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

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

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第四次改道后20年左右,河道又不经梁山泊,主流自延津东南又溢入徙骇河。由此可见,所调第三、第四两次大徙,绝不可和第一、第二两次相提并论,第三、四次大徙,实际上都没有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

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决口。第五次大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时变更,又六十多年,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训治河功成,才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大致即现在淤黄河。这段时间,黄河大决大徙不下数十次,

总算每次都被堵塞住了决口,引归故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那时清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军,无力堵塞,于是形成第六次改道。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 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据统计,自公元前602 年至1938 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 590 次,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 5 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 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 000 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 次,其中大的改道9 次。叶青超(1990) 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 次大的改道。 1.1河道变迁的原因 在历史时期,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各流路的年限长短不一。对于这一现象,以徐福龄( 1996)提出的5 次大改道为基本脉络(图1) ,主要从地质学角度来分析黄河下游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 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

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第四次改道后20年左右,河道又不经梁山泊,主流自延津东南又溢入徙骇河。由此可见,所调第三、第四两次大徙,绝不可和第一、第二两次相提并论,第三、四次大徙,实际上都没有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 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决口。第五次大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时变更,又六十多年,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训治河功成,才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大致即现在淤黄河。这段时间,黄河大决大徙不下数十次,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 从远古走来的黄河 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

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经界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光禄村。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泥沙输送最多的河流之一。然而,由于其流域地势复杂,水沙泥沙变化大,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给中国的农业、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194年开始,黄河就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道事件。这些改道事件往往由于河流泥沙淤积、河床下降、河道侵蚀等自然因素导致。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改道是在公元11世纪的宋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然而黄河却给这个时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公元1128年,黄河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附近突然改道,决堤形成了著名的“大宋断堤”。这次改道事件导致黄河水患泛滥,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居民区,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建堤坝、加强治理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黄河的改道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 然而,黄河改道的问题并没有就此终结。在后来的历史时期,黄河又多次发生了改道事件。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855年的清代。当时,由于长期的漂砂和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逐渐抬高,形成了“堤高底低”的局面。这种情况使得黄河的水位比周围的平原还要

高,一旦发生决堤,水患就会泛滥成灾。1855年,黄河在今天的山东省东营市附近突然发生了改道,形成了著名的“破堤洪水”。这次改道事件导致河道南移约600多公里,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居民区,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黄河改道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黄河改道工程的修建。从明代开始,中国的各个朝代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包括修建堤坝、开挖河道、加强水利设施等。这些工程不仅解决了黄河改道的问题,还有效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条件。 然而,尽管历代政府在黄河治理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黄河改道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现代,黄河改道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量减少、泥沙淤积等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黄河已经改道了6次,每次改道都给沿岸的居民和农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黄河改道的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此外,中国还在黄河上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包括杨家岭水库、龙羊峡水库等,以调节黄河的水量和泥沙输送,减少改道的风险。 黄河改道是一个历史上重要的问题。在古代,黄河改道给中国的社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 黄河下游变迁及泛决改道的几点认识: 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12世界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向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入海,前后约700余年。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河道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了豫西山地的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在华北大平原上扫射了一遍,直到16世纪中叶,河道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又经过约300年,至19世纪中叶,又折向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海。 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不力。西汉时代河患频繁,与中游地区扩大农耕、水土流失加剧有关。东汉以后黄河下游有将近8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这是中游地区返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弱的结果。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患也愈演愈烈。明清时期,除了潘季驯、靳辅时代因下游河道加强了防治,河患有所稍息外,总得趋势,仍然是日益严重。新中国成立

以来,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包括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淤固提防、加强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60多年没出事故,就是明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下游因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泥沙停滞,淤积严重,黄河决溢隐患仍未根本上消除。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 《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的特点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的特点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的水文演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黄河改道是指黄河河道发生变迁,流经的地区发生变化。历史上,黄河改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黄河改道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河道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研究,黄河的河道变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黄河的河道发生了多次的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河道。 黄河改道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黄河改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冰川活动等,这些因素导致了黄河河道的移动。人为原因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黄河的流向。黄河改道既有自然原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干预。 第三,黄河改道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黄河改道不仅改变了黄河流经的地区的地理面貌,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河改道会导致原来的河道逐渐干涸,同时形成新的河道。这种河道的变化会导致水资源分配的改变,对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黄河改道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黄河

改道的不断变迁,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黄河改道带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修筑堤坝、开凿渠道、修建闸门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也保护了周边地区的安全。 黄河改道也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黄河改道会形成新的河道,这些新的河道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供了新的机遇。沿岸地区可以利用新的河道进行灌溉农田,提高农业产量;同时,新的河道也为沿岸地区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黄河改道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改道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黄河改道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对黄河改道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黄河的水文演变,为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一、黄河,中国母亲河 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 九个省市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水 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之中。然而,因黄河的泥沙质量 较高,沉积作用明显,加上河道波动频繁,黄河改道现象颇为常见。 二、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 1. 历史上的黄河是一个移动的河流,其改道是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 同时也与人类的开发活动有关。自古以来,黄河的改道就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称“中国三大河道”,指的是两河之间的 黄河,它们分别是“古黄河”、“鲁坝河”和“新黄河”。 2. 古黄河,是指在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时期,黄河自东向西流 入黄海,流经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鲁坝河,是指在商朝 时期的黄河流域。商朝时期,由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河道渐渐北 移至今天的山东省。新黄河,是指在明朝时期的黄河流域。明朝时期,因黄河再次南移,最终注入渤海。

3. 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其改道,多与地壳构造、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有夏朝时期的黄河、商朝时期的黄河和明朝时期的黄河这三次大规模改道事件。这些改道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众的生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 三、黄河改道给中国的启示 黄河改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其改道事件,除了对地理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演化的实证,对中国古代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黄河改道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地域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中国古代人类在面对地域环境的变迁和演化时,不仅能够观察和了解其规律,还能够进行有效的适应和利用。 2. 黄河改道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迁时的应对策略。中国古代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的变迁和灾害时,不仅能够勇于担当和敢于创新,还能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四、黄河改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和兴衰。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河道并非一成不变。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夏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发生了变化。据史书记载,黄河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向北偏移,越过了山东半岛,注入渤海。这次黄河的改道给山东地区带来了河道淤积、洪水泛滥等问题,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又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据记载,唐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但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黄河的河道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唐朝时期的黄河改道主要是因为河道淤积和堤坝破坏导致的。这次黄河改道使得河南地区的农田受到严重的水患,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继续发生变化。到了元朝时期,黄河的河道又一次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改道。元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北省之间,但由于河道淤积和水流变化,黄河逐渐

向东南方向移动。这次黄河改道使得山东地区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水患,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改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黄河的河道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时刻威胁着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黄河改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修建堤坝、疏浚河道、治理河岸等,以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黄河改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黄河的改道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通过人类的努力,黄河改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黄河的河道变化,加强对黄河的治理和保护,以确保河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黄河发生变化怎么办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 1/ 12

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对于近年来黄河流域水沙量减少的原因,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主要是流域降水量偏少,特别是中游多沙地区大雨、暴雨频次偏少及量级偏小造成的,而水利水保作用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种认为是水利水保措施发挥了主要作用. 笔者认为,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况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河口—龙门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数减少了26.2%,暴雨次数减少了53.2%,而近十余年来大雨、暴雨次数减少得更多.黄河中游大部分属超渗产流地区,由于大雨、暴雨的减少,进入黄河的水量亦随之减少,同样是100毫米降雨量分为5天降下与1天降下其入黄水量将有很大差别,在这里降雨强度应起到很大作用.暴雨的减少,意味着洪峰流量的减少,其对黄土的冲蚀能力减少,沙量亦随之减少. 1997~2022年潼关平均来沙量仅为4.16亿吨,最大输沙量为1998年的6.61亿吨,最小输沙量为2022年的2.47亿吨;平均最大洪峰流量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为2022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而1996年来沙量达11.4亿吨,洪峰流量为7400立方米每秒,该年主要为黄甫川、窟野 2/ 12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

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 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的特点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的特点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流经中国境内的河道长度为5,464公里。由于黄河的河道地势陡峭,水流湍急,加上河床高度逐渐上升,河道淤积严重,因此黄河改道的现象在历史上多次发生。黄河改道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不断地改变河道路径:黄河改道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多次改变。在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变河道路径,形成了不同的河道走向。这种不断改变的特点使得黄河成为一个具有多条河道的河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黄河改道的过程常常伴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黄河的河床高度逐渐上升,河道淤积严重,一旦出现河道改道,就会导致河水泛滥,引发洪水灾害。这些洪水灾害对周边地区的农田和居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黄河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灌溉水源,改道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河道改道导致了原本灌溉的农田失去了水源,造成旱灾;另一方面,河水泛滥也会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歉收。因此,黄河的改道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4. 积极的治理措施:为了解决黄河改道带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理措施。例如,宋代时期,官府在黄河两岸

修建了一系列的堤防和水利工程,以防止洪水泛滥;清代时期,雍正皇帝下令修建了大堤,对黄河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这些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改道带来的问题。 5.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改道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的居住和交通带来了困扰。河水泛滥会淹没村庄和城市,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河道改道也会使原本位于河边的城市和村庄失去了交通优势,造成经济落后。因此,黄河改道对人类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黄河改道的过程具有多次改变河道路径、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影响以及采取积极治理措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黄河改道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理现象,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未来,随着科技和治理手段的不断进步,相信对黄河的治理和改道将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战国前黄河根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场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 第一次重大改道: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完毕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浚县〕-今**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 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今**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 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西入海。 东流走向:①京东故道:根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东-

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河:今**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 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①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②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于邳县由泗入淮。〔6/10〕 ③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北-睢县南-**南-砀山北-经**由泗入淮。 5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夺濉入淮。2夺涡入淮。3夺汴入淮。4夺颍入淮。此前黄**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贾鲁河走向:今**县东-曹县南-**北-砀**-萧县北-经**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根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①夺颍入淮〔大黄河〕。②贾鲁河〔小黄河〕。③夺涡入淮。④夺濉入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