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一)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一)

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许多湖泊,河道串通湖泊后,分为数支,游荡弥漫,同归渤海,史称禹河。

考古学家发现,新石器时代在今河北平原(豫北、冀南、冀中、鲁西北)中部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旷区,至商、周时代,空旷区缩小,人类活动从冲积平原扇顶向下游发展。商都在今豫北古黄河两岸多次迁徙,人们追逐河滩丰美的水草,祭祀河神,祈望躲避洪水。西周人类活动发展到冀中南的雄县、广宗、曲周一线。春秋时代邯郸以南至泰山以西,平原空旷区东西不过七八十公里。

历史文献的记载与考古的发现大致相符。最早记载黄河的地理著作是《尚书·禹贡》和《山海经》。

《禹贡》记述的禹河大约是战国及其以前的古黄河,其行径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即洛水入河处。大伾,为山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又说在今浚县东南)。降水,即漳水(今漳河),“北过降水”,即黄河北流纳漳水合流。大陆即大陆泽,今河北省大陆泽及宁晋泊等洼地。河水从大陆泽分出数条支河,归入渤海,又因受海潮的顶托,故称为“逆河”。

《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了从太行山向东流入大河的各条支流,自漳水以北注入大河的有十条,注入各湖泽的有五条,注入滹沱河的有五条。

根据古文献记载与地质条件的分析,在下游古黄河自然漫流期间,沿途接纳了由太行山流出的各支流,水势较大,流路较稳。它在今孟津出峡谷后在孟县和温县一带折向北,经沁阳、修武、获嘉、新乡、汲县、淇县(古朝歌)、汤阴及安阳、邯郸、邢台等地东侧,穿过大陆泽,散流入渤海。这条流路恰好经过近代强烈下沉的廊(坊)济(源)裂谷。谷西为太行隆起(断块);谷东为清(河北清县)浚(河南浚县)隆起(断隆)。两者都是上升带,大河纵贯于两隆起之间的裂谷槽地。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 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据统计,自公元前602 年至1938 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 590 次,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 5 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 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 000 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 次,其中大的改道9 次。叶青超(1990) 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 次大的改道。 1.1河道变迁的原因 在历史时期,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各流路的年限长短不一。对于这一现象,以徐福龄( 1996)提出的5 次大改道为基本脉络(图1) ,主要从地质学角度来分析黄河下游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1.先秦西汉时期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其后,黄河多有决溢。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唐末五代“汴晋之争”时,为了对付沙陀族的骑兵,朱温及其部下曾三次决河,以水代兵。此后,这些决口经常为患。 3.北宋时期 北宋承五代之后,黄河河道变迁不断,决徙频繁,大大超越前代。北宋期间,黄河河道变迁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960~1034年):黄河下游河道大致和隋唐五代相同,史称“京东故道”。这一时期,河患相当严重,决溢较为频繁。黄河除决泛合御河(今南运河)北流到天津附近入渤海外,还决泛南流夺淮入海,不过这些决泛为时大都不长,就被堵塞。只有天禧三年(1019年)、四年在滑州(治所在今滑县东)西北的再次决泛,为时较长,直到天圣五年(1027年)才堵塞,使黄河重归原来的河道。中期(1034~1048年):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北)决口,形成一条新的河道,史称“横陇故道”。这条河道大致自今清丰县东南“京东故道”分出,东北至沾化县北境入海。不久,河口就严重淤积,后来发展到整个河道淤积抬高,终于出现商胡大决。后期(1048~1127年):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阳东)决口,向北改道,形成“北流”,在泥沽(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嘉 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口,向东分出一支,形成“东流”,亦称二股河,在无棣北入海。此后,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就黄河是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议,长达数十年之久。以自然条件而论,北流较为顺应河势。从防御契丹的角度出发,黄河北流,流入契丹境和淤塞北宋边境上的塘泊,均带来不利因素,即所谓“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③。熙宁二年(1069年),为实现全河东流,堵塞北流,使河水尽归二股河入海。黄河单独东流入海持续了11年,又于元丰四年(1081年)在澶州小吴埽(今濮阳西南)决口,北流至天津西入海。元祐八元(1093年)又一次人为挽河东流,但没有几年,又于元符二年(1099年)在内黄决口,主流仍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尽绝,惟北流独好。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 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 《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横陇河的流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5载,“河独从横陇出,至平原分金、赤、游三河,经橡、滨之北入海。”气姚汉元《中国水利史纲要》说,“河决时弥漫而下,东北至南乐(今县)、清平(今为镇)县境,......自清平再东北至德州平原(今县)分金、赤、游三河,经橡(治庆次,今惠民县)、滨(治渤海,今滨县北)之北入海。”邹逸麟《宋代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定此河“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大约在今馆陶、冠县一带折而东北流,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经京东故道之北,下游分成数股,其中赤、金、游等分支,经橡(治今惠民县)J、滨(治今滨县)二州之北入海。”今清丰六塔集以东尚有遗迹,向北经莘县韩张集(故朝城)以西,下经聊城堂邑镇、陵县县城以右,高唐、平原、惠民以左。此河道形成之初,“水流就下,所以十余年间,河未为患”,但到庆历王四年,“横陇之水,又自下流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决口改道。 四、庆历八年澶州商胡改道 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河决商胡埽(濮阳东北二十余里栾昌胡附近)”,改道北流,经大名(今县)、恩州(清河县西北)、冀州(冀县)、深州(深县)、瀛州(河间县)、永静军(东光)等地,至乾宁军(青县)合御河入于渤海,史称北流。后12年,即嘉桔五年(1060年),又决

黄河六次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 潟湖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 牛轭湖 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待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增加,河弯颈变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湾颈取直,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正是这种取直河曲带不可能无限制加宽。河道截弯取直的河湾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为牛轭湖。下游自宜昌以下或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一战国筑堤以前的禹皇古道(前4世纪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从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尚书?禹贡》九河既道 汉书地理志九河既道。颜师古曰:九河,河水分为九,各从其道。 五大徙清胡涓《禹贡锥指》 后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二(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三(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东汉后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 四唐末至北宋末公元10世纪?1127年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唐景福二年893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滑州一代,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决口,北流经今洛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改道。 五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1128年?16世纪中叶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杜充竟然在河南滑县西南人为觉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北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

黄河河道变迁

第一次重大改道 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1.夺颍入淮(大黄河)。 2.贾鲁河(小黄河)。 3.夺涡入淮。 4.夺濉入淮。 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 6.曹县、鱼台入运河。 第六次重大改道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徐海亮 笔者在1987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大地图集》中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迁和决溢图幅编稿、绘制任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持);1989年,又参加“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中黄河下游变徙的研究,以及相关图幅绘制任务(中科院地理所主持)。遂较为系统地考证和考察了元代至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徙流路、泛道,和大多数泛决的流向。本文属于绘制图幅前的一些考证资料和绘图的说明文字。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 [2]。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 *刊于“黄河志资料史”,1992年第一期 **本段选引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说—明清时期》,测绘出 版社,1994 ;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纽仲勋研究员统稿修改和润色文字。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一、黄河,中国母亲河 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 九个省市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水 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之中。然而,因黄河的泥沙质量 较高,沉积作用明显,加上河道波动频繁,黄河改道现象颇为常见。 二、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 1. 历史上的黄河是一个移动的河流,其改道是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 同时也与人类的开发活动有关。自古以来,黄河的改道就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称“中国三大河道”,指的是两河之间的 黄河,它们分别是“古黄河”、“鲁坝河”和“新黄河”。 2. 古黄河,是指在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时期,黄河自东向西流 入黄海,流经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鲁坝河,是指在商朝 时期的黄河流域。商朝时期,由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河道渐渐北 移至今天的山东省。新黄河,是指在明朝时期的黄河流域。明朝时期,因黄河再次南移,最终注入渤海。

3. 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其改道,多与地壳构造、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有夏朝时期的黄河、商朝时期的黄河和明朝时期的黄河这三次大规模改道事件。这些改道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众的生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 三、黄河改道给中国的启示 黄河改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其改道事件,除了对地理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演化的实证,对中国古代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黄河改道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地域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中国古代人类在面对地域环境的变迁和演化时,不仅能够观察和了解其规律,还能够进行有效的适应和利用。 2. 黄河改道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迁时的应对策略。中国古代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的变迁和灾害时,不仅能够勇于担当和敢于创新,还能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四、黄河改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变迁的过程

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迁,这些变迁影响着中国北 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和经济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河河道变 迁的过程。 20世纪20年代初,黄河下游地区发生了多次洪灾,对当地居民的生 活和物质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当时的中国政府决 定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1928年至1938年,中国政府先后进 行了三次黄河整治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洪水,维护河道的稳定。 在这几次整治工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固河堤、开挖河道、修建水库和水闸等。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整治工程 的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在黄河上游地区,山洪频发,导致黄河的含沙量 较高,河道堆积严重,沙砾淤积导致河道变浅,形成了水患区。为了解决 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上游的土地沙化治理工程。 这一工程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来减少泥沙的沉积,改善黄河河道的流量条件。此外,中国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搬迁移民,使得沙漠化严重的地区恢复了生态环境。 在整治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府通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来增加灌溉用水,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此外, 沿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还建设了大型发电站,用于电力生产。这些举措有 效地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黄河流域面临了新 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工业化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黄河水资源 的紧缺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

的破坏,黄河上游地区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水质恶化,使得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和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土地沙化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的节水和水资源管理政策。其次,政府提倡节约用水和生态农业,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最后,政府加强了水资源管理的监管和政策执行,提高了河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管理和保护黄河水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黄河流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希望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能够继续为中国北方地区提供稳定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介绍 黄河,位于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下游河道演变是指黄河河道在下游地区的变化过程。本文将探讨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增加对黄河河道管理的理解。 河道演变的定义 河道演变是指河道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包括河道形态的变化、河床沉积和侵蚀过程等。河道演变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级标题1: 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以下基本规律: 三级标题1: 泥沙输运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运输河流之一,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泥沙的输运紧密相关。黄河泥沙的输入与输出不平衡导致了河道的演变。长期以来,黄河泥沙沉积过多,导致河床抬高,河道形态发生变化。 三级标题2: 河道侵蚀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过程中,河道侵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黄河水量大、流速快,对河道的侵蚀力较强。河道侵蚀导致河道底部和两岸的土壤被冲刷,使河道变深变宽。河道侵蚀的程度取决于河道水量、流速和泥沙输运情况等因素。 三级标题3: 河床沉积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中,河床沉积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当泥沙输运速度减慢时,泥沙会沉积在河床上。长期以来,黄河的高泥沙含量导致了河床的不断升高,河床演变为宽而浅的状态。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中,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控制洪水和改善灌溉条件,人们修建了大量的堤防。堤防的建设改变了河道的水流形态,使得河道演变的速度加快,河道宽度增加。 二级标题2: 影响因素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级标题1: 水量变化 黄河水量的变化是河道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水量的增加会导致河道侵蚀加剧,水量的减少则会导致河道沉积增加。 三级标题2: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修建堤防改变了河道流态,提高了河道演变的速度。 三级标题3: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改变也会对河道演变产生影响。例如,大面积的耕地开垦导致了泥沙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河道沉积的问题。 三级标题4: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措施的推广也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产生影响。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泥沙产生,可以缓解河道演变的速度。 二级标题3: 管理对策 为了有效管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下是几项有效的管理对策: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多次改道迁徙。据考证,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的迁徙6次。濮阳地处黄河下游,屡遭黄河改道泛滥之害。黄河在濮阳境内较大的决口、漫溢有64个年份100余次,改道迁徙8次。目前,市境内仍存在有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残堤和沙岗。其中,濮阳县境内有两条黄河故道:其一由浚县进入县境后,经小屯庄、张庄、聂固村,至戚城折向西北,入内黄县境,此故道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始,至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止,为首次黄河经濮阳之故道,史称西汉故道;其二也是来自浚县县境,入境后偏向东南汇入黄龙潭,又逶迤东行,经今县城南门外,清河头、临河寨,田村,至孙固城转向东北,入清丰县境,汇入潴龙河。此故道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始,至北宋末年(1128年)止,为黄河第二次迁徙时的故道。可以说,濮阳见证了“黄河的变迁”。濮阳地区黄河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春秋以前 历史文献中确切记载黄河首次流经濮阳地区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河徙。那么,之前黄河是否也流经濮阳地区呢?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通过对一些文献的梳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上古及夏商周时期某个阶段黄河可能流经濮阳地区的端倪。 帝尧之时,黄河曾经发生旷日持久的大泛滥,这在《尚书·尧典》

和《史记·夏本纪》均有记载。《尚书·尧典》有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史记·夏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洪水之灾,天下分绝为十二州”(《汉书·谷永传》)。天下本九州,其中多出的三州,均为遭洪水而与原来的所属州隔开,而此所分及原属州,盖冀、并、幽、兖、营五州,皆黄河下游故道所在的可能区域。濮阳正位于这一可能的地区之内,也就是说,当时之河也可能流经濮阳附近。 洪水滔天,下民受虐,因之,有鲧、禹治水。鲧治水无功,被舜“殛死于羽山”(《尚书·尧典》)。禹承父志,改堵为疏,终治河患。《尚书·禹贡》有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史记·夏本纪》也有相似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禹导河之道没有流经濮阳,而是从浚县北入漳河,进入河北。若尧舜之时河流经濮阳,那么禹导河则为黄河在濮阳的第一次改道变迁。 有夏一代,河水几无变迁,这一状况可能一直延续至商代晚期。商代晚期,河水出现枯竭的现象。《史记·殷本纪》有云:“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河竭的情况可能是原河道一度枯断,水流由汜水东入济水(王颋:《黄河故道考辨》)。从《史记·夏本纪》和《水经注》中关于济水河道的记载,可知其流经濮阳地区。由此可见,在商代晚期,黄河曾经流经濮阳地区。但这一状况持续时间很短,黄河又改道,远离濮阳,直到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才再一次流经濮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书籍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书籍 概述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书籍》是一本研究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规律的专业著作。本书以黄河下游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资料、地理数据及现场调查的综合分析与比对,阐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与形成机制。旨在为河道治理、防洪抗灾、生态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目录 1.概述 2.黄河下游地理背景 3.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历史变迁 4.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 -水文因素 -沉积物运移因素 -地质构造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 5.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 -演变趋势规律 -演变周期规律 -演变形态规律 -演变速率规律 6.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变化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水生生物多样性 7.黄河下游河道演变治理对策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 -生态恢复与保护 -区域协调与综合治理 8.结论与展望 章节内容介绍 1.概述 本章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书籍》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 及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全书的整体框架。 2.黄河下游地理背景 本章对黄河下游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河道分布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增加读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 3.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历史变迁 本章回顾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历史进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河道 形态与变迁过程,为读者提供河道演变的宏观视角。 4.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 本章详细介绍了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文因素、 沉积物运移因素、地质构造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为读者揭示河道演变的 多因素作用机制。 5.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 本章针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特点,从演变趋势规律、 演变周期规律、演变形态规律和演变速率规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读者 建立起对河道演变规律的整体认识。 6.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 黄河下游变迁及泛决改道的几点认识: 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12世界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向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入海,前后约700余年。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河道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了豫西山地的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在华北大平原上扫射了一遍,直到16世纪中叶,河道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又经过约300年,至19世纪中叶,又折向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海。 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不力。西汉时代河患频繁,与中游地区扩大农耕、水土流失加剧有关。东汉以后黄河下游有将近8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这是中游地区返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弱的结果。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患也愈演愈烈。明清时期,除了潘季驯、靳辅时代因下游河道加强了防治,河患有所稍息外,总得趋势,仍然是日益严重。新中国成立

以来,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包括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淤固提防、加强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60多年没出事故,就是明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下游因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泥沙停滞,淤积严重,黄河决溢隐患仍未根本上消除。

河道变迁

河道变迁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一节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基本概念 大溜:江河中心速度大的水流。 正溜:主流。 雍水:由于受河岸两侧地形的限制或人为影响,所导致的河道中水流断面收缩。当水通过时所产生水位高于常水位的现象,这种水位上升称为雍水。 民埝:滨河之堤,谓之民埝,系民所修,官所守,为现时东水最要之堤也。民埝距水,远近不等,有即在水滨者,有离水至三四里者,当时修造,任意为之,并无定理, 甚至其弯曲有令人不可解者。其高低厚薄,亦各处互异,有高于现时水面九尺者, 有高至一丈五尺者,高逾沙滩五尺至八尺不等,高逾堤外之地亦九尺至一丈五尺不 等,其堤顶有宽二丈四尺者,有宽三丈六尺者,新筑之埝则较厚。忽高忽低,忽厚 忽薄,其收坡亦斜直不同,良可异也。 一、黄河简介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之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 河长3472千米。根据河道 特性的差异,又可将上游 段分为河源段、峡谷段与 平原段。青海贵德龙羊峡 以上为河源段。从卡日曲开始流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龙羊峡。 大部流行于青藏高原面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而稳定。龙羊峡至青铜峡,河道切过祁连山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分布的形势。在坚硬的片麻、花岗岩及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而在较松软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分布区则形成宽谷。

这一段共有峡谷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 峡等近20个峡谷。出青铜峡后,河道沿着鄂尔 多斯高原西北边界繞流,沿途所经,大部分为干 旱和半干旱地区,几乎河流加入,河床平缓,两 岸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从河口镇至孟津围中游,流程1122千米, 由北向南穿行在山西、陕西峡谷之中,至龙门, 河长仅718千米,水势落差却达611米,著名的 壶口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米,龙门河床宽仅100米。龙门以下至潼关,在长130千米的河段内,主要接纳了汾河、泾河、渭河、洛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峡谷段三门峡。黄河中游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黄河年输沙量的89%.这也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其径流量占黄河总径流量的40%.所以,黄河中游是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下游,长870米。此河段在华北平原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尼山淤 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侧平地4-5米,是 为“地上河”。除在孟津至桃花峪间纳入伊洛 河、沁河,在山东纳入大汶河之外,再无其他 支流汇入。 据文献记载,20世纪50年代前黄河下游 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有二、三十次, 特大的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 二、黄河下游水道变迁 1、公元前4世纪以前 黄河进入历史时期,直至战国时代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的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其基本流向大致都流经河北平原(包括豫北、冀南、冀中、鲁西北),在渤海西岸入海。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满溢泛滥,每隔一个时期,免不了要改道。因而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平原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据文献记载,当时流经河北平原的《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志》中的三道。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