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摘要:在20世纪末开始规模开发,由于储量动用难度大,截止目前仍有较

大的储量未动用,后续的滚动开发仍然具有一定潜力。研究区下沟组发育扇三角

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储集层岩性主要有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类储层均见到工

业油流,储层孔隙度分布在1%~10%之间,主要集中在3%~5%,细砂岩孔隙度略大,介于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1~5×10-3μm2,平均4.4×10-3μm2,

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及渗滤能力,使储层具有

良好的储集性能。基于此,本文对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引言

不完全统计显示,裂缝性储层的油气储量约占国内全部储量的50%。裂缝储

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砂砾岩组成,渗漏通道主要是裂缝,根据裂缝大小,可能会

分成大裂缝和小裂缝。裂缝性储层与页岩和碎石储层相比是特殊的,因此该类储

层的主要参数计算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困难之一。

1岩心观察

在钻井取心的岩心或者岩屑样品中,可以见到填充物,确认岩样中是否有裂纹。岩石中的裂缝通常是由地下应力的变化形成的,并向外延伸,因此根据采集

的岩心进行分析后,可以大致计算裂缝间隙的大小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和切割度,还可以计算裂缝的倾斜角度以及特定的位置和渗透性,这些数字对裂缝分析

和研究至关重要。

2裂缝解释

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层中裂缝发育是关键,裂缝开度、密度、倾角、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计算至关重要,其分析手段主要来源于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成像

测井解释裂缝基本为定性描述,常规测井主要依赖深浅侧向曲线计算裂缝参数,

解释结果不够系统,由此,设计多个曲线的多因素综合方法以全面评价裂缝属性。

2.1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

裂缝发育程度在3个方面有较强敏感性:①成像测井能量衰减越大、高角度

缝越发育,则说明储层裂缝越发育;②井径曲线扩径有较强响应;③与白云岩体积

含量正相关的岩性综合系数NC越大,储层越有条件发育裂缝。成像测井裂缝评

价因素考虑2个指标:由能量特征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描述,见表1;由裂缝类型

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描述,见表2.

表1能量特征定量描述

表2裂缝类型定量描述

井径曲线裂缝评价应用0-1标度,即扩径表明裂缝发育,值设为1,否则设

为0.用公式表示为

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岩性综合系数NC,由加权平均得到裂缝综合系数

F.1001F=ω1FEN+ω2FKI+ω3FCAL+ω4NC(8)式中F为裂缝综合系数,小数;FEN,FKI,FCAL分别为裂缝能量系数、裂缝类型系数、井径系数,小数;ω1,ω2,

ω3,ω4分别是对应各系数的权重,小数。结合研究区18口井的测井数据、试

油及生产动态数据,对裂缝综合系数进行分类,描述裂缝发育情况,见表3.

表3裂缝发育分类标准

2.2天然裂缝尺度对裂缝形态影响

在相同地应力差条件下(Δσ=6MPa),通过对比含有3种试件(试件2、3和6)中的天然裂缝尺度(0.05、0.1和0.15)条件下水力裂缝形态,分析天然裂缝尺度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当天然裂缝尺度为0.05时,起裂点附近产生了小范围

的复杂缝网结构(图1)。注液过程中,随着井底流体压力增大,井底周围的孔隙

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天然裂缝面上的正应力减小,同时裂缝面得到润滑作用,此时天然裂缝面容易发生滑动,在裂缝壁面或裂缝尖端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发生拉伸破坏,进而沟通井底周围的天然裂缝。同时该剪切破坏也为地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破坏机制。

图1试件2的裂缝形态及其示意图

当天然裂缝尺度为0.1时,产生两条分叉的主裂缝,一条沿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扩展,另一条扩展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夹角约30°,两条主裂缝之间形成了缝网结构(图2)。由于两条主裂缝共同建立中间的孔隙压力场,降低了其有效

应力,因此更有利于裂缝的扩展形成缝网结构。

图2试件3的裂缝形态及其示意图

当天然裂缝尺度为0.15时,在主裂缝上产生多条分支裂缝,且沟通了水力裂缝周围的大部分天然裂缝,产生的缝网体积超过试件的一半体积(图3)。

图3试件6的裂缝形态及其示意图

3地层测试方案

目前对YX20井压裂后产能低的认识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且YX20井与YX22、YX23井的岩心浸泡特征类似,遂暂缓对YX22、YX23井的压裂措施。为在地层条件下认识储层敏感性,在YX23井采用地层测试技术,通过多次开、关井,了解生产压差、外来流体对表皮系数、渗透率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索性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地层测试方案设计为三开三关(表4所示):一次、二次流动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压差生产,目的是了解地层的压敏性;三次流动时,向地层小排量注入压裂液,后采用一定生产压差求产,目的是了解外来流体对地层的敏感性。为确保YX23井出现径向流,开、关井时间在参考邻井试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试井软件模拟,确定流动6天,关井4天的测试方案。

表4 YX23井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方案需求,测试工具选用压力计托筒+RTTS封隔器+RD循环阀+选择性测试阀+常闭阀,通过环空加压和泄压,实现测试阀多次开关井。

4测井响应分析

成像测井是通过沿井周分布的电阻率的检测,以及现场中的声波幅度大小等岩石的物理性质所反馈出的参数,然后运用数字图像的方式把井壁的整体信息显示出来,随后就能够利用接入的高清成像设备制作出高清成像图,来对岩石当中的裂缝孔洞进行准确地识别与分析,以及内部裂缝的整体结构和应力分析等重要数据内容。地层中有裂缝或洞穴等地质现象时,根据设备检测到的电阻率发生变化。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白色、黄色、棕色和黑色的饱和度。岩石地层裂缝中有很多泥浆、滤液或其他矿体时,收集的数据信息转换的彩色图像会显示黑色正弦波。如果岩石地层的裂纹填充物是高密度、电阻大的矿山物体((比如说方解石),则设备中的彩色信息将显示为黑线。视频彩色地图以直观、可视的方式描绘地下情况,并且能够沿着周围地层详细全面地理解井,因此识别岩石中裂缝的能力和准确性最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试验提出的岩性综合系数和裂缝综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在裂缝性储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直观识别出油层和差油层。裂缝性油气藏在勘探过程当中必须要深入现场,在做好相应的数据分析,了解并掌握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规律,同时还要运用多方法,多角度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预测。再者裂缝渗透率降低对裂缝性储层生产有负面影响,是导致裂缝性储层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蕾.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的成因机理与测井表征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2]尹帅,范子宜,赵威.常规测井对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敏感性分析[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7,11(05):9-12+81.

[3]韩磊,刘俊州,刘振峰,张金强,王震宇.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7,38(04):8-13+2.

[4]喻世金.成像测井技术在裂缝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09):125-126.

[5]张浩.裂缝性储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参数计算[J].石化技术,2016,22(12):144+140.

裂缝性潜山油藏临界产量计算及现场试验

裂缝性潜山油藏临界产量计算及现场试 验 摘要:埕岛油田处于渤中凹陷、济阳坳陷、埕宁隆起交汇处,其潜山油藏共有太古界、古生界、中 生界三套含油层系,主要靠天然能量开采,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底水锥进导致的水淹。本文通 过研究找出了适用于海上裂缝性底水潜山油藏临界产量预测公式,并对强底水油藏不同打开程度下油井临界 产量进行计算,指出合理的打开程度在15%到25%之间,为下步埕岛东部百万吨产能中潜山油藏的高效开发 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潜山底水高角度裂缝打开程度临界产量 1 油藏开发概况 1.1 构造特征 埕岛地区处于渤中凹陷、济阳坳陷、埕宁隆起交汇处,共有前中生界潜山油 藏探井63口,其中获得工业油流井36口,发现10个潜山油气富集区块,埕岛 潜山共有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三套含油层系。构造分布上,受三组大断裂控制,形成南部挤压,北部伸展的“三排山”构造格局,其中东排、中排潜山带内 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断层将潜山构造复杂化,形成了“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构 造特征。 1.2 储层特征 储层类型以发育风化壳和内幕为主,西排、中排山储层为以八陡、上马为主 的风化壳,东排山储层为风化壳和内幕,南部发育奥陶系储层,北部残留寒武 系。已发现油藏沿主控油源断层呈条带状展布,油气富集差异大、分区分带性强。其中西排、中排山集中于风化壳,东排山风化壳及内幕皆可成藏,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层分割,侧向封堵是潜山成藏的关键。成藏模式:断块圈闭、断块- 残丘圈闭、背斜圈闭、低位潜山(顺向断块或地堑块)。 1.3 开发状况

埕岛潜山油藏已动用地质储量3749万吨,可采储量338.77万吨,探明储量 已全部动用,采收率9.0%。初期投产油井37口,目前已报废、上返19口,高含 水关井8口,开井10口,日油能力350吨,含水59.4%,采油速度0.28%、采出 程度7.4%。 1.4 主要矛盾 目前埕岛油田潜山油藏全部靠天然能量开采,强底水油藏高含水是造成开发 效果差的主要因素,目前15口油井中,有8口井是因为高含水关井,占油井数 的53.3%。潜山油藏底水锥进现象严重,含水上升大大降低了油井的自喷能力, 造成油井产能下降,开发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潜山油藏含水上升是提 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途径。 2 低效原因分析 2.1 高角度裂缝发育沟通底水 根据岩心描述、成像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裂缝走向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裂缝倾角以中高角度为主,集中在40-80度之间。高角度裂缝与下部水体连通, 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油井周围地层压力减小,底水沿着裂缝快速窜入到井底, 迅速占据了原油的流动通道,油井生产能力迅速下降。 2.2 油藏打开程度过高 埕岛油田潜山多为裂缝型底水稀油油藏,生产底界越低,底水推进速度越快。以CBG7潜山为例,该块太古界油藏为有凝析气顶的稀油油藏,埋藏深度在3100-3300m以下,属裂缝型储层。生产底界最低的CBG7-3-4-5井均已高含水关井,而CBG7-2井目前不含水。 2.3 生产压差过大 潜山油藏投产初期地层能量充足,生产时多采用大参数生产,生产压差大, 造成初期产能高,同时含水上升速度快,实际累产油量低,影响开发效果。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综述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 法综述 摘要:储层渗透率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储层物性参数。页岩储层由于储集空间多样复杂,使得页岩 储层评价和渗透率定量计算变得困难。而核磁共振测井突破传统测井技术,可以 不受岩性影响,直接测量获得地层中的流体体积,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储层渗透率,目前广泛应用于逐步特殊化、复杂化的储层中,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研究的 焦点。本文阐述了页岩孔隙结构现状,梳理基于核磁共振计算储层渗透率的研究 进展情况,归纳总结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的模型,以期为页岩油储层渗透率 评价提供思路。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 引言 近年来,我国油气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油气勘探开发 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为此,国家多次作出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这一重要指示不仅改变了当前我国各大油企的既定目标 与整体方向,也将对以后数年的发展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和增储上产的重点。近年来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取 得了许多突破,尤其在地质认识上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然而,由于页岩储层地 质条件复杂,页岩油气储层甜点评价技术依然存在不足。作为储层静态特征评价 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准确求取,有助于寻找产油气优势层位,推动 页岩油气效益开发。测井技术是实现储层孔、渗、饱三参数精细计算的主要手段,能够根据储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实现井内连续深度的储层参数计算。作为唯一可 以直接探测储层流体信号的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测井已经广泛应用到多种类型的 储集层,而且在储层参数计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应力和地层压力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应力和地层压力测井是一种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技术手段,通过测井资料可以计算地应力和地层压力。地应力是指地下岩石受到的应力状态,包括水平应力(SHmax)、垂直应力(Sv)和最小水平应力(Shmin)。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受到的压力,它是由地质构造和地下岩石自身重力作用所引起的。 测井资料中常用的数据包括密度、声波速度和孔隙压力。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地应力和地层压力。下面将详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测井参数计算地应力: 1.密度测井:通过测井仪器测量孔隙岩石的密度,可以得到地下岩石的密度值。地应力与密度有关,通常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地应力:Sv = ρgzh + ΔP 其中,Sv为垂直应力,ρ为地下岩石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垂直坐标(由测井资料中测得的深度),h为大地水平应力增加系数(通常假设为1,即认为大地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相等),ΔP为孔隙流体压力。 2.声波速度测井:通过测井仪器测量岩石中声波传播的速度,可以得到地下岩石的声波速度值。根据地震黏滞剪切模量理论,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地应力: SHmax = 0.87ρVs^2 其中,SHmax为最大水平应力,ρ为地下岩石的密度,Vs为地下岩石的声波速度。这个方法需要选取与地层相互作用最大的水平应力作为SHmax,通常选取沉积岩中的垂向最大应力作为最大水平应力。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测井参数计算地层压力: 1.密度测井:利用密度测井得到的岩石密度和地下深度,可以计算出不同深度的岩石压力。地层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2.孔隙压力测井:通过测井仪器测量岩石中孔隙流体的压力,可以得到地下岩石的孔隙压力值。地层压力与孔隙压力有关,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地层压力: Ppore = ρgh 其中,Ppore为孔隙压力,ρ为地下岩石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大地水平应力增加系数。 综上所述,利用测井资料可以计算地应力和地层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测井资料中的参数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计算地层压力时还需要考虑地下岩石的变形特性、孔隙率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根据双侧向测井计算裂缝的各种产状

*根据双侧向测井计算裂缝的各种产状,计算公式如下: 所谓裂缝的张开度:指在测井仪器其纵向分辨率的范围内,所有的同井壁相切割的裂缝的宽度的总和。 对于低角度缝和网状缝其计算公式为: ε=1 R d ?1 R b R m/(1.2×10?9) 对于高角度缝(>75度),其计算公式为: ε=K R R s ?1 R d R m/(4×10?10) 式中Rd——深侧向电阻率,Ω·m; Rb——基岩块电阻率,Ω·m; Rs——浅侧向电阻率,Ω·m; K R——浅侧向畸变系数,取1.2; R m——钻井液电阻率,Ω·m; ε——裂缝张开度, um。 2.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 ?f=m f(K R s ? 1 d )R mf 式中m f ——裂缝指数,取1.1 R mf——钻井液电阻率,Ω·m ?f——裂缝孔隙度。 3.裂缝渗透率,计算公式: K f=4.16×10?3ε2?f 式中K f——裂缝渗透率,10?3um2,其他符号同上。 4.裂缝线密度:计算公式为

d f=200×(K f?f 3 2.08) ?05 式中d f——裂缝线密度,条/m 5.裂缝发育指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F1=?f K f?×100 式中F1——裂缝发育指数,10?3um2·m; h——储层厚度,m。 6.综合评价指数 为了排除岩层基质的影响,定义储层的综合评价指数为: F2=F1(?t?120) 利用双侧向电阻率来计算裂缝的孔隙度基本公式为 ?f=m f R mf( 1 R lls ? 1 R lld) 式中Rlld——深侧向电阻率,Ω·m Rlls——浅侧向电阻率,Ω·m Rmf——钻井液电阻率,Ω·m mf——裂缝孔隙度指数。 1984年,Sibbit 和Faiver 根据上述公式,提出了油气水层裂缝的孔隙度公式。 油气层的裂缝孔隙度为 ?f=m f R m(K r R lls ? 1 R lld) 水层的裂缝孔隙度为 ?f=m f K r R lls ? 1 R tb(R m ? 1 R w) 式中Rm——泥浆电阻率,Ω·m

潜山裂缝性储层评价方法

潜山裂缝性储层评价方法 刘坤; 马英文; 张志虎; 李鸿儒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2018(040)0z1 【总页数】4页(P58-61) 【关键词】录井工程; 裂缝储层; 功指数; 岩石力学; 模糊数学 【作者】刘坤; 马英文; 张志虎; 李鸿儒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42 渤中M构造储层主要为变质花岗岩裂缝储层,受岩性、构造应力、成岩作用、风化作用等影响,普遍具有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给储层的快速评价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此类问题,以常规录井、测井参数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录井评价模型及测井评价模型实现对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随钻评价。通过深入分析各类评价模型的原理及应用特点,引入模糊数学计算方法,将测井、录井评价参数有机结合,建立了测录综合评价模型,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各类评价方法的影响因素,明显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1-4]。 1 录井评价模型

钻头钻进过程实际为其做功的过程,不同强度的地层其做功也有不同。要计算钻头每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做的功十分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引入经过变形简化后的计算模型,即“功指数模型”,功指数与钻头做功大小呈正相关性,从而可以侧面反映钻头的做功情况。 “功指数模型”数学表达式为[5-7] 式中,a为区域地层经验数据,kN;b为区域地层经验数据,r/min;c为实验数据,无量纲;YJ为静钻压,kN; R为转速,r/min;Z为钻时,min/m;D为钻 头直径,m;N为扭矩,kN·m。 “功指数模型”在M-1井的录井阶段对的潜山储层进行随钻识别,经后期验证对 储层识别率为73.4%,能够起到储层现场快速判别的作用。 2 测井评价模型 岩石强度主要是通过岩石弹性力学参数来表征,其主要包括岩石泊松比、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岩石强度可以揭示历史时期储层形成的力学机理,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储层发育程度[8-10]。 2.1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计算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通过弹性波 动理论推导出的理论计算公式;另一类是通过大量室内实验发现其力学参数与某些测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拟合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考虑到后者需要利用大量的钻井取心资料,在工程上特别是在新探区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利用理论计算公式来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岩石的泊松比为 岩石的剪切模量为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摘要:在20世纪末开始规模开发,由于储量动用难度大,截止目前仍有较 大的储量未动用,后续的滚动开发仍然具有一定潜力。研究区下沟组发育扇三角 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储集层岩性主要有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类储层均见到工 业油流,储层孔隙度分布在1%~10%之间,主要集中在3%~5%,细砂岩孔隙度略大,介于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1~5×10-3μm2,平均4.4×10-3μm2, 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及渗滤能力,使储层具有 良好的储集性能。基于此,本文对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引言 不完全统计显示,裂缝性储层的油气储量约占国内全部储量的50%。裂缝储 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砂砾岩组成,渗漏通道主要是裂缝,根据裂缝大小,可能会 分成大裂缝和小裂缝。裂缝性储层与页岩和碎石储层相比是特殊的,因此该类储 层的主要参数计算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困难之一。 1岩心观察 在钻井取心的岩心或者岩屑样品中,可以见到填充物,确认岩样中是否有裂纹。岩石中的裂缝通常是由地下应力的变化形成的,并向外延伸,因此根据采集 的岩心进行分析后,可以大致计算裂缝间隙的大小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和切割度,还可以计算裂缝的倾斜角度以及特定的位置和渗透性,这些数字对裂缝分析 和研究至关重要。 2裂缝解释 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层中裂缝发育是关键,裂缝开度、密度、倾角、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计算至关重要,其分析手段主要来源于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成像

测井解释裂缝基本为定性描述,常规测井主要依赖深浅侧向曲线计算裂缝参数, 解释结果不够系统,由此,设计多个曲线的多因素综合方法以全面评价裂缝属性。 2.1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 裂缝发育程度在3个方面有较强敏感性:①成像测井能量衰减越大、高角度 缝越发育,则说明储层裂缝越发育;②井径曲线扩径有较强响应;③与白云岩体积 含量正相关的岩性综合系数NC越大,储层越有条件发育裂缝。成像测井裂缝评 价因素考虑2个指标:由能量特征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描述,见表1;由裂缝类型 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描述,见表2. 表1能量特征定量描述 表2裂缝类型定量描述 井径曲线裂缝评价应用0-1标度,即扩径表明裂缝发育,值设为1,否则设 为0.用公式表示为 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岩性综合系数NC,由加权平均得到裂缝综合系数 F.1001F=ω1FEN+ω2FKI+ω3FCAL+ω4NC(8)式中F为裂缝综合系数,小数;FEN,FKI,FCAL分别为裂缝能量系数、裂缝类型系数、井径系数,小数;ω1,ω2,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测井地质学是地质学与测井技术相结合,通过井下测量仪器对井壁岩石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并将测得的数据与地学模型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有关地层性质、岩性与流体特征的信息。本文将介绍《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裂缝是地壳内岩石中存在的一种断裂性质,是地层发育与变形的重要标志。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裂缝对于岩石的物性、地质构造以及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裂缝的识别与评价成为测井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测井裂缝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井和间接测井两类。 直接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与电波测井。通过声波的传播与回波反射特性,可以判断岩石中存在的裂缝。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裂缝时,会发生声波的折射、反射以及多次回波的现象,从而形成特殊的声波响应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曲线的特征,可以快速、直观地判断出裂缝的存在与大小。 电波测井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测井与电感测井。由于裂缝对岩石的电导率、电阻率以及电极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变化来识别裂缝。电感测井则是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来判断裂缝的存在与方位。 间接测井方法主要包括测井剖面、测井曲线分析以及测井解释。通过分析剖面、曲线以及解释结果,可以间接判断出裂缝的存在。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裂缝对岩石物性、孔隙度、地质构造等的影响来进行判断。

裂缝评价是对裂缝特性进行定量化的过程。常用的评价参数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宽度、裂缝密度以及裂缝孔隙度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和解释结果计算得出。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测井可以准确、直观地获得裂缝的信息,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另外,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也为地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够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成功率。 总而言之,《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介绍了裂缝的重要性以及测井中识别和评价裂缝的方法。通过测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层中的裂缝信息,为油气勘探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

课题_测井储层评价方法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 1、测井资料评价孔隙结构 储集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对于碳酸盐岩来说其孔隙结构主要是指岩石具有的孔、洞、缝的大小、形状及相互连通关系。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油气层的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常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室内实验方法和测井资料现场评价法。室内实验方法是目前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描述和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方法,主要包括:毛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机法等)、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则为室内实验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且测井资料具有纵向上的连续性,大大方便了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1.1 用测井资料研究孔隙结构 1.1.1 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还是建立在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和Archie公式的基础之上。 电阻率测井资料反应的是岩石复杂孔隙结构内在不同流体(油、气、水)时的电阻率,因此储层岩石不同的孔隙结构特征一定会对电阻率测井响应产生影响。国内外关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模型、物理模型也较多,包括毛管束模型、曲折度模型、电阻网络模型和渗流理论、有效介质理论等。毛志强等采用网络模型模拟岩石孔喉大小及分布、水膜厚度、孔隙连通性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对含两相流体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油气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的2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孔隙连通性(以孔喉配位数表示)和岩石固体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孔隙连通性差的储集层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相反,当岩石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增加时,储集层的电阻率则明显降低。杨锦林等采用简化的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定义了一个岩石孔隙结构参数S,综合反映了储层孔隙孔道的曲折程度及其大小。如果孔隙孔道越大越平直,S值越大,说明储层条件越好;反之孔隙孔道越小,越曲折,S值越小,说明储层条件越差。利用测井资料求取S的公式为: S=0.564(R w/R0)0.75φ—0.25 (1) 式中:R w为地层水电阻率,Ω·m;R0为岩石100%含水时的电阻率,Ω·m;φ为岩石孔隙度。 Archie公式表明,地层的电阻率因素F主要决定于岩石孔隙度,且与岩石性质、胶结程度和孔隙结构有关。李秋实等研究表明,Archie公式中的电阻率因素F不但与储层孔隙度、孔隙曲折度有关,还与储层的孔喉比有关,孔喉比越小,F值越低。 同时地层电阻率指数n值的大小也主要受储层孔喉比的影响,当储层是孔喉比为1的管状孔时,n最小(等于1),孔喉比越大,n值越大。n值反映的是储层孔喉比的大小。 1.1.2 用核磁共振测井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入使用的最新测井技术之一,它是通过研究地层中孔隙流体的原子核磁性及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振动特性,来研究各种流体孔隙度,进而评价岩石的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信号是由不同大小的孔隙内地层水的信号叠加,经过复杂的数学拟合得到核磁共振T2分布,因此T2的分布反映了岩石孔隙大小的分布,大孔隙内的组分对应长的T2分布,小孔隙组分对应短的T2分布,这就是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基础。目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研究地层孔隙结构的方法都是进行室内实验,将

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塔河油田托甫台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属于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沉积,本次研究目的层一间房组地层属于滩间海-生屑、砾屑滩沉积,局部沉积海绵障积礁。奥陶系中上统地层在海西运动早期和晚期经过两次抬升,使地层出露地表,经过严重的风化和剥蚀,因此造成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包括溶蚀孔洞、裂缝和洞穴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空间复杂,导致了储层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 这使得储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变化异常复杂,增加了测井综合评价和流体识别的难度。本文充分利用塔河油田托甫台井区的地质、录井、岩心等资料,依据大量的测井曲线分析,针对奥陶系一间房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和储层的岩性、含流体类型的判别方法,并依据这些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目的层进行测井综合评价,总结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规律,并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的测井综合评价系统,解决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和流体识别的难点,提高利用测井技术预测储层和识别储层内流体性质的符合率,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塔河油田托甫台井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以岩心薄片分析和录井岩性描述为依据,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2、研究适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依据模型准确的计算储层参数。 3、采用多种方法挖掘储层岩性在测井响应上的差异,根据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性识别的方法。 4、对奥陶系一间房组储层进行综合评判,建立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标准。 5、基于生产资料和测试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判别储层内流体类型,建立适用

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及储层保护技术

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及储层保护技术 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及储层保护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非常规油气开发逐渐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领域。在非常规油气储层中,裂缝是形成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在油气储层中的分布和性质对于储层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与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 裂缝是指岩石中断裂或开裂而形成的狭长通道,不同类型的裂缝对于储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包括开度、分布、长度等。现有的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井壁显微镜观察法、扫描电镜法、X射线CT扫描法等。 井壁显微镜观察法是利用井壁显微镜来观察岩心切片的形态以及裂缝分布和性质。但是这种方法观察范围较小,不能全面地了解整个储层的裂缝情况。扫描电镜法可实现微观尺度下的裂缝观察和分析,但对样品的要求高,且处理较为繁琐,采用成本较高。相较于其他评价方法,X射线CT扫描法可以全面地展现岩石内部的裂缝分布和性质,同时也可以展现岩石的孔隙结构以及岩石的完整度。其成像效果优异,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岩心评价方法。 2. 储层保护技术

非常规油气储层中,储层保护是油气勘探与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储层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地面活动范围、控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压力等。因此,研究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储层保护技术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油气具有重要性。 当前,常用的储层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地面保护、井筒保护、压力管理等,其中地面保护主要是通过调节地面活动范围,减少对于储层的干扰程度;井筒保护主要是通过土工布等材料的应用,强化井筒的稳定性,减少井壁塌方的风险。而压力管理则是通过实施合理的采油设计,控制压力,保持储层稳定性,以避免储层损伤或是无法恢复。 总的来说,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涉及到储层评价和保护等多个方面,裂缝性岩心评价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油气资源的长期利用和地壳环境的保护。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裂缝性岩心评价方法与储层保护技术,为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裂缝性储层评价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其主要涉及到对裂缝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分析研究。裂缝可以与岩石孔隙形成联合体,构成具有高渗透性的储层,但也可能导致储层的破坏和失效。因此,深入研究裂缝性储层的特征、评价方法和形成机理,并采用有效的储层保护技术,对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在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中,要对裂缝进行

综合利用测井技术识别测量裂缝

利用测井技术识别和探测裂缝 摘要:裂缝性地层裂缝的测井解释主要包括裂缝带的识别和储层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两个方面。用测井方法识别储层中的裂缝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其中裂缝是否有效一直是测井解释的一个难点。在测井方法中,常规的测井方法可以识别裂缝,只是精度不高,成像测井仍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裂缝识别依据,而双侧向测井方法可快速、便捷地确定裂缝的有效性。 1.绪论 裂缝,是岩石中由于构造变形或物理成岩作用形成的面状不连续体,在碳酸盐岩、火成岩和泥岩中均有发育,少量见于潜山变质岩中。裂缝不仅是流体的储集空间,还是重要的流体渗滤通道.在致密的砂岩油气藏中,裂缝主要作为渗流通道存在, 大大改善了低孔低渗透储层的生产能力;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还控制着溶孔、溶洞的发育,影响着地层中原始流体的分布状况和泥浆侵入特性;在火成岩地层中,裂缝是地层产能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中深部储层由于压实作用多已致密化,天然气的聚集及产出主要依赖于裂缝系统,裂缝的 存在势必会对储层的渗透性起到改善作用,形成有开发价值的产层.因此,研究地下裂缝的发 育及其分布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岩心是最为直接的裂缝资料,但往往存在取心数量有限、收获率低和岩心不定向等三个方面的局限。用测井方法识别裂缝,具有本钱低、识别力强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勘探裂缝性油气藏的主要手段. 2.裂缝 按成因分为两种: ①天然裂缝,一般是成岩收缩或构造运动形成的;②钻井诱导,一般是在钻井过程中因频繁起、下钻的震动和地应力场的不均衡造成井壁有规律的开裂。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天然裂缝又分为非构造裂缝和构造裂缝两类,非构造裂缝主要是由于岩石失水体积收缩或岩浆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而形成的收缩裂缝以及压溶作用形成的缝合线。构造裂缝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石受构造作用力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是最广泛存在的裂缝,包括开启裂缝、闭合裂缝2种。开启裂缝是没有充填其它物质的裂缝。在水基泥浆中,裂缝中充填有导电的泥浆,这样裂缝的电阻率就比岩石的电阻率低很多,所以,可以根据电阻率的 异常来识别开启裂缝。闭合裂缝是充填有其它矿物的裂缝,它示出由构造应力产生的开启裂缝后来被富含盐的流体循环胶结,因此电阻率较高。钻井诱生裂缝由于钻开地层后,原始地层应力释放,挤压井眼周围的地层,在井壁上产生了钻井诱生裂缝,常见的有3种:钻具振动形成的裂缝、重泥浆压裂缝和应力释放裂缝。 按产状分,裂缝的产状一般表征分为裂缝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裂缝面的倾向。其分类主要根据裂缝面倾角、倾向相互间的组合以及相关的地质资料,目前分为五大类:低角度裂缝、倾斜裂缝、高角度裂缝、低角度网状裂缝及高角度网状裂缝. 图1 裂缝类型 3. 裂缝的测井识别方法 根据不同测井序列对裂缝的响应程度,一般用于裂缝识别的常规测井资料有孔隙度、电阻率、声波时差、变密度资料等,其本钱低、资料全,利用其识别裂缝是可行的。裂缝在常规测井资料上的响应主要有:①自然电位具明显负异常;②声波时差有跳波现象,整体时差值较高; ③深浅测向振幅差明显,中值高;曲线形态整体较圆滑.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摘要:油井勘探目的,是为该区的地震、地质等基础调查求取有关地层数据;为资源储量测算提供重要参考;为该区域下阶段石油勘查发展奠定基础。油井先 后已开展过四期全套测井,全部使用美国LOGIQ测井系统。测井方面针对各种第一手数据开展了资料校正、数据分析、四性关系评价、储层综合判断、新数据分析等较完整的研究。 关键词:测井解释;四性关系;阵列感应;地层倾角 引言: 测井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的关键在于确定测井信号与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适的处理手段将其处理成地质信号。结合大量的地质、钻井、开发等数据,对地层划分、油气层、矿物层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测井解释工作包括:评价产层性质、评价产液性质、评价储层性质、开展钻探和开发应用等。 一、测井解释的新方法 (一)井周声波成像(CBIL)测井技术 井周声波成像测井技术是利用旋转环能装置将高频率的脉冲声波辐射到目标地层,利用声波的反馈,对井口周围进行地质勘探,其频率为每秒6周,一般一周可达250个取样点。通过传感器端接井周声波,通过内部处理器来记录和分析井周声波的强度和回波时间,并以此来完成井周地层的特征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岩层的回波强度和回波时间的分析,可以得到岩性、物性、沉积结构等信息。此外,还可以将反射波的传输时间转化为目标的距离,并将其以井周360度的方式呈现为黑白或彩色的影像。通过图象显示的资料,可以更好的理解井底岩性和几何接触面的变化,进而对地层中的裂缝位置、地质结构等进行分析。

(二)核磁共振技术 在没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中的氢核是自旋相关的,并且具有随机 的方向。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记录装置来创造一个永久的磁场,形成中的氢核在应用磁场的方向上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这个过程称为氢核的极化。如果这个应用磁场总是恒定的,那么在它上面添加一个垂直方向的射频场,同时 调整射频场的频率以匹配氢核的谐振频率,就会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当核磁共振 现象产生或由核磁共振设备产生时,可以得到氢核回波的振幅信号,根据信号的 衰减情况,可以计算出地层的孔隙特征,同时计算出双峰储层现象。该截面可以 显示在T2光谱中,根据T2光谱的色谱变化,可以得到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和结 合水的饱和度等参数。目前,核磁共振技术被用于地质勘探,以获得不受岩性影 响的复杂储层的孔隙度,并补充获得关于直接流体特性和渗透性的信息,这些重 要信息是传统测井方法难以获得的。此外,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完成对结合水和 流动水分布的研究,这对全面获得储层的孔隙结构非常重要。 (三)阵列声波成像测井技术 这种方法使用单极发射器将单极声波送入井内地层,使井壁周围产生一定的 膨胀,并在地层中产生纵向和横向波。一般来说,在硬地层中会出现纵波和横波,但在软地层中,横波的第一波会与井中的泥浆波混合,难以准确获取。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原来的单极声波被转换为双极声波,这使得声源在井中产生活塞效应,使井壁一侧的压力和另一侧的压力增加。坠落,从而干扰井壁并产生弯曲波。这 个过程也使地层中的纵横波得到更好的积聚。根据所得到的纵横波,处理器可以 对其进行处理,以获得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流体性质,以及估计地层裂缝。 从声学成像得到的数据还可以表明应力和裂缝的发展方向,为合成地震窗口制图 和固井质量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钻井情况 油井在钻孔过程中完成了三次取芯。上井段2862~3667m的岩性构造一般以 褐色泥石、沙质泥石居多,而中下段的地质构造则一般以黑粉、淡灰、灰黑、灰 色泥石、沙质泥石居多。3667~4950m的岩性一般以泥石、砂质泥岩、细钙质泥岩

测井计算孔隙度精度标准

测井计算孔隙度精度标准 测井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具,通过对井孔内的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和解释,能够帮助判断油气层的性质和储集条件。其中,孔隙度是测井数据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油气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1. 前言 孔隙度是指油气储层中有效孔洞的比例,是评价储层孔隙性质和储集能力的重要参数。测井计算孔隙度的精度标准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将从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介绍测井计算孔隙度的精度标准。 2. 数据采集 测井计算孔隙度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这种数据通常来自于测井仪器。常用的测井仪器有自然伽马测井、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等。这些测井仪器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测井曲线,如伽马射线强度曲线、声波传播时间曲线和岩石密度曲线等。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测井仪器操作规程和标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注意数据采集的时间和深度范围,以及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情况,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3. 处理方法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计算得到孔隙度的数值。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线性方法和非线性方法。 线性方法是指基于单一测井曲线进行孔隙度计算的方法,如伽马射线法和声波法。通过建立合适的经验公式,将测井曲线与孔隙度进行关联,然后根据测井曲线的数值计算得到孔隙度。 非线性方法是指基于多个测井曲线和地质模型进行孔隙度计算的方法,如岩石物理模型和反演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多个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孔隙度,但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 4. 结果评价

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数值需要进行结果评价,以确定计算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评价的方法包括与实际岩心数据对比和与其他测井解释结果对比等。 与实际岩心数据对比可以验证测井计算孔隙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与同一井段岩心孔隙度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测井计算孔隙度的偏差和误差范围。 与其他测井解释结果对比可以确定孔隙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将不同方法和不同参数进行对比,评估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精度标准 根据以上数据采集、处理和结果评价的要求,测井计算孔隙度的精度标准应包括以下要素: (1)测井仪器的精度标准:要求测井仪器的测量误差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用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地应力的方法研究

用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地应力的方法研究 【摘要】导致地应力的出现,其原因多样且很复杂,然而油田的开发离不开压力,尤其是准确的地应力数值。在现场测试中,测井曲线能够很好地反应地下岩石的受力情况,所以可以通过建立测井曲线资料与地应力之间的某种关系,来间接得到地应力数值。本文在详细理解测井原理和地应力成因的基础上,推导出测井曲线资料和地应力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场实践应用,证实关系的准确性,以期提高和完善测井曲线资料和地应力参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地应力测井曲线岩石力学参数模型 1 测井曲线资料解释地应力 地层之间或同一地层内的岩石或者同一性质的岩石的地层孔隙结构、岩石力学参数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地层地应力的非均质性。若依靠实测需找层内或层间地应力的分布规律,这是不切实际的。结合测井曲线的资料和分层地应力的解释模型,可以分析地层之间或同一地层内的地应力的数值[1-4]。 1.1 垂向地应力的确定 重力应力由岩体自重引起,岩体自重不仅产生垂直应力,而且由于泊松效应和流变效应也会产生水平应力。垂向应力主要是由重力应力引起的,单元岩体所受到的垂向应力()可由密度测井资料求出,即: 式中:—上覆岩石压力,;—目的层以上第i段地层的平均密度,。 —目的层以上第段地层厚度,—重力加速度, 1.2 水平地应力的确定 目标区地层平缓,近水平地层,因此选取如下的计算模型。对于构造平缓地区,其水平地应力主要来源于上覆地层压力,另一部分来源于地质构造力,此时分层地应力计算模型为: 式中:—构造应力系数;—上覆岩层压力,水平最大、最小地应力,;—孔隙压力,;—泊松比,无因次;—弹性模量,;—有效应力系数,—地层倾角;—地层上倾方位角;—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2 主要系数的确定 测井资料与岩石力学特性参数的关系。 利用测井资料求解计算地应力所需的岩石力学参数,以泊松比为例。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是指在陆地环境中形成的含油页岩,其储层评价是指对这种页岩的油气储层性质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有一些关键参数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这些参数和方法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含油性质。 一、孔隙结构参数的评价 1. 孔隙度 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空间所占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孔隙度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通过对孔隙度的评价,可以判断出储层中是否存在足够的孔隙空间来储存油气。 2. 孔隙结构 除了孔隙度外,孔隙结构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大小、孔隙形状、孔隙连通性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孔隙体积和孔隙连接情况。通过对孔隙结构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孔隙特征,为页岩油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岩矿组成参数的评价 1. 含油量

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的评价,含油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含油量的评价,可以判断出储层中的有效含油空间和油气资源量,为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岩矿成分 除了含油量外,岩矿成分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关键参数之一。岩矿成分包括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储层的岩矿组成情况,从而为页岩油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地球物理参数的评价 1. 岩石物理参数 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地球物理参数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岩石物理参数包括密度、声波速度、磁化率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为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2. 孔隙流体参数 除了岩石物理参数外,孔隙流体参数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孔隙流体参数包括孔隙水和孔隙气的饱和度、渗透率、粘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孔隙流体性质,为页岩油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 一: 储集层定义: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 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 (2)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 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储集层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储集层的分类 •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 •1、定义:–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 –岩石碎屑(由母岩类型决定) –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 •3、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4、有关的几个概念 –砂岩:骨架由硅石组成的岩石都称为砂岩。骨架成份主要为SiO 2 –泥岩(Shale):由粘土(Clay)和粉砂组成的岩石。 –砂泥岩剖面: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剖面。 碳酸盐岩储集层 •1、定义:–由碳酸盐岩石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石灰岩(CaCO 3)、白云岩Ca Mg(CO 3)2)、泥灰岩 •3、特点:–储集空间复杂 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 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 –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 •4 、分类 按孔隙结构: •孔隙型:与碎屑岩储集层类似。 •裂缝型:孔隙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数量、形态及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孔洞型:孔隙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孔隙度可能较大、但渗透率很小。 •洞穴型:孔隙空间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 •裂缝-孔洞型:裂缝、孔洞同时存在。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 砂泥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是以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则以沉积后在成岩后生及表生阶段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孔隙及吼道、裂缝和洞穴。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洞穴型

基于PKN模型的压裂裂缝延展参数计算及分析

基于PKN模型的压裂裂缝延展参数计算及分析 张美玲;张天宇;樊家屹 【摘要】油田现场水力压裂前期设计常采用直观快捷的PKN模型,该模型假设裂缝空间分布为一均匀的椭球体.基于PKN模型理论公式,将研究区实际压裂参数作为输入,建立压裂缝长的迭代计算方法,并针对两口现场井的典型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实现压裂缝长的预测计算.通过构建岩层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利用微地震实测压裂缝长数据,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裂缝两翼缝长的影响关系,指出岩层的非均质系数越大,裂缝两翼延展的不对称性越强.研究发现,由岩层非均质参数可以估算实际压裂缝长与预测裂缝长之间的最大偏差,该结果可以很好地修正实际压裂前期设计中PKN模型的预测结果,有效地提升压裂施工工艺的成功率.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19(019)005 【总页数】8页(P116-123) 【关键词】影响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PKN模型;水力压裂缝;微地震资料 【作者】张美玲;张天宇;樊家屹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3

目前水力压裂施工优化设计采用的较成熟的裂缝扩展软件模型有二维的PKN模型、KGD模型,需要输入水平应力、渗透率等相关参数,两个模型都假设待压裂地层 为各向同性均质厚层,其中PKN模型产生的裂缝形状为椭球型,KGD模型假设产生的裂缝形状为长方体型[1]。这两种模型具有现场操作实施简便,模拟结果清晰 简单而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2]。两种模型计算过程中都需要泊松比等岩石力学 参数,这些参数可依据测井资料在区域特点优化的基础上计算给出[3]。实际压裂 过程中,岩层的非均质特性会破坏压裂缝空间延展的规则性[4,5]。Warpinskin 等[4]对实际岩石样本进行实验,指出岩层地质上的非连续性影响了水力压裂的传 播方向;刘钦节等[5]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考察发现砂泥交互非均质地层的水力压裂 缝形态呈现不规则展布。 岩层渗透率是描述储层非均质特征的重要参数,而获得它的广泛且经济的手段是建立测井资料计算方法,依据区域岩心分析资料可合理建立岩层渗透率计算公式[6]。岩层渗透率的分布状况与水力压裂裂缝的空间延展有着密切的关系[7—10]。Chorney等[7]从岩石物理实验角度验证了岩层的非均质特征导致水力压裂裂缝的 不规则展布。He等[8]从数值模拟角度研究了裂缝性岩石基于应力变量的渗透率预测算法,指出地下岩层岩石物理性质与渗透率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李友全等[9] 研究了致密油藏的渗透率模数与压裂裂缝半长的影响关系。Carl等[10]考察研究了微地震数据与测井、岩心、储层物性等信息的关系,指出储层地质特征,如渗透率非均质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力压裂微裂缝的延展。 在实施水力压裂油层时,迅速升高的井筒压力会破坏井周岩石并形成裂缝,并伴随一系列微震波向四周传播,在邻近井中(或地表)合理布设检波器可以更好地接收微波信号[11]。对接收到的微震波信号进行处理,可推测出裂缝分布的方向、位置等,据此综合评价水力压裂等生产施工在地下产生裂缝的展布状态[12]。实际上,微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