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参考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参考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业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

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

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

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们机械的割裂开来。

9、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10、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

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13、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

语文素养。

14、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 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217-1-3 一、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3.写作知识的教学应该简洁实用。应该注重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写作技巧。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格上) 1.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字。A.60万 B.80万 C.100万 D.120万

2.下列各组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A.坐北朝南——康熙王朝 B.久负盛名——不分胜负 C.如饥似渴——饥寒交 迫 D.问长问短——短斤缺两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运用了(1)修 辞手法。A.设问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4.下列音节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是(1)。A.XXX 6.课程目标是根据(2)三个维度设计的。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 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 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方法和价值观 D.能力、方法和 价值观 三)判断题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这句话有语病。(X) 2.小学阶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X) 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V) 二、专业能力运用

一)请给古诗《枫桥夜泊》设计教学导入语,并说明设计意图。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XXX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XXX乘船路过苏州寒山寺畔,天色已晚,便系舟江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XXX,走进他笔下的《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有利于课堂主体的顺利切入。) 二)阅读课文《第八次》,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苏格兰王子XXX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他看到蜘蛛结网的过程,重新燃起了信心,经过第八次抗战,终于赶跑了侵略者。 2.教学目标: a情感目标:通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XXX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b认知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 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 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 至 4 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 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 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 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 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de)(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de)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de)统一,是语文课程(de)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de)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de)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de)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de)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de)语文课 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de)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 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 学生有较强(de)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声 )不( 指读 ).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de) )(de)话,写(想象中(de) )(de)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de)(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de)、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de)内容.愿意将自己(de)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de)快乐.根据表达(de)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 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de)(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在理解课文(de)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声)不( 指读)。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

(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 套)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XXX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卑鄙bǐ剥玉米bāo擦黑板cā B.咱俩liǎ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XXX蓓蕾lěi杜甫fǔ车辆liàng D.泡沫pào陌生mò宁肯níng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研究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XXX、XXX,和XXX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掉臂小我安危,奋勇直前——奋掉臂身 B.顾不得睡觉,遗忘了用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 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1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XXXB.XXXC.XXX.XXX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酷爱故国语文的思想豪情,指导学 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故国语文,丰富言语的积聚,培养语感,开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本领、阅读本领、写作本领、白话 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小学教师的语文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许多地区都会组织语文技能考试。下面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以下 是一道典型的阅读理解题目: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是夜晚活动的动物,它们的眼睛特别大,能看得很远。猫头鹰的羽毛非 常柔软,能帮助它们飞行时减少噪音。它们的爪子也很锋利,能抓住猎物。猫 头鹰以小鸟和老鼠为食。 问题:猫头鹰以什么为食物? 答案:猫头鹰以小鸟和老鼠为食物。 二、课文理解 课文理解是小学教师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道典型的课文理解题目: 阅读下面的课文,回答问题。 《小松鼠和松果》 小松鼠爱吃松果,每天都会去找松果吃。有一天,小松鼠找到了一个很大的松果,它高兴地抱着松果回家了。 问题:小松鼠每天都会去找什么吃? 答案:小松鼠每天都会去找松果吃。

三、写作能力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以便能够进行语文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写作。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写作题目: 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答案: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它们非常聪明和友好。 我有一只名叫小黑的狗,它非常可爱。每天放学回家,小黑总是在门口等着我。我喜欢带它出去散步,它总是很听话。我希望和小黑永远做好朋友。 四、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 的运用。以下是一道典型的修辞手法题目: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花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舞。" 答案: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儿摇曳的动作比作跳舞。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就介绍到这里。通过参加这些考试,小学教 师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更好地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 能对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参考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参考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试参考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业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们机械的割裂开来。 9、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10、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13、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4、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 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阅读教学是读者、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文本应当是对话的中心。(3)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思考、创新、评价的能力。 4)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 5) 综合性研究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6) 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 2.填空题 1) "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rèn"和"zhǒng"。 2) "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己"和"衙"。 3) 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升"和"分秒必争"。 4) 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曹植的合称。

5)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雅"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3.辨析题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别的)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以。(也)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跑?(居然)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了。(居然) 4.默写题: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10-30 一、专业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旳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旳统一。 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旳基本,是1~2年级旳教学重点。 3、写作知识旳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时间中学会写作。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对旳答案,将对旳答案旳序号填在“ ”上) 1.第三学段(5~6年级)旳学生要拓展自己旳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C )字。 A.60万 B.80万 C.100万 D.120万 2.下列各组带点字旳意思相似旳一项是( C )。 A.坐北朝南——康熙王朝 B.久负盛名——不分胜负 C.如饥似渴——饥寒交迫 D.问长问短——短斤缺两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运用了( A )修辞手法。 A.设问 B.比方 C.拟人 D.反问 4.下列音节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旳一项旳是( A )。 A.yin B.ya C.ni D.xin 6.课程目旳是根据( B )三个维度设计旳。 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 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措施和价值观 D.能力、措施和价值观

(三)判断题 1.“《西游记》是国内四大古典故事。” 这句话没有语病。( X ) 2.小学阶段不倡导自主、合伙、探究旳学习方式。( X ) 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体现和应对旳能力。( V ) 二、专业能力运用 (一)请给古诗《枫桥夜泊》设计教学导入语,并阐明设计意图。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一种秋高气爽旳夜晚,诗人张继乘船路过苏州寒山寺畔,天色已晚,便系舟江畔,在张继旳笔下,那晚旳月色又留下如何旳故事,那晚旳景色又勾起诗人多少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继,走进她笔下旳《枫桥夜泊》。(吸引学生旳注意力,激发学生旳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旳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旳探究动机,有助于文本旳有效解读,有助于课堂主体旳顺利切入。) (二)阅读课文《第八次》,回答问题。第八次古时候,欧洲旳苏格兰遭到了别国旳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她躺在山上旳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她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试卷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业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语文 综合应用能力。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 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们机械的割裂开来。 9、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10、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 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

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 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 的紧密结合。 13、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全面 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4、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二、选择题。 1——5小题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应累计认识 D 个左右常用汉字。 A.1800 B.2500 C.3000 D.3500 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D 以上。 A.5万字 B.40万字 C.100万字 D.400万字 3、小学阶段,评价学生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 B 。 A.写法 B.大意 C.修辞 D.风格 4、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 A 、效果和习惯等方面 进行综合考察。 A.速度 B.范围 C. 内容 D.篇幅 5、 C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A.口语交际能力 B.阅读能力 C.写作能力 D.综合学习能力 6、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 A B C.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A.语音 B.语调 C.语气 D.表情 7、第一学段的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要求学生学习使用的标点符号 主要有 A B C D 。 A.逗号 B.句号 C.问号 D.感叹号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 一、汉语拼音(1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Yǔwén sùzhìjiào yùpéi xùn ào yùn ( )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便宜(pián biàn)校对(xiào jiào )结束(sùshù) 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 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共有()画。“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有()画。(3分)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8分) 刚笔自用()叹为观只()暗然失色()按步就班() 惩前毙后()谈笑风声()丰功伟迹()义不容词() 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6分) ()水一战袖()旁观孤()难鸣 屈()可数()有成竹()缠万贯 得()应()牵()挂()()大()细 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常识填空(10分)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局部"语文课程标准局部"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展。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筹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根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答复以下问题。 〔一位教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刚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答复是十分精彩的,作为 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答复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答复,教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教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教材教法局部〔20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得意的草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似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第二局部专业知识与能力局部〔50分〕 ㈠根底积累。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论〔lún lùn〕语呱呱〔guāgū〕坠地大模(múmó)大样句读〔dúdòu〕 2、下面的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做上记号并改正在“〔〕〞里。〔2分〕 耄耋之年世外桃园林荫道永保青春〔源、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花潮〞曾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这个词很美,花像层层浪潮的意思。这样在名词之后缀一个它的喻体而构成的词在汉语中还有不少,请你写两个。 花潮:人潮心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题参考答案 学科课程标准15分 一、.用楷书书写下面一句话;5分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二、填空每空分,共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选择每小题分,共1分; 1 语文学习重在④;单选 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 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多选 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 四、简答 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每条内容分,共2分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每条内容分,共分 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五、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 “你为什么不举手 ”小姑娘说: “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 ”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 “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 ”小女孩说: “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地读完后,王老师问她: “你现在还紧张吗 ”小女孩答道: “不紧张了;”王老师又问: “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 ”“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四千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小女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 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 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科专业知识30分 一 填空共5分 ;2小题每空分; 1 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分; 2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的名字是虎妞和小福子;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还有茶馆、龙须沟等;二 选择共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③ 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刮目相看”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汉时的项羽; ②“鞠躬尽瘁、三顾茅庐、七擒七纵”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三国时的诸葛亮; ③“完璧归赵、一鼓作气、惊弓之鸟”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战国时期的; ④“望梅止渴、入木三分、精忠报国”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宋朝的; 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④ ①“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的作者是唐代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②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作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④ 对联“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说的是作家鲁迅;蒲松龄 三 写作6分;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师测评试题 第一局部语文学科文化知识局部〔总分值100分〕 一、根底知识。 1. 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5分。〕 dù jì yòu huò jǐn shèn zhān yǎnɡɡānɡ yì ( ) ( ) ( ) ( ) ( )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每音0.5分,共3分。〕 慰藉.〔〕潜.〔〕伏戛.〔〕然而止 苍劲.〔〕炽.〔〕热殚.〔〕精竭虑 3.下面加点字韵母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蕴.含囫囵.润.色尊.重 B.疑惑破 ..焦灼. ..坏哆嗦 C.硝.烟树梢.元宵.俊俏. D.寂寞.多么.敲锣.邮戳. 4.下面成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完璧归赵赴汤蹈火废寝望食杯水车薪 B. 津津乐道座无虚席美不胜收谈笑风声 C.漫不经心饱经风霜竭泽而渔兴高采烈 D.精兵简政天崖海角鱼贯而入司空见惯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同心协力 ....保护地球。 B.有一天,我一如既往 ....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C.闰土的心里有无边无际 ....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D.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每个0.5分,共4分。〕 顾:相顾.一笑〔〕三顾.茅庐〔〕惠顾.千家〔〕奋不顾.身〔〕 A.拜访; B.回头看; C.前来购置东西的; D.注意,照管。 素: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7.照样子,写词语。〔每词1分,共9分。〕 〔1〕远近 ..闻名 〔2〕舍近.求远. 〔3〕恋恋 ..不舍 8.根据提示,在括号内写出恰当的成语。〔每词0.5分,共3分。〕 展现改变把握预知宽度长度 我们不能〔〕容貌,但可以〔〕笑容;我们不能〔〕明天,但可以〔〕今天;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但可以拓展生命的〔〕。

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专业技能知识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集(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集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 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B) A.张志公 B.吕淑湘 C.叶圣陶 D.王力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 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5、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7、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8、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 11、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2、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的功能。 二、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词的分类有(B)A、主语、谓语、宾语等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C、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B)的能力。A、感受、理解、欣赏 B、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3、语文教学应在(C)的过程中进行。A、以教师为主体B、以

学生为主体 C、师生平等对话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于1、2年级学生,课标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3、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4、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5、“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6、“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四、把下列名句、谚语等补充完整。(4分)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填字成成语(左)顾(右)盼(南)辕(北)辙(求)同存(异)惊(天)动(地)自己写出以上形势的成语2个:大惊小怪、眼高手低、六、简答题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2、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答: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3、简要举例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二阶段语文必背诗文作者篇目的

小学教师专业技能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 ,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提高认识能力 ; 4、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哪些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材、学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各类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设施、实践基地以及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生活场景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每点2分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各3分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3、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6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答题要点: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分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3分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3分 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2分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分 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 2、有学生多个回合的交际活动,重视学生应对能力的提高; 3、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 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每个要点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