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部编版

8.《世说新语》两则 第一课时《咏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划分语句的停顿。 ②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准确熟练翻译全文。 ③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④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生活雅趣。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①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 ②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难点: 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通过联想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法;品读法;点拨引导赏析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同桌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研学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雪花是仁慈的上帝在严寒的冬天送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吸引着多少人追逐、倾倒、吟诵、歌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和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雪吧。 播放PPT(图片及咏雪的古诗句),请同学们齐读诗句。 今天,我们学习《咏雪》一文,看文中才子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我们和他们比试比试如何? 二、PPT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三、处理“预习找疑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学常识识记: 谁来填出答案? ①一生读填答案; ②其他同学参考自己的《导学案》评价或纠正。 ③PPT出示明确。 《咏雪》一文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朝代、人物)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中也有许多(古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多为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言辞隽永为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颇大。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篇二】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出示课件) 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明确要点: 1、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此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撒盐”这一比喻用得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咏雪 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教案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教案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教案《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豆花问答网小编准备了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教案,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 文及教案 一、课文原文 1. 孔子见南子 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大夫未之知也。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 者曰:“无之。”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言毕,去,张琴而歌。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 2. 鲁迅离婚信 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 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 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 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 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鲁迅 ——鲁迅《信》 二、教案 1. 语文知识 重点词汇 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 1.名词性从句 2.比喻手法 2. 阅读分析 《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鲁迅的《信》是写给足迹女儿的一封信,道出了他对一段婚姻的不满和彻底放弃,令人深思。 3. 课堂练习 •请分析孔子对南子的评价和对南子的态度。 •请说出《世说新语》这个故事的寓意,为什么叫做《新语》? •请谈谈鲁迅离婚信中带有的怎样的情感语言。 三、总结 《世说新语》和鲁迅离婚信的语言风格差距很大,但这两篇文章都有着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可以借助本文提供的教案,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文本背后的思想,掌握词汇和语言点,并且在分析和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七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备课人: 课题:《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3.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4.读准字音 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差.(chā) 可拟.(nǐ)无奕.(yì)尊君在不.(fǒu) 撒.(sǎ)柳絮.(xù)惭.(cán) 二、合作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有什么作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语,如:乃、期、委等,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3.结合文中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4.传承古人诚信待人,懂礼识仪的优秀传统。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义庆,南朝宋人,他一生居官位,却“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他组织人记录当时社会名流的小事,将他们按照言语、方正等进行分类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不仅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包含做人的道理,被鲁迅称为“名士的教科书”,这本书是《世说新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了解其中的道理。 (二)读文章 1.三个层次进行,读准字音,读出味道,读懂故事 学生读,学生评,层层递进,归纳:朗读要有饱满的感情,要有抑扬顿挫的停顿,要有轻重缓急的语气。 2.形式:学生读、齐读 (三)明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明文意 要求: (1)标注重点的字词。 (2)标注难以理解的字词。

(3)同桌合作,一人一句说给对方听。 2.班内交流,根据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1)学生填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方法总结一:句子翻译,省略成分要补出。 (2)区分敬称、谦称 A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待君久不至:“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练一练:用君、家君、尊君填空。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考考你:解释划线字。 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入门不顾下车引之相委而去 (四)品人物 文中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你从哪个词,哪句话看出来的? 示例:从“友人惭,下车引之”看出友人知错就改的特点。 1.学生自学:结合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穿插分角色朗读课文。 点拨:友人:暴躁易怒,无信无礼,知错就改 元方:聪明机智,刚正不阿,率直 太丘:守时,教子有方 补充资料:“梁上君子”的故事,学生进一步了解陈太丘。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qī)颡(sǎng)(叩头)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 (五)思 如果你是元方的父亲,听到元方的表现后,你会对元方说什么话呢?学生进入角色,谈自己的想法。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李凤翔 一、课题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语文上册 二、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二则由文言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构成,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咏雪》是关于谢道韫巧答谢太傅,而《陈太丘与友期行》则是关于陈元方巧辩陈太丘朋友的故事。 本课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课文中对重点字词都进行了注释。本课为学生以后学习的文言文打下思维模式的基础,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和句式。由于句式简单,学生多阅读,结合注释,可以很快掌握文章大意。 三、学情分析 1.整体文言文知识积累匮乏,语文基本知识较为零碎,不系统。 2.文言文接触较少,所以文言文思维单一,思维不够灵活,不够深刻。难以融入到课文中与课文中人物共情。 3.学生学习能力强,在文章注释的帮助下,能够大致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目标预设 1.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通过注释来把握文章的主旨,逐步形成文言文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大致了解两则故事及其主旨。 2.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二则,进而培养学生们对文言文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反复阅读,学习课文中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 4.了解“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文言文字词的意思,注重积累和运用,增强文言文文化底蕴。 5.让同学们认识到古代的青年才智,缩短他们和古人的距离。进一步感受古代的文化底蕴,古人生活乐趣和文化修养。 四、重点、难点 1.讲述相关文言文基本知识和文言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品析佳句,积累文言文词语和基本句式。

3.咏雪两个佳句的品析。 4.融入课文中,读懂古人的智慧故事,体会古人的诚信、智慧、尊重别人的美德。 五、设计思路和理念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背景下,语文课本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课文共同探讨的过程,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人物,融入角色,体味课程中人物的情感,从而拉近学生和文章中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寓教于学。 先引导学生阅读借助注释尝试理解文章大意。接着利用PPT演示让学生大致理解文章结构,评析重点句子,从文中积累相关的文言文字词和句式。最后,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中少年们的聪慧,尊重他人和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通过充分诵读,读顺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2.讨论法。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难点,师生一起解决。例如,教师提出“《咏雪》中哪个比喻更好”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结合多人想法,给出回答。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吗? 冬天的夜晚,朵朵雪花飘落到已经枯萎的树枝上,就像一夜之间春天来了,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一样。此句中我们把雪花比作了梨花,雪花是那样纯洁,轻盈,你又会把它比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中的《咏雪》,让我们来看看文中两位才子才女将雪花比做什么吧? 【自我阅读,疏通文意】 1.阅读课文,读准文章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2.全班交流,说一说哪一些句子读不通顺,互相纠正,全班练读。 挑选出易读错的字词。 雪骤何所似差可拟即 3.读课题,联系《咏鹅》《咏柳》等文章,猜测文章大致内容。 【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 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在我国 古代文献中就记录着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汉字的音。 不(fǒu) 惭(cán) 2.请你解释下面这些文言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舍去:顾而离去。去,离开。 乃:才。则:就,便,那么。顾:回头看。君: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在不:不,同“否”。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 已去。” (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交流点拨】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 以迟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 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2课时)教学目标: 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要素教学法 教具:u盘,白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升入初中后,文言文以及古诗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年内容了。一般每册课本中有文言文五篇,古诗包括课后的诗词背诵近十五首,篇章比例占到五分之一强。每次期中期末及中考分数也都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学习文言文及古诗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直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能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根,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学习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 二、新授 (一)学习文言文基本要求(或者说学习的基本内容) 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揣摩课文内容,有哪些感悟,很多篇章需要背诵等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明确这些要求的。 1.文学常识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城彭(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朗读文章会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范读,学生朗读,读流畅,读出停顿) 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 3.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翻译原则以及方法 (1)初步学习翻译课文,首先要利用课文注释。 (2)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行》1+X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陈氏“家风”的内涵及“家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难点:理解陈氏家风的内涵及“家风”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有云:“家是天下之本”。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的学习,感受到了东晋谢家“和睦”“高雅”的家风,这也正是谢家人才辈出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先用一个小故事,来认识一个新的家庭。(引入“陈太丘诣荀朗陵”的故事) 材料一: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世说新语·德行》【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作品 1.作品:《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原书8 卷,今本作3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篇,本文选自“方正”一门。 2.作者: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初读: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如:尊君在不(fǒu) 2.能准确断句。 3.分角色挑战朗读。 【再读:感知内容】 1.积累重点字词,感受古今区别。①期:约定②去:离开③乃:才④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⑤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⑥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⑦引:牵,拉⑧顾:回头看方法指导: 1.借助书下注释读懂大意,可适当将“期、去、顾”的含义与成语联系起来,理解古今语言的一脉相承。对于“尊君、君、家君”这类称呼的用法,可参考书后补白的表格,尝试使用。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找找文中能体现陈家“家风”的两个关键词。明确:信、礼。(板书:信礼) 【合作:深入探究】方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1.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陈太丘和陈元方的言行合乎方正的标准,即他们家风所信奉的“信”和“礼”吗?请结合具体的文字,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陈太丘符合“信”的标准——“期日中,过中不至,才舍去”,陈太丘遵守约定,过了中午才离开;陈元方符合“礼”的标准——“君、家君”从称呼上可以看出元方很有礼貌;面对友人的“骂父”,元方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预设:元方的“入门不顾”是无礼的表现。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咏雪》的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描写雪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剩喜漫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次韵曲林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断鳞残甲满天飞。——张元《雪》 二、自主学习 1.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3.文体知识——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法指导】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 教用书配套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1.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重积累与运用,增强文化底蕴。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第1课时《咏雪》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们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义 1.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明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4.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4.进一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课时预设2课时(31-32课时) 第一部分:预习导学 一、预习任务 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等,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内容 (一)认知前提 【知识链接】 填空,复习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由_南朝宋__(朝代)临川王__刘义庆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文体)。 (二)新知认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期.(qī )行尊君在不(fǒu )太傅(fù)哉(zāi )2.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2)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3)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注意,照管。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拨:“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 省略句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部编版七上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 咏雪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2、3)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古代这四个智慧少年的故事吧!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王冕学画……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再认识两个充满聪慧的人。 教师板书课题:8 《世说新语》二则(出示课件4)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本文作者及这部作品。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6)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这部作品,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3)文体知识 教师讲解:(出示课件8)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9) 教师提示:注意“差可拟”“不”的读音。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朗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学习内容】 教材:《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目标】 1.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 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冰心有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谢道韫、谢朗、孔融等“小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位古代少年——陈元方。 二、学以致用,自主学习 根据《咏雪》的预习,自主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1.标注疑难字词。 尊君在不.(fǒu)太丘舍(shě)去 2.读准节奏。 陈太丘/ 与友/ 期行,期/ 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 时年/ 七岁,门外/ 戏。客/ 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 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 曰:“君/ 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 惭,下车/ 引之。元方/ 入门/ 不顾。 3.读出感情。 三、朗读比拼,读出趣味 1.读准字音与节奏 2.朗读接力赛,读准语气、节奏 随机指名朗读课文和繁体字文章,其他同学听读字音、断句是否准确、合理,发现错误立即指出。由发现错误的同学继续朗读,看哪位同学读得又多又好。

3.朗读大比拼 分角色朗读,读准语气,读出感情。可按男女生、小组分角色朗读。 4.文言接龙赛 借助注释,翻译全文。组内先自主翻译,画出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将学习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教师补充、指导。 古今异义词语分析: 期:动词,约定;今义:名词,日期。 中:时间名词,中午;今义:方位名词,中间。 戏:动词,玩耍;今义:名词,戏曲。 时:当时;今义:时间。 信:动词,讲信用;今义:名词,书信。 引:拉;今义:引导。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5.了解谦辞、敬辞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令尊”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大、舍小、令外人”是概括古人谦辞与敬辞的七字诀。阅读教材31页“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学习相关知识。 四、质疑问难,授之以渔 1.孰是孰非:陈太丘和友人谁有过错?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 利用注释及工具书,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3.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弄懂文章的大意;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难点:如何理解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创设氛围 上星期日,我与一位朋友约好八点去爬山,可八点过去了,朋友还没来,我该怎么办?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其实,在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和老师一样的麻烦,大家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吗?那就随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走近刘义庆。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课题和作者写到黑板上行吗?大家推荐谁呢?(学生上台板书后,师对他的字进行评价、如工整,漂亮。多给予肯定。) (二)读读课文,感知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大家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看书,听他读得怎样?(读完后,师多肯定,如读得流畅,声音响亮等),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范读。 3.疏通文义。 (1)本文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哪

些办法去解决? (学生回答:可以看课下的注释;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查资料、问老师、问问同学等。)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先想办法自己解决,实在不会的,再问问老师、同学。(学生读书、圈画、交流等)师巡视教室,问还有弄不明白的词语吗?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提问题,师询问你想谁来帮助你,做到生生互动。) (2)当学生没有问题时,师引导学生去理解句子的意思。 老师找了自认为最难的几个句子,看同学们能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可以抢答。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中。元方入门不顾。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评价,激励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感知情节,用句式说话 句式:读了本文,你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5.全班再齐读课文。 (三)各抒己见,品析人物 1.比一比,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内容。 ①最能反映陈太丘性格的词语。 明确:期日中、不至、舍去。 ②最能反映友人性格变化过程的词语。 明确:问、怒、惭、引。 ③找出体现元方性格(品质)的词语。 明确:戏、无信、无礼、不顾。 2.说一说,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个的太丘(友人、元方)。 3.议一议: ①陈太丘守信吗? ②元方的“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我们先在班上做一个调查,支持元方“入门不顾”的请举手,看来支持的人不多,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一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主题概述 《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四)重要虚词 1.乃 去后乃至(副词,才) 2.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 3.之 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 ②过中不至。(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