子数,同时也容易造成相邻电极导电粒子接触而短路的情形;太小的导电粒子容易行成粒子聚集的问题,造成粒子分布密度不平均。 目前在可靠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于塑料核心具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增加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通电阻;同时,塑料核心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较为接近,可以避免热循环和热冲击环境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导电粒子因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差异减少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导致导通电阻上升,甚至于开路失效的情形发生。 对导电性能要求 1)导电粒子的要求是粒子的均一性、低抵抗性、复原率、硬度等。(需根据电极的种类来选择最好的粒子) 2)TCP入力侧用的要求是硬度较高的金属粒子及较低的抵抗值。 3)COG制程的要求是随着LSI的高精密化,点与点间的距离也愈来愈小。 4)对于小面积的产品而言,ACF之中的粒子数有需要增加。若粒子数增加,则邻接端子间短路的防止是必要的. 5)对Binder材料而言,环氧基树脂的材料几乎都使用它。根据它的用途有低温接着性、低吸湿性、repair性、高耐温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依各种不同的要求,环氧基树脂的选择也会不同。 6)ACF电气的导通,基本上它是以导电粒子及电极的接触而产生。所以会要求很小的接触抵抗。因此、现今比碳纤维或

COG ACF介绍及应用技术

COG ACF介绍及应用技术 Introduction of COG ACF and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第四事业部LCD厂制造部 摘要:通过对COG模块的结构描述,介绍了ACF 这种COG主要的材料,以及由此确定COG工程的主要工艺参数。最后简单介绍了一些ACF选取及评估的内容。 [关键词]:COG,ACF,IC,LCD Abstract: Through describing the structure of COG product, introduced the main material of COG –ACF, and the technics parameter in COG process. In the last introduced the selecting and evaluation of ACF simply. [Key words] COG,ACF,IC,LCD 引言 LCM(液晶显示模块)是将LCD器件,IC,FPC,连接件,控制驱动电路和线路板、背光源等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于是LCM模块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就成为厂商开拓LCD显示市场的有效手段,而LCD和IC的连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不断升温, 人们对“ 薄、轻、小”的电子产品倍加宠爱, 进而追捧微型组件技术, COG 技术正是这众多技术中的一种。COG是英文"chip on glass" 的缩写, 即IC 通过ACF (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各向异性导电膜) 被直接绑定在LCD 上。COG 方式可大大减小LCD 模块的体积, 且比TAB 方式成本低, 易于大批量生产, 适用于手机、 MP3 等便携式电子产品, 是当今IC COG与LCD 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随着IC 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COG 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1] 现在随着IC制作技术的提升及成本方面的控制要求,IC发展越来越向小pitch,小gap发展,由此而形成的对COG设备,COG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也会随之暴露出来,所以也对COG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ACF的选取与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CF可以提供细间距,高可靠性冷互连,当前已经广泛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平面面板显示器(FPD)。其中ACF在薄膜电子晶体管(TFT)液晶显示器,TFT液晶显示器的外引线键合(OLB)互连,以及倒装芯片封装(FCP)中已经产业化,在薄膜上芯片(COF),玻璃上芯片(COG)以及塑料LC互连方面正在发展之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则是COG。COG ACF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其适应性也越来越向小Pitch,小面积发展。如下为一厂商COG ACF的roadmap

异方性导电膜

异方性导电膜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为显示面板,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液晶显示器除了液晶面板外,在其外围必须连动驱动芯片作为显示讯号之控制用途。一般而言,液晶面板与驱动IC系统的接口衔接技术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卷带式晶粒自动贴合技术(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晶粒-玻璃接合技术(Chip on Glass;COG)、晶粒-软板接合技术(Chip on Flex;COF)。 ACF介绍 2.1 何谓异方性导电胶: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一定比值后,既可称为良好的导电异方性。 2.2 导通原理: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之目的。 2.3 产品分类: 1. 异方性导电膏。 2.导方性导电膜。异方性导电膜(ACF)具有可以连续加工(Tape-on-Reel)极低材料损失的特性,因此成为目前较普遍使 用的产品形式。 2.4 主要组成:主要包括树脂黏着剂、导电粒子两大部分。树脂黏着剂功能除了防湿气,接着,耐热及绝缘功能外主要为固定IC芯片与基

板间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压迫力量已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 一般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材料主要具有低温接着,组装快速极容易重工之优点,但亦具有高热膨胀性和高吸湿性缺点,使其处于高温下易劣化,无法符合可靠性、信赖性之需求。而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oxy)、Polyimide等,则具有高温安定性且热膨胀性和吸湿性低等优点,但加工温度高且不易重工为其缺点,但其可靠性高的优点仍为目前采用最广泛之材料。 在导电粒子方面,异方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的充填率。虽然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率会随着导电粒子充填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也会提升导电粒子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机率。 另外,导电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分布均匀性亦会对异方导电特性有所影响。通常,导电粒子必须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性和真圆度,以确保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一致,维持相同的导通电阻,并同时避免部分电极未接触到导电粒子,导致开路的情形发生。常见的粒径范围在3~5μm之间,太大的导电粒子会降低每个电极接触的粒子数,同时也容易造成相邻电极导电粒子接触而短路的情形;太小的导电粒子容易行成粒子聚集的问题,造成粒子分布密度不平均。在导电粒子的种类方面目前已金属粉末和高分子塑料球表面涂布金属为主。常见使用的金属粉镍(Ni)、金(Au)、镍上镀金、银及锡合金等。 目前在可靠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

关于ACA异方导电胶

ACA异方性导电胶 ACA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是一种树脂类型为热反应型的软质环氧树脂,金属成分为镍。导电胶在垂直于涂抹方向(z向) 即纵向具有导电性,但是在涂抹方向(x & y向) 即横向却具有电绝缘性。 一般的日系产品需要180-200℃的热压,热压需两道工程,让耐热温度仅有120℃的透明PET膜(ITO-PET film)无法承受,这也是可绕式显示器,电子书仍需使用导电玻璃(ITO-glass)的主因.而ACA异方性导电胶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并加工,保质期长达一年。以此实现了冷组装的理想,使得电子产品的连结不需仅依靠高温焊锡,使电子产品的精密度及生产良率都有大大的提升。ACA异方性导电胶创新研发不同于日系镍银粒子的设计,而是采用丝状镍粉作为导电颗粒,成本更低,信赖度更高,且把操作温度降低到100℃,可使用于透明PET膜,让卷轴式显示器得以应用. 另外ACA异方性导电胶提供了一种软质连接,相较于硬质的焊锡连接而言,它是一种更为可靠的电性连接模式。在电子产品生产加工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使原材料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造成焊接面与焊接物无法精确回到原来的状态,进而加大了生产的失败率。此时,软质的导电胶虽然不像焊锡那样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但它对于缓解界面应力却极为有效,也因此可以使得电子组装具有更佳的使用信赖性。 采用日系ACF异方性导电胶带的厂商亦需使用昂贵的预贴压合机,且制程复杂良率偏低. 但采用我们代理的ACA异方性导电胶的厂商,则可使用廉价的网印设备即可,省时省工省成本,且良率更高,为面板厂商提供更可靠的后段组装品质! AC7室温固化型异方性导电胶:AC7为主剂,H7为硬化剂。它可在常温下使用,只需将磁铁加压固定2小时即可;或可利用热压(85℃x 3分钟;或110℃x 90秒钟;或150℃x 30秒钟;)熟化。主剂和硬化剂经比例调和,胶体在混合后使用期限十分钟。 AC1网印快压型异方性导电胶:AC1为主剂,H48为硬化剂。仅需网印机、烘箱或对位热压设备,无需使用卷带机和加压机。经过(90℃x 30分钟;或110℃x 15分钟)初烘后,再以热压110℃x 5-10秒钟操作。 ACA异方性导电胶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热固胶,在加热过程中呈液态填满原材料,冷却后固化锁定,无需担心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由原材料的物理反应带来的胶体胀缩而导致无法使胶体恢复原状。这大大提高了厂商及研究人员测试生产的成功率,也保护了材料的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导电银胶,ACA异方性导电胶中所含的金属成分镍,也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减少危害。 异方性导电胶ACP/(ACA)优势 UNINWELL的Breakover-quick-ACP各向异性导电胶与传统锡铅焊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适合于超细间距,可低至50μm,比焊料互连间距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有利于封装进一步微型化;

acf胶尺寸标准

ACF胶尺寸标准详解 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胶,即异方性导电胶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连接中的材料。ACF胶因其出色的导电 性能和简便的操作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触摸屏、OLED等 领域。本文将详细探讨ACF胶的尺寸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这一材料。 一、ACF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ACF胶主要由导电粒子、粘合剂和基材三部分组成。导电粒子 负责实现导电功能,粘合剂则负责将ACF胶粘贴在目标位置上,而 基材则提供了ACF胶的支撑和形状。 二、ACF胶的尺寸标准 ACF胶的尺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长度与宽度:ACF胶的长度和宽度通常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 确定,不同的设备和场景可能需要不同尺寸的ACF胶。一般来说,ACF胶的长度和宽度应以毫米(mm)为单位进行测量。 厚度:ACF胶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尺寸参数。厚度的大小会 影响导电性能和粘贴效果。常见的ACF胶厚度范围通常在几微米 (μm)到几百微米(μm)之间。 导电粒子尺寸与分布:导电粒子的尺寸和分布对ACF胶的导电 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导电粒子的直径越小,ACF胶的 导电性能越好。同时,导电粒子在ACF胶中的分布也需要均匀,以 确保导电性能的稳定性。 三、ACF胶尺寸选择与应用建议

在选择ACF胶的尺寸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需求:不同设备对ACF胶的尺寸有不同的要求。在选择 ACF胶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导电性能要求:导电性能是ACF胶的核心性能之一。在选择 ACF胶时,需要根据导电性能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导电粒子尺寸和 分布。 粘贴环境:粘贴环境也会对ACF胶的选择产生影响。例如,在 高温或高湿度的环境下,可能需要选择具有更好耐候性的ACF胶。 在应用ACF胶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清洁表面:在粘贴ACF胶之前,需要确保粘贴表面干净、干燥、无油污和灰尘。 涂布ACF胶:将ACF胶涂布在需要连接的位置上,确保涂布均 匀且无气泡。 对接与施压:将需要连接的两个部件对接在一起,并施加适当 的压力,使ACF胶充分接触并导电。 固化处理:根据ACF胶的固化要求,进行适当的固化处理,以 确保导电连接的稳定性。 四、结论 ACF胶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连接材料,其尺寸标准的选择 与应用对于确保导电连接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CF胶的尺寸标准,为电子 设备的连接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文看懂显示关键材料—异方性导电胶膜ACF

一文看懂显示关键材料—异方性导电胶膜(ACF) 不管是当今主流的LCD显示技术还是代表着未来显示技术趋势的OLED技术,要想实现信号的传输与画面的显示,就必须要进行承载驱动IC的COF与屏的压合绑定。 图片来源:AUO官网在这个工艺中就必须用到ACF。 那么ACF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ACF ACF简介 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即异方性导电胶膜,最先由Sony开发出来,现广泛用于IC与LCD、FPC与LCD、IC与Film之间的压合绑定。 图片来源:Hitachi-Chem官网ACF的特点 ACF是同时具有粘接、导电、绝缘三大特性的透明高分子连接材料。 其显着特点是垂直方向导通而水平方向绝缘。 ACF压合分布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ACF的结构 ACF为层状结构,一般有双层型ACF和三层型ACF,三层的ACF比双层的多了一层保护层。一般根据应用精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结构的ACF。 三层ACF 资料来源:Dexerials官网 双层ACF 资料来源:Dexerials官网不同层次的材料亦不相同,一般来说,保护层的材质为聚乙烯,BaseFilm基材主要为树脂。而ACF层中包括起导电作用的导电粒子以及起填充作用的填充物,填充物一般有亚克力(热塑性)和环氧树脂(热固性)两种。 热塑性及热固型树脂填充物比较 而ACF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树脂中包裹着导电粒子。且导电粒子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亦有多种结构。 导电粒子为球状,亦为多层结构,一般是最常用的有三层结构和两层结构。 导电粒子的微观形态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导电粒子的典型结构与各层的作用

acf导电胶 破坏方式

acf导电胶破坏方式 ACF导电胶是一种导电性的胶粘剂,常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的制造和维修。然而,ACF导电胶也存在一些破坏方式。以下是对ACF导电胶常见的破坏方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温度破坏:ACF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温度超过ACF导电胶的耐温极限时,导电粒子可能会由于扩散、融化或转移而导致导电性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在使用ACF导电胶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超过其耐温范围。 2. 湿度破坏:ACF导电胶对湿度也比较敏感。在高湿度环境下,导电胶可能吸湿,导致导电性能下降。同时,当导电胶受潮后,其粘合强度和耐热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持ACF导电胶的性能,需要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存储和使用。 3. 力学破坏:ACF导电胶通常被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和基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力学应力。过大的拉伸、剪切或弯曲力可能会导致导电胶粘接失效,因而破坏了导电胶的性能。合理设计连接结构和避免过度力应用可以减少这种破坏。 4. 化学破坏:ACF导电胶受化学物质的影响较大。例如,某些溶剂、酸碱等化学物质可能会溶解ACF导电胶,导致导电胶的导电性能降低或损坏。因此,在使用ACF导电胶时,需要避免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

5. 热老化破坏:ACF导电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氧化、 降解和老化。这种热老化过程可能导致导电胶的导电性能下降,胶层的硬化和变脆,从而破坏了导电胶的性能。选择耐热性好的ACF导电胶和合理控制使用寿命可以减少这种破坏。 总之,了解ACF导电胶的破坏方式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子 设备和电路至关重要。通过避免超温、高湿、过大力应用和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可以延长ACF导电胶的使用寿命和保持 其导电性能。

富士康作业制程规范ACF热压作业制程规范

富士康作业制程规范 ACF热压作业制程规范ACF热压作业制程系统类别编号:PE-EE-PN003 Premier Camera ?DCS 相机类别类别? 规范? 参照? 作业书设计规范/参照11月21日提出日期 PAGE 1 OF 8 ACF热压作业 1.合用范围 本规范合用于软硬板连接技术中旳ACF热压作业制程,规范此制程旳措施)规定和注意事项。防止制程设计不合理,产品设计不合理,影响产品良率与质量,或出现缺漏现象。 注:ACF连接重要应用于LCD显示产品。包括FPC与PCB连接、FPC与Panel连接、PCB与IC连接、FPC与Ceramic连接、IC Card与IC Tag连接。本规范重要是以FPC与PCB连接(即FOB)为例进行描述,其他方面连接旳特异之处,此处不作描述。 2.ACF胶简介 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中文名称叫异方性导电胶,如图2-1、2-2所示,是由3~10um导电粒子和树脂构成旳连接介质。在通过热压后,信号PAD 通过导电粒子上下电气导通,而左右不导通,实现电气连接。树脂通过热固化后,实现机械粘接。

图2-1 ACF胶示意图 图2-2 ACF产品接触示意图 ACF 三大特性:絕緣、導通、粘接 ID工程主管電子工程主管機械工程主管製錶者 符安飛梁鎮雄 - 1 - 1 本规范/参照数据非经主管同意不得翻印 ACF热压作业制程系统类别编号:*** Premier Camera 作业书设计规范/?DCS 相机类别类别? 规范? 参照? 参照 11月21日提出日期 PAGE 2 OF 8

ACF产品是由ACF胶承载基带与ACF胶迭合在一起旳卷带状产品。如图2-3所示,每卷原则长度有50m、100m、200m;宽度有1.0mm,1.2mm,1.5mm,2.0mm或者更宽;厚度一般为80um(其中ACF胶厚30um,承载基带厚50um)。ACF胶又由树脂与均匀分布于树脂中旳导电粒子构成。导电粒子目前重要分类有树脂外部镀镍/金圆球状粒子与星状旳镍粒子两种。树脂镀镍/金粒子可应用于玻璃类产品之间旳连接,不会刺伤破坏玻璃线路。镍粒子受压后,会刺进被压接线路,一般只应用于金属线路间旳连接。 图2-3 ACF实物图 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热塑性材料重要有热压温度较低,组装迅速极轻易重工之长处,但亦具有高热膨胀性和高吸湿性缺陷,使其处在高温下易劣化,无法符合可靠性、信赖性之需求。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oxy)、聚酰亚胺(Polyimide)等,具有高温安定性、热膨胀性和吸湿性低、可靠性高旳长处。但需要较高之热压温度。因其可靠性高,是目前采用最广泛之材料。 社内目前对于ACF旳使用暂处在验证阶段。目前重要有使用日立、索尼两家厂商旳ACF胶。有关型号料号在建中。此两种料旳验证成果均OK,均可选用。 3. ACF热压连接旳基本原理及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