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定义

肱骨近端骨折定义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在肱骨近端发生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外科颈和大结节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的,如跌倒或撞击。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骨折类型、骨折位置和骨折的移位程度。通常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以确认骨折类型和程度,并根据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对于不严重的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固定和康复。对于更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或假体置换。

- 1 -

肱骨骨折诊疗指南

肱骨近端骨折 【概述】肱骨近端骨折系指肱骨头骨折及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肱骨大、小结节骨折。 【诊断】 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 2.需拍正侧位x线片。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明显移位,.但在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上肢不能上举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I型:无移位或移位〈lcm或成角〈45°。 Ⅱ型:解剖颈骨折(2部分骨折) Ⅲ型:外科颈骨折(2部分骨折) Ⅳ型:大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 V型:小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 Ⅵ型:骨折脱位型(2、3、4部分骨折及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治疗】 1。无移位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三角巾悬吊等。1~2周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后即开始功能锻炼。 2.解剖颈骨折易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可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对老年人或难以复位固定的骨折可考虑一期行关节置换。 3.外科颈骨折首选闭合复位治疗。对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外展型骨折不必复位,三角巾悬吊或石膏固定.内收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外展位固定。粉碎骨折如移位不大也可保守治疗。对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有软组织

嵌入时,可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 4.大结节骨折单纯大结节骨折常有明显的移位,手法复位困难,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如系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脱位,肩关节复位后大结节常自发复位。 5.小结节骨折少见。多合并关节后脱位.骨块小可行保守治疗。若内旋受限,可行手术复位固定。 6。3部骨折和4部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应行切开复位、简单固定,尽量保留肱骨头血运。如发生肱骨头坏死,必要时可行关节置换. 7.骨折脱位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决定,2部骨折脱位首先行闭合复位,必要时进行切开复位.3部骨折脱位多考虑手术.4部骨折脱位、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头劈裂时可考虑关节置换。

一文掌握肱骨近端骨折

一文掌握肱骨近端骨折 1► 导言 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年龄稍大的成年人,而且是稳定骨折,保守治疗可敢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遗憾的是,同样的受伤原因以及同样的骨折类型,在一部分年轻人却是不稳定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差。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变得越来越规范,它和骨的质量和骨折类型密切相关,但对骨质疏松的患者治疗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微创技术和锁定钢板的出现,许多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应该制定一套对所有肱骨近端骨折都适用的符合逻辑的治疗方法。 2► 解剖 Codman (1934) 指出肱骨近端骨折可分为四个骨折片(图1)。 •第一片是肱骨头,即解剖颈上面那一部分。由于它几乎全被关节软骨覆盖,且无软组织附着,血液循环很差。因此,如果肱骨头骨折片发生移位,必将发生缺血坏死。 △ 图1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1.解剖颈上方的肱骨头; 2.小结节; 3.大结节; 4.肱骨干 •第二片是附着在肩胛下肌上的小结节。在肱骨颈有骨折的情况下,小结节撕脱骨折可导致肱骨头过度外旋。 •第三片是和肩袖附着的大结节。单纯的大结节撕脱骨折相当于肩袖的撕脱伤,在合并外科颈骨折时,使肱骨头内旋。 •第四片是位于外科颈以远的骨折片,它最为常见。如同其他部位的干骺端骨折,如果在此区域发生压缩型(或嵌插型)骨折,则属于稳定骨折;如果发生剪切型骨折,则属于不稳定骨折。如果肱骨头骨折片有较多的软组织附着,发生缺血坏死的可能性就很小。 这一解剖特点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肱骨近端骨折很像股骨近端骨折,如果肱骨近端从解剖颈发生骨折,则很像关节内的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片大部分都被关节软骨覆盖,血运很少,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很高(图2a、b)。通过肱骨外科颈发生的骨折很像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血液循环丰富,缺血坏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图2c、d)。 △ 图2 a~d 比较肱骨关节内解剖颈骨折 (a)和关节内股骨颈骨折;(b)两者几乎都被关节软骨覆盖,血运差,缺血坏死的发生率高。c、d比较肱骨关节外外科颈骨折;(c)和关节外股骨近端转子间骨折;(d)由于都属于关节外骨折,缺血坏死的发生率较低 3► 血管解剖 如股骨头一样,肱骨头表面被关节软骨覆盖,所以血液循环较差。了解肱骨头的血液供应情况,对估计骨折的预后非常重要。术中要避免过度牵引,防止肱骨头分离而影响肱骨头残留的血运。旋肱前动脉是供应肱骨头的主要动脉(图3),它来自肱动脉的前旋支。 △ 图3 肱骨头的血液循环 其主要的血液供应来自弧形的旋肱前动脉,它从肱骨头的内下方干骺端进人肱骨头 肱骨头骨折时,如干骺端保留一个楔形骨块和肱骨头相连,说明弓形的旋肱前动脉仍然保留,肱骨头仍然保持存活(图4)。正如Szyszkowitz等(1993、1999) 指出,保留肱骨软组织附着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过分。肱骨头的血液供应还有一部分来自肩袖和旋肱后动脉,但每一支都不能单独维持肱骨头的存活。 △ 图4 肱骨头前脱位 大小结节撕脱,肱骨头下方可能有少量关节囊附着,也许完全没有软组织附着。肱骨头下方有一个三角骨块,这是一个好的征象,说明可能有一部分血液供应仍然保留 4► 四部分骨折分类法 Neer(1970)根据Codman提出的解剖概念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了实用的分类。按照他的观点,保守治疗只适用于移位小于10mm,成角小于45°的骨折。它的分类主要基于骨折片的数量和是否存在脱位。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小常识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小常识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中 非常常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局部骨质疏松,肱骨在意外跌倒后出现支撑 地面的现象。骨折后,多采用石膏或支架保守治疗。当然,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术前检查有明显移位的骨折,也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开放翻修和内固定,使术后早 期肩关节功能得以恢复。 1.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 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使用夹板进行固定。在固定期间注意做好 患肢的保护措施,避免再次损伤。在固定期间配合做好功能恢复治疗即可。 保守治疗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良好后可有效缓解骨折后的疼痛, 有研究发现,肱骨近端骨折时,患者之所以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主要是因为 骨折断端无法复位所致,所以轻微活动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复位后使用夹板可 以避免骨折移位和活动,临床疗效显著。保守治疗针对的患者群体主要是有手术 禁忌症和高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为其缓解疼痛,保证股骨活动度。 2.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 术前协助患者仰卧,垫高患侧肩部,也可以将手术床头部摇高30-45°,在 全面或臂丛麻醉下开始手术。在肩前外侧做手术切口,经过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 进入,注意不要伤及头静脉,将其向内侧牵开,三角肌向外侧牵引开。部分患者 可以从锁骨下1.5cm处横行将部分三角肌前缘切断,使肱骨近端能充分暴露。对 肩袖进行检查,确认有无撕裂或破裂,注意保护好此处的血液循环,将骨折端血 肿和嵌入的软组织做好清理,如果骨折块上附着有软组织,注意做好保护。以肱 二头肌长头腱、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为标志,对股骨头和大小结节进行定位, 将上臂外展牵引并进行旋转,向下牵拉肩袖,将肱骨大结节向上推压使骨折部位 复位。如果大结节无法复位时,可以在岗上肌腱下方穿不可吸收缝线进行牵引, 并在远骨折块近端横行钻孔行8字缝合固定。在C臂机X线透视下对骨折复位满

干骺端骨折的分型(肱骨近端)

干骺端骨折的分型(肱骨近端) 干骺端骨折又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在各型又分为3组,以1、2、3表示。根据损伤的程度,AO分类系统将肱骨近端骨折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骨折是关节外的一处骨折。肱骨头血循环正常,因此不会发生头缺血坏死。 A1型骨折是肱骨结节骨折。再根据结节移位情况分为三个类型。 A1-1:结节骨折,无移位。 A1-2:结节骨折,伴有移位。 A1-3:结节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A2型骨折是干骺端的嵌插骨折(外科颈骨折)。根据有无成角及成角方向也分为三个类型。 A2-1型:冠状面没有成角畸形。侧位前方或后方有嵌插。 A2-2型:冠状面有内翻成角畸。 A2-3型:冠状面有外翻成角畸形。 A3型是干骺端移位骨折,骨端间无嵌插。可分为三个类型。 A3-1型:简单骨折,伴有骨折块间的成角畸形。 A3-2型:简单骨折,伴有远骨折块向内或向外侧的移位,或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A3-3型:多块骨折,可有楔形骨折块或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B型骨折是更为严重的关节外骨折。骨折发生在两处,波及到肱骨上端的三个部分。一部分骨折线可延及到关节内。肱骨头的血循环部分受到影响,有

一定的头缺血坏死发生率。 B1型骨折是干骺端有嵌插的关节外两处骨折。根据嵌插的方式和结节移位的程度可分为三个类型。 B1-1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伴有大结节骨折。 B1-2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伴有轻度的内翻畸形和肱骨头向下移位。合并有小结节骨折。 B1-3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侧位有向前成角畸形,同时伴有大结节骨折。 C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波及到肱骨解剖颈。肱骨头的血循环常受损伤、易造成头缺血坏死。 C1型骨折为轻度移位的骨折,骨端间有嵌插。 C1-1型:肱骨头、大结节骨折。颈部骨折处有嵌插,成内翻畸形。 C1-2型:头、结节骨折,颈部骨折处有嵌插,成内翻畸形。 C1-3型:肱骨解剖颈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C2型骨折是头骨折块有明显移位,伴有头与干骺端嵌插。 C2-1型:头、结节骨折,头与干骺端在外翻位嵌插,骨折移位较明显。 C2-2型:头、结节骨折,头与干骺端在内翻位嵌插。 C2-3型:通过头及结节的骨折,伴有内翻畸形。 C3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C3-1型:为解剖颈骨折伴有肱骨头脱位。 C3-2型:解剖颈骨折伴有肱骨头脱位及结节骨折。 C3-3型:头和结节粉碎骨折,伴有头脱位或头的部分骨折块脱位。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Neer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Neer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Neer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学术术语来源--- 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文章亮点: 通过对1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技术及临床疗效的分析,说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半肩关节置换中肩袖的有效修复和大、小结节的正确重建,以及置换后早期、规范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人工假体|半肩关节置换|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肱骨骨折 主题词: 肩骨折;肱骨;肱骨骨折;关节成形术,置换 摘要 背景:半肩或全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在迅速消除患者疼痛、有效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临床疗效较好。 目的:分析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2例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按Neer 分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10例。以X射线观察、Neer评分标准对半肩关节置换后肩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与结论:12例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6-48个月)。Neer评分: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随访期X射线显示内假体位置良好,无关节周围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脱位和松动等并发症。说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半肩关节置换中须注意肩袖的有效修复和大、小结节的正确重建,结合置换后早期、规范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肱骨颈骨骨折

肱骨颈骨骨折 肱骨颈骨折是指肱骨近端的颈部发生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肱骨颈骨折病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跌倒、惯性受伤、直接外伤等。下面我们就肱骨颈骨折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肱骨颈骨折的分类和分型 1.按照临床病程分型:肱骨颈骨折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2.按照解剖位置分型: (1)内侧位置型:即肱骨颈骨折线趋向肱骨干轴线内侧,占全部肱骨颈骨折的15%; (2)外侧位置型:即肱骨颈骨折线趋向肱骨干轴线外侧,占全部肱骨颈骨折的75%; (3)基底位置型:即肱骨颈骨折发生在滑车基底近端或山状突上部,占全部肱骨颈骨折的10%。 3.按照骨折程度和稳定性分型: (1)完全性肱骨颈骨折(涉及肱骨颈骨皮质全断裂); (2)不稳定性肱骨颈骨折(髁间骨折或髁上骨折);

(3)稳定性肱骨颈骨折(肱骨颈骨皮质未完全断裂或仅纤维搭桥)。 以上的分类和分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诊断肱骨颈骨折的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和骨折程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二、肱骨颈骨折的症状和表现 肱骨颈骨折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疼痛和明显肿胀,患者因疼痛而无法活动肩部和手臂,严重者还伴有肌肉松弛、肢体疼痛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在检查时可发现肩部明显压痛、肿胀和畸形等。如果是老年人骨密度较差,肱骨颈骨折后还可能伴有心律不齐、呼吸浅快等症状。 三、肱骨颈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针对较为稳定的肱骨颈骨折,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拍托、牵引、肢体固定等。对于某些不稳定的肱骨颈骨折,增强骨密度、减少压力,在保守治疗中应该注意。另外,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不活动,即使是在保守治疗模式下也如此。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以防止骨折部位失去稳定性、引起非活动性肌肉萎缩或降低抗压能力等。 2.手术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全面掌握!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全面掌握!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5%,在发病年龄上有两个高峰,即30岁左右和60岁以上。年轻患者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有脏器损伤或其它部位骨折;60岁以上以老年女性为甚,约占肱骨近端骨折人群的70%,多是在严重骨质疏松基础上发生的骨折。 目前,在肩肘外科领域,肱骨近端骨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由于多数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治疗方式尚没有完全定论,临床中须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特点、合并症、功能恢复,深刻理解每种处理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 肱骨近端血供及解剖特点1 血供特点 1.肱骨头血供由腋动脉发出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供应,主要从前外侧进入。 2.来自旋肱前动脉发出前外侧动脉的分支弓形动脉。 3.另有旋肱后动脉发出后内侧动脉。 2 解剖特点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1 NEER分型 NEER于1970年提出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根据四部分的关系分为: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坏死率17%~38% 四部分骨折:坏死率33% ~56% 肱骨头劈裂骨折 根据骨折部位分为: Ⅰ型:未移位骨折 Ⅱ型:解剖颈骨折 Ⅲ型:外科颈骨折 Ⅳ型:大结节骨折 Ⅴ型:小结节移位骨折 Ⅵ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此类型,只要肱骨近端的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分骨折。

容易搞混的几种骨折分型汇总

容易搞混的几种骨折分型汇总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 1、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 一型) 2、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二型) 3、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三型) 4、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四型) 5、胫骨内、外髁骨折。(五型) 6、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六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Jensen-Evans分型):

Jensen-Evans分型(由Jensen 于1975年通过改良Evans分型而来)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骨折是否稳定首先分为顺粗隆间骨折和逆粗隆间骨折两类,前者分为五型。 I型:两骨折块,骨折无移位 II型:两骨折块,骨折有移位,大小粗隆完整 III型:三骨折块,有大粗隆骨折 Iv型:三骨折块,有小粗隆骨折 V型:大、小粗隆同时骨折,为III型和IV型的合并 R型:逆转子间骨折,骨折线自大转子下外方斜向小转子内上方。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2.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型 外展型:Pauwels角<30度,股骨头向外翻,外侧骨皮质有嵌插,

为稳定型 中间型:30度<Pauwels角<50度,为不稳定型 内收型:Pauwels角>50度,为极不稳定型 3.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 I型:不完全性骨折 II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III型:有部分移位 IV型:完全移位 关于GardenIII型和GardenIV型,其主要区别是看髋臼骨小梁与股骨头骨小梁有无移位。临床上还有一个鉴别方法:GardenIII型股骨头往往低头,即内翻畸形;GardenIV型股骨头完全移位,骨小梁力线与髋臼骨小梁重排,侧位x片上可见IV型往往伴有较明显的前后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医疗小常识科普

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医疗 小常识科普 肱骨近端骨折在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通常由间接暴力所致,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机体痛苦。为了使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回归社会,就要重视治疗方法的选择。有研究证实,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一、肱骨近端骨折的简单介绍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大结节基底及以上部位的骨折,发生原因主要有直接或间接的撞击、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患者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并可见淤血斑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症状。因骨折情况不同,所以有如下疾病类型。根据Neer分型,按照骨折后骨块的数目及移位的成熟,可分成一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相互位移小于1cm,成角小于45度;两部分骨折,一个部位骨折,并且发生位移,有解剖颈骨折、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和外科颈骨折之分;三部分骨折,两个部位骨折并且发生位移,常见2种形式大结节、外科颈骨折和小结节外科颈骨折;四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都发生骨折和位移,肱骨头向外侧脱位,血供被严重破坏,增加了缺血坏死发生的可能。按照压缩程度分类,肱骨近端骨折可分成<20%,20%-45%,>45%。根据AO分型,可以分成A 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仅一个结节骨折,伴或不伴干骺端骨折;B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大小结节均骨折,伴干骺端骨折或盂肱关节脱位;C型骨折,即关节内骨折,肱骨头血供受到明显破坏。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 (一)肱骨近端骨折的中医治疗 1.药物法。(1)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等,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骨碎补、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你全都掌握了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你全都掌握了吗?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大结节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折。其中包括外科颈。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见。北京积水潭医院资料统计约占全身骨折的2.15%。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之一,约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1/3.女性骨折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肱骨近端的分型不但能充分区别和体现肱骨近端骨折的特点,并能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目前Neer分型在临床中普遍认同且应用最为广泛。此外,AO 分型法在临床应用中也较多。 Neer分型 1、依据:肱骨近端4部分理论(肱骨头、大小结节、肱骨干近端),和骨折移位情况。 2、移位标准:以肱骨头为参照物来判定骨折的移位程度。参照肱骨头,骨折块≥45度成角或者骨折块间距离超过1cm时视为移位;此定义过于精确,显得较为教条,但在指导治疗上仍有参考价值。 3、Neer分型方法

一部分骨折:是指一条或多条骨折线,但无骨折移位。 二部分骨折:指肱骨近端四部分中,某一部分发生移位。临床常见外科颈骨折和大结节撕脱骨折,小结节骨折和单纯解剖颈骨折少见。 ①大结节骨折:多种暴力可引起打结节骨折,如肩猛烈外展、直接暴力等。骨折后,主要由于冈上肌的牵拉可出现大结节向上、向后移位,骨折后往往合并肩袖肌腱或肩袖间隙的纵行撕裂。大结节撕脱骨折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类型的肩袖撕裂。 ②外科颈骨折:发生于肱骨干骺端、大结节与小结节基底部。多

见,占肩部骨折的11%,外科颈骨折由于远端胸大肌和近端肩袖牵拉而向前成角。临床根据移位情况而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骨折。 ③解剖颈骨折:单纯解剖颈骨折临床少见,此种骨折由于肱骨头血运破坏,造成骨折愈合困难、肱骨头坏死率高的特点。 ④小结节骨折:单纯的小结节骨折少见,多数与外科颈骨折同时发生。 三部分骨折:三个主要结构骨折和移位,常见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骨折并移位。三部分骨折时,肱骨头仍保留有较好的血运。 四部分骨折:四个解剖部位均有骨折和移位,是肱骨近端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种。肱骨头的解剖颈骨折使肱骨头血供系统破坏,肱骨头坏死率高。 4、治疗 骨折的移位程度是评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也是确定治疗方式的依据。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必须通过恢复大小结节和肱骨头颈关系达到股骨近端的正常解剖。 一部分骨折包括无移位和轻度移位骨折,因骨折块有软组织相连,骨折稳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前臂三角巾悬吊或石膏托悬吊治疗即可。 二部分骨折 ①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1cm的结节骨折,由于肩袖的牵拉,骨块常向上方移位,此时会产生肩峰下撞击和卡压,影响肩关节上举活动,往往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一般先行复位肱骨头,然后观察大结节的复位情况,如无明显移位可用三角巾悬吊,如有移位>1cm,则手术切开固定为宜。 ②外科颈骨折:原则上首选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复位后三角巾悬吊固定或石膏托固定。 ③解剖颈骨折:对于年轻患者,如有肱骨头移位建议早期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患者,解剖颈骨折时应首选一期肱骨头置换术。 ④小结节骨折:骨块较小不影响肩关节内旋时,可行悬吊保守治

骨折分型参照表

附件2: 骨折分类参照表上肢骨折 锁骨远端骨折——Neer分型 菱形韧带以远的骨折: Ⅰ型:菱形韧带和锥形韧带均完全,并 仍附着在骨折近端,骨折稳固; Ⅱ型:喙锁韧带断裂,骨折明显移位. 锁骨中段骨折——Craig分型 Ⅰ型:很小移位; Ⅱ型:有移位; Ⅲ型:关节内骨折; Ⅳ型:骨骺分别; Ⅴ型:破碎摧毁性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Allman分类法 Ⅰ度:肩锁关节扭伤,没有明显脱位; Ⅱ度:肩锁关节部分脱位; Ⅲ度: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类(四部分 类) 第1部分:肱骨头关节面,轻度移位骨 折. 第2部分:包含肱骨大结节及其附着 的肌肉和肌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 肌). 第3部分:包含小结节和其附着的肩 胛下肌. 第4部分:包含结节下或肱骨外科颈 部的肱主干. 肱骨远端骨折——AO分类

A关节外骨折 A1骨突撕脱:a外上髁;b内上髁,无箝卡型;c内上髁,箝卡型; A2单纯干骺部骨折:a斜行向内向下型;b 斜行向外向下型;c横行; A3干骺部多块骨折:a楔形骨块相连;b破碎摧毁的楔形骨块;c复合型; B部分关节骨折 B1外侧矢状位:a肱骨小头;b单纯经滑车型;c经滑车多块骨片型; B2内侧矢状位:a单纯经滑车型,经由内测;b单纯经滑车型,经滑车沟;c经滑车多块骨片型; B3冠状位:a小头;b滑车;c小头加滑车C全关节型骨折 C1单纯关节类,单纯干骺部型:a轻度移位型;b重度移位型;c骨骺部T型骨折; C2单纯关节类,骨骺部多块骨片型:a横行骨片相连;b多块横行骨片型;c复合型; C3多块骨片型:a单纯干骺部型;b干骺部横行骨块;c干骺部复合型 肱骨小头骨折——Bryan-Morrey分类 I型:小头完全骨折; II型:小头部分骨折; III型:小头破碎摧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Colton分型 Ⅰ型:撕脱骨折 Ⅱ型:斜行骨折 Ⅲ型:横行骨折 Ⅳ型:斜行伴随破碎摧毁骨折 Ⅴ型:破碎摧毁性骨折 Ⅵ型:骨折脱位 尺骨冠状突骨折——Regan-Morrey分型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解剖 肱盂关节的关节囊延伸向肱骨外科颈侧前进,并与肩袖肌肉组织的腱相融合后,包围肱骨近端的关节面。 由于关节盂的骨解剖结构所赋予的限制量有限,静态稳定性由关节囊-韧带附件和关节囊内韧带增厚(关节盂-肱骨韧带的上、中和下)来维持,而关节盘周围肌肉组织为肱盂关节提供了动态稳定性。后内侧干骺端、部分和骨骺是囊内的。 身体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囊外的,这使得它容易受到创伤。肱骨近端不规则形状,其顶点位于肱骨近端的后内侧部分。 肱骨近端后内侧部分的骨膜也比前外侧部分更厚、更强,而前外侧部分通常很薄。这一基本解剖学解释了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碎片穿透前外侧骨膜的趋势。 肱骨近端也是肩带肌肉的插入部位,由于施加在肱骨头和颈部的力,它会极大地影响骨折移位、成角和旋转。肩胛下肌源于肩胛骨前部,向前插入小结节。 大结节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附着,所有这些都起源于后肩

胛骨。三角肌向前弯曲并外展肩关节,从锁骨和肩峰向上走行,合并成一个共同的腱插入到肱骨干外侧上三分之一处。 胸肌大肌内收和内旋是由于它的腱插入到肱二头肌沟的外侧壁上,形成了肱二头肌远端延续的顶部,这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延伸到肩肱关节的下部。 旋肱前、后动脉为肱骨近端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过去人们认为从旋肱前动脉上升的弓形动脉是肱骨头的主要血管供应,但最近的定量评估显示,64%的肱骨头血供来自旋肱后动脉。

这解释了与肩关节前脱位相关的骨坏死发生率极低的原因。由于臂丛离肱骨近端很近,当肱骨近端骨折、脱位或牵引时容易损伤。尤其是腋神经,当其向后走行时,在肩肱关节的下方绕着肱颈。 损伤机制 肩难产是一种罕见的产伤原因,与母体糖尿病、巨大儿、晚期妊娠和既往有肩难产史有关。Gherma和他的同事报告了与肩难产相关的出生伤的发生率为24.9%,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为4.2%。 损伤机制与分娩时手臂位置有关。肩关节过度伸展和外旋与出生骨折有关,包括肱骨近端分离。 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肱骨近端骨折更常见于肩部和肱骨近端

骨科诊疗规范

1. 锁骨骨折 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幼儿更多见。 【概述】按解剖部位分类:1。内侧1/3骨折,由直接暴力引起,可以合并第1前肋骨折;2.中1/3骨折;3.外侧中1/3骨折。大约80%的锁骨骨折发生在中1/3部位。外侧锁骨骨折又可分两型:1无移位:喙锁韧带未断;2有移位:喙锁韧带已断。 【病史采集】 1. 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 【检查】 1.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 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3. 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X线片以利确诊。 4. 拟手术的病人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诊断】 1.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以间接暴力多见。骨折部位肿胀、淤血、疼痛、患肩及上臂拒绝活动。 (2)查体:骨折部位肿胀、瘀血,外观可有凹陷畸形,可触及骨擦感,锁骨有叩痛。幼儿可根据外伤史;检查时,头倾向患侧,下颏部转向健侧,从腋下托起或提拉上肢出现哭闹或痛苦面容,提示可能有骨折。 2.检查 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对疑有喙锁韧带损伤者,可加拍对称持重时的X线判定,即双手持4Kg左右之重物呈垂直状态下拍双肩正位片。如喙突与锁骨间距加大及骨折端移位程度加剧,则表明喙锁韧带断裂。 【治疗原则】 1.内侧1/3骨折三角巾悬吊上肢4-6周。 2.中1/3骨折 (1)儿童无移位骨折,用“8”字形绷带外层用宽胶布加固,固定3-4周。

(2)有移位者先行手法复位:然后做“8”字形绷带锁骨固定,固定时间为4-6周,老人、粉碎性骨折应延长固定期,疼痛消失,两上臂高举过头时不痛,并可摸到锁骨内侧亦有动作,说明骨折部位已有连接。锁骨中1/3骨折不强调解剖复位,即使畸形愈合,亦不影响上肢功能、多次复位可产生骨不连接。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指征为:1.开放性骨折;2.有血管神经损伤;3.骨不连接4.追求美观或早期活动要求手术治疗等情况。 内固定方法有髓内针固定和接骨板螺丝钉固定。 3.外侧1/3骨折 依据骨折线与喙锁韧带的关系可分为3型: Ⅰ型:骨折在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间,骨折相对固定,无移位,最为常见。治疗上可选择三角巾悬吊保护6周左右。 Ⅱ型:喙锁韧带与锁骨近端分离,骨折中度移位。因骨折段与喙锁韧带分离,骨折移位不易手法复位,原则上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 Ⅲ型:锁骨外端关节面骨折。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可手术切除锁骨远端。 【疗效标准】 1. 骨折愈合:8周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 2. 延迟愈合:4~8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 3. 不愈合:8个月摄X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出院标准】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2.肱骨近端骨折 【概述】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头骨折及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肱骨大、小结节骨折。 【病史采集】 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检查】 1. 医师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对开放性肱骨干骨折,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进展 金霖;王艺(综述);侯志勇;李衡(审校)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5页(P1471-1475) 【关键词】肩骨折;髓内插钉术;锁定钢板;综述文献 【作者】金霖;王艺(综述);侯志勇;李衡(审校)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1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4%~5%[1],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例数逐渐增多。对于大多数轻微移位或无移位的骨折,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和良好的功能预后。有研究[2]报道64%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移位,尤其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质强度降低,轻微暴力即可引起粉碎性骨折,且呈移位明显的三、四部分骨折,非手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应尽可能

手术治疗。随着骨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肱骨近端骨折损伤机制认识的不断完善,内固定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此类骨折的治疗。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方式包括经皮穿针固定、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每种固定方式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及潜在并发症,现就目前肱骨近端骨折常用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现状综述如下。肱骨近端骨折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且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对于老年人,骨质强度减弱,轻度或中度暴力即可造成骨折。常见于站立位外展患肢后向患侧摔伤,患肢触地,暴力向上传导,导致肱骨近端骨折。若作用于肱骨近端暴力较大,如高速撞击、交通事故等,骨折常呈粉碎,移位大,可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 准确的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目前临床常用分型有Neer分类和AO分类。Neer分类法[3]将肱骨近端分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四部分,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认为骨折移位。任 一部分相对于其余三部分发生移位,即称为两部分骨折;其中两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发生骨折移位,称为三部分骨折;若外科颈骨折移位且合并大小结节骨折移位,即四部分骨折。除此之外,未达到移位标准,即使骨折粉碎也称为一部分骨折。最近,Neer[2]将一种外翻嵌插骨折类型加入到四部分骨折中,由于这种骨折的内侧肱骨矩完整,从而使其生物力学上相对稳定且保留了肱骨头的血运,因此经皮穿针手术固定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Neer分类系统简单实用,对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O分类[4]根据损伤程度和对肱骨头血液循环可能造成的影响将骨折分为3型: 关节外单处骨折为A型,关节外两处骨折为B型,关节内骨折为C型,根据损伤 的严重程度,每类分型又分为许多亚型。其中B、C型为不稳定性骨折,肱骨头血运破坏严重,头缺血坏死发生率高。AO分类较为详细,但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临床上不如Neer分类法使用起来简单可靠。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评估从询问病史和查体开始,排除相关的并发症,通过询问患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会导致 肱骨近端的骨折并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其中,又有一种被称为 Neer分型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骨折片的数量和位置对骨折进行 分类。以下是Neer分型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Neer分型概述: Neer分型是由美国著名骨科医生Charles Neer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分类方式,其目的是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片的数量和位置进行 分类,以便于医生更好地进行治疗选择和术后康复。 根据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类型: 二、Neer分型的具体内容: 1. 类型I:单一骨折片,未累及关节面 类型I的骨折较为简单,通常只涉及肱骨近端的一块骨折片, 未累及关节面。这种类型的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来进行治疗,并且预后较好。 2. 类型II:单一骨折片,累及关节面 类型II的骨折在肱骨近端产生了一块骨折片,并且该骨折片累 及了关节面。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干预,如内固定术 (钢板、钢钉等),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3. 类型III:多块骨折片,未累及关节面 类型III的骨折在肱骨近端产生了多块骨折片,但这些骨折片 未累及关节面。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方法通常是内固定术,以恢复 骨折片的稳定性。 4. 类型IV:多块骨折片,累及关节面 类型IV的骨折在肱骨近端产生了多块骨折片,并且这些骨折 片累及了关节面。治疗这种类型的骨折相对复杂,通常需要进行 手术修复,并可能涉及关节替换术。 5. 类型V:骨折伴有肩袖损伤 类型V的骨折是伴有肱骨近端骨折的肩袖损伤。这种情况通常 需要手术干预,包括肩袖修复和骨折的内固定术。 通过上述分类,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肱骨近端骨折的程度和类型,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决策,包括患者年龄、骨折严重程度、活动水平等因素的考虑。 以上就是关于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如果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其他方面有疑问,欢迎随时咨 询医生或骨科专家。祝您早日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摘要: 一、引言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 分型概述 1.Neer 分型的定义与应用 2.Neer 分型的分类标准 三、Neer 分型的具体分类 1.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 2.第二型:骨折位于解剖颈,移位大于1cm 或成角畸形大于45 3.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和小结节骨折 4.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 5.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 6.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四、Neer 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对其进行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对其进行准确的分型。Neer 分型是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其分型依据两个标准,一个是骨折线解剖位置,将肱骨近端分为四大部分,分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干骺端。另外一个是依据骨折线有没有移位,移位的标准就是骨折间隙大1cm 或者骨折段的成角大于

45。具体分类分为四型:一型、不管有几条骨折线都没有移位,一般保守治疗。二型、肱骨近端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具体的骨折线部位可以分为解剖颈,解剖颈部位的两部分骨折从解剖颈开始肱骨近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又称为两部分骨折。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和小结节骨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果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这种类型常伴有肩袖的损伤。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 分型概述 eer 分型是依据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位置和骨折线移位程度来进行分类的,其分类标准非常明确,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Neer 分型的分类包括一型到六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骨折形态和临床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Neer 分型的具体分类 1.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1cm,成角小于45,骨折稳定,又称为一部分骨折。 2.第二型:骨折位于解剖颈,移位大于1cm 或成角畸形大于45,肱骨头与肱骨干成为分离的两部分,又称为两部分骨折。 3.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和小结节骨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果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 4.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这种类型常伴有肩袖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