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一、背景介绍

明胶是一种由动物骨骼或皮肤经过提取和加工而制成的胶质物。明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可以在水中溶解并形成凝胶。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明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摄影等领域。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中,如导电材料领域,明胶本身不具备导电性能。为了使明胶能够导电,可以向其中加入硫酸铵。本文将详细讨论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二、明胶导电的基本原理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涉及到电解质和电导性。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的化合物,其中硫酸铵就是一种电解质。当硫酸铵溶解在水中时,它会分解为铵离子(NH4+)和硫酸根离子(SO4-)。这些离子在水中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导致了导电性的出现。

明胶本身是一种凝胶状物质,由蛋白质分子交错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带有许多离子化基团,如氨基(NH2)和酸基(COOH)。当明胶溶解在水中时,这些离子化基

团会与水分子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形成氢键和离子键相互作用。这些离子键可以为电荷运动提供导路,从而使得明胶具备一定的导电性。

三、硫酸铵的添加方法

为了在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并使其具备导电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精确称量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精确称量所需的明胶和硫酸铵。这样可以确保明胶中含有适量的硫酸铵,从而达到所需的导电性能。

2. 明胶的溶解

将精确称量的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可以适当加热水以提高明胶的溶解速度。

3. 硫酸铵的添加

在明胶溶液中逐渐加入精确称量的硫酸铵,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明胶溶液中。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铵的添加量应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导电性能。

4. 调整pH值

添加硫酸铵会使明胶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

整pH值,从而达到合适的导电性能。

5. 检测导电性能

制备好的明胶溶液可以通过测量其电导率来检测其导电性能。较高的电导率表明明胶溶液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

四、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应用

由于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具备导电性能,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一些应用场景:

1. 电子元件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可以形成导电胶,被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元件。这些导电胶可以作为导电粘结剂,将导电材料与基底材料牢固连接,并提供可靠的导电通路。

2. 生物传感器

在生物传感器中,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传感器的电极制备。这些电极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电信号变化,从而实现生物传感器的功能。

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这种太阳能电池利用染料吸收光能产生电荷,并通过明胶中的导电性能将电荷传递到电极上,从而产生电能。

五、结论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能够使其具备导电性能,这是因为硫酸铵的电解质特性和明胶中蛋白质分子的离子化基团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精确称量、溶解、添加、调整pH

值等步骤,可以制备具有适当导电性能的明胶溶液。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应用包括电子元件、生物传感器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可以为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

导电PANI材料的介绍湖南大学工程材料课程期中论文

工程材料课程期中论文导电PANI材料的介绍

导电PANI材料的介绍 摘要导电PANI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为聚苯胺。本文先描述了聚苯胺具有导电性,此外还具有可加工性、电致变色性、光电性质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等性质。然后给出了聚苯胺合成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即化学氧化合成与电化学合成,详细说明了合成方法与各自的优缺点。在文章的最后,列举了导电PANI在目前各个领域产品上的应用。关键词聚苯胺,导电PANI,结构,制备过程,应用 0 前言 在20世纪中发展起来的功能高分子中,导电高分子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将高分子材料作为绝缘材料来使用,从来没有“导电高分子”的概念。“导电高分子”的概念的出现让材料界带来新的探索方向。今天就介绍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PAN(或称为导电PANI)。 1 主要成分及其结构 导电PAN的主要成分是聚苯胺,规整的聚苯胺是由还原单元和氧化单元所构成的头尾相连的线型高分子,且有一个醌式结构存在于氧化单元中。其大分子链的重复结构单元通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聚苯胺链的重复结构单元通式 式中,y值大小代表了聚苯胺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大小(取值范围为0≤y≤1),它受聚合条件的影响。y值不同,代表聚苯胺的组分、结构、电导率和颜色有所不同。当y=1(完全还原型)、y=0(完全氧化型)、y=0.5(中间氧化态,此时氧化单元数同还原单元数相等)时,聚苯胺均为绝缘体。区别在于y=0及y=1时,聚苯胺不能通过常规的质子酸掺杂的方式变为导体,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换言之,通过质子酸掺杂使聚苯胺从绝缘体变为导体的方法,适用于0<y<1的任一状态。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聚苯胺均为中间氧化态[1]。 2 材料性能

导电原理

八、导电原理自由电子理论是在100年前为了解释金属传热、导电性能时而提出的.在本文《自由电子置疑》中,笔者已经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否定了电子传热--否定了自由电子传热。 金属的传热性能之所以很好,本文第五章已经叙述,金属的较好的传热性能是与其固体的构成相关--是由其独立的结构元,和结构元间电磁力相互影响所导致,而与自由电子完全无关。 金属是靠自由电子传热的理论是一个即将被人们删除的错误。 自由电子导电理论认为,金属是靠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导电。 这一理论尽管已流传了近百年,同时,也留下了疑虑重重: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库仑力,自由电子的自由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二个自由电子的铁比一价的铜导电性能还要差些?为什么三价的铝又比二价的铁导电性能又要强些?面对(没有自由电子的)液体的导电、半导体导电,此说已显得无能为力,面对物体的超导事实,此说更是无计可施。 于是有人就液体导电,增设了离子导电理论;就超导事实,增设了电子隧道理论,这样一来就使得导电的理论五花八门、更趋复杂、丧失系统。 更令人质疑的是100年来还没有被其它途径证实自由电子的存在和作用。 在 第五、六章,读者已经了解到物体的构成: 所有元素,不管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其原子的电子数是与核内的质子数一一对应的,是不可改变的。 物质内不管其原子的内部或外层有几个电子,其电子有的是在内层轨道、有的是在价和轨道,每个电子都是在一定轨道上运转,都从属于一个或二个核心,没有电子是所谓自由的,当然就不存在自由电子导电。

那么,导电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导体为什么能够导电?半导体、液体为什么能导电?物质是靠什么导通电流呢?导电原理电流是电子的定向流动,这就象水流是水的定向流动一样。 ?这叫人联想到一个常用的中国词"流通",通则流,不通则不流。 水流不是因为该物体内有水(桶里的水,池塘里的水就不能形成水流)。 除了压力差之外还必须得"通"--必须得有让水定向通过的空间(如渠道、管道等);电流不是因为该物体内的电子有自由,除了电压差之外还必须得"通"--必须得有让电子定向通过的空间。 那么,是什么使得物体能够导电?--是该物体内原子的最外层,即价和电子层,因价和电子数量较少并且运转不够饱满(在平面运转,没能形成饱满的球状),在价和电子运转的同时,存在着能让外电子窜入的间隙和时机;存在着能让电子在其间穿越运动的空位,我们把原子外层所呈现的这种空位叫做电子空位。 电子空位是电子流动的通路,有了这样的通路,外来的电子才能在其间运动,形成电子的流动--电流。 导电原理是: 某物质的原子的价电子较少,外电子层不饱满,存在着电子空位,在电压的作用下外来的电子进入电子空位,多出的电子在电子空位间换位移动,形成电流。 有了电子空位,才能形成通路,外来电子才能进入,才能在物质内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导体、半导体、液体导电都是如此,超导原理也是如此。 电子空位是由价和电子的数量、速率及线路所决定。 金属原子外层电子较少,组合成结构元之后,每个原子的外层仅有 一、二个价和运转围绕: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一、背景介绍 明胶是一种由动物骨骼或皮肤经过提取和加工而制成的胶质物。明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可以在水中溶解并形成凝胶。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明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摄影等领域。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中,如导电材料领域,明胶本身不具备导电性能。为了使明胶能够导电,可以向其中加入硫酸铵。本文将详细讨论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 二、明胶导电的基本原理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原理涉及到电解质和电导性。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分解为离子的化合物,其中硫酸铵就是一种电解质。当硫酸铵溶解在水中时,它会分解为铵离子(NH4+)和硫酸根离子(SO4-)。这些离子在水中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导致了导电性的出现。 明胶本身是一种凝胶状物质,由蛋白质分子交错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带有许多离子化基团,如氨基(NH2)和酸基(COOH)。当明胶溶解在水中时,这些离子化基 团会与水分子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形成氢键和离子键相互作用。这些离子键可以为电荷运动提供导路,从而使得明胶具备一定的导电性。 三、硫酸铵的添加方法 为了在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并使其具备导电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精确称量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精确称量所需的明胶和硫酸铵。这样可以确保明胶中含有适量的硫酸铵,从而达到所需的导电性能。 2. 明胶的溶解 将精确称量的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可以适当加热水以提高明胶的溶解速度。

3. 硫酸铵的添加 在明胶溶液中逐渐加入精确称量的硫酸铵,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明胶溶液中。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铵的添加量应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导电性能。 4. 调整pH值 添加硫酸铵会使明胶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 整pH值,从而达到合适的导电性能。 5. 检测导电性能 制备好的明胶溶液可以通过测量其电导率来检测其导电性能。较高的电导率表明明胶溶液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 四、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应用 由于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具备导电性能,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导电的一些应用场景: 1. 电子元件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可以形成导电胶,被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元件。这些导电胶可以作为导电粘结剂,将导电材料与基底材料牢固连接,并提供可靠的导电通路。 2. 生物传感器 在生物传感器中,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传感器的电极制备。这些电极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电信号变化,从而实现生物传感器的功能。 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明胶中加入硫酸铵后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这种太阳能电池利用染料吸收光能产生电荷,并通过明胶中的导电性能将电荷传递到电极上,从而产生电能。

药剂 大题可以参考

1. 薄膜包衣材料:1)高分子材料,按衣层可分为:普通型,改善吸湿和防止粉尘污染;缓释型,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常用材料是在水中或在整个生理ph范围内不溶性高分子材料;肠溶型,肠溶聚合物有耐酸性,而在肠液中溶解。2)增塑剂;3)释放速度调节剂;4)增光剂;5)固体物料;6)色料和溶剂等。 2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一、制成盐类 二、更换溶剂或选用混合溶剂 三、加入助溶剂 四、使用增溶剂 五、分子结构修饰 试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 答: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系使用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药物聚凝成囊的方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例,原理: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一下,使之带正电(ph4.0-4.5时明胶带的正电荷多),而阿拉伯胶乃带负电,由于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甲醛交联固化,洗尽甲醛,既得。 Noyes-Whitney方程,药剂学意义: dc/dt=KS(Cs-C) 当漏槽条件Cs>>C,即dc/dt=KSCs 含义:药物溶出后立即被移出,或溶出介质的量很大,溶液主体中药物浓度很低。影响溶出速度。 缓释制剂中以减少扩散速度为原理的各种工艺方法。 1.包衣,2制成微囊,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4制成乳剂,5制成经皮吸收制剂

中药的浸出过程及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 .浸出过程:浸润与渗透过程,解吸与溶解过程,扩散过程,置换浸出过程。影响:提取溶剂,药材粒度,提取温度,浓度梯度,提取压力,浸取时间,提取方法。. 举例说明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什么? 答:单凝聚法(simple coacervation)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它是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使之凝聚成囊的方 基本原理凝聚剂是强亲水性物质,可以是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的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时,由于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明胶微囊。但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促进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就可发生解凝聚,使微囊很快消失。这种可逆性在制备过程中可反复利用,直到凝聚微囊形状满意为止(可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再交联固化,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逆的球形微囊。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溶剂的影响:a)氢键对药物溶解度影响较大.b)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可增加其溶解度.c)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2)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3)晶型的影响.4)粒子大小的影响.5)温度的影响.6)PH 与同离子效应.7)混合溶剂的影响.8)添加物的影响.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一:处方因素:1)PH 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二:外界因素:1)温度的影响.2)光线.3)空气.4)金属离子.5)温度和水分.6)包装材料. 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

导电胶导电原理

导电胶导电原理 导电胶是一种导电性能强,具有很高的粘附力和穿透力的胶水。 它是通过将导电颗粒与粘合剂混合后,制成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胶水。导电胶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够连接各种电 路元件,使之具有通电功能。下面我们就围绕“导电胶导电原理”这 个主题进行阐述。 第一步:导电胶的结构和种类 导电胶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导电颗粒,二是粘合剂。 导电颗粒一般采用金属颗粒、碳纤维等导电材料;粘合剂一般采用有 机高分子材料,如水性聚乙烯醇、氯丁橡胶、树脂等。 导电胶按照导电颗粒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碳纤维导电胶、银 导电胶、金导电胶等。银导电胶的导电能力最强,价格也最高;碳纤 维导电胶相对较便宜,但导电能力稍弱。 第二步:导电胶的导电原理 导电胶的导电原理主要是由导电颗粒和粘合剂的特性相互作用而 实现的。导电颗粒在胶水中分散均匀,当电流通过导电颗粒时,颗粒 之间发生了导电作用。导电胶的导电特性与导电颗粒的分布均匀性、 形状大小、导电粒子的表面电阻、电阻率等因素有关。 第三步:导电胶的应用 导电胶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 1. 电子产品领域:导电胶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芯片封装、触摸屏、LED封装等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中。 2. 医疗器械领域:导电胶被应用于医疗传感器、医疗贴片、心 电监护贴片等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的制造过程中。 3. 汽车电子领域:导电胶被应用于汽车仪表板、空调面板、座 椅加热器以及汽车LED照明等领域。 4. 其他领域:导电胶还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人体工程学铝框 架等领域,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导电胶在当今的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导电胶的导电原理,明白了它的结构和应用,大家对导电胶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全面,这无疑会对今后的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起到更为积极和推动的作用。

导电胶的原理

导电胶的原理 导电胶是一种可以导电的胶水,它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导电胶的原 理主要是利用了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和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胶水具有了导电的特性。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导电胶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导电胶的原理是基于导电材料的特性。通常,导电胶中会添加一些导电 粒子,比如金属粉末、碳纳米管等,这些导电粒子可以形成导电网络,从而实现了胶水的导电功能。导电粒子之间会形成一定的连接,使得电流可以在胶水中传导,从而实现了导电的效果。 其次,导电胶的原理还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有关。导电胶通常具有柔软的特性,可以填充在各种形状的表面上,并且可以形成连续的导电层。这种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导电胶可以在电子元件的表面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从而保证了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导电胶主要应用于电子元件的连接和封装。在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导电胶 可以用来连接电路板和导电元件,形成稳定的电路连接。同时,导电胶还可以用来封装电子元件,保护电子元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导电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柔软的特性,因此在电子元件的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此之外,导电胶还可以用于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具有柔软的特性,而传统的硬质导电材料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电胶由于其柔软的特性,可以很好地适应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需求,因此在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的来说,导电胶的原理是基于导电材料的特性和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胶水 具有了导电的功能。导电胶在电子元件的连接、封装以及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希望本文对导电胶的原理及其应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导电油墨原理

导电油墨原理 导电油墨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特殊油墨,它能够在印刷或涂覆过程中形成导电层或线路。导电油墨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电子产品、传感器、柔性电路板等。导电油墨的原理是利用导电粒子在油墨中的导电性能,实现电流的传导。 导电油墨的主要成分是导电粒子和基础油墨。导电粒子通常是金属或碳类材料,如银粉、铜粉、铝粉和碳黑等。这些导电粒子具有很高的导电性能,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基础油墨则是一种载体,可以使导电粒子均匀分散在油墨中,并能够在印刷或涂覆过程中形成均匀的导电层。 在导电油墨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电粒子和基础油墨。导电粒子的选择应考虑导电性能、稳定性和价格等因素。银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导电粒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价格较高。碳黑是另一种常用的导电粒子,价格较低但导电性能较差。基础油墨的选择应考虑其与导电粒子的相容性和流变性能等因素。 制备导电油墨的过程包括导电粒子的分散和油墨的调制两个步骤。导电粒子的分散是指将导电粒子均匀分散在基础油墨中,以保证导电性能的均匀性。分散方法包括机械剪切、超声波处理和球磨等。油墨的调制是指将分散好的导电粒子与基础油墨混合调配,以获得

所需的导电性能和粘度等特性。 导电油墨的应用主要通过印刷或涂覆的方式实现。在印刷过程中,导电油墨被转移到印刷材料上,并在干燥后形成导电层或线路。这些导电层或线路可以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连接、电路的布线等。在涂覆过程中,导电油墨被均匀涂覆在基材表面,形成导电层或涂层。这些导电层或涂层可以用于防静电、导电薄膜等应用。 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导电粒子的类型和浓度、油墨的粘度和干燥条件等。导电粒子的类型和浓度直接影响导电性能,一般来说,导电粒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油墨的粘度影响导电油墨的流动性和涂覆性能,过高的粘度会导致涂覆均匀性差。干燥条件会影响导电油墨的固化速度和导电性能,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油墨干燥不均匀或导电性能下降。 导电油墨是一种利用导电粒子在油墨中的导电性能形成导电层或线路的特殊油墨。它的原理是导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实现电流的传导。导电油墨的制备过程包括导电粒子的分散和油墨的调制。导电油墨的应用主要通过印刷或涂覆方式实现。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导电粒子的类型和浓度、油墨的粘度和干燥条件等。通过不断优化导电油墨的制备工艺和改进导电粒子的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和应用范围。

硫酸铵中的原子团

硫酸铵中的原子团 硫酸铵,也称为硫酸铵水合物,是一种水溶性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4HSO4。硫酸铵是一种碱质,含有铵和硫酸两种物质,由单质硫酸和氨的结合。它的沸点为150℃,熔点为290℃,可溶于水。硫酸铵中的原子团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可用作化学试剂、防锈剂、农药和染料的原料。 硫酸铵的主要化学特性在于它含有铵和硫酸的原子团。铵(NH4+)是由一个氨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正电荷;硫酸(HSO4-)由一个硫原子、一个氧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具有负电荷。铵和硫酸之间通过离子式相互结合,形成硫酸铵化合物。硫酸铵的电负性微弱,因此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性,可与许多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 由于硫酸铵中的原子团含有正负电荷,因此可以产生一系列可能的反应,从而起到调节水体中物质平衡的作用。例如,当硫酸铵溶液中加入碱性化合物时,硫酸铵与碱性化合物之间就会发生反应,从而减少碱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起到降低水体酸度升高的作用。 硫酸铵还可应用于农药和染料制备。由于硫酸铵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分离出可被农药或染料利用的有用成分,这些有用成分可以用来增加农药的效果,也可以用来制备染料。硫酸铵还可以用作防锈剂,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阻止氧化性。 由于硫酸铵中的原子团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它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硫酸铵可以作为溶剂、中和剂、调节剂和吸附剂,这些性

质使其成为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和化学试剂。此外,硫酸铵也可用作农药和染料的原材料,用于调节水体环境的pH值,以及防腐剂的制备等。 综上所述,硫酸铵中的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来调节水体环境的pH值,也可以用作农药和染料的原料,以及作为防锈剂和化学试剂。硫酸铵的化学性质使其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能量。

导电高分子的原理

导电高分子的原理 导电高分子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导电性能,可以实现电流的传导。导电高分子的原理涉及到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电子运动机制。 导电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在普通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了特殊设计和改性。一般来说,导电高分子内部含有一定比例的导电剂,如导电填料或导电聚合物。导电填料可以是金属颗粒、纳米碳管等,而导电聚合物则由特殊的导电单体聚合而成。导电剂的加入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了导电能力。 导电剂在导电高分子中起到了载流子的提供和导电通道的形成的作用。导电剂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并负责电流的传导。当外加电场作用于导电高分子时,导电剂中的自由电子开始运动,并通过导电通道在高分子材料内部传导电流。 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注入型导电和本征型导电。注入型导电是指导电剂内的自由电子来源于外部电极的注入。通常,这种导电机制需要外加电势和电极来提供自由电子。而本征型导电则是指导电剂内的自由电子是由于导电剂本身特殊的电子能带结构而形成的,并不需要外部电极的注入。 在导电高分子中,导电通道的形成是实现导电的关键。导电填料或导电聚合物中的导电剂能够形成导电通道,自由电子能够在通道中进行移动并传导电流。导电通道的形成要求导电剂分散均匀,并能够形成连续的电子路径。同时,导电高分

子材料的基质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以增强导电通道的连续性。 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性能受到导电剂含量、导电剂类型、导电剂形态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导电剂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不同类型的导电剂具有不同的导电特性,如金属颗粒导电剂具有高导电性能,而纳米碳管导电剂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此外,导电剂形态也对导电性能有影响,如导电填料的尺寸、形状和分布等。 总的来说,导电高分子通过导电剂的加入,形成导电通道并提供自由电子,从而实现电流的传导。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器件、传感器、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随着对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和开发,其导电性能和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和提升。

载药明胶微球制备的研究进展

载药明胶微球制备的研究进展 微粒是一类由天然高分子物质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小固体颗粒,其作为药物载体有独特优势。以生物可降解天然高分子蛋白质明胶为载体材料,制备成载药粒子,具有广泛的前景。其制备方法有很多,本文将对载药明胶微球的制备进行综述。 关键字:明胶;微球;制备 明胶(Gelatin)是一种可以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因为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可生物降解、对人体几乎无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及其他药物的研究中。将明胶制备成胶囊或微球,然后将药物包裹在其中作为化疗药物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具有明显的缓释性和一定的组织靶向性,可增加药物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对生物肌体组织器官的损害[1]。现今,明胶因制备方法的不同,有酸法水解的明胶(称酸法明胶或 A 型明胶)和碱法水解的明胶(称碱法明胶或 B 型明胶)两种,A 型明胶和 B 型明胶溶液的粘度和成球性物明显差别,通常可根据药物对酸碱性的要求选用 A 型或 B 型。用作微球的明胶材料浓度可高达200g/L。明胶微球制备工艺很多,其中常用的主要有单凝聚、两步去溶剂法、溶剂-非溶剂、乳化交联、喷雾干燥法及辐射交联等。掌握明胶微球制作方法的优缺点,对载药量的大小,缓释药物的速度,以及对疾病的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我将对明胶纳米球的制备方法进行简单的综述。 一、单凝聚法 单凝聚法制备微球是相分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如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凝聚剂(可以是强亲水性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的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由于明胶胶粒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 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形成微球。但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促进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就可发生解凝聚,使微球很快消失。这种可逆性在制备过程中可加以利用,直到凝聚形成的微球满意为止(可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再采取措施加以交联固化,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逆的球形微球。 采用凝聚法制备明胶纳米粒子时,不同凝聚剂对制备明胶粒子工艺要求不同。用硫酸钠作为凝聚剂时成球的区域相对较小,条件比较苛刻;用乙醇作为凝聚剂时,在pH 值较小时成球性不是很好;用丙酮作为凝聚剂,要求凝聚成球时候的温度比较低。我们发现用异丙醇作为凝聚剂,条件十分宽松,在常温下就可以得到明胶纳米粒子,而且其粒径及分布范围可以根据明胶的浓度和异丙醇的加入量来进行调节。 例如取0.30g明胶溶解于10mL生理盐水溶液中,配制成w=0.03的明胶溶液,在50~55℃热水浴中加热溶解,并继续搅拌溶胀30min.然后用冰乙酸调节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学选修1《胶体性质的应用》课时同步练习及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学选修1《胶体性质的应用》课时同步练习及解析 1.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鸡蛋清②淀粉溶液③硫酸钠溶液④Fe(OH)3胶体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⑤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O A.①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4.向含有c(FeCl3)=0.2 mol/L、c(FeCl2)=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 mol/L FeCl3溶液也可得到Fe(OH)3胶体 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外观可以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 B.溶液中分散质可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长时间静置不易产生浑浊,胶体长时间静置产生浑浊 D.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而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Fe(OH)3胶体就是一个一个Fe(OH)3组成的胶粒 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 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液溶胶才具有丁达尔效应B.纳米材料一般是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食用明胶的使用技术及应用进展

食用明胶的使用技术及应用进展 明胶(gelatine)来源于广泛存在于动物皮、筋、骨骼中的胶原蛋白质,是一种从动物的结缔或表皮组织中的胶原部分水解出来的蛋白质。实际上,明胶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它是胶原纤维的衍生物。胶原最基础的结构是由2-氨基及氨基酸以多肽键连结在一起的聚合物。胶原是构成各种动物皮、骨等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如果将动物的皮或骨经处理后,加热水解就可以获得胶原的水解产物—明胶,即胶原蛋白经不可逆的加热水解反应,使分子间键部分断裂后转变成水溶性的产物。 由于原料来源和生产时水解方式不同,商品明胶可分为A型及B型。随动物种类及生长期的不同,明胶胶原三螺旋结构体网络上共价连接键的数目有多有少。一般6~9个月猪的皮及骨头,或小牛骨带有的这类连接键数目比较少,这就是A型明胶的常见原料来源。采用这种原料,洗净后浸泡在稀酸溶液中(pH=3.5~4.5,浸泡温度15℃)l0~48h,等原料完全酸化并达到最大溶胀后再调整pH值,经热水提取、过滤、去离子后再低温真空浓缩(一般从5%浓缩至35%)、杀菌(140℃, 6~8s)、干燥粉碎、冻力测定、批号混合后即得到A型明胶。由于用酸水解,A型明胶的等电点在6.8~8.5(骨胶),及7.5~9.5(皮胶)之间。 一、明胶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明胶的分子既没有固定的结构,又没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简单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并且往往是成几何级数系中的倍数。因此,商品明胶,其实是许多胶质的混合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各不相同,自15,000至250,000不等,各种成分的量,一方面依赖于原料的性质,另一方面也与制造的方法有关。商品明胶中,降解程度较低者,其相对分子质量是比较大的,平均大约为55,000。为了制得较多、较好的明胶,在生产上既要求把胶原尽可能水解为明胶,又要求明胶不再水解下去。 明胶胶原蛋白质是以三螺旋结构的肽链为基本单位,相互间连接成的网络结构,不溶于水,通过水解使部分连接键断裂后即成为具有水溶性的明胶,三螺旋束自身也可拆散成三股单一的α-链,或者α-链加β-链,或γ-链结构。结构上,明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具有典型的蛋白质特性。 明胶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形成可逆性凝胶、粘结性、表面活性等,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地用作胶凝剂、乳化剂、稳定剂、粘合剂和澄清剂等。 二、明胶的物化性质 商品明胶为浅黄色粉粒,无嗅无味,无挥发性、透明而坚硬的非晶体物质。干明胶加热时不熔化,短时间加热到105℃,再溶于水,其性能仍然不变。但若温度在60℃以上,长时间加热,明胶将变软胀大,其粘度也逐渐降低。商品明胶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都把水分≤16%的胶称为干胶。相对密度视胶的含水分的多少而略有差异,一般为1.37。 明胶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是:(1)冻力值(Bloom),该指标反映了凝胶强度,测定方法为6.67%的明胶溶液在10℃置16~18h后,用直径12.7mm的圆柱形探头下压明胶胶冻表面 4mm深所需要的重量,冻力值可从50的低冻力到300的极高冻力,冻力值与α-链及β-链上的成分有关。(2)粘度,也使用6.67%的浓度,于60℃测定,其值一般在1.5~7.5×10-3Pa.s 之间。粘度取决于分子量(单一α-链的分子量约8~12.5道尔顿,明胶的分子量是其倍数)。明胶的色泽、凝胶透明度等也是品质的参考指标。明胶不溶于冷水,但可吸水溶胀达5~10倍体积;明胶颗粒度上升,吸水能力下降,加热温度超过明胶的熔点后即成胶溶液,冷却后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2012-2013年第二学期-20130315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二氧化钛的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原理。 3. 熟悉测定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是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方法,具有分散性好、煅烧温度低、反应易控制等优点。制备溶胶所用的原料为钛酸丁酯(Ti(O-C 4H 9)4)、水、无水乙醇(C 2H 5OH)以及盐酸(或者醋酸、硝酸等)。反应物为钛酸丁酯和水,分散介质为乙醇,盐酸用来调节体系的酸度防止钛离子水解过速,使钛酸丁酯在乙醇中水解生成钛酸(Ti(OH)4),钛酸脱水后即可获得TiO 2。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C 4H 9)4+4H 2O Ti(OH)44C 4H 9OH + Ti(OH)4Ti(OH)42TiO 24H 2O + 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条件和反应时间,就可以获得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 2、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的代表,在太阳能光解水, 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TiO 2有三种晶型,四方晶系的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斜方晶系的板钛型。此外,还存在着非晶型TiO 2。其中板钛型不稳定;金红石型禁带宽度为3ev ,表现出最高的光敏性,但因为表面电子-空穴对重新结合的较快,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锐钛矿禁带宽度稍大一些,为3.2ev ,在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光辐照下能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且二者能发生分离,另外它的表面对O 2的吸附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当它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 的光(紫外光)照射时,价带的电子就会获得光子的能量而越前至导带,形成光生电子(e -);而价带中则相应地形成光生空穴(h +),如图1所示。如果把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颗TiO 2粒子近似看成是小型短路的光电化学电池,则光电效应应产生的光生电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1.应用N o y e s-W h i t n e 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 形成饱和层 ,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2019年秋季学期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学业分层达标训练:1.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A[合格练] 1.春秋季节在我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SO2超标造成的 B.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 D.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超标造成的 解析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附着在尘埃上的液态小水滴,选C。 答案 C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 解析A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它们均是混合物,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错误;B项,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

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分别为以气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固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液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C项错误、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C.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只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物理方法,A错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C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滤纸,过滤的方法不能把胶体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D错误。 答案 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D.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