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论文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论文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论文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论文【1】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当前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热点。

基于课程群内涵界定原则探讨了“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

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核心,在横向上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与应用”三门本科学历教育课程有机整合,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使学生打牢宽广扎实的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在纵向上,改革建设“数字信号处理(本科)”、“数字信号处理(硕士)”和“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向纵深拓展,培养高端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课程改革

按照高等院校教育模式转型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单专业岗位型向厚基础宽口径型转变。

为了适应这种转变,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课程群教学方法正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对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海军工程大学电气电子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类课程的本科、硕士、博士系列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叠,衔接不流畅,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均用较多的篇幅讨论了z变换和抽样定理;课程理论推导多,应用实例少,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产生疑惑;部分电气类研究生在信号处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欠缺,影响了后续学术研究的深度。

基于以上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学科专业的优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为目标,课题组进行了“信号与信息处

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在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课程群内涵研究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国内高校进行课程群建设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之后,一些高校陆续开展了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的实践。

为达成共识,提高课程群建设的质量,国内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对课程群的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讨。

[1]一般认为,课程群是以单门课程为基础,整合两门或以上内容相关联或程度逐步加深的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

课程群具有两大属性:一是关联性。

课程群虽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但在课程群建设未实施前,这一关联尚属内隐。

伴随课程群建设,这一关联不断外化,并在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的认知迁移达到贯通。

二是整合性。

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设计填补原先课程间的空白,删除原先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

基于课程群内涵界定原则,需要建设“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

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设计填补原先课程间的空白,删除原先课程间的重复,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从而达到少学时的整体教学效果大于多学时分散式多课程的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课程群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为核心,

在横向上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与应用”三门本科学历教育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使学生打牢宽广扎实的信号处理基础知识,并从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应用,形成完整的系统概念,掌握便捷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纵向上,改革建设“数字信号处理(本科)”、“数字信号处理(硕士)”、“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博士)”和“DSP技术与应用”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向纵深拓展,培养高端研究型人才。

课程群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结构框图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1.本科学历教育的横向课程建设

设计的课程群的本科阶段包含“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及应用”三门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科专业的共同基础。

“信号与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前导课,也是连接信息处理领域理论与应用的重要基础课程。

“DSP技术与应用”讲授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软硬件开发,属于实践与应用课程。

三门从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应用,形成相互连接与照应的整体。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系建设。

海军工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的本科授课对象有两类:一类是电子、通信类专业;一类是电气、控制类专业。

电子、通信类专业信号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弱电信号,对理论深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分别开设了70学时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和50学时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课程设计时注重理论计算法的深入探讨,更新、增加应用实例(例如调制解调),加强在通信、雷达、声纳等传统信号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拓宽学生视野。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以TI公司的C5000系列芯片为对象,以语音处理的实现为实践内容,讲授DSP的应用。

电气、控制类专业属于强电领域,信号处理在该领域的应用属于交叉学科,对信号处理的理论深度要求稍低,在课程设置时没有将“信号与系统”作为先导,同时将“数字信号处理”扩充为60学时。

首先用16个学时给学生补充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并适当降低知识点的理论深度,注重实际应用(如滤波器设计中直接讲授滤波器设计指标和MATLAB设计方法,略去理论分析)。

另外,电气控制类专业涉及的强电信号频率相对较低,信号幅值较高,而且多为缓变信号,对信号的采用频率、算法的精度、实时性要求不高。

在实际讲授中,着重强调傅氏变换在频率测量方面的应用,略去拉氏变换在电路求解方面的应用,加强数字部分,将状态空间移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讲授。

为改革课程使之更切合电气控制类专业,编写了适合该类专业的信号处理入门基础课程教材《数字信号处理》,[2]并于2011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已经在两届学生中使用,学生反映教材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好。

相应的“DSP技术与应用”课程以TI公司的C2000系列芯片为对象,以马达控制的实现为实践内容,讲授DSP的应用。

2.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的纵向课程建设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交叉性学科,它在经典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算法方面进一步扩展,其基本内容一般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讲授。

硕士讲授内容一般为最小二乘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功率谱估计和同态信号处理,博士讲授内容一般为高阶谱估计、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维格纳分布和多速率信号处理。

同样地,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大部分教材在内容、深度以及联系实际应用等方面基本上以通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而极少以电气自动化和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为对

象。

为满足电气自动化和机械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硕士、博士)对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需求,编写了《高等数字信号处理》教材,[3]作为硕士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和博士研究生“现代信号处理”的教材。

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一五”规划教材,以研究生水平的数字信号处理内容为主,适当兼顾与本科数字信号处理内容的衔接,并导论性地介绍信号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使学生既打牢基础又有发展空间。

三、实验体系建设

基于“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计划和建设目标考虑,学校在2007年建设了“信息处理基础实验室”,以该实验室为实验平台,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及应用”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并编写了《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讲义。

实验体系的建设实现了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软件仿真与硬件实现的有机结合。

实验内容的设置围绕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信号处理综合应用和信号处理软硬件实现四个层面展开。

软件实验基于MATLAB仿真环境,作为“信号处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内容,侧重于信号处理算法的仿真和系统的模拟,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硬件实验基于TI公司的TMS320C5x和TMS320C2x开发环境,作为“DSP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内容,侧重利用DSP系统资源实现信号实时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力。

四、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理论上以当代信息科学的观点讲授经典理论;实践上突出工程应用软件的应用,突出信号处理技术在电气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经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考虑专业的特点,既精选内容避免重复又注意内容的衔接

离散信号的z变换、抽样定理在两门理论课程均有体现,内容重叠且深浅不一致。

根据电气、电子专业对理论深度要求的差异,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该内容在相关课程出现的位置和学时,并注意和前后内容的连贯。

2.拓宽知识面,增加授课信息量,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课程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认识和记忆了多少定义、定理的条文,而应注重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

[4]随着信息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于许多经典理论的认识需要补充、修正或以新的观点来审视。

在刚开始建立信号传输概念时,从全球定位系统、个人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等实例引入,营造了当代信息科学飞速发展的浓厚气氛。

又如,按照传统的观念,带通滤波器的作用主要是针对频移信号的检测。

这种系统按需要设计之后无需改动频率参数。

而从当代信息科学的观念来看,必须以窗函数理解各种带通的作用,而且许多带通问题要求频率参数随时可以灵活调节,小波变换即是这种应用实例。

对于电气专业,增加介绍信息流、能量流、管理流互动的智能电网的概念,实现电气电子的交叉融合。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而不是过分强调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

例如,在讲解相关分析部分时介绍其在噪声消除中的应用;介绍频谱分析时,注重其在频率测量、谐波检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中介绍了用MATLAB语言实现信号处理算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实际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的研究内涵,突破了以往课程建设多以本科同层次课程组

合的模式,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课程的综合优化衔接的纵向模式。

课程群既包含密切相关、相承、渗

透、互补性的三门本科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的横向课程,又包含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衔接的深入拓展的三门纵向课程。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而又与时俱进的工作,其间总会产生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看法,以后将进行进一步研究讨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马赛,李方能,吴正国,等.《信号与系统》课程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33(1):102-103.

[2]尹为民,欧阳华,钱美.数字信号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吴正国,尹为民,侯新国,等.高等数字信号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郑君里.教与写的记忆——信号与系统评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考【2】

摘要:从构建课程培养目标,论述了对“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多途径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探讨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信号与信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随着国家专业目录的调整,实施21世纪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学科架构体系,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必须重视基本知识和具有创造性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与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测

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学校实验设备经费有限,目前的教学内容多是介绍一些通用的信号技术和通信原理方面的知识,使得基础理论课相对较多,但深度不够,实践和实训环节相对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在汲取国内外多所大学教学方法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该课程必须强化实验基础操作训练与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创新性、设计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把教学改革的理念带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

1.1 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实现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多样性,因此该课程除了要达到一般专业课的要求外,更应注重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形式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多形式互动交流”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体验,达到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开发新知识的能力。

1.2 教学观念更新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加工者和制作者,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必须转变以往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理念,明确该课程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上,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观念。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突飞猛进,而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的教材往往不能及时跟上电子技术发展的步伐。

所以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上要多设置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旨在培养和考核学生运用理论与实际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总体思路是:强基础,宽视野,勤动手,培养创新意识,思维与能力。

另外,实验教材的内容上也比较开放,使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启发为辅,提高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

该实验的开放式教学,也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创新思维。

灵活运用教学大纲,突破教材局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而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信息处理技术课程的大纲往往滞后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从社会需求来看,信号处理技术的教学大纲需要结合新技术的要求。

另外,我们在备课时要参考其他教材的相关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方式,突破个人狭隘思维限制,然后归纳出适合我们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达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3 采用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教学中,基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引导性讲授、结合实际应用式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实地实践”实施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主干教师带队,运用批判性思维教学,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相关内容有机衔接,发挥各自优势,使教学的三个方面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制作相关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并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通过大量的动画技术,衔接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知识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系统中设置论坛,给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在线讨论或留言。

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的讲座与竞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4 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注重课后习题成绩,抄袭情况严重,不重视该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修订题库,使得习题与试题结构更合理。

采用试卷和研究性作业相结合,重点考察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其次,通过课程设计和竞赛等方式来考核学生,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拓宽知识面,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避免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但对所学知识并没有完全消化和吸收的尴尬局面,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5 结束语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的面很多,同时提高认识和加强该课程教学是大势所趋,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

针对该课程的改革,我们只要紧密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紧跟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潮流,就一定能够把握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深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严新平,谢俊林,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 74-77.

[2] 李得伟,张超,李海鹰.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9,26(3): 74-75.

[3] 牛全民,姚国顺,林洁.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教改中的几点思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1,15(4): 75-76.

[4] 刘二林,王颖.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2(1): 132-133.

[5] 肖海林.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 (4):148-151.

[6] 王秋生,袁海文,崔勇.《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北京航窄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 77-8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标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标准

**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标准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 080714T 学制 4年 学科类别 工学 授予学位

学士 一、专业学科基础 (一)主干学科介绍 按照国家教育部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制定印发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学科”设置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电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以近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研究电磁波的产生、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的学科。其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目的是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

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信息过程、用以表达此过程的信息结构和规则及其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实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现代计算机及其相关的现象。该学科的工作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使之运用于各种信息加工任务的有效方法、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局限的理论特征。学科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仅自身已经成为高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且对于当代众多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会不断扩展、深化,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物理是物理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采用近代物理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方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 作者:吴海燕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28期 [摘要] 就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水平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基于此,将从新工科视角来分析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做法,希望对提高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工科;通信工程专业;信号處理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 TN9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78-02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所以各高校应当客观分析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之路,以便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新工科建设最直接的做法是建设课程群,优化课程设置结构,以便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目前高校各个专业课程设置实际情况来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能够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能够明确信号处理课程的侧重点,进而优化教学方法,以便提高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新工科视角审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关联课程内容重复或逻辑衔接不够紧凑 对大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情况予以了解,确定大多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MTLAB仿真及系统实现、数字图像处理、DSP技术及应用等。进一步了解各门课程教学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有重复的部分,也有逻辑衔接不紧凑的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并非不可,虽然有利于学生反复学习与认识,但前提是要明确重复的部分是重要的知识。而从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重复内容的重要性不强,反复学习不仅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使之无法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重要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课程内容逻辑衔接不紧凑,则会让学生以为某部分知识不重要,从而敷衍学习,如此势必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还会使学生对信号处理知识理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 验分享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教育部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相融合的学科体系,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专业,200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的专业认证,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电机学》、《电磁场》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高电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

杭电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简介 曹海燕,女,1975年10月出生,安徽枞阳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讲师。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院长韦岗教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信息论与编码、扩频通信理论。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申请专利一项,目前正在参与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陈华华,男,1975年10月出生,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现为通信工程学院教师。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电路与系统,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4月任讲师,2007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曾担任《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与仿真》、《多媒体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和《现代通信技术》、《IP交换技术》等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模式识别、无线传感网络。曾先后参与国防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 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 陈颖,女,1978年9月出生,浙江省东阳人,讲师。2006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学位。毕业后在无线通信教研室任助教、讲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技术、通信ASIC设计、数字通信技术。主要从事通信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为通信、电子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主持院级课题4项,参与中科院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同时参加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三等奖”。 戴绍港,男,1979年10月出生,浙江省瑞安人,通信学院专业教师。2001年7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材料科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读研究生,研究数字通信技术及软件无线电技术。毕业后留校在无线通信教研室任助教、讲师。研究方向:软件无线电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多年从事指导学生科协与大学生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工作,于2005年被学校评为校优秀学习指导教师,在2006年和2007年指导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别获得省大学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一等奖。当前主要从事软件无线电、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及电子设计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为通信工程、信息对抗专业本科生开设通信系统导论、软件无线电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实验等4门课程。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校基金课题1项,参与企业合作横向课题3项,在《电子器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发表多篇论文,主持与参编教材1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