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社会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全文)一、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脑血管病(如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如间歇性跛行)和心力衰竭在内的一类疾病[1]。CVD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4]。CVD在中国也成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加重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和《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1 300万,冠心病患者1 100万,CVD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5,6]。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医院CVD患者的出院人次数及住院总费用在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医院CVD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 002.1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57%;其中,心血管病1 002.63万人次,占6.30%,脑血管病999.56万人次,占6.27%。CVD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738.24万人次)和脑梗死(640.30万人次)为主,分别占36.87%和31.98%;其余依次为高血压(240.70万人次)和颅内出血(142.91万人次)。2016年CVD的住院总费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190.85亿元,颅内出血

为254.19亿元,脑梗死为601.05亿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15%、16.88%和22.24%。2016年AMI次均住院费用为26 056.9元,颅内出血为17 787.0元,脑梗死为9 387.0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2%、5.90%和2.30%[5]。

2011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的报告中预计,从2010到2040年,如果每年能将CVD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元[7]。

CVD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并非无法避免。遏制CVD发病的上升趋势,降低其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三级预防体系各有侧重,尤其一级预防、二级预防都要落实在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的基础上。

二、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历程

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反映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相对位置的综合性指标[8],通常由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医疗保险状况、性别及种族等指标单独或复合后表示,划分标准不完全相同[9,10]。

SES最早是由Hollingshead[11]引入,用三因素量表测量心理健康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社会声望。1961年,Dunean[12]提出综合职业声望,收入和教育形成社会经济指数来评价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1970年,Green考虑了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家庭收入对健康的影响不同,提出了针对不同种族家庭的SES计算公式[13]。大量的研究使用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来代表SES。教育是流行病学上常用的SES指标,可根据个体具体受教育年数或所取得学历划分等级;职业通过影响社会地位,社会网络,工作压力,工作暴露等,从而与健康相关;收入可以影响食物和保健品的购买能力,医疗服务的可得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健康,收入水平可使用家庭年收人或家庭月人均收人两种指标来衡量[9]。有些研究将婚姻状况也纳为衡量指标。也有研究将各种指标综合,根据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条件、耐用消费品、收入等指标分值之和,从低到高分为几层,统称为社会阶层。

三、社会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

近年,SES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们试图了解反映社会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差异和健康公平性的影响,对CVD 病因的关注也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延伸到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疾病谱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解释CVD 的发病风险[14],SES对CVD的发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SES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CVD的发病的作用并不一致。由于SES 是综合性概

念,其内涵和外延都较为复杂,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更好地评价SES各个指标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成年人群社会经济状况与CVD发病的关系,有助于对不同SES的人群采取特定的防控策略,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控制CVD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风险,以期能为CVD更好的防治提供一些线索。

(一)国外研究进展

1. 教育

低教育程度者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CVD认知水平较低,CVD发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表明,对不同年龄者或不同CVD类型,未观察到这种影响,或出现相反的状况。

2001-2014年,一项在全球20个国家的城乡流行性学调查的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PURE)显示,在35-70岁人群中,校正财富及其他因素后,相对于高教育程度者,低教育程度者发生CVD的风险在中等收入国家为HR:1.59(95%CI 1.42-1.78),在低收入国家HR为2.33(95%CI 1.79-2.77),在高收入国家未见统计学显著性。这可能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地教育程度者获得的医疗照护水平相对于高教育程度者较低[14]。美国1982-1991年纽黑文市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512名6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依据受教育时间划分为4个等级:0-7年、8-9年、10-12年、13年以上。

研究发现,75岁以下的人群中接受0-7年教育者患脑卒中风险是接受13年以上教育者的2.07倍,但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种关联刚好相反,高教育程度导致高发病率,以接受13年以上教育者为参照,0-7年受教育程度者患脑卒中的比例风险比为0.42[16]。另一项美国的女性健康研究发现在健康女性中随着教育程度增高,CVD的发病风险会下降,但教育的保护作用并不能完全由CVD的传统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解释[17]。丹麦2004-2015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教育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呈负相关[18]。一项meta分析同样显示,早期受教育水平和卒中风险负相关[19]。Jichi医学院队列研究显示,日本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而与冠心病(CHD)无关[20]。

2. 职业

瑞典的一项从1990年对中年人的10年随访研究根据人群是否进行脑力劳动将职业阶层分为7个等级:高等脑力劳动者、中等脑力劳动者、低等脑力劳动者、技工、非技工、自我创业人员和其他,发现男性最低等级的职业阶层脑卒中发病率是高等脑力劳动者的2.84倍,而女性为1.43倍[21]。英国的一项1993-1997年对39-79岁的社区人群的10年随访研究将职业阶层由高到低划分为6个等级:专业人员(如医生、律师等)、管理者、技术类非体力劳动者、技工、半熟练工人、非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脑卒中发病率是专业人员的2.25倍[22]。Jichi队列研究显示,经多因素校正后,女性白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比蓝领高;而不同职业女性

总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CHD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职业男性脑卒中各型及CHD发病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20]。德国的一项急诊研究显示,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城市内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骤停、脑出血等急诊医生的调度会显著上升[23]。

3. 收入

PURE研究并未发现财富多少与CVD事件的发生具有强关联[14]。丹麦队列研究显示,收入水平与AMI发病呈负相关[18]。瑞典的10年随访研究发现,女性低年收入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是高年收入组的1.78倍,男性为1.25倍,而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此种联系[21]。美国女性健康研究显示,收入与CVD发病呈负相关,不同于受教育程度,收入对CVD 发病的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CVD的传统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来解释[17]。

(二)国内研究进展

1. 教育

受教育水平也可以作为个体未来职业和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个体在受教育阶段获得的能力和知识能影响其获得健康信息及卫生服务的能力[9]。全国高血压调查流行病学随访研究(China National Hypertension Survey Epidemiology Follow-up Study,CHEFS)显示在1991年40

岁以上中国成年人中,10年后受教育水平对男、女CVD发生均呈负相关,且对女性作用比对男性强[24]。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对这些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更好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预防。2007-2012年我国五省市(广东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山西省和安徽省)老年队列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越低,脑卒中发病危险度越高[25]。2013-2015年南京某医院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患者相比,教育程度为小学或文盲、初中文化水平患者更倾向于患有重型缺血性卒中[26]。2016年9月-2017年10月广东某医院神经科病例对照研究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相对于<6年教育者,6-9年教育者首次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OR: 2.63(1.45-4.75),>12年教育者首次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OR: 2.18(1.25-3.82)[27]。

2. 职业

职业是一个与个体经济收入及物质生活条件强相关的指标。不同的工作环境带来不同的工作压力、获得教育的机会并影响个体获取卫生服务的能力[9]。CHEFS研究结果显示在1991年40岁以上中国成年人中,10年后,职业与CVD发生风险间有负相关趋势,且对男性影响大于女性。经多因素校正后,除了农民外,男性其它职业组(包括工人、退休人员、职员、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发生CVD均低于无业者;退休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发生心脏病及脑卒中风险较低;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CHD发生风险较低。女性中,职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发生

CVD的风险低于无业者[24]。我国五省市老年队列研究显示工人脑卒中发病发病率最高,最低为农民和家庭妇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广东某医院神经科病例对照研究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相对于无业者,工作者首次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高风险[27]。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和更长的工作时间也可能增加心脏病及脑卒中的发病风险[28, 29]。

3. 收入

我国五省市老年队列研究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的人群为脑卒中发病高危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4.8%;家庭人均年收入最低的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山西省开展的中国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研究,简称“山西队列”,显示低收入人群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好于他们的人群,尽管血脂水平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却更高[30]。广东某医院神经科病例对照研究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相对于低收入者,高收入者患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7]。可能由于当地高收入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也可能由于高收入居民医疗条件好,更容易到该医院治疗,检出缺血性卒中,存在选择偏移。

四、总结

SES是一个复杂的指标,与许多暴露因素,资源和易感性有关,并对健康产生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SES与行为方式的关系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也各异。SES对CVD的影响

是社会经济地位在健康相关行为、环境条件及健康信息接触和传递的综合效应。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健康服务的获得和使用,从而导致个体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发病风险的差异[31,32]。

在发达国家,当其处于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时,高SES人群可能更易拥有危险因素,如摄人致动脉粥样硬化饮食、静坐式工作、吸烟;低SES人群则因为无力购买价格贵的糖和高脂食物,劳动强度又大,反而较少患CVD。使SES与CVD发病风险表现为正相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高社会阶层人群因为更容易获得健康信息、高质量的健康照护、社会福利和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促进健康的行为,从而降低CVD 的发病风险;而SES差的人群由于失业率高、购买力弱,不能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再加上吸烟等不良行为,反而会促使CVD发生;所以SES与CVD的关系转变为负相关。发展中国家可能正在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此,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可能也是如此,不同地区SES 的巨大差异也许是导致各种相关关系并存局面的重要原因。所以,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阐明我国人群近年来不同SES与CVD发病风险的关系,了解SES对CVD的影响,对认识各阶层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健康促进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SES与的CVD发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对不同的SES易感人群应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和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倡导良好规律的生活

方式、公共卫生服务、生活环境改善、医疗卫生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CVD的发病,减轻疾病负担,促进不同SES 人群平等享有卫生资源,减少健康不平等,实现全民健康。

2021年冠心病心脏康复国内外研究与进展(全文)

2021年冠心病心脏康复国内外研究与进展(全文)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明显加速,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50% ,城市为43.16%。据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继续保持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1]。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 )硏究数据表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卒中和再住院率高达25% , 4年累积病死率高达22.6% ,而且死亡患者中有50%死于再发心肌梗死。即使存活,30%的冠心病患者活动受限,30% 的患者无法正常工作,45 %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2]。冠心病的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大量冠心病患者单纯药物及介入或搭桥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冠心病患者的根本问题。近50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心脏康复CR ) 是心血管疾病稳定期的最佳治疗模式。 心脏康复是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联合相关药物、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全程的康复治疗和疾病管理, 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戒烟睡眠处方等综合干预方案。目前,欧洲和美国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均强调身体活动或运动的价值,建议临床医师不仅要给患者提供药物处方,同时应提供运动处方、心理和营养干预等。近年,中国学者对冠心病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也逐渐受到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机制、康复新技术及模式的最新硏究进展进行综述,为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全 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不可忽视的议题。 本文将从新进展的角度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现状。 一、心脏再生医学的发展 传统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缓解心肌 缺血、增加心肌细胞的供氧为主,如使用机械支持装置、药物治 疗等。但这些方法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有效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近年来,随着心脏再生医学的发展,利用干细胞、心肌细胞和生 物基质等材料,通过种植或移植等技术实现心肌再生或心肌功能 修复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最近,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培养干细胞,成功研究出了一种叫 做心肌干细胞的细胞,可以用来种植到患者的心脏中,促进受损 的心肌细胞再生。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心肌干细胞移植技术 可以更好地修复心肌损伤,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和功能。虽然这 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二、脑卒中的干细胞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以急性发作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和健康。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方法,减少脑组织损伤,恢复功能。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明显,有时甚至会出现副作用。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成为治疗脑卒中的新方法。通过对干细胞 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具有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胶质细 胞等多种功能细胞的能力,可以在体内干细胞来源的微环境中为 受损的神经细胞提供生长环境。 目前针对脑卒中的干细胞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腰 穿或者皮下注射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身体中,另一种是通过干 细胞在体外分化,将分化后产生的神经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中。 三、个性化心血管医疗

2021年社会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社会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全文)一、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脑血管病(如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如间歇性跛行)和心力衰竭在内的一类疾病[1]。CVD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4]。CVD在中国也成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加重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和《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1 300万,冠心病患者1 100万,CVD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5,6]。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医院CVD患者的出院人次数及住院总费用在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医院CVD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 002.1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57%;其中,心血管病1 002.63万人次,占6.30%,脑血管病999.56万人次,占6.27%。CVD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738.24万人次)和脑梗死(640.30万人次)为主,分别占36.87%和31.98%;其余依次为高血压(240.70万人次)和颅内出血(142.91万人次)。2016年CVD的住院总费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190.85亿元,颅内出血

为254.19亿元,脑梗死为601.05亿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15%、16.88%和22.24%。2016年AMI次均住院费用为26 056.9元,颅内出血为17 787.0元,脑梗死为9 387.0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2%、5.90%和2.30%[5]。 2011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的报告中预计,从2010到2040年,如果每年能将CVD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元[7]。 CVD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并非无法避免。遏制CVD发病的上升趋势,降低其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三级预防体系各有侧重,尤其一级预防、二级预防都要落实在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的基础上。 二、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历程 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反映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相对位置的综合性指标[8],通常由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医疗保险状况、性别及种族等指标单独或复合后表示,划分标准不完全相同[9,10]。

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与预防策略

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与预防策略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大脑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为了更好地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许多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基因与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基因研究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某些遗传突变可能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炎症与心脑血管疾病 炎症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常常存在炎症标志物的升高。炎症不仅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还会促进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从而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针对炎症的防治策略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心脏瓣膜疾病的研究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心脏瓣膜疾 病与高血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了解心脏瓣膜疾 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早期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脏瓣膜疾 病的研究一直是心脑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 1.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均衡的饮食、适 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习惯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心脑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2.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例如,抗高血压药物可 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抗血小 板药物可以预防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医嘱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3.早期筛查与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测 量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此外,定期进行心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 查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变。 4.心理社会支持

2021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全版)

2021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的最 新进展(最全版) 有人说颈动脉是上帝馈赠给人类了解大动脉的一个窗口,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系统性、繁琐的病理改变,可在颈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多血管床中同时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CAP)形成的环境相似、风险相似、易损性相似,这使得CAP同步评价心脑血管斑块成为可能。此外,颈动脉位置表浅,与心脑血管距离近,血管壁的组成、血流环境与心脑血管接近,而且近年来采用颈动脉评价和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研究相对较多。因为临床为了了解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情况需要繁杂的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CTA)和脑血管造影或脑影像学检查,价格昂贵且不易重复检查,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而颈动脉彩超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它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来实施;目前可以采用各种影像学方法早期检测到颈动脉内血管壁厚度、斑块形成类型及部位、血流状况、管腔的狭窄程度等,人们可以通过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类型来预测心血管和卒中风险,进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1 流行病学 Song等[1]调查了我国成年人颈动脉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和斑块形成的发生率,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加

CA和斑块形成发生了显著增加;30~79岁国人CA和斑块形成发病率分别为27.22%和20.15%。在2010年国内平均有2.0亿和1.5亿患CA和CAP。预测在2020年国内平均有2.67亿和1.99亿患CA和CAP。我国台湾地区一项调查显示,CAP发生率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1.9%和33.8%[2]。Ihle-Hansen等[3]调查了来自普通人群的中年队列中CA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患病率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中年人群中CAP的发病率非常高,与IMT相比,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斑块负担之间的更大关联。另一项研究通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MRI)比较了中国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CAP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钙化和富含脂质坏死核心的CAP,这表明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4]。Wang等[5]分析了84 880例中国居民的颈动脉超声数据,发现中国≥40岁居民中CA的发病率为36.2%。Song等[6]进行的的一项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59项研究的Meta分析估算,2020年全球有近20亿人CA。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机制 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是细胞内的一种酶,氧化亚铁血红素转变成铁离子、一氧化碳和胆绿素,然后变成胆红素。HO-1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和抗血栓作用。在一般情况下HO-1低表达。但是,HO -1水平升高标志机体处于病理生理学应急状态。HO-1对于CA和CAP 形成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动物实验证实,机体缺少HO-1可发生

2021年MicroRNA-21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MicroRNA-21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复杂,它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数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年龄、性别、高血脂、遗传以及生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精神压力大等,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的危险因素。长期以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它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比如脂质浸润学说,血管增生学说,平滑肌细胞增殖学说,还有内皮损伤学说等。现在的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始于血管内皮的损伤,低密度脂蛋白在内皮细胞沉积,单核细胞入侵,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结合,形成巨噬源性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迁移,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纤维帽形成。各种因素可以使泡沫细胞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粥样斑块的破裂引发临床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miRNA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它可以和m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miRNA在很多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1,2]。随着人们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对巨噬细胞、内皮血管和平滑肌细胞细胞均有调节作用[3]。miRNAs可以和靶基因的3´UTR 相结合,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近期研究发现miRNAs在心肌重构和肥厚、心肌细胞凋亡、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4]。研究发现一些miRNAs的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中可以检测到miR-21高表达状态,miR-21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存在很大的关系。也有研究发现miRNA-21可能参与调控内皮细胞的凋亡。miRNA-21几乎在所有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目前研究比较广泛。近年来人们对于miRNA-2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调节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如下。 一、miRNA的作用机制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在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从基因组转录出pri -miRNA。pri-miRNA在细胞核Drosha酶的作用下,由300-1000个碱基变成70-90个碱基组成的pre-miRNA。pre-miRNA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加工为成熟的miRNA。在RISC的引导下,成熟的miRNA 与靶基因mRNA完全或不完全配对。如果完全配对,则使得靶基因mRNA 降解,类似siRNA的功能,如果不完全配对,则使得靶基因mRNA的翻译受到抑制。miRNA参与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过程,在胚胎早期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炎症免疫等都发挥作用。目前关于miRNA方面,已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22(25)2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 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总页数】16页(P3331-3346) 【作者】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作者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要点解读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要点解读 3.《2021年改善心血管健康饮食指南》解读:适合中国人群的健康饮食模式 4.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 5.匠人学术——《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XX市XX区20年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背景 心脑nn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入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的30. 3%。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193 / 10万,其中脑Un管病113 / 10万、心血管病80 / 10万)。目的 隨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老龄化的发展,心脑nn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无锡崇安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以便加强预防, 现对20 —年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分析。 工作简介 心脑nn管疾病是一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为推动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XXXX幔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卫生局组织专家技术组制定了《XX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心脑un管事件报告工作。辖区各医疗机构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每月报告一次,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 病率不低于死亡率。 方法 全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使用报告卡迸行报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收集、登记、核对、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疾控中心下发的报病卡后审核并确认; 所属医院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所有新发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发病、死亡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提供的20年常住人□数。 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主要导致死亡的疾病之一,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在死亡原 因中所占比例非常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社 会经济因素等。遗传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患者, 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冠心病和高血压在家族中的聚集存在较高的发病率。 生活方式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这些都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积累,增 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受到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的人也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环境因素也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空气污染、饮用水质量、工作环境等都会对心 脑血管健康产生影响。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会导致血管炎性反应的增加,从而 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起到重要作用。低收入人群往往饮食单一、缺 乏体育锻炼,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也往往缺乏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和治疗资源,导致疾病的恶化和不良预后。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其流行受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应该采取综 合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鼓励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加强社会经济支持。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

流行病学对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关 注个体层面的健康问题,也探索了疾病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疾病的发生、传播以及 预防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流行病学对社会经济 因素的研究。 一、社会经济因素对流行病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就业状况等。 它们与人们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产生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1.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疾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某些特定年龄群体的疾病流行。老年人人口的 增多会增加老年慢性病的负担,而年轻人的流动性则与传染病的传播 有关。 2.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在流行病学中也被证实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较高的教育水平通常会带来更好的卫生保健认知和健康行为,减少不 良健康行为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3. 收入水平:低收入和贫困与疾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系。低收入 人群由于经济限制,往往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缺乏良好的卫 生环境,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4. 就业状况:就业状况对健康状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某些行业(如采矿、化工等)的从业人员来说,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风险较高,其职业暴露也可能导致疾病流行。 二、流行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流行病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也对社会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 经济负担:疫情的爆发和传播会导致大量人员生病,增加医疗资源的需求,进而造成医疗资源的紧张和费用的增加。此外,疫情可能导致人们减少消费,降低经济增长。 2. 劳动力流失:流行病的爆发通常会导致大量人员生病甚至死亡,这将导致劳动力的流失,影响到生产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3. 教育和就业:流行病对教育和就业市场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疫情爆发会导致学校关闭,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疫情还会导致企业的倒闭和工作岗位的减少,增加失业率。 三、流行病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因素的意义 流行病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因素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 预警系统建立:通过对社会经济因素与流行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建立起针对不同社会经济状态的疾病预警系统,早期发现并迅速应对。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疾病已经成为导致和促进死亡的主要现代健康问题之一。事实上,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呈现增加趋势。而近年来,在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之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心血管疾病原因的深入了解 首先,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深入了解了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各国所共存的一种重要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的人群而言。针对高血压这个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钾、钙、镁、铁几种元素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补充这几种元素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的发生。

其次,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比如,一些出现于牙龈和口腔的细菌,如厌氧菌和链球菌,会造成心包膜炎和心内膜炎的发生。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毒素 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 二、预防措施的提高 除了了解疾病的原因之外,为了提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各国政府和有关医疗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一方面, 通过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宣传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向群众普 及各种健康饮食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让人们时刻保持健康的一 种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各类机构也不断加强相关技术和设备的 研发和改良,改进现有的方法和手段,以保持良好的医疗水平。 例如,一些国家实行了免费体检和给予免疫补助,以保证地方居 民身体健康。 三、治疗改良的进展 在治疗方面的进展,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针对各种原因引 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主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药物方面,针对高血压的各种抗高血压药物已经发明,如利尿

2021年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变化(全文)

2021年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变化(全文) 心血管病虽然是一类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见到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这些常见病、慢性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其临床表现和用药原则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老年人心血管组织形态功能学改变 老年人心脏形态明显的发生了变化。左心房随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心室腔相对变小,冠状动脉的长度和宽度均增加,长度增加伴随心室腔变小,导致冠状动脉迂曲;大动脉相对增宽,主动脉及其分支管壁胶原纤维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同时伴随钙盐和脂质沉积,从而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增大,使动脉僵硬度增加和扩张度降低。心脏瓣膜也随年龄增长在增厚、硬化,瓣膜脂质沉积、钙化也在不断发生,其主要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邻近房室结、房室束,而易发生传导阻滞。窦房结周围脂肪积聚和胶原组织增生可影响窦房结的兴奋传导,而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肌细胞不断减少、肥大,心肌间质纤维逐渐增多、堆积,左心室僵硬度增加,左心室厚度增加;左心室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期及充盈性下降,最大心率、最大心排出量进行性下降,全身血管阻力增加、锻炼及劳动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也下降。此外,老年人心脏淀粉样改变随着年龄增加也不断的增多。

老年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弱、敏感性降低,反射性调节血压降低,突然改变体位时易发生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 心电图改变:⑴.P波:老年人P波改多显示左房异常(V1P波终末电势至少负0.04mm·s),其随增龄而增加;可见于左房稍增大。⑵.P-R 间期随年龄增长轻度延长,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血管病及死亡无相关性。⑶.QRS复合波:QRS间期与增龄关系不大,但QRS电轴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左偏;QRS电轴左偏的原因与年龄相应的左室壁厚度增加有关。QRS平均电压随增龄而减低,但ECG(心电图)左室肥厚随增龄而增高,这与继发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有关,也与年龄相应的左室壁厚度增加相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选用UCG(超声心动图)来评估。老年人V1~V3导联无进行性R波升高是正常老化现象,肥胖、左室肥厚、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可出现此现象。⑷.ST-T改变:ST段及T 波异常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它即可见于老年临床心脏病,也可见于健康老年人。T波振幅随增龄而减低,肥胖可是T波幅度增高,尤其男性。T波低平在老年人中,尤其aVL导联并无心血管危险增。T波倒置通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⑸.Q-T间期随年龄增长略有延长。 二.心血管危险因素 老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是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绝大数孤独生活。大部分老年人都吸烟,且多有几十年的吸烟史;由于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

2021冠心病诊疗挑战及进展(全文)

2021冠心病诊疗挑战及进展(全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其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1]。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态势,从2005年开始,AMI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AMI死亡率城市为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大陆地区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保持稳定增长。PCI术后患者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直接PCI比例逐年增长[1]。优化冠心病诊疗方法、直面当前冠心病领域的困境及挑战是当代心血管病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冠心病诊断新理念、新手段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SC 2019)上公布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指南摒弃了既往稳定性冠心病的说法,首次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念[2]。这一概念的转变体现目前对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

机制的深入认识,强调了疾病持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病理生理学特点。CAD病程呈现动态性、进展性,尽管冠状动脉疾病在急性事件之间往往是“稳定的”,但潜在的疾病状态却并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随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的控制情况而发生变化(进展、稳定、退化)。冠心病的诊断方面,新指南提高了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推荐级别。更为重要的是,新指南强调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冠心病临床可能性选择诊断方法的重要性,提示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摒弃“one size fit all”、“一刀切”的做法。 几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诊断技术的更新及发展,冠心病诊断的重心逐渐从解剖学评估向功能学评估方向转变。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金标准”,其在临界病变、多支病变、弥漫病变等方面治疗策略的指导价值已被广泛证实。但FFR因其有创性、需动脉注射腺苷、价格昂贵等方面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FFR-CT的出现打破了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有创性的困境。FFR-CT 是基于现有的冠脉CTA影像,利用流体动力学的原理,计算出血液的流速和压力,从而换算出三维的FFR数据,该技术相对无创,同时不需要血管扩张药物,也不需要价格昂贵的压力导丝。然而,FFR-CT仍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包括:血流动力学模拟算法造成模型的偏差;运算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对CCTA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基于此,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估的方法——深脉分数(DEEPVESSEL FFR)。有

心脑血管疾病论文:关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探讨

心脑血管疾病论文:关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疗,特别是降低发病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广大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者在积极探索,众多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企盼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探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策略,有一些实际体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1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1高脂血症: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 主要祸首。高血脂主要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比正常人高,特别是血液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胆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降低,脂蛋白b增高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目前认为氧化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随着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发病率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1.2 吸烟:吸烟是心肌梗死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吸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尼古丁和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对血管的危害,从而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使血中的ldl易于氧化,氧化ldl可促进血液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转为泡沫细胞;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激活凝血因子viii以及某些致突变物质,后者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安静时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需氧增加。 1.3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特别是老年人多患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异常增高,患者常无症状。动脉血压增高增加了脑卒中,动脉瘤,心力衰竭,心力梗死和肾脏损害的危险性。高血压常伴很多并发症,且危害极大。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功能障碍,使内膜对脂质的通透性增加,脂质蛋白渗入内膜,单核细胞粘附进入内膜,血小板的粘附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等变化,均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1.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患者中甘油三酯和vldl水平明显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规划(2021—2031年)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规划(2021—2031年)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我县虽然建立了胸痛中心和脑卒中中心,但缺血性卒中溶栓、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等技术力量还很薄弱。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认识不足、救治不及时和救治能力偏弱同时存在,教育宣传片面,慢病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危害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2019年死亡率居于死因顺位为第一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健康**2031”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健康***建设,根据《健康宁夏行动(2021—2031年)》和《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同政办发[2020]30号),特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1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常见重大疾病,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行动策略

坚持健康教育先行。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高危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坚持人人参与行动。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坚持全社会协同推进。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三、行动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10/10万及以下和190/10万及以下;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县医院卒中中心开展静脉溶栓技术;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不低于27%和3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100%,村卫生室提供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到70%和80%。 ——个人: 1、知晓个人血压。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

2021年血脂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血脂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全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ASCVD现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等ASCVD是危害人类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1]。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降低对ASCVD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作用[2-5],也证实了降胆固醇治疗在ASCVD的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意义,因此,血脂控制达标已成为防治ASCVD的核心策略[6-8]。近年来有众多研究发现血脂变异性与ASCVD发生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血脂变异性与ASCVD发生的关系及对其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血脂变异性概述及其影响因素 1960年,Groover等[9]首次报道了人体血脂波动的现象,提出血脂变异是指同一个体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各次血脂测定值有所差异的现象。目前用以计算血脂变异性而进行的血脂测量时间间隔不等,

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以月、也有以年为间隔至少连续测量三次血脂结果进行变异性分析。评估变异性的参数主要有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均值独立变异(variability independent of the mean,VIM)和平均实际变异(average successive variability,ASV),其中VIM=100×SD/均数β,β=logSD/log均数[10]。目前临床上血脂变异性主要是指TC、LDL-C、TG、HDL-C和非HDL-C的变异性。由于血脂变异性是根据血脂水平计算而得,因此血脂变异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而血脂水平受生物学、取样、分析方法、临床状况及遗传和环境等众多因素(如种族、年龄、性别、体质量、饮食生活习惯、药物及合并疾病状态)影响[11-13],我们推测血脂变异性亦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具体阐明。 二、血脂变异性在ASCVD中的作用 (一)血脂变异性全因死亡 Framingham研究首次表明胆固醇变异性与全因死亡的发生密切相关[14]。一项中位随访8.3年、纳入365 6648例基线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队列研究表明,TC变异性(CV)最高四分位数比最低四分位数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26%(95%CI 1.24~1.28;P<0.0001)[15],在此基线非ASCVD患者中,血脂变异性与全因死亡关系的机制不明确,可能与高血脂变异性患者合并更高的血压,更多的肥胖和血脂紊乱有关。此外,

2021吸烟与心血管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1吸烟与心血管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中国死亡原因第一位的是心血管疾病(CV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肌梗死(MI)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吸烟则是ACS和MI主要的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吸烟导致了769万例死亡和2亿残疾校正的生命年;吸烟是男性死亡的首要风险因素(占男性死亡的20.2%)[1]。769万例吸烟导致的死亡病例中有668万是当下还在吸烟的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干预,在未来几十年中,每年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病例和残疾校正的生命年将会持续增长。本文将近年发表的有关吸烟与CVD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1 吸烟与CVD相关机制 1.1 对血压的影响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29项研究,共192 067例儿童和青少年。在研究人群中,主动吸烟(汇总OR= 0.92)或被动接触香烟烟雾(汇总OR =1.01)与高血压无关。尽管主动吸烟并未显著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绝对水平,但研究表明,被动吸烟会导致收缩压绝对水平显着升高(合并系数= 0.26)。该研究结果提示,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无关。然而,被动吸烟与儿童和青少年较高的收缩压水平有关[2]。

CARDIA研究对4 786例黑人和白人吸烟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纵向变化(30年)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吸烟的黑人相比,吸烟黑人的收缩压和舒张血压均无差异,尽管吸烟黑人的脉压高于不吸烟黑人(β=1.01 mmHg)。与不吸烟的白人相比,吸烟白人的收缩压相似,舒张压较低(β=-2.27 mmHg),脉压较高(β=1.59 mmHg)。与从未吸烟者相比,长期戒烟的黑人或白人收缩压、舒张压或脉压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尽管吸烟与血压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但在吸烟者中观察到的较高的脉压可能部分导致该人群较高的CVD风险,因为脉压是中年后CVD风险的强力预测指标。该研究结果提示,黑人吸烟者的尼古丁代谢速率比白人吸烟者要慢,种族差异导致黑人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以及血压升高[3]。 1.2 对血脂的影响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是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HDL-C水平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饮酒、吸烟和定期锻炼。一项研究探讨了低HDL-C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是否取决于上述生活方式。该研究入选了3 456例男性和2 510例女性(35~60 岁)。研究结果显示:在男性和女性,与低HDL-C血症受试者与正常HDL-C血症伴有高体重指数(BMI)、高腰围与身高比、高甘油三酯(TG)的比值比,与高脂质积累产物和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

2021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成像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成像研究进展(全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心梗和中风在2016年导致179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1%,心血管疾病(CVD)成为全球人口的第一大死因。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病率在过去的20-30年间显著增加。在2016年,因ASCVD而死亡的人数有240万,其中170万病例的死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是中国人口的第二大死因。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因此,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并进行药物或器械等预防性治疗是预防急性心梗的关键措施。而对于已经发生急性心梗的情况下,早期筛查易重构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心梗后心肌成像主要包括冠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内光学相干成像(OCT)、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然而,这些成像手段过于单一,仅能从一个侧面体现病变情况,有时甚至难以定性和定量病变情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心梗后心肌损伤和重构是由诸多复杂的细胞和分子信号通路介导的,而这些正是目前分子成像的靶标,使得我们可以通过PET以及结合CT或MRI,无创地进行斑块和心肌成像,让

病理过程可视化、动态化和定量化,进而深刻理解病变进展,指导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因此,对于急性心梗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基于此,本文聚焦急性心梗前的冠脉斑块和心梗后心肌的分子成像,综述近年的新进展。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由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和修饰、巨噬细胞等炎症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因此,这一过程中的诸多分子靶点可以作为分子成像的靶标进行示踪和显像,特别是巨大的脂质核心、微钙化以及薄纤维帽斑块等易损斑块是关注的焦点。 1.低密度脂蛋白(LDL)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功能失调的血管内皮细胞使得LDL 浸润并沉积于细胞外基质(ECM),被蛋白聚糖保留在ECM中的LDL易被氧化为OxLDL,因此具有免疫原性特征,使其成为易损斑块的分子成像靶标。多种示踪剂已经被开发以显示动脉斑块中的OxLDL。其中,用68Ga 标记的小鼠单克隆抗体MDA2(68Ga-MDA2)以及人源性抗体片段IK17(68Ga-IK17)能够特异性的结合OxLDL,在MRI下能够获得动脉粥样病变特异性的高质量图像,目前已在动物实验中证明。通过MRI和SPECT,脂质体与OxLDL的清道夫受体LOX-1的反应也能被可视化,从而进一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