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全部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一、代数公式:

1.两数相加的和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加的和:a+b=b+a

2.两数相减的差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减的差:a-b≠b-a

3.两数相乘的积等于它们反过来相乘的积:a×b=b×a

4.两数相除的商等于它们分子、分母反过来相除的商:a÷b≠b÷a

5. 两个数之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两倍的它们的积:(a +

b)² = a² + 2ab + b²

6.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7. 平方和公式:a² + b² = (a +b)² - 2ab

8.两个平方差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b)=a²-b²

9.一次方差公式:(a+b)×(a-b)=a²-b²

10. 完全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11. 平方完全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12.两个完全平方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

b)=a²-b²

13.四平方定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不超过四个正整数的平方之和。

14.二项式定理:

(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a(b+a)ⁿ⁻¹bⁿ⁻¹+bⁿ

15.幂运算的乘法法则:aⁿ×aᵐ=aⁿ⁺ᵐ

16.幂运算的除法法则:aⁿ÷aᵐ=aⁿ⁻ᵐ

二、几何公式:

1.线段等分点公式:已知线段AB,M为AB的中点,则AM=MB=AB/2

2.垂直平分线公式:已知线段AB,O为线段AB的中点,则AO⊥OB,

并且AO=OB=AB/2

3.线段外一点到线段的距离公式:已知线段AB和一点C,以A、B为

两端点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垂直平分线于点D,则CD为点C到线

段AB的距离。

4.倍比公式:线段相等的倍数比相等,线段成同一比例的倍数相等。

5.各角平分线的性质:平分一个角的直线叫做该角的角平分线,三角

形内部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7.同位角性质: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截断而成的对应角。同位角相等。

8.圆的面积公式:S=πr²,其中S为圆的面积,r为半径。

9.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²,其中S为球的表面积,r为半径。

10.球的体积公式:V=(4/3)πr³,其中V为球的体积,r为半径。

11.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²h,其中V为圆柱的体积,r为底圆半径,h为高度。

12.矩形的面积公式:S=l×w,其中S为矩形的面积,l为长,w为宽。

1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²,其中S为正方形的面积,a为边长。

14.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bh,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b

为底,h为高。

15.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²+b²=c²,其中a、b为两直角边,c为

斜边(斜边为直角三角形的边中最长的一条)

1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bh,其中S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为底,h为高。

三、函数公式:

1.平均数定义:若有n个数,则平均数等于这n个数的和除以n。

2.绝对值函数的性质:,a×b,=,a,×,b

3. 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4.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对于函数y = ax² + bx + c,其中

a≠0,则它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

5.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二

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

6. 对数函数的定义:y = logarithm(x) a,其中a为任何大于0且

不等于1的实数。

7.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正切函数tan(x)在单位圆中的定义。

8.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和cos函数的周期为2π,tan函数的周

期为π。

9. 三角函数的性质:sin²(x) + cos²(x) = 1

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各类公式,这些公式在解题时能够提供帮助,有效地简化计算过程。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

率和准确性,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各种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各种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式。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出初中数学中各种常用公式大全。 1. 直线方程: 点斜式:y - y1 = k(x - x1) 斜截式:y = kx + b 截距式:x/a + y/b = 1 2. 二次函数: 标准式:y = a(x - m)² + n 顶点式:y = a(x - h)² + k 一般式:y = ax² + bx + c 3.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 θ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 θ = 临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 θ = 对边 / 临边余切函数:cot θ = 临边 / 对边4. 平面几何: 欧拉公式:V - E + F = 2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bh 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² 长方形面积公式:S = ab 圆面积公式:S = πr² 圆周长公式:C = 2πr 5. 空间几何: 球体表面积公式:S = 4πr² 球体体积公式:V = (4/3)πr³

直角坐标系中两点距离公式:d = √((x2-x1)² + (y2-y1)² + (z2-z1)²) 6. 概率统计: 全概率公式:P(A) = P(A|B1)P(B1) + P(A|B2)P(B2) + ... + P(A|Bn)P(Bn) 贝叶斯公式:P(B|A) = P(A|B)P(B) / [P(A|B)P(B) + P(A|Bc)P(Bc)] 期望公式:E(X) = ∑xiP(xi) 方差公式:Var(X) = E(X²) - [E(X)]²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各种常用公式的大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题型,运用不同的公式,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 一、代数公式 1. 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 2.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a² - 2ab + b²。 3. 平方根公式:√(a² + b²) = √a² + √b²。 4. 求根公式:x = (-b ± √(b² - 4ac)) / 2a。 5. 一次函数:y = kx + b。 6.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 二、几何公式 1. 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4a,长方形的周长=2(a+b)。 2. 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a²,长方形的面积=a*b,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 3.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π为3.14。 4.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三、比例与百分数公式 1. 比例公式:a:b = c:d。 2. 百分数公式:百分数 = (部分 / 全体) * 100%。 3. 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 = 原值 * 增长率,增长率 = (增长量 / 原值) * 100%。 四、三角函数公式 1. 正弦公式:sinA = 对边 / 斜边。 2. 余弦公式:cosA = 临边 / 斜边。

3. 正切公式:tanA = 对边 / 临边。 4. 正负角公式:sin(-A) = -sinA,cos(-A) = cosA。 五、概率与统计公式 1. 概率公式: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次数。 2. 组合公式:C(n, m) = n! / (m! * (n - m)!),其中n表示总数,m表示选取的个数。 3.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六、等价变换公式 1. 分配律:a(b + c) = ab + ac。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 交换律:a + b = b + a。 以上公式是初中数学常用的一些公式,它们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这些公式,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理解数学概念有很大帮助。

初中常用数学公式一览表

初中常用公式一览表 1.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科学计数法:a×10n(1≤a<10) 3.n边形的内角和:(n-2)×180° 4.幂的运算公式: a)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a m+n(m、n是正整数) b)幂的乘方:(a m)n=a mn(m、n是正整数) c)积的乘方:(ab)n=a n b n(n是正整数) d)同底数幂的除法:a m÷a n=a m-n(a≠0,m、n是正整数,m> n) e)a0=1(a≠0)(a≠0) f)a-n=1/a n(a≠0,n是正整数) 5.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 a)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是因式分解) (a+b)²=a²+2ab+b² (a-b)²=a²-2ab+b² b)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反过来是因式分解) 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HL 7.勾股定理:a²+b²=c² 8.一次函数斜率公式: a)设直线倾斜角为α,斜率为k,则k=tanα b)一次函数图像上有两点A(x1,y1),B(x2,y2),函数的斜

率为 k=(y2-y1)/(x2-x1) 9.两点间距离公式: 平面上有两点A(x1,y1),B(x2,y2),那么 10.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 a)去根号公式: b)乘法:(a≥0,b≥0) c)除法:(a≥0,b>0) 11.数据的统计公式: a)极差公式: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b)平均数公式: 设x1, x2, x3......x n的平均数为m,那么 c)方差公式: 方差记作s2,则 d)标准差公式: 标准差记作s,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12.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公式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c=0,那么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初中数学78个公式

初中数学78个公式 以下是初中数学常见的78个公式(按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类): 1.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 2. 比例相等:$\frac{a}{b} = \frac{c}{d}$ 3. 二次根式:$\sqrt{a} \cdot \sqrt{b} = \sqrt{ab}$ 4. 平方根的开平方:$(\sqrt{a})^2 = a$ 5. 次方公式:$a^n \cdot a^m = a^{n + m}$ 6. 分指数:$\frac{a^n}{a^m} = a^{n - m}$ 7. 平方和分解:$a^2 + b^2 + 2ab = (a + b)^2$ 8. 平方差分解:$a^2 - b^2 = (a + b)(a - b)$ 9. 平方差和分解:$a^2 + b^2 - 2ab = (a - b)^2$ 10.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11.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12. 一元三次方程:$ax^3 + bx^2 + cx + d = 0$ 13. 直线方程:$y = kx + b$ 14. 平行线的性质:$k_1 = k_2$ 15. 垂直线的性质:$k_1 \cdot k_2 = -1$ 16. 直线的截距式:$\frac{x}{a} + \frac{y}{b} = 1$ 17. 圆的标准方程:$(x - a)^2 + (y - b)^2 = r^2$ 18. 圆心坐标公式:$(a, b)$ 19. 圆的半径:$r$ 20. 弧长:$L = 2\pi r$ 21. 扇形面积公式:$S = \frac{\theta}{360^\circ} \pi r^2$ 22. 正方形的周长:$P = 4a$ 23. 正方形的面积:$S = a^2$ 24. 长方形的周长:$P = 2(a + b)$ 25. 长方形的面积:$S = ab$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1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 -ab-bc-ac)。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设α为任意锐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诱导公式二: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设α为任意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诱导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诱导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诱导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表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公式的大全表,供您参考: 1.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3.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4.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5.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 6.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bsinC 7.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8. 两角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9. 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 10.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 11.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1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 13. 梯形的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14. 圆周长公式:C=πd=2πr 15.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6. 扇形面积公式:S=1/2lr=πr^2×n/360° 17.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公式:∠A=90° 18. 旁切圆半径公式:r=(a+b-c)/2 19. 旁切圆直径公式:d=2r 20. 三角函数定义式:sinA=∠A的对边/斜边cosA=∠A的邻边/斜边tanA=∠A

的对边/∠A的邻边cotA=∠A的邻边/∠A的对边 21. 三角函数关系式:tanA=-cotA sinA cosA=-cosA sinA tanA cosA=sinA 22. 三角函数诱导式: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tan(π/2-A)=cotA cot(π/2-A)=tanA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tan(π/2+A)=-cotA cot(π/2+A)=-tanA sin(π-A)=sinA cos(π-A)=-cosA tan(π-A)=-tanA cot(π-A)=-cot 23.三角函数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2A-sin^2A=1-2sin^2A=2cos^2A-1 tan2A=(2tanA)/(1-tan^2A) 24. 三角函数半角公式:sin^2A=(1-cosA)/2 cos^2A=(1+cosA)/2 tan^2A=(1-cosA)/(1+cosA) cot^2A=(1+cosA)/(1-cosA) 25. 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 cosAsinB=sin(A+B)-sin(A-B) cosAcosB=cos(A+B)-sin(A-B) sinA sinB=sin(A+B)+sin(A-B) 26.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27.三角函数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28.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sinα=(-1)^(j+1)*2^(j+1)*a^(j+1)/(2^(j+1)*a^(j+1)+2^(j)*a^(j))

(完整版)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3、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4、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5、完全立方和公式:a3+3a2b+3ab2+b3=(a+b)3。 6、完全立方差公式:a3-3a2b+3ab2-b3=(a-b)3。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2+b2+c2+2ab+2bc+2ac=(a+b+c)2。 8、三项立方和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ac)。 平方根计算公式: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 (1)2√2+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 (2)2√3+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 (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 (4)3√2-2√2=√2 (5)√20-√5=2√5-√5=√5 根号的乘除法: √ab=√a·√b﹙a≥0b≥0﹚,如:√8=√4·√2=2√2 √a/b=√a÷√b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S = ab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S = 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h÷2 角和:三角形的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外表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如此: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如此: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如此: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根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一样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完整版) 1.乘法与因式分解 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 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 b)2=(a+b)2-4ab。 2.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 a n b n;⑤(a b )n=n n a b ; ⑥a -n=1n a ,特别:()-n=()n;⑦a0=1(a≠0)。 3.二次根式 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 4.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

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 |a+b|≤|a|+|b|;|a-b|≤|a|+|b|;|a|≤b<=>-b≤a≤b ; |a-b|≥|a|-|b|;-|a|≤a≤|a|; 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ax2+bx+c=0: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 数学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的全部公式。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初中数学必背公式 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三角函数公式 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cos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三角函数积化和差 sinAsinB=-[cos(A+B)-cos(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cos[(A+B)/2]sin[(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初中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1.加减乘除基本法则 加法法则:a+b=b+a,即加法满足交换律。 减法法则:a-b=-(b-a),即减法满足反交换律。 乘法法则:a×b=b×a,即乘法满足交换律。 除法法则:a÷b≠b÷a,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2.乘法运算法则 分配律:a×(b+c)=a×b+a×c,即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结合律:(a×b)×c=a×(b×c),即乘法满足结合律。 乘方法则:(a×b)²=a²×b²,即乘方的乘法法则。 3.除法运算法则 除法分配律:a÷(b+c)=a÷b+a÷c,即除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乘方运算法则:(a÷b)²=a²÷b²,即乘方的除法法则。 4.平方和平方根 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即两数之和的平方等于其平方和加上两倍的积。 平方根公式:a²=b,当且仅当a=±√b。 5.一次方程 一次方程的解法:ax + b = c,x = (c - b) ÷ a。

6.二次方程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对于方程ax² + bx + c = 0 当b²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 (-b ± √(b² - 4ac)) ÷ 2a; 当b²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 -b ÷ 2a; 当b² - 4ac < 0 时,方程无实数根,解为虚数。 7.百分数 百分数之间的转化: 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除以100; 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乘以100。 8.比例 比例的计算: 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即a:b=c:d,则称a与b的比是c与d的比,可以称作a与b成比例。 9.倍数与约数 倍数关系:如果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约数关系: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为0,那么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约数。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归纳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相遇问题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浓度问题

1、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2、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3、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4、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1、利润=售出价-成本 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3、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5、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周长公式 初中周长公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 3、圆周长=直径×圆周率,C=2π 面积公式 初中几何面积公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² 3、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1/2a+bh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圆与弧的公式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初中数学公式:因式分解公式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方和公式: (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完全平方差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两根式: 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两根式立方和公式: 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 a^3±3a^2b+3ab^2±b^3=(a±b)^3. 初中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初中数学公式: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初中数学公式:等差数列公式 某些数列前n项和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与因式分解 ① $(a+b)(a-b)=a^2-b^2$ ② $(a\pm b)^2=a^2\pm 2ab+b^2$ ③ $(a+b)(a^2-ab+b^2)=a^3+b^3$ ④ $(a-b)(a^2+ab+b^2)=a^3-b^3$ a^2+b^2=(a+b)^2-2ab$ a-b)^2=(a+b)^2-4ab$ 2.幂的运算性质 ① $a^1=a$ ⑥ $a^{-n}=\frac{1}{a^n}$ ② $a^{\frac{1}{n}}=\sqrt[n]{a}$ ③ $(a^m)^n=a^{mn}$ ④ $a^m\times a^n=a^{m+n}$

⑤ $\frac{a^m}{a^n}=a^{m-n}$ ⑦ $a^0=1(a\neq 0)$ 特别地:$a^{\frac{1}{2}}=\sqrt{a}$ 3.二次根式 ① $\sqrt{a^2}=a(a\geq 0)$ ② $|\pm a|=|a|$ ③ $\sqrt{ab}=\sqrt{a}\sqrt{b}$ ④ $\sqrt{a+b}=\sqrt{a}\sqrt{b}(\text{其中}a>0,b\geq 0)$ 4.三角不等式 a|-|b|\leq |a\pm b|\leq |a|+|b|(\text{定理})$; 加强条件:$||a|-|b||\leq |a\pm b|\leq |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 a+b|\leq |a|+|b|$;$|a-b|\leq |a|+|b|$;$|a|\leq b\iff -b\leq a\leq b$; a-b|\geq |a|-|b|$;$-|a|\leq a\leq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