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

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1、电石炉冶炼的工艺过程:

在电石炉电弧热和电阻热的作用下,电石炉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逐渐变化的高温反应熔池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液态电石向下运动,并在底部的熔融层进行聚集,在其高温辐射层的上部分区域,生成的高温气体不断搅动熔池体系,并上浮扰动上层的物料进行运动,促进原料的接触,反应持续高效进行。

(1)配料。

正常工作时自动进行,非正常工作时现场手动进行。炉料配比:

碳素原料或生石灰炉前配比可由原料质量、产品要求及炉况等需要,调整计算机程序。

(2)装料。

炉料经称量、运输设备装至四层环形料仓,通过料仓及下料管送至电石炉中,随炉料消耗靠重力连续加料。

(3)操作。

电石炉操作可按电极电阻操作,也可按电极电流操作。良好的操作决定于炉内热度的保持,最佳热度由操作电流和电压条件决定,电炉熔池的温度以保持在2000〜2200℃为宜。

炉内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极端头周围的熔池内,熔池壁和炉衬

间的炉料起主要耐温绝热作用。

对入炉原料的成分、粒度、湿度和配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必要时增加频次,以免造成炉料波动造成的电极电流或电阻波动,影响电石炉稳定运行、电极消耗过快和电石质量不稳定。

电极端头至炉底距离的期望值为1.3〜1.5m,其最佳距离要根据自身工艺条件,由经验确定。

(4)电极调节。

电极调节由升降油缸移动电极而实现。电极调节应与变压器的电压级选择相结合,以获得理想的电极头位置和电石炉负荷。电石炉采用自焙电极。电极柱由充满电极糊的电极壳组成,新开炉电极端头焊有启动电机壳。电极壳可传输大部分电极电流。

电极调节方式为:以电极电流或操作电阻为标准,由操作电脑点动及操作柜旋钮手动操作。

(5)炉气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密闭的电石炉在其运行过程当中所产生化学反应工艺气体不会泄露到大气当中,同时密闭电石炉外部大气中的气体也不会进入到炉内。

密闭电石炉内部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所产生的都是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CO、CO2、H2、CH4等。

电石炉运行之后所产生的这些有害混合气体如果暴露到空气中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必须做好密闭电石炉的维护工作。炉气的主要成分是

CO。CO有毒、易爆。厂房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6)电石的排出。

原始开炉和大修后开炉,负荷低,酌情用氧气吹眼,遵守用氧安全规定。

正常出炉尽可能不用氧气吹眼,可根据流速用钢钎带眼,带钢钎时深捅浅带,使电石顺利流出。

2、电石炉内存在的基本反应过程:

电石炉内最基本的反应就是电石的制备主反应,即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钙和碳源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

除此主反应之外,还存在一系列的副反应。熔池内反应复杂,无法对每个反应进行逐一分析。

3、反应炉内的料层结构分析:

正常运行条件下,电石炉内的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电石炉自上而下可以细分为预热层、扩散层、反应层和熔融层,另外最底层为积渣层。

A、预热层:

预热层又被称为生料层,此区域的温度范围在500〜1200℃之间,由于加入的新料首先进入该区域,主要物质为合成原料。

炉气经过此区域后,预热炉料。原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开始反应,表现为生烧分解,挥发分解,水煤气生成等。

B、扩散层:

此区域的温度范围在1200〜1800℃之间,此位置的主要成

分为炉料、含有少量电石的熔融红料,此区域主要进行氧化钙与碳源的相互扩散。

熔池下方升上来的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扰动物料,促使钙蒸汽与低温物质相互结合,形成CaOC中间物质,再进一步进入氧化钙和碳的孔隙内进行扩散。

另外生烧反应形成的二氧化碳、原料中的氧化镁等物质的还原反应也在此区域进行。

C、反应层:

此区域的温度范围在1800〜2100℃之间,主要进行氧化钙与碳源的反应过程,反应层被扩散层进行覆盖,且处于电极端头下面的区域,温度相对较高。

此部分生石灰、焦炭及半成品的熔融物质多以疏松状态存在,原料的状态为焦炭分散在共熔物的混合体上,组成不均匀。

D、熔融层:

此区域的温度范围在2000〜2100℃之间,主要是保持氧化钙与碳的继续反应,在不断地稀释与浓缩的变化中保持一定的电石质量。

E、积渣层:

该层区域位置位于熔融层的最低部位,因原料中存在一些杂质,如碳化硅、硅化铁等,电石炉运行一段时间后,积渣层的杂质含量将会积累,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其关键设备分析

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其关键设备分析 摘要:电石俗称卡石。电石的分子式为CaC2,分子量为64.10。其工业产品为灰色、黄色、棕色或黑色固体,其中紫色最为丰富。一般来说,电石是指在电炉中以2,000℃加热的热和生焦形成的工业电石。除了大多数电解质外,电石还 含有少量其他杂质。 关键词:化工设计;电石炉;工艺流程;生产设备; 前言 近年来,我国电石生产技术的使用稳步提高。从国外发展的角度来看,木炭生产主要使用封闭式窑,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减少了能源消耗。但是,大多数电炉仍然开着。开放式电炉作为我国使用的传统设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鉴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传统的电石炉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生产密闭电石炉是当前的趋势。 一、电石炉生产原理 1.碳化钙的反应机理 电石是用耐热电弧炉中的热炭制成的。作为工业生产的一部分,煤是由石灰石和碳材料的混合产生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氧化钙和碳首先在高温下反应; CaO+C=Ca+CO (1) 钙蒸汽同固态碳又发生如下反应∶ Ca+2C=CaC2 (2) 反应是一种二元系统,其中有两种气体,即气体状态下的Ca和CO。反应状态不仅取决于温度,而且取决于气体中钙和一氧化碳之间的任何压力值。只有在

钙蒸气压力高、一氧化碳压力低的情况下,才能在低温条件下形成氯化钙。第二 种方法:随着材料下降,温度会升高。钙和氧化钙在达到适合其成分的温度时, 迅速熔化成氯化钙和高热氧化钙。当氯化钙含量约为20%,温度约为2,000 c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3C=CaC2+CO (3) 伴随着振动现象,反应迅速发生,熔解物质中的CaC2成分迅速增加,电炉 电极下端形成反应区。在该区域,最终反应与原料成比例,氯化钙扩散到窑底并 释放出来。电极所需的热量在整个反应阶段产生,电极产生的电弧和电流由炉内 材料产生的电阻提供。 2.关于电石炉电气理论 矿热炉的基本电气原理类似于灯泡。电力通过电阻式介质传输。根据第一焦 耳定律,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但电炉的电阻不是欧姆。除了电阻,还有感应和 电容器。因此,在电阻和电感耦合电路中,既有能量消耗,也有能量转换。电阻 z阻抗、电阻r和电感x之间的关系,在电阻电路中,由电源产生的所有能量都 由电阻消耗。也就是说,抵抗会吸收主动力。在感应电路中,感应不消耗能量, 能量在感应和电源之间交换,即感应吸收无功。在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中,既有 能量消耗又有能量转换,因此既有有功功率p又有无功功率q,它们与表观功率 s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二、生产原材料 1.石灰 石灰是生产封闭式电炉的重要原料,其生产选择对于保证封闭式电炉的高质 量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一些生产工艺中,原煤的氧化镁含量相对较高,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及规程

25500——30000KV A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说明 1、名称:学名碳化钙,俗名电石。其中含碳化钙约65-85%,其余为杂质。 2、分子式:CaC2 3、分子量:64.1 C 4、结构式:Ca 5、基本理化性质 C 5.1外观:化学纯的碳化钙几乎为无色透明的晶体,极纯的碳化钙结晶为天蓝色大晶体,其色泽颇似淬火钢。工业碳化钙为不规则块状体,其色泽与纯度有关,有灰色的、棕黄色的、黑色的,碳化钙含量较高时呈紫色,其新断面呈灰色,若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则呈灰白色。 5.2相对密度:电石的相对密度决定于碳化钙的含量、电石的纯度越高,相对密度越小。 5.3溶解度:电石不溶于任何溶剂。 5.4溶点:电石的熔点随电石中CaC2含量而改变。纯CaC2熔点为2300℃,电石中CaC2含量一般在80%左右,其熔点在2300℃左右,CaC2含量为69%时,熔点最低为1750℃,影响电石熔点的因素取决于杂质的量和性质。如图2所示: CaC2含量(%) 图2 电石熔点与其中CaC2含量的关系 5.5导电性:其导电性与电石纯度有关,CaC2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当CaC2含量下降到70-65%之间时,其导电性能达到最低值,通常比电阻约120000欧姆/厘米3。CaC2含量为94%时,通常比电阻为450欧姆/厘米3。电石的导电性能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导电性则越好。 5.6化学性质:电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气体、液体发生反应。 ⑴电石遇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CaC2+2H2O=C2H2+Ca(OH)2+126.96(kJ) 该反应是在水过剩的情况下进行的。 ⑵当CaC2过剩时,则除上述反应外还有如下反应: CaC2+Ca(OH)2=2CaO+ C2H2 CaC2是一种强脱水剂,用饱和水蒸气分解CaC2时,也象用水分解它时一样。电石在空气中能吸收环境水份而逐渐分解,放出乙炔气。 ⑶粉状电石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氰氨化钙(石灰氮) CaC2+N2→CaCN2+C ⑷氨、氯、氯化氢、硫等在赤热或高温情况下能与电石反应。磷、砷、乙醇、浓硫酸等也都能与电石反应。 5.7组成:工业产品电石中碳化钙含量为65-85%,其余为杂质,杂质多半是制造时所使用的原材料带来的。如:CaC2含量80%的电石,其大致组成如下: CaC2 80% CaO 15% C 1% SiO2+MgO+Fe2O3+Al2O3 3.8% S 0.1% P 0.04% 6、用途 6.1粉状电石与氮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氰氨化钙即石灰氮,石灰氮是一种优良的碱性化学肥料。石灰氮还可以继续深加工,是生产氰化物的原料。 6.2电石与水瓜生成乙炔。乙炔与氧气混合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乙炔高温裂解生成乙炔炭黑,可制造干电池。乙炔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如:乙醛、乙酸、乙烯、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均以乙炔为主要原料。 6.3本身还直接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生产优质钢。近年来又找到了电石的许多新用途。总之,电石的用途极为广泛。 7、产品质量标准或特性 7.1电石 CaC2含量(%) 67.17-82 发气量(1/kg) 250-305(20℃)时 乙炔中PH3含量(%) ≤0.06-0.08 乙炔中H2S含量(%) ≤0.1-0.15 粒度(mm)

电石生产过程及其操做

电石生产过程及其操做 内容提要 一概论 电石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流程 二电石生产要紧设备 电石炉的类型、构造 三电石生产的原料 焦炭、石灰、电极糊与电极 四电石生产过程操作 电石炉操作、工序操作、 基本操作 五影响电石生产的要紧因素 电石生成理论、原料质量、电气参数对电石生产的影响六电石生产常见事故及处理 不正常现象及处理、电极事故及处理、事故停炉与开炉七电石生产节能技术 节能潜力分析、影响节能因素、节能技术措施 八电石生产过程要紧危险有害因素

一、概论 1. 电石的性质 电石是指工业碳化钙(CaC2),由无烟煤(或者焦炭、兰炭)与生石灰在电石炉内加热到1800~2200℃时,使碳与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 电石的外观为灰黑色固体,其密度约为2300 kg/m3,熔点约为2000℃,能导电,碳化钙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 电石属遇湿易燃物品,本身不燃。遇水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生爆炸。原料中夹杂的磷化合物,在生产电石时变成磷化钙,当它与水作用时生成磷化氢而混合在乙炔气体中;原料中夹杂的硫化物也进入电石产品中,与水作用生成硫化氢,混于乙炔气中。1公斤碳化钙与水完全反应可产生370升乙炔气体。 2 电石的用途 早期供制乙炔、氰氨化钙与有机合成,钢铁工业脱硫剂。 电石的深加工分为: (1)以固体电石为原料进行产品制造的有石灰氮、氰熔体、氰化物、双氰胺、硫脲等。电石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取乙炔,乙炔在氧中燃烧(氧-乙炔矩)可发生高温(3000℃以上)与强光,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与切割。 (2)以乙炔为原料可生产多种重要的化学产品,如以乙炔为原料可通过加氯生产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通过加氯化氢生产聚氯乙烯;通过加水生产乙醛、醋酸;通过加氰化氢生产丙烯酸、合成纤维等;通过加醋酸生产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通过聚合生产乙烯基乙炔、氯丁橡胶等;通过裂解生产乙炔炭黑等。目前我国占总产量将近70%的电石乙炔用来生产聚氯乙烯树脂。 3 我国电石生产概况 建国初我国的电石生产要紧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容量小、产量低、市场不大,1960年电石生产能力35万吨。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猛进展,生产醋酸、醋酸乙烯与聚氯乙烯等产品的原料路线由乙炔转为乙烯,电石的生产出现大幅度萎缩。 21世纪,随石油资源紧张价格攀升,由石油炼制乙烯再生产PVC成本越来越高。而大型密闭炉的出现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资源利用化的提高,使电石产业又方兴未艾。随生产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的提高,电石法PVC的成本及优势明显。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焦、石灰石与电力资源,电石生产迅速进展,带动PVC、氯碱生产的同步增长。 “十一五”期末全区电石计划产能达到1400万吨,2008年,全区电石企业共186户,拥有电石炉近310台,电石炉变压器容量为420万千伏安,产能为840万吨。近年来,一些国产化大型密闭电石炉纷纷在我区的一些大型氯碱聚氯乙烯化工企业落户,电石生产正在向大型化进展。 4 电石生产过程工艺流程 (1)电石生成反应CaO+3C=CaC2+ CO (2)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电石炉内料层的结构与反应环境、物质组成

电石炉内料层的结构与反应环境、物质组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的环境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电石生成反应中同样也不例外,电石炉内的反应环境要必须了解清楚。 1、坩锅和坩锅壁: 随着电石的生成,电石炉负荷的不断提高,在电石的端头和周围便产生更高的温度场和电场,电弧区的物料大量发生变化,固态物料变成气态和液态,这样的结果使炉料的体积逐渐变小。 当炉内生成的电石到一定体积时,排放炉眼被打开,液态电石被排出,炉底随之变空,由于重力作用,物料从上到下活动,电石继续生成,又被排出,周而复始。 这样往复不断的变化,在炉内逐渐形成一个可动部分。 我们就把在电石炉内,电极周围炉料可移动的那一部分空间叫电石的反应区域或称坩埚。而把其余不动的部分叫坩埚壁。 2、坩埚壁的结构形状、物质组成: 在初开炉时,虽已有电能输入,但由于加入炉料很少,电极并没有被炉料埋入,所以炉内得到的仅仅是电弧热,而且反应区在炉底,随着电弧热能的不断输入,温度提高,石灰融熔、分解、碳还原反应,生成电石。此时、所生成的石灰和电石融熔体继续升温而流动,在开炉前流动的形状是

按高温电弧区的远近而变化。将和炉壁、炉门、三角区的炉料发生粘结或自冷变成固态或软固态壳体。其物质组成和结构随炉况而变。这些坩埚壁壳体的形状和位置在密闭电石炉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在炉门前就会影响电石的流量、流向和炉眼的位置; 如在炉壁就会决定炉壁的保护程度、炉料的降落速度; 如在炉子的中心就决定三角区料壳的站立位置、零点的变化、中心区炉料的入炉速度…。 随着电功率的提高,电极也逐渐被埋入炉料中,由于电极位置的变化,熔融电石坩埚和料面也随之变化,坩埚壁壳体也跟着改变它的几何尺寸。当电功率到了最高时,随着电极位置的相对稳定,这些坩埚壁壳体的形状基本上也固定不变了;如果在此时,电石的产量高、质量稳、消耗低,这时的坩埚形状也就是最佳形状。 在此时,下料速度和反应速度相平衡,入炉物料和出炉物料相平衡,三相电参数平衡,炉内三相畅通,电极将是处在合适位置,生产稳定。非常重要的是这决定电石的产、质、耗,影响炉内电功率分布的坩埚的形状和大小是随电功率和电极位置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在初开炉时形成后,在非密闭电石炉可以通过干烧或其它办法给以改变,而密闭电石炉限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是较难改变的。所以在初开炉时,就一定要设法在加满料的同时、电极要处在合适的位置,电功率控制在适当的负荷,来保证电炉内能

电石生产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 (1)

附件1.17 电石生产工艺 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

目录 1 概述 (1) 1.1 电石生产工艺 (1) 1.2 电石生产原理 (1) 1.3 电石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和重点监控单元 (1) 1.3.1 电石生产工艺的关键设备 (1) 1.3.2 电石生产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 (1) 1.4电石生产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介质 (1) 1.4.1 电石生产原料 (1) 1.4.2 产品及副产物 (2) 1.5 山东省主要电石生产工艺产品目录 (2) 2 危险性分析 (3) 2.1 固有危险性 (3) 2.1.1 火灾危险性 (3) 2.1.2 爆炸危险性 (3) 2.1.3 中毒危险性 (3) 2.1.4 腐蚀及其他危险性 (3) 2.2 工艺过程的危险性 (3) 2.2.1 反应过程的危险性 (4) 2.2.2 原料储存过程的危险性 (4) 2.2.3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4) 2.2.4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 (4) 3 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 (5) 3.1 反应温度 (5) 3.2 反应压力 (5) 3.3 料位(或重量) (5) 3.4 反应物料配比 (5) 3.5 循环水 (6) 3.6 电炉电极 (6) 3.7 变压器 (7)

3.8炉气组分 (7) 3.9其他 (7) 4 推荐的安全控制方案 (8) 4.1 各工艺参数的控制方式 (8) 4.2 工艺系统控制方式 (8) 4.2.1 基本监控要求 (8) 4.2.2 基本控制要求 (8) 4.3 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9) 4.4 仪表系统选用原则 (10) 4.4.1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选用原则 (10) 4.4.2安全仪表系统选用原则 (10) 4.4.3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选用原则 (10) 4.5 其他安全设施 (11) 5 通用设计要求 (12) 5.1 收集产品工艺资料 (12) 5.2 确定改造范围 (12) 5.3 仪表设备选型 (12) 5.4 提交方案 (13) 5.5 与建设方技术交底,提交改造图纸,签署设计变更 (13) 6 典型工艺安全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14) 6.1 工艺简述 (14) 6.2 电石生产工艺危险性分析 (14) 6.2.1 固有危险性分析 (14) 6.2.2 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14) 6.3 装置电石生产工艺控制方案综述 (15) 7 电石生产工艺安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方案附表、附图 (17) 7.1 山东省主要电石生产化工艺产品目录(附表1) (17) 7.2 电石生产工艺重点监控参数的控制方式(附表2) (17) 7.3 企业需提交的设计资料清单(附表3) (17) 7.4 某企业电石生产工艺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附表4) (17)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 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 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1、电石炉冶炼的工艺过程: 在电石炉电弧热和电阻热的作用下,电石炉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逐渐变化的高温反应熔池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液态电石向下运动,并在底部的熔融层进行聚集,在其高温辐射层的上部分区域,生成的高温气体不断搅动熔池体系,并上浮扰动上层的物料进行运动,促进原料的接触,反应持续高效进行。 (1)配料。 正常工作时自动进行,非正常工作时现场手动进行。炉料配比: 碳素原料或生石灰炉前配比可由原料质量、产品要求及炉况等需要,调整计算机程序。 (2)装料。 炉料经称量、运输设备装至四层环形料仓,通过料仓及下料管送至电石炉中,随炉料消耗靠重力连续加料。 (3)操作。 电石炉操作可按电极电阻操作,也可按电极电流操作。良好的操作决定于炉内热度的保持,最佳热度由操作电流和电压条件决定,电炉熔池的温度以保持在2000〜2200℃为宜。 炉内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极端头周围的熔池内,熔池壁和炉衬

间的炉料起主要耐温绝热作用。 对入炉原料的成分、粒度、湿度和配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必要时增加频次,以免造成炉料波动造成的电极电流或电阻波动,影响电石炉稳定运行、电极消耗过快和电石质量不稳定。 电极端头至炉底距离的期望值为1.3〜1.5m,其最佳距离要根据自身工艺条件,由经验确定。 (4)电极调节。 电极调节由升降油缸移动电极而实现。电极调节应与变压器的电压级选择相结合,以获得理想的电极头位置和电石炉负荷。电石炉采用自焙电极。电极柱由充满电极糊的电极壳组成,新开炉电极端头焊有启动电机壳。电极壳可传输大部分电极电流。 电极调节方式为:以电极电流或操作电阻为标准,由操作电脑点动及操作柜旋钮手动操作。 (5)炉气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密闭的电石炉在其运行过程当中所产生化学反应工艺气体不会泄露到大气当中,同时密闭电石炉外部大气中的气体也不会进入到炉内。 密闭电石炉内部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所产生的都是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CO、CO2、H2、CH4等。 电石炉运行之后所产生的这些有害混合气体如果暴露到空气中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必须做好密闭电石炉的维护工作。炉气的主要成分是

(完整版)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 (CaC2) 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 光彩,在空气中汲取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汲取水分。加水分解 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根源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宽泛应用于金属 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纳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 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 ) 在电石炉内,依赖电弧高温融化反响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以以以下图。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 经过电炉上端的进口或管道将混淆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响生成电石: GaO+3C→CaC2+CO。融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拿出后,经冷却、破裂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响中生成的一氧化 碳则依电石炉的种类以不同样样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焚烧,产生的火焰伴同粉尘—起向 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部署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节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焚烧;在密闭炉 中,所有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裂、筛分后,送入石灰仓储存,待用。把吻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 进行配料,用斗式提高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 炉料的电阻热反响生成电石。电石准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裂成必然要求的粒度规格,获得成 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 2200℃,其总的化学反响式为: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高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备、固 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备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 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起落装置等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响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 烧穿器翻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纳单层油缸抱紧提高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起落由四楼三 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起落、压放、抱紧、下料控制所有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完整版)电石生产工艺

一、电石的生产工艺 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C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电石工业诞生于19 世纪末,迄今工业生产仍沿用电热法工艺,是生石灰 (CaO)和焦炭(C)在埋弧式电炉(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副产品一氧化碳(CO)。 电石生产的基本化学原理CaO+3C→CaC2+CO 式中可见电石生成反应中投入的三份C,其中二份生成CaC2,而另一份则形成CO, 即消耗了1/3 的炭素材料. ⑴石灰生产 生石灰(CaO)是由石灰石(CaCO3)在石灰窑内于1200℃左右的高温煅烧分解制得:CaCO3→CaO+CO2 ⑵电石生产 电石(CaC2)是生石灰(CaO)和焦炭(C)于(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热在1800~2200℃的高温下反应制得: CaO+3C→CaC2+CO 电石炉是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炉的容量很小,只有100~300KV A,炉型是开放式的,副产品CO 在炉面上燃烧,生成CO2白白的浪费。 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原材料的运输、准备过程及生产的过程中都

密闭电石炉工艺操作

密闭电石炉工艺操作 密闭电石炉炉况正常时,表现为炉压、炉气温度比较平稳,三相操作电阻较大且平衡,尤其是料层电阻结构合理且较大,三相电极稳定深入料层,三相负荷平衡且较为平稳,三相吃料速度较为均衡,料层结构良好,无喷料、塌料、熔洞、结壳等现象,出炉时三相负荷无明显变化,三相畅通,单炉产量、质量较为稳定。 在电炉运行的动态过程中,由于原料质量、电源质量、设备工况等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炉况的波动甚至恶化,这就要求工艺操作人员和电炉自动控制系统对各种非正常炉况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分析、处理,最终落实到合理调节电气运行参数和采用正确的工艺操作手段,以及时有效地调正炉况,保证正常生产。 非正常炉况在密闭炉上的主要表现及处理措施: 1、三相电极位置不平衡 检查三相电极料面下的工作长度、电极处料面温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需调整炉料电阻,加强料面维护(打气眼、耙松料面、消除熔洞和结壳、处理红料),同时加强出炉;如三相料面下电极工作长度、料面温度比较平衡,而三相电极工作高度误差大,这时应调整三相电极压放次数从而调整三相电极总工作长度,并使之趋于一致。 2、电极下插困难,三相负荷不平、波动大 加强出炉操作,可增加出炉次数,勤捅深捅炉眼;加强料面操作,尽可能增大炉料电阻以减小料层支路电流;检查配比,如偏高则需降下来;检查原料水份,加强烘干系统的管理;检查原料筛分设备,加强原料粉末的控制;检查碳素原料粒度是否过大;加料方式可改为间断加料。以上措施可配合降档位进行。 3、炉气温度高、波动大

检查料仓下料情况,如料管堵塞则需处理;如料仓下料良好,则是电极下插不好,炉料支路电流太大,局部翻电石,这时需加强出炉(增加炉次、勤捅深捅炉眼)和料面维护;检查烘干和筛分是否良好。 4、炉气压力波动大 说明有塌料、喷料现象或局部翻电石,应检查原料烘干和筛分装置运行情况,加强料面维护以改善料层透气性,同时还应加强出炉操作。 5、料面温度过高 加强料面操作,改善料层透气性;检查原料烘干及筛分装置;加强出炉;加料方式可改为间隙式加料。 6、三相吃料速度不均衡度太大 检查三相电极下插深度,电极有效工作段(指料面以下的电极工作段)太长导致吃料较慢;检查原料筛分、烘干等 是否良好。这时应加强料面处理并在吃料慢的电极对应炉眼处出炉。 7、个别料仓下料慢或不不下料 检查料管是否堵塞;如料管未堵塞,则是局部棚料,这时应多打气眼或疏松料面;检查原料烘干和筛分系统是否正常。 8、出炉时三相不通,电石发粘,流动不顺畅,用圆钢捅炉眼时发现炉心有隔墙。 说明炉底温度低,电极下插不好,这时应检查配比是否过高,加强料面操作和出炉操作,可适当降低二次操作电压。 9、出炉时有生料伴随电石流出。 说明料层结构不好,这时应检查原料水份是否偏高、粉末量是否太大,可适当推迟出炉开眼时间。 10、电石质量、产量波动大。

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 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一、开车准备 1.1 电石生产工艺介绍: 电石生产工艺是以石灰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料设备进入到电石炉内,通过施加在电极柱的小于500V直流电向电石炉内供电,电石炉内混合炉料在电极柱之间的电弧热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电石和炉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电石周期性的出炉至电石锅内,通过搬运系统经冷却后送至破碎系统的生产过程。 电石炉副产物炉气,经空冷段、水冷段、强制通风冷却、除尘后,将合格排放标准的电石炉气经气柜缓存后送至气烧石灰作为石灰生产的燃料气。电石生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3C==CaC₂+CO↑-465kJ;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图1: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主要从密闭型矩形电石炉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等两方面进行总结。 1.2原辅料准备: (1)原材料准备: 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其原材料主要为为石灰、焦炭和电极糊。其电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物化性参数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石灰规格表 表2、焦炭规格表 表3、电极糊规格表

(2)辅料准备: 电石生产过程除原料外,还需电极壳、直供电及水电气等公用工程介质用于辅助生产。 (3)人员准备: 电石生产工艺属高危生产行业,根据设计和电石生产经验要求,人员方面需设立管理团队、技术团队、操作团队、维保团队等。 (4)技术文件准备: 电石生产属冶金生产工艺,属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所以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试生产之前必须编制完成技术 规程、操作规程、开车方案(含开车过程中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二、试生产过程 电石炉的带料试车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装炉。 电石炉的装炉过程就是在炉内从底层依次为: 电极糊、启动缸、颗粒焦炭、混合料等顺序步骤进行物料装填,这个过程中电极糊厚度、启动缸大小和深度、颗粒焦炭的粒度及装填深度以及混合料的配比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2)电极焙烧。 电极的焙烧是电石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电极焙烧是从电极糊添加到电极焙烧结束的一整套过程,这其中对电极糊物化参数及添加步骤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及规程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及规程 密闭电石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用于生产电石,不仅需要合理的生产工艺,还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程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本文将介绍密闭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规程。 一、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密闭电石炉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和焦炭。在开始生产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和筛选,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2. 原料破碎:将石灰石和焦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大小适合投料。破碎后的原料需要进行称量,确保每炉的投料量准确。 3. 加料装填:将称量好的原料通过装料装置送入密闭电石炉。为了保证装填均匀,需采用层层加料的方式,并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以促进炉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4. 消耗物料:密闭电石炉中的化学反应需要消耗电力和冷却水。通过对电力供电和水量的控制,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进行。 5. 炉内反应:原料进入密闭电石炉后,通过高温和高压的环境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石。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炉内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品质量。 6. 电石卸料:反应结束后,将炉内生成的电石进行卸料。卸料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产生危险物质泄漏。 7. 产品处理:卸料后的电石需要进行破碎、筛分和贮存等处理。同时还需要对副产物进行回收和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密闭电石炉生产规程 1. 安全规程:密闭电石炉是一种高温高压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包括操作规程、防火防爆规程、应急处理规程等,确 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 操作规程:密闭电石炉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炉前 操作、卸料操作、炉内温度压力控制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检查和维护规程:定期对密闭电石炉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和安全性。包括对炉体、炉衬、加料装置、排料装置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 处理设备的故障和缺陷。 4. 质量控制规程:密闭电石炉生产的电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其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制定质量控制规程,包括原料质量控制、反应过程控制和成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5. 环保规程:密闭电石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和废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行处理。制定环保规程,包括废气排放控制、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密闭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规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料准备、操作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安全规程和环保规程等。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及规程,可 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电石炉生产工艺

1绪论 1.1引言 1862年Hare和Wohler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Zn、Ca与C等原料制得 CaC,三十 2 年后Moisson和Willson用CaO和煤在电炉中制成了 CaC[1]。由于这种碳化钙是在电炉 2 中反应生成,于是我们俗称它为电石。电石工业品是灰色、黄褐色或黑色的固体,它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进一步合成有关系列产品,如乙醛、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及有机溶剂等,还可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 电石炉内利用三相电极间短路电弧所产生的高温热能将生石灰、焦碳等原料熔融后反应生成 CaC,即工业电石。在电弧高温生产电石过程中,电石炉内温度值的改变是2 通过调节电极碳棒插入炉料的深度来控制的,并且其温度值一般是利用三相原边电流的大小来间接测算的,当电极下降时电流值增加,反之则电流值减少,因此电极升降控制系统是电石生产的重要部位,电极电流值的大小和稳定性是影响电石生产质量及能耗大小的关键因素。 在电石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依赖人工进行手动操作,这不仅使得人工劳动强度加大,而且会使三相电极平衡难以调节、三相电流值不稳定,甚至容易造成断弧或跳闸现象。由于目前国内电石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使得电石生产的电能损耗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从而导致产品缺乏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因此提高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完善电石炉系统控制机制、加强生产的安全性能是改善当前比较落后的技术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1.2 电石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乙炔的生产由石油提炼法转为电石生产法,这就使得电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给国内外电石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以下就国内外的电石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 1.国内外的生产现状 日本、美国、德国等都是世界上电石工业较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电石工业极盛时期的年生产量都超过100万吨。日本电石工业创始于1901年,当时只有一座容量50千瓦的小型电炉,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已使用密闭电石炉,80年代初期日本电石生产电耗已降至3050 kWh/t以下,1976年其电石年产量达到了56万吨[1]。1895年,美国建成了第一座工业化电石炉,1904年,又建成一座功率为7500kW的三相电石炉,在恒定 1

密闭电石矿热炉出炉操作技术规程

密闭电石矿热炉出炉操作技术规程 一、总则: 1、电石炉生产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及随机干扰性较强的复杂过程。 2、其中出炉的过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过程。 二、工艺原理: 1、电能由变压器和导电系统经自焙电极输入炉内,石灰和碳素原料在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2000~2200℃)下转变成电石。冶炼好的电石每隔一小时左右从炉口出炉一次。 2、生成电石需要大量的热来完成。热量的来源就是靠输入的电能转换和炉内碳材的燃烧,所以电炉内的温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石的质量和产量。 3、同时它也是一个可逆反应,这就是我们不能总把电石长时间留在电石炉内的原因。 三、平衡操作: 1、进出平衡就是指电石生成量与出炉量的平衡,它们对电极位置和炉内温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在电石生产过程中,如果对炉子管理不当,往往导致炉子操作情况失常。 3、一会儿出不来电石,一会儿又出得过多,造成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只有当加料量和出炉量达到平衡时,电石炉就好操作了。 4、密闭电石炉是自动连续加料的,炉料靠自重自由下落,但会出现粘料结壳阻碍均匀布料、外三角形成溶洞,而熔洞内无法补料,发生进出不平衡。 5、生产高质优产的电石,电炉运行必须环绕高炉温进行,如果违背了高炉温,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6、而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是违背高炉温的原则的,它不仅造成电炉变为低炉温,而且会使电极波动不稳定。

7、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电极的不稳定,直接造成生料进入已冶炼好的液体电石中使电石变稠,进一步增加出炉难度、损失大量热能使电极位置更高,被迫减少炉料投入,使炉内所有炉料变红产生支路电流恶化炉况。 8、电流由变压器输出通过导电线路输入电极,至炉膛内一定位置产生电弧,发生热能熔化炉料反应生成电石。 9、一般来说,电极的位置适当,熔池温度就高。而电极位置太高,热量散失多,炉温就下降。 四、电极在炉内的三种情况: 1、电极与炉底太近,则电极周围的坩埚壳吃料口小,炉料不易进去,这样热效率就低了。同时反应区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易引出喷料带出热量。 2、所以我们在强调电极入炉的时候并不是指强行使电极深入,那样的结果是拔苗助长。电石炉已经生产半年有余,操作工多次发生这样的错误。 3、电极与炉底距离适当,炉料可以经过一定的预热熔融等过程,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可达到高炉温、高产的目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又会犯错误,那就是高度的放松。 4、这样的炉况给我们一个“爽”的感觉,我们一般会犯以下几个错误: ①、随意加负荷或者为了节电随意降负荷。 ②、出炉痛快了不加节制出空为止。 ③、过分追求操作电阻烧坏炉墙。 5、电极与炉底距离过大,硬壳延长到近于炉底,出炉时炉眼很难打开,同时料面与电极端的距离又短,炉料的预热不够,还有大量生料落入熔池,电极伸入炉内很浅,因而热损失大。 6、此时,我们要检查原料、出炉量,在很多时候需要将炉眼内生料带出甚至干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说明炉子工况已经很坏。 7、从上面三种情况可以看出,电极控制在适当的位置是十分重要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旳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取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取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旳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旳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旳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措施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托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重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旳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旳电炉中加热至2023℃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旳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旳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旳类型以不一样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旳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旳一部分被安顿于炉上旳吸气罩抽出,剩余旳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所有一氧化碳被抽出。

为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运用效率,保证安全生产,深入增进产业构造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现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23年修订)》予以公告。 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安全许可、信贷融资、电力供应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根据,原《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23年第76号)同步废止。 附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2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23年修订) 为深入遏制目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增进产业构造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

硅锰合金生产密闭矿热炉(电炉)工艺管理及操作要点(附:冶炼反应式、炉渣粘度计算公式)

硅锰合金生产 密闭矿热炉(电炉)工艺管理及操作要点 (附:冶炼反应、炉渣粘度计算公式) 一、密闭炉于开放炉相比 与开放炉相比,密闭型电炉通过增设炉盖,可以具有下述优点: 1、通过减少辐射热损失,降低单位电耗,提高生产效率。 2、能够回收一氧化碳炉气,有效利用能源。 3、炉内不需要检修,可以减少操作人员数。 4、为维持稳定操作,必须采取高度的操作和设备管理。 5、生产硅锰(Si:16/20%)时,为促进炉内的还原反应(SiO2+2C→Si+2CO吸热反应),相比于高碳锰铁的操作,需要较多的还原材料和热量,从而对生产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 二、密闭电炉工艺管理基准 1、降低焦炭配入量: 理由: 提高炉料的电阻值,使电极前端插入炉料,提高热效率,降低单位电耗。通过提高炉内精炼温度,促进硅的还原。 具体操作: 增加氧化度较低的锰矿矿和锰渣的配入比率。电极前端插入炉料以提高一氧化碳的还原比。减少由主副原料带入的水分。

2、确保炉渣的流动性: 理由: 通过确保炉渣的流动性,防止炉渣残留在炉内。 具体操作: 为确保炉渣的流动性,需管理炉渣中的锰含量(<10%)和炉渣碱度确保在0.65到0.8之间。 3、防止突发停炉: 理由: 突发停炉导致炉内精炼温度下降,合金成份波动。 具体操作: 从突发停炉转向计划停炉,对于设备要做到提前维护保养引入预防性保全理念。

三、硅锰冶炼生产中主要精炼反应 MnO2(块矿)+CO(炉气)→MnO+CO2。 MnO2(块矿)+C(焦炭)→MnO+CO。 MnO+C→Mn+CO(吸热反应)。 如果不使用块矿而是使用烧结矿或锰渣的话,碳量可以减少。电极插入原料的话,一氧化碳的还原效果提高。 SiO2+2C→Si+2CO(吸热反应)。 电极插入原料的话,精炼温度上升,可以促进硅的还原反应。 FeO+CO→Fe+CO2。 FeO+C→Fe+CO。 电极插入原料的话,一氧化碳的还原效果提高。 H2O+CO→H2+CO2。 H2O+C→H2+CO。 电极插入原料的话,一氧化碳的还原效果提高。通过管理原料水分,减少碳量。 四、炉渣的粘度公式计算 Log:η=1.46×104 ×1/Tー2.51×X-5.55。 η:粘度(poise)。 T :温度(K)。 X:{(%MnO)+(%CaO)+(%MgO)}/{(%SiO2)+(%Al2O3)}。

矿热炉基本知识

矿热炉设备共分三层布置 第一层为炉体(包括炉底支撑、炉壳、炉衬),出铁系统(包括包或锅及包车等),烧穿器等组成。 第二层 (1)烟罩。矿热炉目前大多数采用密闭式、或半密闭式矮烟罩结构,具有环保和便于维修,改善操作环境的特点。采用密闭式结构还可把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收集起来综合利用,并可减少电路的热损失,降低电极上部的温度,改善操作条件。 (2)电极把持器。大多数矿热炉都由三相供电,电极按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对称位置布置在炉膛中间。大型矿热炉一般采用无烟煤,焦碳和煤沥青拌合成的电极料,在电炉冶炼过程中自己培烧成的电极。 (3)短网 (4)铜瓦 (5)电极壳 (6)下料系统 (7)倒炉机 (8)排烟系统 (9)水冷系统 (10)矿热炉变压器 (11)操作系统 第三层 (1)液压系统 (2)电极压放装置 (3)电极升降系统 (4)钢平台 (5)料斗及环行布料车 其他附属;斜桥上料系统,电子配料系统等

砌筑而成,侧壁上设有三个操作门,在炉内大面上,开启方向是横向旋转式,上部有二个排烟口,与其相联的是二个立冷弯管烟道,直通烟囱或除尘装置。 1.3短网 短网包括变压器端的水冷补偿器、水冷铜管、水冷电缆、导电铜管、铜瓦及其吊挂、固定联接等装置。其布置型式可分为正三角或倒三角。不论那种布置,均要求在满足操作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短网的距离降低短网阻抗,以保正获得最大的有功功率。 水冷铜管、导电铜管均采用厚壁铜管,各相均采用同向逆并联,使短网往返电流双线制布置,互感补偿磁感抵消。中间铜管用水冷电缆相连,冷却水直接从水冷铜管经水冷电缆、导电铜管流入铜瓦,冷却铜瓦后经返回的导电铜管、水冷电缆、水冷铜管流出炉外。运行温度低,减少短网导电时产生的热量损失,能有效提高短网的有功功率,同时铜管重量轻,易加工安装,大大减少短网的投资。 1.4电极系统: 电极系统由把持器筒体、铜瓦吊挂、压力环、水冷大套、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等。在电极系统上我们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德马克,南非PYROMET等技术,如采用悬挂油缸式的电极升降装置,能灵活、可靠、准确地调节电极的上、下位置。上下抱闸和压放油缸组成电极带电自动压放装置。 电极系统共三套,每套包括电极筒1个、把持筒1个、保护套1个、压力环1个、铜瓦6~8块。把持器的作用把持住自焙电极,保护大套、压力环、铜瓦依顺序都吊挂固定在其上面,每根电极上设6~8块铜瓦,是通过压力环上的油缸和顶紧装置,形成一对一顶紧铜瓦,压力均匀,可保证铜瓦对电极的抱紧力均衡,铜瓦与电极的接触导电良好。 把持器上部由台架与二个升降油缸联接,油缸的支座是固定在三层平台的钢平台上,在钢平台上一定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调整极心圆。 每根电极上设有单独电极自动压放装置,由气囊抱闸(或液压抱闸)抱紧电极,充气气囊抱紧电极,放气气囊松开电极;上、下气囊抱闸由导向柱和压放油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