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型和夜晚型的睡眠特征研究

清晨型和夜晚型的睡眠特征研究
清晨型和夜晚型的睡眠特征研究

关于高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报告 组长:田旭东 组员:何杰 桂林 涂林峰 符文松 刘羽 简贵坤 指导老师: 背景和目的: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突出。同样,在高中校园里,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同学们的睡眠时间日益减少。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上课困倦的同学越来越多,对睡眠不足的感慨也越来越多,一些同学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 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于是我们产生了疑问: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产生怎样的不良的影响呢?面对越来越少的睡眠时间以及诸多其他问题,我们做了本次调查研究,以较全面地了解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对高中生的睡眠现状及其在学习方面相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同学们对睡眠问题有较正确的认识,帮助同学们更合理地安排学业及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方法和过程: ()分工合作;()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等。 我们于年月后开始确定课题并开始规划,先入组的五人以讨论和投票的方式确定了课题、调查方式、任务分配等重要事项。 月中旬时,由田旭东收集整理了两份调查表;何杰和田旭东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余成员分别查询不同资料,并由田旭东整理成调查报告的大纲和片段。 月底到月初,何杰分别在实验班、平行班(宿舍楼)共发放并收回份问卷,月中旬完成结果统计。此后我们又针对特定问题访问了一些同学。 三月底,田旭东等人基本完成调查报告。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现象。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和失眠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现象一、睡眠很不足 (一)现象 高中生平均每天需要近九小时的睡眠。然而调查发现,高二学生睡眠时间平均仅为个小时,实验班晚上普遍近十二点才睡。高三年段比高二又少很多, 一些高三学生甚至有时通宵

几篇关于中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调查中学生睡眠问题国家未来人才,而身体则又是一切的底线,没有好的身体,中学生们将来也难以很好地工作.故选"探讨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的研究课题,使学生们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身体健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为满足生理需求,一天的睡眠时间应为9~10小时.如果睡眠不足,不仅疲劳得不到缓解,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大脑运行工作,适得其反,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熬夜还会导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建议:中学生最佳就寝时间为21:00~22:00,这段时间内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 睡眠能够帮助人们恢复体能、巩固记忆力,其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对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第二天保持清醒和活力。睡眠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需满足的一种绝对需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据观擦,健康人能忍受饥饿长达三个星期之久,但只要缺觉三昼夜,人就会边得坐立不安、情绪激动、记忆力减退,断定能力降落,甚至涌现一些错觉和幻觉,以致难以坚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所以,对个每人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不可缺的生活需要。作为一名青少年,作为一名高中生,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抓住了时间就掌握了成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为了成绩,为了健康,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大学通知书,补上你那不足的睡眠时间,不然精神不济,头脑沉重,对学习提不起半点精神,即使有心无力,为了食图多一点时间,而放弃该有的睡眠时间,放弃更多的读书时间,顾比失彼。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而亲爱的同学们,睡眠不足危害我们的健康,可能导致我们视力下降,还有睡眠不足使我们长不高,大量资料表明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如果经常低于8小时,对我们则不益,所以同学们要少熬夜,休息也是十分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小组的研究和努力,寿中的学子们一定能合理安排时间,还自己一个充足的睡眠! 活动,让我了解到了同学们的睡眠状况,同时懂得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同学们的睡眠状况,同时懂得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休息与活动试题

休息与活动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一、单选题 A1型题 1.下列与睡眠无关的表现是() A.血压下降 B.瞳孔散大 C.呼吸变慢 D.心率减慢 E.尿量减少 2.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体力恢复,发生在睡眠的() A.第I期 B.第II期 C.第III期 D.第IV期期 3.睡眠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脑干尾端 C.上行抑制系统 D.蝶鞍区 E.第三脑室 4.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 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 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 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 E.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 5.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慢波睡眠相比,快波睡眠的唤醒阈降低 B.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降低 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 E.快波睡眠与觉醒时很难区分 6.下列关于睡眠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少 B.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低于瘦者 C.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 D.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增加 E.随着年龄的增加,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IV期时间的增加 7.下列关于影响睡眠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睡眠时间与年龄成正比 B.环境的改变会造成入睡时间延长及快波睡眠减少 C.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 D.短期使用安眠药可产生戒断反应 E.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8.下列关于发作性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作性睡眠属于慢波睡眠障碍 B.安静的环境不易发作 C.发作时患者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慢波睡眠 D.发作性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同 E.猝倒症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9.下列关于梦游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关于家庭睡眠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庭睡眠的调查报告 以下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家庭睡眠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截至XX年,中国大约有2亿人打鼾,5000万人在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还有近3亿人失眠,以及存在尚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知的发生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儿童睡眠暂停等约90种睡眠疾病。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大众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缺乏睡觉时间,工薪一族睡眠障碍,老年人入睡困难……为了对我国大众的睡眠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某网站网进行了“中国人睡眠状况网上调查”,本次调查为期两个月,共获得了17536份有效样本,参与调查的网民以女性为主,占到参与总人数的62% 。在年龄层次方面,50% 的参与者处于26-38 岁年龄段,其次为20-25 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7%,39-55岁的参与者也较多,占到17% 。在职业方面,65%的参与者为白领一族,17%的为在校学生,工人及农民的参与比例分别为11%和6% 。因此,从参与本次调查的网民个人基本信息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参与者以城镇成年人为主,20岁以上占到96%,而且女性高于男性。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调查对象:广大网民有效样本:

17536份数据图表80%的都市成年人睡眠不健康在睡眠时间上,过长或过短的睡眠都对健康不利,具体的时间多少会因年龄而有所不同,年纪小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青年人每天睡眠7-8个钟比较合适。这次调查来看,约%的人每天睡眠8小时,%的人每天睡6-7个钟,有%的人在9-10小时之间,值的注意的是,%的人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这已属于睡眠不足,而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的人每天会睡11小时以上,睡的时间过多或过少都属非正常情况,要多加注意,及时就医。 那么一天到底睡多少小时才算够?对于这个问题,有专家认为,虽然睡眠时间的多少与年龄有关,但相对来说还有个“黄金分割线”,那就是一天应该保证6-7小时的睡眠时间。 规律的作息时间会使睡眠的质量更好,因此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被调查的人群中,较多的人是晚睡早起,属于劳累型,占%;晚睡晚起的也不少,占%,是滞睡型;%早睡早起,属于健康型;还有%早睡晚起,为懒惰型。 至于午休,%的人一般都会进行午休,但由于生活工作所限,有%的人想午休却没有机会,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午休习惯,也不会去想。 在睡眠姿势的问题上,大部份人都有一个惯性的睡姿。

1-9章基础护理试题-(17)

1-9章基础护理试题-(17)

一单项选择 1成人肺泡总面积约为;(C ) A35~50m2 B45~60m2 C55~70m2 D65~80m2 E75~90m2 2 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b ) A0.5m B1m C1.5m D2m E3m 3 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D ) A14~16 30%~40% B16~18 50%~60% C16~18 50%~60% D18~22 50%~60% E22~24 60%~70% 4 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e ) A人际关系B工作态度C病友关系D医院规则E病室装饰 5下列属于心理环境范畴的是(B) A人的循环系统功能情况B精神紧张程度C大气污染程度D人的教育程度 E医院标示的情况 6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 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抢救生命D恢复健康E减轻痛苦 7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D) A保持空气新鲜B调节室内温湿度C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 D减少热量散失E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8~10题共用题干) 王女士68岁,因心肌梗塞入院,护士为患者调控医院物理环境。 8适宜的病室温度为(D)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E24~26 9适宜的病室色调是(A) A奶色 B橘色 C黑色 D红色 E紫色 10日间病室的噪声应控制在(E) A120dB以下B100dB以下C80dB以下 D60dB以下E40dB以下 11.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根据是(D) A单位介绍信 B转院证明 C门诊病历 D住院证 E公费医院特约单 12.休克病人入病室后护士首先应(B) A填写各种卡片 B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测量生命体征 C询问病史,评估发病过程 D通知营养师,准备膳食 E介绍病室病友 13.一般病人出院后,所用的毛毯应如何处理(D) A送洗衣房清洗B日光暴晒6h C高压蒸汽消毒D紫外线照射1h E乳酸熏蒸法消毒 14.一般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不应包括(B) A准备床单位 B介绍入院须知 C准备急救药品D测量生命体征E通知医生15.用平车运送病人不正确的是(C) A护士在病人头端B车速宜快C上下坡时,病人头处于低处D注意保暖、安全16单人搬运法,适合(B) A体重较重者B小儿及体重较轻者C老年人D颅脑损伤者E腿部骨折者 17.将病人从病床移动至平车时,应注意使平车头端和床尾呈(D)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

哈工大威海学生睡眠情况 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的睡眠情况,为学生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为学校了解学生睡眠健康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哈工大威海在校本科生 (三)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 科生男、女各30人左右作为调查单位; 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不同年级来源、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3)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进行四个总体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值之差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4)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五)调查时间:2008-12-5~2008-12-25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耽误您宝贵的两分钟,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平均每天睡眠总时间(具体)________ 小时以下~8 ~10 D.大于10小时 3. 是否有午睡习惯() A.有 B.经常 C.偶尔 D.没有 4. 晚上一般几点入睡() 点以前~11 ~12 点以后 5.早上一般几点起床() 点以前~7 ~8 D.随性而为,睡醒为止 6.睡眠质量如何() A.倒头就睡,相当好 B.偶尔做梦,良好 C.经常做梦,不太好 D.噩梦连连,毫无质量可言 7.睡眠质量差,无法入睡的原因是() A.学习压力太大 B.感情危机 C.舍友太吵,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D.其他 8.偶尔一两次熬夜对你你第二天影响大吗() A.几乎没影响 B.有点影响 C.影响较大,效率变低 D.影响很大,没什么效率 9.影响你的睡眠时间的因素是什么() A.娱乐:入上网、打牌。。。 B.卧谈、打电话(谈恋爱) C.学习 D.其他 10.你认为你实际的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相差多少() A.没有差距,很充足 B.相差一小时以内 C.相差1~2小时小时以上

休息与活动练习题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A1型题(1~46题):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最自然的休息方式是 A.静坐 B.卧床 C.睡眠 D.看电视 E.读书 2.获得休息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 A.充足的睡眠 B.良好的物理环境 C.生理上的舒适 D.心理上的放松 E.无疼痛 3.对休息叙述错误的 A.休息对病人和健康人都有积极意义 B.休息合理会缩短病程休息使机体功能保持最佳状 C.休息并不意味着不活动 D.休息时心脏负荷加重 E.休息使工作和生活处于最佳状态 4.对睡眠叙述错误的 A.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状态B.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 C.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 D.是一种周期现象 E.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 5.睡眠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B.脑干尾端C.上行抑制系统D.蝶鞍区 E.第三脑室 6.下列关于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快波睡眠 B.越接近睡眠的后期,慢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C.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 D.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进入快波睡眠 E.慢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 7.成人进入睡眠后,一般首先进入 A.过渡期 B.中度睡眠期 C.熟睡期 D.深睡期 E.快波睡眠 8.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

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 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 E.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 9.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慢波睡眠相比,快波睡眠的唤醒阈降低 B.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降低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E.快波睡眠与觉醒时很难区分 10.下列对于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入睡期一般很短,大约持续0.5~7分钟 B.快波睡眠时脑电图活跃,与清醒时相似 C.中度睡眠期心率缓慢,体温、血压下降 D.深度睡眠极难唤醒,激素大量分泌 E.快波睡眠心率减少,血压和体温升高 11.下列哪项不是快波睡眠的特点 A.全身所有肌肉放松 B.梦境多在此阶段出现 C.很难唤醒 D.肾上腺素大量分泌 E.呼吸大幅度波动 12.有关睡眠的周期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一睡眠周期大约60~120min B.随着睡眠的进行每一时相所占的时间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C.在睡眠任何一期醒而复睡时都需要从头开始依次经过各期 D.成人平均每晚出现4~6个睡眠周期 E.在觉醒状态下,一般只能进入慢波睡眠,不能直接进入快波睡眠 13.被称为“入门时相”的是 A.REM期 B.NREM第一期 C.NREM第二期 D.NREM第三期 E.NREM第四期 14.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称为 A.慢波睡眠 B.快波睡眠 C.异相睡眠 D.快速动眼睡眠 E.以上都不是 15. REM 睡眠的生理作用 A.维持较深的睡眠B.延长睡眠时间 C.加速伤口愈合 D.缓解精神压力E.减少蛋白质分解 16.以下哪项不是慢波睡眠的特点

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研究方案报告

关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了大多数人重视大学生睡眠质量。睡眠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且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效率乃至整个学校的教 计算机科学学院 学质量都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睡觉迟睡眠质量差的现象,我们通过问卷的方法随机调查了中南民族大学学生的的睡眠质量,共收到178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学生普遍质量情况不容客观,普遍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也不好。 2.总体来说,女生睡眠质量高于男生,低年级睡眠质量优于高年级睡眠质量。 3.电脑的普遍应用看电影或玩游戏等原因影响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4.睡眠质量不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采用网络调查问卷针对中南民族大学学生进行调查。有效试卷178份,参与调查的男生94人,女生84人。 2 调查方法 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引起睡眠问题的因素、睡眠习惯状况、睡眠问题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对比,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 表一:影响学生睡眠的因素

本题为多选题,由上表比例可知:影响学生睡眠最大的因素就是个人娱乐,如看电影或玩游戏或看球赛或上网等活动。其次就是学习或就业压力和受宿舍环境影响,如舍友常熬夜,宿舍卧谈会,舍友打电话。影响学生睡眠最小的因素是担任干部工作繁忙。 我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综合上述可知,由于个人的娱乐竟然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睡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反思。平时学习当中的懒惰,我们都会归根于社交方面与学生工作方面的繁忙。经过调查报告数据表明,这个说法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义不容辞。 我们应该怎么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呢?大家都会说自己没有一个好的生活圈,自己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首先,可以压缩自己玩游戏的时间,网络游戏对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睡眠的质量,从而减弱记忆力。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在与室友的一同商讨下,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寝室条例,规范自己及他人的生活作息,是自己与他人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一部分人还会因为学习或就业压力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学习方面的压力源于学习成绩与学校的一些硬性规定。从就业压力来看,说明在个人的想法与行为之间仍有冲突,还有家人不支持甚至反对、外人的看法等。 表二:什么方法最可以减少熬夜 通过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靠自制力可以减少熬夜。仅有少数学生觉得大力宣传熬夜的消极影响,提倡按时休息能减少熬夜。也有百分之二十几的

关于高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报告
组长:苏增领 高一 14 班 组员:黄杰 黄正诚 陈彬江瑞东肖培炜戴杨铖陈小明 指导老师:施生浥
背景和目的:
关键词:
高中生 睡眠 睡眠不足 不规律 失眠 现象 影响 原因 建议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突出。同样,在高中校园里, 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同学们的睡眠时间日益减少。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上课困倦的同学越来越多,对睡眠不足的感慨也越来越多,一些同学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
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 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 必须保证高质量。于是我们产生了疑问: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产生怎样的不良的 影响呢?面对越来越少的睡眠时间以及诸多其他问题,我们做了本次调查研究,以较全面地 了解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对高中生的睡眠现状及其在学习方面相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 而使同学们对睡眠问题有较正确的认识,帮助同学们更合理地安排学业及形成良好的睡眠习 惯。
方法和过程:
(1)分工合作;(2)查阅资料;(3)问卷调查;等等。 我们于 2010 年元旦后开始确定课题并开始规划,先入组的五人以讨论和投票的方式确 定了课题、调查方式、任务分配等重要事项。 寒假时,由陈小明收集整理了两份调查表(附 2、附 3);陈彬和陆璟辉设计了调查问 卷(附 1);其余成员分别查询不同资料,并由陆璟辉整理成调查报告的大纲和片段。 二月底到三月初,黄杰分别在实验班、平行班(宿舍楼)共发放并收回 102 份问卷,三 月中旬由肖、江、正诚完成结果统计。此后我们又针对特定问题访问了一些同学。 三月底,陆璟辉等人基本完成调查报告。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现象。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和失眠等都是很重要的问 题。
现象一、睡眠很不足
(一)现象 高中生平均每天需要近九小时的睡眠。然而调查发现,高二学生睡眠时间平均仅为 6.78 个小时,实验班晚上普遍近十二点才睡。高三年段比高二又少很多,一些高三学生甚至有时
1 / 10

从清晨危险看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具备的特点

从清晨危险看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具备的特点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的血压一样有节律性变化,清醒后数小时内血压会显著升高,而此时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因此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该能够降低清晨血压,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的目的,使患者安全度过清晨危险。硝苯地平控释应用先进的控释技术,每日一次给药,真正做到了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是理想的降压药物选择。 1.血压的昼夜节律及晨峰现象 人体作为有机的整体,多个系统的功能活动都具有生物节律,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昼夜节律,即24小时“生物钟”决定着一天内的激素水平、血压、心率、体温、甚至是细胞的生长速度等。 人体的血压在24小时的不同时段也呈现节律性变化,清晨醒后数小时内血压迅速升至峰值,白天血压高于夜间,半夜至凌晨血压降至谷值。血压在清晨7时至9时达峰值的现象被称为血压的晨峰现象。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通常夜间血压下降值大于白天血压的10%,呈勺型曲线。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与正常人相似,仅平均血压水平高于正常人,部分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小于白天血压的10%,呈非勺型曲线。晨峰现象和血压的变异性是血压的两个重要特征,血压变异性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 血压的变化受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水平同样呈节律性变化,这些物质的活性在清晨明显增高是导致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原因。 2.血压的晨峰现象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高峰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卒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无规律可循,可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同样表现出昼夜节律性,清晨6时至中午的危险最高,夜间危险降低,清晨心脑血管事件猝发占全天发病的70%-80%,即所谓“清晨危险”。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老年人清晨血压升高是导致“清晨危险”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清晨血压升高者,发生卒中的危险较其他人高3倍。这项研究以51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患者被分为晨起血压升高组(比睡眠时最低血压升高≥55mmHg)与非晨起血压升高组(比睡眠时最低血压升高<55mmHg)。经过3年多的随访发现,晨起血压升高组发生卒中的危险是非晨起血压升高组的3倍。该结果显示,血压的晨峰现象是卒中的强独立危险因素,所以说,清晨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时段。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高血压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的人群一样具有血压的节律性变化,但其血压值通常表现为白天和夜间均高于正常血压者。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主要取决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血压的晨峰现象以及血压的变异性等因素。 此外,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于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压升高,血压的变异性增加,并且独立于绝对的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密切相关。Pariti等的研究显示,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在平均血压相似的情况下,24小时内血压变异较大的患者中终末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更易造成靶器官损害,在24小时平均血压相似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变异大的患者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程度更严重;呈非勺型曲线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靶器官损害的程度也显著高于勺型曲线患者。 Sander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与昼夜血压变异小于等于15mmHg的患者相比,昼夜血压变异大于15mmHg的患者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对危险为3.9,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为1.87。 3. 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公认抗高血压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而清晨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时段,血压波动的晨峰现象、清晨机体心率加快、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室电活动、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均增加,患者易于发生卒中、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给药期间的最后6小时。 如果降压药的实际疗效不能真正维持24小时,那么高血压的清晨危险就不能降低,所以即使认为已达到治疗目的,但患者并未真正获益。目前临床应用的绝大多数降压药是清晨一次服药,希望药物的降压疗效能够维持到下一次服药前,但实际上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多数药物次日清晨的血浆浓度低于治疗阈值,而对于患者来说,这一时段本来就是最危险的。 所以,在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如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均推荐选用日服一次能够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从这些对降压疗效的要求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不仅要能够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而且还要能平稳降压,降低血压的变异性,有效保护靶器官功能。所以,日服一次的真正长效降压药才能够满足24小时平稳降低血压的要求,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是否能够真正维持24小时,能否控制清晨高血压,实现血压的平稳降低,这需要测定血压下降的谷峰比来评价。 4.评价长效平稳降压的重要指标――谷峰比 为防止仅仅根据服药间隔评价血压降低效果或片面增加药物剂量来获得长期降压效果,客观评价药物的疗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推荐采用谷峰比作为评价指标。谷峰比是指药物疗效最小时的血压下降值与疗效最大时的血压下降值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谷峰比作为评价药物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的指标,24小时内有效控制血压要求药物的谷峰比最小为50%。 另外的评价指标还有血压变异率,该指标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上下波动的程度,以24h血压的标准差表示。血压变异率可反映降压的平稳性,血压变异率越小,血压波动也越小,降压过程就越平稳。 所以,谷峰比和血压变异率作为评价降压药物长效、平稳降压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药物24小时的降压能力和降压疗效,对于选择理想的降压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硝苯地平控释片满足长效平稳的降压要求,是理想的用药选择 作为经典的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谷峰比远远高于其它常用的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比较了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一次,氨氯地平5mg和非洛地平缓释片10mg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得出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收缩压谷峰比为101.8%,舒张压谷峰比为88.2%,均远远超过了FDA的要求标准。而氨氯地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分别为63.0%和67.0%,刚刚满足FDA的最低要求,非洛地平缓释片的谷峰比分别为29.0%和25.0%,更是远远低于FDA的最低要求(图1)。硝苯地平控释片如此高的谷峰比保证了其能够在24小时内持续、平稳地控制血压。

中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报告 ——民大附中高一(8)班 调查背景 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 一、组员概况 谭钊马鑫豪吕佩皇 二、调查目的 在繁忙的学习中,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到底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学校家庭在这个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某校高一50位同学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 三、课题研究具体目标 1、了解调查活动的一般过程,初步懂得探究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睡眠不足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1、了解学生睡眠基本状况 3、调查寻找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4、列举睡眠不足的危害 5、列举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五、课题研究过程 自从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我们开始针对高中生睡眠问题展开全方位地调查,调查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 第二阶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一些关于高中生的睡眠状况 第三阶段: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更多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以及高中生对待睡眠问题的态度 第四阶段:进行访谈,通过双方问答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同时向被访谈者提供一些建议,并提供相关睡眠知识 第五阶段:资料整理汇总,小组讨论,形成论文 六成果展示 (一)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 一是学业负担过重,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课内课外作业过多,占用睡眠时间。这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是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对睡眠影响很大,学习习惯不良,每天要忙到深夜。

多选题(基础护理).

第二章多选题 19.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DE) A.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B.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C.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D.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E. 造成水资源紧张 20.护患关系中造成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护理人员,主要的影响源有(ABDE) A.语言 B. 行为举止C.理论知识 D.情绪 E. 工作态度 第三章多选题 27.护理人员铺床时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上身直立是为了(ABCD ) A. 扩大支撑面 B.增加身体稳定性 C.省力 D.适应于不同方向操作E.姿势优美 28.三人搬运患者上厂平车的正确方法为(BCDE ) A.推平车至患者床旁,小轮端靠近床尾,使平车与床成钝角,将制动闸 止动 B.搬运者甲双手托住患者头、颈、肩及胸部 C搬运者乙双手托住患者背、腰、臀部 D.搬运者丙双手托住患者膝部及双足 E.三人同时抬起患者稳步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 第四章多选题 49. 长期卧床患者常可诱发的并发症有(ABDE) A.肾结石B.压疮 C.肺瘀血 D.坠积性肺炎 E.静脉血栓

50.应用保护具的目的是防止(BCE) A. 窒息 B.撞伤 C. 抓伤 D.扭伤E.坠床 51.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ABCDE) A. 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目的及注意点 B.带下须垫衬垫,松紧适宜 C. 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及温度 D. 只宜短期使用 E.定时松解、必要时按摩 第五章多选题 53.床上擦浴适用于哪些患者(ABDE) A.使用石膏的患者B.需牵引治疗的患者 C.发热的患者 D.衰竭的患者E.无法自行沐浴的患者 54.以下关于床上擦浴的叙述正确的是(BDE) A. 室温应在20~22℃之间 B.擦浴水温应在50~52℃之间 C. 擦洗眼部时,应从外眦洗向内眦 D.为患者脱上衣时,先脱近侧后脱对侧 E.如患者上肢有外伤,穿清洁衣服时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55.以下关于压疮的叙述正确的是(ABCE ) A.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压力因素 B.半卧位时剪切力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 C. 老年患者患压疮的危险性较大 D. 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大于16分时易发生压疮

清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发病情况、特点,并分析清晨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清晨高血压组和非清晨高血压组,并选择30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取二者内膜中层厚度最大值(cbmmax)作为参考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晨高血压组和非清晨高血压组的cca和颈内动脉(i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降低,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cbmmax明显升高(p<0.05);非清晨高血压组较清晨高血压组在cca和ica部位测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i,ri及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晨高血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颈动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正常血压具有昼高夜低节律性,峰值在10∶00~12∶00,谷值在3∶00~6∶00或觉醒前1~3 h。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清晨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处理的意义。本研究利用24 h动态血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2004年10月-2005年1月共107例就诊患者(包括清晨高血压患者、非清晨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血压者)的颈动脉内膜及斑块变化,探讨清晨高血压对颈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进一步控制清晨血压水平、更好的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门诊初诊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7例,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70.43±7.47)岁(52~78岁)。入选条件: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高血压(i~ⅱ级)诊断标准[1];以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133.3 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至少3次不同时间测量血压均达到上述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肥胖者、糖尿病、新近心肌梗死、新近中风伴有肢体偏瘫、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昼夜睡眠颠倒的患者。所有参加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清晨高血压组[以6∶00~10∶00平均sbp与夜间最低sbp的差值(即ms)≥50 mmhg或6∶00~10∶00间平均sbp(msbp)≥170 mmhg为标准]和非清晨高血压组(ms<50 mmhg,且msbp<170 mmhg)。选择30例同期体检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71.03±6.32)岁(52~77岁),均排除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spacelabe 无创性携带式,美国)检测24 h动态血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hp5500,美国)检测颈动脉指标,变频探头c7540、频率3.5~7.5 mhz。检测指标包括:(1)动态血压观测指标:清晨sbp/dbp,睡眠时最低血压(最低值以sbp为准),24 h平均sbp、平均dbp及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颈动脉超声检测指标: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并取二者内膜中层厚度最大值(cbmmax)作为参考指标。颈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多组均数比较采用q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部分血管危险因素比较3组比较,血脂、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非清晨高血压组较清晨高血压组sbp,db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1)。表1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

考试座位号:11 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3 -2014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任课教师张荣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 3学分 总学时 54学时 考试形式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2012级 专业 班级

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题目 1.调查题目: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研究。 2.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人群常有的睡眠问题已经开始蔓延到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并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习、就业、情感等一系列压力,很多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完成任务,从而导致严重的睡眠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大学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睡眠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效率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在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了解大学生中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睡眠障碍对大学生心理、生理及学习生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探讨解决睡眠障碍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4.调查的意义: 通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大学生睡眠情况的具体调查,进行统计、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对我国大学生目前睡眠情况的总体预计和了解。在大学生个人层面,有助于寻找影响大学生睡眠情况的因素,提出改善大学生睡眠的具体方法,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身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在学校层面,有助于学校合理有效的安排学生学习课程、休息时间、宿舍条件等,有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层面,有助于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培养有文化、有素质、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公民,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二、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由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引起睡眠问题的原因、睡眠习惯状况、睡眠问题带来的影响、对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 三、调查范围: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本科大学生。 四、抽样方案 (1)设计抽样方案: 调查总体: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在籍本科全日制大学生 抽样方法:多段随机抽样与分类随机抽样 (2)界定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指,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在籍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即入学时间在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学籍在哈师大进行全日制学习、生活的在校大学生。

护理习题

多选4.为患者乙醇擦浴前,先置冰袋于头部, 体温降至37.5℃时方可取下头部冰袋。() 氧气筒吸氧时应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氧气筒至少距离明火5米,距离暖气1米。 2.下列关于发作性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作性睡眠属于慢波睡眠障碍 B.发作时患者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慢波睡眠 C.安静的环境不易发作 D.发作性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同 E.猝倒证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1.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波睡眠第一时相所占的睡眠时间减少(X ) 2.护士在指导患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服用安定期间饮茶没有影响。(X ) 2.应用热水袋时,护理人员必须做到(ABCE) A.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B. 与病人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 C. 观察皮肤的变化,防止烫伤 D. 发现皮肤潮红可用酒精湿敷 E. 经常巡视,检查皮肤情况 3.禁用热疗的疾病是(ACD ) A. 各种脏器内出血

B. 腰肌劳损 C. 急腹症未确诊前 D. 急性外踝扭伤 E. 左股外侧疖肿早期 4.热疗能解除疼痛的原因是(CDE) A. 抑制细胞的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 B. 改善血液循环 C. 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D. 加速致痛物质的运出 E. 使组织松弛、解除痉挛 1.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 B.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 C.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 D.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 E.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 3.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 B.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 C.又称静力练习

【VIP专享】人类最佳用脑时间

人类最佳用脑时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物钟,而生物钟类型不同的人,大脑节律也不同,因此不同的人 有各自的最佳用脑时间。人类最佳用脑时间可分三类: 1、夜晚型(猫头鹰)型: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为典型的猫头鹰型。这种类型的人,一到晚上,脑神经细胞就进入兴奋状态。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此时最易建立条件反射,是最佳用脑时间。“常思常伴夜色来”就是对这种类型人的生动写照。生活中猫头鹰类型的人不算少,鲁迅、周恩来、毛泽东等都习惯于晚上开始工作,直到凌 晨开始休息。 2、清晨型(百灵鸟型):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是典型的百灵鸟型。 这一类型的人,一到清晨思维就活跃,“灵感”随之而来。此时大脑的优势中心容易形成,精力充沛。杜鲁门早晨一直到中午都忙于公务,而晚上则需要早早休息。 3、混合型:绝大多数人属于这一型。这些人一天中用脑效率差不多,但也有高低峰。高峰大致在晚上9点和下午5点左右。 可见,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应通过切身体验和比较,逐渐找出自己用脑的显效时间。 人的一生中,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创造性强的时间仅占生命的二分之一。在当今知识爆 炸的时代,为了增加社会竞争力,在显效时间里加强学习和巩固新知识,给脑细胞充电是 很重要的。 最佳用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 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地利用这段时间 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时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 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于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书报, 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是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而在午夜起床开始写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 往往都是夜间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名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 山夜话》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清晨和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而晚上到 了一定的时候,大脑的抑制细胞就起作用。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 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果也是不同的。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精讲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 课题组长:马兆宁 课题组成员: 执笔:马兆宁 指导教师:陆光才电话: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2010级(24)班 2010.12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名称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二研究背景 目前,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每况愈下,有的学生在上课时打瞌睡,有的甚至趴在桌上睡觉,这不但不尊重老师,而且影响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情况,使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成绩不理想. 其实,睡眠问题已遍及全国各个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身体与学习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据调查,全国近80%的学生存在缺少睡眠的情况,这个数字可不可小觑,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 三研究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睡眠与学习情况,我们决定从睡眠着手,研究睡眠

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在繁忙的学习中,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到底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学校家庭在这个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我校40位同学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1、了解学生睡眠基本状况 2、调查寻找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3、列举睡眠不足的危害 4、列举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五课题研究过程 自从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我们开始在校园针对初、高中生睡眠问题展开全方位地调查,调查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54073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54073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540730.html, 第二阶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一些关于初、高中生的睡眠状况 第三阶段:发放调查问卷40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更多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以及高中生对待睡眠问题的态度 第四阶段:进行访谈,通过双方问答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同时向被访谈者提供一些建议,并提供相关睡眠知识 第五阶段:资料整理汇总,小组讨论,形成论文 六成果展示 (一)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 一是学业负担过重,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课内课外作业过多,占用睡眠时间。这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