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

从远古走来的黄河

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

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经界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光禄村。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黄河历代河道

绵延千年的河患

战国(前453—前221年)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之后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开始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或者修筑工事,使河床迫束,河道逐渐弯曲,淤泥累积,垫高河床。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先秦水系

西汉一代河患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较大规模的决口或改道。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16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20余年。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在将近一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但没有酿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返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是公元70年著名水利学家王景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疏浚壅塞,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大体流经冀鲁交

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线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积淤缓慢;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着分洪、排沙的作用,因此河道稳定。

公元10世纪到公元1127年,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发生过改道。至11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据统计,从10世纪至12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的决口次数占下游地区总决口的1/3。著名的决口地点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佑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佑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此后,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河道应维持北派抑或东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北宋亡国。在这80年内,黄河时而北派(共49年),时而东流(共16年),时而两股并行(共15年),时而东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黄河下游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竟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黄河一直向东南流入淮河入海,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这一时期,黄河水患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后面几乎到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移。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移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1495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很快恢复故道。

潘季驯的束水冲沙法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因此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决口连年发生,国内政治动荡,难有余力治理

黄河,黄河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改道。

曾经黄河大肆入侵的淮河流域河道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3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

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1855~1938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道即达11次之多。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妄图以此阻挡日寇的铁蹄,全然不顾同胞的安危。全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直到1947年黄河才回归之前的河道。

花园口决堤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图为事件后形成的黄泛区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泻,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1950年,嘉应观作为治理黄河指挥部,开始了人民胜利渠工程建设,并迅速完成。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在刚刚建成不久的人民胜利渠水闸上,亲手摇动摇把开启闸门。1957年,黄河干流的三门峡水库完工,1997年,黄河干流的小浪底水库截流,2001年完工,黄河防汛能力已今非昔比,绵延千年的河患终于得到了彻底根除。

END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 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据统计,自公元前602 年至1938 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 590 次,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 5 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 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 000 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 次,其中大的改道9 次。叶青超(1990) 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 次大的改道。 1.1河道变迁的原因 在历史时期,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各流路的年限长短不一。对于这一现象,以徐福龄( 1996)提出的5 次大改道为基本脉络(图1) ,主要从地质学角度来分析黄河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1.先秦西汉时期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其后,黄河多有决溢。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唐末五代“汴晋之争”时,为了对付沙陀族的骑兵,朱温及其部下曾三次决河,以水代兵。此后,这些决口经常为患。 3.北宋时期 北宋承五代之后,黄河河道变迁不断,决徙频繁,大大超越前代。北宋期间,黄河河道变迁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960~1034年):黄河下游河道大致和隋唐五代相同,史称“京东故道”。这一时期,河患相当严重,决溢较为频繁。黄河除决泛合御河(今南运河)北流到天津附近入渤海外,还决泛南流夺淮入海,不过这些决泛为时大都不长,就被堵塞。只有天禧三年(1019年)、四年在滑州(治所在今滑县东)西北的再次决泛,为时较长,直到天圣五年(1027年)才堵塞,使黄河重归原来的河道。中期(1034~1048年):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北)决口,形成一条新的河道,史称“横陇故道”。这条河道大致自今清丰县东南“京东故道”分出,东北至沾化县北境入海。不久,河口就严重淤积,后来发展到整个河道淤积抬高,终于出现商胡大决。后期(1048~1127年):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阳东)决口,向北改道,形成“北流”,在泥沽(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嘉 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口,向东分出一支,形成“东流”,亦称二股河,在无棣北入海。此后,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就黄河是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议,长达数十年之久。以自然条件而论,北流较为顺应河势。从防御契丹的角度出发,黄河北流,流入契丹境和淤塞北宋边境上的塘泊,均带来不利因素,即所谓“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③。熙宁二年(1069年),为实现全河东流,堵塞北流,使河水尽归二股河入海。黄河单独东流入海持续了11年,又于元丰四年(1081年)在澶州小吴埽(今濮阳西南)决口,北流至天津西入海。元祐八元(1093年)又一次人为挽河东流,但没有几年,又于元符二年(1099年)在内黄决口,主流仍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尽绝,惟北流独好。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 从远古走来的黄河 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

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经界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光禄村。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 第一次重大改道: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 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 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①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

-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 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①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②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 ③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5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1夺濉入淮。2夺涡入淮。3夺汴入淮。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①夺颍入淮(大黄河)。②贾鲁河(小黄河)。③夺涡入淮。④夺濉入淮。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 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

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第四次改道后20年左右,河道又不经梁山泊,主流自延津东南又溢入徙骇河。由此可见,所调第三、第四两次大徙,绝不可和第一、第二两次相提并论,第三、四次大徙,实际上都没有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 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决口。第五次大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时变更,又六十多年,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训治河功成,才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大致即现在淤黄河。这段时间,黄河大决大徙不下数十次,

黄河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黄河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黄河文明,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河流域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祖先文化源泉。黄河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址。本文将从黄河文明的起源、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黄河文明的起源 黄河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当时,黄河流域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陶器和石器,发展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其中黄河文明最为独特和复杂。 黄河文明的起源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地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黄河的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足,河水含有丰富的泥沙和养分,使得这里的土壤十分肥沃,适合农耕和渔业的发展。同时,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使得种植农作物十分有利。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二、黄河文明的演变 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文明、中期文明和晚期文明三个阶段。 早期文明时期,人们主要依靠狩猎、采集和渔业为生,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开始进行耕作和畜牧,种植了大豆、小麦、大麦、小米等作物。同时,在彩陶文化的影响下,陶器的制作也开始变得复杂,一些器皿上出现了刻画的图案,开始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美感的文化形态。 中期文明时期,黄河文明开始进入到全面的农业时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时出现了彩陶公社,著名的如杨家墩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此时人们还建造了水利工程,打造了沟渠疏导河道,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以更高效的发展。同时,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的出现标志着黄河文明进入到更为深入的发展阶段。 晚期文明时期,黄河文明进入到了铁器时代。兵器、农具、器皿等的制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已经出现了蜀方文化、东

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流域的发展与变迁

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流域的发展与变迁 黄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发源 地和重要的文化渊源。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承载了丰富 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本文将从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农业发展、水利 工程、文化传承和变迁等方面来探讨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历程。 一、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 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源 自青海高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最终注入渤海。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黄河流域的农业 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古代农业文明在黄河流域 逐渐形成,农耕经验的积累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人们开始栽种小麦、大麦、粟、糙米等农作物,养殖牛、羊、猪等家畜。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黄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 的产量和质量。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 由于黄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长期以来水灾频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建设水利工程来调节水文,改善灌溉条件,保障农业生产。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有许多著名的水 利工程留存至今。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是太行山以北的灵渠。灵渠是一条人工渠道,始建于公元前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连接 了黄河与长治、晋城等地的河流,解决了这些地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另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是公元前公元前前515年修建的都江堰。都 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飞沙河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都 江堰将流经崇山峻岭的岷江和邛崃山脉的青城山脉水源进行调剂,充 分利用了山脉的地形,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使得这片土地成 为世界上最丰饶的农业产区之一。 三、文化传承与变迁 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与变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在黄河流域的 长期发展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出土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兴隆文化等遗址见证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此后,黄 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夏、商、周等朝代,这些朝代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基石。 除了政治和经济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文化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黄河流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隋朝 时期的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使得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 更加频繁。黄河流域的文化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形成了 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

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 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和兴衰。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河道并非一成不变。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夏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发生了变化。据史书记载,黄河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向北偏移,越过了山东半岛,注入渤海。这次黄河的改道给山东地区带来了河道淤积、洪水泛滥等问题,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又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据记载,唐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但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黄河的河道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唐朝时期的黄河改道主要是因为河道淤积和堤坝破坏导致的。这次黄河改道使得河南地区的农田受到严重的水患,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继续发生变化。到了元朝时期,黄河的河道又一次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改道。元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北省之间,但由于河道淤积和水流变化,黄河逐渐

向东南方向移动。这次黄河改道使得山东地区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水患,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改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黄河的河道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时刻威胁着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黄河改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修建堤坝、疏浚河道、治理河岸等,以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黄河改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黄河的改道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通过人类的努力,黄河改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黄河的河道变化,加强对黄河的治理和保护,以确保河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多次改道迁徙。据考证,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的迁徙6次。濮阳地处黄河下游,屡遭黄河改道泛滥之害。黄河在濮阳境内较大的决口、漫溢有64个年份100余次,改道迁徙8次。目前,市境内仍存在有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残堤和沙岗。其中,濮阳县境内有两条黄河故道:其一由浚县进入县境后,经小屯庄、张庄、聂固村,至戚城折向西北,入内黄县境,此故道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始,至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止,为首次黄河经濮阳之故道,史称西汉故道;其二也是来自浚县县境,入境后偏向东南汇入黄龙潭,又逶迤东行,经今县城南门外,清河头、临河寨,田村,至孙固城转向东北,入清丰县境,汇入潴龙河。此故道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始,至北宋末年(1128年)止,为黄河第二次迁徙时的故道。可以说,濮阳见证了“黄河的变迁”。濮阳地区黄河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春秋以前 历史文献中确切记载黄河首次流经濮阳地区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河徙。那么,之前黄河是否也流经濮阳地区呢?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通过对一些文献的梳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上古及夏商周时期某个阶段黄河可能流经濮阳地区的端倪。 帝尧之时,黄河曾经发生旷日持久的大泛滥,这在《尚书·尧典》

和《史记·夏本纪》均有记载。《尚书·尧典》有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史记·夏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洪水之灾,天下分绝为十二州”(《汉书·谷永传》)。天下本九州,其中多出的三州,均为遭洪水而与原来的所属州隔开,而此所分及原属州,盖冀、并、幽、兖、营五州,皆黄河下游故道所在的可能区域。濮阳正位于这一可能的地区之内,也就是说,当时之河也可能流经濮阳附近。 洪水滔天,下民受虐,因之,有鲧、禹治水。鲧治水无功,被舜“殛死于羽山”(《尚书·尧典》)。禹承父志,改堵为疏,终治河患。《尚书·禹贡》有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史记·夏本纪》也有相似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禹导河之道没有流经濮阳,而是从浚县北入漳河,进入河北。若尧舜之时河流经濮阳,那么禹导河则为黄河在濮阳的第一次改道变迁。 有夏一代,河水几无变迁,这一状况可能一直延续至商代晚期。商代晚期,河水出现枯竭的现象。《史记·殷本纪》有云:“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河竭的情况可能是原河道一度枯断,水流由汜水东入济水(王颋:《黄河故道考辨》)。从《史记·夏本纪》和《水经注》中关于济水河道的记载,可知其流经濮阳地区。由此可见,在商代晚期,黄河曾经流经濮阳地区。但这一状况持续时间很短,黄河又改道,远离濮阳,直到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才再一次流经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之一。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黄河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黄河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1.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历史时期。根据历史文献和地质考古研究,黄河在古代曾经发生过多次改道和变迁。其中最著名的改道事件是公元前11 世纪的拦河治水工程,也称为“大禹治水”。 在这次治水中,大禹利用了黄河的洪水泛滥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 成功地将黄河引导到当前的主流河道。这次成功的治水工程使得黄河的河道稳定了几个世纪,为中国古代王朝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然而,黄河的变迁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中,黄河多次发生了改 道和变迁。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 1855 年至 1856 年之间,黄河发生了巨大的洪 水和决口事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口死亡,被称为“黄河争道”。 2.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2.1 自然因素 黄河的变迁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首先,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气候变化和降水不均匀性导致黄河水位和河道的变化。其次,黄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黄河的形态产生影响。 2.2 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是黄河变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类对黄河 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和开发。这些活动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开垦和矿产资源开采等。这些活动对黄河的水位、泥沙含量和河道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然而,人类活动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了黄 河水位的下降和水质的恶化。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介绍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黄河 发源于青海省,在流经九个省份后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变化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黄河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变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发 生了多次改道和洪水灾害,给古代农民和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河道的淤积和河床的上升导致的。河道淤积是由于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堆积,导致水流逐渐变慢,最终形成河床上升。这种趋势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类活动加剧的情况下。

黄河改道的原因 黄河改道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些原因是自然的,如河床淤积和泥沙的堆积。另一些原因是人为的,如水库的建设和农业活动的改变。这些变化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探讨一些主要的原因。 河床淤积和泥沙堆积 黄河的水量很大,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河流中沉积,逐渐堆积形成河床。河床的上升导致了水流的减速,从而增加了洪水的风险。这种淤积和堆积是黄河改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河道维护的重要问题。 水库建设 为了控制洪水和供水,许多水库在黄河流域建设。然而,水库的建设也导致了河道的变化。水库的蓄水使得泥沙的沉积在水库中而不是在下游,减少了下游的泥沙供应。这导致了下游河道的土地流失和河床的上升。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然而,过度的农业活动对黄河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度的水灌溉导致了土壤的盐碱化,使得土地不能再种植作物。这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和农业产量的下降。 黄河变化的影响 黄河的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 经济影响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约有2000多万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由于黄河流域的土地流失和农田面积的减少,农业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对农民的生计和当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此外,黄河的改道和洪水灾害也给当地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历史

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历史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和文化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构造演化 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个地质时期的演化。下文将从地质时期、构造演化、地貌特征、地质矿产等多个方面介绍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历史。 地质时期 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始于古生代晚期,大约是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地壳板块的构造变动,海陆分界线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黄土岭、封丘和荥阳地区 的地质构造体系。 在古生代末期,即侏罗纪晚期,黄河流域形成了一个深大的内陆海盆地——淮海盆地。在这个时期,地球的板块运动和物质交换和作用,导致地壳上升,出现了一系列地震和火 山活动。 在新生代,约3000万年前的始新世至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形成了华北地块的地 质构造,并且随着板块的运动,地壳上层的岩层相互挤压,导致了大规模的地震和火山喷 发活动。 构造演化 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地球的板块运动、地壳的上升下降、火山活动等多个因素。总的来说,黄河流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早期。在这个时期,黄河流域地质构造尚未形成,还处于一个海陆分界线的地貌状态。 第三个时期是从古老的第四纪到现代。在这个时期,黄河流域逐渐升高,华北地块地 质构造得到了稳定,但是也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此外,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 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调整。 地貌特征 在黄河流域,地貌特征复杂多变,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黄 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流域之一,它流经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面积超过半数。黄河上游是全球最大的高寒草原,景色美丽,自然风光独特。 黄河中游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单一的地貌类型特征,土地要么干燥,要么湿润,形成 了人类活动广泛的农业区。而黄河下游则是平原,这个区域的田地相对肥沃,而且经济发达。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长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 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 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 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 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 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 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 年之久。 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

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和发展

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和发展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早在数千年前,便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和发展。黄河流域有中国的“母亲河”之称,其丰饶的土地孕育了 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繁荣与兴盛,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社会从原始 时期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与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黄河流域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已经展现 出了鲜明的特点。这一文化中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其 中尤以黑陶猪倌为最著名。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许多部族涌 向中原,其中以夏、商、周三代最有代表性。夏商两代时期,黄 河流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变,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周朝时期,铸造技术进一步提高,人们 开始了“铁器农耕”。 春秋战国到汉唐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逐渐繁荣。在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发展,麻衣客、刻书令等职位与学问对于推动知 识分子文化的发展不可忽视。到了汉代,黄河流域地区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汉武帝更是派遣使者出使到西域、 朝鲜半岛,大大促进了各地文化的融合。

唐朝时期,黄河流域地区成为了中国金融、商业、文化和政治的代表。唐太宗时期,初步制定的科举制度被大规模实施,黄河流域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如洛阳、长安等城市,都成为当时的城市文化中心。 现代黄河流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的文化也在不断的更新。如今,黄河流域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基地,咸阳、宝鸡、郑州、太原等城市也成为了区域性的文化中心,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包括了文学、音乐、绘画、影视等多个领域的成果。 黄河流域文化的代表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许多科学家、文化名人等都是黄河流域的产物。如东周战国时期的名相张仪,晋朝时期的司马懿,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明代非常有影响力的钢琴家傅聪等人,他们都是黄河流域的杰出代表,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