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法工艺技术

电石法工艺技术

电石法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石生产乙炔气的方法。乙炔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乙炔醇、丙酮、乙酸、氯乙烯等众多有机化合物。电石法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

电石法工艺技术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欧美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得以不断完善并推广到全球。该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将石灰石和焦炭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电石,然后用水分解电石,产生乙炔气。具体来说,首先将石灰石与焦炭混合后放入电石炉中,通过电流和高温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电石。然后将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

电石法工艺技术具有许多优点。首先,该工艺生产成本低。电石制备的原材料便宜且容易获得,加工过程相对简单,所需设备和能耗较少,因此电石制备乙炔比其他方法更经济实惠。其次,电石法生产乙炔的纯度高。乙炔在许多化工反应中作为原料,其纯度对于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电石法所生产的乙炔纯度较高,能满足大多数化工生产的要求。此外,电石法还具有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周期短等优势。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石法工艺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石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烟、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害,电石法工艺技术在许多国家已被淘汰或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目前已经有其他更环保的乙炔生产方法开始逐渐替代电石法工艺技术。

总之,电石法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方法,对于乙炔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具有成本低、纯度高、生产规模大等优点,但也受到环境污染的限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能够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乙炔生产方法,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分析 一、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工艺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1、两种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1)电石乙炔法工艺简介 该方法是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VCM),然后经聚合制得聚氯乙烯。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乙炔制备和净化,氯乙烯合成、产品精制及氯乙烯聚合。这一制法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故受环 境保护等所制约。 (2 )乙烯氧氯化法工艺简介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工艺由8个单元组成,即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EDC)精馏、EDC裂解、HCI加氢脱炔、VCM精制、废水处理和焚烧。乙烯氯化分为低温法(50 C )、中温法(90 C )及高温(120 C),上海氯碱化工股份限公司已引进德国的高温氯化法,其反应温度200?230 C ,压力?MPa,该反应器有固定床及流化床2种。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由于电石乙炔法较简单,而乙烯法流程较长,因此投资大,但后者的氯可完全利用,“三废”均可处理而不排 出。 2、两种原料路线所得VCM产品的质量指标对比及杂质影响分析【1] (1)现国内电石乙炔法路线生产PVC厂家的实际使用的单体氯乙烯 质量指标如表1。 表1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PVC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

(2)国内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指标如表2。 表2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 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的规格 电石法氯乙烯中含水量w 500 x 10- 6?600 X10- 6,较乙烯法氯乙烯含水量w

(完整版)电石生产工艺

一、电石的生产工艺 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C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电石工业诞生于19 世纪末,迄今工业生产仍沿用电热法工艺,是生石灰 (CaO)和焦炭(C)在埋弧式电炉(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副产品一氧化碳(CO)。 电石生产的基本化学原理CaO+3C→CaC2+CO 式中可见电石生成反应中投入的三份C,其中二份生成CaC2,而另一份则形成CO, 即消耗了1/3 的炭素材料. ⑴石灰生产 生石灰(CaO)是由石灰石(CaCO3)在石灰窑内于1200℃左右的高温煅烧分解制得:CaCO3→CaO+CO2 ⑵电石生产 电石(CaC2)是生石灰(CaO)和焦炭(C)于(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热在1800~2200℃的高温下反应制得: CaO+3C→CaC2+CO 电石炉是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炉的容量很小,只有100~300KV A,炉型是开放式的,副产品CO 在炉面上燃烧,生成CO2白白的浪费。 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原材料的运输、准备过程及生产的过程中都

电石法聚丙烯醇行业低汞触媒高效应用技术指南

电石法聚丙烯醇行业低汞触媒高效应用技 术指南 摘要 本技术指南旨在介绍电石法聚丙烯醇行业中低汞触媒的高效应 用技术。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低汞触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汞排放以及改善产品质量。本指南将介绍低汞触媒的选择与评估、 操作指南以及常见问题解答,以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应用低汞触媒。 1. 低汞触媒的选择与评估 1.1 触媒的性能指标 低汞触媒的性能指标包括活性、稳定性、选择性和有效性等方 面的考量。在选择触媒时,需综合考虑生产要求、汞排放控制要求 以及经济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触媒。 1.2 触媒的评估方法

触媒的评估方法可包括实验室评估和现场试验。实验室评估主 要通过小尺度反应器进行,包括评估触媒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等性能。现场试验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以验证触媒在实际工 艺条件下的性能。 2. 低汞触媒的操作指南 2.1 触媒的添加量和操作条件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确定合适的触媒添加量和操作条件。注意触媒的添加方法和顺序,并根据触媒的特性调整操作条件,以 实现最佳效果。 2.2 触媒的再生与维护 触媒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活性或受到污染。因此,合理的 触媒再生与维护措施对于保持触媒的性能至关重要。本节将介绍常 见的触媒再生与维护方法,以延长触媒的使用寿命。 3. 常见问题解答

本节针对聚丙烯醇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包括触媒选择、操作条件调整、汞排放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解答常见问题,可 以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中的挑战。 结论 本技术指南对电石法聚丙烯醇行业低汞触媒的高效应用技术进 行了综合介绍。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低汞触媒,并遵循操作 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有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汞排放以及改善产 品质量。我们希望本指南对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促进电石法聚丙烯 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请遵循相关法律法 规和企业规定。

电石法工艺技术

电石法工艺技术 电石法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石生产乙炔气的方法。乙炔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乙炔醇、丙酮、乙酸、氯乙烯等众多有机化合物。电石法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 电石法工艺技术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欧美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得以不断完善并推广到全球。该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将石灰石和焦炭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电石,然后用水分解电石,产生乙炔气。具体来说,首先将石灰石与焦炭混合后放入电石炉中,通过电流和高温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电石。然后将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 电石法工艺技术具有许多优点。首先,该工艺生产成本低。电石制备的原材料便宜且容易获得,加工过程相对简单,所需设备和能耗较少,因此电石制备乙炔比其他方法更经济实惠。其次,电石法生产乙炔的纯度高。乙炔在许多化工反应中作为原料,其纯度对于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电石法所生产的乙炔纯度较高,能满足大多数化工生产的要求。此外,电石法还具有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周期短等优势。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石法工艺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石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烟、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害,电石法工艺技术在许多国家已被淘汰或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目前已经有其他更环保的乙炔生产方法开始逐渐替代电石法工艺技术。

总之,电石法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方法,对于乙炔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具有成本低、纯度高、生产规模大等优点,但也受到环境污染的限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能够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乙炔生产方法,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

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 电石法是一种常见的乙炔生产工艺,主要通过电解石灰石制取乙炔的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 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主要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电力。首先,将石灰石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将其与煤一起添加到电石炉中。电石炉通常是一个圆柱形的炉体,比较大,内部可容纳大量的原料。炉底通入电流,石灰石和煤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反应:石灰石煅烧和煤加氢。 首先是石灰石煅烧反应。在高温下,石灰石分解为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2)。这个反应通过添加煤来提供热能,并产生一些其他的副产物。然后,煤加氢反应发生。煤中的碳会和加入的氢气发生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一些其 他的副产物。 乙炔生成后,需要对产物进行一系列的处理。首先,通过高温的干馏,将乙炔与其他的杂质分离。然后,利用冷却和提纯装置对乙炔进行冷却和净化。最后,将乙炔储存和包装。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首先是温度控制,因为乙炔的生成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其次是反应物的比例控制,石灰石和煤的比例要经过调整,以保证产出乙炔的质量和数量。此外,还需要密切监控电石炉的运行状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具有一些优点和应用。首先,这种工艺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工艺,生产设备相对简单,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其次,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焊接等领域。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并在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结起来,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是一种通过电解石灰石制取乙炔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和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乙炔,并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包装。这种工艺具有成熟、简单和广泛应用等特点,在工业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简介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管道、地板、电线电缆、隔热材料和交通工具内饰等。电石法是一种主要的 PVC 生产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工艺及其原理。 工艺流程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制备电石 电石是一种灰色固体,主要由氢氧化钙(Ca(OH)2)和电石石灰石(CaC2)组成。制备电石的过程很简单:将石灰石与焦炭一同送入电炉内,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电石。 反应方程式为: CaC2 + 2 C → 2 CaO + 4 CO 电石的主要成分是乙炔气体,每吨电石可生产出约 400-450 立方米的乙炔气体。 2.合成氯乙烯 将电石生成的乙炔气体和氯气送入氯化反应器内,通过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通过冷凝后被收集。 反应方程式为:

C2H2 + Cl2 → C2HCl + HCl C2HCl + Cl2 → C2H2Cl2 C2H2Cl2 → C2H3Cl + HCl 3.合成聚氯乙烯 聚合反应是将单体化合物组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将氯乙烯作 为单体加入聚合反应器,并在催化剂(如过氧化物等)的作用下进行 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该反应由于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冷却。 反应方程式为: n(CH2=CHCl) → [-CH2-CHCl-]n 4.精炼和成型 聚合得到的 PVC 是一种奶白色固体。在后续的操作中,需要对 PVC 进行精炼和成型。精炼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得到的 PVC 分子量、添加剂 和填料等方式进行。成型是指将 PVC 粉末通过加热和挤出等方法形成 不同形状的制品。 工艺原理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为单体聚合,即将单体分子组 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本工艺主要有三个反应,分别是制备电石、合成氯乙烯和聚合合成 PVC。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反应的原理。

电石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电石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摘要:伴随国家对化工行业绿色生产、安全生产的重视,进一步挖掘锦源化 工电石生产过程中的不足,避免电石生产中的潜在安全隐患,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成为相关人员亟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电石生产;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 引言 传统的电石生产主要是首先经过石灰窑,将石灰石煅烧成为石灰,之后通过 盘式卸料机运输到双辊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经过破碎之后,通过滚筒筛得到合 适的,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粒度的石灰颗粒,最后就会将石灰颗粒直接放入石灰料 仓之中。焦炭首先需要通过双辊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等待破碎之后,就可以利 用滚筒筛,获取满足生产需求的焦炭颗粒。 之后,满足生产工艺的焦炭或者洗精煤等级可以与石灰直接从贮罐放出,经 过自动秤称量直接作为炉料,然后通过转运装置运送到料斗,通过加料器,将炉 料定时的投入到电石炉之中。对于35000V的高压电,经过电石炉变压器降低成 低压之后,进过铜排导入电极。炉中的炉料在经过电极强电弧热作用之后,就会 直接生产电石,然后经过炉口流入电石盆进行冷却。装满热电石的电石盆经过行 车吊入冷却库之中,冷却之后,经过提升机输送到破碎机之中进行破碎,破碎之中,利用斗式提升机就可以直接输送到电石储藏仓之中[1]。 1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现阶段,在中国比较成熟的电石生产炉为全密闭式电石炉,该电石炉通常具 有炉盖,可以把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废气全部排除,以确保电炉高效率,同时在电炉料表面也不产生火焰和灰尘,使之具备了高度自控功能,并给工人创 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这种电石锅炉不能有气体进入,炉气容积也极小,而且仅 仅通过降温除尘就能够重新被使用,从而有效减少了成本,同时也是由于具有上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 PVC(聚氯乙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实用的塑料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缆和消防管道等制造领域。它的主要原料是石油,但其制备工艺却受到了电石的深刻影响,几乎可以说它成为了PVC的核心生产工艺。本文将重点介绍电石法PVC的生产工艺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传统电石法生产PVC PVC的主要原料是苯乙烯和氯乙烯,在氯乙烯加入电石中,然后经过熔融结晶,分解后生成聚氯乙烯。当氯乙烯接触电石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C2H3Cl + MgCl2 C2H3MgCl + HCl 即氯乙烯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氯化镁乙烯和盐酸。随着反应的继续,氯化镁乙烯被进一步氯化,分解出苯乙烯和氯乙丙烯。 C2H3MgCl + Cl2 C2H3MgCl2 + C2H3Cl 最终,氯乙丙烯和苯乙烯会聚合反应,形成聚氯乙烯: C2H3Cl + C6H6 C8H9Cl 由于电石法生产PVC的过程简单、成本低,是当今PVC生产中最常用的工艺,尤其在低档PVC中如电塑管、衣服布料等。 改进的电石法生产PVC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石法PVC的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进的工艺可声称生产的聚氯乙烯的性能更优良。 首先,在反应槽中添加了抗氧化剂,有效延长PVC的寿命,使

其强度和热稳定性得到提升。其次,从原料的角度改善了电石法生产PVC的过程,采用经济实惠的乙烯和乙烷两种原料,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加入了快速扩散剂和控制剂,提高了聚合反应的效率,从而改善了PVC制品的物性。 综上所述,电石法生产PVC技术有着简单易行的传统工艺,已经拥有不错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有许多的缺点,比如低温下易析出、热稳定性差,有害物质含量高等等,因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以实现更高效的PVC生产。

电石生产工艺技术的设计和优化

电石生产工艺技术的设计和优化 摘要:电石行业技术快速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对高耗能产业也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节能、降耗、减排是行业发展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此种背景下,电石行业若想维持稳定良好发展,务必重视对电石生产技术做出科学优化创新,以提升电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促进电石行业良好发展。对电石生产工艺技术的设计和优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石生产工艺技术;设计;优化 前言:我国电石生产发展时间相对较晚,技术、装备和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通过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并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内化和改进,促使电石生产技术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原油价格成本明显提高,促使电石法PVC规模进一步扩大,电石需求随之增加,以至于电石炉容量、生产规模均发生明显变化,新技术、新方法随之出现,促使电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以此促进电石行业良好发展。 1高温炉气净化 位于电弧炉内部,原料选用焦炭、石灰,通过科学比例完成配料,并以高温条件为基础,由此制成电石。有关反应温度,其实际标准介于1800-2100℃。电石生成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式即:,最终所获得的电石,其温度标准约2000℃,而有关炉气主要成分,以为主,实际温度标准介于600-800℃,部分情况下,最高可达约1000℃。针对电石生产过程,炉气温度明显较高,且含尘量明显过高,粉尘含微量氰根(),所以,以干法布袋为主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布袋烧损,以湿法水洗为主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物。有关电石行业,基于埃肯电石炉气干法布袋净化,通过优化改进设计,表现出良好效果。

乙炔生产乙烯工艺流程

乙炔生产乙烯工艺流程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合成纤维等众多领域。乙烯可以通过乙炔生产工艺得到。乙炔与水可 以反应生成乙烯和氢气,这个反应被称为乙炔加氢反应。乙炔生产乙 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制备乙炔和乙炔加氢两个步骤。 首先,制备乙炔的步骤。乙炔的制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酸 碱中和法、电弧法和蒸煮法。 酸碱中和法是最主要的制备乙炔的方法之一。该法主要是将石灰 石和焦炭等原料在电石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得到电石,然后将电石与水 进行反应生成乙炔: CaC2 + 2H2O → C2H2↑ + Ca(OH)2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速度,以保证乙炔 的产率和纯度。 接下来,乙炔加氢反应的步骤。乙炔加氢反应主要是将乙炔与过 量的水进行加氢反应,生成乙烯和氢气:

C2H2 + H2 → C2H4 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以提 高反应速率和产率。一般情况下,乙炔加氢反应是在高压下进行,反 应温度在250°C至400°C之间。 乙炔生产乙烯的工艺流程还需要考虑工艺装置和操作条件的设计。传统的乙炔生产工艺中,使用的主要是电石法。电石法的工艺装置包 括电石炉、水箱、气体分离装置、净化装置等。电石炉是乙炔生产的 核心设备,主要由炉体、出石器、出炉气体分配系统等组成。石灰石 和焦炭等原料进入炉体后,在高温下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电石。电 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气,然后通过气体分配系统进行分离、净化 等处理,最终将乙炔纯度提高到90%以上。 然而,传统的乙炔生产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消耗大、环境 污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发展了多种新的乙炔生产工艺, 如煤基乙炔、生物质乙炔等。 煤基乙炔是利用煤作为原料,经过高温热解和气化等处理,将煤 中的碳转化为乙炔的工艺。这种方法具有原料丰富、能耗低等优点,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克服煤的灰化和积碳等问题。

电石法氯乙烯

电石法氯乙烯 电石法氯乙烯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生产氯乙烯的方法。电石法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氯气和氢气,然后将氯气与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最终得到氯乙烯。 电石法氯乙烯的生产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氯气和氢气;氯化反应;氯乙烯的分离和纯化。 电解氯化钠溶液是制取氯气和氢气的关键步骤。在电解槽中,将氯化钠溶液加热至高温,然后通电。通过电流的作用,氯化钠分解为氯气和氢气。氯气位于电解槽的正极,氢气则位于负极。这种电解过程是通过电解槽内的电解质来实现的,而电解质一般是由石灰石和焦炭等物质组成的。 氯化反应是将氯气与乙烯进行氯化的过程。在氯化反应中,氯气和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氯化铜、氯化铁等。氯乙烯的生成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1,2-二氯乙烷和氯化氢等。 氯乙烯的分离和纯化是将反应产物中的氯乙烯从其他副产物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的过程。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冷凝、吸收和洗涤等。在冷凝过程中,将反应气体冷却至低温,使氯乙烯液化。然后通过吸收和洗涤等步骤,将氯乙烯与其他副产物进行分离。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过程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然而,该

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电石法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电石法氯乙烯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对能源资源造成浪费。此外,电石法氯乙烯的工艺条件较为苛刻,对设备和催化剂的要求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工业上还出现了其他生产氯乙烯的方法,如氯化氢法、氯化烯烃法等。这些方法在生产效率、环保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未来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环保化。 电石法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生产氯乙烯的方法。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氯气和氢气,然后将氯气与乙烯进行氯化反应,最终得到氯乙烯。电石法氯乙烯的生产过程包括电解氯化钠溶液、氯化反应以及氯乙烯的分离和纯化等步骤。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环保化。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汞污染物防治技术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汞污染物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电石法氯乙烯生产中汞污染物的形成过程,简要分析了汞污染的预防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汞污染预防水平。 关键词:电石法氯乙烯;生产过程;汞污染防治;措施 前言 国产聚氯乙烯生产线是以乙炔氯化氢为原料,以活性炭的负重氯化氢作为催化剂的电石工程。氯化汞是金属氯化物中唯一的共价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反德化的力量,所以热稳定性极低,开发、解决汞污染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 一、汞污染物产生过程 1.废氯化汞触媒 用于生产氯乙烯的氯化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氯化汞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一般在一年左右。当活性急剧下降时,需要更换一种新的催化剂。废催化剂中氯化汞的质量分数约为3 - 5%,成为含汞固体废物。 2.含汞废活性炭 转化器中的反应温度为160~180℃,而氯化汞在温度100℃时就会发生明显的挥发,所以粗氯乙烯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汞蒸气。为了避免氯化汞的污染,生氯乙烯气态应采用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去污装置进行处理,当吸附达到饱和时应更换。饱和活性炭吸附含有2% - 3%的氯化汞,产生含汞固体废物。 3.含汞废水 乙炔转化器中的氯化汞触媒失活后,需要通过真空抽卸,在抽卸过程中水环泵产生的废水会被汞污染;水洗塔水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汞;含有汞蒸气的VCM气体经冷却后也产生一部分含汞废水。 4.含汞废酸 转化器中产生的VCM气体经过除汞器除去大部分的汞,剩余的一部分汞蒸气随着粗VCM气体进入水洗塔形成质量分数为31%的含汞盐酸,含汞盐酸再进入解析塔,解析出来的HCl气体返回反应系统,随着系统运行,有一部分废酸需采出,形成含汞废酸。 5.含汞废碱 在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氯化氢气体与乙炔气体在氯化汞触媒催化下生成粗氯乙烯气体,粗氯乙烯气体中未反应的氯化氢经泡沫脱酸塔、水洗塔吸收,生成31%废盐酸(质量分数,下同)。由于单质汞及汞化合物具有挥发性且氯化汞在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产生的31%废盐酸中含有一定量的汞。 二、汞污染物的预防及减量化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总结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总结 摘要:电石法: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 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关键词:电石法转化器集团公司乙烯法技术总结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都是提升机电石灰 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一、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与方法,以及所处的一个地位 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氯乙烯的工业的生产方法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电石法,一类是乙烯氧氯化和二氯乙烷/氯乙烯这样三种方法。从最基本的状况上来说的话,二氯乙烷/氯乙烯法其实就是乙烯氧氯法的后段工序。因此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一般是电石法和乙烯法。可是乙烯法的生产技术相对的繁琐,投资的成本比较的多,因此原料的乙烯提供的比较的不简单,需要采取进口的方式,这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现在来说,全球范围内大多数的国家都已经把电石法PVC给淘汰了。 在目前来说,我国的前十位的PVC生厂商的工艺与原料路线、资源的分布状况与环境的要求差异的现状进行一个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因素之下的技术也有不同的方式。在我国,电石法PVC还是有生存空间的,而且在我国的电石法PVC发展也有了较长的历史,技术相对也比较的成熟了,因此电石法PVC 在我国的生存时间应该还会很久。 在国际的石油越来越贵的时候,以乙烯为工艺的的路线的PVC成本就相应的增加了,这时的电石法PVC就从成本的优势上占据了先导的地位。我国的电石法PVC市场是从2004年开始暴露的,一个以电石法PVC为主要工艺的暴利行业诞生了。于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经济规律,电石法PVC在我国的发展又再一次的活跃了起来。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电石法PVC的所赚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大的时候,一些新建的设备必须要严格的遵守质量的控制,要吸收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从一个新的高的水平开始新的发展。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要点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要点 简介 氯乙烯和乙炔是工业上重要的原料。其主要生产工艺为电石法,也叫氯化乙炔法。电石法是将焦炭与石灰石一起加热到高温时,生成的一种含有氢氧化钙和碳化钙的物质。氢氧化钙在电力加热下分解为钙氧化物和水蒸气,同时将碳化钙添加到反应室中,与乙炔气发生反应,生成氯乙烯和乙炔,化学反应式为: CaC2 + 2H2O → Ca(OH)2 + C2H2 C2H2 + Cl2 → C2HCl + HCl 本文将介绍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原料配制 电石法中原料的配制至关重要。在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原料包括焦炭、石灰石和氯气。其中,焦炭为固体,石灰石为粉状,氯气为气体。原料的配比应该严格按照给定比例进行,以保证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混合气体。一般情况下,焦炭:石灰石的配比为3:1,氯气浓度为25%。 反应装置 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中的反应装置主要包括反应炉、冷却器、分离器、压缩机等。反应炉中的反应温度一般为2000℃左右,需要使用电力将焦炭和石灰石加热 至此温度。冷却器和分离器用于将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分离,分离出氯乙烯和乙炔。压缩机用于将氯乙烯和乙炔压缩成液体或气体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清洁 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如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洁。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或尾气处理设备进行清洁。活性炭吸附可以将部分污染物吸附在活性炭上,而尾气处理设备可以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安全措施 电石法是一种高温、高压的化学反应过程,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 生产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紧急停止装置,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停止生产。 2.设置安全阀和爆炸隔离器,随时准备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爆炸 事故。

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处理工艺优化

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处理工艺优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工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汞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还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汞废水,废水处理是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但是,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计还不够完善,管理体系也不够规范。基于此,文章就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废水处理进行研究分析,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水的回收利用率。 关键词:含汞废水;氯乙烯;改造;回收 引言 由于世界原油价格的影响和中国缺乏石油的现状,国内乙烯法生产树脂的工艺一直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电石乙炔法工艺仍然是国内聚氯乙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氯化汞触媒是电石法合成氯乙烯单体(VCM)的催化剂,主要有效成分为氯化汞。理论上,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其数量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而实际上,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催化剂会失活,存在汞流失。大部分汞会吸附在废触媒和活性炭中,少部分的汞会进入水洗、碱洗系统,碱洗塔存在周期洗塔的操作,洗塔废水为含汞废水的主要来源。 1我国含汞废物管理现状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中国境内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十二五”危险废物污环境保护部、国家染防治规划》:(1)鼓励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使用耗汞量低、使用寿命长的低汞触媒以及高效汞回收生产工艺。(2)推动含汞废物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

浅谈电石法生产乙炔的工艺 特点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浅谈电石法生产乙炔的工艺特点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摘要:乙炔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在《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被列为易 燃气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乙炔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乙炔的爆炸 极限范围较宽,为2.1%~80.0%,其点火能仅为0.02MJ。其化学性质活性,极易 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接触肢剧烈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 物质。乙炔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生产及使用中存在着易燃、易爆等固有危险性,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电石法生产乙炔的工艺特点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关键词:电石法;乙炔;危险有害因素 乙炔的生产工艺按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电石法及烃裂解法。其中,电石法 作为国内外较为传统的乙炔生产技术,具有产出乙炔杂质少、设备简单、生产操 作相对安全、运行稳定等优点。电石法生产乙炔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当前电石法生产乙炔占我国国内乙炔总产量的90%以上。 一、乙炔简介 乙炔俗称风煤和电石气,分子式C2H2,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 化氢PH3、砷化氢而有毒,且带有特殊的臭味。因而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 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 二、主要技术简介 电石法生产乙炔,通常采用电石入水式乙炔发生器生产,并且发生器设有氮 气吹扫装置,产生的粗乙炔气经安全水封(防止气体回流)通过乙炔气柜缓冲后,依次进入净化器(一清塔、二清塔)和中和塔,去除乙炔气中的杂质,净化后的 乙炔经压缩机加压,进入油水分离器及干燥机,进一步清除乙炔气中的杂质及水分,即获得满足纯度要求的乙炔。最后,通过乙炔汇流排将乙炔充入装有丙酮的 钢瓶中,从而得到溶解乙炔气。 三、电石法生产乙炔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电石法生产乙炔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腐蚀和化学烧伤、机械伤害、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撞击、起重伤害、粉尘、噪音和振动、 车辆伤害、淹溺等。 1、火灾和爆炸 l)电石库火灾爆炸危险性。电石库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库房。电石遇水分解产 生乙炔,乙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石库进水是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危 险因素。因此需严加注意。如在雨天搬运电石,大雨时电石库基础不够高进水, 库房顶部漏水,相对湿度过大,以及库房火灾用水灭火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发生间火灾爆炸危险性。乙炔发生嚣电石加料口是乙炔站生产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包括:添加电石时,由于电石间产生摩 擦热、电石与器壁的摩擦碰撞、电石中磷含量高、电石吊斗和金属碰撞或电动葫 芦电线打火等,容易引起火灾,如空间乙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从而会引起爆炸。 3)净化间、压缩间火灾爆炸危险性。若乙炔气柜中的乙炔气量过低,发生器的产气量补充不足,在压缩机或吸气等作用下,可形成负压,使空气进入气拒, 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另外,若乙炔气柜管道堵塞或 发生器产气量过快,将会有大量的乙炔气体储存在气柜内,可能造成物理爆炸。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 一、原料及产品的识别 1、氯乙烯的性质和规格 氯乙烯英文名为vinyl chloride、chloroethylene,分子式为C2H3Cl,相对分子质量为62.5。 (1)基本物理性质 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其冷凝点(沸点)为-13.9℃,凝固点(熔点)为-159.7℃,临界温度为142℃,临界压力为5.29MPa。随着压力的增加,氯乙烯沸点升高较大,易液化。氯乙烯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见表3.1.1。 表3.1.1 氯乙烯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 由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氯乙烯在常压下的沸点是-13.9℃,但加压后就可以得到液体氯乙烯。这一性质在氯乙烯精制中有着重要的工业意义。 氯乙烯蒸气压力和温度的关系见表3.1.2。 表3.1.2 氯乙烯蒸气压力和温度的关系 液体氯乙烯的密度与一般液体一样,温度越高,氯乙烯的密度越小,液体氯乙烯密度如表3.1.3所示。 表3.1.3 不同温度下氯乙烯的密度

氯乙烯饱和蒸气的比容随着温度变化见表3.1.4所示。 表3.1.4 氯乙烯饱和蒸气的比容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温度下氯乙烯的潜热见表3.1.5所示。 表3.1.5 不同温度下氯乙烯的潜热 氯乙烯易溶于丙酮、乙醇和烃类,微溶于水,常压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见表3.1.6所示。 表3.1.6 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氯乙烯易燃,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为4%~21.7%(体积分数),所以使用氯乙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2)主要化学性质 氯乙烯分子含有不饱和双键和不对称的氯原子,因而很容易发生均聚反应,也能与其他单体发生共聚反应,还能与多种无机或有机化合物进行加成、取代及缩合等化学反应。 ①有关氯原子的反应 与丁二酸氢钾反应生成丁二酸乙烯酯: 222222H ()() | | 丁二酸氢钾丁二酸乙烯酯---=--=+ → +CH COOK CH COO CH CH CH COO CH COOH CH CHCl KCl 与苛性钠共热时,脱掉氯化氢生成乙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