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其成因

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其成因

摘要:很久以来,东西方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艺术进行着剧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体现在建筑、雕塑、音乐、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上,尤其表现在绘画上。中西方绘画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绘画种类,有着很大差异,然而,中西方绘画之所以各有千秋,究其根源,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形态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绘画;差异;原因;

一、中西方绘画差异

1、在绘画材料形式上:

西方采用厚重鲜艳的油画颜料为媒介,中国画则以水墨为作画原料。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注重水墨的渲染隐逸。西方画注重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两者在材料上形成南辕北辙的艺术审美体验。

2、在艺术语言的侧重上:

西方绘画侧重于对面的刻画,而中国画侧重于对线的表达。而中国画则侧重于用毛笔的大小,干湿度去刻画潇洒各异,酣畅不同的线条。而西方绘画艺术,颜料和色彩易于用色块的浓度、纯度等构建面的整体感受,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面的理性思考.

3、透视运用上:

中国画主要运用“散点透视"为主,树是成片来表现的,山是成群来表现的,这种散点分布形成了一种气氛,不注重对某个个体的强调,注重整个群体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莫高窟中的61窟“五台山图"。以“焦点透视”为主的西画中,用集中的眼光看事物,有合理的光线安排,西方画家注重对形的把握,如写实派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两者在透视运用的方式和要求上是不可相提并论。

4、写意与写实的分流:

西洋画强调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画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方式是纯客观的,始终贯穿着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画家观察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对景写生,西方的画通过素描、解剖、透视和从方到圆

那种把握对象的方法,明暗的调子、统一光源的明暗关系来进行制作.中国画重在写意,这个写意可不是大概其意,写的是意象、理想,写的是画境、意境.所以有那么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所以中国画光是技术好不行,你画得好还得有文化,其中“文人画”的兴盛便是一大表现。涉及到诗、书、画、印各方面的修养。,这也意味着中国画总是有着深刻的内涵。中国画意象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张眼到、心到、意到,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情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物我交融,天人合一。当然,中国画也要面对客观物象,但这些物象经与审美主体交融后,也就蜕变成一种精神状态的物化方式,绝不再拘泥于客观真实的度量标准。作画时,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笔简而意工,象约而境奇,不仅求之于象内、境内,更着眼于象外、境外.

二、造成差异的原因

1、作家思维方式不同:

首先,中西方人思维的方式不同。提倡“感性”是是中国人的思维传统,还信奉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崇尚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截然相反的。

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庄子学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做整个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这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

西方“理性主义”与二元论起源于希腊,“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是希腊艺术的源泉,由“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产生了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东西方绘画表现出不同的面貌特点,是由于东西方艺术作家的不同导致。然而,所有人类层面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造就的。

2、地形环境不同:

中华民族平原盆地文化与西方海岛文化也存在差异。中华民族讲究“自然"与“自我保护”,政治上“先礼后兵"、军事上“保存实力”、“避实击虚”在绘画中呈现出的是含蓄、蕴藉;西方民族强调“主动出击"、“暴露张扬”,西方民族政治上主要存在的是开放性、攻击性与侵略性的心态,绘画艺术中呈现的是直观、张扬与裸露。

3、民族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以天人合一,自然、朴实、返璞归真为美,这个中国画里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中国人的禅学思想比较发达,形和意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脱离实在。绘画中体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和形意之间辨证的思维方式。

西方的画中,西画注重“科学"与“真理”,所以通过写实的手法组织画面,画家的功夫都用在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和光影上,不允许增加任何个人的意念和想象;抽象派与严格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写实派正好相反,创作方法是使自然物象变形,追求抽象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文艺复兴时期,“形似"与否是关系绘画成败的,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系列作品可以体现这一点。

4、哲学根源的影响:

中国的哲学根源是孔孟之道,老庄哲学,这种哲学基础环境的培养下,中国画家易形成是“天人合一"的熊欢和境界,因而笔落成作,自然潇洒,恢弘不羁,没有对仿真的刻意追求,对物象的执着描绘。而西方的哲学根源是宗教,基督神学,各种神学教条要求他们对真实原貌与事物原本形态的探索,就如同西方人孜孜不倦的去刻画各种神职人员,上帝,女神,他们将笔下的“真”延展至信仰层面,似乎笔下的真实度就体现他的信仰品质的高低。

三、如何对待此差异

1、和而不同,相互促进:

中西绘画从各个方面来讲的确是存在着很多差异,但它们不是没有相同之处的,不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们都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能在和而不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精神共鸣,人类共享

绘画本来就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动,绘画形象是经由心灵的感动支配而形成的,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呈现在画面上的色彩、笔触、肌理、结构、空间可以不同,但内心存在着不容置喙的共鸣,随之与观者心灵碰撞也产生共鸣,相同的精神共鸣,便会有相同的艺术感动,没有东西方之分。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画家和读者,只有认识到这种差异,才能使世界绘画走向真正的繁荣,才能获得更丰腴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美术卷[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 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 3. 观察方法不同: 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 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 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 一、人物 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 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 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 中国画使用“三远法”。西方风景画使用“焦点透视”。 三、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1.中西“写生”一词的不同内涵: 花鸟画:“写生即写物之生意”,主要说的是画面的生动效果。 静物画:是指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 2.构图手法的不同: 中国花鸟的“折枝”构图法是画家可以抓住花鸟最生动的的部分进行刻画。 西方传统静物画则追求写实的形象再现,用完整的惟妙惟肖的空间刻画,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3.描绘手法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绘画论文-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绘画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西方绘画差异论文(热门范文8篇)之第七篇 摘要:中西方绘画作为世界艺术的两大体系, 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具体体现。但二者在绘画技法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类精神世界融入绘画中, 就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因此, 就导致中西方绘画在题材的选择、表现技巧、线条运用、点的运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中西方绘画在选材、表现技巧、线条等方面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文化,天人合一,象征,明暗法

分别以中国水墨画和欧洲油画为代表的中、西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大体系。所谓艺术都是人类精神世界外显的产物, 都是由人类最原始的感性主观意识产生的。所以, 在精神层面上, 中西方绘画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 导致中西绘画艺术在绘画形式、图像、线条、色彩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区别。所以, 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正确认识必须从二者的差异性开始。 1 差异形成原因 导致中西方绘画存在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者之间的文化不同。中华民族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普遍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以传统的农耕生活为基础, 以一种热爱自然热爱内心世界的心理状态立于宇宙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强调相互之间的不可分离和契合状态, 崇尚传统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 中国的绘画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往往习惯于借助自然界的物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 讲究情景交融, 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的意象艺

浅析中西绘画之差异

浅析中西绘画之差异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历史和地理背景、哲学思想、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而绘画作为艺术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受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受众对象、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主题等方面,探讨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 一、受众对象的差异 从艺术家所关注的受众对象来看,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其实,受众对象的 差异又可以看作是中西文化审美观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追求注重“凝神静气”,追求心灵的宁静、飘逸和清雅,因此绘画作品重视意境,讲究笔墨雅致。而在西方 文化中,审美追求强调情感直觉和视觉冲击力。因此,西方绘画的艺术表现通常比较直观 和浅显易懂。 二、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色彩、形式和风格等方面。 1.色彩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色彩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中国绘画追求的是淡雅清逸、浓淡相宜 的颜色,对比色和鲜艳的颜色极少使用。这一传统在唐代最为盛行,并逐渐演变为中国画 的基本色彩风格。而西方绘画则偏重于对色彩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处理。特别是印象派和后 印象派的画家,强调色彩的光泽和发光效果,创造出绚丽而诗意的艺术形象。 2.形式差异 中西绘画在形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构图和线性表现上。中国绘画讲究构图的和谐, 以“气势恢宏、虚实相生”为莫高诺尔(山)体,慕唐风、析景阳、马远等大家所倡导的“一泼一拓,骨法步步”的搭建法,从而呈现出层次分明而又优美自然的画面。而西方绘 画的构图则更注重复杂的线性变化和透视效果的表现。 3.风格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风格差异,也是由于文化背景及审美观念形成的。在西方绘画中经常出 现瞬间的冻结、强调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以及颜色的明暗对比等巴洛克和洛可可的特点。但在中国绘画中,艺术家们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坚持传统的中国式笔墨和水墨画的形式,把节制、退让、拙朴、大气、空灵、空灵、于一体,展示出了优美的传统风格。 三、创作主题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绘画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 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二、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则是弥漫开来的荒诞意识.当代西方的现代艺术绘画,用平面色彩、平面构图、平面造型的原则,搞时空的合一来表现精神的迷茫,混乱,骚动,荒诞. (二)形式与整体 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就是从整体出发,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决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离开整体功能谈结构.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

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其成因

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其成因 摘要:很久以来,东西方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艺术进行着剧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体现在建筑、雕塑、音乐、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上,尤其表现在绘画上。中西方绘画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绘画种类,有着很大差异,然而,中西方绘画之所以各有千秋,究其根源,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形态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绘画;差异;原因; 一、中西方绘画差异 1、在绘画材料形式上: 西方采用厚重鲜艳的油画颜料为媒介,中国画则以水墨为作画原料。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注重水墨的渲染隐逸。西方画注重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两者在材料上形成南辕北辙的艺术审美体验。 2、在艺术语言的侧重上: 西方绘画侧重于对面的刻画,而中国画侧重于对线的表达。而中国画则侧重于用毛笔的大小,干湿度去刻画潇洒各异,酣畅不同的线条。而西方绘画艺术,颜料和色彩易于用色块的浓度、纯度等构建面的整体感受,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面的理性思考. 3、透视运用上: 中国画主要运用“散点透视"为主,树是成片来表现的,山是成群来表现的,这种散点分布形成了一种气氛,不注重对某个个体的强调,注重整个群体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莫高窟中的61窟“五台山图"。以“焦点透视”为主的西画中,用集中的眼光看事物,有合理的光线安排,西方画家注重对形的把握,如写实派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两者在透视运用的方式和要求上是不可相提并论。 4、写意与写实的分流: 西洋画强调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画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方式是纯客观的,始终贯穿着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画家观察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对景写生,西方的画通过素描、解剖、透视和从方到圆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点。中西方绘画艺术作为世界上两大绘画艺术体系,其差异性和独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 将结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风格、题材和艺术观念等方面,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进行一番浅析。 一、历史背景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是绘画风格和特点形成的基础。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其绘画风格受到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雕刻、建筑和壁画的深刻 影响。在中世纪时期,宗教题材的绘画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宗教题材为主的绘画体系。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可,注重描绘个体的形态和情感,达到了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在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写实主义风格开始兴起,画面的细节和光影的表现成为了重点。18世纪,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风格的兴起,强调了情感和个人感受,画面更加抽象和随意。 而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经历了青铜器时代、 汉朝、唐朝等历史时期,各个时期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绘画艺术以山水画和 人物画为主,注重意境和意念的抒发,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的超然和神韵的和谐。绘画风格 始终以传统为基础,追求的是传统绘画风格的传承和发展。 二、绘画风格 中西方绘画风格是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重要体现。西方绘画风格以写实主义和印象 主义为主,强调色彩的表现和光影的处理。西方的绘画作品追求的是真实和客观的表现, 追求的是细致和精准。西方绘画作品往往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画面的细节处理和光 影的表现非常精湛。 而中国的绘画风格则追求一种取象于物、抒发于意的意境美。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是 对山水、花鸟、人物等自然景物的意蕴和审美情趣的表达,追求的是画面的意境和神韵。 中国绘画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意蕴深沉、文化内涵丰富的感受,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更 注重的是意境和神韵的抒发。 三、题材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题材也有明显的差异。西方的绘画作品主要以历史题材、宗教题材、风景画、肖像画等为主。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的作品常常具有宏伟和壮丽的气势,表现了 西方人的理性和理想。而风景画和肖像画是西方绘画作品的主要流派,风景画追求的是风 景的壮丽和绚丽,肖像画追求的是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人类主要的审美方式是东西方两种,当然还有重要的非洲艺术和南美印第安艺术、澳洲土著艺术以及中西亚艺术。西方人至今仍然忽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方人自负的认为有了白种人的艺术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中国人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恰恰是西方人从未尝试过的。其中美妙西方人至今不甚明了。那么东西方艺术(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美术)有那些明显的区别呢? 1:艺术思维有区别。西方艺术主要反映客观现实。东方艺术主要通过对现实主观再现表达某种意境。西方社会从19世纪开始对艺术的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至今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富有逻辑,他的艺术史这种最可以不逻辑的学科也充分显示了其思维的一贯性。这点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我发现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思想内核偏偏是西方人从来没有触及和能真正领悟的。西方人从19世纪末仿佛突然开了窍,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哲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反思,这种反思是严谨的。其主要的催化剂之一是摄影技术的诞生。在摄影术诞生以前以西方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主要精力放在对客观事物的精确再现上,经过上千年的努力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其实对事物的平面再现本身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艺术,这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可以量化的技术,就算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经过量化的训练也可以掌握素描以及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我宁愿把这种技术归纳为科学而不是“艺术”。但西方艺术家们通过这

种方式展现的卓越技巧仍然可以算作艺术。但可笑的是摄影术的诞生彻底打乱了艺术家的思维---还有必要画画蛮?有了摄影我们画什么?艺术家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于是艺术家们开窍了,重新思考并定义绘画的定义以及表现的方式。于是种种流派,种种观念,种种思潮不断涌现,其实无非是想给画家们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西方对艺术的思考和艺术的发展还是相当严谨的。这几乎是一个拨丝抽茧的过程。首先是对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索,然后又对艺术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诞生了许多艺术流派。奇妙的是几乎还没有西方艺术家对中国艺术进行非常严谨系统的研究和复制,于此相反,中国的艺术家们对西方的艺术趋之若鹜,进行了普遍的研究和学习。不可否认西方在艺术的理论系统上是先进的,是远远领先于东方世界的。于是中国的艺术家面对左右为难的局面,一方面要继承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一方面要适应发达的西方现代艺术,于是出现了有趣的现象,一部分画家已经完全西化,接受并沿袭西方的现代艺术思路搞所谓当代艺术,这些艺术家基本完全使用西方的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去创作;另一部分所谓传统画家继续继承中国古老的表现形式进行中国本土艺术创作。当然有极少数画家想到了用中国的表现形式进行现代艺术思维的创作,其中代表如吴冠中。 中国传统的绘画主要是文人画。是文人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观进行抽象的描绘(当然也有十分精确写实的再现)来表现一种情趣美。如果按西方的艺术流派来分类,中国画应该属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范畴。中国古代文人通过对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的描绘展现高超的概括技巧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中西方油画的绘画差别和联系(简答题)

中西方油画的绘画差别和联系(简答题) 一、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不朽的作品,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历朝历代,无数绘画精品如奇葩异卉斗妍争辉,各个画派如涓涓清泉汇成滔滔江河。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传统,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它的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它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深奥又使人有些望而生畏。中国绘画起源于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劳动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质朴的原始绘画。 1、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画意”。而西画则不然。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 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2、中西方绘画的联系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二、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一、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 1.透视与非透视:中西方绘画在透视的处理上有所差异。西方绘画注 重透视法的运用,追求空间的逼真和立体感,使画面产生一种线性的深度。而中式绘画则多采用非透视的手法,通过山水、花鸟的形象和构图,表现 出静寂、静谧的美感。 2.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中色彩也有明显的差异。西方绘画追求色彩 的鲜明和对比,注重色彩的暖与冷、亮与暗的变化,以营造不同的气氛。 而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追求淡泊、克制的审美情趣,通过运用 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象。 二、创作风格的差异 1.对现实主义的追求:西方绘画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追求真实感和 精细描绘,致力于对现实主题和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而中国绘画则更注 重意境的营造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体现思 想性和寓意性。 2.对绘画技法的使用: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技法更为 细腻和精细,画面贴近视觉感知的真实效果。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用笔的 质感和节奏感,追求笔法的灵动、意态的神韵。在用笔技法上,中国绘画 注重笔墨点染,追求韵味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更注重线的把握和线条的构造。 三、主题内容的差异

1.文化传承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以文人雅士的情怀和境界为主题,强调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表达。而西方绘画更多地从宗教、历史、神话等方面寻找创作素材,注重表现人类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追求与探索。 2.艺术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上也存在差异。西方绘画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创作,倾向于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立性。而中国绘画则更强调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起来,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方式、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式绘画追求非透视的构图和水墨的意境表达,强调意境和寓意的传达。而西方绘画则注重透视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着重于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表现。同时,中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和艺术价值观念上也有所差异,中国绘画更注重文人雅士的情怀与意境的营造,而西方绘画更关注宗教、历史和神话等方面的表现和探索。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同时也丰富了世界艺术的多样性。

浅析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相同点和区别

探析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11) 摘要:欣赏中西方绘画的时候,大家不难发现,无论从纸张、画笔、颜料、内 容来看,中西方绘画均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根据我们的研究与探讨,发现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其实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想通过以下阐述,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进行分类,更加明显地表明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翻译: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everyone, no matter from paper, brush, pigment, content to see,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has very obvious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and analysis, fou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ctually has essential connection, so, want to through the following paper, will be 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classification, more clearly for western painting of the differences.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差异根源 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绘画,又是一种在艺术中占据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的艺术形式。绘画能陶冶人的情操。开拓人的思想和视野,培养人的创造才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广泛开展绘画教育,是广大学生和青年群体懂得并爱好绘画,是、也是种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欣赏国内外优秀画作时,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异,同为艺术,同为绘画,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那么这些绘画到底差别在哪里呢? (一)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差异的外在表现:绘画工具、画作的视觉、画作背景、绘画内容不同 (二)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本原因:起源的时间地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1.1中外绘画外观不同 中外绘画的最显著特征即是两种绘画的外观不同 1.1.1中国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是笔、墨、纸、砚,俗称文房四宝,西 方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有笔、纸(布)、色、刀等,绘画工具的不同就奠定了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基础. 1.2.1西方绘画主要是通过色彩和透明度进行分层,以此表现是通过色相 和明度来分层, 来表现事物本质,一般用水粉、水彩、蜡笔、油料等,而中

中西绘画的差异

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 铁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民族性的不同,进而衍生出艺术自身表现方式和技艺特点的差异。所谓艺术的民族性,就是指由民族历史的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它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同时,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族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基础之上的。中国画,特别是由于中国文人的参与,逐步把这门艺术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结合起来,把艺术表现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体系,也构筑了中国画艺术与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本质区别。 中西方有着不同传统的观念,西方认为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人类,主宰着自然;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的世界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有着非常强烈的时空概念;中国绘画则采用动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物随心动,景随人移。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自然的主人是人类,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传统。中西方艺术观、世界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决定了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相类似的表达方式也会有不同的内容。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题材、同样标题、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采用平面构图是为了突出基督,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人物并列左右,画面铺展,按顺序排开,产生了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使画面增强了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地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构图采取了斜角线,增加人物,夸张的动作,强烈明暗对比,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理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静一动,一正一斜,但饱满的构图画面、人物,充盈的背景刻画讲究细节,非常明显的叙事性,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

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差异比较-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差异比较-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历史、、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西方传统绘画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在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于哲学与基于科学

中西绘画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中西方画家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不同,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如潘天寿先生所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 中国绘画中的许多概念,如道、气、心、物、神、韵、意、虚、实等等,原属哲学范畴。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是一种哲学化的艺术。儒、道、禅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在绘表现为:追求和谐美,主张不偏不倚,中和为美,强调含蓄。 老庄哲学崇尚无为而为,主张天人合一,道家思想促使文人画家们超然世外,隐逸山林,在自然中追求天然之美,追求雅淡空灵的境界。禅宗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人只要静心自悟,无须修行,就可以觉悟。在中国文人画家看来,只有以虚静明澈的心灵去观照、感悟自然之美,才能达到心物统一、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仅从中国画家对水墨的偏爱及画面留白的处理便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绘画趣味,和见素抱朴、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哲学思想。

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高于自然、强于自然,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可以随心所地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律是对自然的科学反映,就严格遵循它。 加之西方绘画的渊源是埃及、希腊的雕塑与建筑艺术,西方的传统画风,是在二维空间中描绘出圆雕式的立体对象,这种画特别注重透视法、解剖学和光影凹凸的晕染,画面具有立体感、真实性。 在追求真实的道路上,西方绘画一直以科学理性精神为支撑。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画家将一切科学知识,包括透视学、解剖学、光学等用于艺术创作,力图达到立体空间的真实再现。 二、写意表现与写实再现 潘天寿在论画旧稿中曾谈到:西画主眼见身临之实境,故重

欧洲文艺复兴南北方美术的差异及原因

欧洲文艺复兴南北方美术的差异及原因 当时间的脚步进入中世纪,西方人终于开始被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灵”所禁锢,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所在,成为上帝的“神学奴仆”。在此期间,艺术家不能表现自我,完全服从于上帝。这种禁锢人们思想的行为最终走上了衰亡。“文艺复兴” 原意为“古代文化的复兴”或译为“古典风格的再生”。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的《绘画、雕塑、建筑名人传》中,最先使用这一词语来概括那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 一、尼德兰绘画特点 继意大利之后,尼德兰也逐渐出现了新文化的曙光,成为第二个全面进入文艺复兴的地区尼德兰早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性质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属于同一范畴。 1. 凡•埃克兄弟的细腻画风 尼德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于现实生活的变现,充分反映了当时城市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他们特别强调了绘画作品题材的世俗性;同时,由于这种绘画史从中世纪哥特式祭坛画和拜占庭的小型细密画演变而来的,因而它便显出前列的装饰趣味,画家们又非常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因此,整体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相对比较呆板且不够生动。 2•作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最早的奠基人,凡•艾克兄弟无疑是我们首先要介绍的。 胡柏特•凡•艾克是哥哥,他应该称得上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最早的奠基

人。扬•凡•艾克是弟弟。他可以称得上尼德兰文艺复兴艺术最早的奠基人。 他们兄弟俩的《根特祭坛画》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也是他们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虽然取材于圣经中的宗教故事,但画面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却具有人世间的生活气息;尤其是 内层中央部分的主体画面——《羔羊的礼赞》,更是充满了人世间的欢乐;那些生动的天使形态完全没有一点神的韵味,完全是 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带有人文主义世俗倾向性的意义,给处以中世纪哥特式艺术氛围中的尼德兰画坛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此外扬•凡•艾克还画了许多肖像作品如《阿尔诺芬尼夫妇》、《提摩大•李尔肖》、《包红头巾的男子》等。虽然每一个局部都被他刻画的面面俱到,但整体效果却十分拘谨和刻板,缺乏应有的生动。这也许就是尼德兰画家在当时受中世纪哥特式祭坛画和细密画的传统影响所带来的局限性,又或者说是整个时 代的局限。 二、尼德兰的后哥特式幻想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尼德兰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范围,工商业进一步繁荣,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也促进了这里的宗教改革运动。但是,由于法国和西班牙连年对尼德兰的征服与统治,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进入了最后的辉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有包斯和勃鲁盖尔,我在这里主要以包斯为代表谈一下尼德兰的后哥特式幻想。

浅谈中外美术之差异

浅谈中外美术之差异 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艺术底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绚烂的文化。无论是东方文化的神秘典雅,还是西方文化的华美靡丽。东西方的绘画,也如同文化发展一样,在漫长的历史轨迹里,发展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东方绘画的代表当然首推中国了,中国的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而西方传统绘画却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为什么中西传统美术会存在如此大的不同呢?艺术是一定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不同的土壤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植物品种。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人文的不同,所产生的艺术语言,艺术内涵都不同。 从社会意义上来看,中西方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也影响着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西方则往往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中国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后来者,是自然的一部分,西方则认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上的差异,表现在中西画家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西艺术的不同传统和风格。 从艺术特点上来说,有以下几个小点。 ①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西方绘画为了达到真实而客观地表现现实空间,利用焦点透视成功地模仿自然。以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画家的视点是静止的,位置是固定的。视线向远方层层探索,使画面空间表现以展现深度空间为主,以真实的视觉为基础,注重物象的形体与色彩。中国画则不然,中国画不喜欢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

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喜欢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 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②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 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 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西洋画就不然, 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③中国的人物画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 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 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 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 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 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 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 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④中西绘画在色彩上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 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中国绘画在 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的绘画艺术 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 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