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理论界对于农民医疗问题的讨论也较多, 文献量大, 内容涉及范围广。本文从研究主题、、服务需求、保障方式和发展的途径方法4个维度对农民医疗问题加以综述。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主题;需求;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居民占到全国人口的最大比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的改善程度,因此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离开农村医疗卫生这一主要内容来讨论中国医疗卫生保障状况的改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严峻局面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有关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研究文献日渐增多。事实上,这个问题所牵涉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医疗卫生政策所能包容的限度,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研究主题

1.1农村医疗问题现状的讨论

李卫东、崔建周(2005)认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一是农村缺少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农民缺少基本的医疗费用。随着医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与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的情况相伴随的是医药费用的飞速上涨, 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三是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疾病与贫困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田蜜(2012)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不足之处。取得的成绩是:政府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机构建设日趋完善;促进了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消费。不足之处是:用药费用没有明显降低;医疗卫生系统的绩效考核的手段和能力跟不上,政府包干的薪金模式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了积极性下降、工作懈怠、推诿现象;公立医院改革举步维艰。徐敏(2013)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是: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对自己的资金投入缺乏安全感。吕春,陈德芬

(2014)从农村医疗资源整合及优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倒三角形态,政府对农村基层卫生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欠缺。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拥有全国医疗资源的30%,这30%的农村医疗资源很难满足庞大农村群体的医疗需求,要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等对策。

1.2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线展开的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简称新农合) 的重要性。该类文献较多,不论是全国还是地区性的研究, 都对新农合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

关于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问题。赵劲(2006)认为由于农民对政府推出的新农合政策, 在基层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者执行下的可持续性、公正性和自己能否受益做出了“不可信”的预期, 才造成了农民对参加新农合观望、被动、积极性不高和向农民筹资难、筹资成本高的博弈结果。朱霖,袁兆康(2011)指出,新农合总体来说运行顺利, 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民心工程。新农合从试点到现在,政府职责基本到位, 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为吸引农民参合并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各地不断探索补偿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实施方案,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累了经验。农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利用得到改善, 认识水平和受益面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卫生的发展, 强化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

关于新农合实行中的具体细则,主要围绕新农合的资金筹集、费用的支付、管理监督、举办形式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田庆丰、雷卫河(2005)关于新农合试点县农民医疗费用分析和补偿比例测算的研究,通过对农民进行卫生服务和医疗费用入户调查, 测算医疗消费水平, 分析医疗费用分布, 探讨制定新农合补偿比例的方法, 最终认为按住院费的分布制订新农合的补偿比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李珍,刘小青(2014)指出新农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筹资机制、给付机制和自动调整机制,这与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是一致的。只有建立基本制度层面的机制,才能解决关键问题,与政策措施相得益彰。

关于影响新农合实行的因素。对影响新农合实行的因素分析较为全面和透彻

的是梁小华,周立(2005)在《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的分析。他们认为, 第一,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影响农民参合;第二, 政府部门工作落实状况影响农民参合;第三, 农民自身状况对参合的影响;第四, 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影响农民参合。于倩倩,尹文强(2011)分析了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就医的影响因素。提高参合农民的就医积极性是保证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参合农民的经济状况,新农合政策的受益情况和参合农民对制度的评价等是参合农民就医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3以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主线展开的研究

关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必要性。黄淑琼(2006)从国家政策导向和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性。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政策文件,在这种形式下普及和深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成必然,国家的政策导向为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机遇。传统的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传统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形成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提供健康服务的合力。刘玮玮,贾洪波(2012)从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指出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减轻县级医院的负担,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有利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推进农村公共卫生计划的实现。

关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陈家应(2010)年指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运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全科团队服务、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片区服务、特色服务、契约服务、上门服务及坐堂服务等。朱绥,肖小武(2011)从管理的角度探索建设“政府主导、集体举办、财政补贴、中心管理”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要做到“十个统一”,即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药品采供、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统一管理台帐。刘钰曦,袁兆康(2012)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进行探索。指出通过建立一种通过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改变和激励政策的开发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工作模式—通过领导开发为实施此项工作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卫生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转变服务理念;通过标准的建立和制度的建设规范化管理乡村两

级卫生机构;通过激励政策的开发,乡村医务工作者主动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不会太大,也不需涉及机构的转型和太多的体制问题,给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于完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对策。周航(2010)认为政府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建构与顺利发展,必须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不能仅停留在卫生管理部门的条文和规定上。影响农村居民就医的主要因素是支付能力不足,政府的投入和补贴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此外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严格管理,特别是对基金的筹集和支付情况的监督审查。沈志坤,蒋培余(2012)提出要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认为要构建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其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实施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培育的“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程”,并为其制定保障措施。杨树圣,王桂春(2013)提出加强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六统一”上。统一机构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和统一绩效考核。

1.4针对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展开的讨论

顾昕(2006)等人认为中国农村的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明确政府职责, 走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要改善当前农民所面临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必须走有管理的市场化, 防止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第一, 政府充当保险者, 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为全国居民提供适当的医疗保障;第二, 政府充当购买者, 约束医疗服务的费用;第三, 政府充当规划者,建立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四, 政府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钟世山(2012)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研究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为实现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买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努力,在制度层面上要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打破“以药养医”机制;深化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医疗服务递送能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缩小城乡保障水平差距;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虞伟林(2014)指出,国家启动医改以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民“

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农民的需求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医疗事业、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投入。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三是增强农民预防保健意识。四是提升新农合保障力度。五是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管理。

2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研究

王国军(2004)具体分析了农村社会健康保险对农民收入的长期影响,他指出没有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乡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张里程、汪宏等人(2004)对中国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意愿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他们认为在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所规定的政府和农民的筹资标准下,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显著地影响其参保率。这说明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对自身利益的认知程度和实际支付能力是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曾明(2007)的研究则显示了农民对“新农合”需要与否、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医疗费用报销是否方便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对参与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杨文选、杨艳(2007)指出设计统筹补偿方案,要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重点是提高补偿水平,适当地增加门诊补偿,不断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能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增加补贴带来的实惠。岳军(2009)指出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而这种不健全又具体表现在表达渠道不畅通、机制不通等方面。还有就是“自上而下”的农村医疗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它忽略了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医疗产品的实际需求,导致农民对农村公共医疗产品被动式消费。谭银花(2011)指出农村医疗卫生整体的制度供给与农民医疗需求之间存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制度体系内部不相配套,制约了农民需求的有效满足;城乡医疗卫生制度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医疗资源的可得性与可及性。王欣(2014)认为随着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的提高,他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也呈现上涨趋势,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

3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方式研究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是关系亿万农民生体健康乃至生命的大事。改革开放以

前,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事业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世界银行指出(1993),中国“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杜鹰(2001)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出现了全面滑坡,主要表现为:农民各项健康指标改进速度放缓,甚至被认为是处于所谓平台期。李卫平(2002)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口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合作医疗也在大部分地区逐渐阶梯,90%的农民又回到自费医疗。高梦滔、海闻和姚洋(2003)认为,可以设想现阶段在中国实行医疗保障制度的“双轨制”,即:第一在贫困农村地区实行提供日常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依靠政府公共干预;第二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实行商业保险制度,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邹晗(2013)分析了现阶段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当强化政府责任认识,明确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分地区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承担的财政责任,并且要加大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投入。郑玉秀(2014)指出国公民在享受医疗卫生保障上存在着二元失衡现象,卫生保障制度呈现出三维分立态势。为了社会各阶层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有必要实现我国医疗保障一体化。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为我国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

4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途径与方法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学者纷纷提出了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途径与方法,以便更好的完善农村医疗制度。

邬旭东(2007)根据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实行政府、集体经济与农民三方合理出资的办法;二是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三是建立对农村低收入患病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四是应该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的工作机构。”李二曼(2008)在其文章中提到:“首先要加强政府支持;其次要改革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再次要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最后是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于海泉,张炎冰(2012)从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指出,要充分利用医改政策,加快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本专

科学历教育,改善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学历教育学费资助工作;做好乡村医生轮训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科要求,选送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规划,培养出一批基层技术骨干队伍。毛威(201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农村医疗发展状况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农村医疗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政府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另一个是乡镇门诊的设立数量所占的比重。所以,可以知道我国增加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规模,对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的健康福利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经历其发展演变以来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各界学者已提出了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途径,但为了能更进一步、更好的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我们应从根本上找出引发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去探索和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

5小结与简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來国内外学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从理论支撑、实践操作、可行性论证等诸多方面考虑,还有不少需要继续完善和深入探讨的领域,主要表现在:

一是需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规范、补充和扩展。例如,如何准确界定医疗卫生的本质属性,医疗卫生演变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以及其背后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特殊发展规律是什么,其与社会主义性质、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是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全方位研究。当前国内多数研究主要偏重于对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制、机制与制度某一单方面问题的技术分析和研究,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农村医疗救助保障制度研究等等,但对于从全局角度来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农村医疗健康保障体制的整体性设计研究还有待加强和深化。

三是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方面,大多数资料分析侧重于国外农村医疗和卫生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介绍,而缺乏深层次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国外与国内的对比与借鉴方面还需要进一歩深入研

究。

四是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寻求综合性的科学解决方案。联系中国改革的特殊历史阶段以及新一轮医改的实际需求,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充分分析国际经验,深入围绕农村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制度问题开展的系统、深入研究还不够丰富,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可操作性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还不多见,研究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五是缺少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查阅相关文献,对于农村医疗保障的研究大都从卫生经济学和卫生管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公共管理学科涉及较少,即便有涉及,也大多在政府职能责任的必要性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政府如何在这一特殊重要的领域实现治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与我国当下深入开展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体制改革不相适应。

六是需要研究新情况与新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公益性"目标,与此同时,农村医疗保障方面也涌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也需要在理论层面及时地丰富、完善、总结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卫东, 崔建周. 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 理论探索,2005,(6): 84- 86

[2]赵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何“向农民筹资难”[J]. 卫生经济研究, 2006,(5) : 26- 28

[3]田庆丰, 雷卫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医疗费用分析和补偿比例测算[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40(5) : 848-850

[4]梁小华, 周立. 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8) : 748- 750

[5] 刘玮玮,贾洪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6):36-38

[6] 刘钰曦,袁兆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25-26

[7] 沈志坤,蒋培余.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

研究,2012,(3):6-9

[8] 杨树圣,王桂春.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与门诊总额预付[J].卫生经济研究,2013,(9):16-19

[9]顾昕. 诊断与处方: 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10]王国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04,(1)

[11]张里程.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支付意愿的影响[J].中国卫生经济,2004,(10)

[12]岳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J].财政研究,2009,(5)

[13]邹晗.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6):114-115

[14]潘寄青,苏超,汪宗林.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角度对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5):5-6

[15]黄伟,龚勋.关于农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医

学杂志,2007,(1):34-35

[16]李晓敏.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的健康状况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 (5):60-62

[17]胡勇,张宜民,李云伟.我国农民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

初级卫生保健,2007,(3): 1-3

[18]刘运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J].中国卫生经济,2007,(7):11-15

[19]刘珊宏,吕振威.供需视角下农村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828个农户的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66-73

[20]李国英.中国农村医疗机制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2013,(8):120-121

[21]刘芙,金春梅.城乡一体化北京下辽宁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2-23

[22]李明辉.中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比较[J].世界农业,2013,(9):79-83

[23]顾雪非,向国春.新医改对农村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3,(5):14-17

[24]高晓璐,姚兆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3区9村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34):795-797

[25]谢继庆.大港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6]邬旭东.我国农村传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险研究,2007 ,(4)

[27]李二曼.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8)

[28]徐敏.浅谈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 ,(2)

[29] 朱霖,袁兆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8:1:57-59

[30] 李珍,刘小青.重构医疗保险体系视角下的新农合发展研究 [J].卫生经济研究,2014, 2:3-8

[31] 郑玉秀.实现我国医疗保障一体化的路径及制度设计 [J].学术交流,2014, 2:137-140

乡村医疗卫生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医疗卫生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乡村医疗卫生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医疗卫生现状及发展情况,我们 进行了本次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乡村医疗卫生现状 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目前,城市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乡村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医 疗资源严重不足,甚至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 2.医疗设施落后 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乡村医疗设施普遍落后,设备老化,诊断和治疗水 平有限。 3.专业人才短缺 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短缺,一些乡村医生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和实 践经验。 4.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普及,但农民自付医疗费用仍然较高,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乡村医疗卫生发展建议和对策 1.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医疗的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乡村医疗设施和条件。同时,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2.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到农 村服务。同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3.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农民自付医疗费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同时,加强对 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4.推广基层适宜技术 推广基层适宜技术,提高乡村医疗设施的技术水平。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使他们 能够掌握并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质量。 四、结论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篇1 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今年寒假期间,本人发动“保山市隆阳区蒲缥大学生联合会”成员专门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进行调研,采取访谈、问卷、文献等多种调查方式,对农民、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深入调查,努力探寻现行农村医疗保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完善农村医疗保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6日——20xx年2月22日 ⌝调查地点: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调查对象: 农村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医疗工作者 ⌝调查方法: 问卷、文献、访谈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发展宏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

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二、“新农合”在保山市隆阳区的发展: (一)区域概况: 保山市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东距省会昆明593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境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6千米,全区总幅员面积为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隆阳区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 4个民族乡。全区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少数民族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6%。 改革开放以来,隆阳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形成了粮油、烟草、蔗糖、畜禽、林果、蔬菜、咖啡、丝麻、山葵、药材花卉等十类优势农业产业,全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57.8:21.1:21.1调整为2005年的32.58:27.05:40.37。2005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调研报告3篇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调研报告3篇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调研报告1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生机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__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三件”水*,医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和满足农村人

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二、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单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重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使医务人员失去知识更新的机会,造成知识老化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业务水*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四、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不高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

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医疗设施和服务方面。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保制度存在缺陷,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城市明显差。下面将探讨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 1. 医疗设施和服务不足: 农村地区的医院和诊所常常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缺乏先进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人员配备不足,医疗设施卫生条件不达标,医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2. 医保体系存在问题: 当前农村医保由村级、乡级和县级三级管理,补助标准低,政府扶贫力度不足,农民医保几乎没什么保障。同时,在医保支付方面,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之间的结算存在问题,一些医生直接向患者收费,导致患者医疗负担重。 3.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尽管农村地区有医院和诊所,但是人口密度低、交通条件差、收入水平低都导致医疗服务没有得到均等分配,部分地区医疗资源鸡肋,一些地区却因资源紧张导致医生数量少、床位不足等问题。

4. 卫生文化意识不高: 部分农民卫生意识淡薄,卫生习惯差,不懂得预防疾病。在病症发作或慢性病迫切治疗需要之前,没有及时去看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失去治疗的机会。 二、解决方案 1.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增加医疗设备和药品进口,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医生综合素质等,在农村建立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服务不足的问题,让农村居民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和服务。 2. 完善农民医保政策: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医保补助力度,提高政府扶贫标准,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加大对医保管理的监督力度,打击不合规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3. 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配,向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地区施加力度,使农民得到公平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引导农民加强健康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加强对卫生的关注,提高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卫生文化和健康管理习惯。 总结: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不足 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和交通不便,很 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缺乏适当的医疗机构和设备。大部分村庄只有一所小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此外,在公共卫生方面也存在欠缺,垃圾处理和环境清洁等问题经常被忽视。 二、医疗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地区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相对较少,许多有技术和经验的医务人员 选择到城市就业或去国外发展。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进一步稀缺。即使是留在农村工作的医务人员,也面临着工作负荷过大、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等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能力。 三、保健意识薄弱,健康教育不足 在农村地区,保健意识相对薄弱,居民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维护缺乏知识和 认识。很多人存在一种“生病了再看医生”的观念,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欠发达。这导致许多潜在疾病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并且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四、医疗服务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术培训机会有限,这导致医疗 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乡村医生可能缺乏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治疗和手术方面存在风险或错误。 五、费用过高,支付方式单一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紧缺,部分居民只能选择到城市就医或去私立医院治疗。然而,城市的医疗费用普遍较高,并且需要交通费用等额外开销。同时,农村地区的医保和医疗救助体系相对不完善,支付方式单一,难以解决贫困居民就医的问题。 六、药物供应不稳定,假药泛滥 在农村地区,药物供应链常常受到限制。由于交通条件和物流配送问题,许多 重要的药物在乡村地区无法及时到达。此外,假药现象普遍存在于乡村地区,由于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很多合格证明缺失或伪造的假冒药品流入市场,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提升建设效率,加快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 建设。同时也需要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和环境清洁水平。 二、优化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优秀医学学生回乡就业、提供奖励和培训机制等方式留住和 吸引医务人员。此外,亦可加强农村地区的医学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提升乡村医生的专业技术。 三、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政府可以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于疾病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认识。同时也需要推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 四、建立并完善医疗监管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对乡村地区医院的监管力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规范。同时还 需要加强对药物供应链的监管,减少假药泛滥现象。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持续拉大,农村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农村医疗卫生所面临的问题 1.医疗资源不平衡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而这种不平衡的医疗资源分配情况,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农村地区的医生数量不足,医疗设备、药品和诊疗技术也无法满足农村广大居民的医疗需求。 2.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地区的医院大多规模小,医生水平和诊疗技术可能相对较差,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同时,农村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也不如城市医疗机构,这也为农村医疗服务的不足,设置了门槛。 3.医疗费用高 农村地区医疗费用相对城市地区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医疗需要的专业人才匮乏,医疗设备昂贵,所以医疗费用也高。 4.居民健康素质低

农村地区的居民大致上没有城市居民的健康素质和医疗意识。一方面,他们缺乏健康知识,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居民对疾病的自我防治意识不够强烈,一旦患有重病却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疾病更加严重。 二、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建议 1.建立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 要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就医便利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逐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就医便利度。 2.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在建立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样,需要通过各项政策扶持,招聘和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保证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 3.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需要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和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和提高医疗意识。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卫生宣教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广告、网络和小册子等多种宣传方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和健康素质。 4.建立完善的医保制度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分析 1.1 基础医疗设施缺乏 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大型医院、诊所等基础医疗设施缺乏。很 多村庄只有一个小诊所,无法满足民众的就诊需求。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和地理条件限制,农村居民前往城市就医非常不便。 1.2 医务人员稀缺 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专业医务人员数量远远不足。许多优秀的医生更愿意 留在城市发展,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医生队伍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差异,吸引力低使得更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而去就读普通高校或从事其他职业。 1.3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大部分情况下,农村地区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这意味着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医疗设施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存在差异性,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甚至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的建议 2.1 完善基础医疗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引导一部分优秀的城市医生到乡村开展临时义诊活动,提供更多就诊机会。 2.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养与引进

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工作。此外,可以将一些重要岗位设置在乡镇卫生院,并配备相应的药品和仪器设备,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加强对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 2.3 加大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同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的监督,确保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体农民。 2.4 推行跨区域合作开展诊疗 不同地区之间可以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享现有的医疗资源和人才。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互联网诊室,方便农民就近就诊。此外,可以推广“一对一”养护模式,使得每个家庭都能有专属健康管理师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 2.5 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自我保健和预防意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村,向居民普及常见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知识。此外,还可以鼓励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并接受必要的健康指导。 三、总结 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基础医疗设施缺乏、医务人员稀缺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并培养、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将能够逐步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医疗面临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的 限制,农村居民往往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和医疗费用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就医体验。 1. 医疗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高水平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的缺乏。在 许多农村地区,只有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有限的医疗服务,而专科医生和先进的设备则很难得到。这导致了农村居民面临着就医不便、就医周期长和就医效果不佳的问题。 2. 医疗服务质量低下 受医疗资源限制和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普 遍较低。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医疗技术和诊断设备的滞后使得医生往往无法提供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由于大城市医院的吸纳能力有限,一些医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医疗队伍的不稳定和资源的浪费。 3. 医疗费用负担重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更重。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和价格的不 透明,农村居民不得不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此外,由于医疗保险的普及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村居民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二、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建议 针对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和 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建议:

1. 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改善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意识。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与高水平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通过远程医疗等方式,提供专科医生的支持和指导。 2.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统筹和配置,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医生到农村地区工作,提高农村地区医疗队伍的稳定性和素质。 3. 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普及 为了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应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普及。一方面,要完善医保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的医保补偿比例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医保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率。 4. 加强农村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 农村地区的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一些常见疾病。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疾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 发挥社会力量和科技创新的作用 农村医疗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医疗服务的提供、支持科技创新和智能医疗的发展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 结语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因为我是一个AI模型,所以不能够给出一篇原创文章。但是,我可以提供以 下的参考文章供您参考: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落后性却限制了农 村地区的发展。本文将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 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施配置不足 农村地区医疗设施较少,许多乡镇、行政村没有医疗机构。同时,医疗设施与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一些较偏远的地区没有医疗机构。 2.医疗资源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医疗人员缺乏。许多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都选择在城市工作,而非留在农村地区。同时,因为薪酬问题,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很难招聘到优秀的人才。 3.医疗水平低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普遍较低。这也导致了一些疾病 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例如结核病、肝炎等。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施建设缺乏规划 当前,许多医疗设施的建设缺乏规划,医疗设施与农村社区间的距离较远。这 也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带来诸多不便。 2.补贴政策存在缺陷 目前,政府对医疗人员和医疗设施的补贴政策存在缺陷。一些医护人员难以享 受到应有的补贴,而一些医疗设施则未能得到政府补贴。 三、未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面对上述问题,未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 未来,可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2.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 为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政府还应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包括 医疗设施建设、医疗人员培训、医药保障等方面。 3.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还不太完善。未来,可加快医疗卫生 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总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仍需要改善,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却是积极的。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医疗资源的不足。由于 医疗资源不足,乡村地区缺少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导致了就医条件的不完善。许多农村地区的卫生院设施简陋,医疗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更严重的是,农村地区的医疗人员数量不足,医生和护士的分布不均,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就医难题。 二、医疗水平较低 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乡村地区的医务人员接受的医疗教育和培训相对较少,缺乏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这导致了农村医生在医疗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能力相对不足。另外,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相对较少,医院之间的竞争性不强,缺乏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也限制了医疗水平的提升。 三、费用负担重 农村地区的居民多以农民为主,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医疗费用的负担是他们的 一大难题。农村地区的卫生院和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较高,且由于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完善,农民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的大部分。这对于收入有限的农民来说,往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费用负担重也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医疗服务不便利 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相对不便利,这也是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 交通条件的不便,农村地区的居民到城市或县城的医疗机构就医非常不方便。同时,医疗机构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错位。农村地区的

卫生院也普遍没有夜间门诊服务,这使得居民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给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五、医保制度不完善 农村地区医保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医保政策相对不完善,缺乏针对农村居民的特定保障措施。农村地区的农民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障待遇,导致了农民在医疗费用上的承担较大的压力。此外,农村地区的医保机构设立比较少,功能不全,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六、健康教育不足 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不足也是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农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很多人对于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许多陈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对于科学医疗的认知相对较低。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重要。 总结: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水平较低、费用负担重、医疗服务不便利、医保制度不完善和健康教育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更新,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改善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权益。

农村卫生保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农村卫生保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缺 乏医疗资源、卫生设施不完善、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居 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将对农村卫生保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解决方法。 一、问题分析 1. 缺乏医疗资源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是导致农村卫生保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疗机构少、医生稀缺,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同时,药品的价 格也普遍较高,农民负担较重。 2. 卫生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卫生条件较差。乡村卫生室设施陈旧、设备不全,对于一些严重疾病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此外,卫生间、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卫生设施也存在问题。 3. 健康教育不到位 农村地区的卫生教育存在滞后性,大部分农民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对于疾病的预防、常见病的识别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容易受到疾病的 侵害。此外,一些不良卫生习惯也缺乏及时纠正和改进。 二、解决方法 1.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与配备。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增加高级专科医生的驻村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制定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2. 改善卫生设施建设 应加大对农村卫生室的维护与建设力度,提升其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质量。完善乡村卫生室的功能,配备先进的设备,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卫生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条件。 3. 加强健康教育 农村地区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疾病的预防方法、常见病的识别与处理等相关知识。通过与农村学校、农民合作社等机构合作,将健康教育纳入农村综合发展规划。 4. 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健体系 完善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建立健全的预防医疗机制。加强农村卫生保健队伍的建设,培养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提升其专业能力。同时,完善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和妇幼群体的重点关怀和管理。 结语:

关于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医疗问题的概述 农村医疗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由于经济条件和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相对较低。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庞大,但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缺乏导致了农村医疗服务的不平衡。农村居民面临着医疗费用高昂、看病难、就医不便等问题。因此,解决农村医疗问题是一个紧迫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全面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合适的对策。 二、农村医疗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医疗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相对落后且数量不足,医院、诊所、社区卫生站等医疗机构 的分布不够均匀。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就医不便,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更加困难。 2. 医务人员供给问题 农村地区医务人员数量较少,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在农村地区的分布不 平衡。大部分医务人员更倾向于在城市地区工作,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往往面临医务人员短缺的局面。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社会保险覆盖不全 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社会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更加 容易面临医疗费用难以承担的问题。即使一些农村地区有政府提供的医疗补贴,但往往并不能达到全面的覆盖,并且操作难度较高,导致一些需要医疗帮助的居民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三、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对策

1.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包括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医疗器械设备的更新,以及人才引进等措施。同时,应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2. 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与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同时,医务人员的待遇应得到合理的提高,以提高他们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3.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农村居民医保、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4.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其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的满足度。 5. 引入互联网医疗 发展互联网医疗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远程医疗和在线咨询等服务,为农村居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同时,需要加强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确保其合法、规范的发展。 6. 宣传卫生知识与健康教育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减少农村居民的疾病发生率,从而减轻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农村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医疗服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就农村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出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 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缺乏,医疗人才流失严重,医疗设备和医疗机构的质量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够公平,农村居民在就医方面面临不少的难题。 2. 医疗服务水平低 农村地区医生医术和服务水平相对低下,常常会出现治疗不当、误诊等问题。此外,由于工作量大,医生缺乏精力和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导致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 3. 医疗体系缺乏协调 农村地区医疗体系缺乏协调,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配合。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有机的医疗服务网络,难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4. 医疗费用高

当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费用相对较高,加之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很多农村居民在看病时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医疗服务成为了负担。 二、对策探讨 1. 加强医疗资源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院的投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增加医护人员数量 有效增加农村地区的医护人员数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高。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并在培训中注重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3. 完善医疗服务网络 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之间的衔接和配合。特别是建立农村地区的两级医疗服务网络,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级卫生所为辅助,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共享和协调。 4. 降低医疗费用 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费用,并逐步实现医疗保险政策的全覆盖,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此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力度也是解决农村居民看病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

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

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农村医疗卫生调研报告1 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xx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xx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xx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

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县(市、区)医疗单位的现状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设施规模不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山区县城一般只有三、四万人口,农村到县医院就医的人也远没有现在多,因而,一家县医院,一家中医院基本可满足需求。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迅猛增加,尤其是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农民群众看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致使原有的医院规模、医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其次是技术水平不适应。由于大、中城市医疗单位的更大的人才需求和优越条件的吸引,县级医疗单位的一些医疗骨干陆续“上调”;民营医疗单位的高薪聘请,又拉走了一些医疗人才;又加之分配制度有失偏颇,医疗单位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不愿接纳更多的医疗新人,而作为医务人员个人,不愿外出进修深造,不能真正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因而,医疗技术水平不尽人意,甚至有衰退、断代的趋势。 2.农村医疗卫生的“网底”功能脆弱 在广大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打

工、经商,卫生院的服务人口明显减少;加上,相对以往,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条件改善了,生活好起来了,留在村里的人一旦得病,也大多直接往县医院就诊,不愿先在卫生院进行检查,即使有的卫生院设备良好也难以留住病人。由于看病的人少,医师实践的机会就少,实践少了,医务技术提高就慢,甚至逐渐荒废,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卫生院业务下滑,甚至难以生存。因为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没有经济收入的保障,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因而,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流失严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广受好评和欢迎的医疗站和赤脚医生,因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被冲跨了。此后,由于缺乏集体的支持,加上农村人口减少的影响,许多村的卫生室已经消亡,有的名存实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网底不结实乃至消失,后果可想而知。 3.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未有明显改观 “看病难”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难在交通不便。一些居住在大山里的农民,看一次病要步行几十里的山路,时间、精力、财力上都是极大的浪费;二是难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到大医院就医,非排队等候不可,好多科室没有熟人难以入住。而“看病贵”问题,近几年不仅没有缓解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果得了大病住院,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农村卫生服务关系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及其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对农村的卫生服务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卫生服务研究 Abstract: the rural health servi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ural residents' health and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rural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rural health services.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目前面临着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农村卫生服务“重医疗,轻预防”现象依然存在。[1]尽管政府在已经增加了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筹资的力度,但农村的卫生服务仍需要加强投资,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1.农村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有中国特色的提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主导力量,直接影响着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关系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有杨蕊在《当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和对策》一文中以河南省为调查对象,对农村卫生人才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机制、政策、保障、待遇等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得出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及配置不平衡等问题,影响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基层医疗单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卫生适宜人才匮乏和外流现象还继续存在的结论。并提出在培养优秀卫生人才上下功夫;规范开展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加快人才成长;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营造终身学习教育环境;认真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引进、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探索县乡一体化管理,统筹使用各类卫生人才,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人才和管理优势,将县、乡两级医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改变传统上县乡村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壮大和激活辖区医疗资源,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为乡镇卫生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以县带乡、以乡促县、县乡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县乡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等建议。[2] 任嵩等在《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一文中列举了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卫生人才发展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其次找寻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农村医疗卫生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医疗卫生情况调研报告 林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场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 一、调研背景 (一)“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就一直备受关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开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及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情况,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立的目标。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根本医疗卫生问题进展大规模的投入。 二、目的及意义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广阔农民群众的生存大计,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改善和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农村居民更加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更好地为自身谋福利,也为了解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居民就医、生存及开展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在付家铺村进展了一次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情况的调查。 三、调研方法及调研路径 我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的方法对付家铺村居民进展抽样调查 四、付家铺村医疗卫生情况调查结果 经过为期一个礼拜的调研,我走访了村里十几户农家,经过走访调查,我发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大病挨、小病抗〞是常事,一般的常见病如头痛感冒等小病,大多数农民并不会选择就医,而是熬一熬就过去了。调

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详解

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理论界对于农民医疗问题的讨论也较多, 文献量大, 内容涉及范围广。本文从研究主题、、服务需求、保障方式和发展的途径方法4个维度对农民医疗问题加以综述。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主题;需求;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居民占到全国人口的最大比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的改善程度,因此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离开农村医疗卫生这一主要内容来讨论中国医疗卫生保障状况的改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严峻局面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有关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研究文献日渐增多。事实上,这个问题所牵涉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医疗卫生政策所能包容的限度,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研究主题 1.1农村医疗问题现状的讨论 李卫东、崔建周(2005)认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一是农村缺少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农民缺少基本的医疗费用。随着医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与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的情况相伴随的是医药费用的飞速上涨, 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三是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疾病与贫困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田蜜(2012)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不足之处。取得的成绩是:政府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机构建设日趋完善;促进了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消费。不足之处是:用药费用没有明显降低;医疗卫生系统的绩效考核的手段和能力跟不上,政府包干的薪金模式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了积极性下降、工作懈怠、推诿现象;公立医院改革举步维艰。徐敏(2013)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是: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对自己的资金投入缺乏安全感。吕春,陈德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